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雅

要吵去廁所吵 自然和好

2008年12月02日
〈牧師獻計〉要吵去廁所吵 自然和好

文�EVA

我們家的雙胞胎,三歲之前,真的是超愛吵架的,有時還會互相打架!這件事讓我十分頭痛,軟硬皆施也沒有用。說了不聽,打了,發現她們更是拿對方來發洩被媽媽打的怒氣。

後來,教會剛好邀請了ㄧ位牧師來分享「孩童教養」的主題。會後,我鼓起勇氣,請教牧師這困擾我許久的問題。

牧師提供我ㄧ個方法,叫我試試看。結果,差不多花了ㄧ個月的時間,就讓家裡的雙胞胎從小惡魔變成小天使了。雖然現在,偶爾還是會有吵架的情況發生,但是,她們都能很快的控制自己的脾氣,並且也會自己想辦法合好,達成共識。下面就是牧師提供的方法:

如果聽見孩子在吵架,而且停不下來,可以這樣告訴他們:「你們吵架的聲音實在是太大聲了,所以請你們先去廁所裡面吵。這樣才不會吵到大家。如果和好了,就可以出來外面繼續玩。」在他們沒有和好前,一定不讓他們走出廁所。為什麼要選在廁所呢?因為小朋友幾乎都不喜歡待在臭臭的廁所裡,這會讓他們更快地選擇和好。記得燈要打開,不然小朋友會被嚇死。

當你在告知孩子這個原則時,要特別注意你的語氣和態度,不要讓他覺得你是在生氣,所以把他們趕去廁所,而是要讓他知道這是家裡的一項規定,請他們務必遵守。所以,你自己要先息怒,口氣盡可能平靜和緩。

小朋友或許會問:「和好是什麼?」你可以說:「就是你們兩個人都笑了,也會抱抱親親了。」(這也可以做為是「和好」的標準)一開始他們在廁所一定會越吵越凶,但是,幾次之後,你會發現他們和好的速度會變快,因為,孩子其實知道在廁所什麼都不能做,在外面玩還是比較快樂的。不過,爸爸和媽媽要耐著性子等待,不要一直催促他們要馬上和好,這樣會適得其反。

這個方法是為了訓練孩子學會彼此溝通,這樣,爸爸和媽媽就不用一直當他們的裁判,又要被他們抗議不公平,讓他們自己找到彼此相處的模式,我們就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