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梨花風起正清明

2008年04月04日
《節氣漫談》 梨花風起正清明
2008/4/2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趙存

清明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

 「清明」的記載最早見於《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清明處於仲春與季春之間,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歲時百問》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在二十四節氣中,演變成民間節日的只有清明,這和寒食節有著密切的關係。

寒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也有說一百零六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看重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的冷食,故名「寒食」。關於寒食,有一個感人的傳說:

春秋時代,重耳在流亡過程中,隨行的臣子介子推曾割下腿上的肉,烤熟後給重耳充饑。十九年後,介子推幫助重耳復國,功成身退,與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做官,就下令舉火燒山,結果介子推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介子推留下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看後十分悲痛,為了紀念介子推,就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見到了復活的老柳樹,就摘下柳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給老柳樹賜名「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由於寒食節靠近清明,古人在寒食節的活動往往延續到清明,後來二者就逐漸混而為一,寒食節的風俗也就成了清明節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寒食禁火三日,至清明另起新火,蘇軾就有「寒食清明都過了,石泉槐火一時新」的詩句。

唐宋時,宮廷也常常在這一天賜給近臣新火,以示恩寵。唐代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詩的後兩句就是對這種情事的描述。

在清明節,古人的主要活動是祭掃墳墓,這和寒食節有直接關係。《清通禮》云:「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掃墓俗稱上墳,按照舊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香、果等祭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焚香祭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正如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所描繪的:「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節綠。」

《東京夢華錄》載:「清明日,都市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園囿之間,杯盤酬勸,抵暮而歸。」因掃墓祭祀一般到野郊,清明又正值春暖花開、柳絲吐綠的時節,所以逐步形成了清明踏青的習俗。

宋代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繪聲繪色地描寫了古人清明節時遊西湖的歡樂情景,格調清新,令人回味。

在踏青尋春的同時,古人還參加盪鞦韆、打馬球、放風箏、拔河、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明代王磐《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寫出了踏青時娛樂的情形。

清明雖說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多變的時候,甚至時有「疾風甚雨」,例如:

唐代杜牧的〈清明〉詩,就寫出了清明節「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淒迷氣氛:「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是一個獨具特色的節日,既有祭祖掃墓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時至今日,許多風俗還保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