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九十九句宋詞

2018年02月02日
公開
38

收藏九十九句宋詞,邂逅九十九種心事 宋詞,是一方雕花軒窗 窗裡的人正對鏡梳妝 窗外歸人已是淚千行 宋詞,是一株雨中芭蕉 憂愁和雨滴滑落黃昏 嘆息隔窗點滴到天明 宋詞,是一柄倚天長劍 沉埋在歷史的風煙中 一邊嘆息,一邊嘶吼 九十九句宋詞 送給熱愛宋詞的你 ... ∣相思 摘不盡的紅豆,流不完的淚水, 還有那,寫不盡的相思句…… 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晏幾道《思遠人》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薄悻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馮延巳《南鄉子》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柳永《晝夜樂》 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人自老,春長好,夢佳期。——韓元吉《六州歌頭》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木蘭花》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鐵板銅琶,豪情萬丈 西北浮雲,東去長江 ... ∣豪情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蘇軾《江城子》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漁家傲》 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蘇軾《行香子》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辛棄疾《破陣子》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軾《水調歌頭》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蘇軾《臨江仙》 一笑出門去,千里落花風。——辛棄疾《水調歌頭》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辛棄疾《水龍吟》 ... ∣愁緒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沒有你在身旁,處處都是愁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一剪梅》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柳永《雪梅香》 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歐陽修《浪淘沙》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 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晏幾道《少年遊》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醜奴兒》 這次第,算人間沒個並刀,剪斷心上愁痕。——黃孝邁《湘春夜月》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李清照《蝶戀花》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繁華落盡,春夢無痕 英雄遲暮,最是傷心 ... ∣蒼涼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辛棄疾《破陣子》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訴衷情》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淒切。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髮。——韓元吉《好事近》 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辛棄疾《鷓鴣天》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蘇軾《西江月》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張孝祥《浣溪沙》 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陸游《夜遊宮》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 ∣懷古 黯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爭鳴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辛棄疾《賀新郎》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揚州慢》 千古風流今在此,萬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辛棄疾《破陣子》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南鄉子》 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安石《南鄉子》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辛棄疾《鷓鴣天》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王安石《桂枝香》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辛棄疾《摸魚兒》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辛棄疾《水龍吟》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辛棄疾《永遇樂·井口北固亭懷古》 風花雪月天生適合宋詞 你的靈魂天生適合我 ... ∣風月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 》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韋莊《菩薩蠻》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李煜《一斛珠》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李清照《浣溪沙》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生查子》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歐陽修《長相思》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鷓鴣天》 郎意濃,妾意濃。油壁車輕郎馬驄,相逢九里松。——康與之《長相思》 早佔取韶光共追遊,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李元膺《洞仙歌》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 ∣閒情 半盞浮世清歡,一冊風花雪月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 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周邦彥《花犯.詠梅》 玉骨西風,恨最恨、閒卻新涼時節。——周密《玉京秋》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朱郭儒《好事近》 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謝逸《江神子》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李清照《憶秦娥》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李煜《搗練子令》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鶴沖天》 你來了,我靜默歡喜 你去了,我輕輕嘆息 ... ∣春色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嚴蕊《如夢令》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葉清臣《賀聖朝》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趙佶《眼兒媚》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吳文英《浣溪沙》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卜算子》 算好春長在,好花長見,原只是、人憔悴。——程垓《水龍吟》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 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萬匯此時皆得意,競芬芳。——歐陽炯《春光好》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歐陽修《蝶戀花》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蘇軾《水龍吟》 ... ∣腸斷 莫生嘆,愁腸易斷 莫悵惘,最易斷腸 繫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柳永《憶帝京》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卜算子》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陸游《釵頭鳳》 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蘇軾《江城子》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歐陽修《訴衷情》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秦觀《踏莎行》 本文由“詩詞中國”(shicizg)編輯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關漢卿〈大德歌〉

2015年03月29日
公開
37

「元散曲選」─關漢卿〈大德歌〉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張輝誠編 問題一:請見作者及補充資料。 (一)請說明關漢卿簡要生平?(字號?朝代?職業?他一生的資料很少,為何?因為當時候的劇作家,不受重視也)關漢卿的主要文學成就為何?他的作品風格為何?何謂元曲四大家?何謂本色? (二)請問補充資料中關於關漢卿三部雜劇的簡述,你最喜歡哪一部,請簡述故事內容?然後請閱讀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試分析之(他用什麼來譬喻自己?這樣的譬喻有何好處?他會哪些技藝?為何要寫這些東西?關漢卿還沉迷哪些東西、沉迷到何種境界?這首曲這樣寫,你讀了有何感受?為何會有這種感受?他寫那麼多東西,主要用了哪些技巧?) 補充註解: 1.白樸:字仁甫,號蘭谷。祖籍隩州(今山西省 河曲附近)人。他是元代雜劇作家中的重要人物。金亡後,流寓真定。幼年時,正當金、元之交,飽經戰亂,寄養於故舊著名文學家元好問家(輝誠案:因為唐代元稹和白居易是老友,姓元的元好問遇到姓白的白樸,感情自然不同。就像成語「小時了了」的創造者孔融到李元禮太守家中,說是「李府君親」,也是寄託孔子曾問禮於老子之舊事。)。因得元好問的指引,文學修養極為深厚。在元代作家中,他最有國家觀念和學養,屢有機會出仕,但都推辭不就,形成「放浪形骸」、「玩世滑稽」的品格,晚年寄居南京。白樸著有十六種雜劇,今存《牆頭馬上》、《梧桐雨》和《水流紅葉》、《箭射雙雕》兩個劇本的殘曲。代表作《梧桐雨》緊密結合唐明皇、楊貴妃和重大歷史事件,演出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其小令清雋,頗為俊逸有神,若論其風格則豪放、清麗皆有,而以清麗為多。明 朱權 太和正音譜云其「鵬摶九霄,風骨磊塊」。 2.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 大都人。嘗任江 浙行省提舉官;然所志未伸,終隱遁山林,以製作劇曲自娛。所作雜劇多脫離現實,而寫神仙道士,今存《漢宮秋》、《陳摶高臥》等七種。馬致遠散曲沉鬱蒼涼,境界極高,後人多視為散曲豪放派之領袖。近人輯其散曲為東籬樂府。 3.鄭光祖:字德輝,曾任杭州路吏。其雜劇今存《王粲登樓》、《倩女離魂》等八種。散曲僅存小令六首,套數二套。 4.元曲四大家:王國維 《宋元戲曲考》:「關漢卿一空倚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本來面目),故當為元人第一。白仁甫(白樸)、馬東籬(馬致遠),高華雄渾(典雅華美,雄健渾厚),情深文明(情感深厚,文采彰明)。鄭德輝(鄭光祖)清麗芊綿(清秀美麗,富有文采),自成馨逸(美妙飄逸),均不失為第一流。其餘曲家,均在四家範圍內。以唐詩喻之:則漢卿似白樂天(白居易),仁甫似劉夢得(劉禹錫),東籬似李義山(李商隱),德輝似溫飛卿(溫庭筠)。以宋詞喻之:則漢卿似柳耆卿(柳永),仁甫似蘇東坡(蘇軾),東籬似歐陽永叔(歐陽脩),德輝似秦少游(秦觀)。」四大家的代表作分別是關漢卿《竇娥冤》、白樸《梧桐雨》、馬致遠《漢宮秋》和鄭光祖《倩女離魂》。以下列表整理: 四大家 關漢卿 白樸 馬致遠 鄭光祖 以唐詩比 白居易 劉禹錫 李商隱 溫庭筠 以宋詞比 柳永 蘇軾 歐陽脩 秦觀 特色 一空倚傍 自鑄偉詞 曲盡人情 字字本色 高華雄渾 情深文明 高華雄渾 情深文明 清麗芊綿 自成馨逸 代表作品 竇娥冤 梧桐雨 漢宮秋 倩女離魂 5.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取材自《漢書•于定國傳》「東海孝婦」的故事,加以改編,以反映元代官府冤殺無辜的社會現實。竇娥家貧被賣到蔡家做童養媳,丈夫早死,便與婆婆相依為命。後遇惡人張驢兒脅迫婆媳嫁與他們父子,竇娥不肯,張驢兒便想毒害蔡婆,強逼竇娥,不料弄巧成拙,反毒死了親父,欲嫁禍竇娥。官府不察,冤斬竇娥。死前含冤許下三願,祈求蒼天為其清白做見證:血濺丈二白練、六月飛雪、三年不雨,果一一實現。後其父竇憲章為巡按,竇娥陰魂前往訴冤,終使真相大白。 6.救風塵:全名《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又名《煙月救風塵》。本劇講妓女趙盼兒用風月調情手段,把淪落於不幸婚姻的姊妹宋引章解救出來。劇中趙盼兒的同行姊妹宋引章年輕幼稚,禁不住周舍虛情甜蜜的哄騙,拋棄原有婚約的老實秀才安秀實,嫁給周舍。婚後,宋引章受盡虐待,向趙盼兒求救。趙盼兒精心安排圈套,施展風月手段,誘使周舍入彀(ㄍㄡˋ,入彀,中圈套),假意向周舍表達愛慕之心,要周舍休了宋引章。喜新厭舊的周舍以為趙盼兒真心要嫁,於是休了宋引章,結果周舍「尖擔兩頭脫」(兩頭尖的扁擔無法挑東西。比喻兩頭落空。),既沒娶到趙盼兒,又走了宋引章。告到官中,清官鄭州太守判杖責周舍六十,宋引章仍嫁安秀實為妻。此劇刻劃趙盼兒勇敢機智的性格,具有較強的喜劇色彩。 7.單刀會:全名《關大王獨赴單刀會》。講述三國紛爭時期的歷史故事,重點展示的是劉備的大將關羽叱吒風雲的壯士情懷。三國時,吳國 魯肅向關羽索還荊州,擬約關羽過江赴宴,在席間設下三計:第一計,宴中以禮索還,如果不還就用第二計,扣留江上所有戰船,不放關羽回去,迫使獻還荊州;倘若第二計還不成,就用第三計,暗伏甲兵,待酒酣之際擊鐘為號,擒拿關羽,趁機攻取荊州。關羽明知有詐,毅然只帶周倉等幾個隨從,單刀駕舟赴會,宴席上據理力爭、揭穿陰謀,震懾住魯肅,迫使魯肅送他上船回營。 8.本色:指曲文質樸自然,接近生活語言,既不賣弄典故,也不雕鏤儷采駢語的修辭方法與風格。 *文學成就 (一)關漢卿雜劇的藝術成就 1.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趙盼兒風月救風塵》中智勇兼備的俠妓趙盼兒,《詐妮子調風月》中嬌憨潑辣的侍婢燕燕,《望江亭中秋切鱠旦》中從容機智的譚記兒,《包待制三勘蝴蝶夢》中肯犧牲自己的慈母王氏,《閨怨佳人拜月亭》中的幽閨佳人王瑞蘭,《感天動地竇娥冤》中負志不屈、含冤莫訴的童養媳竇娥,這些婦女各有自己的生活遭遇,有她們獨具的性格特色。 2.戲劇情節的無限張力 關漢卿的劇作大都戲劇衝突緊湊集中,經常省略次要的情節,以突出主要的情節,展開主要的矛盾。過場筆墨簡潔、俐落,戲劇高潮的部分則充分鋪陳,著力渲染。 3.戲曲本色派的語言大師 關漢卿運用了大量的民間口語,並把它加工提煉形成獨具風格的戲劇語言。不論敘事、抒情、描寫都流暢自然,明麗精當,能曲盡人情,切合各種人物的特有身分、性格。前人說的關劇字字「本色」,主要指的是他的曲詞語言。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稱他為:「一空倚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故當為元人第一。」並非過譽。 4.關漢卿與莎士比亞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中,並列出關漢卿與莎士比亞之相關性: (1)莎士比亞以前,英國的戲曲俱不足觀,由於莎士比亞的優秀創作,提高了戲曲的地位,開展了戲曲發展的道路,關漢卿在中國戲曲史上,也有同樣的貢獻。 (2)莎士比亞與關漢卿同樣沒有政治社會上的地位,都是以畢生精力,貢獻於戲曲事業,在戲曲上得到光輝的成就。 (3)他們的戲曲創作,不僅數量多,而且品質高。莎士比亞一生作過三十多本戲劇,關漢卿作過六十多本戲劇。 (4)他們的戲曲題材,非常廣泛,內容多樣化,種類和形式也多樣化;有悲劇,有諷刺劇,並且都寫得很成功。 (5)他們都是在城市生活中成長、發展起來的作家,都是具有戲場實際生活體驗的作家。他們一面創作,一面粉墨登場,參加過指導表演的實際工作。 (6)莎士比亞的戲曲才能,是在英國資本主義初期的倫敦城市中成長起來的;關漢卿的戲曲才能,是在元朝帝國的商業經濟繁榮下的大都(北京)城市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文學成就,都受有不同的歷史條件和時代生活的明顯影響。 *關漢卿軼聞掌故 (一)高才博學,留連勾欄(劇場) 關漢卿飽讀儒學,卻苦無進身之路,幸居於大都,能投身劇曲,寄託懷抱。為人倜儻風流、玩世不恭、縱情放浪、多才多藝,由〈〔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套曲之尾聲自述:「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令人迷惑的圈套。多指妓女籠絡、誘惑客人的手段。)。我玩的是梁園月(漢代梁孝王所營建的園囿,又指劇場),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章臺的柳樹。比喻唐代居住在長安章臺的妓女柳氏,章臺,後指妓女聚集的地方)。我也會吟詩、會篆籀(書法)、會彈絲、會品竹。我也會唱鷓鴣(曲調名。即《鷓鴣詞》)、舞垂手(古樂舞。舞者舞而垂其手)、會打圍、會蹴踘(踢球)、會圍棋、會雙陸(賭博遊戲)。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與我這幾般兒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只除是閻王親令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那其間纔(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臧晉叔《元曲選》序亦言:「躬踐排場,面傅粉墨,以為我家生活,偶倡優而不辭者。」可知編寫劇曲、排戲演戲乃為其生活重心。 (二)詼諧多情,多才多藝 驚豔夫人陪嫁丫頭之清麗,欲納為小妾,故寫了一曲〈〔中呂〕朝天子〉以探夫人心意:「鬢鴉,臉霞,屈殺了將陪嫁。規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紅娘下。巧笑迎人,文談回話,真如解語花。若咱,得了他,倒了蒲桃架。」夫人回以:「聞君偷看美人圖,不似關王大丈夫。金屋若將阿嬌貯,為君唱徹醋葫蘆。」夫人立場已明白,關漢卿也只好嘆息作罷。 (三)雜劇創始,曲家聖人 金人統治中國北方時,只有一人獨唱之諸宮調,沒有科白,關漢卿將諸宮調擴展為四折劇情,加上科白,堪稱雜劇創始人,使得「漢卿」一名成為當時戲曲界桂冠。著名劇作家多有「某某漢卿」之號。 問題二:請見關漢卿〈大德歌〉 (一) 請逐句逐字翻譯,逐句賞析之。關漢卿用什麼手法呈現曲中人物的愁思?為什麼曲中人物會敏感到察覺這些東西?(還有你想想,古代一個大男人(很多喔,不是只有關漢卿,李白、李商隱一大推喔)為何要假擬女生情態呢?) (二) 〈大德歌〉其他三首,你最喜歡哪一首,請逐句分析之,並說明為什麼?你看三首之中是不是有很多口語,請指出來有哪些?還有關於「秋的名句」你最喜歡哪一則?為什麼?可以用在哪些題目當中?如何用?你對秋天有感覺嗎?你會自己給秋天什麼句子? 「雙調•大德歌•秋」綜合賞析 風飄飄,雨瀟瀟, 1.以聲音起篇。起首有「雨」,引出淒美之感,也確立全曲以聲音為基調的形式。 2.飄飄、瀟瀟都是摹聲的疊詞。藉著大自然的風動,和下雨的聲音及情況,營造出整篇作品的氣氛:女主角的神思飄搖、心中悽惻。「瀟瀟」二字,雨情、雨聲,還有秋天的蕭瑟都牽引進來。。 3.承前面「春、夏」而來,以「人未歸」而引發更大的煩惱。 便做陳摶也睡不著, 1.在音響分明的情景下,人物情感的憂悶卻隱藏於「睡不著」之後,這是含蓄的手法。 2.即使是陳摶處此境地也睡不著,用以形容女主角的心事沉重,不能成眠,這又是誇張的用法。一句之中既有含蓄又有誇張。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 1.憂悶情感以「懊惱」直接說出,手法直截。 2.音響隱約,恰和情感成顯明的對比。 3.「春、夏」之中,曲中人只是由於憂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到了這裡則已憂思勢如潮湧,再也忍受不住。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 (輝誠案:右邊的分析和圖表真是妙絕!) 1.憂傷煩悶的情感又轉趨含蓄。在蟬蛩聲中帶出情何以堪與心煩意亂之感。而聲音上是轉趨分明的。整首曲子的起伏變化如下: 情感 含蓄(睡不著)─明示(懊惱)─含藏(離情隱於蟬、蛩、雨聲之後) 聲音 分明(飄飄、瀟瀟)─隱約(淚點拋)─分明(蟬噪、蛩叫、雨零零) 2.「秋蟬」、「寒蛩」到「雨打芭蕉」,連用三景,造成聲聲相續的意象,令讀者彷彿看到曲中人物輾轉難眠的情境,也加強前面「睡不著」的意思。 淅零零細雨灑芭蕉。 1.以聲音結束全曲,結束的雨聲分外引人愁苦。一如李清照〈采桑子〉:「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淒清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 2.開篇的「雨瀟瀟」是蕭瑟淒寒;而末句的「淅零零」則是纏綿惱人,兩者又有不同。此句可與李後主的〈長相思〉相發明:「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棵,夜長人奈何!」 3窗內,夜長衾枕寒;窗外,寒蛩哀淒。窗內,淚如泉湧,流不完,擦不乾;窗外,細雨打芭蕉,聯綿不絕。物我已然融合為一了。 課文補充: 噪(蟲鳥爭鳴)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也睡不著,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此段文意近於《詩經•關雎》:「求之不得,寤(ㄨˋ,醒著)寐(ㄇㄟˋ,睡)思服(思念。服,語助詞),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灑芭蕉:意境同於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此曲共七句,作「三、三、五、五、五、七、五」,每句均押韻。韻腳為:飄、瀟、著、抱、拋、叫、蕉,屬「蕭豪」韻。 飄飄:類疊 便做陳摶也睡不著:誇飾 陳摶 陳摶初到華山時,山上有老虎吃人,陳摶對老虎大聲喝斥,命令牠們離開,自此華山不再有虎患。平時,陳摶經常閉門臥睡,往往累月不起。州將羅彥威將陳摶的事蹟奏告周世宗,於是周世宗命華州的地方官送陳摶進宮。陳摶在宮中睡了一個多月才起身朝見。周世宗詢問他關於點化金銀的道術,他卻對周世宗說:「陛下貴為天子,廣有四海,當以治理天下為要務,何必去留意那些小道術呢?」周世宗不責怪他冒犯,拜他為諫議大夫,陳摶堅決推辭。一個多月後,賜號白雲先生,放他還山,並下詔命令州縣地方官經常關心存問。 ○4蛩:音ㄑㄩㄥˊ,蟋蟀。 蛩─ㄑㄩㄥˊ,(1)蟋蟀。如:滿耳新蛩聲。(2)憂思貌。如:心蛩蛩而懷顧兮。 跫─ㄑㄩㄥˊ,腳步聲。如:空谷跫音。 踅─ㄒㄩㄝˊ,來回的走。如:踅了一趟。 「摶、搏、膊、博」音義之比較 字形 字音 釋義 例 摶 ㄊㄨㄢˊ 將散碎物揉捏成團 摶土、摶麵 憑藉 摶扶搖而上九萬里(莊子 逍遙遊) 集聚、結合 摶民力以待外事(商君書) ㄅㄛˊ 以手撲打 搏擊、搏鬥 跳動 脈搏(亦作脈膊) 膊 ㄅㄛˊ 人的上身 打赤膊 博 ㄅㄛˊ 獲取 博得同情 篇旨:寫思婦秋夜的愁懷。 段析 「風飄飄」三句寫風、寫雨、寫長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懷抱。而景語皆情語,以蟬噪蛩鳴,雨打芭蕉,進一步凸顯愁苦的心境;「撲簌簌淚點拋」,正是女主角悲涼心境的具體展現。使用陳摶的典故,讓本曲之語言達到了凝鍊的效果,「睡不著」三字,更表現了「曲」俚俗的民間色彩。此小令的特點,在寫相思,卻不從情字下筆,而用渲染自然界的秋聲來烘托秋夜的悲懷,透過長短交錯的句式和疊字的運用配合,使得音調在明快中,有婉轉悠揚之致,聲情合一,真切感人。 ●蟬蛩相繼鳴叫,寓有「前愁未了,新愁又起」之意,此作法與辛棄疾〈賀新郎〉:「綠樹聽鵜鴃(ㄊ一ˊ ㄐㄩㄝˊ,鳥名),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相同。 問題討論 ●〈大德歌•秋〉中,作者用哪種手法來呈現曲中人物的愁思? 答:這首小令表現手法上的特點,是用自然界的秋聲,來烘托人物的秋思。作者連用了風聲、雨聲、秋蟲鳴叫聲和雨打芭蕉聲,通過這些聲響在人物心靈上引起感受,來表現人物的愁思恨縷。曲子寫得聲情合一,情景交融,真切感人,是一首言情的珍品。 補充: 關漢卿大德歌(春、夏、冬) (春)子規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鬥銜泥。 (夏)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裡綠楊堪繫馬。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岩岩羞帶石榴花。 (冬)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那裡是清江江上村?香閨裡冷落誰瞅問?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 【語譯】 (春)杜鵑聲聲地啼叫著,也聲聲地呼喚著遠行的人兒「不如歸去」,可是就連那春天都喚回來了,我的心上人卻還沒有回來。害得我這幾天更是添了幾分憔悴,整個人虛飄飄地,就像那飛揚的柳絮沒著沒落。一整個春天都過去了,也沒半點心上人的消息,(抬頭一看)只見那在梁柱斗拱上一對燕子銜回泥土,正同心協力修築牠們的愛巢。 (夏)那討厭的冤家呀!還遠在天邊,偏偏那裡翠綠的楊柳樹下正適合繫馬駐足。害得我整天困坐在南窗下,一次又一次面對清風而想念著他。(看看鏡中的自己)蛾眉色澤都已淡了,叫誰來幫我補畫,整個人因為相思而瘦巴巴,又怎麼好意思戴起那豔紅的石榴花? (冬)大雪紛紛地下著,我把重重的門兒都掩住─我只是掩著而不關閉,說不定會有風雪夜歸人哪!就是盼不到,唉!叫人不斷魂也難!我就像江邊凋零的梅花,已逐漸失去韻味。心上人哪!你在清江邊的哪一個村子裡流連呢?害我一個人在閨房裡冷冷清清的,又有誰來看我一眼,問候一聲?唉!我是一個憑欄遠眺,卻怎麼也望不到歸人的可憐人啊! *「秋」相關名句 1.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語譯 秋風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動,湖畔枯黃的樹葉隨風掉落。 2.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宋玉〈九辯〉) 語譯 悲傷啊秋天的秋氣!寂寞蕭條的樣子啊,草木隨風搖落且變得衰黃,淒涼的感覺好像人在遠行之中,登山臨水送別歸人。(憭栗:淒涼。) 3.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武帝 劉徹〈秋風辭〉) 語譯 陣陣秋風吹起,白雲也隨之而飛;枯黃凋落的木葉紛紛飄墜,大雁也往南歸去。 4.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 魏 曹丕〈燕歌行〉) 語譯 秋風吹得呼呼響,天氣變得清涼,草木凋殘零落,露水已結成寒霜。 5.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 王績〈野望〉) 語譯 每棵樹木都著上濃濃的秋色,每座山都染上了夕陽餘暉。 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 王勃〈滕王閣序〉) 語譯 孤獨的野鴨在晚霞中飛翔,遠遠望去,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鶩:野鴨。) 7.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唐 劉禹錫〈秋詞〉二首) 語譯 秋日山明水淨,秋夜寒霜布滿天地,樹林間,深紅色與淺黃色的葉子相互交錯。 8.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唐 劉禹錫〈秋詞〉二首) 語譯 試著登上高樓欣賞秋景,因為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使人清高有風骨,哪像春色使人放縱、放蕩。(嗾,ㄙㄡˇ:慫恿。) 9.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宋 蘇軾〈贈劉景文〉) 語譯 一年裡最美好的景色,你要記住,不是繁花盛開的春天,而是橙子(柳丁)將黃,橘子猶綠的季節。(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你不知道的詩詞故事

2015年02月08日
公開
38

極美詩詞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選自納蘭性德《木蘭花令擬古決詞》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這首詩是為安慰一位失戀的朋友所做,是當初兩人訂有私情,而後來女方迫於某壓力,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無法接受,所以作者他寬慰朋友接受現實,並引用典故說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開些。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還如初見時的模樣該多好。若只是初見,一切美好都不會遺失。很多時候,初見,驚艷;驀然回首,卻已是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此句出自於元稹《離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全詩為: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頭,半緣修道半緣君。 此為詩人悼念亡妻韋叢(字蕙叢)之作。其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妻子的忠貞與懷念之情。是意隱喻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難為水」、「不是雲」,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象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寫。元稹的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 這一首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曾經經過滄海的人,再看到其他的水,不是壯闊可觀的水,看過巫山的雲之後,便覺得別地方的雲都不值得一看;即使從成千的美女中走過,都懶得回過頭看他們一眼,一半固然是為了修身治學,一半是沒有忘情於你呀!成為唐人悼亡詩中的千古名篇,所以其實不要太早遇見好男人/好女人,因為萬一捉不住他/她,你會一輩子都活在這句詩句裡。 ◎出自唐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註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 心愛的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桃花卻依然是微笑地在春風中綻放。以笑映悲,很不錯的手法,令人不禁感慨萬千。 ◎出自唐李商隱名作《錦瑟》云: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莊週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飛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後,自身依然是莊週。因此說,不知是莊週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化為莊週。引用此典。現在回想,舊情難忘,猶可追憶,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一個「已」字,可怕至極。若非當初年少無知,何至如此! ◎出自毛澤東《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不斷地變異、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前進,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出自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他不堪忍受。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又奔湧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並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 據考,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篇,計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這首《無題》詩也是如此,並且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 ◎出自唐代詩人杜牧《嘆花》: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花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唐代詩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時,曾應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時年末及竿,心頗愛悅之,臨別相約十年後與她成婚。此後連年遊宦,直至十四年後,被任為湖州刺史,方重臨舊地,而當年相約的少女已嫁三年,並已生二子。杜牧惆悵不已,後人遂以「綠葉成蔭」喻女子已出嫁,並生有子女。 ◎出自唐婉《釵頭鳳》: 【陸遊】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陸遊大約在二十歲左右,與表妹唐琬成婚。婚後伉儷相得,感情很好。不料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遊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後陸母認為唐琬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遂命陸遊休了唐琬。陸遊曾另築別院安置唐琬,其母察覺後,命陸遊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數年後,陸遊去遊覽沈園,正巧遇到唐琬夫婦也在園中。 唐琬徵得丈夫趙士程同意,親手向陸遊敬了一杯酒。陸遊飲後,在沈園題寫了那首《釵頭鳳》。寫罷,擱筆而去。沈園一會後,唐琬悲慟不已。回家後,反復玩味陸遊的詞,便和了一首同樣的曲牌的詞, 不久即怏怏而卒。 陸遊直至晚年,仍常常憑吊遺蹤,追憶當年,不能忘懷舊情,為此寫下了不少感人的詩篇,人們在感動於這些詩句時,也便記住了他與唐琬的故事。 ◎出自蘇軾《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借惜春傷情,抒寫詩人遠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下片抒寫詩人的感傷。面對殘紅退盡,春意闌珊的景色,詩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註到詞中。藝術構思新穎,使尋常景物含有深意,別有一種耐人玩味的情韻。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雲歌此詞。朝雲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 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在現實中,詞人屢遭遷謫,這裡反映出思想與現實的矛盾。上片側重哀情,下片側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而「多情卻被無情惱」,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鞦韆,空自多情。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藉牆裡、牆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出自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人生多麼美好。可他這囚犯的苦難歲月,什麼時候才能完結呢? 「春花秋月何時了」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回首往昔,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麼會弄到今天這步田地?詩人身居囚屋,聽著春風,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 作為國君,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作為詞人,他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詞的傳統,將詞由花前月下娛樂遣興的工具,發展為歌詠人生的抒情文體。

菩薩蠻•溫庭筠

2014年12月20日
公開
34

看甄嬛學詩詞:六十六首詩詞出戲入戲 作者:時晴 出版日期:2013 年04 月 16 日 【深宮女子的寂寥閨怨】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註釋1),鬢雲欲度香腮雪(註釋2)。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註釋3),花面交相映。新帖(註釋4)繡羅襦(註釋5),雙雙金鷓鴣(註釋6)。 註釋 1.小山重疊金明滅:此句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認為小山乃小屏山之簡稱,古代屏與床榻相連,屏上多畫金碧山水,陽光照映在屏風上,反射出光影明滅。另有一說,認為小山意指眉毛,古時女子的畫眉式樣中,有遠山眉一種,金則是婦女妝飾在雙眉中間的額黃。 2.鬢雲欲度香腮雪:鬢雲用來形容女子鬢邊的頭髮既多且濃密。古時女子盤髮為髻,睡夢中髮亂下垂,被風吹亂,便在腮邊飄動。香腮雪,形容女子膚色白皙,欺霜賽雪。 3.照花前後鏡:花指簪花。用兩面鏡子前後對映,瞻顧髮型及所簪之首飾。 4.新帖:帖指花樣子,用紙裁出,貼於綢帛之上,作為刺繡時的藍本。亦有將帖解釋為熨貼之意,新帖即是剛剛熨平的衣服。 5.羅襦:絲質的短衣。 6.金鷓鴣:用金線在衣服上繡出的鷓鴣鳥圖案。 語譯 清晨的陽光照在描繪了金山碧水的屏風上,晨曦閃閃,忽明忽滅,髮髻在睡夢中亂了,鬢邊的髮絲垂落到了腮畔,懶洋洋地起身描繪眉毛、化妝梳洗。 仔細對著前後兩面鏡子,瞻顧頭上所簪的首飾,花和面容在鏡中交相輝映,換上新貼了圖樣的繡花絲綢衣服,上頭繡著成雙成對的鷓鴣鳥。 從詩詞看甄嬛 溫庭筠,字飛卿,是晚唐時代非常著名的詩人、詞人,猶通音律,應試時做律賦,叉手一吟,即成一韻,八叉手而八韻即告完成,故又被稱為「溫八叉」。他的詞風濃豔華麗,尤其善寫閨怨女子,王國維《人間詞話》評之:「『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 此首菩薩蠻,乃溫飛卿的代表作之一,詞中描繪一位女子晨起時在閨中理妝的過程。這位女子絕色殊麗,鬢絲如雲,膚色勝雪,衣飾華貴,可即使她如此美貌,又過著優渥的生活,身邊卻無人陪伴,徒有嬌容華衣,卻無人欣賞,衣服上繡的鷓鴣鳥成雙成對,她卻形單影隻,因此她連打扮自己,都意興闌珊了。整闕詞沒提及一字愁怨,卻將這位女子深閨寂寥之情刻畫入微,詞風精艷、卻不俗豔,正是溫詞最受人稱道之處。 溫庭筠擅長描寫身處富貴、卻滿懷閨怨的女子,而這樣的女子,自然是后宮裡最多了。在選秀前,華妃年世蘭可說是獨霸后宮,即便不提她的哥哥年羹堯扶助雍正登基有功,光說華妃自己,漂亮、美艷,而且年輕,和皇后這種幾乎都能當她娘的老女人競爭,自然是勝卷在握。 可風水輪流轉,當年她日日譏諷皇后人老珠黃,可新一撥的秀女進了宮,最小的淳常在竟然才十四歲,兩相對照之下,華妃才發現,自己也並不年輕了。 華妃手段狠辣,可性子急躁,是把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的人,她和甄嬛幾度交手,雖然靠著在宮中多年經營、根基穩妥,頗佔上風,可明眼人一看,便知她破綻百出。對於自己未能掩飾周全的紕漏,華妃沒發現嗎?而皇上沒有追究到底,多半還是看在她哥哥的面子上的緣故,華妃又難道不曉得?我想,她心裡是清楚的,她雖急躁,但並非蠢笨,斷不可能毫無所覺,可是,華妃要的是愛情、而非權位,權位可以等,只要獲得最後勝利就算贏,但愛情卻不行。 所以,趁著年羹堯平定青海之亂,皇上又復對她百依百順之際,華妃便挾天子以令妃嬪,將安陵容當成歌伎,召來唱歌助興。甄嬛因擔心陵容吃虧,竟也跟來,是意料之外的事,原不在華妃的盤算之中,可是,年世蘭不是會退縮的女人,一轉念便打定了「來一個砍一個,來兩個砍一雙」的主意,要安陵容唱一首繾綣的情歌,而陵容唱的,便是溫庭筠的這闕菩薩蠻。 安陵容沒讀過什麼書,對於這首詩的含意究竟通不通曉、是否意存諷刺,不得而知,華妃對詩詞歌賦並不上心,恐怕也不明白這詩飽含閨怨,要不老早借題發揮,而不會只是挑剔陵容的歌藝了。不過錯有錯著,華妃可不正如這闕詞中衣著華麗的閨怨女子嗎?正如華妃曾言「做衣如做人,一定要花團錦簇、轟轟烈烈才好」一樣,華妃有年羹堯暗助,整個宮中就屬她手頭最為闊綽,吃穿用度最為奢華。而後華妃失寵,多次感嘆皇上不來,她打扮得再嬌豔,又給誰看,和這闕詞中的女子心境,十分相似。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在最後一集時又出現了一次,那時甄嬛扶持養子四阿哥當上了皇帝,成為太后,地位崇高,再無人可撼動分毫,可那時的她,其實不過三十歲。餘下的漫長生命裡,她再不會有男人、更不會有愛情,即便錦衣玉食,也只是寂寞的捱至老死,若溫飛卿在世,又該為這樣淒冷孤獨的生命,作一首什麼樣的詞呢?

性格鮮明的中國樂器

2013年04月24日
公開
40

《重現中國歷史007詩經的故事》 性格鮮明的中國樂器 中國樂器大多都具有悲劇性格。比如二胡,就是一種悲劇性強的樂器,每當二胡咿咿呀呀響起來的時候,如泣如訴的旋律,總會無端地抓住聽者的心弦。所以,瞎子阿炳才會用它來抒發內心的淒苦,晚上,一邊拉著胡琴,一邊慢慢走在江南細雨裡,細細長長的巷子,《二泉映月》流露出更多無奈的苦楚。 馬頭琴更是一種骨子裡透著哀傷的樂器,而且往往拉馬頭琴的人還邊調著琴弦,將那悲劇的味道展現得更為淋漓盡致。蒙古包外,夜晚的草原一望無際,天與地都是平面的,忽然馬頭琴就那麼緩緩地在夜色中響起來,是《嘎達梅林》。聽馬頭琴演奏這支曲子時,最好喝一點烈酒,不能太醉,也不能一點也不醉,只有這種時候,才能更清晰地體會到馬頭琴所要傳達的那種哀怨和悲傷…… 簫和古琴就像孤獨而不合群的避世者,聽別的樂器是聽音色。而聽簫和古琴需要體會其中的韻味。據說聽簫曲和古琴曲要閉上眼睛,暫時離開柴米油鹽的現實,用心去領略。尤其是簫,據說有幾種時刻不適合吹簫,「月亮不圓不吹簫、醉酒之後不吹簫、深秋時節不吹簫」,也許就是因為簫的曲調過於孤高,在以上幾種時刻吹簫,會令人倍感蕭索哀傷。 笛和簫大不一樣,笛是亮麗的,「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這一聲笛是何等地亮麗,也是這一聲笛,月色才顯得更加皎潔,詩的境界才不至於太淒冷。笛是歡快的、跳躍的,所以,牧童在牛背上的笛聲,才會流露出那樣一點調皮與歡快。 中國樂器中,嗩吶是一種性格難以捉摸的樂器,一會兒喜一會兒悲,完全讓人捉摸不定。中國婚喪的場面都離不開嗩吶的驚驚乍乍,是場面決定它的位置。嗩吶有時候聲音拉得很長,好像是一條線,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斷掉;有時候嗩吶會沒來由地急促起來,這急促讓人想到戰爭中如蝗蟲亂飛的子彈;有時候嗩吶的音調會憑空拔高好幾個音,好像一根長長的竹竿往空中直搗,不知道順著它會不會一直爬到天上去…… 古箏、琵琶是中國樂器中沈穩、大氣、可塑性強的大角色演員,就像鋼琴,沒有太明顯的性格因素,卻能演奏各路曲子,歡快的讓人喜悅、激昂的令人振奮、悲傷的使人憂鬱……它們身上顯出一種大度,一種相容並蓄的氣質,什麼都難不倒它。古箏一旦演奏起來,便不是一條小溪樣彎彎曲曲地流淌,而是從天邊鋪排而來的無邊風雨,裡邊還可以夾雜著閃電和雷鳴。琵琶也是這樣,《十面埋伏》這支曲子裡就有馬在不停地奔跑、雨也在曲子裡下著、雲在曲子裡黑著、有火在曲子裡慘澹地紅著。 中國樂器裡是很少喜劇性的,雷琴算是其中的一種,它可以學雞叫,學馬嘶,學各種小鳥,《百鳥朝鳳》這支曲子由雷琴演奏起來讓你真是會忘掉了樂器的存在。 音樂是一個人的,也可以是眾人的,成百上千人在一起聽音樂,每個人都可聽到自己想聽的。 樂器是有性格的,它靜靜地待在那裡什麼也不是,一旦被人操縱著,它的性格就出來了,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往往到後來不再是人操縱樂器,而是樂器操縱了人。 補充: 1.塤是古代重要的氣吹樂器之一,源於古代先民的狩獵工具──石流星。 2.嗩吶俗稱「喇叭」,常作為領奏樂器或與鑼鼓結合演奏,適於表現熱烈、歡騰的氣氛和場面。 3.箏是中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後來流傳到全中國及亞洲不少地區。史稱秦箏。 4.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種類很多,如梆笛、曲笛、加孔加鍵笛、排笛等。 5.大鼓是一種性格奔放的樂器。它的節奏與它鮮紅的顏色一樣,很容易就令人興奮起來。 6.雲南演奏洞經音樂的白族老人。洞經音樂屬道教音樂,是漢宮廷音樂文化,因演奏道教經典《洞經》得名,始於唐宋,盛於明清。明末清初,和大理白族文化融為一體。

詞人皇帝─李煜

2012年12月22日
公開
37

◎ 文采豐富 李煜即南唐後主,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山隱士、鐘峰隱者、蓮峰居士、鐘峰白蓮居士,徐州(今江蘇徐州)人。他是南唐中主的第六個兒子,歷史上稱他為李后主,祖父就是南唐開國皇帝李弁。 李煜從小就與眾不同,尤其是他的長相,豐額駢齒,有一目是重瞳,按照相面人的說法,他很有富貴相。李煜多才多藝,不僅文章出眾,而且擅長書法和繪畫,造詣也很深。加上他為人厚道,所以備受大家喜愛。按照一般的順序他是沒有機會做皇帝的,但他的五個哥哥都死得很早,所以李煜才被封為吳王,做了太子,成了皇位的繼承人。 李煜繼位前幾年,南唐國勢走上了衰落,他的父親在後周強大的攻勢面前,最終將江北領土割讓,南唐和後周隔長江對峙,但面對後周強勁的發展勢頭,南唐上下只是聽從命運的安排,已經無力挽救敗勢了。 青年皇帝無謀略 在北宋建立後,李煜的父親就將南唐的都城遷到了南昌,建立了南都,他和文武大臣都搬到那裏去了,留下太子李煜守在金陵。幾個月後,李煜的父親病逝,李煜正式繼位,當時年僅25歲。李煜非常信佛,結果被北宋的皇帝利用。李煜用宮中的錢招募人為僧,金陵的僧人多達萬人。李煜退朝後,就和皇后換上僧人的衣服,誦讀經書。僧人犯了罪,不依法制裁,而是讓他誦佛,然後赦免。北宋皇帝聽說之後,就精選了一名口齒伶俐聰明善辯的少年,南渡去見李后主,和他討論人生和性命之說,李后主信以為真,以為是難得的真佛出世,從此就很少注重治國安邦以及邊防守衛了,而是整天唸佛。 李煜從本質上說是一個文人,一個很有才華的詞人,他很有情趣,也注重豪華的排場,書法、繪畫和文章都很出色,總之他是一個優秀的文人。但在皇帝的位子上,他沒有皇帝特別是沒有周世宗那樣的豪氣和統一天下的壯志,所以對於軍事不感興趣,即使有將領提出來,他也是極力壓制。南都留守林仁肇說,他願意領兵幾萬人北上,收復舊地。林仁肇還為李煜擬好了開脫的理由:他起兵的時候,李煜就向外發消息說林仁肇叛變,讓宋朝廷知道,以後假如事成得利的是國家,如果失敗就殺他全家,李煜不必承擔任何責任。就是這樣已經為李煜想好託詞的計劃,他也沒有同意,只知唸佛、添詞、醉生夢死,靜候亡期的到來。北方的後周他不敢與之交戰,就連東邊比較弱的吳越他也不敢碰,沿江巡檢盧絳曾經對他說:“吳越是我們的仇敵,將來肯定會和宋朝一道攻擊我們,做其幫兇,我們應當先下手滅掉他,免去後患。”李煜卻說:“吳越是北方大朝的附庸,怎麼能輕舉妄動,發兵攻擊呢?”盧絳說:“臣請陛下以屬地反叛為名先予以聲討,然後向吳越乞求援兵,等他們的援兵到了,陛下就發兵阻擋,臣再領兵悄然前去偷襲,就能一舉滅掉吳越。”李煜根本就聽不進去。文武大臣們也只好隨他一起等著北宋軍隊來收拾南唐了。 ◎ 滅亡 在北宋滅掉南漢後,李煜異常恐懼,上表給宋太祖,改唐國主為江南國主,然後又自己把政權降格,他下的書不稱詔,改稱為教,中央的行政機構也改變了稱呼,如尚書省改稱司會府。 雖然不喜歡大修武備,不北伐,但李煜詞的成就卻很大。他的父親就非常有才華,詞也添得很好,在父親以及當時濃郁的文化環境的熏陶下,李煜的詞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加上他喜歡的大臣馮延巳也擅長添詞,君臣之間切磋技藝,最後將疆土切磋完了,但詞的成就卻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李煜的詞總結一下,可以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描寫宮廷之中豪華奢侈以及風花雪月之類的內容,第二是體現極度憂愁的心情,第三是亡國之後在被軟禁時寫的反應亡國之情的詞,這是李煜詞成就最高的時候,但時間不長他便撒手西去了。 描寫宮廷豪華生活的詞中《玉樓春》是一個代表作:曉粧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風簫聲斷水雲閒,衝按《霓裳》歌徹遍。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欄杆情未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還有一首是《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縐。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作為一國的君主,李煜也實施過一些仁政的措施,減輕賦稅,放寬刑罰,這應當肯定,但他在強敵面前不思進取,積極備戰迎敵,而是借酒澆愁,聽任國家的衰亡,大的歷史形勢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事在人為,只要努力,任何事總會有起色的。後來北宋發兵進攻時,南唐能夠抵抗一年多,就說明南唐經過長期的經濟發展,國家還是有很大實力的,如果李煜再像後周世宗那樣勵精圖治,南唐就不會只抵抗一年就落個國亡君被俘的慘痛結局。 李煜並沒有勵精圖治,而是借酒澆愁,不過,在這種真實的情感下寫出的詞水準還是非常高的,這方面的詞有代表性的是《清平樂》: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還有一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勾,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酒雖然可以暫時將憂愁澆走,但北宋的軍隊是幾壺酒不可能澆走的,噩運終於來臨了。開寶七年(西元974年)的秋天,趙匡胤派使者來請李煜去開封。李煜清楚請去就回不來了,於是就說有病,沒有去。不久,到冬天的時候,趙匡胤的軍隊就渡過長江,將金陵包圍了。前線將士拼死抵抗的時候,李煜還在宮中填了一首詞《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閒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據說這首詞還沒有填完,宋軍就攻陷了金陵,最後的三句是後來補上的。當年臘月,李煜做了北宋的俘虜。後來被押送到了北宋首都開封。因為李煜曾經對宋稱臣,所以趙匡胤沒有殺他,而是封了他一個違命侯,實際上是名副其實的亡國奴,享受高級待遇的亡國奴。 不幸亡故國 有幸成詞宗 當了囚徒,李煜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雖然吃喝不愁,但身份畢竟不同了,也不能隨心所欲地生活和享樂了,再加上亡國之痛,所有這些切身的體會,李煜都融進了詞中,由此誕生了詞史上最為感人,成就也最高的作品。這方面有三首詞最具代表性。 其一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尤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其二是《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其三是《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銷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李煜的詞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他的詞沒有絲毫的雕琢痕跡,純粹是天然而成,可謂鬼斧神工。歷代成就高的詩詞都是將感情和藝術手法融為一體的,一般的詩詞,不是太通俗,就是太晦澀,不能使讀者很通暢地理解他的感情,而李煜的詞就將兩方面的因素都神化性地融合到一起,口語一樣的語言包含的卻是一般人難以有的也難以體會到的感情,可以說,李煜的詞達到了最高境界,也取得了最高的藝術成就。為兩宋詞的發展開拓了眼界。 詞成就了李煜詞宗的英名,但那首千古傳唱的《虞美人》也將他送上了西去之路。李煜在七夕的晚上,因為心情鬱悶,就讓歌妓奏樂,聲音很大,外面都能聽到,宋太宗知道後非常惱怒,又聽說李煜的詞中有“小樓昨夜又東風”和“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生氣,當晚就讓人給李煜送去了毒藥。李煜死時年僅四十二歲。

虞美人�李煜

2012年12月22日
公開
38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者簡介】 李煜 (西元937-978) 字重光,號鐘隱,世稱李後主。能詩善文,愛好音樂,精於書法、繪畫,特別善於填詞。其詞善用白描手法,生動形象,感情真實,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 【字句淺釋】 題解:作者本為南唐國皇帝,降宋三年後,於他的生日(七月七日)晚,寫下了這首詞並讓他的歌伎演唱。外面的人聽到了歌聲就去報告。宋太宗大怒,命人將他毒死。了:完結,結束。往事:指自己作南唐國王時的事情。故國:過去自己的國家。不堪:受不了,不能。雕欄:雕花的欄杆。砌:台階。朱顏:紅潤的臉色。幾多:多少。 【全詞串講】 春天的花兒、秋天的月亮,何時才是盡頭? 不知道多少往事啊,被它們勾上心頭! 昨天夜裏,東風又一次吹上我居住的小樓。 明朗的月色中想起故國,心中的痛苦難以忍受。 雕花的欄杆、漢白玉台階,想來應該保留。 當時那裏的人兒啊,美好容顏難依舊。 如果有人問起我,你心中到底有多少哀愁? 那就和春天的江水一樣,一刻不停地滾滾東流! 【言外之意】 由國君變為階下囚,昔日的歡樂、尊嚴、自由,乃至生命的安全感突然喪盡。其內心無法比擬的痛苦便從他一首首傳世的詞中流入一千多年來不同讀者的心田。有人說後主的詞是血寫成的。但這首詞卻真是以命寫成的!無怪其成為千古傳誦的不朽名篇。 後人每每嘆息後主亡國。殊不知人間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上天要惠贈一個偉大詞人給炎黃子孫,我們又何必非要希望他成為一個強悍的君王呢?歷史從來不缺乏能征慣戰的開國英雄,用不著我們去求。但後主這種篤信佛教、寧願投降也不願生靈塗炭的“弱者”,才正是《虞美人》這種不朽名篇的屬主。再進一步,如果把後主一生當作上天有意安排來啟悟世人的故事,則讀者得益之深,又遠遠不局限於一首不朽名篇《虞美人》了! 【正見網】

中國風歌曲.方文山

2010年08月13日
公開
40

【自序】何謂中國風歌詞──從編曲、旋律、唱腔與詞意去解讀 我想我可能是天生就對古老的中華文化懷有濃郁化不開的思古情懷,東方古老神秘的傳說與豐富悠久的歷史文物,一直以來都是我所關注的焦點。 何謂「中國風歌曲」?如單純縮小範圍僅討論歌詞的話,一言以蔽之,就是詞意內容仿古典詩詞的創作。但一般對「中國風歌曲」的認知還包括作曲部分,因此,若將「中國風歌曲」做較為「廣義解釋」的話,則是曲風為中國小調或傳統五聲音階的創作,或編曲上加入中國傳統樂器,如琵琶、月琴、古箏、二胡、橫笛、洞簫等,以及歌詞間夾雜著古典背景元素的用語,如拱橋、月下、唐裝、繡花鞋、燈蕊、蹙眉、紅顏等。只要在詞曲中加了這些元素,不論加入元素的多寡或比重為何,均可視同為所謂的「中國風歌曲」。嚴格說起來,流行音樂市場上的「中國風歌曲」,並不是一種音樂曲風,它不具備可準確被歸類的格式,不同於那些我們所熟知的音樂類型,如節奏藍調、靈魂樂、鄉村音樂、爵士、嘻哈、搖滾、新世紀或福音歌曲等,因為它不像上述的音樂是以旋律的節奏、拍子的速度、和弦的變化、音域的寬廣,以及特定音符的使用,甚至有固定的作曲模式等等來做為判別曲風的依據。換句話說,就是以彈奏音樂的方式來做為主要的分類標準。所有被歸類的「曲風」顧名思義就是指一種「作曲的風格」,從來沒有一種音樂類型是以歌詞的涵義來分類,但這裡討論的「中國風歌曲」卻有這種傾向。   搖滾中國風 「中國風歌曲」雖然無法定義為一種特定的曲風(因為它可以用節奏藍調的曲風來演唱,也可以用搖滾的方式來呈現),但只要詞、曲、編曲等符合我剛所說的「廣義解釋」,即可稱之為「中國風歌曲」。其實一般消費者的認知也是如此,譬如我與杰倫所創作的歌曲「娘子」,其曲風為節奏偏快的R&B,旋律上一點也不「中國風」,但因歌詞上的用語類古詩詞化(如「景色入秋、漫天黃沙掠過、塞北的客棧人多、牧草有沒有、我馬兒有些瘦」),因此被大多數人歸屬為所謂的「中國風歌曲」。近幾年來內地消費市場崛起,帶動了華語音樂的多樣發展,海內外有很多優秀的歌手相繼投入中國風的創作,也因此,中國風已然成為華語流行樂壇上一種可被辨識與歸類的「風格」,甚至蔚為流行! 至於「中國風歌曲」是何時開始被人所創作?或由誰率先帶領傳唱起的呢?我個人以為在台灣地區所謂的「中國風歌曲」,早期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首推一九七三年楊弦在胡德夫的演唱會上發表了由余光中的詩譜成曲的「鄉愁四韻」,該歌曲中大量出現如「長江水、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等緬懷內地風光與古詩詞較常出現之場景語彙。這時期所謂的「中國風歌曲」內容多數為因政治因素之隔閡而衍生出緬懷故土的詞意(如「唐山子民」:身上流的血,點滴是炎黃,靠這血濃水,天涯薪相傳,唐山的子民,啊- 唐山的榮光,陽光照耀處,啊- 血脈永流長)。此後,隨之孕育而出的校園民歌運動方興未艾,人才濟濟,在民歌中有相當一部分就具備了「廣義解釋」定義下的「中國風歌曲」(主要為歌詞部分),如李建復的「龍的傳人」,王夢麟的「古國今昔」,黃大成的「唐山子民」,以及施孝榮的「赤壁賦」、「易水寒」、「俠客」、「中華之愛」等,還有較後期費玉清的「夢駝鈴」與文章的「古月照今塵」等,這些都可算是早期具備「中國風歌曲」元素的創作。不過,這裡必須特別釐清的是,這些校園民歌中的「中國風歌曲」與現今華語流行樂壇所盛行的「中國風歌曲」並無直接承襲的關聯,也就是說目前此波「中國風歌曲」的流行並不是這些校園民歌的延續。   中國曲風的復出   如果將視野放至全球華語流行樂壇上來討論,那麼「中國風歌曲」到底是何時被歸類成一種「風格」?又是由何人率先開始創作呢?關於這些問題我們暫且先擱置,容我先介紹二首經典的「中國風歌曲」創作,一是一九九○年由黃霑填詞的「笑傲江湖」電影主題曲「滄海一聲笑」,它由中國傳統樂器伴奏,豪氣干雲、瀟灑多情;另一個則是一九九二年陳昇「別讓我哭」專輯裡那首有京劇女聲的唱腔、詞曲非常經典且令人驚豔的「One Night In 北京」。這二首歌當然是「廣義解釋」下的「中國風歌曲」(如「滄海一聲笑」裡唱道: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沈隨浪只記今朝。滄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甚至由於配樂(古樂器)與唱腔(京劇),顯得血統更加純正,但它們的出現與發表並未引領或造就一波類似曲風的流行。提出這二首詞,旨在說明華語流行音樂一直以來都有所謂「中國風歌曲」的優秀作品出現。也因此,關於「中國風歌曲」的創始者是誰,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也有所爭議,因為早期很多港台地區古裝連續劇的主題曲,不管是曲風或詞意也都是「廣義解釋」下的「中國風歌曲」。但如果我們縮小範圍僅僅討論近年來屢屢被媒體所關注、甚至為文討論的「中國風歌曲」,也就是詞曲的主要特色為中西合璧,大體上而言為西式的音樂曲風,融合仿古詩詞的中式詞意,有些則再加上傳統古樂器的編曲,那麼在此我只能內舉不避親說,這波「中國風歌曲」的創始者就是周杰倫,或者說是由周杰倫將其發揚光大,開始引起討論與受人矚目。二○○○年杰倫首張同名專輯裡的那首「娘子」,可謂是近年來媒體所討論的「中國風歌曲」之濫觴。但當初我們並非有意經營這種所謂的中國風,「娘子」的創作真可謂是無心插柳之舉,是因為後來市場上給予我們正面的肯定,相當程度鼓舞了我們的創作,才開始刻意維持著每張專輯必有的「中國風歌曲」(如「上海一九四三、雙截棍、龍拳、爺爺泡的茶、東風破、雙刀、亂舞春秋、髮如雪、霍元甲、千里之外、本草綱目、菊花台、黃金甲、青花瓷、無雙」等)。其實我跟杰倫第一首「中國風歌曲」的創作應該是一九九九年溫嵐的「胡同裡有隻貓」,但這首歌因為傳唱度不高,鮮為人知。真正被人注意而引起討論的當然非「娘子」莫屬,因為所謂「流行」必須具備某種程度的影響力與能見度,我們的創作因為杰倫首張專輯大賣,提供「娘子」這首歌一個絕佳與強勢的曝光平台。或者也可以說是我們的運氣很好,正好趕上了內地流行音樂市場成熟的時代,否則如果沒有廣大的內地市場支撐,我想「中國風歌曲」在台灣樂壇勢必不會受到如此大的重視與迴響。 這些現今媒體眼中「廣義解釋」定義下的「中國風歌曲」創作,相對於校園民歌時期的作品,曲風上更形豐富與多變,有搖滾元素如信樂團的「千年之戀」;有嘻哈曲風如麻吉的「我愛周星星」;有節奏藍調如陶?的「Susan說」等,其他的代表性作品還有吳克群的「老子說」、「將軍令」,S.H.E的「長相思」、「十面埋伏」、「中國話」,Tank的「三國戀」,林俊傑的「曹操」、「江南」,伊能靜的「念奴嬌」,王力宏的「竹林深處」、「在梅邊」、「花田錯」,羅志祥的「歲堤春曉」,杜德偉的「紅轎子」,南拳媽媽的「牡丹江」、「花戀蝶」,李玟的「刀馬旦」,范逸臣的「醉青樓」等等,真可謂族繁不及備載。這些都還僅只是台灣歌手所演唱的曲目,尚未包括內地與港澳地區的歌手(如內地胡彥斌的「紅顏」、「葬英雄」、「訣別詩」、「瀟湘雨」等等)。這股中國風的流行浪潮,據我個人的觀察,短時間內並不會那麼快退燒。因為就歌手專輯企畫包裝而言,「中國風歌曲」因主題概念明確清楚,MV內容拍攝起來很具畫面感與故事性,設定的主軸很容易聚焦,也因此常被拿來當主打歌。再加上在商業演出與個人演唱會上「中國風歌曲」編舞時有視覺重點,特色容易突出,在媒體報導與分析上也比較有話題性。所以在歌手專輯內放上一、二首具代表性的「中國風歌曲」,唱片公司一般而言都樂觀其成。這股「中國風歌曲」的流行熱潮,可以預期將會隨著大中華地區整體音樂環境的成熟,持續在華語樂壇上引領風騷好幾年。 組模型滿足歷史想像   最後,附帶一提,我想我可能是天生就對古老的中華文化懷有濃郁化不開的思古情懷,東方古老神秘的傳說與豐富悠久的歷史文物,一直以來都是我所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歷史古蹟,因為那些歷經天災人禍還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倖免下來的建築,對我個人而言具備了致命的吸引力,彷彿靠近它,就跟歷史做了某種神秘的聯結。因為孕育它們的朝代早已灰飛煙滅,只有這些建築倖存下來,給後人一個歷史的想像空間。試想,它們淋過唐代的雨,吹過漢朝的風,見證過我們所無法經歷的歷史事件,這些是何等迷人的一種想像啊!正因為對歷史古蹟如此感興趣,我自己甚至製作了一座將近一公尺寬、二公尺半長的長安城模型。這是一座屬於我自己夢幻中的長安城(因為尺寸與構造都與真正的長安城不同)。這長安城內的建築是我所收集到的一些古代民居的模型,但那些小模型屋當初並不是為了組裝城池而生產的,它們原本的用途是水族箱裡與盆栽上的擺飾物。那些房屋模型是我從不同地方零星搜購來的,有從網路上郵購,也有來自台北建國花市,甚至有些是我自己大老遠跑到鶯歌的陶瓷街去尋寶而來的。這座長安城內的很多建物,如主要的城牆與城門,其實都是自己與朋友們後期加工製成的,還有很多的細節布置諸如旗幟、地磚、植栽、牌坊、店招等等,也都是自己親自動手做,因為市場供需問題,這些東西外面根本就買不到,不會有人開二、三十個不同形式的模具生產這些仿古的小模型屋。總之,這座規模宏大、井然有序的長安城是我與朋友們嘔心瀝血、廢寢忘食打造來的,我想它應該也是海內外的華人模型界裡極其罕見的、獨一無二的「中國風城池」吧! (本文為作者新書「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的序文,第一人稱傳播公司出版) 轉載自2008.6.16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學習的快樂

2010年05月15日
公開
22

【四季有花香】學習的快樂 2010/5/1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琹涵 學習,可以帶來很多的快樂,無可言喻,那是一種心靈的喜悅。 最近,我一直在學作詩填詞,詩詞原本是我很喜歡的,然而欣賞和習作卻大相逕庭。欣賞,純屬閱讀的歡喜;習作,則是辛勤的耕耘。 詩詞是精緻的,簡約至極,卻又蘊含無限,唯有字字珠璣,差可比擬。然而,作者才情的高下,也當下立判。 我最大的幸運,是找得到幫我批閱的人。他是陳冠甫,我的同窗老友,目前在大學教授古典詩詞,筆下了得,這一點特別難得,因為創作和天分、努力都有關係,但卻不是輕易就有佳績的。 我第一次寫的時候,連《詩韻集成》和《詞譜》,這麼簡單的工具書都沒有,主要是畢業多年了,我根本不知道哪裡可以買到?金石堂網路書店接受了我的訂書,卻由於缺書,百等不著。我只好參考別人的,再拿個字典,胡亂的應付過去。交出了二十九首詩詞,幾乎大半都出韻,只怕改得大詩人心中暗暗叫苦,後來,我在電話裡跟他道謝,其實更多的是致歉。詩人果然溫柔敦厚,沒有大發雷霆,還告訴我三民和學海都可以買到我要的工具書,第二次就好多了,只有一個韻腳出韻,詩人一定鬆了一口大氣。 我對閱讀和現代文學創作是有興趣的,沒想到如今轉向了古典詩詞。詩,一直都屬於小眾,古典詩更是。既然誤闖來一個人,愚者也當賢人。我的詩人同學快快的給我寄來「中華閩南文化研究會」的入會申請書,歡迎入會,哎呀,在我,只是一場好玩的遊戲,哪裡肯被你們綑綁而去?要開會、要交流,還要相互酬唱應答,很難耶,我哪裡會?而且,我只打算玩一下下,倘若不好玩,就要鳴金收兵了,如果入會,如果大張旗鼓,中途不玩,恐怕不只逃脫不了,還會被罵死囉。 學寫古典詩詞,最大的好處,是我讀前人的作品時,更能領會他們文字的佳妙,實在太了不起了,那麼貼切的形容,那麼精采的表達出神韻來,無法更其一字,我唯有深自嘆服。 學習是快樂的,尤其是古典詩詞,這麼美麗的學習,更是快樂得飄飄然了。

清明趣話悼亡詩

2010年03月29日
公開
36

【節俗文化】清明趣話悼亡詩 2010/3/29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張天野 清明將至,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代「悼亡」詩歌。 「悼亡」這個辭彙還真是奇妙。「哀祭」與「悼亡」,就字表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從文體分類角度看,「哀祭」屬文的範圍,而且在古代,「悼亡」其實專指丈夫悼念亡妻的詩詞。 這是怎麼回事呢?西晉文學家潘岳乃始作俑者。潘岳字安仁,民間稱之為潘安,舊小說裡動輒說「才比子建,貌若潘安」,指的就這位。唉,潘岳真是不幸,美則美矣,令名居然壓過了文名,健忘的中國人忘了他的妙手文章,單單記住了他的美貌。 不要以為帥哥都是薄情之輩,潘帥哥就是一個很專情的男人,他對亡妻楊氏念念不忘,曾寫了〈悼亡詩〉三首,從此開悼亡詩歌的先河。潘岳的詩寫得的確不錯,情真意切,辭藻豔麗,想像力也很豐富,譬如他寫「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千年後讀之,猶讓人動容。 潘岳之後,悼亡詩風氣漸開,南朝沈約、江淹,隋代薛德音,唐朝元稹、李商隱,宋代梅堯臣、陸游等人,都曾寫過悼亡詩。 元稹這位《鶯鶯傳》的男主角(有說元稹即以男主角張生自寓,途述親歷之境況),雖對鶯鶯用情不專,對亡妻卻飽含深情,曾寫過〈遣悲懷〉三首,〈離思〉五首、〈六年春遣懷〉八首,共十六首悼亡詩,算得上悼亡詩人之冠了。元稹這些詩清新哀婉,頗多佳句,像「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至今傳誦。 李商隱也是一大情聖,身為牛黨人士弟子,卻娶了李黨王茂元的女兒,從此沉淪黨爭,抑鬱終生。可他不怨恨妻子,妻子死後,他寫了許多朦朧的〈無題〉詩,據考證很多都是悼念妻子的。如那首著名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妻泉下有知,讀到這樣纏綿悱惻的詩,大概可以瞑目了。 宋詞興起後,也有許多詞人開始寫悼亡詞,蘇軾、賀鑄、納蘭性德算得上是這方面的大家。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讀來令人有柔腸寸斷的感覺。那位執銅板鐵琶高唱〈大江東去〉的豪放派盟主,也會寫婉約若此的詞作,詞人之心性,豈是隨便貼個標籤就行的啊? 有人說,還是歐洲女人幸運,談戀愛時會得到最好的愛情詩,中國女人則只能在死後才能得到。誠然,但人們也說愛國不分先後,愛情其實也是不分先後的。只要感情真摯,誰又在乎愛情詩是在生前還是死後呢!還是秦觀說的好:「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淡水泡清茶

2010年03月04日
公開
38

【禪味在心】淡水泡清茶 2010/3/3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木香 平生喜茶,從小到大心性在茶水中浸泡得平和,長久守著清淡生活,在茶香氤氳裡清心寡欲、養氣頤神,竟也嘗出幾分生活真味。 杯中的茶水,是茶人的一份心意。杯盞由心起,高舉過眉心,借茶傳心,款款奉上,茶極其清香細質,綿密悠長。 喝茶的環境即是心境,茶美境美,心更美。茶洗去塵汙,使心思純樸。 在他鄉有故知,偶爾路過,若得閒暇,必相約煮茶談心。茶之味要用火煮,茶之蘊要用心悟。茶有滋味、有香味、有韻味,若要徹底釋放茶的底蘊,唯有煮茶。身心安靜,圍坐在小桌前共煮一壺茶,看茶忍受煎熬昇華成湯。茶質清虛,煮開來卻濃色一片。輕啜一口,靜心細品,舌尖上略過一絲輕澀,嚥到喉嚨中漸為甘醇,回味後留下的是滿懷沁人心脾的餘香。 茶貴於品,心神安寧,那顆因凡塵之事而焦躁的心,也在剎那間變得敞亮輕盈,手中的清香帶著青山的氣息,漸漸清澈飄逸起來。奉上一盞茶,友人笑言:蓋碗花茶端在手,如與小家碧玉相廝守,別無所求。 茶香可求,心清不可求。香不香在茶,清不清在心。 飲盡杯中茶,世上真正懂得品茶的又有幾人?素日喜茶,也僅是喝茶,談不上飲茶,距品茶更是相去甚遠。若要悟得出趙樸初先生「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的幾多禪意與空靈,不知要有怎樣深沉的心思與情感。在柏林禪寺的遊廊上有這樣一句話:「放茶具的手,要有和愛人分離的心情。」即使是簡單隨意地放茶具的動作,也要輕巧,這才是一個真正懂茶的人。 茶本清淡,人本清靜。茶道,一分在茶,九分在人。古代最好的茶,常出自僧人手下。他們採清明之水,積於壇下,或掃梅花之雪,窖藏於地下,及至冬去春來,夏至秋初,三五佳賓到來,乃取之待客,視為高雅之舉。 最愛《紅樓夢》裡妙玉待客用雪水煮「老君眉」的那番心思,白茶無色卻有香,老君眉更是白茶中的珍品,雖湯色極淡,卻覺一縷縷如幽蘭馥郁的氣息升騰於鼻唇之間,而杯中茶芽始終挺立,故被譽為「正直之心」。雪水為天下至清之物,白茶為水中至清之味。品至清至潔的茶,悟至靈至靜的心。其「本色滋味」,與禪家之淡泊自然、遠離執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禪在茶水裡,茶在禪意中。 淡水泡清茶,禪茶一味自在心。三毛曾說過:人生猶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清風。箇中滋味只有喝過的人才知。能夠從茶中品出個「淡」字來,才算沒有辜負了手中的這盞茶。

曲的概說

2009年10月08日
公開
34

*南、北曲之分別: 南曲的內容與風格大體上較接近宋詞;北曲則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最足以代表元代的文學,也是學習曲學最重要的內容。 *曲包括散曲與劇曲 散曲:與詩詞性質相近,可用來吟詠情性、狀景寫物、感時傷懷等,但不用在戲劇裡。 劇曲:又稱戲曲,是用在戲劇中的曲子,多成套使用,劇中人暢敘情由、推演劇情。 *北曲釋名: 北曲為宋、金、元時期北方劇曲、散曲所用各種曲調的統稱,是以北方的語言、腔調為基礎,所孕育產生出的音樂曲調。 北曲音樂是伴隨著詩歌、戲劇等文學形式存在的,應用的時候,可以單獨一首演唱,也可以連結兩三首曲調成為帶過曲形式,更可以結合多首樂曲聯成一套組曲。可以用來抒情、感懷、詠物、敘事;也可以應用在戲劇裡面,成為伴隨劇情推演的音樂架構。 *北曲與南曲的差異主因:語言。 ★宋室南遷後的語言變化: 1.北方語言失掉入聲。 2.南方語言保有四聲。 元燕南芝菴的《唱論》曾說:「南人不曲,北人不歌。」 這是指南人不唱北曲,北人不歌南音。又說: 「凡唱有地所:東平唱「木蘭花慢」;大名唱「摸魚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陝西唱「陽關三疊」、「黑漆弩」。」 更是指不同的地區,流行著不同的民間歌曲。 ★南北曲特色: 北曲的曲調基本上是急激躍動的,而且節奏變化豐富、明快,旋律進行跳躍,充分顯現其受到西北遊牧民族入侵的影響。 南曲則平和舒緩,保有中國傳統音樂的風格。

詞的體製

2009年09月24日
公開
8

【筆記摘錄】 詞的體製:依字數多寡,分為小令、中調、長調。 較可行的方法,為六十二字以下的小令,是唐五代詞的特性;而六十三字以上的中、長調,則是宋以後詞的特性。 1.小令(又稱令、小調):以簡鍊的語言,表達含蓄不盡之意。 2.中調(又稱引或近):較小令稍長,又不像長調之典雅莊重。 3.長調(又稱慢):重視鋪述轉折的寫法。 *一闋詞多分二段,上半段稱上片或前片,下半段稱下片或後片。從前片轉到後片,稱為過片,或換片。在這轉換關鍵,最好是似接未接,將斷未斷為妥。 *依分段情形,分為單調、雙調、三疊調、四疊調。 一闋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前後兩段,稱為「雙調」,最為常見。分三段的稱為「三疊調」,分四段的稱為「四疊調」。 *依結構不同,分為換頭、不換頭、雙拽頭。 1.換頭:上下片首句字數不同。 2.不換頭:上下片首句字數相同。 3.雙拽頭:指三疊的慢詞,前兩疊首句較短,句法全同。 *詞牌是詞的曲調的名稱,有規定的字數、句法、平仄、用韻等,同一詞牌可依不同作者的創作意念填入不同的詞。 *早期,詞牌的名稱會與該詞的內容相關。但後人填詞,內容往往與詞牌無關,為說明寫詞的原因、時間、地點、主題等,詞牌下可另加詞題或小序。 *依詞牌分,各有特色。 1.如〈賀新郎〉、〈沁園春〉、〈水調歌頭〉等,適合描寫慷慨激昂的感情。 2.〈壽樓春〉、〈千秋歲〉並不拿來寫壽詞,而是悼亡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