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童言童語背後的深意

2008年03月12日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童言童語背後的深意
2008/3/4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細心觀察孩子們的一舉一動,認真傾聽對方所說的話,了解箇中深切的涵意,並給對方最溫柔的回應。

三天前的夜晚,當我和外子一起哄大女兒入睡時,她突然對我說:「媽咪,我好熱。」「你是不是穿太多衣服了,要不要脫掉一件睡衣?」我問道。「沒關係,媽咪,那是奶奶買給我的。」外子告訴她:「脫掉不會怎樣的,我相信奶奶不會介意的。」女兒很感性的回答:「我想穿著它,因為我很想念奶奶。」我和外子趕緊給她一個疼惜的親吻,並答應她,我們會告訴奶奶Sabrina想念她。

隨時停、看、聽

細心觀察孩子們的一舉一動,並了解孩子所說的話是很重要的。有些話可能是童言童語,但有些話的背後卻有深層的涵意,當父母的我們,必須要隨時提醒自己:停、看、聽。

去年我們一家人回紐約過聖誕節,大女兒、婆婆和我三個人準備外出。當婆婆進屋去拿她的手提包時,我將大女兒固定在安全座椅上,然後將車子開出車庫,再回到副駕駛座,這個時候,大女兒跟我要了件毯子。

我說:「寶貝對不起,因為車子已經發動了,我不能進屋去幫你拿毯子。你拿媽咪的外套去蓋,好嗎?」「為什麼?」「因為車子已經發動了,如果把你一個人留在車子裡是很危險的,萬一有人將車子開走的話怎麼辦?」大女兒想了想說:「如果車子不見了,奶奶一定會很傷心。」我轉身過去對大女兒說:「你知道嗎,寶貝,如果你被陌生人開車載走了,媽咪會更傷心,我將夜不成眠,食不下嚥,而且每天以淚洗面,我的心會碎掉,每個人認識你的人都會很難過。」大女兒忍不住露出滿意且驕傲的笑容。

處理生活考驗

我的朋友最近買了新屋,在她的新居裡,放了好幾張二兒子的照片。有天,大兒子對她說:「媽媽,弟弟的照片好可愛,看到他的照片真開心。」朋友這時發現,這些擺飾的照片居然沒有一張是大兒子的!她靈機一動,馬上跟他說:「我已經把你的照片拿去沖洗,而且我也準備了很漂亮的相框要放你的照片喔。」朋友看到大兒子臉上愉悅的笑容,馬上給了他一個溫暖的擁抱。

如何面對及處理生活上這些「考驗」很重要。身為父母的我們要仔細聆聽及了解孩子話裡的意義。孩子需要透過父母的話及肢體語言了解、肯定自己的價值。他們必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但偏偏感受是抽象、難以言傳的。在與人互動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情緒反應,我們要保持高度警覺,抓住這些線索。我的另一位友人向我抱怨,她先生很關心他們的雙胞胎孩子卻忽略了妻子。

最溫柔的回應

當孩子生病時,他會請假帶孩子去看醫生、盡心盡力照顧他們;可是當她生病,他卻不為所動。我告訴她,如果她希望先生呵護她,她就必須讓他知道。我與她分享我的例子。

當我生病時,我不會麻煩任何人,因此當外子生病時,我也認為他能照顧自己。這提醒了我,或許外子也覺得我忽略了他,以為我一點都不關心他呢。現在,當外子抱怨他的背痛時,我會放下手邊的事情,先關心他、看他需要什麼協助,我會用藥膏幫他揉揉背,像對待孩子般細心呵護他,對他體貼入微的照顧應該是最有效的藥方。

不論是對待大人或是孩子,都要認真傾聽對方所說的話,了解箇中深切的涵意,並給對方最溫柔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