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清涼冰冷詩

2008年06月17日
《閒讀擷秀》清涼冰冷詩
2008/6/17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究竟在大熱天裡我們可以用些什麼東西來取涼呢?扇子曾是老祖宗的首選。明代瞿佑作了一首詠扇詩:「開合清風紙半張,隨之舒卷豈尋常。花前月下團圓坐,一道清風共自涼。」記錄了一家大小同在花前月下,圍坐在一塊消暑的情景,場面溫馨。

《千家詩》中有:「宮紗蜂趕梅,寶扇鸞開翅;數折聚清風,一捻生秋意。」彷彿看見宮中王公貴妃用手搖著扇子,而後面兩句則使得讀者涼意頓生。

在科技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的確可以激發人類頭腦的巧思。就如大馬檳城的張弼士(中國最古老的葡萄酒「張裕葡萄紅酒」的創辦人)故居,也就是著名的藍色大屋(The Blue Mansion)裡就有取涼設施:天井四周的牆壁內設通道,用外力將冷水送向屋頂,並沿簷而下,這樣一來,四周圍都會感覺到森森涼意。

其實,古早年代就有類似的降溫設備酖酖人造水簾的涼殿。唐代張仲素曾經寫詩讚賞它:「甘泉將避暑,台殿水光凝。」劉禹錫也寫了:「琥珀盞紅疑漏雨,水精簾瑩更通風」,來讚歎這個設計。

當然,大熱天若能來一客冷品,最是及時樂了。冷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屈原《楚辭》中所寫的:「挫糟凍飲耐清涼兮」。詩聖杜甫也寫了「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他描繪的是達人顯貴之家吃冷飲的情景。宋代楊萬里有:「似膩還成爽,如凝又似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讀著,撲面來的竟是一股清涼意!

不過,沒有電冰箱的幫助,古人究竟如何製作這些冷飲呢?冰從那裡來?原來他們在地下挖一個大冰庫,冬天結的大冰塊就放在冰庫內保存使用,古代冷飲也許就是這樣製作的,也難怪冷飲「價等金壁」,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