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ora&Woody媽媽

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奧福音樂教育法

2004年12月26日
話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所以有許多父母送孩子去學鋼琴、進音樂班,希望孩子能培養藝術美感,也養成良好的生活規範。不過,學習的方式跟學習成效大有關聯,如果是用揠苗助長的方式,常常會讓孩子失去興趣與啟發,而且學得不快樂!
要如何讓孩子學得快樂,又能發掘孩子自身的潛力呢?媽咪、爸比不妨參考德國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福,看他對於兒童音樂教育的看法,讓你的孩子學得快樂又有興趣。

全面性的音樂教育法
「奧福音樂」的緣起
卡爾.奧福(Carl Orff)是一位德國音樂教育家兼作曲家。奧福在1948年應德國巴伐利亞國家廣播電台的邀請,製作了一系列的小品,這些小品當時是為了透過收音機教育二次大戰後,飽受摧殘的廣大民眾而寫,當時節目播出之後,受到了相當的歡迎。
到了1950至1954年,奧福與他的助手將這些作品編寫出版,書名為Musik fur Kinder(兒童音樂)。1963年奧福教學研究所成立,將奧福教學法傳播到歐美日許多國家,至此,奧福對全世界的基礎音樂教育,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奧福音樂的特點
本土化
使用本國之語言、民謠、兒歌、諺語、樂器為教學素材,不但孩子學習起來倍感切,同時能使本國文化之精髓得以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漸進性
教學由簡而繁,以漸增的方式,由單音旋律,慢慢再進入兩音旋律,由三個音、四個音到五聲音階、七聲音階,任何教學都循序漸進,使小朋友能很快的享受音樂的樂趣,學習音樂的技能。
創造性
不管是節奏、旋律、律動……等,由孩子們自己創造,讓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自然而然地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潛能,使他們獲得成就感,產生自信心。
全人教育
運用啟發式的教學,當孩子在表現他的創作能力的同時,也在其中得到獨立思考、注意力集中、合群性等訓練,讓孩子的收穫不只是音樂的能力而已,而是受到全人格的教育。

叮嚀
我們的教改施行至今,仍有許多為家長、教師所批評之處,深怕孩子淪為所謂「多元教育」下的「補習班動物」—什麼都得學、每科都要補!而在體制之外,為人父母者不妨先以孩子的角度來感受,學習,能夠愉快、有興趣,不就可以減輕許多壓力了嗎?所以,在想讓孩子成為多才多藝兒童時,不妨先讓孩子培養出興趣,會讓他的童年更快樂、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