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yagisu

留得枯荷聽雨聲

2010年04月14日
【詩人心事】 留得枯荷聽雨聲
2010/4/12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羅秀美

「留得枯荷聽雨聲」,典出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此詩約寫於唐大和九年(八三五),當時李商隱尚未及第,曾寄宿在一駱姓人家園林裡,因思念兩位友人而寫下此詩。因此,秋夜聽雨,相思懷友之情盡在其中。

詩人寫道,水清而竹秀的竹塢中潔淨無塵,臨水的駱氏亭極為清靜,正是這清幽之地,特別引人懷念遠在長安的兩位友人,雖千山萬水也隔不斷相思之情。客中寂寥的詩人,仰頭望天,雲情雨意已濃,一片迷濛。讓原本已不夠開朗的心境,又蒙上一層陰翳。夏荷早已凋零,但見淅淅瀝瀝的秋雨,點點滴滴敲打在枯荷上,那錯落有致的聲響,無疑地特別有味道。

是以,此詩所寄之懷,全圍繞著幾個疏朗的意象而發:修竹、清水、靜亭、枯荷、秋雨等,都是詩人抒情言志的憑藉,真正是一幅情景交融的畫面。

詩寫懷友之情,但借景抒情,歷歷如畫。尤其是「留得枯荷聽雨聲」這一名句,含蓄的寫出因懷友而難以成眠、靜聽雨打枯荷之聲的情境,極富韻味。如直接說成雨夜不眠,則餘味盡失。而枯荷這一殘敗衰颯的形象與其上滴答的雨聲,更道盡詩人羈旅異鄉之寂寥心境啊。

因此,此句詩除懷友之情外,李商隱個人之身世蕭條寂寞之感,亦早已寓於其中了。李商隱因早慧而早有文名,然而卻無意地陷入朋黨之爭中。接踵而來的一連串不幸遭遇,更使詩人感受到身世遭際之苦。因此「留得枯荷聽雨聲」,於景中寄託其深遠的情韻。

而「留得枯荷聽雨聲」之「枯荷」也作「殘荷」,乃《紅樓夢》裡黛玉所言而致。話說第四十回裡,賈母率眾人遊湖。寶玉見大觀園裡一派奢華富貴,偏只殘荷擾了美景,便商量著要拔了去。而畫舫尾處的黛玉正倚窗而坐,玉手支腮,凝眸澄澈如秋水,柳眉顰蹙,只輕聲說了句:「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獨愛他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卻不留著殘荷了。」這樣的黛玉,其善感多愁在此表露無遺,卻也因此顯出李商隱此詩之脫俗,由「枯荷」到「殘荷」,反倒更添出塵之清韻。

因此,「留得枯荷聽雨聲」這樣的晚唐雨聲,便一直滴答至今,餘韻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