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格格的媽麻

讓孩子學習獨立自主

2010年01月26日
文/張昇鵬

(彰化師大特教系教授)

父母不該扼殺孩子探索世界的企圖心,還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父母通常很習於下指令,例如:「來,穿這件衣服!」其實不妨改成:「你覺得穿哪一件比較漂亮呢?」讓孩子從這些生活瑣事中學習自己下決定。太常幫孩子作決定的後果便是,孩子愈來愈沒有主見。此外,當孩子決定穿哪件衣服時,也不要嫌棄及批評他的選擇,這也會造成孩子沒有自信、失去主見。


再者,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不要代勞。常常有孩子到了學校才打電話說:「我忘了帶聯絡簿。」如果媽媽放下電話後便馬上送去,這種代勞的結果,就是孩子三番兩次忘記帶聯絡簿。若父母能放手讓孩子去承擔忘記帶的後果,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才能記取教訓而改掉壞習慣。



要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就要讓他有更多練習的機會。有個孩子要求的生日禮物是DIY的狗屋材料,他想親自為愛犬蓋一間小屋。爸爸滿足孩子的願望把材料買回來,卻乾脆幫孩子完成組裝,組裝完還意猶未盡地上漆、上蠟。結果,孩子回來看到狗屋成品,完全沒有喜悅之情,因為爸爸把孩子想做的工作做完了,剝奪了他的樂趣以及親自為小狗蓋房子的想望。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許多夢想和願望要去實現,這就是在開創自己的命運;我們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孩子的命運當然也掌握在他們手上,所以要捨得讓孩子吃苦,給他學習的機會。在孩子的成長經驗中,每件事都是一種學習,可藉由經驗成就面對問題的能力;父母應從旁鼓勵並指導做事技巧,而非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畢竟,我們不能伴隨孩子過一生,因此必須培養孩子處理事務、承擔責任、化解委屈的能力。(本文摘錄自《爸媽別抓狂》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