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宇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說錯話了嗎?(下)

2008年06月06日
公開
26

•bobo小天才 2008/06/04 家應是每個人的避風港,卻因父母許多無心的用語,往往成為傷害孩子最大的地方,本文為你剖析父母常不當使用的6大關鍵字,對孩子可能產生哪些影響,並告訴你正確用法,以免傷及孩子的幼小心靈! 【撰文�伍偉婷;諮詢�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邱鏛玉、光寶文教基金會專任講師 黃兀】 關鍵字4. 我早就說 小康開心的拿自己完成的拼圖展示給媽咪看,媽咪卻說「我早就說你可以拼好了嘛!上次沒拼好一定是你不夠專心……」 解析:檢視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 邱鏛玉表示,「我早就說」可能出現在孩子展現能力時,父母表示「我早就說你能做好,你之前都不用心……」,父母總將孩子以前沒做好的事拿出來比較,這個說法會讓孩子感到挫折,且有翻舊帳的意味,雖然仍肯定其能力,卻也認為他其實早就能將事情做好,這樣的說話方式確有不妥,孩子會認為自己做好,不值得鼓勵,但沒做好的那次卻一再被放大。邱鏛玉建議父母,和孩子說話時要懂得煞車,若孩子做對了,給予鼓勵即可,切勿出現如此翻舊帳的話語。另一常出現的時機為父母告誡多次的事,孩子卻仍然一犯再犯,父母便會說「我早就說不要這樣子做」。 黃兀說,父母理應能察覺孩子是有意或無意的一再犯錯,若認為孩子是無心,就可告訴自己「他是不小心的」,即能稍微降下怒火,並先處理孩子犯的錯誤,然後再認真且嚴肅的告訴孩子,已提醒過很多次,為何又犯下這個錯誤,讓他練習自己說出原因以達到修正的功效。若孩子是有意的犯錯,則需要正視其背後的原因,是否因平日受到忽略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或是發展上有障礙。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關鍵字5. 你一定要 當小雅在玩玩具時,父母就在一旁叮嚀,「你等一下一定要收玩具。」 解析:讓孩子擁有判斷力 當父母常說出「你一定要」或「你應該要」的語句時,不妨先省視自己為什麼這麼說,是單純的命令以從控制孩子得到成就感?或是將自己的期待加諸於孩子身上?果真如此,那麼,父母就要矯正自己的心態,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非父母的附屬品。控制與責罵常可得到立即性的效果,但卻會產生最大的後遺症。邱鏛玉表示,把孩子當做即將長大的成人,讓他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方式才是長久之計,以免孩子未來缺乏判斷力,只知盲從或為反對而反對。 解析:避免有不被信任感 像此例,爸媽只擔心孩子玩完後不懂得收拾玩具,便在事情還沒發生時就先行提醒,但命令的口氣易讓孩子有不被信任感,這便是犯了「預期失敗的謬誤」,事情還沒發生就預期它會來。黃兀以自身為例,她4歲的女兒曾說:「他們(玩具)都在外面旅行遊戲,為什麼這麼早就要叫他們回家呢?」學齡前期的孩子常將物品擬人化,有時使用他們的語言,會使親子互動溝通更有效,所以改口問問孩子「玩完玩具要做什麼?」或以孩子的語氣說「玩完玩具後也要讓玩具回家喔!」這樣的方式都易讓孩子理解需要收玩具的理由。 關鍵字6 不要吵 媽咪好不容易忙裡偷閒坐下來看自己最愛的韓劇,小圓在一旁玩玩具,且在房子裡跑來跑去,不斷發出「碰」的聲音,讓媽咪聽不清楚劇中的對話,便說:「不要吵!」 解析:讓孩子有抒發的管道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請你記住,孩子的名字永遠叫『小孩』。」他們需要有時間、空間玩耍,而玩就只是單純的玩,不是為學習技巧而玩。「玩」是孩子的天職,爹地媽咪一定要接納孩子需要玩的特性,而遊戲時自然會發出聲音,這就得視父母如何和孩子約定。邱鏛玉表示,都市地區的孩子往往較缺乏活動空間,精力無法發洩,父母必須仔細思考,孩子是否真的缺乏遊戲空間,若答案是肯定的,則請為孩子規劃一段到戶外跑跳的時間,或安排家中有安全合適的區域讓他發洩體力,又不必擔心被責罵;若是孩子已經有足夠的遊戲時間後,卻仍在家中大聲的遊戲而吵到他人,父母則須明白的告訴他,可以玩遊戲,但是不能妨礙到他人。如果孩子沒有管道消耗自己的體力,卻又在正常發洩體力時一再被父母罵,這只會摧毀他的自信心,因為他只是單純的遊戲,為何會惹得父母不高興。 說清楚•講明白•勤鼓勵 從兩位專家的解析中不難發現,這6句話不是不能說,只是說出口後,需藉由前後語句的支撐,讓孩子明白原因,並了解父母生氣是因為「行為」,而非「個人」,如此,才可讓孩子仍擁有自信心,並且修正自己的行為。 平時也應多鼓勵孩子,以建立其自信心。邱鏛玉表示,常在父母效能訓練的班級中,聽到父母說「我不知道孩子有哪裡好稱讚的」,其實,家長都忽略了孩子做好的地方,或是將做好的事視為「理所當然」,邱鏛玉舉例說,就連會自己刷牙也是值得鼓勵的1件事,父母試著跟孩子說「哇∼你好愛惜自己的牙齒喔!都會自己刷牙」,因為他不需要旁人一再催促,就能自己主動完成,怎麼會不值得稱讚呢?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2008年6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ㄌㄨ小Q

2008年04月14日
公開
9

看完丁媽的日記 發現小Q這一陣子也是超ㄌㄨ 跟他說什麼 都會反駁 還會頂嘴 跟他說完道理 還會說可是...怎樣的 真是快被氣死了 有去BBH爬文 以下可以勉勵自己 ▽孩子愛唱反調怎麼辦?▽ 孩子四週歲了,最近發現他有了逆反心理,不再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對他說的話他有時根本不聽,老愛唱反調,看著大人著急,他好像更高興,脾氣也比小時侯大多了,要是不依他就胡鬧。有時我們大人就和他拗,他居然變本加厲。我怎麼辦?對這麼大的小孩子,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我如何引導? 你是否也經常遇到孩子愛唱反調而令你煩惱不已呢?若有一種新的管教技巧,可讓你毋須多發火,就能令孩子自動聽話,你可有興趣一試?這套方法就是「潛意識教子法」。簡單來說,「潛意識教子法」就是利用子女的潛意識本能,讓他們不作任何分析,自自然然順從父母的要求。要明白個中原理,就需先瞭解「意識」的影響。 大部分父母習慣用命令式說話,當子女聽到「一定要」、「應該」及「不可能」這些字眼,意識便會增強,即精神處於非常集中狀態,並理性地分析和選擇:「究竟做,還是不做呢?」而在沒有自由選擇之下,子女通常會出現反彈、抗拒等自然反應。換言之,只要減少這本能反應出現,孩子接受的機會自然大增。 很多時候,家長都想控制小朋友,卻欠缺技巧。其實絕對可以,方法之一就是從潛意識入手。「潛意識」是人的本能,只要父母能夠好好掌握孩子一些潛意識的自我本能反應,應不同情況實施不同策略,就能成功引導他們順從自己。以下就傳授大家四種策略: 事實策略:廢話其實好有用 情況:媽媽希望孩子放學回家後,好好安排自己的工作。 針對本性:思維被導向一段時間後,就會隨著對方的方向思考。 方法:先多說一些孩子相信的事實,再把要求或期望說出,引導他們認同。如:「孩子,你放學了!」(對呀!)「在換鞋嗎?」(是啊!)「冰箱裡有飲料喝一點吧」(唔!)「喝完飲料,不如把你的書法再練一練,好嗎?」(也好!) 專家策略:借偶像的嘴說教 情況:媽媽希望孩子改善自己的不足,例如壞習慣 針對本性:人傾向於相信或聽從專家或自己崇拜的人所說的話。 方法:可借助孩子崇拜的人的「嘴」來說教。如果孩子年紀小,不妨假借他們喜歡的英雄人物之名義,灌輸一些觀念,例如:「超人也說過,糖吃得多會蛀牙呢!」 正義感策略:讚賞完後再講道理 情況:媽媽要向孩子說一些做人道理,但孩子總是不耐煩 針對本性:人都有正義感及英雄感,希望鋤強扶弱。 方法:例如小朋友在非吸煙區指出人家吸煙,別怕麻煩而阻止他們,反過來要肯定其行為,建立孩子的英雄感,並趁機啟發:「他們錯在哪裡?他們的做法會有什麼影響?我們又應該怎麼做呢?」 放大縮小策略:開高價先有位退 情況:媽媽希望孩子完成某任務,例如把功課做好 針對本性:人愛開天索價,落地還錢 方法:先刻意把要求提高,再做出妥協。 例如媽媽說:「你在一小時內,必須把語文數學兩門功課完成。」小朋友必定滿口牢騷。這時媽媽再說:「就做一門,可以了嗎?」小朋友比較「順氣」,自然答應。

4歲兒童的心理特性

2008年04月13日
公開
8

(90)4歲兒童的心理特性 2006-08-24 Page:1/1 3∼4歲幼兒的語言和游戲能力發展極為迅速。他們變得特別愛說話,即使一個人玩的時候也會自言自語地邊說邊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時,話就更多。對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講,他們接触到的任何對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陽、月亮,地上的樹木、小河或公園里的動物、秋千等,都可以成為他們交談的對象。例如,他們會對飄走的雲彩招手說:"請再來玩。”會對被雨淋濕的童車同情他說:"你在哭嗎?我來幫你打傘好嗎?"這就是幼兒心理最突出的特點。   到了4歲,幼兒的話題會更多,他們會交換看電視節目的感受,並會互相夸耀:"我坐過碰碰車。""爸爸給我買了把沖鋒槍。"他們之間可談的話題越來越多。   游戲是3∼4歲幼兒的主導活動。由於這個時期幼兒想象活動異常活躍,因而他們的游戲也非常有趣,他們可以給任何一樣東西加上他們所想象的象征性意義,例如,一片樹葉在過家家時可以當作盤子,在買東西時可以當錢用;一塊木片,一會兒當火車,一會兒當手槍,一會兒又當木頭人。幼兒在一起游戲時,一塊積木寶寶掉到地毯的大海里,馬上會有一輛紙盒急救車開去救援。每一種游戲都有孩子自命的意義,任何一個游戲里都藏有打開孩子心靈大門的鑰匙。這個時期幼兒游戲的另一個特點是共同游戲,他們不再像1∼2歲幼兒那樣各玩各的。   3∼4歲幼兒的心理和行為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他們開始學習性別的區分。起初,孩子由於男女間身體上的差異和行為特點而對性的區別發生興趣,隨后幼兒便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開始習得同自己的性別相適應的態度和反應。在幼兒習得性別區分的過程中,父母及周圍人給予的賞罰起著直接而巨大的強化作用。幼兒往往以同性家長為榜樣,求得同樣的行為和感受。女孩子們模仿母親玩當媽媽的游戲,盡量地學著母親的溫柔、能力和女性的性別行為;男孩子們則模仿父親的男子漢態度和行為,希望自己像父親那樣嚴厲、果斷。   3∼4歲的幼兒很喜歡結識伙伴。這個時期孩子在伙伴中體驗到了完全不同於父母及其他成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的知識、想象力和各種社會能力都能得到較充分的發展。這種在伙伴幫助下的自主活動能使幼兒認識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這段時間里為幼兒創造同眾多的伙伴相互接触的機會,對他們的心理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園是孩子們結識伙伴的好場所 這是一個出軌的,不守規矩的年齡,對付4歲的孩子,以緊守原則為好。 一、體力——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假如說“我不相信你會做”,他會真的做出來,小肌肉活動發達,剪貼、系帶、畫圖都很技巧地做到。 二、情緒——很玩固及會發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 ,情緒之起伏可能影響以至成年。 三、智慧——對自己開始有一個整體的觀念,以前認為手是手,腳是腳,並非自己的一部分,現在覺得除了手腳以外體驗到整個身體,甚至會有“心”的存在。例如:兩三歲時不知道母的意向,不管母親心里想什麼,但現在會察言觀色。4歲有驚人的想象力,有時根據 他所編成的故事,使成人覺得他在說謊話,其實他對於事實和虛構的界線還分不清楚。 四、社交——非常健談,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達,對於生日會提出請誰不請誰的意見了。 五、行為上應注意之點: 由於豐富的想象力,對事實與虛構分不清。因此別以為他是存心說謊的坏孩子,假如處理不當,會因為傷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感。成人應了解其心理現象,別加上莫須有之罪名,應耐心地解釋及提醒,到4歲半以后這種真實與虛構分不清的現象慢慢消失,不再認為自己是一個飛人、一只怪獸,電視上的真假動作亦慢慢學習把真實和虛構分開。 好奇、好動、好模仿、好被人稱贊是這個年齡最顯著之心理現象。成人應有堅定的原則去照顧及引導,應耐心地滿足其因為好奇所引起的發問,並多做戶外活動,以發泄其旺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