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揭開台灣民俗奧秘》林投姐、椅仔姑...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原來都是為了...

2018年08月06日
公開
55

揭開台灣民俗奧秘》林投姐、椅仔姑...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原來都是為了... 2017.05.30 撰文者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臺灣民俗中可以與性別議題牽扯上的面向多的是,譬如說不同女性神祇進入這個體系的時間、隨著時代不同的地位與職權變化,冥婚與姑娘廟背後的意義,又或者是哪些民俗限定於只能由男性或女性執行…… 稍微回想一下自己聽過的鬼故事,是不是會發現好像女鬼的故事要比男鬼來得多?要解釋這背後的原因,必須要回歸到最基本的一個問題:什麼是鬼? 前陣子,因為「母豬教」的風波,引起了一連串有關性別議題的討論,甚至衍生到了心理學上的、社會學上的、哲學與倫理學上的,以及法律上的討論。那民俗學是不是也能參與其中呢?其實臺灣民俗中可以與性別議題牽扯上的面向多的是,譬如說不同女性神祇進入這個體系的時間、隨著時代不同的地位與職權變化,冥婚與姑娘廟背後的意義,又或者是哪些民俗限定於只能由男性或女性執行…拿我們工作室所寫的《唯妖論》中提到的鬼怪來舉例,金魅是一個被女主人虐待至死的婢女變成的妖怪,椅仔姑則是一個被嫂嫂虐待至死的小女孩,林投姐和陳守娘的故事更反應了那個時代女性的不幸遭遇。從這裡,我們可以進一步地探討這背後民間信仰的世界觀與性別的關係。 神、鬼與祖先 稍微回想一下自己聽過的鬼故事,是不是會發現好像女鬼的故事要比男鬼來得多?要解釋這背後的原因,必須要回歸到最基本的一個問題:什麼是鬼? 人死為鬼,但鬼不必然會一直是鬼。美國史丹佛大學人類學系的Wolf教授,在來臺進行數次田野調查之後,針對臺灣民間信仰,提出了「神、鬼與祖先」的架構,後來許多臺灣民間信仰的研究都是依據這樣的架構進行延伸與修正。 人會祭祀神,換取相應的庇護,如果這個神不靈,便可能改去拜其他廟、其他神,但如果不拜神,那也不會因此發生什麼事情,兩者之間的關係有點像是人繳稅給官員,官員幫忙處理轄下人民的祈求;人也會祭祀祖先,祖先也會庇護後代,但祖先就算沒為後代做什麼事,子孫卻是不能去拜其他家的祖先的,甚至如果你不祭祀祖先,是可能因此受到懲罰的,因為人和祖先的關係是親屬、是後輩與長輩,子孫是有義務供奉祖先的,祖先是否庇蔭後代卻是祂們自己的選擇,不過人要是做了壞事,神明會懲罰人,但祖先作為親屬長輩卻往往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鬼和人的關係就疏遠多了,鬼是陌生人,是會帶來災禍的存在,一般來說人是不想和鬼打交道的,人要是祭祀鬼,多半是為了打發祂們,避免被捲入災禍之中。但這樣的關係並非清楚分明的,也並非不會改變的。在特定情況下,鬼可以成為祖先,也可能成為神。 鬼與祖先、神明之間決定性的差距到底是什麼呢?除了因為可能帶來災禍而受人畏懼以外,大概就是無法得到穩定的祭祀吧。祭祀有什麼重要的呢?簡單來說,人死後的一切吃穿花用全部來自於生者的祭祀,沒受到祭祀的便只能淪為孤魂野鬼,等待一年一度的中元普渡才能吃上一頓飯。所以沒得到祭祀的,當然就會想方設法去得到祭祀了。 鬼如何成為祖先? 所以下一個問題就是:鬼要怎麼得到祭祀?最直接的一條路就是成為祖先。 鬼要成為祖先,只要符合一個條件,那就是擁有可以祭祀祂的後代。在過去的社會中,這一點對於男性來說是相對容易的。首先,如果你的妻子生不出小孩,或是去世了,你可以不受到道德指責地再娶一個,甚至你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娶上好幾個妾,增加你擁有後代的可能性。第二,就算你沒有結婚、沒有小孩就過世了,也可以讓你的兄弟或其他同性的親戚過繼一個孩子給你,讓這個孩子祭祀你,就算你們家下一代只有一個男孩,也可以讓他同時祭祀你與他的父親,不會因此造成什麼問題。 但女性是沒有這個待遇的。在過去的社會中,未婚而亡的女性的神主牌是不能被放在自己家中的神明廳內的,只有結婚才能讓妳得到被祭祀的可能性。但可別以為妳的丈夫會受到祭祀,妳就可以安心等著被祭祀。 在入贅的情況下,的確不用擔心,妳生的小孩是要同時祭祀父母雙方祖先的;如果妳嫁給別人是當正妻,那也不用太擔心,只要妳的丈夫有人祭祀,妳就會一起被祭祀;但如果妳的身分是妾,那就麻煩了。妾是不會和丈夫一起被祭祀的,唯一被祭祀的可能性就是妳有生下男孩,這個男孩長大以後另外祭祀妳。不過,最慘的是已婚被休的,就算妳過去是正妻、就算妳自己生的男孩平安長大了,離婚之後,這些都不算妳的,得想辦法再次結婚,從頭來過。但被休之後,哪還能嫁得了人呢? 這樣看下來,是不是覺得這根本是在鼓勵男性多娶老婆、多生孩子,並要求女性一定要結婚生子、討好丈夫,不然死後必然日子悽慘?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在父權社會下誕生出的世界觀,自然是要為父權架構服務的。在那樣的社會中,大概沒多少事情能比女人不肯結婚生子、順從丈夫更讓男人惱怒或恐懼的了。 未婚而亡的因應方案 不過,上面這樣的架構,衍生出了下面這個問題:如果妳身為女性,在生前就是來不及結婚生子,但是妳還是想要被祭祀,那該怎麼辦?這個辦法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並不陌生,那就是「冥婚」。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因為家裡曾有女兒死去,就想到要進行冥婚的。冥婚的機會必須由女鬼自己爭取來,最常見的做法是托夢與作祟。女鬼會託夢給自己的家人或是想冥婚的對象,表明意願;或是作祟讓家人或冥婚對象生病治不好、生活不平安,讓他們去問神,神明便會告知他們這個女鬼想要冥婚。不管是基於對這名女鬼的愛護、愛慕,還是對她的畏懼,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她的家人身上,她的家人往往會因此去替她尋找冥婚對象,而如果事情是發生在冥婚對象身上,他也往往會過來女鬼的家中提親。 等到完成冥婚之後,這個女鬼就往成為祖先的道路前進了一大半。如果她嫁的這個對象原本就已經有妻有子是最好的,在冥婚時男方所簽的契約書保證了他的兒子要從生母的名下過到她這裡,只要這個孩子平安長大,她就不用擔心被祭祀權的問題;如果她嫁的這個丈夫還沒結婚,但是已經有打算結婚的對象,那也很好,她要佔的是正妻的位置,之後其他人與她的丈夫生下來的孩子也是要祭祀她的;但如果她嫁的這個丈夫還沒有其他要結婚的對象,那也沒關係,接受與她冥婚是能從她家人那邊拿到一大筆錢的,有錢自然就好結婚多了。 冥婚對活人的意義 這樣看來,女鬼為了成為能被祭祀的祖先,自然是不遺餘力地想促成冥婚了。但冥婚終究是忌諱的、不光彩的事情,是什麼樣的動機推動著活人去促成冥婚?從表層來看,對女鬼的家人來說,大概是能夠求個心安,並且不必擔心再被作祟;對冥婚對象來說,一方面是不用擔心再被作祟,另一方面答應冥婚後從女鬼家人那邊得到的錢財也是一大誘惑。 但若從女性的嫁娶在過去社會的意義來看,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女性對於原生家庭來說,是一項可以與另外一個家庭或家族建立關係的資源,冥婚是讓未婚而死的女兒同樣可以達成這樣效益的手段,而對冥婚對象來說,能和這個女鬼的原生家庭搭上關係也不無好處。 而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冥婚的話,這是讓未能達成父權社會所要求的為人妻、為人母的女鬼回歸正常社會秩序的手段。死後並不是女性義務的終結,女鬼還是得結婚、想方設法得到小孩,順服於當下的社會秩序。 那冥婚對於這段關係中的另一名女性又有什麼好處呢?我是指,對冥婚對象的活人妻子來說,她到底為什麼會答應丈夫冥婚,或是答應嫁給一個冥婚過的人?冥婚代表的是她的兒子被搶走了,她的正妻地位被搶走了,她死後的被祭祀權被這個鬼妻搶走了一大半,而她與丈夫之間的關係將永遠隔著一個已逝的第三者。事實上大部分的女性是不願意嫁給冥婚過的人的,但答應的人卻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首先,如果妳相信算命,被算出來自己命中就是要做妾,那正妻的位置給一個和丈夫根本沒有什麼關係的死人,總比給一個活生生的、會爭寵的、會和妳勾心鬥角的活人要好。又或是妳想嫁的對象被算出有「雙妻命」,也就是說對方的元配會死亡,將不得不續絃,命中註定娶兩妻,那先讓對方娶個鬼妻再娶自己,便是個迅速有效的解決方案。接著,鬼妻的存在,也會讓丈夫因此更為安份,不敢外遇,並會庇佑自己的孩子平安長大。最後,冥婚帶來的金錢收入與社會關係也會連帶地使活妻獲益。此外,在很多案例中,女鬼冥婚的對象是她姐妹的丈夫,這背後多半也蘊含著想協助自己早夭的姐妹能得到香火祭祀的想法吧。 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 最後,讓我們回到最一開始提出來的問題:為什麼女鬼故事比男鬼還要多呢?從被祭祀權的角度來看,女性死後得到祭祀的難度比男性高多了,女鬼本身就比男鬼多,而女鬼為了得到祭祀,很容易就會以作祟為手段,有作祟的現象才會引起注意、形成故事、被傳播出去。而另一方面,也是女性的遭遇往往比男性更慘,死後不管是想要報復仇人,還是要沉冤昭雪,也只能透過作祟,就也因此形成故事而為人所知了。最後,還有一種男人遇上女鬼的香豔或風雅的故事,這倒沒有太多民俗上的理由,而是乘載了創作者的慾望投射,這裡便不多提。 礙於篇幅所限,這次便只講了女鬼透過冥婚成為祖先的方法,但其實女鬼要得到祭祀還有別的路可以走,而女鬼故事所反映的社會現象與其對於女性的意義也不只是我這裡提到的這些。有興趣的話,推薦《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臺灣社會史的考察》這篇論文,內容非常的精彩;如果不幸不方便取得這篇論文的話,也別太失望,之後有機會的話,我也還想繼續分享與女鬼有關的這些事情。

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2018年06月05日
公開
53

讓人生的終點歸零�島田裕巳.商周 第一章 要埋葬一個人並不是簡單的事 只有人類會舉辦葬禮 中江兆民和夏目漱石皆秉持不需要葬禮的論調 時代潮流偏向「家族葬是理所當然,直葬也無所謂」 買墓地勢必要支出一大筆花費 若家族血緣斷絕,墓地就會變成「無緣墓」 第二章 為什麼辦葬禮和買墓地會變得複雜 一時蔚為話題的NHK節目「無緣社會」 過去是由「葬禮組」包辦所有葬禮事宜 在不久以前,安葬一個人是不需要花錢的 「戒名的膨脹化」正在進行中 目前的戒名有半數以上都是院號 第三章 生老病死被資本主義趁虛而入 新的恐懼:「死後的不安」 老人照護成為巨大產業 以業者的角度來看,往生者是「搖錢樹」 往生者意外地花錢 第四章 因為往生者變多,可以靠葬禮賺錢的人也變多了 2025年的日本死亡人數將為一年160萬人 各種葬儀的定義混亂 透過網路購物買到棺材,自己也可以舉辦葬禮 快速廢止的「法事」 目前對墓地的需求急速增加 因經營失敗而破產的寺廟 第五章 因在意世人看法,喪葬費用變得昂貴 與其注重個人意志,在意的是世人看法 葬禮也是各關係人士爭奪主導權的場域 捐獻也有「行情」 若不在意世人看法與行情,就不會被資本主義趁虛而入了 第六章 真的需要佛教的葬禮儀式嗎? 為什麼日本會演變成佛教葬禮儀式的習慣 原本佛教與葬禮儀式並不相關 發展為「葬式佛教」的決定因素 根深蒂固的祖先祭拜,祖先供養的信仰 在「大往生」的時代,需要舉辦華麗的葬禮 佛教式葬禮已經不合時宜了 第七章 my自然葬,終極的零葬 葬禮的簡略化是時代的趨勢 「日本人是執著於遺骨的民族」是個幻想 漸漸廣為人知的自然葬,以及其後演變的my自然葬 「零葬」,是不從火葬場取回骨灰的終極埋葬方法 零葬讓我們從墓地的重擔中解放 第八章 人死後,剩下的究竟是什麼? 日本最高法院法官伊藤榮樹的遺言 自然葬與零葬是「簡單地死去」運動 只要不需要擔心墓地,人生就可以更輕鬆快活 增加的無緣墓,違法丟棄的墓碑 Chap3 往生者意外地花錢。 在這個能將所有東西都當作消費對象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不管是生老病死,都無法逃脫資本主義的掌控。所有事物皆可拿來賺錢,也強制我們必須去消費。 因此,與生老病死相關的痛苦也有了極大的變化。生老病死帶來的痛苦,不僅折磨著當事人,也逼迫著家屬。 這是不是太不合理了呢?目前的埋葬方式,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有人認為,家屬的責任就是替往生者辦一場氣派的葬禮,並將其骨灰埋葬在墓地中。若不這麼做,就是對往生者的一種侮蔑。即使沒有人如此明言,家屬本身也會這麼想。 有些人也會基於上述想法,對家人提出自己想要辦什麼樣的葬禮,用什麼方式埋葬,但這是對家人的一種束縛。 一切正落入將葬禮與經濟活動結合的資本主義的圈。 Chap4 「終活」,意指死後的問題或至死亡為止該做的準備過程(意即面對人生終點的準備活動的簡稱)。大家開始強烈關注該如何應對自己的死亡。 葬禮的次數一增加,商業機會就變多了。因此有很多其他行業的業者看準市場,開始從事喪葬業。 若說收白包是為了補貼喪葬費用的話,還要將收到的一半還回去這一點就很不合理了。其實喪家就算不回禮也不奇怪。 提供這些回禮目錄的業者才是真正從中得利的人。就好像我們是為了讓業者賺錢,才遵從白包回禮的規定似的。 白包是為了表達對他人不幸的同情與相互扶助之意而提供的,因此回禮只是一張感謝狀即可。 Chap5 當事人既然已不在,若再加上生前沒有清楚表達意願的話,對葬禮的事情說東道西的人往往會變多。 結果就是,葬禮成為各關係人士爭奪主導權的場域。 若是在一般生活中,我們很難對別人的作法和生活方式提出什麼意見。但是在葬禮的場合,很容易以葬禮的形式為口實,對他人提出意見或批判,甚至還可以抱怨一下。只要說一句「這麼做違反規矩」,相較於家屬,就可以站在較有利的立場。 人就是不會放過這種大好機會。 若能在葬禮的場合中藉由對家屬發出怨言,站在比家屬更有利的地位,其發言權也會跟著水漲船高。若發生了什麼事,家屬也就不得不找這個人商量。這麼一來,這個人就可以支配家屬了。 大家可能覺得,這種支配一點意義都沒有。但是,若往生者留下一些遺產的話,擁有對家屬的發言權就有極大的意義。 人死了之後,其生命活動雖然停止,但還會留下不少東西,包括財產、房子、生活用品、充滿回憶的物品等等,這些東西不會隨著往生者的離開而消失。 同樣地,當然無法讓往生者自己處理這些遺物,一切全都委託給家屬辦理。 若遺物較少,處理起來也較容易。然而,遺物越多,處理程序就越麻煩。 尤其當遺物是金錢或財產時,狀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只要有繼承這件事,就會有對立產生。若財產數量多的話,極有可能會發展成嚴重的對立局面,即使數量少,也常會有家屬激烈爭奪,引發兄弟姊妹關係破滅的事態。 因此葬禮往往會成為繼承人之間,或者可說大多數是兄弟姊妹之間爭奪遺產的場域。 人若認為有可能得到金錢,十之八九會不顧一切地去爭取。人在認為有得到金錢的可能性以前,往往會說自己對遺產沒有什麼執著;一旦知道有這個可能性以後,態度隨即丕變。如果還很偶然地,正好碰到需要用錢的時候,對遺產的執著就變得更是強烈。 並不是只有繼承人自己的想法而已。 繼承人身邊的家人、親戚等關係者當中,若有急需用錢的人,可能也會在背後施加壓力。 通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會對葬禮形式提出激烈的批評。 若是可以讓葬禮失敗的話,就能趁虛而入了。 不在意世人看法和行情,就沒有機會被趁虛而入。 在意世人的看法就表示,我們並不是自我約束,而是受到他人約束。 Chap6 在都市沒有葬禮組,取而代之的是喪葬業者,葬禮也不再是地區共同體的主要活動了。況且,越來越多人受雇於都市中的企業或商家,以家族為經濟基礎的意義消失了。在上班族的家庭中,沒有替家族建立經濟基礎的祖先。沒有祖先,就缺乏祖先崇拜的必要性。而且,孩子們不見得會繼承父母的工作,或是進入跟父母相同的職場,沒有了自己是受到父母以及祖父母庇蔭的感覺。 葬式佛教是透過村莊共同體而滲入民間,但當共同體消失之後,葬式佛教也應該會跟著消逝。這時,如果出現了可以取代佛教式葬禮的方法,人們就會改變習慣而採取新方法。實際上,已經有神道式、基督教式,還有無宗教式的葬禮形式。然而在戰後,都市中的人並沒有廣泛宣傳以上這些葬禮形式。因此,即使已經沒有共同體了,許多人仍然會請僧侶來幫忙執行佛教式葬禮。 結果,佛教式葬禮這種習俗很快地被民眾接受並繼承下來。若是往生者有其他信仰的話,會採用其信仰宗教的葬禮形式;若沒有特定信仰的話,通常都會採用佛教式葬禮。 在「大往生」的時代,需要舉辦氣派的葬禮? 超渡往生者至極樂世界這個佛教式葬禮的背景故事,已經讓人感受不到現實性了。在高齡化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活到八十、九十歲。 高齡過世的人可以說是「大往生」了,家屬也認為往生者已充分享受了現世的生活。家屬究竟是否還有必要替「大往生」的往生者累積功德,並回向給往生者呢?我們心中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 原本由曹洞宗所設計的葬禮形式,是為了替在修行半途過世的僧侶掃除英年早逝的遺憾。因此才需要回向功德,此儀式也廣為眾人所接受。 然而,八十、九十歲之後才過世的人,絕對不會有英年早逝的遺憾。因此,這個葬禮形式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的狀況了。人們也不再覺得,有必要為了超渡往生者而舉辦法會了。 而且,現在家庭的規模變小,也沒有必要透過舉辦法會來團結整個家族。此時,代替法會達成上述功能的就是掃墓。 佛教式葬禮已經不合時宜 強調葬禮的傷痛照護功能的,都是喪葬業者、喪禮執行專員,或是僧侶。 由於這些人是藉由辦喪事來賺錢的,因此才會希望家屬自願掏腰包換取安慰。這跟原本的傷痛照護是否有關連呢? 以前的人會如此強烈冀求死後前往西方極樂淨土,都是因為當的死亡形式與現在截然不同。以前的生活狀況要比現在嚴苛太多了。也因此,人們會稱現世為「穢土」。 淨土教信仰說服出生在穢土的人們,來世必定可以轉生到更好的世界,並以此理由賦予人們希望。人們為了忍耐穢土的嚴峻生活,緊抓著這個信仰不放。對當時的人來說,轉生到淨土是非常貼近心靈的願望。 然而到了現代,現世生活變得既幸福又安適,完全不會讓人們覺得現世是穢土。人們不會產生想要離開穢土,轉生到淨土的迫切願望。淨土教信仰的基礎至此開始崩解。 葬禮的簡化是時代必然的趨勢 這些已經與社會不太有關連的人們過世了,並不會帶來什麼太大的影響。雖然對其家屬來說是一件大事,但影響範圍也只是到此為止。 Chap7 或許也有人會認為,若是採用零葬的話,世人馬上就會忘記自己的存在了,但我們並不是因為有墓地才會想起往生者。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我們都可以想念某個人。 而且當家屬想起往生者時,往往並不是懷念其生前的善行,相反地是因為往生者曾經帶來麻煩和困擾。所以要讓自己死後不輕易被人遺忘,恐怕在生前給周遭的人多帶來一些麻煩會是最好的方法了。 即使如此,人只要一死,就會被逐漸遺忘。幾乎沒有人在過世多年後,依然留存在他人的記憶中。那麼我們不如就簡單地消失,一如「船過水無痕」。 Chap8 其實只要人一死,不管是跟丈夫埋在同一墓地,還是跟不認識的人埋在同一墓地,應該都已經無所謂了。 事實上,即使人在生前發揮各種想像力,一旦化為枯骨就什麼也管不了了。雖然有人主張人在死後會化為靈魂,而靈魂還保有意志跟感情,但靈魂並沒有寄宿在遺骨內。 骨頭的主要成分為磷酸鈣。磷酸鈣可以當作肥料使用。現在是沒有人把人骨當成肥料,但至少骨頭並不僅是垃圾而已。 無庸置疑的是,往生者什麼都沒有帶走地消失了。這並不是指物質上的消滅,而是連存在感也沒有。一如人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在現代的都市中,沒有人有上溯好幾代的祖先,並能將其當作信仰的對象。作為祭拜對象的往生者,其實是曾經一起生活過的家人,而不是好幾代以前的祖先。 在極為重視祖先的時代,人們認為若對祖先不敬的話,是會受到祖先作祟的。在這種情況下,通常祖先的靈魂會現身,逼迫後人祭拜自己。而所謂通靈者的工作,就是告訴諸事不順的人們會發生問題是因為祖先作祟。 然而在今日,祖先崇拜的信仰已衰微,沒有人會去強調祖先的靈魂和祖先作祟 。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些說法已經讓人感受不到真實性。 這表示我們正逐漸從往生者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是時代必然的趨勢,也是生活環境產生的影響。 只要我們能適當地處理遺體,往後就不會發生太多棘手的事情。 這才是真正讓人消除自身對死後的不安,並減輕後人負擔的方法。

身後事不想麻煩別人

2018年06月05日
公開
47

身後事不想麻煩別人 日本流行「零葬」 「零葬」:不要葬禮、不留骨灰,也不需墓地與祭拜。 日本學者:人們不只面對「老後的不安」,更面臨「死後的不安」。 2016/07/28 高齡化、少子化的浪潮席捲台灣,銀髮族不僅面對「老後的不安」,也得開始面對「死後的不安」—包括墓地塔位不足、無人送終等「身後事」。 「讓人生的終點歸零」書封。商周文化�提供 比台灣更早步入銀髮社會的日本,近年出現一種新的殯葬觀念「零葬」—不要葬禮、不留骨灰,也不需墓地與祭拜,讓人生的終點歸於零。探討「零葬」觀念的話題書「讓人生終點歸零」,最近由商周文化引進台灣。 「讓人生終點歸零」作者島田裕巳是宗教學者、日本葬送自由促進會會長,長年研究殯葬文化。他在6年前出版書籍「不需要葬禮」,批判遭寺廟、葬儀公司把持的葬禮文化,轟動一時。 零葬更環保 不汙染環境 比起「不需要葬禮」,島田裕巳在新書提倡的「零葬」更精簡,被媒體形容是「簡單地死去」運動。人們可以不麻煩他人,生前便規畫好自己的喪葬儀式。包括從網路預購棺材或不要棺木、大體從醫院直送火葬場、骨灰也由火葬場處理不取回,自然也不需要墓地與祭拜。 島田裕巳擔任會長的日本葬送自由促進會,是日本推動「自然葬」的協會。島田認為,比起海葬、樹葬等「自然葬」,「零葬」更環保、不會讓骨灰造成對環境的汙染。 傳統殯葬文化近來也吹起簡約風,挑戰傳統價值與認知。 「零死」是一種終極自由 「我們是不是一直過度關心該怎麼埋葬往生者?」日本和中國一樣,重視「養生送死」。但島田認為,在以城市為主要生活型態的現代社會,單身蔚為潮流,人們更關心的是不麻煩他人的「自由」。沒有葬禮(零葬)、沒有墳墓(零墓)的「零死」,把往生者從殯葬的繁文縟節中掙脫出來,是一種終極的自由。 根據日本葬儀情報服務公司的調查,2012年,關東地區已有高達4分之1的往生者,採直接從醫院送往火葬場的「直葬」,不舉辦葬禮、直接火化。 沒有葬禮與墳墓,如何紀念或追思往生者?島田認為,真正的思念並不需要葬禮或墳墓。 面對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傳統的殯葬文化已不適用。 少子、不婚浪潮 無緣墓增多 日本人習慣葬在家族墓地。但隨社會結構的改變,目前僅3分之2的日本人擁有家族墓地,比率急遽減少中。當少子化、不婚浪潮襲來,許多家族墳墓因斷嗣、或後代移民國外,成為無人拜祭的「無緣墓」。日子久了,寺廟會將無緣墓的骨灰一起合併祭祀。這跟把骨灰交給火葬場處理的「零葬」命運相似,火葬場也是將「零葬」往生者的骨灰合併祭祀。 日本喪葬費用經費高昂,一個人過世後,葬禮與墓地平均要花費500萬日圓(約台幣170萬)。許多銀髮族擔心家人負擔不了身後事,必須每天省吃儉用。島田認為,對於「老後的不安」,政府擬定了許多對策,但對於「死後的不安」,迄今還沒有人提出解決之道。「零葬」這種終極的殯葬方式,正是解決之道。 聯合報�陳宛茜 報導

筆記:離開後留下的東西

2017年04月17日
公開
44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金璽別.商周出版 第一章 如果當時能懂得多愛彼此 〈不忍寄出的一封信〉 孩子是怎樣揣測父母的心意?身為一名禮儀師,工作上見到過無數的死亡場面,在現場我幾乎不曾看過孩子抱著往生的父母哭,但是父母一定都會把過世的孩子抱在懷裡哭泣。 〈在廁所獻上一朵菊花〉 花是花,蟲是蟲,它們只是單純的存在。玫瑰花漂亮,毛毛蟲噁心,這是因為我們已經帶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其實世間萬物並沒有美與醜,生與死也一樣。 〈思念引發的「中毒」〉 回想一下,有時我也會這樣。在現場聽到亡者的故事時,可以充分理解他的生活有多苦悶,等真的工作結束回家之後,一聽到太太喊累,卻又經常對她冒出「吃飽太閒」這種話。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家中每個成員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但是卻無法理解彼此的痛苦。 〈把孤獨當做朋友〉 亡者就只是招待朋友吃飯而已,不是嗎?有客人來家裡時,我們會燒開水泡茶,會削水果、煮新飯、煮湯,請客人吃飯,每個人都會這麼做,亡者也是一樣吧。街友就是來到家中拜訪、歡喜相遇的朋友。有了朋友,就可以分享生命中的孤獨。 在愛情和友情當中,如果只計較對自己是得抑或是失,然後只打電話對有出息的朋友噓寒問暖,對生活困頓的朋友則不再聯絡,也不把對自己毫無助益的人當朋友,在這種人際關係之下,我們當然就無從了解亡者與街頭遊民之間的友情。 有人說過,所謂「友情」是一種「可以分攤彼此重擔的關係」。我們不正是為了可以相互依靠、共同經歷這險惡的世界而存在的嗎? 第二章 不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我們都是重要而珍貴的人 〈不見人影的兒子〉 兒子眼中看到的就只有錢。他的眼裡、腦海裡、心裡沒有孤單面對死亡的父親,對於長時間睡在發燙電毯上的父親沒有罪惡感,也看不到父親把紙鈔鋪在棉被下方因而感到滿足的心情。如果不是為了兒子,亡者為什麼要把五萬元的紙鈔當成寶物一樣,藏得如此隱密。 〈所謂生命,是戰勝命運之沉重〉 在人生中有許多條路,所有的路也都有它的意義。 〈思考過身後事才離開〉 老奶奶就這樣為明天做好了準備。她沒有因為失去聯絡的子女及困窘的生活而失意,也沒有懊悔昨日的種種。她不僅認真過著今天,同時也毫不眷戀地為明天準備。這正好映照出我「為了明天」卻浪費今日、後悔昨日的面貌。 〈幫忙搬家到天國的助手們〉 由他人來整理反而比較容易吧!如果由家人動手整理親人獨居死亡或自殺身亡、甚至遭犯罪殺害的現場,就會一直想起亡者的過去,整理的工作將更為艱難。所以由我們來代為清洗血痕,抹去痛苦的記憶。我們是一群幫忙搬家到天國的助手。 〈把一切都給了他〉 有垃圾要倒垃圾,吃完飯要洗碗,傢俱蒙上灰塵要擦拭,地板髒了要拖地,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然而支撐我們日常生活的就是這些小事。當生活的意志逐漸轉為消沉時,最先放棄的也正是這些小事。 〈失去生命意志的時候〉 生活品質受能力所支配,跟不上的人將逐漸落伍,進而被周遭的人及家人所遺忘,與社會脫節。這樣的人慢慢成為失去自我、喪失生命意志的隱居型孤立者,最後終至凋零,這就是所謂的「孤獨死」。 由於強烈的自尊心作祟,讓他難以忍受自己跟不上世界變化的事實,就兒子的立場而言,要卸下對失去能力的父親的扶養責任又會有罪惡感。但是兒子還要扶養其他家人,兒子未來的路也還很長。或許亡者心裡是這樣想的吧:自己早點死對大家都是一種解脫。 與外界斷絕往來,終至孤獨死亡的人愈來愈多。 第三章 希望,盛開在谷深之處 〈世界上最糟的選擇〉 孩子的生命並非屬於他人所有。認為沒有父母的小孩就一定會不幸,而且只能過著悲慘的生活,這是缺乏根據的錯誤想法。並非生他、養他,就是孩子生命的主人,但父母們通常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希望,盛開在谷深之處〉 我再次深刻感受到,一場任何人都可能遭遇的悲傷及痛苦,是如何地改變一家人的生活,也體認到從父母呈現的樣貌即可看出子女未來是什麼樣子的事實。想讓兒女耳濡目染過上正向的生活型態,父母應當率先以身作則。 〈痛苦,是按月支付的人生租金〉 「痛苦」,要活著才能體驗,「幸福」也必須活著才能品嚐,因此無論是痛苦還是幸福,都是我活著未死的見證。人生不可能沒有幸福,也不可能沒有痛苦,但是我們卻只想取其中一個。 幸福來臨時被視為理所當然,所以感受不到那是「幸福」;痛苦卻被視為不存在於原本的生命裡,所以碰到時會抱怨「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甚至悲觀地殘害自己。 借用一段不知在哪裡看過曾深受感動的話,想傳達給那些有尋死念頭的年輕人。 「想死」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不想活得那麼痛苦」,換句話說也就是「希望好好地活」,所以我們應該把「想死」這句話用「希望好好地活」來取代。不要說死亡,因為所謂「生命」的涵義,就是「活下去」的指令。 〈大家所喜歡的告別方式〉 「孤獨死」要凸顯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孤獨死」告訴我們不是他死得多孤獨,而是告訴我們他活得有多孤獨。不管是因為生病還是自行結束生命,「孤獨死」都是由寂寥落寞的生命所召喚來的。一旁的空酒瓶,高聳的垃圾堆,空無一物的冰箱,滿布灰塵的地板,偶爾則是名牌服飾與閃亮的寶石,這些都是孤獨留下的證據,顯示亡者已經喪失生存意志。它們不正是顯示著,「死亡」是因為再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我也祈禱,自己能有這樣平和安寧迎接死亡的幸運,在最後一刻能夠一一擁抱我所愛的人,然後安靜地像睡著一般。大家應該也都喜歡這種與世界告別的方式吧。 〈這家人的生活方式〉 老奶奶變得奢侈,難道不正是家人所造成的?這裡就像是有人住、寫著「此處僅供睡覺」的家,雖然因有暖爐而不至於受凍,但卻是一個毫無溫度、冷清的家。長期以來,老奶奶就像獨自一人生活在孤島中一般。 第四章 我們真正留下的東西 〈更加熱愛生命及愛人的方法〉 要經營一種屬於人的生活時,金錢雖然是必需不可或缺的東西,但因為金錢而去毀損愛情,這個代價未免太大了。如果能稍微放下對物質的崇拜和執著,我們也許就能愛得更多,也能得到更多的快樂。生活也將因此變得更為豐富、更幸福。 〈無法表達悲傷之時〉 對一個哭泣卻不想被發現的孩子來說,又不能輕率靠近她。難道這代表她對母親最後的一絲期待嗎?如果哭出聲音,會感覺像是已經變成孤單一人,是這種恐懼讓孩子屏息哭泣的嗎? 即使面對難以承受的苦難,最後還是要重新站起來活下去,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人生。 〈誰是真正的家人?〉 這個世界的人情日漸淡薄,不會毫無來由地對人親切,也不會沒有目的來接近你。帶著微笑和善的臉孔,已經不能完全相信,這就是我們現實中身處的社會真相。我們在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所受的傷害就有這麼多。 〈負擔不曾稍減的愛〉 為什麼爸爸總是想獨自扛起所有的責任?其實可以讓子女一同分攤身上的擔子。同時身為子女及父母的我,無論站在哪一方的立場去想,都感覺為難。不過我很清楚一件事,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悲傷與自責將會慢慢模糊,但是父母給予子女的愛卻是永遠清晰。 〈沒有人傷心的死別〉 即使是孤獨死,總有家人處理後事。沒有人處理的後事,才是真正孤獨地死亡。我們應該深刻思考的是我們的鄰居為什麼必須孤獨地面對死亡。活的時候就付出關心吧! 【後記】除了愛,還是愛 我們的簡短問候,或是一句溫暖的話語,都可能使我們珍愛的人選擇求生而非尋死。其實對我們來說,真正能留下來的,是曾經全心愛過誰以及被愛的記憶,僅此而已。 【附錄】遺物整理師的叮嚀:美麗完結之七大守則 一、 請養成整理的習慣,建立生活秩序 當我們感覺受到傷害,開始對人們失望,以及困於生計而使生活意志消磨時,懶散也會跟著上身。支撐我們日常生活的力量,正是從吃完飯要洗碗,傢俱蒙上灰塵要擦拭,地板髒了要拖地之類的小事開始。請將用不著的東西果決地丟棄吧!或是送給身邊的人也可以。總之最重要的是維持我們生活空間的單純與清潔。我離開後的位置愈清爽,愈能減輕生者的悲傷。 二、如果有話難以說出口,請用文字寫下來 請記得要將筆記本保管在顯眼的地方,好讓生者容易發現。對於那些因為你的離開而陷入失去親人痛苦的人來說,這是一點小小的體貼。 三、重要的物品請保管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在你離開後,如果存在可能造成家人間糾紛的金錢問題,千萬別忘記一定要事先把問題解決。 四、不要對家人隱瞞病情 對家人隱瞞病情,雖然暫時不會成為家人的包袱,但日後卻會讓家人自責一輩子。請記得一件事,就算公開病情可能會帶來一時的負擔,但是如果隱瞞不公開的話,卻反而讓孩子一輩子感到愧疚。有時還是需要有明智之舉,將自己的問題交給家人共同分擔。 五、充分使用所擁有的物品! 不要捨不得,趁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好好地利用這些東西,然後把不需要的東西果斷地丟棄。不知何時用得到、只使用過幾次的新東西,還有花大錢買回來的物品,都是一些不需要、但卻一直保留著的東西,這樣只會讓生活變得複雜。為了此刻還活著的自己,請不要捨不得使用自己擁有的物品。 六、請為自己而活,不要為別人 與其對他人有所抱怨,當初就應該寧可被罵自私,也要為自己好好活著才對。因為別人,因為想幫別人,導致自己活不下去,這種行為有如傻瓜一樣。自己要先好好活著,才能夠幫助別人。 七、最後留下的,是與所愛之人的共同回憶。請多留下美好的回憶 愛與被愛的記憶會一直保存很久,即使在我離開人世後,它也會溫暖地覆蓋著世界的某個角落。請與心愛的人多留下美好回憶,它會在你人生的最後一刻,溫暖地包圍著你。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

2017年04月16日
公開
45

書名: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    떠난후에남겨진것들 : 유품정리사가떠난이들의뒷모습에서발견한삶의의미 作者:金璽別 김새별 譯者:蕭素菁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8月4日 by嘎眯不搗蛋部落格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是什麼?直白的說就是「遺物」。 作者的職業為專業的「遺物整理師」,我只知道這行業在日、韓漸成氣候,不曉得台灣可有相關業者?我希望有,且隨著社會演變也需要有,況且我們遲早都可能需要他們的協助。雖同為送行者,遺物整理師和禮儀師或葬儀業不同,專門負責整理亡者身後的遺物和居所。 「我們是一群幫忙搬家到天國的助手。」 試著揣想幾個情境,火災後之狼籍,凶案現場之可怖,獨居或自殺亡者經過長時間才被發現之氣味、液體、形貌,會飛的、會蠕動的小生物傾巢而出。且不提遺物整理師非同小可的體力、心力、意志力,光說設備,一般清潔公司的消毒機或除臭機根本不管用,這也是為何部分清潔業者想跨足這個領域卻未必作得好,以深深滲入傢俱、壁紙、地板之屍臭和頑強有機液為例,若妄想以幾桶清潔液解決的話,下場只是添亂而已。 之前曾在電視節目瞄過日本的遺物整理師出動時百分之兩百慎重,衣著配備簡直像太空人,這兩天讀這本《離開後留下的東西》發現我早前的認識仍然流於表面。想要通風?不好意思,窗戶不能隨便打開,血水也不能直接從浴缸或馬桶沖走,關於除臭、分類、消毒、病毒防疫… …等至關重大的細節處理,絕非外人想像的「清理清空就可以」。 這些忍人之所不能忍,能人之所不能的職人,經常遭受世人的偏見、不歡迎甚至喝斥,只差沒潑聖水灑符水,當然我們可以雲淡風清的說他們如此可敬可佩,社會大眾應予尊重云云,巴特,要是咱們家剛好開餐館,數位遺物整理師剛從清理現場休息過來用餐,即使低調的、靜靜地進入餐館,所有客人聞到氣味皆掩鼻離去,屆時別忘了說好的和顏悅色蛤∼ XD 她不僅認真過著今天,同時也毫不眷戀地為明天準備。 這正好映照出我「為了明天」卻浪費今日、後悔昨日的面貌。 不想麻煩子女徒令孩子痛悔的老人,想念也感念母親卻走向絕境的孩子,解除居家軟禁仍選擇自囚的前首席法官,抱著孩子腐爛屍首慟哭的母親,意志消沉任環境淪為垃圾堆的家庭,沒有朋友卻有一群街友的男子,生無可戀連同孩子性命一併剝奪的父親,這本書集結作者多年來為逝者整理遺物時的種種感悟,有太多的美善、炎涼、孤苦、感動及遺憾,徘徊人間的不只是孤獨身影、哀怒哀樂或愛的記憶,由靜寂深處發出迴響所突顯的不是死亡,而是存在奧義與生命熱度的殷切短訊。 作者開宗明義提到這不是一人出生到死亡的自傳,也不打算提供刺激性話題作為談資,只希望讀者從這些亡者身後留下的訊息明白一些什麼,也許明白這當中包含我們終將面臨的狀況,或許明瞭你想要的太多但需要的實則很少,又或者延伸至行動間的愛與關懷不再蹉跎。當然還不能不提作者的小小心願,期盼逐漸改變世人對遺物整理師的負面看法。爾後,你當分辨哪些東西能真正留下來,俗話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留下來的不是金錢物質名聲等身外之物,我們留在世間的重要遺物和究極資產是什麼?凡此種種,留待大家自行閱讀並咀嚼箇中深意。 「有垃圾要倒垃圾,吃完飯要洗碗,傢俱蒙上灰塵要擦拭,地板髒了要拖地, 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然而支撐我們日常生活的就是這些小事。 當生活的意志逐漸轉為消沉時,最先放棄的也正是這些小事。」 要是你當真啥也不想留, 恨也不,愛也不,遺書不寫,生命熱情也不, 你最起碼可以少留點垃圾吧?(認真貌)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試讀心得2 by P醬的小小天地部落格 「幫忙搬家到天國的助手們」 一開始看到作者金璽別的職業,讓我極為驚訝,這是個少見又特殊的職業--「遺物整理師」,將亡者留下的痕跡清理乾淨,將遺物整理好給家屬,最後在打掃周邊,通常所接到的委託亡者,幾乎都是孤獨死亡、自殺、犯罪死亡……都是屬於比較悲劇性質的死亡,加上死亡是多數人較為忌諱的事情,打掃時可能又經常沾染上氣味,所以使得這個職業,受到一些歧視,明明是個充滿正面能量的職業,卻未得不平等的對待,實在是令人有些感嘆。 因為感嘆自己無法替死去的朋友,做任何事情,在看到禮儀師替朋友入殮仔細的模樣,且守護朋友最後的尊嚴,這個影像在他腦海留下深刻印象,後來有有人拜託他介紹願意從事葬儀工作的人,他立刻自告奮勇,開始了他的禮儀師工作,他寫下一些對工作的感想,也會記錄在部落格裡,某天有位女士跟他聯繫,表示父母過世,但過於悲痛而無法整理其遺物,希望可以委託他們代勞,漸漸這樣的委託開始增加,而決定轉換跑道,成為一位遺物整理師。 這是本由許多小故事所組合而成的書籍,記載了許多作者在整理遺物時所發生的故事, 每段故事,都讓人有些感觸,甚至感到悲涼,有時候只要多一點關心,就能阻止悲劇發生,一句溫暖的言語,能成為支持某個人活下去的力量。 「不忍寄出的一封信」在這篇故事裡,一個有著大好前途的牙科醫師,一直都非常認真用功且名列前茅,卻選擇燒炭自殺,似乎讓人有些想不通,一封未寄出的信件,寫著對於父母的關愛,以及透露出家境之貧困,為了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讀書成為一名醫生,但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或許是從事音樂相關的工作,筆記本裡滿滿都是像詩又像歌詞的文字,一把吉他與滿滿的樂譜,但是家裡的環境,讓他無法說出心中所愛,無法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或許是這樣沉重的人生負擔,讓他選擇走向自殺這條路,但對於父母而言,讓他們看到自己幸福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孝道。 這樣的選擇非常的不負責任,父母親要如何面對兒子的死亡?要如何面對困頓的生活? 夢想與現實有矛盾時,也是可以思考如何取得其平衡,誰說一名醫生就不能從事音樂創作?可以先謀求穩定的生活基礎後,在閒餘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很多管道都可以發表自己的創作,也有很多歌唱節目與比賽,自殺是最愚蠢且最不負責任,試圖與父母溝通,也是極為重要的,明明答案有千百種,卻選擇最差勁的一種,唉! 「把孤獨當作朋友」在這篇故事裡,亡者是大樓警衛,喜歡寫詩,經常找露宿街頭的遊民回家煮飯吃,附近的住戶都極為厭惡一堆遊民聚集在自家周圍,告別式上聯絡不上他的親朋好友,唯有那些被他請過飯的街友過來參加,表示亡者沒有家人,不能連最後一程都讓他孤單地走。 一個善良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孤獨的人,對於亡者而言,他請遊民吃飯,不是同情也不是可憐,他只是招待朋友吃飯而已,大家一起分享當天的生活點滴,是可以自在相處的朋友,也是可以一起分享彼此的孤獨,我們只是用侷限的角度看待他們的關係,卻沒有看到他們之間的友情,這不免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與周遭人之間的關係,「友情是一種可以分擔彼此重擔的關係」。 還有許許多多的小故事,總使人能從中獲得不同的感觸,一本充滿感動的書籍,分享給您。

殯葬與生死作業一

2009年11月27日
公開
40

【殯葬與生死作業一】  如何建構合乎現代的殯葬禮儀文化? 當前,台灣地區尤其是農村,喪葬陋習普遍盛行,其噪音、髒亂已構成一大社會公害。它吞噬著社會財富,困擾著千家萬戶,腐蝕著人們的心靈,污染著社會風氣,形成著一股強勁的幽冥衝擊波。然而又有不少人熱衷於喪事大肆操辦、猶恐不及他人;更多的人憎惡它,但又沒有辦法擺脫現實。因而,喪事奢辦之風已扮演出一堆鬧劇、醜劇甚至是悲劇。這種消極社會現象的氾濫絕非偶然,理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大力倡行殯葬改革,興利除弊,乃是當前樹立社會新風的當務之急和時代賦予的歷史任務。 猶記剛踏出校門的第一份工作,同乘交通車上的阿姨得意的說在她婆婆的葬禮上,她如何哭得比其他妯娌還大聲,不管是聲勢、氣勢都比其他人來得強,只見她口沫橫飛地說著,平時她婆媳倆總不對盤,但誰在乎妳平時的表現,重要的是在葬禮上妳哭得比別人大聲妳就佔優勢,多少親戚對她的表現是讚不絕口,那天更為她博得不少光彩。至今仍忘不了她睥睨一切的口吻:「平日的孝順算什麼?只會累死自己,還不如省下這些精力留待老人家葬禮上好好演一場來得有價值。」 這番驚人言論徹底顛覆了我對孝道的看法,著實也讓我大開眼界,怎有人敢如此大逆不道的大放厥詞?但十年後的我終於體認到這番話背後的意涵。 一天,我婆婆與街坊閒聊中批評某某人同住的媳婦平時侍奉公婆孝順又勤快,原來只是障人耳目,她內心一直瞧不起她婆婆,不然在她婆婆葬禮上哭最大聲的不會是平時不曾回家探望的其他妯娌,若她真的孝順就該哭得比其他人大聲才對,可見她平時都是虛情假意,表現給別人看的…云云。 原來那位阿姨講的並不誇大,孝順還真是要表現給別人看,而不是對自己交代的過去就行,自己問心無愧尚不足以代表別人的肯定。 老人家的想法如此,可見喪禮在中國社會中經常走向反面,成為極端的形式主義,為形式而形式,純粹是生者在大出風頭。這無疑是需要大力改革的。   喪葬陋習實為社會一大公害,要如何建構一套合乎現代的殯葬禮儀文化,呂應鐘教授說得好: 一、大力加強破除迷信、進行厚養薄葬的宣傳教育   說穿了「殯葬改革」就是一個觀念認識的問題,觀念認識又涉及民俗傳統,民俗認為應該如何做,當地人就如何做。人們並未真正從思想觀念上認識到殯葬改革的必要意義,因此,喪葬中的許多迷信活動仍如長效慢性毒藥,長期潛移默化,許多人中毒雖深,卻不能自我覺察。因此政府必須大力而又深入地宣傳破除迷信,移風易俗,政府高官以身作則勤儉辦喪事。   在各級教育中加入「厚養薄葬」的教材,教育後輩從精神上和物質上盡力奉養好老人的生活,使其居安食美、心暢神爽,頤養天年;而在老人死後,喪事應盡量從簡,有益於社會、有利於生者、有安於死者。政府制定節約的追悼儀式,向遺體告別以代替搭靈棚、出大殯,用黑紗、白(黃)花代替披麻戴孝,用鞠躬代替跪拜,用哀樂代替吹奏舊喪曲,用火葬代替土葬等等。 二、依法加強殯葬活動的社會行政管理   殯葬活動是一項涉及到國家、社會、個人三者利益的社會公共事益,因此必須建立健全一系列相應的規章管理制度,己有的有關法規和政策應嚴格執行,對違反法律、制度的喪戶應進行必要的法律或行政制裁。   當然,從目前具體國情分析,殯葬改革也不宜操之過急。不同民族有一些不同的習俗,先採火化和土葬兩種形式並存,政府劃定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規定在火葬區內要堅決推行火葬,骨灰存放骨灰堂或安葬在骨灰公墓,不准把骨灰再入棺土葬。在土葬改革區,利用荒山瘠地建造公墓,統一規劃,禁止亂埋亂葬。 三、加強殯葬活動的群眾自我管理   殯葬改革,涉及到千家萬戶,因此必須加強與改善殯葬活動的基層工作,進行有效的群眾自我管理。可以分社區向群眾宣傳簡辦紅白事的意義,按照群眾意見制定章程和條例,這種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形式和經驗,應大力推廣。 四、有識之士應做簡辦喪事的表率   歷代以來,不乏提倡簡辦喪事的有識之士,然而我們在台灣看到的是富商、高官的喪事還遠比一般百姓奢華,這是極壞的風氣,政府應制定一套通用的節約葬儀法規,不論地位高低,一視同仁。 五、推展「樹葬」──讓生命與環保回歸自然   台北市議員魏憶龍曾在市議會民政業務部門質詢時,提出「樹葬」的觀點,建議社會局殯葬處研究推廣,並邀請社會局陳皎眉局長「以身示範」,簽名認養種樹,推展「樹葬」的文化。   推動「樹葬」的觀念除了「節葬」之外,更有環保的觀念。除了減少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困擾,節省喪葬費用,由於配合每人種樹的活動,更讓大地增進綠色生機,也讓死者的生命在綠色的成長中,再活一次,意義相當重大。 六、改革追悼會儀式   追悼會本來是對傳統厚葬隆喪習俗的否定而改行的簡單儀式,是現代社會懷念死者、表示哀悼的祭奠方式。但是久而久之又變成相當複雜。所以也必須改良。   追悼會上都會宣讀悼詞,其內容無一不是竭盡贊美死者生前功德之能事,似乎死者生前不是完人,就是超人,至少是好人。連槍擊要犯大流氓也被追悼成英雄,此種不實事求是的評價,從形式和內容上使悼詞成了一種現代八股文,完全失掉意義。   再如,向遺體告別成了一種必須履行的程序,似乎不這樣做就是對死者的不敬,其實這又是一時不必要之舉。為了履行這道程序,殯儀職工不得不在絕大多數人避之猶恐不及的特殊環境中,負責為死者的梳妝打扮,竭盡自己所能,讓死者的遺容遺體盡可能與其生前的形象接近一些。我們不否認殯葬職工為此而付出的特殊的艱辛勞動。但是,所有參加向遺體告別的人們,腦海中留下的只是死者塌陷的眼窩、枯槁的面龐、躺在玻璃罩內一絲不動的悲涼屍體的印象,改變了生者對逝者在世時音容笑貌的美好追憶,既然如此,向遺體告別的程式為什麼不可以取消?   向死者表示哀思,當屬人之常情、無可非議,但追悼死者的方式應有多種多樣,不必拘泥於一種做法,即便是追悼會本身,也是可以從形式和內容上賦予其新意的。   總之,追悼死者的方式盡可以多種多樣,各個地區、各行各業,可以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遵循節儉、便利、向上的原則行事,並將各種好的做法及時推廣、蔚成風氣,以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提高與發展。

殯葬與生死作二

2009年11月27日
公開
43

※請略述殯葬學與生死學的關係及其影響如何? 一般而言,生死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關乎吾人(包括個體與群體)的「生、老、病、死」等事件、現象與經驗之本身,以及生死事件與現象所關聯的時空場域、歷史縱深、文化背景、心理情境與所處的社會脈絡…等等要素。因此,其範疇是從「養生」到「送死」,包括個人與群體,乃至社會層面,與「生、老、病、死」密切相關之各項課題。 根據傅偉勳教授的理念,以及慧開法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與研究心得,未來大學校院的生死教育課程,包括從通識教育課程到專業養成教育課程,可以有以下幾點開展的方向: 1. 生死哲學之課題:心性體認本位之生死哲理探索,包括儒、釋、道三家心性體認本位之生死觀與生死智慧。 2. 生命倫理之課題:有關現代家庭倫理、兩性關係、醫療、公共衛生與安全、自然生態與環境…等生命倫理課題之探討。 3. 生死禮俗文化之課題:包括本土的生死禮俗文化之研究,以及「冠、婚、喪、祭」等禮俗之傳統學理探究及其現代化之可能開展。 4. 生死關懷之課題:包括老年安養、安寧療護、臨終關懷、喪親反應、悲傷輔導以及自殺防治之學理探討與觀念推廣。推動轉化以救治(Cure)為本位的傳統醫療觀,成為以關懷照顧(Care)為本位的新時代醫療觀。 5. 生死政策、法規及制度之課題:與生死相關之公共政策、法規與制度之探討。包括醫療健保、老年安養與社會福利、殯葬服務…等公共政策、相關法規及制度之探討。 6. 生死教育師資培訓之課題:生死教育與生命教育之理論奠基、教學推廣與師資培訓。為各級學校及各年齡層(涵蓋幼兒教育、成人教育與老年教育)之生死教育與生命教育,作學理奠基與課程規劃之研究,作為生死教育與輔導之教學推廣與師資培訓的基礎。 目前殯葬仍是一門傳統行業,殯葬專業教育的實施,將可使殯葬由傳統行業提昇為現代專業。專業的特色至少包括專業教育、專業管理和專業證照,最佳例證便是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會工作師。而這些「師」級專業的運作現況,適足以作為在殯葬方面推行禮儀師證照制度的重要參照。 既然是專業禮儀師,知識性的學科訓練必不可少。殯葬業處理人們身後之事,深深涉入情感精神層面,理想的殯葬教育不全然屬於技術職業教育,還應納入提昇業者素質的生命教育才是。 殯葬是民生必需的行業,人人都用得著它。殯葬業內部的核心活動為遺體處理與生命禮儀,外部則為行政管理與企業管理,它們可區分出殯葬衛生學、殯葬管理學、殯葬文化學三門次學科,共同組成一門更大範圍的「殯葬學」。如果殯葬學是殯葬教育的專業教育部分,則生死學便可視為其素質教育部分。殯葬與生死皆和人息息相關,而人乃無逃於天地之間,也就是生活在特定的時空脈絡中。故生死學是為殯葬學提供最基本的生死相關知識學問,以銜接殯葬專業教育課程。 老子言「出生入死」,指人從生來、往死去,一切自然而然,今人把它引申成冒險犯難之意,不無警惕作用。而生死學有三問:我從那裡來?我往那裡去?活在當下,如何安身立命、自我實現?鈕則誠教授更言「我從娘胎來,往棺材裡去」,其中「娘胎」包含演化與分子觀雙重意涵,體現出傳宗接代的深遠作用。至於「棺材」更顯示出殯葬業作為民生必需行業的不可或缺。如今生產需要醫師或助產士協助,善後請禮儀師或喪禮服務技術士代勞也是理所當然。有待反思的是,倘若生孩子是喜事,為何台灣會走向少子化?而喪禮多歸於凶禮,為何人們少不了它? 華人殯葬教育在本質上屬於華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最終理想是為維繫生存、改善生活、發揚生命;它離不開生活,更緊緊關係著生存。華人殯葬教育以「中華本土文化」為核心價值、「在地禮儀民俗」為內容特色、「華人殯葬管理」為發展目標,表現為一套「異中求同,同中存異」的專業教育理念與實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