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avis...

不想忘記,所以留下痕跡

不想忘記,所以留下痕跡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護眼茶

2008年03月25日
公開
1

以下在討論區分享來的,來試試看弄給兒子喝 做法..紅蘿蔔削薄片 越薄越好..大太陽下曬個 3天 曬到沒水分 手捏會脆..可用杯子輾粹.如家有研磨機 也可研磨成粉 早晚飯前 一小茶匙 泡200cc熱水 當茶喝.. 喝茶湯即可. 渣渣可不吃..如果用研磨的 渣渣就喝的下 補充纖維質 ,粉不錯 保眼又保肝.. ps 萬一老覺得曬不乾, 可用小火炒約 15-30分鐘 等 冷卻後 就會很乾.. 2條中型紅蘿蔔 可做出 約25杯的份量 夠 2人一週的茶飲. 給孩子喝 可加些 蜂蜜..更營養好喝.. ps 紅蘿蔔茶..沒有紅蘿蔔汁的味道 像紅茶 因而 孩子的接受度很高 很喜歡ㄛ. 討厭紅蘿蔔的孩子 也能接受. 忙碌或沒空間日曬的 可以採下面快速做法 紅蘿蔔薄片用烤箱很容易烤焦..可用微波爐 採快速製作法 書上教的如下-- 紅蘿蔔薄片放入盤子裡,再放進微波爐 加熱30分鐘 在這段時間內 必須時時打開微波爐的門(翻動時間自行實驗) 用筷子去翻動紅蘿蔔薄片. 30分鐘到 取出紅蘿蔔再放入鍋子內 弱火炒 15-30分鐘 等冷卻後 再 輾壓粹..就好了 請用密封罐保存. 書上說的--把紅蘿蔔製成茶葉狀態充泡開水飲用的話 就可以在不破壞它所含有的營養素下 完整的吸收它的養分. 能止癢消腫減胖, 對嚴重性皮膚炎 飲用一兩個月有明顯改善效果. 能改善視力退化,老花眼.近視 眼睛疲勞 等 眼睛狀況.讓眼明亮 雖能短期就改善 但如改善後就停用 一段時間後又會視力漸模糊 需持之以恆飲用.. 很好喝 長期飲用不會膩.

文章分享

2008年03月14日
公開
1

大家共勉之吧,孩子的童年是不能重來的.... 我們家裡有三個小孩,老三出生時,我們常常叫她「小寶貝」。為了不使另外兩個人傷心,老二就叫「中寶貝」,老大叫「大寶貝」,還有一個是「老寶貝」, 他們都叫我「媽咪」,並且他們給我一個封號-「超級大寶貝」! 四年前,當時九歲的老大對我說:「媽咪,妳可以再和我一起做蛋糕,像小時候一樣嗎?說不定等勻勻長到我這麼大,你就不會太忙,就可以了吧?」那時我聽了很難過,為他的懂事,為他的耐心(他本是心急的孩子)而心疼。常常,孩子們一直在等,等哪一天父母親不忙了,可以重溫小時候記憶中,和父母一起的溫馨時光。    寒假中,我們花了幾個早上買齊了做蛋糕的各種材料,終於又像他小時候一樣,你加一匙糖,我加一杓麵粉地,合力做了一個蛋糕,等烤好了,他吃不多,喜歡的只是過程。    有一個孩子,常常問父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週末吧。」到了週末,孩子早早起床,卻看到父親正要出門,還把高爾夫球具放進了車子。孩子一直等,等到了傍晚,父親回來了,孩子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我加了一天班,太累了,明天再說。」但是,明天又明天,這明天一直沒有來。孩子長大了,老父親說:「什麼時候我們一起去釣魚吧?」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我現在很忙,要加班、要照管一家大小,還得去學校開家長會。」    現在世界上的觀念,說時間的質比量重要,就是所謂的優質時間(Quality time),就是不在乎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而在乎和他一起做什麼。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   道生博士(Dr. James Dobson)舉了一個例子(他是在美國提倡注重 家庭的基督教領袖,著有『管與教』等書,銷售超過一百萬本。)有一個人去吃牛排,等了半天,餓極了,終於侍者端上來一塊小小的牛排。    「怎麼這麼小?」    「這是最上等的一種牛排。」    「可是我吃不飽。」    我們的孩子需要品質好的食物,但固定、足夠的三餐更重要。    我們不能整天不在家,然後給孩子十分鐘的優質時間,就認為他會滿足了。    優質時間-------是他興沖沖放學時,你在那裡聽他說得興高采烈。    優質時間--------是他心情沮喪地回家時,你在那裡傾聽、安慰、鼓勵。    如果錯過了,等我們有空時,問他「今天過得如何?」他只會說「還好!」。    寫了許多詩歌的作者Gloria Gaither說,她父母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場」。你知道一個孩子做錯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嗎?就是沒有被抓到。當我們常常在孩子生命中「缺席」時,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家有好幾年實行的一項「優良傳統」,就是和孩子「單獨約會」。每個孩子每三個月有一天是屬於他的特別日子,和爸爸或媽媽做他選擇的事。譬如老大和爸爸去清華吃飯,然後下盤棋;老二和我買張月台票,在火車站看火車,他會不捨地說:「再看一列自強號、一列復興號、一列莒光號就走!」老三可能是爸爸帶去吃個冰淇淋。雖然有三個孩子,我們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是父母眼中《獨一的嬌兒》。   這些是親子間的優質時間,但每天看似平淡的時光,「量」的累積更重要。偶而的一餐牛排不能取代每日三餐。    每過一日,孩子就像一塊磚一塊磚地被建造起來,我們讓誰來做這樣的工作?當建造不好,要拆是很痛苦的事。有一個人發現孩子學了保母說話不誠實的毛病,要改掉這習慣是很不容易的。有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須要六個月;也有人說,一個行為造成一個習慣,一個習慣造成一個個性,一個個性造成一個人生。每一日都何等重要。我們所花的時間,構成我們的生活,也為孩子的人生奠基。    有一位教育家說,要一天四次擁抱你的孩子。我盡量提醒自己,孩子說話時專心聽,也注視他們的眼睛。常常,就在這專注的時刻,心中湧起對他們的愛,就會自然地抱抱他們。擁抱、親吻、稱讚、鼓勵,這些永遠不嫌太多。一個孩子心中的愛槽注滿了的時候,他只會把愛流露出去,而不是成為一個「give me, give me」(給我,給我)不滿的孩子。    四年級的老二上學期得了五育獎及模範生,但最讓我們欣慰的是,老師給的評語:「謝謝韡函對 xx同學的包容和幫助。」   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詞:「等妳們到了我這個年紀,你不會因為失去一筆生意,或少了一個客戶而後悔,但妳若沒有花時間在丈夫、孩子身上,妳會悔恨不已。」   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房間,一直說:「我還有好多話要告訴你,對不起,我一直都那麼忙。」她一直說,一直抱歉,最後,孩子放下收好的皮箱說:「媽,何必再說什麼呢,我明天就要去念大學了。」   一個孩子在我們身邊差不多有十八年,日子很快會過去,我們也有一天要交出成績單。放棄作父母的責任,就會失去作父母的權柄。一個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願我們趁還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時,作盡職的選擇。

道出我的悲哀

2008年02月25日
公開
1

以下文章真的道出我的悲哀,在這一行有考不完的試,看不完的書,雖然有些不是必要的,但.....公司就是要你考 --以下文章出自「銀行員工會聯合會訊」第三十期第三版-- 富邦金控全方位四十八項專業證照參考表 壽險類 發 證 單 位 1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 壽險公會 2人身保險業務員中級測驗 壽險公會 3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4壽險管理師及核保理賠人員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5中華民國精算師 中華民國精算師學會 6美國精算師 美國精算學會 7壽險管理師(美國) 美國壽險管理學會(LOMA) 產險類 發 證 單 位 1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 產險公會 2產險核保人員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3產險理賠人員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4財產保險經紀人 考試院 5財產保險代理人 考試院 6一般保險公證人 考試院 7個人風險管理師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8企業風險管理師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9中華民國產險精算師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10CAS(全國產險精算師) 美國產險精算協會 11CPCU 美國產險核保協會 12CII 英國皇家保險學院 銀行類 發 證 單 位 1理財規劃人員 台灣金融研訓院 2信託業務人員 台灣金融研訓院 3內部控制基本測驗 台灣金融研訓院 4外匯人員專業能力測驗(初階) 台灣金融研訓院 5授信人員專業能力測驗(初階) 台灣金融研訓院 6授信人員專業能力測驗(進階) 台灣金融研訓院 證券類 發 證 單 位 1證券商業務員 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 2證券商高級業務員 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 3證券投資分析師 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 4證券商信用交易業務人員 中華民國證券交易所(股)公司 5證券商內部稽核人員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6證券投信投顧業業務員 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 7美國NSAD series7(證券業務員) NSAD 8美國NSAD series24、9、10(高級業務員) NSAD 9日本證券外務員 日本證券業協會 10香港證券經紀代表(證券業務員) 香港證券學院 11香港證券經紀(高級業務員) 香港證券學院 期貨類 發 證 單 位 1期貨商業業務員 中華民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 其他類 發 證 單 位 1內部稽核師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2美國IIA協會國際核師 美國IIA協會 3工業安全衛生管理員 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 4工業安全管理師 考試院 5土木工程技師 考試院 6消防設備師 考試院 7消防設備士 考試院 8環境工程技師 考試院 9汽車技術士丙級 職訓局 10會計師 考試院 11會計師(美國) 美國會計師協會 不過是一張「及格證明」而已! 把這篇傳到爆 利益輸送太多了 證基會每辦一次考試就淨賺一至二億 一年辦個四次媽的比聯電還要賺錢 裡面的員工吃香喝辣 外面討生活的行員到處吃鱉 沒必要的證照一大堆 搞不好以後到銀行作保全也要資格證照 講的還真是心有戚戚焉........ 讓我們全體抵制無聊的證照 請立法委員徹查其中的利益糾葛 證期會及otc是否圖利證基會(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 !!!!無聊的證照........ 也道出行員的悲哀生活 只怪當年不好好努力用功讀書考試 才會老大徒傷悲 (這麼老了還要K書K到三更半夜...) 江盈誼(彰銀產工總幹事) 在銀行工作的小趙,夜幕低垂後才回到家,一雙年幼的兒女撐著惺忪睡眼等他,吵著要爸爸陪他們玩。他連忙換上居家服,讓兒女的注意力移到他身上,坐在床邊講故事,哄他們入睡,讓下班後一刻不得閒的妻子,得以好好地梳洗一番。 「爸爸,不要睡,換下一頁了。」兒子搖著小趙,把他從周公那兒召回,他換個姿勢,「好好好,換下一頁,說完這一頁就要睡著喔。」 好不容易才讓兩個娃兒躺平,小趙出了房間,妻子已坐在小小的餐桌旁,桌上散著幾本考試用書、重點筆和尺。 「好啊,可讓你搶了好位子!」小趙看妻子已就定位,也想快快洗去一身疲憊。 「你可不要又睡在沙發啦!」妻子邊說邊喝了一口咖啡,繼續埋首書中。等到小趙出了浴室,準備攤開書時,牆上掛鐘輕輕響了起來,時針指向了11。 報載,目前國內所發出的金融相關證照已達到近百萬張,遠遠超過台灣金融業經營之需求,證照簡直快成為銀行員的全民運動了!然而金融業資方仍不斷釋出鼓勵員工考照的訊息,讓人弄不清楚金融業要員工考那麼多證照目的何在?搞得銀行業員工焚膏繼 晷,不只要拚業績,還要拚「考」試成「績」,白天幫銀行賺錢,晚上則讓金融研訓院(下稱金研院)賺大錢。 這要如何說起呢?因為目前金融相關證照考試多由金研院代為舉辦,包括依法舉辦或是金研院自辦,金研院並出售考試相關書籍、開辦函授課程。證照考試報名費一次 650元,書籍費每科約在600到800元,函授課程則要上千元,以每場考試動輒上萬人的規模,保守估計一場考試下來,金研院收入高達上千萬至億元! 所以說,金研院的「績效獎金」是不是該發給銀行員呢? ■照照相連到天邊,銀行員無語問蒼天 最令銀行員感到不平的,就是金研院自行創設各種證照名稱,讓銀行員必須不斷考照,無法專心發展業務。 根據本會初步調查,目前金融業相關證照多達十多張,其中由金研院包辦的則有:信託、外匯、授信、內控、理財規劃等。除了信託與內控有明確的法源依據外,其餘都是金研院自行舉辦的「測驗」,還自行區分為「初階」、「進階」,簡直就是「一 頭牛剝兩層皮」! 網路上曾流傳一則文章,標題為:「猜猜金研院下一張證照是什麼?」從「銀行初階收信」、「銀行進階寄信」、「彩券專員」、「展鈔人員」、「計算機鍵機人員」、「鎖鐵門專員」等五花八門、令人發噱的答案,在在反映出金研院自行創設的考試,和 銀行實務有很大的落差。 ■原來,證照只是「及格證明」 若仔細閱讀金研院網站上的測驗項目,包括信託、外匯、內控、理財專員等考試,都只是「測驗」而已,根本不是什麼「證照」。金研院將考試結果的及格證明美其名為「證照」,不過是自抬身價。 事實上,即使是依法辦理的內控考試,在其依據的「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中,也不曾出現「證照」這個字眼!條文中僅稱「考試及格且取得結業證書」。 而號稱要培訓金融業專業人員的金研院,卻辦考試、賣考試用書、辦函授課程,與 坊間各種補習班的招數有什麼差別?充其量,金研院不過是一家金融業資方必定買單的「補習班」罷了! 金研院院長薛琦接受某雜誌採訪時表示,「就好像『駕駛執照』一樣,證照是讓從業人員取得基本能力」。如果證照只是基本能力測驗,薛院長還真是舉錯例子了。 中華民國的駕駛執照,有把「方向盤操作」、「倒車入庫」、「上坡起步」…分別發給及格證明的嗎?有把駕照分為「初階」、「進階」的嗎?中華民國的駕駛執照只要 一張就可以上路,不要把金研院的及格證明和駕照混為一談。 最後,更根本的問題是:目前已在金融業從業的人員, 還需要透過金研院那張「及格證明」來證明「基本能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