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Qu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網路上癮的症狀

2008年09月19日
公開
51

陷入迷「網」—認識網路上癮 王沂釗 著 現代人的生活真是多彩豐富,各樣形形色色的感官刺激不僅在真實世界裡隨處可見隨手可得,在虛擬世界中虛構幻想的動畫影片、逼真的電腦電視遊戲軟體,同樣是誘惑著人心。而最吸引人駐足凝神,留連忘返甚至是廢寢忘食的地步,莫過於能超越時空藩籬的網際網路應用。 網際網路的發展最初是為聯結分散個別資料庫的訊息傳遞管道,以利決策中心能做有效的分析與決策。隨著網際應用的版圖擴大及資訊科技進步,網際網路成為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幫助我們節省查閱及蒐集資料的時間,相對的因為其便利性,卻也增加了我們對網際網路的依賴,像是花較長的時間坐在電腦螢幕前盯著不斷變化的圖文資料傳輸,或是期待有更驚奇的回應……你在叩我嗎 >^_-< you must over 18 years old. 網路上癮的症狀 心理學家開始注意到有些人一上網就不會想要下線,希望增加上網時間以獲得心理的滿足(像是資訊取得、人際親近、情感交流、感官刺激等)即使下了線,腦海裡仍然縈繞著線上的事務。美國Goldberg醫師最早於1996年根據臨床診斷的案例提出「網路上癮症」看法,同年匹茲堡大學 Kimberly Young教授,著手進行相關網路成癮者心理及行為的研究,他並斷言若對於網際網路有著過份心理依賴的程度,有可能發展成為成癮行為。這些成癮的行為包括了: 1.會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時情形。 2.對網路存有某種幻象與夢境,同時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滿足。 3.上網時與頻度愈來愈超出原先的預期,曾努力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沒有成功。 4.一種想去停止或控制網路使用的持續慾念或徒然的努力出現,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是脾氣易躁。 5.會花許多時間在網路相關活動上,例如搜尋相關的網站、汰換或添購新的電腦周邊設備。 6.因為網路的使用而放棄或減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職務或是娛樂休閒活動,會為了上網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損我的危險。 7.即使察覺網路使用造成的各種生理、心理、社交的傷害,仍照常使用網路;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這裡有一份「網路上癮指數評量表」 可供下載回去做,看看你是否也是屬於迷網一族! 網路上癮的機制 交通大學教授周倩則將網路上癮定義為:由重覆地使用網路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慾望,同時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對於上網帶來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賴。換言之,當匿名及便利性網路使用帶給網路使者心理上的快感時,不斷獲得的快樂經驗使其逐漸著,迷然後失去「時間感」,使用的時間愈來愈長而不自知,如此不斷反覆循環,加重網路的依賴,最後終於形成網路上癮的傾向。 從上述網路成癮耐受性、強迫性上網行為、網路退癮反應及沈迷行為的相關等問題,可以瞭解網路上癮主要是以心理上的依賴為主的心理病理機制。而多數的成癮患者基本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病因與環境因素,就是共通的人際問題和自己的弱點;因此我們不難瞭解造成網路上癮行為可能和內隱的人格特質、掌控感、生活價值觀人際疏離或身心不適等困難有密切的關聯,,從適應的觀點來看,很可能與藥癮與酒癮或賭癮很類似,是適應不良的行為或因應情緒問題而衍生的次級疾病,如憂鬱等內在心理問題的投影。 縱然藉由網際網路之虛擬實境的應用,可以輔助自我學習的效果,以彌補真實世界的遺憾,不可否認地,多數人還是會利用網際網路,將潛藏在心裡深處的慾望、親近的需求在未曾謀面的ip前,透過文字的「對話」,將多樣的自我面貌毋需壓抑的扭曲或是經過偽善的矯飾得以呈現。也正是脫下意識的防禦,好好統整並且瞭解自己生命經驗的機會;對於網路沈迷的人來說,上網其實是在與自我做溝通的。 如果自覺自己有上癮傾向的話(通常上癮者會否認他人的勸告),想想在現實世界裡,是不是少了一分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能力,還是找個真人談一談吧,感受真實世界裡喜、怒、哀、樂、苦、愛、惡的情感經驗,還能找出真實的生命價值。 看完這篇文章就趕快關機,行動吧!

海豚和綿羊

2008年09月03日
公開
1

看過野柳的海豚秀,也看過清境農場的綿羊秀。我不禁思考,為何一個在台北外圍一個小時能到的地方,觀眾卻寥寥無幾。另一個是在深山僻野,卻帶動著整個觀光產業。WHY??? 海豚其實也很賣力的演出,該跳的跳、該接的球接有接到。海獅也是,該有的動作都在該出現的時間出現,去接呼拉圈也是神準。這些動物,都已經盡責的表演了,問題是在於"人"。 在野柳,主持人口中的"工作人員",看起來大概是認為自己在協助動物表演的人,所以他們不是主角。我在看的時候,心裡一直不斷的想提醒他們,動作可以再大一些,表情可以再豐富一些。表演就是可以再精彩一些。但在LA的海洋世界,表演的人被稱做是"ARTIST",他們是表演者,動物是作為他們的創作媒介。在清境的綿羊秀也是如此,綿羊是一個賣點,但是那個表演的設計是讓這個賣點能夠賣出去的關鍵。 野柳海洋秀的定位也是大有問題,主持人以工地秀的口吻,國台語夾雜路邊攤拍賣的語氣,介紹海豚跟海獅的厲害。唉~孩子不是他們的目標觀眾群,而是老人家吧!節目還沒散場,我卻看到許多老人家迫不及待的離開,而且大辣辣的走在正在表演的舞台前。 接著海豚海獅的表演之後的俄羅斯跳水,節目設計的橋段就多了。逗得全場孩子呵呵笑的,回家時,還在學著外國人講"我害怕"的語氣。 孩子有看表演的機會,還是開心的。只是我,野柳這樣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地景不應該就這樣的糟蹋了,忍不住對於這個創意產業有更深的期待。

無愧於心

2008年08月28日
公開
4

當了媽媽以後,總是在專業角色和媽媽形象之間拉鋸著。對於學生和自己的孩子,兩邊都深感虧欠。總覺得,不能老在孩子身邊,是自己的罪惡。陪著孩子,又會覺得對工作責任難以交代。 這社會,讓我感覺,好像父親忙於工作、是養家活口。而母親忙於工作則屬沒必要。所以當我深陷在工作的壓力下時,潑冷水的聲音總是大過鼓勵聲。例如,女人工作是玩票啦!何必做得那麼辛苦呢?男生要養家活口,女人只要過得去就好啦! 因為工作是自己的選擇,所以壓力跟疲憊都是自找的。若是孩子沒教育好,也常認為因為無法犧牲自己,陪伴孩子的緣故。這種不是好媽媽的自殘式的自責,讓我的情緒常常起伏不定。自己也覺得好累,又不可愛。 我熊熊給他感覺到,問題不是在工作或是家庭本身,而是在於我遊走於不同的角色中,自己給自己的壓力與徬徨,讓孩子更加無所適從。 從現在起,不再羨慕了那些單身的人,和每天可以溺著孩子的媽了。 我的方式,就是愛! 也許我無法給孩子完整的時間,但是那還是完整的愛。 我的留學生涯,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自我成就。所以,孩子該看到的是,媽媽努力學習的認真態度,而不是媽媽不要我。 我的教學生涯,孩子該看到的是,媽媽除了教他們,也可以教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那將來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才可以給他們更讚的世界,而不是媽媽都沒有時間陪我。 我的設計生涯,孩子該看到的是,媽媽可以設計很ㄅㄧㄤˋ的產品,連我朋友都喜歡。 孩子該體認到的是,媽媽將always stand by their side!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 看的角度不同,心境也是不同。舒暢多了!

強勢父母 孩子命苦?

2008年08月25日
公開
31

強勢父母 孩子命苦? 父母強勢主導小孩的一切,「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再熟悉不過,但簡單幾個字的背後,卻隱藏親子間的裂縫與苦難。 文.顧景怡 摘自2007/04 康健雜誌 101期 「我做錯了,我終生要受懲罰,這是畢生的掙扎……爹地說我冷酷無情、冷酷無情、冷酷無情……荒謬,對了!荒謬的悲劇……」 像是認罪自白、又似喃暔自語,電影《鋼琴師》的主角,患了精神分裂症的鋼琴奇才大衛•赫夫考,全劇不斷重覆類似的訊息。 大衛只不過想實現音樂大夢,悖逆父意,從澳洲遠渡英國進修,脫離父親的掌控。卻不幸一生背著沈重的心理枷鎖。 從大衛很小時,父親便不斷重述自己的年少不幸,祖父如何百般阻撓他拉小提琴的願望,甚而砸碎他散盡積蓄所買的琴,不像大衛有琴可彈,「你是個幸運小子,」父親再三說。他要大衛替他完成他的遺憾,嚴厲督促大衛練琴、參加各式比賽,甚至要小小年紀的他,彈奏「世界上最難的曲子」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協奏曲。 在許多音樂專家的眼中,大衛是難得的曠世奇才,但父親口裡吐出的卻永遠是批評,而不是讚美。 他總是說,「我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沒有人可以像我這樣愛你」。 矛盾的是,父親一邊希望大衛當個偉大的音樂家,一邊卻又百般阻止大衛出國深造,因為「我是父親,這是我們的家,沒有人可破壞。」 大衛和父親最終也為了音樂與彼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偌大的壓力逼得大衛很年輕就出現焦躁、怯懦、神經質的症狀,甚至十幾歲了還會尿床。 大衛終於去英國深造,在寢室貼著父親小時教他鋼琴的照片;他不斷寫信給父親,即使每次都遭退信;他始終念念不忘要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協奏曲。 音樂看似讓他超越父親,卻也與父親的陰影糾纏得更難分難解。一場他等待已久的完美演出後,終至精神崩潰。 雖然中年時,大衛有幸復出,但首演結束接受滿堂的喝采時,卻遍尋不著那令他又愛又恨的身影,最後只能來到墳前憑弔父親。 小鳥只是換地方被關 《鋼琴師》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我們很可能就是那個強硬的父親,也可能是極度情緒受傷、壓抑的大衛; 很多人可能從小被父母嚴厲要求,抑鬱迄今,又在自己做父母時,也要求孩子完成自己未曾完成的夢想,卻不知造成彼此的傷害。 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專家陳質采說,「現在的父母,很多具高學歷,很聰明、能力很好,卻把力氣花在管小孩上,很悲慘。」 她的一位小病人便曾抱怨,自己「猶如籠中鳥,雖然籠子會移動,但也只是換地方被關。」但他的母親不只堅持小孩要留在才藝資優班,繼續無止境的練習,放學後還安排他再到各式補習班上課。 「強勢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價值體系是最好的,他們訂下標準讓人活在裡面,而不是『人活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也是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說。 她發現這類父母有些共同的特質:擔心、焦慮、害怕、不安全感、很好面子。 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彭懷真說,父母與小孩原本應是兩個獨立的圓,應要從依賴(dependent)→學習完整分開(independent)→再學習合作(interdependent)。 但華人父母與孩子卻轉成共依存(codependent)的關係,父母很在意孩子的一切,而孩子也很辛苦,處處得考慮父母的想法。 香港的教會曾針對200多位家長做調查,這些家長過半是中產階級或專業人員。測驗的結果發現,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父母屬於強勢父母,也就是說經常干涉限制子女。 一位任教於台北市知名國小的老師說,有一次他選定班上參加作文比賽的選手後不久,一位落選學生的家長,抱著一堆孩子的作品與獎狀跑來學校找他,試圖說服他改讓自己兒子上陣,甚至說,他孩子連晚上作夢都夢見自己參加作文比賽。 強勢父母還有種心態,「聽我的就好了,小孩懂什麼」,這種家長常忽略小孩也是人、有人權,不把小孩當「生存本體」,不覺得每個生命是會活出自己的路,而只會因循傳統價值,落入「人」不存在的「日常本體」思維,就容易施給小孩壓力。 「父母愛他們心目中認定的小孩,其實是愛自己,」廖清碧說。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有次對兒子脫口說了一句,「你成績這樣,我很沒面子耶,」沒想到兒子立刻還以顏色,「考不好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在承受、我很難過,關你面子什麼事!」 她聽了立刻識相地住嘴,避免進一步的難堪和衝突,「再說下去就是自取其辱了,哈哈。」即使是教育心理專家,也難逃這種撈過界的毛病。 用孩子的成就決定自己的尊嚴 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裡寫道,有些父母其實是在用孩子的成就,來決定自己的自尊。孩子若表現良好,父母便覺走路有風,要是演出失常,父母就像掉入深淵,彷彿別人都在竊笑自己教育失敗。 她的心理諮商工作中,處理最多的親子問題,莫過於父母親把孩子當成自己存活的重要憑藉,過度涉入孩子的人生,讓自己的快樂變成孩子的責任。 柯志恩也提醒,強勢的父母要自覺,想想看自己是不是想透過孩子,活出過去一個沒有滿足的自己? 此外,這類的父母常出自也是對孩子高度期待的家庭。假如沒有達到上一代的期許,就轉而用強烈的手段,希望自己的孩子幫他們完成。 我是為你好 於是「我是為你好」成了正當理由,「這種假象根本就是他內在的缺乏,」柯志恩一語道破強勢父母不為人知的幽暗處。 發展心理學家包姆林,曾深入家庭與幼稚園做教養與子女行為的研究與歸類。她發現,訂定合理行為標準,又能採開放溝通、鼓勵孩子獨立的權威開明型母親,能教出能幹友善的子女。 反而慣用絕對標準、要求絕對服從,卻少鼓勵表達、溝通的權威專制型母親,卻易教出脆弱不成熟的孩子。 一位國小老師便觀察到,父母過度涉入安排一切,常讓孩子不懂得應變,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他班上有位學生,家長常跑至教室偷看他上課的情形。他課業表現優秀,但每逢重要考試或比賽,常因得失心過重,犯下離譜的錯誤。縱使常名列前茅,卻始終與第一名無緣。 而且一旦遇上突發狀況,或與同學起衝突,他常不知所措,不是發飆,便是把錯統統推到別人的身上。 別逼孩子用反叛證明自己活著 為了證明自己活著,強勢教養下的小孩,容易反叛,甚至長大後走上暴力或酗酒之途。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曾輔導過一對親子,家長年紀輕輕便得自立,後來也事業有成,不知不覺對孩子的要求極高,且多用責罵方式表達。孩子極度的壓抑說不出口,轉而把所有的不滿,化為拳打腳踢、欺負同學。 幸好家長意識到問題嚴重,尋求諮商協助,才化解親子間緊張的關係,以及孩子的暴力行為。 高壓教養下的小孩還有另一種可能,表面不做任何反應,私底下卻偷偷摸摸操作,甚至鬼鬼祟祟。 廖清碧的觀察是,「他們很怕鬼,老覺得自己做了壞事很心虛、有罪惡感;覺得要是自己反叛就是不孝順。」 柯志恩引用美國心理學家泰勒的看法,「確保子女成功的父母,往往會教出失敗的孩子。而充滿慈愛關切的父母,因為能夠包容子女的失敗,往往可以讓孩子走出另一條光明之路。」 美國親子教育專家,兒童臨床心理醫生卓芙詩,在與7歲兒子諾亞共創的圖文書《輕鬆教養零負擔》中,告訴那些希望小孩表現得像大人的父母,別對他們期望過高,「他們本來就不是大人!」而應該多方涉獵,了解孩子在各年紀應有的表現,才不會有錯誤的期待。 柯志恩也提醒父母,要先決定自己想教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是「擺得出去」的小孩嗎? 能幹父母一出場就動嘴責罵 她看到許多在高度期待下急速成長的孩子,例如十一二歲便赴異鄉求學的企業第二代,壓抑對親情深沈的渴望,「那種在獨立框架下呼吸的男孩,眼神仍讓我心痛。」她在《哪個媽媽不抓狂》寫道。 兒童精神醫學專家陳質采發現,能幹的父母常是忙得沒時間陪小孩,偏偏一出現時,就是動嘴責罵。 而在她診間出現的父母,也常等不及小孩說完話,便破口大罵,「你就是懶惰,才念不會!」以為這樣可以很有效率的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期望。 陳質采很懷念過去整個社會步調並不忙碌紛亂的時代,父母與小孩自在作息,就像師父與學徒,話不多,但親自帶你體驗各種事務。 也因此,她建議父母找個共同空間,去經營親子能夠互動或彼此陪伴的事。她提醒:「父母自在一點,多提供一點支持給孩子。」 像女兒小時,她看文獻時,女兒就在一旁看書。有時也一起看女兒的《多啦A夢》節目。 或者她常邀女兒一起看影片或者到外面看表演。那之後,不管看不看得懂或喜不喜歡對方挑的影片,他們都會互相討論。「這是陪伴,不是討好對方,也很自由,不一定那麼目的導向,或非得有什麼結論不可。」 女兒現在已是高二生,母女倆仍會一起逛街、聊天。女兒有事,她也會提建議,但決定權留給女兒。 媽媽,妳已經長大了 「父母不可能跟著小孩一輩子,」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有感而發地說。 幾年前,她送兒子到美國東岸上大學,幫他打理好一切後,需立即搭機返台。洪蘭以為兒子會送她到機場,沒想到換來一句,「媽媽,妳已經長大了,自己去吧,」又是驚訝又是失落,洪蘭當下楞住,「啊,就這樣嗎?」重提這件事時,她眼眶泛紅、笑中帶淚。 小孩轉眼間,不就自己長大了?爸爸媽媽們,你要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