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sophi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貝們去國家森林公園(National Park De Hoge Veluwe)

2009年11月08日
公開

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倘佯於De Hoge Veluwe森林國家公園,騎著單車深呼吸 … De Hoge Veluwe森林國家公園內有許多獨特的景觀,如野荒地、草原、浮動沙地、沼澤等等,以及珍貴的野生動物,如赤鹿、獐鹿、摩弗倫羊與野山豬等等,還有歐夜鷹、松樹貂、獾等保育類動物。您可以自由取用公園內免費的白色腳踏車,42多公里的腳踏車道,引導您遊覽公園內的各個景點。 從鄰近城市轉搭公車抵達De Hoge Veluwe森林國家公園,除了公園的三入口(Hoenderloo、Otterlo與Schaarsbergen)設有公車站外,庫勒慕勒美術館與遊客中心也都各設有一站。 庫勒慕勒美術館(Kröller Müller Museum) 因珍藏許多梵谷的作品與擁有歐洲最大的雕塑公園而聞名世界!庫勒慕勒美術館前設有白色腳踏車站,您可以隨意取用或歸還腳踏車,以這裡作為遊覽De Hoge Veluwe森林國家公園的起訖點。 遊客中心(Visitors’ Centre) 遊客中心距離庫勒慕勒美術館約有20-30腳踏車的車程,指引標誌清楚,這裡也設有一白色腳踏車站。您除了可以在遊客中心詢問相關的資訊、參加生態導覽解說外,還有一座小型的自然科學博物館(Museonder)可以參觀。另外,您也可以到附近的De Koperen Kop餐廳休息,喝杯咖啡或者來份荷蘭式煎餅(Pancake)。 自然景觀公園(Landscape Garden) 自然景觀公園位在遊客中心的後方,1.2公里長的路線引領您進入De Hoge Veluwe森林國家公園裡自然生態的奧妙。您可以看看19世紀初的人們如何在茅草屋裡生活,或者,躲在觀鳥站內,靜心地等待就能欣賞到鳥兒可愛的模樣!您也可以在中途的小湖旁欣賞珍奇的水生植物與兩棲動物。另外,路線的盡頭則是一座鋸木場,您可以親身嘗試做些鄉村粗活。 休伯特狩獵小屋(Jachthuis St. Hubertus/St. Hubert Hunting Lodge) 庫勒慕勒夫婦當初建造這座狩獵小屋的用意是希望能夠在這一片自然且美麗Hoge Veluwe的區域裏擁有自己的住所。與庫勒慕勒博物館一樣是由Dr. Berlage設計,設計理念是基於獵人的守護神休伯特(St. Hubert)的故事而來的。狩獵小屋的四周圍繞著清澈的湖水,迷濛著清晨的雨露,有如童話的仙境。

1歲後寶寶教育進入關鍵期

2009年10月31日
公開

  等過了1歲生日,寶寶們就進入了另一個成長的關鍵期——一個獨立意識突然大大增強的階段。他們總喜歡自己做事,雖然還不會說“我”,但總是用行動表明了“讓我來”的決心和勇氣。 但他們無法扭轉的事實是,光有願望遠遠不夠,他們的能力與“能做”還差得很遠,於是,看上去他們的嘗試顯得很笨拙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會出現“錯誤”。 所以爸爸媽媽都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原來乖巧的寶寶到了近兩歲以後,好像突然變了一個人似的,常常把“不”或者“不要”掛在嘴邊,你讓他做什麼他偏不做,不讓做的事情卻偏要做,讓大人非常頭疼。面對頭緒繁雜的養育問題,許多家長總感到抓不住重點,難道養兒育女真的就這麼難嗎?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應對寶寶的這種反抗心理,在1歲到2歲這個關鍵期,又有哪些能力是家長應該著重對寶寶進行培養的呢?  專家解疑 專家:馮國強(福康之家首席成功育兒指導專家)   家長對1∼2歲寶寶的核心育兒任務是什麼? 1歲到1歲半的寶寶可以獨自行走了,探索世界的自由度無形中增加了不少,同時他們也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主意,那麼這個階段家長的育兒重點是家長要試著讓寶寶執行自己的指令。如果家長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基本實現這個階段寶寶能力發展的目標,也有助於其他問題的解決。這個時期寶寶的活動能量進一步增強,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但對身邊的危險或什麼是不該做的事還懵懂不知。家長要讓寶寶懂得父母的語意和情緒變化,要讓寶寶快樂地執行家長的指令。首先保證寶寶學習探索的興趣,還要為寶寶創造安全的活動空間。另外,利用寶寶喜歡參與生活事務、樂於模仿的特點,對寶寶進行適度的引導,讓寶寶快樂地執行指令,當然要控制指令的數量。而對於1歲半到2歲之間的寶寶,家長的核心育兒任務就是要想方設法為寶寶提供可以盡情發揮“創造激情”的安全空間,以積極的方法來應對寶寶的反抗行為。   1∼2歲寶寶的飲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2歲寶寶的每日飲食應包括:(1)每日主餐應保證有瘦肉或禽類、肝、魚25克,每天雞蛋1只,豆製品15~25克,牛乳或豆漿250毫升。 這樣的飲食搭配既供應了豐富的鐵,又供應了優質蛋白質。 (2)每天必須攝入足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並於進餐時同食。 (3)每天必須進食穀類食物,如米飯、面、麵包等130~200克。  1∼2歲寶寶的言語發展有什麼規律? 1∼2歲寶寶的言語發展一般分兩個階段:   (1)以詞代句階段(1至1歲半)。這時寶寶說出的一個詞,往往代表許多意思,如“媽媽”,在不同情境下它可能是和媽媽打招呼,也可能是要媽媽抱,還可能是要媽媽把掉在沙發下面的皮球找出來等。一般1歲半時能說出10個詞左右。   (2)“電報句”階段(1歲半至2歲)。即會說3∼5個字組成的句子,非常簡練,就像成人打電報時的語言,如“爸爸抱”、“寶寶要”等。一般19個月以後往往會出現一個言語的“爆發期”,這時孩子會說出許多家長意想不到的話。有些寶寶已會唱兒歌,並能與家長進行簡單的言語交流。   怎樣指導1∼2歲寶寶的遊戲? (1)家長以遊戲的形式,有目的地和寶寶一起念兒歌、古詩,講故事,在玩的過程中促進寶寶語言發展,如模仿各種動物動作念兒歌。 (2)讓寶寶多觀察、觸摸、品嚐新事物,並告訴寶寶事物的有關特徵,如這是什麼?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味道? (3)通過遊戲的方式鍛煉寶寶走、跑、跳、攀等基本動作,增強體質。 (4)引導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勞動和家務勞動。   專家錦囊  促進1∼2歲寶寶學說話的方法 聽:即讓寶寶聽你講故事、念兒歌和說話。睡前講故事、念歌謠應是寶寶每天“必修課”。每個故事至少要講1∼2週,兒歌也要固定幾首,短小易記,朗朗上口。經過多次重複,寶寶的大腦就會建立起一個加工系統,使故事和兒歌變成他的內部語言,他雖然還不太會說,但如果你故意念錯時,他會表示不滿。然後你應當嘗試讓他“接話”,或者接兒歌中最後一個押韻的字。  看:即看物說話、看圖說話。這時方法是很重要的,要採用“有問有答式”。首先是“你問他指”。如你問“熊媽媽在哪兒?”,他可以用手指出你說的動物來。而當他熟悉了這些詞彙以及詞所代表的事物之間的關係後,你就必須改變問法,“你問他說”,如你問“這是誰呀”,此時還用手指作回答就不靈了,必須說出“熊媽媽”的詞來才行。  動:即做動作學說話。 1∼2歲寶寶是個小小的運動員,他學會的動作技能不僅多而且明確,如:爬、走、跑、停、跳、攀、拿、扔、滾、要等。做動作學說話一般要經曆三個階段:一是你要用準確的語言“翻譯”他正在做的動作;二是他聽你的指令做動作;三是邊說邊做動作,即做說並行。 日常對話:每天你都要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和寶寶說話、對話,語言要簡短、明確、正規,不要說娃娃語,想讓他說出的字要讀重音或多重複幾遍,啟發他說話的願望。最重要的,是使寶寶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和學話的氣氛。要用輕鬆的、遊戲似的、純屬娛樂性的方法和在充滿愛的氣氛中教寶寶說話,因為孩子只有在感到有人愛他的情況下,他的言語才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寶寶智力開發的5大關鍵期

2009年10月31日
公開

如何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從寶寶出生開始,父母就在為打造“天才寶貝”而尋覓良徑。大腦研究的專家也證實多年來的觀點:早期的社交和情感經驗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在寶寶成長的各個關鍵期鼓勵和支持寶寶多多接觸周圍的事物是開發智力的金鑰匙。  刺激大腦 研究表明:通過不斷地刺激大腦,可以使大腦飛速發展。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可用以下四種方式循序漸進地刺激寶寶大腦—— 低度刺激:讓寶寶觀賞花草、聽音樂等,有利於開啟寶寶的心智。 中度刺激:觀看電視大賽、智力比賽等,可培養寶寶觀察、欣賞、鑑別及語言表達能力。 高度刺激:插花、下棋、飼養小動物等,可以磨礪寶寶的耐心和鼓勵開動腦筋。 更高度刺激:吟詩、作畫、木刻、石雕、泥塑、演奏樂器、練武術、踢足球、搞小發明及航模等,可培養寶寶的求知欲、應急能力和創造精神。智力開發的關鍵期  ·關鍵期1:0—1歲,聲音辨別關鍵期  寶寶出生1週後,就能辨別出給他餵奶的媽媽的聲音,4週後就具有對不同聲音的辨別力。   訓練方法: 1在寶寶睡醒後,精神很好時,朗讀詩歌給他聽。   2經常唱歌或放音樂給寶寶聽。   3經常對寶寶說話,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稱等。 4經常帶寶寶到戶外聆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如狗叫聲、喇叭聲、門鈴聲等,並向寶寶一一解釋。 5模仿動物的叫聲,鼓勵寶寶模仿。 6利用遊戲的機會,讓寶寶辨別從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 7多與周圍的人接觸,讓寶寶感受不同的聲音特點和模式。 ·關鍵2:0—2歲,動作發展關鍵期   訓練方法: 1滿月起,用手推著寶寶的腳丫,訓練他爬行。 2寶寶3個月時,在他小床的上空懸掛一些玩具,使寶寶雙手能夠抓到,鍛煉他的手眼協調功能。 3在寶寶6—7個月時多創造爬的機會,如讓寶寶俯臥著,放一兩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嘗試著去抓取玩具,以促進他動作的發育。   ·關鍵期3:1—3歲,口語發展關鍵期   訓練方法: 1引導寶寶注意大人說話的聲音、嘴形,開始模仿大人的聲音和動作。這時主要是訓練寶寶的發音,盡可能使他發音準確,對一些含糊不清的語言要耐心糾正。 2引導寶寶把語音與具體的事物、具體的人聯繫起來,經過反複訓練,寶寶就能初步了解語言的含義。如寶寶在說“爸爸”、“媽媽”時,就會把頭轉向爸爸媽媽。 3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物向寶寶提問,如散步時問樹葉是什麼顏色,並要求寶寶回答,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4鼓勵寶寶多說話,耐心糾正寶寶表達不完整或不准確的地方。 .關鍵期4:2—4歲,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訓練方法: 1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種機會,經常數數給寶寶聽,如給寶寶糖果時、上下樓梯時。 2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積木等,和寶寶一起數數,增加寶寶對數字的感性認識。 3利用生動的形象,教寶寶認識數字符號,如“1像筷子,2像鴨子,3像耳朵”等。 4設計一些有趣的遊戲讓寶寶做,如讓寶寶從數字卡片中找數字。 5運用具體實例,教寶寶加減法,可以用蘋果、積木等道具來演示。 6提供足夠的實物材料,讓寶寶自己動手,尋找數字間的聯繫。 ·關鍵期5:1—3歲,音樂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訓練方法: 1選擇適合寶寶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話故事音樂等,與寶寶一起欣賞,同時進行講解,或向寶寶提出問題,激發他的想像。 2選擇適合寶寶年齡特點的歌曲,教寶寶唱。   父母守則——開發智力的輔助工作   保證營養,也就是注意食物的“益智配方”。寶寶從出生起大腦就需要不斷地吸收各種幫助大腦發育、發展的營養元素,ARA和DHA成分對腦部和視覺發育非常重要。   多進行益智遊戲,用遊戲和玩具,通過科學的訓練和學習方法,向寶寶輸送精神營養,最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腦部潛能,升級孩子的智力。   多和寶寶交流。在寶寶玩遊戲的同時,親人的參與很重要,父母的愛心和耐心能夠很好地誘導寶寶投入到遊戲當中,將精神營養和物質營養有機地聯繫起來,給予寶寶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好的心靈溝通。 來源:太平洋女性網

幼兒不可錯過的“關鍵期”

2009年10月30日
公開

孩子出生時,每個人的天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而長大了之後卻只有不到1%的孩子可以成為Genius。從開始的幾乎100%,到長大後的不足1%,二者之間差別為什麼會如此之大呢?這是因為後天的教育與培養,以及孩子所處的環境。 那什麼時候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是最好的呢?人類學習存在“關鍵期”,也就是Learning Windows。   幼兒學習存在“關鍵期” 在學習關鍵期內,孩子能夠學得好學得快、甚至可以發展特殊的能力。而過了學習關鍵期就會變得非常困難,甚至變得不可能。回憶一下您的孩子是在什麼時候學會爬行的呢?大部分的孩子在7~10個月的時候學會爬行,因為在7~10個月的時候人類大腦的髓磷脂鞘化進入到爬行這樣一個階段;同樣的道理,10~12個月的孩子是站立的關鍵期,我們不用怎麼教孩子走路,他們都會很快地學會;當孩子進入各項能力學習的關鍵期,我們可根據各項能力學習的關鍵期來了解3~6歲的孩子應該學些什麼。   3~6歲的學習決定孩子日後成才與否 3歲以前,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基本行為,口頭語言、計數以及立規矩的關鍵時期,因此3歲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合理的,因為3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口頭語言,並具備一定的規則性,同時3歲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4歲以前,是孩子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期。形象視覺指的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因此我們會發現3~4歲的孩子特別喜歡問“為什麼”,有時候甚至會問得大人啞口無言,不知道怎麼去回答。 5歲,孩子進入到書面語言及數學概念和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6歲,主要是掌握語言詞彙能力的關鍵期。 因此,對於3~6歲兒童的培養是決定其日後是否成才的一個關鍵期,培養領袖氣質就要從幼兒時期開始。   幼兒教育重在綜合能力培養 人們大概會有這樣的體會:現在我們身邊成就最好的那個人,不一定是上學時成績最好的那個人。因為很多時候成績和能力是不成正比的。 因此,在註重孩子成績的同時,也應該培養孩子的能力,抓住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來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而3~6歲,正是各項能力學習的關鍵期,老人們也說過“3歲看大7歲看老”,因此相信每一位有責任、重教育的爸爸媽媽都應該幫助孩子在這樣的關鍵期裡盡可能地挖掘他們的天賦。 (責任編輯:陳靜

5種電話遊戲玩出聰明寶寶

2009年10月29日
公開

來源:瑞麗女性網  電話也能充當教具?別驚訝,讓我們跟著朋朋寶寶一起來體驗一下吧——電話雖是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通的通訊工具,它除了可以用來聯繫事情,增強彼此間感情外,還是聰明寶寶一個不可多得的教具哦。   玩法一:數學英文輕鬆學 1象鉛筆,2象鴨子,3象耳朵……雖然朋朋在20個月時就能把數字兒歌背得琅琅上口,可是在現實中卻常常混淆不清。 兩歲多時,朋朋天天拿著個廢棄的舊電話機滿屋亂跑,於是媽媽便在朋朋玩電話時,有意無意地重複一些數字的概念,並在相應的位置上重複按鍵,沒想到,兩三天下來,朋朋竟然能夠和所學的內容相對應了,差錯率基本為零。 稍大以後,朋朋顯然不再滿足於簡單的數字認知,為了提供朋朋更多的樂趣,媽媽開始和朋朋通過簡單的遊戲,尋找一些特別的規律。譬如橫排的數字都是連數、豎排的數字下一個比上一個總是多3,十字線和對角線的和都是15……每一次有了新的發現,朋朋總會表現出驕傲與興奮,而這種成功也刺激著她繼續努力地探索新的未知世界。 至於英文字母,因為平時甚少接觸,所以朋朋並不是非常熟悉。有一次,朋朋提出疑問,為什麼數字旁邊有別的字?於是媽媽開始慢慢地灌輸給朋朋,A象滑梯,B象眼鏡……同時把英文字母歌教給朋朋,讓她感受字母的樂趣。    玩法二:快樂多變手指操 電話鍵富有彈性,每按一下,還會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此起彼伏,很能引起寶寶的注意。為了鍛煉朋朋的手指靈活性,同時也鞏固她對於數字和英文的學習成果,媽媽經常會和朋朋玩按鍵的遊戲。 為了提高朋朋的興趣,按鍵遊戲都是通過比賽形式完成的,而且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譬如剛開始就是比一比誰在相同的時間裡按的數字多,然後再規定必須要根據一定的規律按,譬如對角線、橫線等。熟練以後,媽媽就要求朋朋左右手同時上陣,按照一定的律動來按,譬如:左右左右、左左右右、左右右右左左等,因為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到朋朋的手指肌肉,增強她的靈活度,同時也能鍛煉左右腦的同步開發,讓朋朋在反應能力和節奏感上有所提高。    玩法三:聰明禮貌優等生 爸爸媽媽的電話互相通話是免費的,而這也給朋朋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訓練機會。每天晚上,朋朋總是強烈地要求打開電話,開始與爸爸面對面的“電話聊天”。 因為朋朋的興趣很濃,所以媽媽就開始通過這種方式訓練朋朋學會如何當好一個接線生。 “提起聽筒說你好,自己名字先要報;詢問對方請哪位,找對人選好寶寶。”這是媽媽給朋朋編的小兒歌,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她接聽電話時的基本要決:不管接還是打,拿起電話首先要說“你好”,然後告訴別人“我是朋朋”,再問“請問你找誰?”或是“我想請誰接電話”,如果朋朋找對了家里合適的人來接聽,或是成功找到了她想要找的人,那麼爸爸媽媽就會給朋朋一個深深的擁抱或是甜甜的親吻,以示鼓勵。    玩法四:應急電話模擬劇 陪朋朋玩應急電話是受了一則新聞的啟示。那是台灣的某個家庭,媽媽因為生病暈倒,四歲的兒子竟然很冷靜地撥打119求助,然後還對消防員清楚地說出了家裡的地址,成功地挽救了媽媽的生命。當時,這個小孩的從容不迫和急中生智讓媽媽印像很深。 為了讓朋朋從小也有這種應急反應,於是媽媽開始把“110”、“119”、“120”這樣的電話通過重複記憶的方法教給朋朋,並告訴她各個號碼的不同用途:110是抓壞蛋的,119是起火了找消防員叔叔的,而120則是家裡有人生病的時候找醫生用的。等朋朋熟識了以後,媽媽就開始和朋朋玩情景模擬劇,從而把撥打應急電話需要的重要信息教給朋朋。 “餵,你好,我這裡是花園二村XX幢XXX室,我們家裡……請你們快來幫幫我。”這是媽媽教給朋朋的基本模式,通過反复模擬,引導朋朋能夠說明事情的原委,重複家庭的住址、電話等有效信息,從而確保朋朋能在緊急情況下臨危不亂,條理清晰。    玩法五:自由即興創意畫  這個玩法是朋朋自己發現的。隨著月齡的增長,朋朋已經不太滿足於一台固定電話,而經常使用爸爸媽媽的手機玩耍。一天,朋朋在玩撥號遊戲,突然舉著手機對媽媽說:“媽媽,你看,是花邊。”媽媽接過手機一看,原來朋朋輸入了一整排的“*”字鍵,看起來真的像是漂亮的小花邊。有了這樣的發現後,朋朋對於這樣的遊戲就興致高昂,一排排的“#”看起來像是小籬笆,而“*”和“#”的組合則被她看成是男生和女生一起手牽手在跳舞。 在這樣的遊戲過程中,朋朋的創意思維得到了充分發揮,為了讓她有更多元的創作,媽媽專門從網上找了更多的圖形輸入手機。於是,手機的屏幕上就又多了笑臉娃娃、小花、小山、聖誕樹等更多更新奇的圖案。 沒想到吧,一台小小的電話,可以玩出這麼多的花樣。其實只要爸爸媽媽多付出一點耐心和愛心,給寶寶一些合理正確的引導,就可以幫助寶寶在簡單的生活中發現無窮的樂趣。 編輯:小元 (責任編輯:劉揚)

家庭教育在期望保護和溺愛中的衝突

2009年10月28日
公開

文�嬈嬈 當今家庭教育的五大衝突: 01、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 02、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 03、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 04、過多的干涉,帶來孩子的無奈; 05、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 這是從書中摘錄的一段話,被列為當今家庭教育的五大衝突,顯而易見的道理,但從字面看上去,就已經很能夠明確其中的主題思想,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的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空間,需要用他們自己的思維去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消失在所謂的盡頭,到那個時候當我們做家長的才有所感悟的時候,一切似乎已經晚了,不可彌補了,所以教育不是老母雞的佑護,而是給孩子自己歷練的機會,而是放開翅膀,讓他們自己學會應對,當孩子學會了怎樣去應對的時候,才算是真正的有了成長,他們自己的人生需要他們自己去創造,誰也無法跟這他們一輩子。 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很多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學校,在選擇小學的時候,就會很慎重,之後就是重點初中,重點高中,以至於很有名氣的大學,不管孩子是不是學習很好,寧可花錢也要讓孩子去上,最終怎樣,孩子跟不上,敗下陣來,傷害的不只是心靈,還有那份自信,曾經聽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北京男孩,從小學習就很好,但是他自己卻不願意走進北京四中的大門,問及原因的時候,他的家長的回答是:“他一直在學校裡是好學生,但是四中都是各校的頂尖學生,所以我不想他有那麼大的壓力,選擇底一級別的學校,可以讓他輕鬆的完成他的學業。”如此之說,代表了家長的對孩子心態的關注,也是對孩子最大的疼愛吧,因為帶給孩子的是期望,是自信。    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記得不只一家報刊雜誌上寫過類似的例子,就是那個孩子感覺外面的雞蛋和家裡的雞蛋不一樣的故事,過度的保護,過度的照顧孩子,給孩子一種太過優越的環境,甚至如同生長在溫室裡的小寵物,這樣對孩子的以後,是一種極度的傷害,帶到她真的長大了,接觸外界接觸的多了的時候,她回饋家長的並非是感激,而是憎恨,因為這樣的家長已經剝奪了她應對社會的那份能力,剝奪了她去探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是她面對未來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就如同一個家長幫孩子整理資料一樣,每一次都很認真,每一次都很完整,可是當這個孩子走進大學校門的時候,本應該自己能夠完成的都完成不了,給他的心靈的傷害不止一點點。 過度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在如今四二一的大眾家庭模式中,哪個一的小不點已經成為了家庭集體寵愛的對象,缺乏教育,一心的寵愛,已經溺愛到了極點,使得很多孩子在上托兒所開始,就有著任性霸道的性格,這似乎成為了受關注的普遍問題,人總是要面對社會的,不只是生活在家長的保護圈子裡,當這些過分的溺愛已經逐漸的影響了孩子的性格趨向和人格趨向的時候,很多的問題都會滋生,很多的隱患都會埋下,而在不驚異中爆發,所以書中常說:“帶孩子最佳的選擇是保姆,其次是孩子的父母,最後才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這似乎已經是經過多少科學驗證的道理吧,也許如今的老人還不能夠明白這樣的道理,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擔當起一種責任,一種作為父母的責任,也是對孩子最大的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