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佩蓉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我的3個乖寶貝

2008年12月08日
公開
18

這次和朋友去苗栗玩一同去玩有好幾個家庭小朋友都同齡 媽咪這一路觀察起來我们家3兄妹出们在外真的很乖 怎麼說呢~我们這次去玩逛了很多老街.老街上有很多童玩.很多彈珠遊戲和一些很吸引小朋友的玩具 同行的一些小朋友一路上吵要買這個買那個. 我们家3兄妹是會說要買.但媽咪都跟他跟哥哥說出來就是帶你们出來走走的 不是買玩具的.爸比賺錢很辛苦.媽咪又沒在工作.你要是喜歡你可以去看一下媽咪陪你. 妹妹呢因為還小.媽咪跟他說:妹妹最乖.是乖寶寶小超人.不會亂吵要買玩具對不對.妹妹就會很聽話的說:對阿~那我跟哥哥一樣去看一下摸一下就好了 媽咪:妹妹最乖最聽話了.媽咪陪你去看喔 媽咪的理念是出門不讓孩子養成看到喜歡的東西就亂買. 有些事物都是從小養成的.所以媽咪都會跟小朋友說不可以亂買玩具. 如果你有看到喜歡吃的東西在跟媽咪說.媽咪在買給你们吃 去超商買東西媽咪也規定孩子一次只能選一樣東西 現在哥哥大一點了.會愛喝飲料.媽咪就會讓他们1人選1罐飲料和1包餅乾 哥哥们有養成這個好習慣.就算不是媽咪帶出門也會如此喔 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媽就很誇獎.哥哥们這點.有時娘家的家人會比較疼愛他们覺的他们很少回外婆家會帶他们去買東西.家人都會跟他们說看你们要吃什麼.阿公阿嬤買.哥哥就會說:媽咪說1人只可以選1罐飲料和1包餅乾而已. 阿公阿嬤疼孫就會說沒關係我在跟媽媽說.他们還是一樣會選1罐飲料和1包餅乾 有時阿公會多買一些.哥哥们回來就會說:媽咪.那是阿公買的不是我選得喔~ 此時就會看到我家老爸就會用斜眼看我.真好笑喔. 所以娘家人還很讚賞孩子這點~ 孩子们都很乖很聽話.這點是媽咪對寶貝很讚賞的地方喔

詐騙集團

2008年12月03日
公開
10

說來跟大家分享~別被騙了喔~ 晚上接到手機電話:請問是蔡小姐嗎?我是某拍賣的會計.你之前在我们這邊消費120元你轉帳時按到分期附款了.怎麼那麼不小心呢 笨笨的媽咪還信以為真當做是真的~ 媽咪:是喔~ 詐騙:那因為你按到分期的作業.我们每期都有跟國稅局報帳.這樣會造成我们作業上的困擾.那目前我先幫你跟銀行方面做終止合約.請你把銀行的24小時免附費電話. 過了5分鐘銀行電話來了喔~而且是剛才我給他的銀行的24小時免附費電話. 假銀行小姐:蔡小姐我是某銀行專員~剛才某拍賣賣家有傳真來電來取消與你的分期付款終止合約.請問有此事嗎.那如果你们雙方都同意.請你至臨近的郵局或銀行提款機.查巡一下餘額.我稍後在撥給你 超級宇宙無敵大笨蛋的我還相信的跑去查餘額.(妹妹.在此媽咪跟你說對不起.那麼冷的天還把你帶出去~真對不起~) 查了餘額後說我餘額沒5位數不能取消~ 我就說那也沒辦法囉~ 他說叫我看看有沒有另一張卡片可轉帳過去的 媽咪說:沒有ㄋㄟ.那你等我10分鐘在打過來我問一下~請問你貴姓.他說姓江.我說還是躲等一下在打給你.他推說因為現在不是上班作業時間.而且我還半個小就下班了喔~那還是我過10分鐘在打給你. 回家的路上我想說如果現在匯款也是隔天入帳阿~怎麼對呢 回到家我就打去銀行.真的專員跟我說.小姐你被騙了.那是詐騙集團 我们銀行不會打這隻電話~現在不是上班時間也不會打~你被騙了~ 我還不信喔~還很認真的跟真的專員說明所有事情~他說.我们銀行晚上不會打給客戶~你真的被騙了~ 講完後~詐騙集團電話來了~這時氣炸了~三字經都搬出來ㄍ一ㄠ了 ㄍ一ㄠ的真爽~對方趕快掛上電話~(妹妹媽咪幫你報仇了) 希望個位朋友別被騙了~還好我沒損失~記取一個教訓

文章分享~親子溝通

2008年12月03日
公開
6

親子溝通 作者:梁望惠 在親子溝通這件事上,我個人還是覺得應該由父母主動伸出手來,搆到子女那邊去。   「溝通」這名詞已經成了現代生活的熱門話題,不但在工作上需要跟老闆、下屬及同仁不斷地溝通,就是在家庭裡,夫妻、親子之間也都需要溝通。有一度,大家很怕談到「代溝」,好像多談會拉長兩代之間的距離,而增加親子間的摩擦。其實,人與人之間有代溝的存在十分自然。而我認為親子之間,有「溝」沒關係,只要能「通」就好。這就是我們中文翻譯巧妙之處,溝通不正是代表:「有溝沒關係,只要能通就好」嗎?但是我們必須先認清楚溝通的障礙是什麼,才能保持暢通管道。 溝的存在   有一次,老二從學校回來,悠哉悠哉地在看報紙,一副不想做功課的樣子。我這做媽媽的當然要負起「監督」的職責,連忙問道:「你今天的功課是什麼?」沒想到他竟得意洋洋地說:「我不知道。」又說:「我不必做功課。」言下之意,頗有自作聰明的味道。我心想,不得了,年紀這麼小就這副吊兒郎當相,將來不知道要變成什麼模樣,於是狠狠的把他訓了一頓,並叫他立刻打電話問同學功課是什麼。孩子看我發脾氣了,就乖乖地去打電話、寫功課,一點也不敢怠慢。第二天清晨出門時,他忽然冒出這樣的一句話:「都是你害我,沒練習寫作文。老師派我參加作文比賽,叫我不必做功課,要練習作文。」我的天!原來他說「不必做功課」是老師吩咐的,我卻「以為」他自作聰明,把他罵了一頓。這就是溝通的第一個障礙,根據「以為」來反應。   ──孩子不吃飯,我們以為他不合作,不領父母的情,其實他可能只是不餓。   ──孩子動作慢,我們說他磨菇,故意搗蛋,那裡知道孩子的動作本來就比大人慢許多。   ──孩子不說話,我們以為他同意了,他很有可能正在思索如何回答,或者正在默默抗議呢!   ──孩子頂嘴,我們以為他目無尊長,其實他可能只是心情不好,想發洩一下。   同樣的,孩子也會誤會父母的意思,而有強烈的情緒反應:   ──父母太忙,孩子以為「爸媽不愛我」,「他們都不關心我。」   ──父母的責罵,孩子以為「爸媽討厭我」。   ──父母多關心弟弟一點,孩子以為「爸媽偏心」。   ──父母意見不合,孩子以為「爸媽就要離婚了」。……   像這樣,「以為」怎樣,就立刻反應,到最後,連那起初引發我們反應的行為是什麼都忘光了,帶來的創傷卻久久難以忘懷。為什麼不在「立刻反應」之前先確定一下自己所「以為」的是否正確?如此,親子雙方都可省去不必要的誤會和傷害,何樂而不為?   親子之間還有一項特色,使溝通倍增困難,那就是父母殷殷的期望所造成的壓力。   有位女孩告訴我,她爸媽從未要求他考上怎樣的學校,但是她內心卻非常明白父母的希望,她也一直朝那個目標努力。這是親子之間相當微妙的一種關係:兒女多半願意順著父母的期望去做,即使父母未明白表示,卻已內化在兒女心中。如果這個期望超過孩子的能力、性向所能負擔,孩子就要不斷地面臨挫折感,永遠無法取得父母的歡心。有一位在鄉下開業的父親對他兒子們說:「你們有不必回家繼承父業的自由,但我也有失望的自由。」於是這些決定外出闖天下的孩子們,都背負著父親的失望而去。有人說,親情是切不斷的,在這濃密的親情背後,實在是暗藏了阻礙溝通的礁石。於是小至做功課、看電視,大至選科系、交朋友,無時無刻不會浮現出來,引發大大小小的摩擦。   面對這些溝通的障礙我們要如何處理呢?或許有人以為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只要順其自然,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就會明白做父母的苦心了。我不贊成這種看法。溝通是需要費點心思的,即使是自家人,也不例外。而且搭築兩代之間的橋樑,應該由父母這邊做起。畢竟父母的經驗比較豐富,在家裡的權力也比較大,親子溝通從父母這邊做起,自然容易多了。 搭橋   做父母的,如果能夠注意以下幾點,和子女的溝通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   △認識孩子的改變:   當我們遇見十多年不見的老友,最中聽的一句話是:「你還是老樣子,沒改變。」是的,十多年對父母來說,改變不大,因為我們成長的速度已經緩慢下來﹔但是對孩子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只要幾個月不見,朋友就會說:「哇,又長高了!」孩子不但外表在變,內心也在改變,所以父母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式來對待他們。   △接納孩子的特性:   父母都很清楚,沒有兩個孩子長得完全一樣或是個性相同,但是我們卻常忘記孩子有他特殊的地方,而希望老大像老二一樣隨和,老二像老大一樣聰明。只有當我們真正接納孩子的特性,不拿他跟任何人相比時,我們跟孩子的溝通才能順遂。   △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來跟孩子交往:   孩子的行為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我們如果認定孩子的行為意思是怎樣,然後根據這樣的「認定」一成不變來作反應,就很容易變成一個主觀的、難以溝通的父母。相反的,如果能把自己的認定看成僅僅是一種假設,再從孩子身上小心求證我們的認定正確與否﹔當假設錯誤時願意修正,這樣自然可以減少對孩子行為錯誤的解釋﹔而我們也就是有彈性、容易相處的父母了。   △處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人人皆有,處理的方式各人不一樣。孩子在身邊,最容易成為我們的出氣筒。做父母的要學會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再來面對孩子。情緒當頭,絕對不是一個溝通的好時刻,等心平氣和再溝通,比較妥當。   △放手讓孩子去:   俗云「兒孫自有而孫福」,做父母的要學習像放風箏一樣,放手讓孩子去闖。孩子跌倒了自會爬起來,這一條路走不通,自會換另外一條。以這樣開闊的心胸來面對孩子,即使對孩子有期望,也不至於形成沈重的負荷。 溝通的技巧   如果說上面所提的原則是為親子之間所搭的橋奠基,那麼我們還需要一些具體的溝通技巧來做橋面。如此,親子之間的溝通才能暢通無阻。   1. 客觀地描述孩子行為,不加任何批判:   比較下面所列左右兩句評語,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那些是客觀地描述孩子的行為,那些是帶有主觀判斷的色彩。   「你的臉很髒。」-「你是一個髒孩子。」   「你的字寫得不工整。」-「你根本不用心寫字。」   「你不想做功課。」-「你存心偷懶。」   「你這題算錯了。」-「連這題也算錯,真笨!」   一個人被評斷時,最自然的反應是防衛:「你才髒!」「我不笨,你才笨。」孩子如果不會產生這一類的反應,他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失去志氣,甚至自暴自棄。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不要隨便評斷孩子的行為。只要客觀地加以描述,孩子自然會加以調整、改進。   2. 用「我……」做開頭來描述自己的情緒,而不用「你……」來挑剔對方:   有一個媽媽,有要事想出門,她把孩子安排在孩子外婆家。孩子穿鞋時好奇地問:「媽媽,你要去哪裡呀?」做母親的一方面心急,一方面心煩,就回答說:「你管我那麼多幹嘛?每次我出門你都要管……」其實她很可以說:「我現在趕時間不能詳細告訴你。」或說:「我不喜歡你問東問西的。」而不必責怪孩子。這樣就不會讓孩子感到自討沒趣,不想跟媽媽說話了。   3. 用問答的方式來清楚孩子的用意:   「你的意思是這樣嗎?」「你是希望我買這玩具給你嗎?」「你很不想練琴,是嗎?」你累了,需要休息,對不對?」先弄清楚孩子的意思,再來反應,也不遲呀!   4. 完整地表達自己:   有一位父親,對孩子說:「水桶在那邊!」意思是要叫孩子拿過來。但是他沒把下面那句話說出來。孩子還楞在那邊不知要做什麼時,父親的斥喝馬上來臨:「還不快給我拿過來!」這位父親並未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卻責怪孩子沒有聽懂。他認為孩子應該明白他的意思,這是父親的無心之過。我們若不注意,也常會犯這樣的毛病。其實只要多加一句話,就能把意思說清楚。完整地表達自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寫到這裡,我們真是覺得父母難為。有人曾說,父母難為,便希望子女多多體諒父母。的確,子女應該多多體諒父母,但是在親子溝通這件事上,我個人還是覺得應該由父母主動伸出手來,搆到子女那邊去。我們的主耶穌就曾這樣,虛己取了奴僕的樣式,成為人的樣式,來到人間。我們也應該學習主的榜樣,採用孩子能懂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父母有這樣的心,加上技巧的磨練,就不怕親子無法溝通了。

文章分享~家有中等生

2008年12月02日
公開
9

家有中等生~ 其實沒有遠大理想也不是什麼壞事,這輩子能夠做一個正直的人就可以了。 女兒的同學都管她叫"二十三號"。 她的班裏總共有五十個人,而每每考試,女兒都排名二十三。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 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 唯有我們家的"二十三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裏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 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你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 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 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 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央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十二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 忙得不亦樂乎。 人們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 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 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讚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 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裏做晚餐, 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後,他歎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 咱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 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 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 一樣樣地做。 可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輸著液體,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 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二十三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 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 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 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三十三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 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 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 把傾斜的飯盒擺好,鬆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 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奧數尖子,一個英語高手, 同時夾住盤子裏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 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 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 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 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 她手底下也沒閒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 引得這群孩子讚嘆不已。 至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 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 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裏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 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 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 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為人,實在很優秀啊!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 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 彷彿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裏,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我心裏,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 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裏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 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 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裏,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為父母,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 ************************************ " 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我很喜歡這句話....這句話...真的有給我當頭棒喝的感覺.... 這篇文章讓我對寶貝的想法改了觀.... 我想很多時候...父母親的期望..對孩子而言是一個無形的壓力與負擔... 到底..我要孩子的未來是快樂的.....還是符合父母的期望就好了... 這兩種如果是有交集的...那孩子是幸福的....父母是安慰的... 這兩種如果是平行的......那做父母的...你要犧牲哪一項??? 是我的話....我想...我還是希望寶貝是快樂的... 我會努力的把我的期望換作是他對人生目標的鼓勵.... 畢竟... 未來是他的路...他的選擇...我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