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妤&搞怪威の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懂得放下,何等自在

2006年02月08日
公開
13

懂得放下,何等自在 很深的一門學問,願你我可以學習放下,讓心更自在……… 有一個小學老師在偏遠的鄉村教書, 這天,他來到自己班上的教室,問班上的小朋友: 「你們大家有沒有討厭的人啊?」 小朋友們想了想,有的未作聲,有的則猛力地點點頭。 老師接著便發給每人一個袋子,說: 「我們來玩一個遊戲。 現在大家想想看,過去這一週,曾有那些人得罪過你? 他到底做了怎麼樣可惡的事? 想到後,就利用放學時間到河邊去找一塊石頭, 把他的名字給用小紙條貼在石頭上! 如果他實在很過份,你就找一塊大一點的石頭, 如果他的錯是小錯,你就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 每天把戰利品用袋子裝到學校來給老師看哦!」 學生們感到非常有趣且新鮮, 放學後,每個人都搶著到河邊去找石頭。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把裝著從河邊撿來的鵝卵石的袋子帶到學校來, 興高采烈地討論著。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 有的人的袋子越裝越大,幾乎成了負擔。 終於,有人提出了抗議! 「老師,好累喔!」 老師笑了笑沒說話,立刻又有人接著喊: 「對啊!每天背著這些石頭來上課,好累喔!」 這時,老師終於開口了,她笑著說: 「那就放下這些代表著別人過犯的石頭吧!」 孩子們有些訝異,老師又接著講: 「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 扛在肩上,時間久了,任誰也受不了…..。」 這個星期,這班的同學上到了人生中極寶貴的一課。 袋裡裝入越多、越大的「石頭」, 心中存留越多、越深的仇恨, 所造成的負擔就越重! 我很喜歡一句名諺:「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當您打算報復一個人時, 首先感到痛苦的, 會是您自己; 相對地,當您準備原諒一個人時, 首先感到舒暢與快樂的,也會是自己。 可不是嗎?懂得「放下」,何等自在! 饒了別人的同時,您也饒了自己。 做一個懂得「放下」的人, 放下心中的怒,放下心中的恨,放下心中的不平衡, 不要太斤斤計較,您的每一天都將更美好。

教育券--七成四的家庭不知道

2006年02月08日
公開
31

親愛的朋友: 如果你的孩子剛好5-6歲這個歲數,趕快打通電話去查證一下,一通一萬元,很划算哩!! 教育局確認過了真有其事哩.. 不過有規定: 1)必須滿五足歲 2)必須就讀私立幼稚園大班 3)一共只可領取兩學期,合計一年共一萬 不要只是讓政府剝削我們.卻不懂得爭取福利.... 還沒有小朋友的人也可參考,將來要記得申請ㄛ!!不無小補 其實這也是我們納稅人的錢ㄋㄟ 家中有小朋友的朋友們,記得去申請啊!!?^_^ 教育券一年可減輕一萬元負擔 八十九年九月開始,只要家中有五足歲、未滿六歲幼兒就讀已立案私立幼稚園(大班)、托兒所,家長每學期可領取新台幣五千元的教育券,合計一年可減輕一萬元負擔。 七成四的家庭不知道 但國立中正大學在九十年十二月份出爐的一項調查卻顯示,高達七成四的家庭根本不清楚這項政策,以致在公立幼稚園不足、私立幼稚園學費昂貴的情形下,我國幼兒就學率不到三成。 國立中正大學昨公布幼教資源總體檢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家長將孩子送進公立幼稚園的原因,四成三的家長在意的是低廉的學費。 有很多年輕的父母為讓小孩上幼稚園,負擔了為數不少的學費,每個上幼稚園的兒童,每年平均花用12萬至20萬的學費,給不少家庭帶來經濟壓力。 發放限制:私立立案托兒所 幼教卷發放限制在就讀私立立案托兒所,5至6歲的幼童,據估計未立案的托兒所約有200所,而未立案的托兒所並不符合幼教卷發放的對象,所以爸爸媽媽媽在為家中寶貝選擇托兒所時,必須僅慎選擇才是。 以下幾點提供家長參考: ◎檢視是否為合法立案之托兒所、幼稚園: 1、檢視該園所是否懸掛教育局或社會局核發的立案證書。 2、確定立案證書的園、所名稱及地址是否與該園所相同,如有不符即屬未立案園所。 ◎幼童活動面積是否寬敞(收托人數是否已超出園所核准收托人數)。 ◎教保人員專業素養(教保人員學歷、經歷、相關訓練…等)。 ◎收費是否合理。 開學前發放幼教卷 國教司表示,教育部在九月幼托園所開學前,由地方政府將教育券發放給學生家長(必須先向機關申請唷,他才會發放),家長在入學時持教育券向園所扣抵每學期五千元的學雜費。 每個學期幼兒教育卷發放都有一定的時間,提醒未申請的家長,要注意向幼稚園辦理,家長如有疑問,可電洽: 02-27593381  台北市教育局。 03-518101   新竹縣教育局。 04-22210500  台中市教育局。 04-5263100  臺中縣教育局。 07-3373119  高雄市教育局。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啊~~~祝福您!

0-3歲兒教養問題

2006年01月25日
公開
30

●相關問題詢問 >> 0-3歲兒教養問題 Q1. 【行為篇】∼適時教導很重要   我有兩個兒子, 小一和十五個月, 我對如何陪老大做功課十分困擾, 因為每次作功課時, 小的便在旁搗蛋, 一下要拿哥哥的東西, 一下要我抱, 常無法專心和老大做事, 不知道別人有兩個小孩都如何安排? 我是全權職媽媽, 先生工作時間又比較長, 因此無法經常在家幫我, 請問有任何建議嗎? Q2. 【情緒篇】∼分離焦慮   很多專家都說小孩會有分離焦慮,也會把東西放到嘴裡,但我家老大沒分離焦慮,也不喜歡放東西到嘴裡,請問他有問題嗎? Q3. 【行為篇】∼看電視好不好   許多科學家認為歲以下不適合看電視,但小孩1歲就會自己去開,想問專家, 在孩子小時候有沒有禁止他們看電視? 3-6歲兒教養問題 Q1.【情緒篇】∼害羞的孩子   我的孩子是獨生女,上幼稚園中班,她生性害羞,除了父母及親人外,從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受到其他孩子欺負時只會哭,對不熟的親友更是不敢打招呼。我們已儘量給予安全感,並常讓她與同伴相處,但效果不顯著,怎麼辦才好? Q2.【情緒篇】∼愛生氣的孩子,怎麼辦?   我的孩子脾氣不好,當事情不順他心意時,總是大聲吼叫,或者摔東西。這可能是從大人的行為學習來的,我該怎樣改變他呢? Q3.【情緒篇】∼孩子愛耍賴   五歲的兒子每次做錯事、耍賴的時侯,只要媽媽一生氣,他眼淚馬上流出來,而且一直說︰「媽媽你不要生氣」,如告訴他:「媽媽沒有生氣」,他仍會一口咬定的說:「你明明還在生氣」,碰到這樣脾氣又臭又硬的小孩,真是有理講不清,不知該如何教導﹖ ................................................................................................................................. ●相關問題解答>> 0-3歲兒教養問題 Q1. 【行為篇】∼適時教導很重要   我有兩個兒子, 小一和十五個月, 我對如何陪老大做功課十分困擾, 因為每次作功課時, 小的便在旁搗蛋, 一下要拿哥哥的東西, 一下要我抱, 常無法專心和老大做事, 不知道別人有兩個小孩都如何安排? 我是全權職媽媽, 先生工作時間又比較長, 因此無法經常在家幫我, 請問有任何建議嗎? 【專家答覆】   家有兩個孩子通常都會經歷您說的困擾,尤其是當家中常常只有一個大人在,缺少替代的機會,這時,負責照顧與教育孩子的人就更顯得吃力了. 由於您的大兒子上小一,您可以先引導他獨自做功課,做完再和媽媽討論或檢查,或者,哥哥坐在高的書桌椅做功課,弟弟和媽媽在一旁的地毯(地板)上看說,塗鴉,減少弟弟弄亂哥哥物品的機會.對弟弟而言,其實會想模仿哥哥做事情,如果請哥哥把上學期不用的本子送給他,讓他跟哥哥一樣"做功課\"(假裝),可以讓他短暫安定一下. TOP Q2. 【情緒篇】∼分離焦慮   很多專家都說小孩會有分離焦慮,也會把東西放到嘴裡,但我家老大沒分離焦慮,也不喜歡放東西到嘴裡,請問他有問題嗎? 【專家答覆】   也許只是一些相關訊息被忽略了,因為孩子表現的方式比較細微,被爸媽忽略了,比方說有的小孩只是眼光看別處,而非大哭,但大部分小孩都會克服焦慮。大部分孩子都會把東西放到嘴巴,因為手指比較不靈活,所以你的孩子可能是嘴的發展等得比較久,而手指發展好了,便直接去探索世界。我強調的是不要制止孩子用嘴探索世界。重點是孩子很快樂、與環境有互動,不管他用什麼方式探索,只要他隨著時間不斷進步、不斷改變、而且顯示對探索環境的興趣,都不用擔心。小孩子太乖、對周遭都不敢興趣,你才要擔心。 TOP Q3. 【行為篇】∼看電視好不好   許多科學家認為歲以下不適合看電視,但小孩1歲就會自己去開,想問專家, 在孩子小時候有沒有禁止他們看電視? 【專家答覆】    在孩子小時候有沒有禁止他們看電視?這個問題在現代很重要,當我小的時候,還沒有電視。我不覺得一般電視適合孩子,因為主角通常在中間、背景在移動,但孩子通常只看中間,無法追隨背景的改變。除非它是為孩子製作的錄影帶,因為它會帶孩子去追隨移動。3∼4歲以後再看一般電視比較好,他才比較能掌握。   而且,千萬別把電視或錄影帶作為保母,看電視時要陪在旁邊、指著電視內容跟孩子互動,幫他擴展知識面。1歲小朋友的話,根本不要讓他找到開關、遙控器,甚至最好把電源關掉,比較大的小朋友的話,要教小孩正確的態度,和他一起坐下來、看著節目表選節目,一起看完後,叫他把電視關掉。跟看書一樣,你看他一起看,然後叫他把書放回去,讓他養成習慣。   許多專為嬰幼兒設計的錄影帶,跟書本一樣,對baby有好處,因為他們需要視覺刺激,只要科學驗證過對孩子有益即可。 TOP 3-6歲兒教養問題 Q1. 【情緒篇】∼害羞的孩子   我的孩子是獨生女,上幼稚園中班,她生性害羞,除了父母及親人外,從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受到其他孩子欺負時只會哭,對不熟的親友更是不敢打招呼。我們已儘量給予安全感,並常讓她與同伴相處,但效果不顯著,怎麼辦才好? 【專家答覆】   為了鼓勵害羞的孩子主動表達、主動表現的行為,父母親可以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1)即使孩子完成的只是一點點小事情,也要多多給予掌聲、微笑和讚美,偶而給予禮物,可以讓孩子增強對自己的自信心。 (2)和孩子一起閱讀一些勵志性的童書,告訴她一些成功人物的小故事,鼓勵她克服害羞的心理。   為了幫助孩子和同儕相處,可以讓孩子每次只和一、兩個朋友一起玩,以免孩子一次面對很多人的時候,會覺得太緊張而退縮。也可以讓孩子跟較小的小朋友玩,讓她扮演姊姊教導弟妹的角色,鼓勵她示範一些遊戲的玩法給小小孩看,這可以增強孩子與人相處的自信心。至於她喜歡用哭來處理友伴間的衝突問題,相信這是因為她還沒有學得與運用其他的「策略」來面對,您可以教她快點跑開、去告訴老師、大聲向對方抗議,這些方法都可以運用在家中練習的方式,讓她更熟練用這個方法來面對衝突。 TOP Q2. 【情緒篇】∼愛生氣的孩子,怎麼辦?   我的孩子脾氣不好,當事情不順他心意時,總是大聲吼叫,或者摔東西。這可能是從大人的行為學習來的,我該怎樣改變他呢? 【專家答覆】   孩子的行為模式常常是模仿而來,所以要改變孩子的暴力行為,一定要先把他生活環境中的模仿因子去除,也就是,需要先從成人自身做起,減少用憤怒的方式來發洩情緒。   不知道您們家中是否是特別寵愛他?又較為妥協於他的倔強?從您所形容的孩子行為特性,好像可以猜測出他從小的生活規範就較為寬鬆,彷彿是家中的小霸王,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行為並沒有明顯的改善,而引起成人的焦慮。若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建議您,需要與孩子一起重新訂立家中的生活規範,不但讓孩子明瞭與遵守,父母更是要堅持執行。   若孩子還是出現吼叫、摔東西的行為時,必須嚴格制止(把東西拿開、或是將手抓住),如果不聽指令,可闢一空間讓他去休息,待情緒穩定後,再與孩子說明其中的過程、原因、處理的策略。   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否則孩子的行為問題會演變成家庭問題,不可不慎! TOP Q3. 【情緒篇】∼孩子愛耍賴   五歲的兒子每次做錯事、耍賴的時侯,只要媽媽一生氣,他眼淚馬上流出來,而且一直說︰「媽媽你不要生氣」,如告訴他:「媽媽沒有生氣」,他仍會一口咬定的說:「你明明還在生氣」,碰到這樣脾氣又臭又硬的小孩,真是有理講不清,不知該如何教導﹖ 【專家答覆】   孩子對媽媽的情緒反應通常都很敏感,媽媽若因為孩子的行為生氣,即使隱忍未發,因為內在情緒和外在表現不一致,孩子通常都會察覺出來,常會讓孩子覺得沒安全感,也分不清楚媽媽是為了甚麼生氣。   建議您可以直接告訴孩子自己的情緒狀況,但是也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對他的「哪一項行為」生氣,不是對孩子「整個人」生氣。把問題放在孩子的行為上,用不著和孩子爭自己究竟是生氣還是不生氣,才不會把問題的焦點轉向了。   至於孩子的行為問題,則可透過以下的原則來處理: •不理會孩子的壞行為,例如:不罵、不打,不予理會 •與孩子共同確立行為規則,例如:你不亂丟東西我不罵人 •獎勵好行為,例如:口頭上的稱讚 •示範作為,例如:先告訴孩子如何做,再和孩子一起做 •約法三章,例如:只要我連續幾天不做錯甚麼事,就可以多玩十分鐘 •讓孩子了解行為和後果的關係,例如:再出現某種行為,則罰甚麼。

文章標題: 心測】你在感情中玩夠了沒

2006年01月23日
公開
19

如果有一天你跟你的朋友正在吃飯,有一個跟你長的很像的小朋友跑過來叫你爸爸,你會有什麼反應? 1.天阿!不會這麼不小心吧! 2.會不會有人惡作劇。 3.絕對不可能一定認錯人。 4.到底是跟哪一個生的。 解析:1.選「天啊!不會這麼不小心吧!」的朋友在感情上根本還沒有開始玩的你,隨時都在準備中:這類型的人會覺得每一段感情都是被對方主控,自己好像是被人家玩的對象,所以他會覺得自己如果有機會玩的話一定要主控對方,讓自己玩的很快樂,選擇這個答案的人根本都沒有定下來,一有機會就跳出去玩。 2.選「會不會有人惡作劇」的朋友在感情上會用心經營的你,只會默默付出不會玩:這類型的人對待每段感情都很認真很執著,很珍惜每段感情,在感情中是個深情的人。 3.選「絕對不可能一定認錯人」的朋友在感情上身心都累的你,只想找個人好好定下來:這類型的人內心深處很想安定下,在經歷過很多事情之後很想找一個給他安全感的人安定下來,兩個人在生活上、價值觀、家庭上都能夠有共識,一起安安穩穩平平順順走下去。 4.選「到底是跟哪一個生的」的朋友在感情上大玩之後的你,只想偶爾小玩一下,解個悶就好:這類型的人在心情上覺得該玩的也玩過了,該看的也看過,現在的心境上或年齡上只想小玩一下,不過不是在感情上,而是去爬爬山、旅行…等等生活上的體驗 我的答案 2.選「會不會有人惡作劇」的朋友在感情上會用心經營的你,只會默默付出不會玩:這類型的人對待每段感情都很認真很執著,很珍惜每段感情,在感情中是個深情的人。 天ㄚ 我感情這麼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