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多多寶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Kevin被放鴿子

2010年12月10日
公開
4

每個星期五下午四點Kevin會由安親班老師送回學校去上課後的社團--跆拳道 5:30再去校門口接回Kevin 其實路程也只有約100公尺的距離 雖他的個頭兒高大 但畢竟只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 實在不放心讓他一個人走回安親班 尤其還要過沒有紅綠燈的馬路 也怕有人心..... 所以當初只要求安親班4點要接其他學生放學的時候幫我送KK回學校 5點半我自己去接 但熱心的雅如老師說她可以去接 當然我也樂的開心 這學期連今天就己經發生過2次了 上次是我6點去安親班才發現KK還沒被接回 今天因為帶Mina去新光看醫生 所以delay了接kk 到了安親班 kk的同學告訴我 Kevin還沒有回來 我想不會吧~這是什麼意思 請她找雅如老師出來 雅如老師請假 代班老師出來 我問她:Kevin呢? 她居然回答我:還沒去接 我急了:太誇張了吧,5點半要去接的 現在已經6:40了 你說還沒去接 代班老師看起來搞不清楚 拿了電話打去美語部 我看不行 請停車在安親班前面的爸爸趕緊去學校看看 我也趕緊叫米米進入安親班等我 我急著跑去學校找kk 跑到美語部遇見老板 老板說現在已經去接了 我說太誇張了....第二次了耶 結果他把責任全推到請假的老師身上 還表現的比家長還生氣 還說他本來就不贊成低年級的孩子去上課後社團 不然就要自己回來或者家長自己去接 以後他不做這樣的服務了 真的很生氣 孩子是沒事 可是怎麼說的一副都是老師及家長的錯 回家後 沒多久 老板的太太也就是幼稚園的園長媽媽打了電話來道歉 解釋是他們沒有控管好 老板也心急 表現才會那麼衝 老師雖然請假 但她也有交待好 是交待的怡伶老師把孩子帶了去卻忘了帶回來 當晚 老板及園長還有怡伶老師帶著海苔登門道歉 因為出門回娘家 所以沒遇上 又通了電話 對方直說抱歉 這件事搞的連公公都知道 因為他們是扶輪社的社友 園長知道公公超疼kk的 所以主動打電話給公公道歉 更晚些 怡伶老師親自打通電話給我 一直哭一直抱歉 其實孩子沒事就好 只是心疼他在冷的情況下 站在校門口吹風吹了一個多小時 我還是不贊成他自己走回來 不過我也不要安親班去接了 我自己接....

逛花博

2010年11月14日
公開
4

很值得一去 因為週邊無法停車 所以坐了taxi花了90元 今天拍了很多照片 人很多 每個館都要排好久好久 今天算是先探路 走了三個區 新生.圓山.美術館區 真的很漂亮 改天的平日再來 花博期間打算至少來個十次呢 以下是回覆留言的: 因為每個館都沒進去啊 人太多了 什麼夢想館.天使館.生活館.真相館.名人館.流行館... 可以拿預約券的早被拿光了 可以現場排隊的差不多都要2小時 就連看表演的舞蝶館也是暴滿 算了吧 所以只走了青青步道(太陽能的屋頂 也是要排)及林安泰古厝 還有風味館 其它的就是走走看看 拍拍照 吃吃東西 我們是1點多到 7點半離開 原本就打算多來幾次 雖然腳很痠 但心情是好的 年初我已買了10張120還是140元的票了 前天去我還捨不得用呢 直接買下午票200元進場 就算只買票進場看表演 也是值得的 我打算星期五再去 要看7:00的人蛇戀 那天有在新聞及現場的外圍看到一點點 聲光效果讚 到時早點來去排 (聽有看過的朋友說 平日7點場的 6點半進場還有位置) 本來有打算買全期間2500元的票 逛個夠 因為實在太近了(走路也能到) 但仔細算算也還好 如果1點以後進場也才200元 5點以後是150元 再配合自己的區域又有5折 所以打消念頭 真的很漂亮 尤其圓山及美術館區 新生我倒覺的還好 市府的志工說 明年4/25後 每個館都不會拆 所以到時再去逛也行

人緣?

2010年11月10日
公開
4

你的孩子總是悶悶不樂,在人際關係上無法獲得幸福感嗎?除了課業成績的關心、物質的供應外,父母在孩子的交友上,也能幫忙推一把! 佳芸的父母從小就很疼愛她,常買漂亮的衣服和最好的玩具給她,但因工作忙碌,陪伴佳芸的時間少,所以她總是一個人看電視、玩玩具。唸小學後,因不太懂得跟同儕說話、相處,也不知如何與他人分享,同學看她漂亮,東西用得好,以為她很驕傲、不想和其他人來往,所以也不和她做朋友,久而久之,佳芸愈來愈害羞,甚至討厭上學和學校生活。 小威身材矮胖,成績不好,又不愛跟人說話,在班上如同一個隱形人。下課時,他總是趴在桌上假睡,偷聽同學們在談論什麼。有天,他聽見有人談論他,內容卻是:「他是垃圾好不好!成績那麼差,長得又醜,乾脆丟進垃圾桶算了!」想哭的他,怕同學嘲笑不敢哭出聲。回家後,爸爸只問考試成績怎樣?當然,又是一陣打罵。「沒人喜歡我,我真的是垃圾嗎?」他連作夢也這樣想著,卻沒勇氣問任何人…… 祖伶有一個十項全能的姊姊,成績好、聰明、漂亮、個子高、又幽默,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在姊姊陰影下,父母的讚美總輪不到她;在學校,老師、同學開口閉口都問姊姊的事,對她漠不關心。祖伶其實也以姊姊為榮,但這種不被重視的心情,常使她傷心、失落、吃醋,慢慢的,她個性變得愛比較,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忌妒別人所擁有的,人緣自然愈來愈差。 後天環境、性格特質 是孩子人際上的絆腳石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吳佑佑指出,交朋友是件很複雜的事,需要花時間學習、經營和維持,而孩子會出現的人際障礙,往往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大致來說,可從「後天環境」與「自身性格特質」兩大項來剖析。 「後天環境」方面,首先面臨的是「缺乏交友環境」,因家庭結構小家庭化、少子化,失去過往大家族親朋好友常往來,及街坊鄰居在外玩耍那樣自然的環境,孩子的休閒時間常用在看電視、玩玩具和打電動上,沒機會與同齡的小朋友互動,學習應對進退、施與受,也不善於和他人分享。 此外,「缺乏同儕間的話題」也是人際疏離的原因。因家庭環境、父母要求的不同,孩子接觸的興趣也多不一樣,朋友間的話題便開始產生歧異,但孩子在求學階段最需要的就是同儕肯定,最怕有「朋友會的我不會」、「朋友說的我不懂」的疏離感,這樣的疏離,或多或少會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 除了後天環境,孩子遇到交友障礙的最大原因就是「自身性格特質」。個性絕對是影響人際關係的主因,有的孩子像佳芸一樣害羞、沒自信;有的和祖伶一樣,希望獲得肯定,卻常比較、看不到自己優點;有的小孩則太強勢、不懂分享、不肯妥協,有的則個性太衝動、不能忍受挫折。 其次,外型、氣質或語言,都會影響人際關係是否順利。「觀察力」也是人際關係的一大重點,有些孩子個性上沒有太大缺點,只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讓人不開心的事」,常被朋友視為「白目」,無形中成為人緣不好的孩子。 模擬社交生活 創造孩子的交友圈 父母如何為孩子營造交友的環境?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提議,寒暑假時,可安排孩子參加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在不競爭的環境下,透過營隊與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相處,學習應對進退,與他人共同完成一個目標的團隊合作。現在更有屬於兒童人際關係培養的主題性營隊,讓孩子利用一段時間,系統性地學習人際關係的相關議題與技巧。 她提供一個自己的小撇步,就是與幾位有相近年齡孩子的親朋好友輪流帶團,固定一個週期,例如每週或每月,帶所有朋友的孩子一起出遊,這麼一來,不輪班的家長有夫妻獨處的時間,輪班的家長可依自己的興趣,選擇帶一群小朋友去郊遊、逛街,或參觀博物館、遊樂園。 孩子不但能學習跟父母以外的長輩相處,也有機會接觸不同背景的小朋友,開啟另一層結交朋友的機會,而家長間也有共同分享的話題,這方法對孩子及家長的人際關係都有很大的助益。 吳佑佑也說,孩子的生活圈狹小,父母的確需要花時間參與孩子的生活,幫助他們學習交朋友,她建議,家長有時要暫拋父母角色,不要只以權威態度叮嚀孩子功課、健康等,有時必須化身為孩子的朋友,陪孩子一起玩樂,在玩的過程中,參與孩子的人際關係,讓他們瞭解如何跟朋友應對進退、分享等,而這樣的方法,也能彌補兒童社交環境不足的缺憾。 如果面臨孩子個性太害羞,無法主動交朋友的情況,父母也可到學校當義工媽媽,參與孩子的交友圈,為孩子提供話題;或主動幫孩子邀請同學到家中聚會、舉辦一場郊遊踏青等,在過程中教導孩子培養人際關係的方法。 *************************************************************************** 4祕訣,讓孩子更有魅力 若孩子說自己是班上獨行俠,不討人喜歡,身為父母的你,該如何幫忙解決,讓孩子在人際關係上超有魅力,廣得人緣? 人際關係是複雜且工程龐大的社會行為,孩子交友順利與否也不是1、2天就能速成或改變,面對影響最大的個性因素,父母應有長期教養的心理準備,除了良好的身教與言教外,《大家健康》整理4招長期教養孩子的方式,讓身為父母的您,幫孩子打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祕訣1:教孩子溝通與觀察 良好的表達與溝通能力,是人際關係上最具優勢的利器,父母可用詢問、傾聽的方式,讓孩子充分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意見,進一步讓孩子學會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再只是將事情放在心中,或不知該如何處理。 另外,積極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讓孩子不會有「總是在狀況外」的窘境。現在的父母通常非常忙碌,廖清碧建議,可善用全家吃飯的時間,在餐桌上別急於要孩子吃完去寫功課,應好好聽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狀況。 孩子上學初期,可主動詢問一些同學的問題,培養孩子觀察力,例如:「坐在你前面的同學叫什麼名字?他喜歡什麼?」或讓孩子每天觀察一個座號的同學,再回來跟父母分享。溝通與觀察在人際上扮演非常重要且關鍵的角色,父母應多花時間培養孩子溝通觀察的能力,讓孩子順利表達自己,也不會在朋友間表錯情。 祕訣2: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 這裡的能力不單指學業,還包括外型、語言、審美等多方面的能力。事實上,能力不好或外型、氣質不好的孩子,的確會和小威一樣易受排擠,培養這項能力,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心,在人際關係上遊刃有餘。 不建議父母過於要求孩子十項全能,但培養一些適當且孩子有興趣的能力,的確有助人際關係的建立,也能在朋友間創造更多話題。吳佑佑提及,培養孩子適應新環境、新文化的能力,他們才不會在新的狀況發生時,產生退縮情況,有礙人際關係的發展。 祕訣3:技巧性地肯定孩子 孩子在幼稚園、國小階段,是最容易受到肯定而開心的年紀,這年紀的孩子也易在受到肯定後加倍努力,因此,父母要常肯定孩子的優點,幫助其建立自信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而非將目光侷限在別人有的東西上,如此才不會因比較心態作祟,產生妒忌等不好的情緒,造成交友障礙。 廖清碧建議,父母在管教上,可善用誇獎話語,例如:覺得孩子功課做得不夠好時,用「你這五個字寫的很棒,其他要寫的跟這個一樣唷!」取代「你怎麼寫的這麼醜,全部擦掉重寫!」 常受誇獎的孩子,在自信心的建立上,遠比受責罵的孩子來得容易,但父母要基於事實來讚美,而不是一味地肯定,否則孩子易流於強勢和自傲。 祕訣4: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人是社會化的群體動物,只有在一定規範下,才容易受他人肯定,所以父母應常教導孩子遵守規矩,不會因違反規矩而成為焦點,在人際關係上埋下不定時炸彈。 另外,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也是父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孩子跟大人一樣,在人際處理上也會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狀況,就算人際關係很重要,仍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去判斷真偽、分辨是非,而不是一味地求受歡迎,成為鄉愿。同時,一個有正確價值觀的孩子,也較不易受到他人言行的混淆,失去方針和準則,反而能因循著價值觀,提出正確的回應。 最後,吳佑佑分享:「教導出一個有自信、有正面能量(力)、有正確價值觀的孩子,才是幫助孩子人際關係的最積極作法!」 【大家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