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拱媽媽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2008年04月04日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只要持續地唸英文故事書給孩子聽,就能讓孩子聽英文像聽國語一樣輕鬆,並循序漸進養成說、讀、寫的穩定實力!這是最簡單、最有趣、最自然的英文學習方法,更能帶給孩子滿滿的愛、溫暖和心靈收穫!(本報內容摘錄自《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英文名字好難唸,怎麼辦?

剛開始選故事書的時候,常常被故事主人翁的名字嚇著。不是那麼常見的一些外國名字,有時好長一串,根本不知道怎麼發音。甚至有些書名,就大剌剌地放著一些頓時令父母不知所措的字眼,例如:Rumpelstiltskin、The Josefina Story Quilt、Grizzwold、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bble ……

「這些名字怎麼唸呢?」父母別就此裹足不前,因為一整本故事書,往往就是那個名字最難,其他都不是問題。後來我針對嚇人的名字,想出了一個臨危不亂的對應方法-如果字典查得到的字,當然不成問題;要是字典查不著呢?我就照著字面上的字母盡力拼音,再維持每次都唸得一樣,不要變來變去就好。

其實,很多外國名字都並非墨守成規,不是只有 Mary 和 John。後來看到孩子國際學校裡那些印度、日本、蘇俄、韓國同學的名字,才更是嚇人。每次有人自我介紹時唸起這些名字,我的耳朵就會自動關起來,好像早就知道聽了也是白聽,根本記不住。

就拿《Tikki Tikki Tembo》,如果因為這怪怪的書名而錯過這本書,那真是太可惜了。你相信嗎?這個書名就是故事主人翁的名字,而且他的名字其實接下來還有九個音節長,書名只列了前三個音節而已。全書重心就圍繞在小小主人翁掉進一口井裡,弟弟幫忙求救時,因為哥哥名字太長而耽誤救援時間所帶來的緊張感、以及那份潛藏而深刻的幽默感。在整本書裡,這個名字一共出現過十二次,花這麼多時間唸名字,還來得及救人嗎?如果連做父母的大人都很想知道結果,更何況是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的孩子呢?

持之以恆是成功的關鍵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這件事要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一步,就是-父母能持之以恆地先唸完本書102頁「私房英文書單」上的前二十本故事書。

其實我認為,父母唸的不是我書單上推薦的書也不要緊,重要的是有沒有恆心,持續地幫孩子唸故事書。只要跨過這一步,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成長-剛開始用爬的,再來用走的,最後一定會飛快地跑起來,為孩子唸英文故事書的道理也是一樣。

當我通過前面爬行的「緩慢」階段,就會慢慢地發覺:孩子對英文書的接受度愈來愈高,對新書的渴求也愈來愈大。此時,我就像被什麼東西逼著似的,不得不加緊買故事書、唸故事書的速度。眼看著孩子一天天在吸收、在進步,怎能不督促我也跟著快點前進呢!

當時,常常白天買了一本新的英文故事書,等到晚上孩子都入睡後,我就點著小燈、泡杯茶,鑽進暖暖的被窩裡,一邊查字典、一邊確認每個英文字的唸法-這是我的工作,我愛的工作,我心甘情願做的工作。

其實,十年前,當我一本一本故事書唸著時,我哪能預料到後來的結果?或許,上帝給了我養育孩子的天賦、或是信心,才讓我能這麼有毅力地一步一步往下走。而這日積月累的親子活動,看似簡單無物,卻自然而然地創造出美好的收穫。 這是一個沒有日程表的工作,端看父母想不想這麼試試看罷了。

很多媽媽可能已經在想:「我好累哦,我只想睡覺,沒有力氣查字典。」爸爸呢?也是一樣:「我工作好辛苦哦,我想看電視休息。」所以囉,我一開始就說過,養育和教育孩子的工作並不輕鬆,不會比我們白天上班容易,真的需要父母一起同心協力,才能成功。

動機和興趣,才是學習的根基

「母親通常都是為了哄我入睡才唸,所以,我都是窩在被窩裡看的。雖然身為商家老闆娘的母親並沒有很會唸,不過,對於小孩子來說,卻是個很好的說書人,怎麼說呢?因為她會照著我的要求去唸我所指定的段落。她絕不會擅自主張。對母親而言,只要能讓我早早入睡就好了,至於要唸哪裡都沒關係。她一定是想,只要讀讀我喜歡的段落,我就會早點睡著,結果,她同一個地方通常一讀就要讀好幾遍。四遍也好五遍也好,總之,她會為我讀我最喜歡的部分。結果,最先睡著的都是母親,至於我,則沒那麼快睡著。平常,我很難和母親有類似這樣的共處時光,所以那稱得上是我僅有的可以獨占母親的時段,也因此,我總是睜大眼睛瞧、豎直耳朵聽。」

「用耳朵聽應該比用眼睛讀更能逼近語言的本質。很幸運的,我在幼兒時期,就藉由耳朵,充分享受到聆聽語言的樂趣。」

這是《繪本之力》(遠流出版)中,作者松居直以近八十歲的高齡,回想小時候聽母親唸故事書的感受。

我雖然幫孩子唸了十年的故事書,卻無法得知他們對於「父母唸故事書給他們聽」這件事的內心感受,只能暗自猜想、揣測。主動問孩子嗎?我沒想過這麼做。我總覺得,有些事情是要經過時間的沉澱,人生的美好滋味才會自然地發酵浮現。所以,看到松居直的這段描述,就像是看到了我的孩子道出他們未來的感受,而心有戚戚焉。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這本書看似以英文學習為出發點,其實對於孩子各方面的學習,我總會小心翼翼地檢視他們的「動機和興趣」在哪裡,因為這才是一切事情成功的要素,不論成功的定義是快樂人生、還是飛黃騰達,或是兩者兼備。

「英文耳朵」是目標,可是促成目標的動機和興趣,卻與英文一點關係也沒有。真正引發孩子聽英文故事書的動機和興趣-是故事,不是英文。

如果您很少有機會接觸童書繪本,或許很難體會我的話。所以,接下來我要介紹七本興味盎然的故事書,先讓父母感同身受故事的美妙,才能激發父母幫孩子唸英文故事書的「動機和興趣」-就如我所說的,有了動機和興趣,做事情才容易成功,大人小孩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