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緊紡無好紗 緊嫁無好大家

2008年01月27日
《台灣諺俗今解》緊紡無好紗 緊嫁無好大家

2008/1/18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 作者:茉莉

「大家」(台語發音)原意是婆婆,這裡的意思是指婆家。從前女孩子打小就要學習織布、繡花、縫衣裳等女紅,針線活不是學著玩的,每一個女孩從小就要開始替自己縫製出嫁的衣裳、手帕等貼身用品,出閣那日,眾人注目的焦點就是嫁奩裡面的針線成品了,欣賞新嫁娘那一件件的精緻手工最讓親朋們期待了。

紡紗織布本來就是需要時間與耐心的,唯有慢工出細活才能有好的作品。長輩們相信,由成品的作工、針腳、配色等就可以看得出姑娘家的人品來。

織布用的紗是要用手與梭子慢慢轉紡出來,粗心大意或是心浮氣燥是會把紗線纏得一團亂的,一團亂線可怎麼織成布呀?所以大人們就會勸誡笨手笨腳或沒有耐心的初學女孩:慢慢來,急不得的,梭子和線要輕輕的轉,才能紡好一條條緊實又美麗的紗線來;就像物色對象一樣,你得睜大眼睛精挑細選,才能找到如意郎君和好婆家呀!

不是說事緩則圓嗎?當心「呷緊弄破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