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娃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凱:毛孔角化症

2011年03月05日
公開
29

毛孔角化症 Keratosis pilaris | 皮膚科 | 高雄 | 劉達儒醫師 分類:一般皮膚病治療及衛教2009/08/08 19:4940%的人患有毛孔角化症你如何避免? (圖:大腿上的毛孔角化症) 人人都想有健康膚質,當紅紅的小顆粒爬上身,該如何處理,還肌膚亮麗本色?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身體的皮膚上有一粒粒膚色或紅色的凸起,看起來實在是不甚美觀,摸起來又好像是粉刺,忍不住用手一擠,還果真擠出白白的粉刺……奇怪,粉刺怎麼會長到身上來呢? (圖:毛孔角化症) 這其實是一個普遍的誤會。這些小顆粒並不是粉刺,而是毛孔角化症。 (圖:毛孔角化症,手臂是好發部位) 毛孔角化是一種角質化異常的疾病。最常發生於兩上臂的外側,常被誤以為是粉刺、青春痘或是澡沒洗乾淨。毛孔角化症好犯於手臂和腿部之伸側或外側,偶而可見於臀部、背部,嬰兒則常見於臉頰。此症乃由於毛囊皮脂腺管之開口處有角化現象,形成所謂的「角」,而硬化之後會導致毛孔閉塞。外觀有如針點般的小丘疹,散在性的分佈,顏色呈膚色、紅褐色或棕色,大部份的疹子均無關痛癢。 (圖:毛孔角化症,手臂是好發部位)   毛孔角化?這個名稱聽起來很專業,但它的盛行率卻相當普遍。在美國的調查顯示,約有40%的人患有毛孔角化症。 其實許多人都有這種毛病卻不自知。你可以仔細檢查一下自己的皮膚,如果毛孔有一點一點的發紅,甚至摸起來會感覺一粒一粒的凸起,這就是毛孔角化症。再嚴重 一點,毛孔的顏色會更深,呈現暗紅或褐色,顆粒也會更粗糙,看起來很像是雞皮疙瘩。病灶的分布區域最常見的依序是上臂(92%)、大腿(59%)、臀部 (30%),臉頰也不少見,少數患者會全身分佈。疹子的數目可以從數十顆至數百顆,這些像雞皮疙瘩的疹子,外觀上也非常明顯,常常造成患者不敢穿短袖衣服 的困擾。   一般的毛孔角化症,既不痛也不癢,更不會產生病變,所以許多人即使有這個毛病,也不會太過在意。但對愛美的女性而言,可就不得了。因為它好發於青春期至40歲的女性,之後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退,但好發時期也正是最在意外表的階段。有些患者因為覺得難看,所以即使是大熱天,也穿著長袖長褲,以遮掩不必要的尷尬。更嚴重的,誤以為一粒粒的凸起是粉刺或痘痘,興起“除之而後快”的念頭,用手指擠壓或摳抓,造成更嚴重的發炎及色素沉澱。   冬天更嚴重   毛孔角化症是一種先天基因導致的體質。皮膚科醫師表示,具有這種體質的人,毛囊周圍的角質會增厚,導致毛囊口被過厚的角質堵塞,造成一粒粒的小凸起。一些具有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的患者,通常也患有毛孔角化症。 (圖:毛孔角化症,近看)   冬天時的症狀會更為嚴重,因為和毛孔角化與角質變厚有關,所以當氣候較乾燥寒冷時,角質增厚的情形會加重,也就使症狀變得更加明顯。   除了先天體質因素外,也有報告指出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全身性的乾燥,而乾燥就加劇了毛孔角化的症狀。   一般而言,毛孔角化除了外觀不佳外,並無太大的不便。“但最怕患者用手去抓,”皮膚科醫師無奈地表示。因為一旦用手去摳,才是可怕惡夢的開始。當患者摳抓時,會使毛孔周圍的組織水腫,如此一來,毛孔開口變得更小,更容易堵塞,就會產生粉刺、毛囊炎的現象,如果抓傷,也會形成疤痕及色素沉澱,屆時要治療或改善,就更加不易與麻煩。   難痊癒,只能改善   由於毛孔角化是與角質有關的疾病,所以一般的治療都是以去角質藥膏為首選,像是A酸、果酸、水楊酸及尿素等。 A酸的作用較為深入,可直接影響到細胞核,去除不正常的角化,長期使用將可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另外像尿素,則具有保水的功能,對於去除角質,也有一定的功效,是在臨床上常被使用的外用藥。    (圖:手臂毛孔角化症,摸起來像紅色的雞皮疙瘩) 醫師認為,由門診患者的反應看來,高濃度如3.5%的水楊酸, 有相當好的療效。水楊酸本身為脂溶性,剛好可以沿著毛囊開口,順著皮膚油脂到達角化部位,進而溶解角質,改善症狀。此外,水楊酸價格不高,經濟實惠,作用 又較為溫和,可用較高的濃度來製劑使用,達到良好的改善。不過,很難說哪一種藥的效果最好,因為不同的人,對於各種藥的接受度不同,有些人覺得A酸好,有 些人則認為水楊酸有效,藥的療效會因人而異。   患者只要配合醫師的指示耐心擦藥,都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不過,醫師表示,角質的生成有一定的週期,通常是一個月。所以想要擦幾天藥,就得到晶瑩剔透的皮膚,患者可要大失所望了!如果有迫切的需求,像是結婚、參加宴會,要展露漂亮肌膚的場合,就需要祭出更重的法寶了!   皮膚科醫師可用果酸換膚、鑽石微雕等方式去除角質層,讓肌膚呈現出美好光滑的外觀,但這仍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先天的基因無法改變,所以再次新生的角質,仍會有毛孔角化的現象。通常一個月後,又逐漸恢復到原來的樣貌。這是患者在治療前,一定要有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