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佑元媽

轉貼:宜蘭縣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學

2005年11月03日
慈心成立於公元 1967 年,二十幾年來一直默默地尋找一個以孩子成長需求為中心思想的教育觀。創辦的前幾年,慈心採取以讀算寫為主的分科教學模式;之後,轉向開放式的戶外自然教學,接著並嘗試才藝教學,企圖融合自然與藝術課程;自民國八十年後,又進行圖畫故事書的主題教學,與自由學習的角落教學。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們終於深刻體驗到,孩子本身才應該是我們教學的中心,而不是一味地去想教什麼、或是怎麼教等這些表面的東西。因此,在邁向新世紀的過程中,慈心在 1997 年間,排除各種困難,毅然決然施行華德福教育。

教育理念
  採從幼稚園到高中一貫學制的華德福學校,以開放、親和、整合性、藝術化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透過對自然界的流轉去體驗生命內在的道德律,培養學生敬天愛人的價值觀,以及對世界的責任感。華德福學校最重要的辦學原則是:以兒童學習的過程,及人類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成長階段,作為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的重心,以達到開展「人類內在自由」的目標。

掌握幼兒發展高峰期
  藝術性活動在華德福學校的教學裡佔了很重要的地位。華德福學校的藝術性活動,目的並不在於訓練學生成為藝術家,而是要培養孩子成為創造力豐富、意志力堅強的人。因為所有的藝術活動都需要身心投入,並不斷練習,是一種對意志力的訓練。而且當他們在經歷困難並加以克服後獲得的喜悅與滿足,對心靈的成長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華德福幼兒教育的原則是發展幼兒堅強健康的意志,因為幼兒在○∼六歲間是意志的主要發展期,也是模仿力和想像力的高峰期。史代納指出,「兒童是一個完全的感官體。對於人們留在他內心的任何印象他都會有所反應。因此最基本的教育原則是,不要認為孩子可能經由理性來學習事物的是非與好壞……。而要深知:我們在孩子四周的所做所為,都會深入他的身體、心靈、與精神,而轉化為他自己的部份。而一個小生命的健康與否,正與我們成人的思想與行為息息相關。」
  學齡前的孩子富有無限的模仿本能。不僅是在他周圍看得見的行為舉止,甚至大人內心的思想觀念,孩子都會模仿成為自己生活與行為的一部份。而孩子們從他們的周遭環境中所接受到的,以及模仿來的價值觀,對他未來的生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此時期,一個溫暖、友善而自然的環境與人是非常重要的。
長久信賴和敬仰的權威
  孩子到了大約七歲時,會有一種本能自然地覺醒:這時他想要上學、想要學習,而且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他喜歡有內心的依靠,他會完全信賴老師,聽從老師的話,做老師規定的事。換句話說: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一種史代納所稱長久信賴而敬仰的「權威」。而一種真正的「權威」是不能以強硬或甚至是暴力來征服孩子。唯一可以持久的敬仰是出於孩子自己內心主動產生的愛慕。
  那些在兒童時期(0-7歲)模仿本能得到滿足與發揮的孩子,內心會自然地出現對這種權威的需求。而一旦這份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往後的生命中可能出現一些缺陷。一如那些太早就必須自己判斷和決定的孩子,經常會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他們對人感到不信賴,又懷有不斷地反抗的慾望,這並不是來自內心的堅強,反而是內心脆弱的表現,並且變得內心沒有創造力。
  在課程安排上,此一階段(7-14)的孩子,都由同一位導師帶領,以滿足孩子長久信賴的需要。學生除了接受語文、數學等專業課程外,同時還有多樣的藝術課程與工藝課程。透過這些課程促進、激發個人的創造力與生命力。

良好的心靈溝通
  兒童到了青少年時期,又會有另一種內心的需求覺醒:這時期的他會四處去嘗試、學習了解各種生存現象,以及整體的人類生活。就是說,他已經達到一個成熟的年齡,自己真正地去培養深入的興趣和愛好。為了這種需求,這個時候的青少年需要的不再是權威的教育,而是良好的彼此心靈溝通,來指引他們通往知識真理與為人處世的道路,好讓他們在這個冷漠的現代工業社會中,仍然生活得有意義。
  如果,青少年時期在學校課堂中覺得枯燥無聊,或是從事一份對他思想和興趣都沒有意義的職業,尤其又生活在高度工業化的現代社會,他將面對許多人生的誘惑及難題。因此,從教育中得到足夠活力,和安全感與自信心的青少年,到了這個時期,內心就主動地出現,那份對世界與人類更深入認識的需求渴望。
  華德福學校的九到十二年級,除了一般性的課程之外,還有各種具有科學性質的課程,以合乎從十四歲開始,青少年嘗試了解各種生存現象與整體的人類生活,以及提升判斷力的需求。不過,學校在這方面的最主要任務,並不是要作為進入大學的先修課程或準備,而是透過課程內容的深入探討,結合青少年生活上可能遭遇的困難與問題,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沒有考試制度
  華德福學校中沒有考試制度,學生的成績也不是以「分數」來呈現,而是採用「記錄簿」的方式,儘可能地詳細描述學生的表現及學習的成果,包括進步的幅度、過程、學生的能力狀態、在各別科目的努力程度等,讓學生及家長能夠明確地了解學生自己的學習狀態。華德福學校的教學方式.是強調從「動手」中學習,直接透過感官與身體來吸收知識,以維護整個人的均衡發展,並且摒棄以「分數」來劃分優劣,而是把學習的過程詳細記錄下來,更沒有留級問題。

校務自主的精神
  作為一所校務自主的學校,華德福學校以一種帶有自由思想的組織規範,代替公立學校階級式的外部監督制度。華德福學校的校務行政,是由家長與老師共同決定,校務會議的進行往往是一種以未來為取向的社會經驗領域。華德福學校沒有真正的校長,教學行政是由每週的教師會議討論決定,在此會議中,所有的老師享有同樣的權利,是教師們相互學習與不斷進步、創新的機會。

教育的目的
  二十一世紀應該是一個自由的時代。一個人是否真正的自由,在於能否獨立思考、運用自己的各種天賦,實現自我。而一個人是否能掌握自己的人格的發展,並對自負責,與童年成長時期所獲得的東西,有深切的關聯。唯有隨著小孩的成長過程,適時教導合乎其本性的事物,才能幫助成長中的小孩,使其完全發揮內在的潛能。
  史代納曾說:「我們最大的努力,是在培養自由的人。讓他能夠自己決定他的目標,指導他的生活。」華德福教育,對應兒童每段人生發展期,都有著不同而獨特的任務與目標:
(1)經由學齡前(0~7歲)之「模仿」,養培出自由與不侵犯他人權利的觀念。
(2)經由小學時代(7~14歲)的「權威」,獲得生命安全感與民主合作的能力。
(3)經由青少年時期(14~21歲)之非權威而良好的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培養出對世界與人類的生活有更深入的興趣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