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awa

三種反應

2005年05月23日



有趣的三種反應


今天幫忙完"巧克力鍋"烹飪課,媽咪跟你二位好朋友的媽媽一起共進午餐。

聊到老師頒布的班上法規:
若要送禮,就要全班同學都要有一份(27份),
理由是不要讓其他沒收到禮物的孩子難過。(算是同理心)
若真的很想送、只想送好朋友,那麼請私下送。

1號同學媽媽轉述說兒子不能理解為何要訂下這樣的班規,
誰會有27樣一模一樣的禮物可以送給全班同學,
喜歡送誰是各自的權利,即使對方當著他的面,送禮給其他同學,
卻沒有送他,他也不會難過,因為是對方的權利跟選擇。
1號爸爸聽見,也覺得這樣的條規很爛,他說那把同學請來家裡,到家裡再送吧。
媽媽則是有點無奈,認為孩子說的也沒錯。
還說孩子對於在學校不能撐雨傘的這條規定也不能同意。


6號同學的媽媽,也知道這條班規,恰好家裡有很多人送禮,
於是在兒童節那天,準備了27份禮物,通通一人一份。
至於真的只想送好朋友的禮物,就一早"悄悄"的放進同學的置物櫃中。


我則是跟倫討論,每次他想送禮前,都請他先去徵求過老師的意見在同意下進行。
所謂的見機行事,免得好心愉快的送禮,變成是孩子心中的痛。


聊天同時,媽咪只覺得有趣,三種類型家長,孩子的行為跟反應與家長相同。


寫日記的同時,媽咪檢討,難怪總覺得倫還不太能自己思考,媽咪導的方向....
就就就讓他沒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