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關漢卿〈大德歌〉

2015年03月29日
「元散曲選」─關漢卿〈大德歌〉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張輝誠編

問題一:請見作者及補充資料。
(一)請說明關漢卿簡要生平?(字號?朝代?職業?他一生的資料很少,為何?因為當時候的劇作家,不受重視也)關漢卿的主要文學成就為何?他的作品風格為何?何謂元曲四大家?何謂本色?

(二)請問補充資料中關於關漢卿三部雜劇的簡述,你最喜歡哪一部,請簡述故事內容?然後請閱讀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試分析之(他用什麼來譬喻自己?這樣的譬喻有何好處?他會哪些技藝?為何要寫這些東西?關漢卿還沉迷哪些東西、沉迷到何種境界?這首曲這樣寫,你讀了有何感受?為何會有這種感受?他寫那麼多東西,主要用了哪些技巧?)

補充註解:
1.白樸:字仁甫,號蘭谷。祖籍隩州(今山西省 河曲附近)人。他是元代雜劇作家中的重要人物。金亡後,流寓真定。幼年時,正當金、元之交,飽經戰亂,寄養於故舊著名文學家元好問家(輝誠案:因為唐代元稹和白居易是老友,姓元的元好問遇到姓白的白樸,感情自然不同。就像成語「小時了了」的創造者孔融到李元禮太守家中,說是「李府君親」,也是寄託孔子曾問禮於老子之舊事。)。因得元好問的指引,文學修養極為深厚。在元代作家中,他最有國家觀念和學養,屢有機會出仕,但都推辭不就,形成「放浪形骸」、「玩世滑稽」的品格,晚年寄居南京。白樸著有十六種雜劇,今存《牆頭馬上》、《梧桐雨》和《水流紅葉》、《箭射雙雕》兩個劇本的殘曲。代表作《梧桐雨》緊密結合唐明皇、楊貴妃和重大歷史事件,演出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其小令清雋,頗為俊逸有神,若論其風格則豪放、清麗皆有,而以清麗為多。明 朱權 太和正音譜云其「鵬摶九霄,風骨磊塊」。
2.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 大都人。嘗任江 浙行省提舉官;然所志未伸,終隱遁山林,以製作劇曲自娛。所作雜劇多脫離現實,而寫神仙道士,今存《漢宮秋》、《陳摶高臥》等七種。馬致遠散曲沉鬱蒼涼,境界極高,後人多視為散曲豪放派之領袖。近人輯其散曲為東籬樂府。
3.鄭光祖:字德輝,曾任杭州路吏。其雜劇今存《王粲登樓》、《倩女離魂》等八種。散曲僅存小令六首,套數二套。
4.元曲四大家:王國維 《宋元戲曲考》:「關漢卿一空倚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本來面目),故當為元人第一。白仁甫(白樸)、馬東籬(馬致遠),高華雄渾(典雅華美,雄健渾厚),情深文明(情感深厚,文采彰明)。鄭德輝(鄭光祖)清麗芊綿(清秀美麗,富有文采),自成馨逸(美妙飄逸),均不失為第一流。其餘曲家,均在四家範圍內。以唐詩喻之:則漢卿似白樂天(白居易),仁甫似劉夢得(劉禹錫),東籬似李義山(李商隱),德輝似溫飛卿(溫庭筠)。以宋詞喻之:則漢卿似柳耆卿(柳永),仁甫似蘇東坡(蘇軾),東籬似歐陽永叔(歐陽脩),德輝似秦少游(秦觀)。」四大家的代表作分別是關漢卿《竇娥冤》、白樸《梧桐雨》、馬致遠《漢宮秋》和鄭光祖《倩女離魂》。以下列表整理:
四大家 關漢卿 白樸 馬致遠 鄭光祖
以唐詩比 白居易 劉禹錫 李商隱 溫庭筠
以宋詞比 柳永 蘇軾 歐陽脩 秦觀
特色 一空倚傍
自鑄偉詞
曲盡人情
字字本色 高華雄渾
情深文明 高華雄渾
情深文明 清麗芊綿
自成馨逸
代表作品 竇娥冤 梧桐雨 漢宮秋 倩女離魂

5.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取材自《漢書•于定國傳》「東海孝婦」的故事,加以改編,以反映元代官府冤殺無辜的社會現實。竇娥家貧被賣到蔡家做童養媳,丈夫早死,便與婆婆相依為命。後遇惡人張驢兒脅迫婆媳嫁與他們父子,竇娥不肯,張驢兒便想毒害蔡婆,強逼竇娥,不料弄巧成拙,反毒死了親父,欲嫁禍竇娥。官府不察,冤斬竇娥。死前含冤許下三願,祈求蒼天為其清白做見證:血濺丈二白練、六月飛雪、三年不雨,果一一實現。後其父竇憲章為巡按,竇娥陰魂前往訴冤,終使真相大白。

6.救風塵:全名《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又名《煙月救風塵》。本劇講妓女趙盼兒用風月調情手段,把淪落於不幸婚姻的姊妹宋引章解救出來。劇中趙盼兒的同行姊妹宋引章年輕幼稚,禁不住周舍虛情甜蜜的哄騙,拋棄原有婚約的老實秀才安秀實,嫁給周舍。婚後,宋引章受盡虐待,向趙盼兒求救。趙盼兒精心安排圈套,施展風月手段,誘使周舍入彀(ㄍㄡˋ,入彀,中圈套),假意向周舍表達愛慕之心,要周舍休了宋引章。喜新厭舊的周舍以為趙盼兒真心要嫁,於是休了宋引章,結果周舍「尖擔兩頭脫」(兩頭尖的扁擔無法挑東西。比喻兩頭落空。),既沒娶到趙盼兒,又走了宋引章。告到官中,清官鄭州太守判杖責周舍六十,宋引章仍嫁安秀實為妻。此劇刻劃趙盼兒勇敢機智的性格,具有較強的喜劇色彩。

7.單刀會:全名《關大王獨赴單刀會》。講述三國紛爭時期的歷史故事,重點展示的是劉備的大將關羽叱吒風雲的壯士情懷。三國時,吳國 魯肅向關羽索還荊州,擬約關羽過江赴宴,在席間設下三計:第一計,宴中以禮索還,如果不還就用第二計,扣留江上所有戰船,不放關羽回去,迫使獻還荊州;倘若第二計還不成,就用第三計,暗伏甲兵,待酒酣之際擊鐘為號,擒拿關羽,趁機攻取荊州。關羽明知有詐,毅然只帶周倉等幾個隨從,單刀駕舟赴會,宴席上據理力爭、揭穿陰謀,震懾住魯肅,迫使魯肅送他上船回營。

8.本色:指曲文質樸自然,接近生活語言,既不賣弄典故,也不雕鏤儷采駢語的修辭方法與風格。

*文學成就
(一)關漢卿雜劇的藝術成就
1.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趙盼兒風月救風塵》中智勇兼備的俠妓趙盼兒,《詐妮子調風月》中嬌憨潑辣的侍婢燕燕,《望江亭中秋切鱠旦》中從容機智的譚記兒,《包待制三勘蝴蝶夢》中肯犧牲自己的慈母王氏,《閨怨佳人拜月亭》中的幽閨佳人王瑞蘭,《感天動地竇娥冤》中負志不屈、含冤莫訴的童養媳竇娥,這些婦女各有自己的生活遭遇,有她們獨具的性格特色。
2.戲劇情節的無限張力
關漢卿的劇作大都戲劇衝突緊湊集中,經常省略次要的情節,以突出主要的情節,展開主要的矛盾。過場筆墨簡潔、俐落,戲劇高潮的部分則充分鋪陳,著力渲染。
3.戲曲本色派的語言大師
關漢卿運用了大量的民間口語,並把它加工提煉形成獨具風格的戲劇語言。不論敘事、抒情、描寫都流暢自然,明麗精當,能曲盡人情,切合各種人物的特有身分、性格。前人說的關劇字字「本色」,主要指的是他的曲詞語言。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稱他為:「一空倚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故當為元人第一。」並非過譽。

4.關漢卿與莎士比亞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中,並列出關漢卿與莎士比亞之相關性:
(1)莎士比亞以前,英國的戲曲俱不足觀,由於莎士比亞的優秀創作,提高了戲曲的地位,開展了戲曲發展的道路,關漢卿在中國戲曲史上,也有同樣的貢獻。
(2)莎士比亞與關漢卿同樣沒有政治社會上的地位,都是以畢生精力,貢獻於戲曲事業,在戲曲上得到光輝的成就。
(3)他們的戲曲創作,不僅數量多,而且品質高。莎士比亞一生作過三十多本戲劇,關漢卿作過六十多本戲劇。
(4)他們的戲曲題材,非常廣泛,內容多樣化,種類和形式也多樣化;有悲劇,有諷刺劇,並且都寫得很成功。
(5)他們都是在城市生活中成長、發展起來的作家,都是具有戲場實際生活體驗的作家。他們一面創作,一面粉墨登場,參加過指導表演的實際工作。
(6)莎士比亞的戲曲才能,是在英國資本主義初期的倫敦城市中成長起來的;關漢卿的戲曲才能,是在元朝帝國的商業經濟繁榮下的大都(北京)城市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文學成就,都受有不同的歷史條件和時代生活的明顯影響。

*關漢卿軼聞掌故
(一)高才博學,留連勾欄(劇場)
關漢卿飽讀儒學,卻苦無進身之路,幸居於大都,能投身劇曲,寄託懷抱。為人倜儻風流、玩世不恭、縱情放浪、多才多藝,由〈〔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套曲之尾聲自述:「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令人迷惑的圈套。多指妓女籠絡、誘惑客人的手段。)。我玩的是梁園月(漢代梁孝王所營建的園囿,又指劇場),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章臺的柳樹。比喻唐代居住在長安章臺的妓女柳氏,章臺,後指妓女聚集的地方)。我也會吟詩、會篆籀(書法)、會彈絲、會品竹。我也會唱鷓鴣(曲調名。即《鷓鴣詞》)、舞垂手(古樂舞。舞者舞而垂其手)、會打圍、會蹴踘(踢球)、會圍棋、會雙陸(賭博遊戲)。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與我這幾般兒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只除是閻王親令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那其間纔(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臧晉叔《元曲選》序亦言:「躬踐排場,面傅粉墨,以為我家生活,偶倡優而不辭者。」可知編寫劇曲、排戲演戲乃為其生活重心。

(二)詼諧多情,多才多藝
驚豔夫人陪嫁丫頭之清麗,欲納為小妾,故寫了一曲〈〔中呂〕朝天子〉以探夫人心意:「鬢鴉,臉霞,屈殺了將陪嫁。規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紅娘下。巧笑迎人,文談回話,真如解語花。若咱,得了他,倒了蒲桃架。」夫人回以:「聞君偷看美人圖,不似關王大丈夫。金屋若將阿嬌貯,為君唱徹醋葫蘆。」夫人立場已明白,關漢卿也只好嘆息作罷。
(三)雜劇創始,曲家聖人
金人統治中國北方時,只有一人獨唱之諸宮調,沒有科白,關漢卿將諸宮調擴展為四折劇情,加上科白,堪稱雜劇創始人,使得「漢卿」一名成為當時戲曲界桂冠。著名劇作家多有「某某漢卿」之號。
問題二:請見關漢卿〈大德歌〉
(一) 請逐句逐字翻譯,逐句賞析之。關漢卿用什麼手法呈現曲中人物的愁思?為什麼曲中人物會敏感到察覺這些東西?(還有你想想,古代一個大男人(很多喔,不是只有關漢卿,李白、李商隱一大推喔)為何要假擬女生情態呢?)

(二) 〈大德歌〉其他三首,你最喜歡哪一首,請逐句分析之,並說明為什麼?你看三首之中是不是有很多口語,請指出來有哪些?還有關於「秋的名句」你最喜歡哪一則?為什麼?可以用在哪些題目當中?如何用?你對秋天有感覺嗎?你會自己給秋天什麼句子?

「雙調•大德歌•秋」綜合賞析
風飄飄,雨瀟瀟, 1.以聲音起篇。起首有「雨」,引出淒美之感,也確立全曲以聲音為基調的形式。
2.飄飄、瀟瀟都是摹聲的疊詞。藉著大自然的風動,和下雨的聲音及情況,營造出整篇作品的氣氛:女主角的神思飄搖、心中悽惻。「瀟瀟」二字,雨情、雨聲,還有秋天的蕭瑟都牽引進來。。
3.承前面「春、夏」而來,以「人未歸」而引發更大的煩惱。
便做陳摶也睡不著, 1.在音響分明的情景下,人物情感的憂悶卻隱藏於「睡不著」之後,這是含蓄的手法。
2.即使是陳摶處此境地也睡不著,用以形容女主角的心事沉重,不能成眠,這又是誇張的用法。一句之中既有含蓄又有誇張。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 1.憂悶情感以「懊惱」直接說出,手法直截。
2.音響隱約,恰和情感成顯明的對比。
3.「春、夏」之中,曲中人只是由於憂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到了這裡則已憂思勢如潮湧,再也忍受不住。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
(輝誠案:右邊的分析和圖表真是妙絕!) 1.憂傷煩悶的情感又轉趨含蓄。在蟬蛩聲中帶出情何以堪與心煩意亂之感。而聲音上是轉趨分明的。整首曲子的起伏變化如下:
情感 含蓄(睡不著)─明示(懊惱)─含藏(離情隱於蟬、蛩、雨聲之後)
聲音 分明(飄飄、瀟瀟)─隱約(淚點拋)─分明(蟬噪、蛩叫、雨零零)
2.「秋蟬」、「寒蛩」到「雨打芭蕉」,連用三景,造成聲聲相續的意象,令讀者彷彿看到曲中人物輾轉難眠的情境,也加強前面「睡不著」的意思。

淅零零細雨灑芭蕉。 1.以聲音結束全曲,結束的雨聲分外引人愁苦。一如李清照〈采桑子〉:「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淒清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
2.開篇的「雨瀟瀟」是蕭瑟淒寒;而末句的「淅零零」則是纏綿惱人,兩者又有不同。此句可與李後主的〈長相思〉相發明:「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棵,夜長人奈何!」
3窗內,夜長衾枕寒;窗外,寒蛩哀淒。窗內,淚如泉湧,流不完,擦不乾;窗外,細雨打芭蕉,聯綿不絕。物我已然融合為一了。

課文補充:
噪(蟲鳥爭鳴)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也睡不著,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此段文意近於《詩經•關雎》:「求之不得,寤(ㄨˋ,醒著)寐(ㄇㄟˋ,睡)思服(思念。服,語助詞),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灑芭蕉:意境同於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此曲共七句,作「三、三、五、五、五、七、五」,每句均押韻。韻腳為:飄、瀟、著、抱、拋、叫、蕉,屬「蕭豪」韻。
飄飄:類疊
便做陳摶也睡不著:誇飾

陳摶
陳摶初到華山時,山上有老虎吃人,陳摶對老虎大聲喝斥,命令牠們離開,自此華山不再有虎患。平時,陳摶經常閉門臥睡,往往累月不起。州將羅彥威將陳摶的事蹟奏告周世宗,於是周世宗命華州的地方官送陳摶進宮。陳摶在宮中睡了一個多月才起身朝見。周世宗詢問他關於點化金銀的道術,他卻對周世宗說:「陛下貴為天子,廣有四海,當以治理天下為要務,何必去留意那些小道術呢?」周世宗不責怪他冒犯,拜他為諫議大夫,陳摶堅決推辭。一個多月後,賜號白雲先生,放他還山,並下詔命令州縣地方官經常關心存問。

○4蛩:音ㄑㄩㄥˊ,蟋蟀。
蛩─ㄑㄩㄥˊ,(1)蟋蟀。如:滿耳新蛩聲。(2)憂思貌。如:心蛩蛩而懷顧兮。
跫─ㄑㄩㄥˊ,腳步聲。如:空谷跫音。
踅─ㄒㄩㄝˊ,來回的走。如:踅了一趟。

「摶、搏、膊、博」音義之比較
字形 字音 釋義 例
摶 ㄊㄨㄢˊ 將散碎物揉捏成團 摶土、摶麵
憑藉 摶扶搖而上九萬里(莊子 逍遙遊)
集聚、結合 摶民力以待外事(商君書)
ㄅㄛˊ 以手撲打 搏擊、搏鬥
跳動 脈搏(亦作脈膊)
膊 ㄅㄛˊ 人的上身 打赤膊
博 ㄅㄛˊ 獲取 博得同情

篇旨:寫思婦秋夜的愁懷。
段析 「風飄飄」三句寫風、寫雨、寫長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懷抱。而景語皆情語,以蟬噪蛩鳴,雨打芭蕉,進一步凸顯愁苦的心境;「撲簌簌淚點拋」,正是女主角悲涼心境的具體展現。使用陳摶的典故,讓本曲之語言達到了凝鍊的效果,「睡不著」三字,更表現了「曲」俚俗的民間色彩。此小令的特點,在寫相思,卻不從情字下筆,而用渲染自然界的秋聲來烘托秋夜的悲懷,透過長短交錯的句式和疊字的運用配合,使得音調在明快中,有婉轉悠揚之致,聲情合一,真切感人。
●蟬蛩相繼鳴叫,寓有「前愁未了,新愁又起」之意,此作法與辛棄疾〈賀新郎〉:「綠樹聽鵜鴃(ㄊ一ˊ ㄐㄩㄝˊ,鳥名),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相同。
問題討論
●〈大德歌•秋〉中,作者用哪種手法來呈現曲中人物的愁思?
答:這首小令表現手法上的特點,是用自然界的秋聲,來烘托人物的秋思。作者連用了風聲、雨聲、秋蟲鳴叫聲和雨打芭蕉聲,通過這些聲響在人物心靈上引起感受,來表現人物的愁思恨縷。曲子寫得聲情合一,情景交融,真切感人,是一首言情的珍品。

補充:
關漢卿大德歌(春、夏、冬)
(春)子規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鬥銜泥。

(夏)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裡綠楊堪繫馬。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岩岩羞帶石榴花。

(冬)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那裡是清江江上村?香閨裡冷落誰瞅問?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

【語譯】
(春)杜鵑聲聲地啼叫著,也聲聲地呼喚著遠行的人兒「不如歸去」,可是就連那春天都喚回來了,我的心上人卻還沒有回來。害得我這幾天更是添了幾分憔悴,整個人虛飄飄地,就像那飛揚的柳絮沒著沒落。一整個春天都過去了,也沒半點心上人的消息,(抬頭一看)只見那在梁柱斗拱上一對燕子銜回泥土,正同心協力修築牠們的愛巢。

(夏)那討厭的冤家呀!還遠在天邊,偏偏那裡翠綠的楊柳樹下正適合繫馬駐足。害得我整天困坐在南窗下,一次又一次面對清風而想念著他。(看看鏡中的自己)蛾眉色澤都已淡了,叫誰來幫我補畫,整個人因為相思而瘦巴巴,又怎麼好意思戴起那豔紅的石榴花?

(冬)大雪紛紛地下著,我把重重的門兒都掩住─我只是掩著而不關閉,說不定會有風雪夜歸人哪!就是盼不到,唉!叫人不斷魂也難!我就像江邊凋零的梅花,已逐漸失去韻味。心上人哪!你在清江邊的哪一個村子裡流連呢?害我一個人在閨房裡冷冷清清的,又有誰來看我一眼,問候一聲?唉!我是一個憑欄遠眺,卻怎麼也望不到歸人的可憐人啊!

*「秋」相關名句
1.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語譯 秋風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動,湖畔枯黃的樹葉隨風掉落。

2.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宋玉〈九辯〉)
語譯 悲傷啊秋天的秋氣!寂寞蕭條的樣子啊,草木隨風搖落且變得衰黃,淒涼的感覺好像人在遠行之中,登山臨水送別歸人。(憭栗:淒涼。)
3.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武帝 劉徹〈秋風辭〉)
語譯 陣陣秋風吹起,白雲也隨之而飛;枯黃凋落的木葉紛紛飄墜,大雁也往南歸去。
4.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 魏 曹丕〈燕歌行〉)
語譯 秋風吹得呼呼響,天氣變得清涼,草木凋殘零落,露水已結成寒霜。
5.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 王績〈野望〉)
語譯 每棵樹木都著上濃濃的秋色,每座山都染上了夕陽餘暉。
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 王勃〈滕王閣序〉)
語譯 孤獨的野鴨在晚霞中飛翔,遠遠望去,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鶩:野鴨。)
7.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唐 劉禹錫〈秋詞〉二首)
語譯 秋日山明水淨,秋夜寒霜布滿天地,樹林間,深紅色與淺黃色的葉子相互交錯。
8.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唐 劉禹錫〈秋詞〉二首)
語譯 試著登上高樓欣賞秋景,因為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使人清高有風骨,哪像春色使人放縱、放蕩。(嗾,ㄙㄡˇ:慫恿。)
9.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宋 蘇軾〈贈劉景文〉)
語譯 一年裡最美好的景色,你要記住,不是繁花盛開的春天,而是橙子(柳丁)將黃,橘子猶綠的季節。(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