facebook pixel code

jan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柯老師的書單

2007年10月27日
公開
47

◎教出閱讀力→柯華葳/著 天下文化/出版 你知道孩子數學不好,不是因為不了解數學概念,而是因為「看不懂」數學題目嗎?閱讀能力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在學好英文、數學、科學之前,最重要的一堂課是「學會閱讀」:讀懂內容,也能讀出自己的見解。 ◎有色人種→傑侯姆.胡里埃(Jerome Ruillier)/著 張淑瓊/譯 和英/出版 一則非洲口耳相傳的故事,誰是有色人種?白人總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而改變膚色,例如曬黑、臉紅等等;可是黑人卻是始終如一的都是黑色,為什麼卻反而說黑人是有色人種? ◎點→彼得.雷諾茲/著 黃筱茵/譯 和英/出版 彼得.雷諾茲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即便是長大了的孩子亦然。他說:「我常常問教室裡的孩子們,有誰愛畫圖?幼稚園和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幾乎全部舉手。但是到了四、五年級,大部分的人都不舉手了,或是全都指向班上的某一位『小畫家』。看到孩子們的創造活力逐年下降,最後全部消失,實在令人惋惜。孩子們太早被一大堆規則束縛。其實,當我們拿起畫筆表達自己時,大可勇敢的一頭衝向那未知、豐富無比的個人創作世界!」 ◎樓梯底下的熊→海倫庫柏/著.繪 柯倩華/譯 青林/出版 這本書不僅描繪小孩的真實心理,也以詼諧的圖畫呈現小孩實際的處境:隨時出現恐懼。恐懼怎麼來呢?它坐船、坐巴士、飛機和降落傘。任何大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在小孩心理卻充滿可能性。既然令我們恐懼的事一定存在,閉上眼睛假裝也沒用(而且反而更糟),只好面對吧。文字敘述中以「緊緊閉著眼睛」和「睜大了眼睛」對比小威的心理狀態,也暗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小威並不是突然「變」勇敢,而是在某種外在條件下「成為」勇敢的人,那項條件就是大人的幫助和了解。媽媽聽完小威的故事以後,以完全接納和信任的態度面對小威的恐懼,不僅做出正面的示範,也使小威因被了解而紓解心頭的壓力,因獲得支持和陪伴而產生勇氣。 ◎別再親來親去→艾瑪.奇切斯特.克拉克/著.繪 林良/譯 青林/出版 為什麼?小朋友對這個新鮮的世界總充滿著好奇,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作者艾瑪塑造了一隻好奇的小猴子-摩摩,他對大人們親吻的舉動感到不能理解,但是在迎接新誕生的弟弟時,他漸漸明瞭親吻的意義,那是一種關愛的傳達、友善的表現。藉由《別親來親去》這本書可以讓小朋友們體會親情的流露是那麼神奇卻自然。 ◎喜歡畫畫兒的貓咪→西卷茅子/著.繪 鄭明進/譯 童心社/出版 這本書中所描繪的畫,都是很類似西班牙畫家米羅的畫風,貓咪有一間很大的畫室,他很喜歡畫畫,從早到晚都在不停的畫畫,他的三個好朋友:愛釣魚的狐狸、會縫衣服的兔子和喜歡修理東西的猴子,都不了解貓咪為什麼喜歡畫圖,因為畫畫一點用處也沒有。直到一個下雨天,三個朋友來到貓咪家……他們在喜歡畫畫的貓咪家裡到底發現了什麼有趣、好玩的事情呢?小朋友,動動腦一起來猜猜看吧? ◎讀書毀了我→琳恩.莎朗.史瓦茨/著 李斯/譯 遠流/出版 作者反思她一生的閱讀歷程,如果沒有閱讀,生活會失去什麼?在本書中,作者描述自少女時代沉浸在書的世界,從格林童話到狄更生的《雙城記》,藉由閱讀作者發現並清楚自己的特性,且書籍的想像力與力量形塑了她富有想像力的奇妙世界。「如果沒有書,我如何成為我自己?」在生活與閱讀之間,作者率真的敘述足以激發愛書人來思考「閱讀」對於我們生活的意義。 ◎知道,是什麼呢?→奧斯卡.柏尼菲/著 吳愉萱/譯 米奇巴克/出版 談戀愛好嗎?一定要上學嗎?幸福是什麼呢?為什麼人生會有痛苦呢? 孩子從小就會提出這些問題,直到長大,在生活中我們也不斷思考這些問題, 可是你從來沒發現…這些都是哲學! 由法國Nathan出版社企劃,邀請當代繪本名家設計,不論在文字內容或視覺設計上都呈現絕佳的創意。你會發現書中所討論的概念,都是以「一問多答」的方式進行。目的是希望孩子透過反覆辯證的思考練習,和自己進行邏輯性的對話,找到「自己的」答案。在閱讀的過程中,先別急著回答,因為每個問題都提供了六個可能的思考方向,你可以自由選擇,換個角度想想,或者是化身為不同的角色,設想各種可能的答案,一旦開始加入「思考」這場遊戲,你會發現,對事情的看法將變的更有創意與想像力! ◎我的畢卡索→楚.凱利/文.圖 柯倩華/譯 青林/出版 青林出版的《藝術探險營》系列,同系列還有我的梵谷.莫內.馬蒂斯.竇加.卡蘿.雷諾瓦.加薩特等,頗具創意的,每本皆以小學生的口吻和筆跡,交出一篇篇充滿童趣風味的藝術家報告。在看似稚氣的外表下,卻能精準地掌握每位藝術家的價值特色;從生平背景到作品形式分析,皆能以淺顯文句呈現出清晰完整的介紹。在看完本書後,相信孩子們不會再害怕接觸繪畫作品了,而大朋友也將學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名畫。  在本系列中,可以看出作繪者試著跳脫大人的視線與角度,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建構出一本本屬於"孩子的"觀畫脈絡,除了說著孩童的語言,並以孩童筆觸的不拘線條及鮮明色彩來為報告增添愉悅的氣氛,讀著讀著,使畫家生命各自不同的精彩片段,透過充滿童心、樂觀開朗的解讀之後,都顯得十分有趣...,所以每本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我的藝術家」報告。 ◎真是太過份了→派特湯姆森/文 強納森.艾倫/繪 黃聿君/譯 天下/出版 這個好玩有趣的故事,可能會讓很多大朋友小朋友聯想到自己或身邊人的遭遇,做錯事受處罰的時候,把自己做的錯事輕描淡寫的帶過,又把對方的反應誇張化,以搏取大家的同情﹔身邊有人受委屈時,又會不明究裡的讓同情心無限延伸。本書風格幽默又帶點諷刺意味,文字和構圖活潑又有節奏感,而小貓無辜的眼神、口吻和他在家中的「惡行惡狀」形成強烈對比,充分展現繪本文圖互動的幽默效果。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大江健三郎/文 陳保朱/譯 時報文化/出版 本書是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因為照顧其智障兒子大江光,而思考「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成人到底應該給他們什麼?」所寫的樸實隨筆。 ◎童書久久III→柯倩華等/著 台灣閱讀協會/出版 本書以語音、語意、語法和語用四個向度來選書。以孩子最能直接感受、也最迫切需要的語文能力做為分類架構,介紹57本精彩童書的語文特色,透過舉例和活動設計,讓大小讀者感受到閱讀的趣味,掌握閱讀理解的方法,對於親子共讀或老師教學都極具參考價值。 《童書久久I》  2002年出版,以11種大能力為架構,幫助孩子養成思考習慣、主動學習。 《童書久久II》  2004年出版,以情緒、情意、情感為內涵,增進孩子對自己、對人、對學習、對自然萬物的熱誠。 以上資料來自:博客來網路書店.金石堂網路書店.青林國際出版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