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倍加喜樂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食-I Love 壽司

2011年06月28日
公開
14

今天還沒下班肚子就餓了 一直在想晚餐要去吃點特別的 跟David討論了一下 決定去試試蠻多人說不錯的日本料理店 "I Love 壽司" 這間店在龜山 是間走美式風格的創意日本料理 老闆曾在美國西雅圖開店 很受當地人歡迎 用餐價格想當然不便宜 但難得夫妻二個人都想去嚐鮮 就當是開拓新外食的一次探險經驗了 I Love 壽司在一個蠻安靜的巷子裡 是在一排連棟別墅的其中一間的一樓 我們抵達的時間是7點多 雖是吃飯時間 但客人不是很多 約還有一半的空位 這情形在林口龜山的店很常見 尤其是這種高貴的餐廳 我們點了一份懷石套餐 另外單點了有名的一條龍壽司 可樂餅 蘆筍壽司 及 蛤蜊湯 食材很新鮮 口味也很好吃 原以為會吃不飽 沒想到二個人都有吃飽喔! David說這是我們在林口吃過最貴的一餐 感覺還不錯 如果下次在林口想品嚐比較高級的日本料理 這家I Love壽司會是我們的考慮之一 店家資訊: 電話: (03)327-7208 地址: 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七路95巷7號 網址: http://ceci.myweb.hinet.net/ ============================ 照片集錦: [等上菜] [懷石套餐-生菜沙拉] 有新鮮水果佐料的油醋沙拉 沒有想像中的酸鹹 可口! [懷石套餐-生魚片&壽司] 生魚片很新鮮 壽司好吃 連裝飾的蓮藕和海帶絲都很好吃 [單點-一條龍壽司] 這個讚! 外有烤鰻魚內有炸蝦 外軟內酥 果然名不虛傳 [懷石套餐-鰻魚蒸蛋] 沒吃過這個料理 鰻魚下還有菇類及白果 感覺另有一番風味 [單點-可樂餅] 內餡是馬鈴薯及牽絲的起司 網友說這個也是必點的一項 但我們覺得沒有非常特別 我吃完這個已經有點飽了 [懷石套餐-酥炸軟殼蟹] 不油不膩 吃得到螃蟹的鮮味 顧著吃都忘了拍照 只拍到剩下的二小塊 [單點-蛤蜊湯] 這湯看來平淡 喝下去時竟有淡淡的水果味 David問了服務生 湯裡真的有用水果加料 十分特別 [懷石套餐-味噌湯] 也是看似平凡無奇的湯 原來裡面放了2塊鮮美的魚肉 鹹度也不會像一般日本料理店的那麼鹹 [懷石套餐-烤鮭魚&牛肉串] 味道偏甜 牛肉串的肉有一點點硬 整體來說二個都不錯吃

爹-買籃球鞋

2011年06月28日
公開
12

晚餐後路過一間連鎖鞋店 為娘的我想進去買雙球鞋 因為現在這雙鞋面已有破洞 選了很久 始終沒有款式滿意又在預算中的鞋子 之前買的二雙球鞋分別都穿了至少3年多 一雙550元 一雙800多元 所以堅持價格一定要在千元內 不過陪逛鞋店的爹爹 卻看上了一雙籃球鞋 頻頻稱讚這鞋物超所值 為娘的我說家裡已經有好幾雙球鞋了 都很新 不用再買了 但爹爹說二雙是足球鞋 因為鞋底特殊設計 不適合運動穿 一雙是慢跑鞋 也不適合打籃球穿 各雙鞋功能不同 非常需要再添一雙籃球鞋 有了這鞋他才能開始去打籃球減重 這語氣及表情真是很像小孩子在跟大人吵著要買玩具一樣 為娘的聽了覺得很好笑 就提醒爹爹:以後你兒子跟你要這個要那個 也會用這麼多的說詞要來說服你 你怎麼辦 爹爹說: 告訴他買多功能的 一雙就夠了 為娘的說: 喔! 那你不用買籃球鞋, 買雙多功能的就好啦. 以後也不用買其他鞋了. 爹爹說: 不行不行啦.. 功能不一樣, 真的不一樣. 為娘的說: 等你兒子有一天會跟你要東要西時,別忘了你現在的想買籃球鞋的感覺喔.. 要將心比心~ 結帳前我們又去看了休閒女鞋 還是看不到滿意的 最後結帳時當然還是有帶那雙籃球鞋出來 回到家爹爹說要出去運動 為娘的看到爹爹換上慢跑鞋就問: 怎不穿新鞋? 爹爹說: 下午下大雨 穿新鞋會把鞋弄髒 等天氣好再穿. 而且我要去跑步, 要穿慢跑鞋~ 為娘的真是覺得好笑.. 理由還真多哩!

聚-主日慶典

2011年06月26日
公開
11

這週是林口靈糧堂建堂20週年, 長庚生命靈糧堂建堂5週年的感恩禮拜 日子真的很快 長庚生命靈糧堂已經5年了 當初建堂時我們才到林口靈糧堂沒多久 一下子就過了5年 本週配合感恩禮拜 兒主及青崇都暫停 地點改到林口高中的活動中心 把拔原本擔心以諾會坐不住 不過麻麻說以諾外出後都會變得很乖 一起崇拜沒問題 不用擔心 果然這小子今天超配合 起床時間配合 崇拜進行時也很乖 不吵鬧 專心看著舞台 會隨著詩歌舞蹈節奏拍手 歌曲要結束時也會預先拍手 牧師講道快結束時也很配合地睡著了 這讓把拔麻麻在接下來的午餐時間 好好的飽餐一頓 聚會後遇到一位認識的姐妹 她鼓勵我們在林口參加小組 因為主日已經都在林口聚會了 有小組的肢體連結 可以讓我們與教會關係更緊密 由於林口靈糧堂的小組分為敞開小組與牧養小組 敞開小組是以非基督徒及傳福音為主的小組 牧養小組是為基督徒且已參加過「全人醫治退修會」及雙翼養育系統之「養育班」的弟兄姐妹開放的小組 以我們的狀況 應該是要參加牧養小組比較適合 但是我們還沒上過林口的「全人醫治退修會」及「養育班」 卡在這個門檻加上小組時間為週間晚上 我們比較難配合 所以遲遲沒有進入林口的小組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什麼感動及頭緒 求神指引

娘-很有趣的二個兒子

2011年06月19日
公開
15

晚上10點帶著二小進房睡覺 以諾睡不著 一進小床就哭 一定要在大床上玩 爹爹嫌以諾動來動去 怕吵 就跑去客廳睡 為娘的因為手指痛 沒什麼力氣管二小在做什麼 就靜靜地躺在床上 看著這二個兒子的行為 結果發現還蠻有意思的 [Lipo] Lipo明知把拔不准他上床睡 但又十分愛戀大床的被子 所以把拔出房門沒多久 就溜上床睡覺 耳朵很靈的Lipo 只要聽到把拔的腳步聲就會抬起頭來看 若是確定腳步聲是往房間的方向 就會趕快下床回到籠子 若不是就繼續賴著 好賊喔~ 不過動作太慢 還是被抓包了 [以諾] 床頭上的每件東西都好玩 尤其是可以按的 可以轉的 正好床頭上有個CD音響和一個有收音機功能的鬧/時鐘 很容易把聲音轉大轉小 開關開啟關閉 真是很吵 但十分能滿足他的好奇心 也愛坐在躺平的媽媽身上 然後說"倒囉~" 就往後倒下再哈哈笑 玩了一會兒 聽到把拔在客廳有聲音 一溜煙地下了床 把房門打開跑去客廳了 之後沒多久 父子就一起回到房間 以諾開心地睡在把拔旁邊 還拍拍把拔的圓肚子 一直叫"把拔~ 把拔~" 之後才開始出現睡意 早上把拔說昨晚以諾在黑暗的客廳裡出現 跑去搖他拍他 跟他說話 還跟他笑 好像在叫他回房間 原本想賴在客廳的把拔看以諾很可愛 就一起回房間了 我說, 這二個兒子都很聰明有趣 很寶!

文-Trouble Two的教養

2011年06月16日
公開
73

信誼 你的一歲孩子 內容簡介: 您真的認識自己的孩子嗎?請不要再孩子才學會握東西的時候,就充滿期待的握著它的小手教他寫字:或是在他傷心挫折的時候,不在意他的眼淚,只給他長篇大論,想要對他曉以大義。真正的愛是去認識孩子的能與不能,需要與不需要,你真的認識自己的孩子嗎?無論您的孩子今年幾歲,正面臨怎樣的成長功課,這個系列為您和您的孩子而寫的專書,愛他就請先了解他。 ================================================ 信誼 你的二歲孩子 內容簡介: 又好氣又惹人愛憐的年齡。 您真的認識自己的孩子嗎?請不要再孩子才學會握東西的時候,就充滿期待的握著它的小手教他寫字:或是在他傷心挫折的時候,不在意他的眼淚,只給他長篇大論,想要對他曉以大義。真正的愛是去認識孩子的能與不能,需要與不需要,你真的認識自己的孩子嗎?無論您的孩子今年幾歲,正面臨怎樣的成長功課,這個系列為您和您的孩子而寫的專書,愛他就請先了解他 ================================================ 西方「恐怖的兩歲」、東方「三歲小孩,貓狗都嫌」爸媽該怎麼辦? 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五個發展特徵 作者:張瀞文 出處:親子天下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1540 1至3歲學步期,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全世界兩、三歲孩子的父母,都深為家中那個「天使和惡魔的化身」而困惑苦惱!學步兒「難纏」,是因為身心面臨了重大的發展。父母有哪些事一定要知道?又可以怎麼做,幫助孩子順利跨越這段從嬰兒轉為兒童的過渡期? ----------------------------------------------------------------- 一歲的妮妮很喜歡將桌上的東西統統掃到地上。爸爸好言相勸無效,有次發火打了她,她當下哇哇大哭,隔天依舊以此為樂。 兩歲的小米想喝飲料,媽媽拿柳橙汁時他大哭大鬧,他說的飲料是多多,不是柳橙汁。媽媽好不容易弄清楚了,給他多多,他又氣得打翻,因為杯子不對!媽媽每天在這些戰爭中精疲力竭。 好幾次,奶奶帶著三歲的如如,開心去超市買東西。到了門口,她突然就耍起脾氣來,既不進店裡,也不回家,什麼都不要,任憑奶奶好話說盡,結局總是大哭一場。 西方「恐怖的兩歲」、東方「三歲小孩,貓狗都嫌」的「名言」,在有小孩的家庭流傳。短短幾個字的確安慰了父母,因為那代表了,或許全世界兩、三歲孩子的父母,都深為家中那個「天使和惡魔的化身」而困惑苦惱! 這個小人兒,常常讓你前一秒氣得快要爆炸,轉瞬間,卻因為他笑著奔向你給的擁抱,完全融化,棄械投降。搞不懂這個又哭又笑、大吵大鬧的小孩,怎麼如此的麻煩、難懂,卻又如此的可愛。 父母又愛又恨的學步兒 發展心理學稱一到三歲的孩子為「學步兒」。短短兩年間,孩子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分辨人我好惡,嘗試許多生命第一次的體驗:嫉妒、憤怒……。 有人稱學步期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常被拿來與青少年相提並論;學步期是嬰兒轉為兒童的過渡期,就像兒童轉為成人必須經歷青少年期一樣。 人生中不可能再有一個時光,在如此短暫的時間中身心面臨遽變,孩子面對的「成長壓力」,其實不亞於成人的生活壓力。這的確是個了不起的階段。 學步兒之所以「難纏」,是因為身心正面臨父母可能不知道的發展。 發展特徵一:感受並學習處理更多的情緒 研究發現,一歲半到兩歲的學步兒會開始試著去控制令他們苦惱的人或物。他們也會透過和同伴說話或玩玩具等策略,因應需要等待點心或禮物的挫折。 小人兒的心中,每天都有好幾種情緒在作怪:恐懼、害羞、嫉妒等。很多情緒都是孩子第一次經驗到,他必須面對並處理這些情緒,對他來說是人生的大課題。 根據約翰•洛斯門(John Rosemond)在《兩歲小霸王》書中的說法,兩歲孩子的智能總是比體能發展得快,所以孩子可能已經知道事情的解決方式,卻無法付諸行動實現。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也解釋,兩歲孩子已經有很多想法,但是語言能力卻還不夠成熟,無法順利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會讓他們挫折及生氣。 父母可以這樣做: 父母可能因為孩子「很難搞」而苦惱,其實孩子也不好過。他絕非「故意」做對,只是處於身心遽變的不穩定狀態;他最壞的時候,正是最需要父母幫忙的時刻。父母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幫助他。 1.抒解他的情緒:台北市三民托兒所所長李慧娟認為,情緒化是幼兒的本質,這是他一生對光線、色彩及線條最敏銳的階段,所有他接收的都會反映在情緒上,有時也不知道原因,加上語言能力有限,很難表達其中細膩感知。對於孩子的情緒,先不要問理由,而是接受他:「你心情不好喔!」 2.教他更好的情緒表達方式:孩子有情緒時,不要壓抑,鼓勵他用語言表達挫折和憤怒。如果他的語言技巧還不純熟,試著幫他說,幫他重組句子,或用完整的語句重述心情:「沒辦法完成拼圖,讓你很生氣,對不對?」 面對正在發脾氣的學步兒,冷靜但堅定的和他說話可以幫助他消氣。你對待他的方式,就是他學習如何處理情緒的對象。 3.建議他另外的解決之道:學步兒其實已經有察覺情緒的初步能力,出現令人沮喪的刺激時,他會試著轉移注意力,或試圖控制。引導他說出感覺,並轉移注意力到比較舒服的情緒上,像是:「媽媽現在不在,不過等她回來,我們就可以一起讀故事書了。」 發展特徵二:是個追求自主的探險家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認為,一到三歲是人格發展成「活潑自動」或「羞愧懷疑」的關鍵。這個階段兒童必須學習「自主」──吃飯、穿衣、大小便等。若無法獨立自主,孩子可能會轉而感覺羞愧、懷疑自我能力。 突然學會走路、說話,讓孩子的探索疆界更為廣大。為了追求獨立自主,他可能有一些危險動作:堅持自己過馬路、自己喝熱湯、拿剪刀剪紙等。 孩子想知道這東西是什麼?可以做什麼用?能夠打破嗎?透過接觸把事情弄清楚,是個停不下來的小探險家。這些探險幫助他建立自主能力,分辨人我,了解自我地位。 父母可以這樣做: 凡事堅持自己來,是孩子發展個性的宣示,透過這個過程,他成為有自己思想的人。 1.給他無障礙探索環境:將家中危險物品盤點清楚,如清潔劑、藥品、刀子等,或是珍貴的物品,如水晶、名貴陶瓷等,收到孩子拿不到的高處或放入有安全栓的廚櫃中。同時將孩子可以探索、觸摸、試驗的東西拿下來,放在他可以隨手拿到的地方。在他高度可及處留下一個「寶寶的櫃子」裝他的玩具和物品,讓他可以盡情翻箱倒櫃。 洛斯門在《兩歲小霸王》一書提醒,孩子大約兩歲半左右會有分辦是非的能力,這時候父母可以慢慢將一些物品歸位,並且向孩子介紹,讓他摸一摸、聞一聞,充分滿足好奇心,再放回原位。並且教孩子分辨哪些是可以玩的玩具、哪些不能亂拿。 2.教孩子如何安全探索:這時候的孩子樂於學習,尤其是與生活有關的一切事物。 孩子想自己吃飯時,準備易拿握、不易摔壞的碗和湯匙給他練習,並忍受孩子練習吃飯時滿地食物、滿嘴飯粒、滿手油膩膩的情況。孩子想玩水時,與其禁止,不如開放一個小小空間讓他知道在哪裡玩、怎麼玩。孩子想幫忙家事時,拿安全的刀子讓他幫忙切香蕉,分配個碗讓他洗。 3.引導他達成目標:好的引導需要清晰的步驟。若父母希望孩子進到家裡就去浴室洗手,就必須帶著他做,並且一個一個步驟講解。「把袖子拉起來,水龍頭打開,雙手沖濕,壓一次泡泡,手心手背搓搓搓,把泡泡沖乾淨,手擦乾。」更重要的是,把任何的引導和生活教育都當成遊戲,帶著孩子做,並且樂在其中。 發展特徵三:變得更為倚賴 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會出現另一個極端:更倚賴。在嬰兒時期膽大包天的孩子,可能突然變得黏人、膽小,怕陌生人、怕分離、怕黑或打雷。 因為探索讓他知道世界比想像中更複雜,他不了解自己能力的極限,甚至會感到不安全,轉而更倚賴照顧者。這是學習獨立的過程。 另外一個可能是,他的想像力(抽象思考)開始發展。所以報紙發出窸窣的聲音,會讓他覺得報紙變成活的東西,或可能做出可怕的事。 父母可以這樣做: 對於孩子的倚賴,洛斯門建議: 1.允許孩子黏你:為了學習獨立,孩子必須先接受、處理他的不安全感,父母能夠給予安慰是最好的。足夠的安全感使他有信心探索世界。讓他黏你,將來他就不會那麼黏;在他需要時抱抱他,最後他就不會那麼需要人抱。 2.讓孩子相信你有能力保護他:孩子害怕時,不要問他為什麼,因為他說不清楚;但也不要輕視他的恐懼。先接受他的心情:「我知道你覺得黑黑的很可怕。」或認同他的感覺:「我小時候也怕黑喔!」 接著運用使他害怕的想像力趕走恐懼。請他想像有個超人叫「嚕嚕」,害怕的時候叫嚕嚕的名字,嚕嚕就會進房間把妖怪趕走。 3.穩定的生活作息:《聽,寶寶在說話》一書指出,幼兒強烈獨立慾望的初兆之一是恪守規則。兩歲孩子會嚴格遵守從觀察學得的某些規則:何時該做什麼事?什麼東西該放在哪裡?可預期的生活節奏,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 發展特徵四:公然挑戰父母,愛說「不要!」 學步期的孩子愛說「不」,因為孩子突然發現,這個簡單的字竟然可以拒絕大人的指示。弘光科技大學講師李淑如解釋,在小孩心中,大人世界原來是絕對權威的,當他敢挑戰、敢嘗試碰撞原來很權威的大人世界,正是「成長」的宣示。 孩子的反抗行為(例如:一直將桌上的物品往下丟、做所有你告訴他「不行」的事、替他穿衣或餵他吃飯時猛搖頭說「我不要」等),都是在測試限度(你的耐心限度、你的規則限度,以及他影響及改變環境的能力限度)。孩子正積極按自己的極限處理事情,看看事情不是原來的樣子,會是什麼樣子? 父母可以這樣做: 父母會感到困惑:原先那個快樂、可人的孩子,怎麼變得如此難纏、固執、為所欲為?面對公然挑戰父母權力的學步兒,你可以這樣做: 1.欣賞他的勇敢:你的孩子又「長大」了,而且很勇敢!如果你發現自己真的很難「欣賞」,不妨採用《幼教老師的教養魔法》書中的建議:每一天的結束前,寫下十件今天孩子做得很棒的事。這有助於你更正面看待孩子的作為。 2.故意投降:《聽,寶寶在說話》一書建議,處理學步兒煩人的不適當要求,最好的方式是故意投降,讓他發現要求並不適當。例如他堅持夏天穿最喜歡的毛背心,就讓他穿,讓他體驗不舒服的感覺,自動把背心脫掉。 3.轉移注意力:有立即危險的情境,就不適合讓孩子做決定,應該將他抱起並限制其行動。最好的方式是轉移他對眼前事物的注意力,到新的、有趣的事情上。 4.堅持他該有的常規:不論你覺得他是如何霸道、難纏,都必須維持他應該遵守的常規。任何讓步都會使他覺得越界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已經講清楚規定,孩子還不為所動,不妨使用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Kast-Zahn)在《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書中的建議,使用「壞掉的唱片」這一招:重複幾遍孩子應該做的事,不要理會他的反對。讓他知道,你體諒他、接受他,但只有你才是掌控局勢的人。 5.好的身教:可喜的是,和「宣示獨立」一起出現的是「社會參照」的運用增加;孩子在決定自己要如何面對新刺激時,會先看爸媽的反應。例如在路上遇到一隻大狗,孩子會先觀察父親的臉,才決定他要怕狗呢,還是趨前去摸摸狗。 孩子表面上處處與你做對,其實一言一行都模仿你。面對又哭又笑、情緒起落大的學步兒,「身教」勝過更多的教育理念。 發展特徵五: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學步兒以為別人所想、所見、所感覺的,「理應」跟他一樣,無法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經常遇到的例子是:玩捉迷藏時,他把頭埋進棉被而露出整個屁股,卻喜孜孜以為自己躲得很好。或把最喜歡的海綿寶寶送給你,以為他喜歡的東西,全世界也都喜歡。 正因如此,當他無法我行我素時,就會尖叫、生氣、踢、咬、打人。 但是「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狀態,也會隨著成長改變。洛斯門舉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說明,孩子三歲時,對父母有「全能迷思」,相信父母無所不能、無所不知。這個時期,也是孩子從「自我中心」過渡到「父母中心」的關鍵時刻。 父母可以這樣做: 這時期,父母有個「艱鉅」的任務:既要接受他以為自己是宇宙中心的心情,又要溫和堅定的讓他知道,他並不是宇宙的中心。 1.和孩子建立好關係:在他不搗亂時給予更多關注。他有危險動作時,盡量用「你可以……」取代「不可以……」。另外,還要練就一身轉移注意力的功夫。孩子開始「盧」時,找到更吸引他的事物。盡量讓局勢掌控在你手上,這樣也會讓孩子有安全感,順利過渡到「父母中心」。 2.固定的「媽媽時間」:洛斯門建議,每天早上和下午各撥出三十分鐘給孩子,告訴他這是「媽媽時間」,和他一起玩、看書,同時將定時器撥到三十分鐘。告訴孩子,鈴響的時候,你就必須回去工作。一開始,孩子或許會抗議,但如果你的態度堅定且持續,他很快就會適應。 3.夫妻間要多注意彼此:孩子會以為自己是世界的心中,是因為在生活中,他總是家裡的中心、眾人的焦點。父母必須少注意孩子一點,多關心彼此一些,先做好夫妻、才做好父母。試著交辦孩子一件專屬的家事,讓他為家裡做些貢獻。 用「體諒」取代「耐心」 當父母需要耐心嗎?這是肯定的。如果能夠了解孩子的發展和特質,你就不會期待兩歲的孩子願意分享、三歲的孩子控制脾氣。減少不切實際的期待,可以過著挫折比較少的日子。 更高的境界是,父母可以真的理解孩子的不同,以體諒取代耐心。 發展心理學博士周育如提醒,人類的發展並不是像小豬變大豬、小牛變大牛這樣的「連續發展」;比較像是毛毛蟲變蝴蝶、蝌蚪變青蛙這樣的「階段發展」。毛毛蟲的樣態、食物、生活方式,甚至對世界的理解(如果毛毛蟲可以表達的話),與蝴蝶是那麼的不同。孩子並不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大人,成長不是「量」而是「質」的改變。這是一種本質上的差異,不僅僅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有了體諒,還不足以讓你當個篤定的父母。身邊的人總是好意的提供教養法則──尤其當孩子處於情緒風雲變色的學步期。有人認為不可任孩子為所欲為,得好好管教;有人認為「孩子懂什麼,大一點再教」才是對的;有人說「打就對了」;也有人說,打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李淑如認為,面對那麼多好意的建議,關鍵是「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幼教老師的教養魔法》一書建議父母,花幾分鐘為自己建立「教養白皮書」,思考「你對孩子抱持的期望」「你會如何描述身為父母的自己」。白皮書不需要其他人認可,只是藉此讓你在教養孩子時有「自己的主張」。書中強調,父母所使用的方法,不應該和本性與價值觀有太大不同。 就算你對所有教養建議執行無誤,孩子還是可能出狀況。所有學步兒的父母(或者所有的父母),都要很有彈性和幽默感,對孩子帶來的讓人驚奇的混亂,一笑置之。 父母不妨為家中那個好奇、樂於探索、堅持自我、勇敢挑戰的學步兒拍拍手,他正在經歷人生最快速而混亂的成長,卻樂此不疲。也為身為學步兒父母的自己鼓鼓掌,因為你正在做世上最難為的工作,卻絲毫沒有退縮,並認真思索如何給你的學步兒更多的理解和愛。

娘-跟廚房是好朋友

2011年06月12日
公開
17

已經連續好久週末的廚房必定開伙 之前是為了給以諾加現煮的青菜吃 後來是覺得外食不知道吃什麼好 而且大部份的食物多偏油或重口味 有的會加一些味精什麼的 索性乾脆自己煮 自己煮優點是吃的比較健康 可以自己控制油量及口味 有沒有比較省錢我不確定 缺點是會把自己搞得很忙 要準備材料 洗菜 煮菜 洗碗 尤其在大熱天下廚房 待在廚房跟站在戶外曬太陽一樣熱 想菜單尤其也讓我傷腦筋 從小我跟廚房就是好朋友 喜歡看爸爸媽媽做菜 也愛自己東弄西弄 國小時因為媽媽外出 有些時候就必須煮飯給妹妹吃 記得有一次炒飯 香味從廚房飄出 還讓外面玩耍的同伴回去跟他奶奶說我炒得飯好香 這週末我炒了一盤甜椒牛肉 David很捧場 沒用青椒的原因是 因為已經有其他綠色蔬菜了 選擇不同顏色的蔬果 感覺比較均衡 我用一半甜椒炒牛肉 把剩下的另一半加洋蔥炒給以諾吃 大人小孩都吃的很滿意 除了正餐 還打了新鮮水果汁 沒有去渣 沒有加糖 都用水果的原味 以諾剛喝面有難色 但之後一口接一口 Lipo最捧場 從開始切水果就待在我腳邊等 因為可以在果汁完成前先吃幾口水果粒 前一天早上看到詹姆士在節目中教了一道冰的燕麥片甜點-香芒燕麥 聽來賓描述得多好吃多對味 正好家裡材料都有 就把芒果果醬換成確定沒有DEHP的草莓果醬 也讓原本只會把燕麥片加在牛奶或豆漿裡的David讚不絕口 這週末真是很努力在菜色上做變化 希望家人吃得健康也吃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