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壽」的涵義

2008年04月30日
《天南地北》 「壽」的涵義
2008/4/28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曾紅

「壽」,《辭源》中第一條釋義是「長久」。《詩經•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成語「壽比南山」即源於此。《莊子•人間世》:「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能若是之壽。」

「壽」,現在最常見的用法是年紀長,如高壽、長壽、壽星:或指壽命。屈原《天問》:「延年不死,壽何所止?」「壽終正寢」:指年老在家安然死去。「壽山福海」:喻年高福大。明人劉基有《壽山福海圖歌》。

古時,「壽」曾代指老年人。漢•張衡〈東京賦〉:「送迎拜乎三壽」。三壽,三老也。祝人長壽也稱「壽」。

「壽」,指生日、壽辰。這類詞很多,如壽誕、壽禮、壽聯、壽麵、壽桃、壽筵、做壽、拜壽、暖壽等。

「壽」,又為死後準備裝殮物的婉辭,如壽材(棺材)、壽木、壽衣、壽冢:生前所造的墓穴,又稱「壽穴」、「壽藏」。

「壽索」,又叫長命縷、百索。端午節繞以臂上以祈長壽的絲帶。

「延年益壽」,延長壽命,增加歲數。《文選•宋玉•高唐賦》:「延年益壽千萬歲」。

「萬壽無疆」,萬年長壽。是一句祝壽的話。《詩經•小雅•天保》:「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親朋好友來給他祝壽。

「折壽」,迷信的說法,一個人因享受過分而減損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