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Mama

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

2006年06月23日
"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

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
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


作者: 河合隼雄/著 譯者: 蕭照芳/譯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5 年 05 月 25 日

1.Q:為什麼在豐衣足食的年代還會出現教養問題?
A:因為大家都忘記了用心.

現代人每個人都喜歡比"誰花錢比較兇",朋友們裡好些人提倡"人生苦短,應該及時行樂",但真正的快樂是什麼?是,炫燿的光芒嗎?
物質一旦超越了心靈上的需求,真的會比較快樂嗎?或許在我們自認為生命很脆弱的同時,是否也要認真的想一想,生命也可以很有韌度,或許大家不是不肯用心,而是忘記了上帝賦予人類存在的目的是為什麼!

2.Q:母子關係不良是不是教養無法得心應手的原因?
A:光知道原因無法解決任何事情.

我們能做些什麼?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我們願意做些什麼?我們還肯做些什麼?
其實若能更積極些,清楚自己想解決的目的,就該告訴自己要更加積極非消極的只想知道問題,處理問題千萬不要只是一味的指責,我發現在談這個問題時,河合隼雄是針對重男輕女觀念下的母親間接的鼓勵她們走出宿命的陰影,的確,到現在還是常常聽到孩子的教養責任幾乎都落在母親的身上,父親還是不願意對孩子有所付出,我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話"如果家中有三個小孩,只要其中一人概括承受,其餘兩人往往就能得到解脫".

3.Q:我經常感到不安,總是擔心無法帶好孩子
A:其實就連我也不是十分清楚該如何帶小孩.

河合隼雄很精準的把擔心的真正原因給分析出來,(很厲害)
不管父母的態度是不安還是很有自信,都可能是一種隱憂,好或不好究竟該如何區分呢?又需要被區分嗎?想到第三個孩子照豬養這樣的比喻,有時一點也不好笑

4.Q:為什麼我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碎碎唸?
A:這正是父親怠忽職責的證據.

不是很認同,但周圍的親人的確有很多例子是符合的,
母系社會下的產物是教育出一個無能的先生和父親的角色,這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宿命之一,老一輩常常耳提面命說"男人不能進廚房,先生不能做家事,爸爸不能換尿布....",不管男人是不是這麼差,做的好或做不好都該分擔家裡大小事,誰喜歡碎碎唸呀!

5.Q:我害怕做了母親之後,便會喪失自我
A:該如何調適,端視個人而定

不生孩子就好了!

6.Q:現代是否充滿太多對孩子不好的誘惑?
A:最重要的是要設法培養孩子不輕易受到誘惑

自由的代價;這章節很適合大孩子,
讓青春期的孩子獨自面對成長的蛻變過程,要讓父母信任家人間那條看不見的鋼索的確不容易,可是這又是必須也是必然的,時間到了,孩子就會去嘗試,擔心好像根本起不了什麼有意義的作用,建議此時自己一定要記得為自己禱告,讓自已有面對結果的力量.(開發心靈能量)

7.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