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生薑--菜中佛士

2008年06月24日
《閒讀擷秀》生薑--菜中佛士
2008/6/2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生薑,產自印度,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為人普遍食用。《論語•鄉黨》中有記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酘酘不撤薑食,不多食。」朱熹注《論語》:「薑,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薑常被作為佐料,有「薑佐百味」之說。王安石說:「薑能強禦百邪,故謂之薑。」

生薑分為嫩薑和老薑,前者是剛出土的薑,味道不那麼辛辣;後者是待風乾後,水分少了,辣味較重,所以有「薑是老的辣」的說法。

王禎在《農桑通訣》有詳細記載:「秋社前,新芽頓長,分采之,即紫薑。芽色微紫,故名。最宜糟食,亦可代蔬……白露後,則帶絲,漸老,為老薑。味極辛,可以和烹飪,蓋愈老而愈辣者也。曝乾則為乾薑,醫師資之……九月中掘出,置屋中,宜作窖,穀稈合埋之……至小雪前,以不經霜為上。拔去日,就土曬過,用篛篰盛貯,架起,下用火熏,三日夜,令濕氣出盡,卻掩篰口,仍高架起,下用火熏,令常暖,勿令凍損。至春,擇其芽之深者,如前法種之,為效速而利益倍。」

李時珍也在他的《本草綱目》中記錄過薑的種植過程。

詩人們寫了不少跟薑有關的作品:

唐代詩人薛逢在〈題獨孤處士村居〉描寫田園風光:「林巒當戶蔦蘿暗,桑柘繞村薑芋肥。幾畝稻田還謂業,兩間茆舍亦言歸……」

李商隱寫:「越桂留烹張翰魚,蜀薑供煮陸機蓴」,也是讚頌農家生活的詩。

宋代蘇東坡則寫:「後春蓴茁滑如酥,先社薑芽肥勝肉」。

同是宋代詩人的劉屏山有〈詠薑詩〉:「新芽肌理細,映日瑩如空;恰似勻妝指,柔尖帶淺紅。」把嫩薑芽比作女子的纖纖手指。

薑有很好的食療藥效,中國人很早以前已體會生薑能強身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壽。民間自古有「常吃薑,壽而康」、「朝含三片薑,不用開藥方」、「冬有生薑,不怕風霜 」、「早晨一片薑,勝似服參湯」等等諺語。難怪在果菜中,薑的外表雖然粗糙平凡,民間卻認為薑有佛心,是「還魂草」,被譽為「菜中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