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Mama

39度

2009年07月10日
零到二十一歲前孩子主要的疾病是,發燒。為甚麼孩子常發燒?事實上,發高燒是孩子試圖掌握這個身體,同時把他遺傳下來卻不需要的東西燒掉,才會比較舒服。我們如果試圖阻止發燒,是會發生問題的,即使使用的是中醫方式。發燒是個形塑身體的方式,發燒也是個徵兆,表示身體裡發生了戰爭。每上升一度,白血球的數量會上升兩倍。燒到41度,已是平時的八倍。如果壓抑,就是告訴免疫系統不要工作,沒有時間去(讓免疫系統)練習。
面對發燒其實是蠻容易的,通常發燒初期會發抖,用個毛毯,用熱水袋放在肚臍附近。需要注意手腳的溫度。如果手腳沒有熱,表示發燒沒有遍佈全身,39度c後,如要避免痙癴發生,就是要讓熱遍佈全身。怎麼做呢?用冷水弄濕肢體末端。五分鐘後,應該就會暖活起來了。當孩子溫度繼續升高,會維持一個穩定的溫度。我兒子到40.2度就停了,女兒到40.7度。到了,就等待。(如要開始降溫)晚上睡眠時,不需要去量溫度,用檸檬切片貼在腳心,透氣膠帶固定,這樣作可以使溫度逐漸下降。這是先人的智慧。發燒不要超過41度,也不要超過三天。超過了,就用塞劑或藥物,或用冰袋放在小腿度,溫度慢慢就會下降。如果還是沒辦法,穿著外套,大腿以下浸入冰水,十秒鐘就會下降。這時只要孩子開始發抖就要結束,並注意保暖。盡量多喝水,如果孩子沒有要求,就不要讓他吃東西。高燒時不需要食物,因為全身的所有能力都在進行自我療癒過程。餵食會使其分心。真的餓,就吃稀飯,碳水化合物能幫助這過程。可以回去試試看。我們的家長們也發現,當孩子發燒後,往往會發展出新的人格特質,開始和原本討厭的人交朋友,或由害羞變開朗。
開始發燒時,要監督孩子的發燒,是要散佈全身的。通常高溫是只有一處非常的燙,只要散佈全身,溫度就會穩定下來。當發現四肢是冷的時候,要用自來水拍打末端、弄濕,溫度就會往四肢走。覺得溫暖時,溫度如果繼續上升,就要作其他的事。不超過41度,有些說42度,不過我比較保守。不超過三天,就可以。要平均擴散,並停留在某一溫度,它自己就會下來。

-----------------------------Jake Tan


星期二,我以為angel只是跟我一樣開始流鼻水,結果一到晚上竟然開始發高燒,這是第一次angel的高燒一下子就到38.5(耳溫),但並沒有超過39度的跡象,我一直注意著她的四肢是否冰冷,只要一發現冰冷,就趕緊在四肢擦拭溫水或冷水,整整一天一夜,我幾乎不敢闔眼,當她真的很不舒服時,不時的給她喝急救花藥的水,最後我讓她泡一次溫水,或是擦拭藥酒,耳朵頭手和腳,抱她的時候她燙的像火球,其實我很心疼,一直鼓勵她加油,剛開始我給了一次中藥退燒,但沒有效,我心裡想這次似乎得靠她自己,溫度一直在38.9停著,持續了十八個小時,最後angel有些幻覺出現,但她的關節處似乎出了一點點汗,我這才放下心來,出了汗溫度很快就會降下來了,果然不到一個小時溫度就下來,雖然有些起伏但很快就穩定了,隔天一早就完全不再發燒,但體力還沒有恢復,畢竟她一整天都沒吃東西,不過她恢復得很快,星期五就能跟著我到處跑了。

"面對發燒其實是蠻容易的?" Jake說的簡單,我每次都還是不知所措,唯一記得就是這句話"面對發燒其實是蠻容易的?",問題是等待總會讓人感到無助,婆婆一直問我為甚麼不帶她上醫院,我只能簡單的告訴她,發燒大都得給孩子三天時間,但這也會讓我有些情緒,要有自信是很難的,我趕緊把Jake所說的發燒三步驟寫在紙上,(1.注意手腳的溫度,用熱水袋放在肚臍附近,2.用冷水弄濕肢體末端,大腿以下浸入冰水,盡量多喝水不需要食物,3.注意溫度不要超過41度,溫度持平了,就是等待),最後的等待是最難熬的了,當我告訴她,媽媽去買你最愛吃的甲一便當的白飯時,她抓著我的手,我告訴她:"媽媽馬上就回來,媽媽怕半夜你肚子餓,你已經一整天沒吃東西了,媽媽煮的稀飯你又只吃一點點",她很乖的等我回來,然後,她吃了一些白飯配一碗蛤蠣湯,一小口飯或著一口湯,讓她的肚子有點東西,我也放心一些。

經過這次的經驗,我比以前對發燒似乎更有概念了,不過最要感謝的是先生的支持,他知道我在做甚麼,所以婆婆的壓力才沒有造成我的困擾,真的謝謝他。

有位媽媽的筆記分享的更清楚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