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駿&榆滴ma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 婚姻 " …… 傅娟 ……

2005年11月24日
公開
72

妻子:「我真傻,當初那麼多追求我的人,我都拒絕了。」 丈夫:「我真倒霉,你拒絕的那麼多人當中,怎麼就沒有我呢?」 ***************************************************************** 獨立不代表覺得不需要對方, 如果這麼想那麼兩人的距離就一定會愈來愈遠。 " 婚姻 " …… 傅娟 …… 我和歐陽龍結婚八年,從戀愛的甜蜜到婚後孩子出生的三人世界, 歐陽龍曾向我抱怨:「你變了,你從前不是這樣的。」 我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結婚和生孩子。 有了妮妮之後,我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這個小生命上。 從前陪他打保齡球、吃宵夜的時間,現在全沒了。 我也是個獨霸的媽媽,一手包辦所有事,完全沒讓歐陽龍有參與的機會。 我的獨霸心態,甚至到了會和傭人吃醋的程度。 妮妮四個月大時,我復出拍戲,一天我回家後發現,妮妮竟然對著傭人笑, 這讓我很不能接受。 後來我決定不再接戲,專心照顧妮妮,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我和妮妮親密的程度,已經到了幾乎沒有空隙容納歐陽龍的存在。 我常開玩笑說,如果一件東西是白的,我硬說是黑的, 妮妮會順從我,她爸爸跟她說是白的,她還會大力反駁,讓歐陽龍很有 挫折感。 這也是我結婚初期所犯下的錯誤,他當時沮喪到竟向一個見面不到兩、 三次的人訴苦: 「我太太現在眼裡根本沒有我,把我當空氣。」 我才發覺,原來他感覺頓然失寵了。 我在家排行老大,善於照顧人,而歐陽龍是老么,習於受照顧。 曾經,他是我的中心,然而有了孩子後,我以孩子的快樂為我最大的快 樂。 對他而言,整個世界都變了,失落感是很大的。 後來,我們有了第二個小孩。娜娜的出生, 讓歐陽龍有了改變,他學會先付出愛,並懂得享受付出之後的快樂。 我也試著讓他照顧娜娜,發覺他做得很好, 而他也因此和娜娜之間有著超乎對妮妮的感情。 有時,他回來得晚,我和兩個女兒先睡了。 他會到房間來親親我,親親妮妮,最後在娜娜身上親很久才離開。 有時候,他只親完娜娜就離開了。 事後我忍不住向他抱怨:「你很偏心耶,只親妹妹,都不親姐姐。」 結婚初期,我沒有釋放出需要他的那種能量,很糟糕。 我慢慢發覺, 在面對對方時,絕不能做一個強者, 如果彼此都覺得不需要對方, 那麼兩人的距離就一定會愈來愈遠。 從前我以為婚姻關係中,男性是要付較多責任的那一方。 但我錯 了, 現代婚姻中~~ 女性也要成為對方很強的支柱,婚姻關係是平等的。 人都有軟弱和不開心的時候,彼此要成為對方依靠的對象,婚姻才會穩固。 在夫妻的相處還沒到達某個程度時,有時難免會思考,分開是不是會更 快樂? 當你真的打從心裡認為,自己這輩子就註定和這個人在一起時, 這段婚姻才能真正穩當地走下去。 而這樣的轉變需要時間, 別輕易把離婚掛在嘴上,否則對彼此都是一種傷害。 大約一年前,有一天,歐陽龍突然問我一個問題:「你覺得我們會不會 離婚?」 他沒頭沒腦來這一句,我有些錯愕。 原來他看了一部電影,感觸頗深。 他認為,如果兩個人都沒有意願要分開, 那麼何必要為了不愉快的事情爭吵或冷漠以對? 當時我並沒有回答他,但看著這個我們一手建立起的家庭, 看著他從一個好玩的大孩子變成一個懂得呵護孩子的好父親。 我們之間已經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連結,真正是一家人了。 我想,我們的婚姻會好好地走下去的……

結婚,到底好不好

2005年11月24日
公開
52

有人問:「結婚,到底好不好?」 其實,蘇格拉底很早以前就回答過相同的問題:「結不結婚,你都會後悔。」 婚姻確實不自由──特別是偵測到帥哥或美女,打著陽光般的微笑,向你熱情放電時。 婚姻確實是束縛──特別是想抽空做些什麼,卻因為擔心另一半顧家太辛苦只好放棄時。 婚姻是令人懊惱──特別是有孩子後想儘情玩耍,卻老得掛念家中有誰需要照顧或幫忙時。 婚姻確實很折磨──特別是家裡一人病了全家病,醫藥費、病痛、壓力和沮喪一起瘋狂飆長時。 婚姻確實有恐怖──特別是女人面對某些要命的婆家,再怎麼努力也只配當個「次等家庭成員」; 或是男人為了養家不得不努力擠進工作的黑洞,而且挖不到錢還不敢爬出來時。 婚姻是讓人灰心──特別是夫妻意見不合,抗議無效、對罵無力,卻明明覺得被對方虧待時。 婚姻會讓人厭煩──特別是日復一日努力、協調,也只能勉強維持家人生活品質時。 婚姻也讓人無助──特別是窮到只能花費精簡夠用,對家人的心疼與未來的疑懼只能默默承受時。 這種聽起來穩賠不賺的行業,要它做什麼? 1)婚姻讓你看清外貌的魔咒──就算是帥哥美女,只要不懂得珍惜你:一個平實的配偶,猶勝過十個漂亮的臭包裹。 2)婚姻讓你有被需要的感覺──你溫暖的懷抱永遠是家人最終渴望的處所:完全被信賴的感受,足以讓你忘卻所有煩憂。 3)婚姻讓你知道生命的豐富──它讓你在回家的路上知道有誰在等待你,迫不及待地想和你分享今天的學習,和成長的快樂。 4)婚姻讓你看到真正的犧牲──當全家人大病一場開始痊癒後,最後那一直沒病的人才會抱病倒下:婚姻讓你清楚看到誰曾無怨無悔的付出過。  5)婚姻讓你知道自己的無價──如果人永遠只需在父母蔽蔭下成長,就不會驚覺自己其實也有套價值觀和理想:當婚姻讓你害怕失去自我時,它也同時加速你的成長,推動你打造未來。  6)婚姻讓你知道貧窮的祝福──白手起家的辛苦讓人看到不管是貧是富,那背後真正溫暖人心的愛與親情,遠勝過所有物質的力量。 7)婚姻教你爭吵不會是辦法──夫妻間誰對誰錯、誰好誰壞、誰高誰下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夫妻終會發現:「彼此相愛」才是克服一切困難的法寶。 8)婚姻教你知道穩定的代價──日復一日的例行公事,看似枯燥無味,比起大風大浪後的死寂,還是略勝一籌:穩定,幫助你學習尋找並珍惜當下的快樂。    婚姻給人單身沒有的麻煩,也給人單身沒有的喜悅。 當然某些單身的自由自在,在婚姻中難能擁有;婚姻中的豐富深刻,單身也難以想像。 婚或不婚是很私人的決定,任何人都能給你意見,卻不一定有誰的意見會適合你。 如果你能在以上所列出的清單中找到你渴望從婚姻中得到的事物,也許該做的不是刻意逃避婚姻以免受傷害,而是花更多心思準備自己,儘可能做好萬全的準備,以便面對各種成長的挑戰。 是的,結不結婚,你都會後悔。 只是,沒有人能向你證明婚姻會不會為你帶來幸福, 你得自己向自己證明:你有能力學習創造幸福。

婚姻裡的八顆棋子

2005年11月24日
公開
53

近幾年,國內離婚比率逐年升高,結婚才兩、三年就說拜拜的就佔了一大部分。 年輕人對於經營婚姻真的那麼差勁嗎? 我曾經聽了場有關婚姻生活的演講,主講人妙喻中國棋藝中的八顆不同角色的棋子, 是美滿婚姻生活裡必備的要素,現在闡釋如下: 1.將: 將帥的言行要一致,不能人前說一套,人後做一套,這樣官兵才會信服。 經營婚姻也是如此,要注意婚前與婚後給對方的觀感,態度需前後如一,不要在情人變成另一半後,心態就不一樣了。 2.士: 表示夫妻倆對家庭都要有份責任感,在婚姻生活的路途中,任誰也不能落跑或推諉,就像是在作戰中的士官一樣,死守陣地,不輕言放棄或投降。 3.象: 表示要大度大量、能忍能容,夫妻間相同的愛好或興趣,雖如同是一杯香醇撲鼻的美酒,但不同嗜好也無異是一道美味的拼盤佳肴, 要有度量接受和尊重,不能有強求改變對方的念頭。 4.車: 車子要時時保養才能保持最佳狀態,夫妻之間再忙碌,也必須要經常找到兩人獨處促膝談心的時間,兩人感情才不至於漸行漸遠,或時時故障拋錨。 5.馬:夫妻倆要像馬一樣的勤儉工作,任勞任怨。 相互扶持和幫助,路遙知馬力,婚姻猶如事業,需要小心的經營、大膽的投資。 6.炮: 表示夫妻的感情要愈泡愈香,愈見真情,也說明和諧、體貼、健康的性生活,會使蜜月中的幸福花朵常開不凋。 7.兵: 即夫妻要相敬如賓,就好比是同一把琴上的弦,他們在同一旋律中和諧地顫,但彼此又都是獨立的。 8.卒: 生活中知足能快樂,知足的夫妻沒有虛榮心,沒有比較心,沒有羨慕心,自然就不會有埋怨心,不會有不平衡的心。

*誰是最可怕的婚姻殺手

2005年11月24日
公開
26

都是「沒時間」惹的禍! 〔 作者:游老老 〕 *誰是最可怕的婚姻殺手 一位經驗豐富的婚姻顧問在他的退休的歡送會上,應邀發表感想。他要大家猜猜看,今天的婚姻問題中最可怕的殺手是誰? 有人猜是「溝通」,有人說是「個性不合」,有人覺得應該是「經濟壓力」,甚至有人說可能是「對配偶失望」,這位充滿了智慧的長者看了看四周的人,慢慢地說出答案:「這個殺手的名字是『沒時間』先生」。 當一男一女結為夫婦時,他們就進入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無論在戀愛時,自認是如何了解對方,但是等進到婚姻中,才明白經營婚姻的挑戰,遠超過他們婚前所能想像的。 現在許多家庭因著經濟需要,夫妻二人都要上班,等有了孩子更是忙的不可開交,別說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了。接送孩子上學,下課後去補習,學藝。有時週末比週間還忙,參加各種活動、比賽。 *婚姻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夫妻之間,因著「沒時間」單獨相處,「沒時間」溝通想法,「沒時間」討論說了一半的問題,甚至「沒時間」表達愛意。兩人的關係就在這種若有似無,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存在著,雙方都有「如食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喝過加了太多水的果汁嗎?說它是果汁,太淡了,不像;說它不是果汁,又有些甜味。喝下去嘛,既不好喝又撐肚子﹔放著不喝,沒多久就發酸壞了。淡而無味的婚姻就像這個處境。 不少婚姻顧問都強調夫婦要學會「溝通」,並講究溝通的「技巧」,這都沒錯。不過,依老老來看,「學習如何溝通」遠不如「有時間溝通」來的更急迫。聽過一對夫婦參加了許多婚姻講座與溝通課程,最後還是以離婚收場。原因無他,因為他們把僅有的時間都用在參加講座上,以為上完課就自動滿足了彼此溝通的需要。 *步步下降的夫妻關係 諸位有沒有經驗,遇到一位多年不見的好友。相談之下,大為驚訝,兩人的想法、價值觀居然是南轅北轍,相去甚遠,不再像以往那麼契合了。為什麼?因為太長沒有見面,太久沒有時間溝通了。 一對只顧著忙工作、忙孩子的夫婦,縱然是生活在一個屋頂下面,也會像前面說的這兩個老朋友一般,「相見等於沒見」,「對話卻非溝通」。夫妻關係非但無法「正常化」,反而會降級,從「夫妻」變成「合夥人」(一起供養小孩),再變成「室友」(已經各行其事),更糟的還會降成「對手」(彼此看不順眼了)。 *吃一頓 補一年? 有的夫妻打拼一年,等待的就是一年一度的休假,希望藉著全家外出旅遊,培養夫妻親子關係。這就有點像一年只打工不吃飯,等攢了錢好好吃它一頓補一補。行不通的,這種年度出遊有時反而變成全家惹氣的時候。夫妻在旅館中,午夜夢回時,一肚子委屈,想不出來為什麼變成這個地步,辛苦打拼到底是為了什麼?問題出在平時大家都沒有足夠的時間相處,若是寄望在長假上,效果准會令你失望。 年假的相處固然需要,平時的相處是更為重要。若要婚姻幸福與長久,夫妻二人就必須學習經常安排「單獨相處」與「優質溝通」的時間。 老老擊退「沒時間」先生的法寶只有兩個,大家看了以後自己去體會體會。頭一個是「積短成長」,其次就是「無中生有」。 *積短成長 「積短成長」就是學會使用零碎時間。舉例來說明: 1. 晚餐前(庖廚之樂):下班回來,太太在廚房忙,先生就不要在客廳等吃飯,看報、看電視(兩個人都累了一天,為何先生有特權獨享休息?)。陪著老婆在廚房,一面洗菜、一面切菜、做飯。這樣每天至少會有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說話時間。先生也不會因老婆一人做飯,等太久而餓死(說不定還能學點手藝)。 2. 臨睡前(卸妝之樂):夫妻二人要協調睡覺時間,通常妻子要卸妝,梳頭,沐浴等等。先生若能此時陪侍,既能深得妻子之心,又有優質溝通時間。每天又可以多出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 3. 起床後(畫眉之樂):夫妻二人可能因為上班時間不同,或是遠近不同,起床時間也不同。但是要盡量調整到一起起床。在梳洗、上妝、更衣的時間也有十五分鐘或更長。有人說老婆七點就要出門,他八點半才要出門,怎辦?簡單,陪老婆起床,一起梳洗,吃早點,送老婆出門。然後再回來,撥好鬧鐘,再睡一覺。覺沒少睡,溝通任務也達成了。老老自己親身經歷,經營關係效果極佳。 4. 抓住其他零碎時間:老老並不是鼓勵夫妻二人成天膩在一塊兒,而是用點腦筋,注意每天的零碎時間,五分鐘可以談談心,五秒鐘可以送一個吻,一秒鐘可以隔空送一個微笑,走道上擦肩而過時,來點「肢體接觸」。總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夫妻二人願意為彼此付出,不會恩愛才怪。 現在老老告訴你,夫妻都上班,週末還有活動,但是「每天」都可以累積一個小時以上的溝通時間,你相信了吧?若還有問題就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無中生有 「無中生有」:就是把原來不可能相處的時段,變成可能。 1. 每週一晚:平常因為有孩子,特別是小一點的孩子(從五六歲到五六年級)需要照料,每天晚上都會被綁在家裡。老老以前的做法是與教會中住得近的四、五個家庭(孩子年齡也相仿)聯合起來。每週四晚上六點半開始到九點半(最晚十點),輪流送到其中一家去。孩子們都盼著星期四來到,與朋友見面。 所以不用吩咐,都規規矩矩地吃飯,洗澡,穿好衣服,還催著大人快點,不要遲到。老老頭一次帶磨刀石出去,因為不習慣,在街上開車,轉了快一個小時,不知道要去哪裡「打發時間」(真是可憐!)後來每次都能享受,夫妻關係受益很多。 有個附帶規則就是:單獨相處時,不准談孩子,不能談工作,不能談教會。除了這些,你可能就無話可談了,那就談談「戀愛」吧,這是夫妻單獨相處的時間,看個電影,吃頓小館,公園坐坐。婚前去哪裡,就去那裡吧。 2. 出遊一週:這是由上面一點擴大,在暑假時期(或春假或長週末)。可以由這個小「互助會」中的一家照顧兩家的孩子,讓另一對夫婦外出一週旅遊,然後角色互換。沒聽過孩子反對,大人也很高興。這個方式對大些能自己照顧自己的孩子比較合適。 3. 雙人司機:通常是夫妻倆人中的一位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或是去上才藝課。老老的建議:若另外一人沒重要的事,就可以陪著去。有時上課時間短,家長要在附近等,這樣兩個人就又多了一起喝咖啡的的時間。 4. 用用想像力,每一家都會有不同的機會。大腦是看不見的,若是不用,配偶怎知它的存在呢? *沒時間招待「沒時間」 機會是創造出來的,時間是調控才有的。兩顆誠摯的心,加上採取行動,就是經營與強化夫妻關係的關鍵。信不信由你,「沒時間」這位殺手通常都是經過你的「允許」與「容忍」,大大方方地走進你的家,長時間地進行破壞家庭的惡毒工作。 主權操控在你的手中,只要你願意,不准「沒時間」進入你家門,不要給他留下任何「見縫插針」的空間,就可以把平淡的婚姻起死回生。

勿讓小孩成為小霸王...

2005年11月21日
公開
17

專家認為,無論你的管教有多「寬鬆」,又或採用哪種教子方法,某些原則媽媽必須對孩子有所堅持,絕不能退讓。以下網羅了八種日常生活常見的情景,大家平日又做到多少? 堅持1﹕入屋要叫人,食飯要叫人。  所謂「入屋叫人,入廟拜神」,以前隨父母探訪親友,入屋時例必要和長輩逐個打招呼,以表尊敬,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拘泥這習俗....家長雖不至要求子女按長幼次序逐個「叫人」,但入門一聲招呼或吃飯前一聲:「吃飯喇!」還是必須.....看到誰先便叫誰,一大班親友時,一句:『Hello,大家好!』已足夠。 堅持2﹕讓座給公公婆婆。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地鐵或巴士時,遇到長者或有需要人士,父母要教導子女主動讓座給他們。「本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可能受到大氣氛影響,以前會這樣做的人反而變了少數,做起來總覺得尷尷尬尬,大人自己也會內心掙扎一輪,更加不會教導自己小朋友。」 堅持3﹕勿讓孩子做「大帝」。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聘請家庭傭工,照顧小朋友的責任亦落在他們身上,不過父母要留心,勿讓子女隨意差使傭人。「有時拿一件東西、掉一件垃圾,小朋友也要姐姐幫他們,家長應要求子女懂得自我照顧,而非養成:『屋企奉旨有個人畀我使。』的心態,形成依賴性格。此外,亦要讓子女明白,家中傭人是到來「幫」屋企,因此吩咐傭人做事,要記緊說一聲:『唔該!』」 堅持4﹕孩子牙擦擦,要罵!  剛剛懂得說話的孩子,每當表現得「牙尖嘴利」,甚至乎會罵大人時,很多父母都會用「精靈得意」、「口齒伶俐」來形容,一副甚為欣賞的樣子。譚博士:「但從小朋友成長角度來看,這可能是沒禮貌的表現,父母切記勿得意忘形,要立刻制止他們。」相反,假如小朋友看到大人很開心、拍手掌的話,變相鼓勵了他們,日後要糾正這行為就很難了。 堅持5﹕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父母都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但每次吩咐子女要自己執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