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Carys 琦琦

日期

#Tag

轉貼:情緒教育七要訣

2010年02月05日
公開
26

專訪澳洲情緒教育推手寶拉•芭芮特:情緒教育七要訣 作者:賓靜蓀  出處:親子天下 ------------------------------------------------------------------ 澳洲昆士蘭大學心理系教授寶拉•芭芮特,從研究、治療兒童及青少年焦慮症開始,二十年來,她在布里斯班建立的Pathways治療中心,幫助了無數澳洲的孩子和家庭。"每五個孩童中,就有一人會罹患焦慮症或憂鬱症,如果沒人幫忙,他們會長大成為很有才華的人,但是沒有挫折忍受力,"芭芮特心疼的說。  她因此愈來愈清楚預防的重要性。她將自己研發出來的治療焦慮方法,修改成一套給中小學生使用的預防課程「FRIENDS」。這套教材幫助孩子學習處理負面情緒的技巧,提高孩子面對逆境的能力(resilience),是唯一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情緒教育課程。目前,已經有歐、亞、美洲六十萬名學生受惠。  四十八歲的芭芮特個頭嬌小、膚色黝黑,已經當了外婆。葡萄牙裔的她,有著南歐人特有爽朗、直接的性格,儘管旅途勞累,談起「如何讓孩子擁有堅韌的挫折忍受力」,她的大眼睛就發亮,她那帶著葡萄牙口音的英文,也急促、熱切了起來。以下為專訪內容:    每個人都會擔心,但大部分的人可以很快的甩掉不必要的擔心,把不愉快放到「架子」上,繼續往前走。但是有些小孩「決定」要多擔心一點,他們會避免做很多事,不想上學、不讓自己快樂,日本有很多強迫性焦慮症的孩子,例如,他們相信一定要洗手洗十次,家人才會平安,這樣就要接受治療。  生活裡或多或少都有壓力,只是,如果孩子有比較多的保護因子,例如親密的依附關係、有愛的家庭或延伸家庭(祖父母等)、正向的友誼、足夠的睡眠、健康的飲食等,就會有比較好的抗壓性。我們不能避免生活中的壓力和擔心,但是面對壓力和擔心的技巧是可以學習的,而且愈早開始學愈好。 情緒教育課程:FRIENDS  我們提供給學校的預防課程,是每週兩小時,共六週。按照年齡(四至七歲、八至十二歲、十三至十七歲),有不同的學習內容和方式。這樣的課程就像打預防針,要多次施打才會有效。  我們的課程稱為「FRIENDS」,由七個課程重點的英文字母縮寫所組成。 最剛開始,我們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感覺(Feeling),認識別人的感覺,然後去調整感覺,也就是要做自己感覺的主人。 第二步要放鬆(Relax),這有很多技巧,例如想像一個很平靜的地方、利用味道、聽覺放鬆、跟寵物玩、看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放鬆方式,但前提是絕對要避免電腦、電視等大量聲光刺激的負面因子,儘量到大自然裡做運動、玩耍。  第三步是我做得到(I can do it !)!教導孩子把負面想法(紅燈,停止)改變成正面想法(綠燈,盡力而為)。用適齡的方式教導,例如用遊戲、活動、角色扮演等,讓孩子練習。 第四步是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Explore solutions),年紀更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學習如何設定目標,尋找角色典範、支援團體。  第五步叫做「現在獎勵自己,你已經盡力而為(Now reward yourself.)」。 第六步則是別忘了多練習(Don't forget to practice.),建立自尊,快樂跟自己、跟他人和世界相處。 最後要學會微笑,平靜面對人生(Smile and stay calm),相信自己可以真正快樂。學習交朋友、健康面對同儕壓力、學習妥協,到最後就要改變習慣。 這些技巧都很實用,不能只是想法,而要去練習,愈練習就會愈熟練,好像學習外語一樣。 教育的重點在預防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預防。不只孩子,我們也有給父母、老師學的課程。「預防」在短期內幾乎看不見成效,所以常常很難說服政府支持我們的預防計畫。但是我已經做了二十年,我看到那個效果,很多孩子長大後都還跟我保持聯絡,我知道一定有效。與其放任孩子不處理好自己的焦慮情緒,一直到青少年、成年變成憂鬱症,之後再來治療,預防所花的經費要少得多。  在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挫折復原力(bounce back),而且愈早學會面對壓力的技巧愈好。父母的教養方式能保護孩子免於焦慮。最理想的教養方式是,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很強的連結、大量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儘量創造歡樂經驗、一起走向大自然,就是不要坐在電視、電腦前面。現代父母很忙,但再忙也要擠出十五分鐘陪伴孩子。等孩子大一點,則要注意紀律。 當然,我自己在家裡也經過一番學習。我和我兒子很像,所以相處很容易,但是和我女兒就有很大的衝突。她現在已經二十七歲,是個律師,但在青春期時,她總是跟我唱反調。我也有生氣的時候,但是父母要分辨愛和喜歡,要清楚告訴孩子:「我很愛你,但是我不喜歡你這個行為。」父母可以在氣頭上離開現場,告訴孩子你要出去一下,但是一定會回來。孩子不可能天生就很惡劣,如果行為表現出來如此,一定有背後的原因,我們就要去找出那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