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柏霖、柏諺的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預防接種表

2005年04月17日
公開
4

為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媽咪要記得帶寶寶去打預防針。妳知道要在什麼時候帶寶寶接種哪些疫苗嗎? 嬰幼兒預防接種表 (必接種) 適合接種年齡 接種疫苗種類 出生滿24小時後--------卡介苗(一劑) 出生滿3-5天-----------B型肝炎疫苗(第一劑) 出生一個月------------B型肝炎疫苗(第二劑) 出生二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第一劑)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第一劑) 出生滿四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第二劑)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第二劑) 出生滿六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第三劑)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第三劑) ----------B型肝炎疫苗(第三劑) 出生滿九個月----------麻疹疫苗(一劑) 出生滿一年三個月------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一劑) 出生滿一年三個月------日本腦炎疫苗(第一劑) ------日本腦炎疫苗(隔二週第二) 出生滿一年六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追加)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追加) 出生滿二年三個月------日本腦炎疫苗(第三劑) 國小一年級------------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追加)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追加) ------------日本腦炎疫苗(追加) ------------卡介苗(無疤或疤痕過小且測驗陰性者補種) 嬰幼兒預防接種表 (選擇性接種,需自費) 適合接種年齡 接種疫苗種類 出生滿二個月-----------b型流行感冒嗜血菌疫苗(第一劑) 出生滿四個月-----------b型流行感冒嗜血菌疫苗(第二劑) 出生滿一年-------------水痘疫苗(一劑) 出生12個月至15個月-----b型流行感冒嗜血菌疫苗(追加) 出生滿二年-------------A型肝炎疫苗(第一劑) 出生滿二年-------------肺炎疫苗(第一劑) 滿2年6個月-------------A型肝炎疫苗(第二劑)

有益於寶寶牙齒健康的食物

2005年04月13日
公開

牙齒本身是一個複合結構,其組成為蛋白質基質(琺瑯質中之角蛋白及象牙質中之膠原蛋白),加上礦物質鹽類鈣及磷。 牙齒本身是一個複合結構,其組成為蛋白質基質(琺瑯質中之角蛋白及象牙質中之膠原蛋白),加上礦物質鹽類鈣及磷。對牙齒有幫助的營養素有: 1.維生素C: 膠原是一種蛋白質,填充在細胞之間,使細胞排列更緊密。維生素C有促進膠原形成的功用,與牙本質的生長有很大的關係;若缺乏容易使牙齦腫大、發紅、出血,因此四個月大的嬰兒,可開始補充枸椽類果汁,以避免維生素C缺乏。 食物來源:(1)枸椽類水果-柳橙、柚子、檸檬、新鮮草莓、甜瓜、鳳梨及番石榴(2)綠色花椰菜、甘藍菜、菠菜、青椒、包心菜、蕪菁。 2.鈣(Ca)和磷(P): 鈣在酸性環境中較易被人體吸收,飲用牛奶時,乳酵菌會在腸道中,將牛奶所含的乳糖醱酵成乳酸,此時Ph值降低,有利鈣的吸收。磷的代謝與鈣有關,過量的磷會使鈣的排量增加,所以磷與鈣的攝取量最好是1:1。 食物來源:(1)鈣:牛奶、小魚、魚乾、肉類、乳酸、芥菜、甘藍(2)磷:牛奶、蛋黃、肉、白米等,磷的食物分佈較廣,較不易缺乏。 3.維生素D: 維生素D可幫助鈣的吸收,一般食物含量不多,除了奶粉可添加維生素D外,還應鼓勵幼兒多做戶外活動,藉由日光的照射,可將皮膚內的7-脫氫膽固醇,變成維生素D3。 食物來源:魚肝油、肝臟、蛋黃、牛奶。 4.蛋白質及維生素A: 若缺乏會使牙齒發育不良。

幼兒各階段的營養補品

2005年04月12日
公開
4

嬰兒在第五、第六個月時,神經、肌肉、胃腸器官功能等皆已發展完全,且開始能夠吞食固體食物,此時便表示可以開始... 當孩子漸漸成長,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給副食品?該如何給?這都是新手父母最急於了解的問題。 初期以汁、泥為主 大致而言,嬰兒在第五、第六個月時,神經、肌肉、胃腸器官功能等皆已發展完全,且開始能夠吞食固體食物,此時便表示可以開始為寶寶添加副食品了。初期添加副食品應由果汁、蔬菜汁開始,值得注意的是,不宜給予枸櫞酸類的水果,如橘子;但可以給蘋果汁、西瓜汁、葡萄汁。製作的過程中應注意到清潔衛生的步驟,榨汁的正確方法應是用紗布包裹水果,雙手相反扭轉擰出果汁。蔬菜汁的作法則是將各種蔬菜洗淨後切段、投入到水中煮沸約三分鐘,將火關掉,不開鍋蓋燜至涼後,再倒出過濾餵食,一般適合先從淺色蔬菜給起。 六個月進入斷奶期 六個月開始,應該開始幫寶貝「斷奶」,但並不是不給牛奶了,而是讓寶貝改用杯子;並可以試著給寶寶更多的固體食物,如蔬菜泥、水果泥、麵包粥、稀飯、烤土司等。小寶貝若開始長牙,父母可以給些磨牙餅乾、或者是將土司麵包烤得微焦效果也很好。 此外,如製作木瓜湯時,可以用湯匙刮下來;而胡蘿蔔泥、菠菜泥、蔬菜泥,則須先燙熟、燙軟後再用刨絲刀、磨泥枝等磨成泥;七、八個月大,就可以給寶寶吃雞肝泥、蛋黃泥等。肝類食品內及蛋黃都含有很豐富的營養素、質地又柔軟,非常適合給寶貝吃,一天一次,每次給5公克肝品或1/4個蛋黃。 另外,也可以再給變化較多的菜肉粥、銀魚粥及菜肉豆腐等食物;九個月時,則可以給些丁狀食物;直至十到十二個月,牙齒發育得更好,其功能及咀嚼能力也更強了,便可以給寶寶吃些乾飯、饅頭、麵點、魚肉等食品。 總而言之,父母在製作嬰兒食品,最好不要添加味素、少放鹽。值得注意的是,在初期時,蔬菜的給予絕對不可忽視,從小養成孩子吃青菜的習慣。 養成良好習慣 等孩子滿一歲後進入「兒童期」。此時,幼兒胃容量增大,除定時定量給予三餐之外,可以再補充點心。點心宜安排在飯前二小時,「定時、定量、不偏食、不亂吃零食」的習慣最取好在此時期養成。 有些父母親會注意寶寶的牙齒健康,而不給小朋友糖果等甜食,其實,蛀牙的形成和進食頻率及潔牙習慣有絕對的關係;另外像洋芋片、蝦餅等零食其調味料都放太多了,容易使肝、腎受損,不能忽視。 兒童進入六歲後,進食量會依活動量而不同,但每天二杯牛奶仍是必須的,因其可以促進兒童牙齒及骨骼的發展。特別是早餐是一天活力的泉源絕不可以忽略,理想的早餐可以給孩子牛奶一杯、土司夾蛋一份及水果一個。

讓家長手足無措的.......幼兒熱痙攣

2005年04月11日
公開
14

有些幼兒在發高燒時,會合併出現抽搐的情形,在醫學上稱為「熱痙攣」。不過,由於熱痙攣通常發作得很突然,而且寶寶發作時會有抽筋、眼球上吊……等危急的樣子,常讓許多父母嚇得心驚膽跳!究竟寶寶為何會發生「熱痙攣」,它又有何危險性,發作時該如何處理呢? 認識熱痙攣 發生原因 幼兒發生熱痙攣的原因,至今尚未有定論,通常在體溫超過攝氏38度以上,比較有可能發生。大部分的學者專家都認為,熱痙攣跟家族遺傳或腦部發育有關。 家族遺傳 根據統計,熱痙攣家族之罹患率,約為無熱痙攣家族的二倍。而父母親當中,若有人小時候曾有熱痙攣的病史,則其子女的罹患率將增加為三倍至四倍。 腦部發育 有越來越多的醫師認為,熱痙攣與腦部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有關。當幼兒發燒時,因體溫上升導致腦神經細胞過度興奮,產生了不正常的放電,造成瞬間意識喪失,且身體會不自主地抽筋。 症狀 一般熱痙攣的發作時間,都在攝氏38度以上高燒24小時之內發生,整個過程約為5〜15分鐘。有些情形甚至是數分鐘前寶寶還在玩耍,就突然抽筋、昏迷,到醫院急診室量體溫時,才發現已燒到39度! 因此,當孩子有生病發燒的現象,家長照顧時就要提高警覺,若孩子出現抽筋、意識昏迷、兩眼上吊、嘴唇發黑的現象,就要趕快送醫院了。 好發年齡 熱痙攣的好發對象,是六個月大至六歲之間的幼兒,尤其以14個月〜2歲嬰幼兒居多。 診斷 熱痙攣的診斷,最重要的是必須排除神經系統感染的可能性,如腦膜炎、腦炎等;也須排除藥物中毒、電解質不平衡、頭部外傷、代謝性疾病、雷氏症候群等。所以幼兒在第一次發燒合併抽搐時,必須由有經驗的小兒科醫師詳加診治,必要時做脊髓液的檢查,以排除腦膜炎引起的抽搐。 熱痙攣的症狀大多在發燒24小時內發生,特別是在體溫急速上升時。其發作時間通常在15分鐘以下,而若發作多次,且時間在15分鐘以上,就診時必須告知醫師,懷疑是否有其他引起痙攣的可能。 熱痙攣發作時,應如何處置? 當孩子疑似發生熱痙攣時,家長應保持冷靜,並先依照下列方式處置,再趕快送醫,以免患童因痙攣過久造成腦部缺氧,並鑑別是否非單純之熱痙孿。 1. 讓患童平躺,臉側向一邊,防止嘔吐物阻塞呼吸道,並解開較緊的衣物、配件。 2. 父母在一旁守護,切勿強行約束,或將物品塞入孩子口中。 3. 迅速給予退燒,建議使用栓塞退熱劑,避免痙攣再次發生。 4. 在孩子意識尚未完全清醒前,家長請勿離開、餵食。 熱痙攣與癲癇的差異 有些父母在孩子第一次發生熱痙攣時,會誤以為是癲癇,其實,癲癇大部份屬於無熱性痙攣,這點是相當大的差異。 許多熱痙攣在孩子六歲以後就會自行痊癒,不會再發作,但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的患童,會轉變為罹患癲癇症,須藥物治療。不過,這一小部份的變化是有跡可循的,有下列特質的孩子就比較有可能轉為癲癇。 1. 家族中有癲癇史。 2. 神經發育本來就有異常。 3. 腦波異常。 4. 熱痙攣發作時間超過十五分鐘,出現的是局部合併全身性抽搐-即所謂的「複雜型熱痙攣」。 叮嚀 熱痙攣在兒科診所當中並不算罕見,也並非嚴重的疾病。不過,它發作時那瞬間兇猛而來的樣子,讓許多媽咪爸比相當擔心!其實,只要在發作期間為孩子做好保護措施,不讓他傷到自己,並且確定不是其他疾病所引起,就無須太過擔心了!

搖晃安撫潛藏的危險—嬰兒搖晃症

2005年04月10日
公開
6

有還在襁褓中的嬰兒,因為眼球震動、發紺、痙攣而被父母送醫急救,經過一番檢查才發現,是平時不當的搖晃安撫方式,而引發所謂的「嬰兒搖晃症」,讓寶寶走了一回鬼門關! 搖晃,這每個媽媽都會用來安撫寶寶的方式,怎麼會隱藏這麼大的危險呢?究竟要以何種方式來哄孩子,才是最舒適而安全的呢?我們先從認識「嬰兒搖晃症」開始吧! 認識嬰兒搖晃症 所謂「嬰兒搖晃症候群」,是指因為施加於嬰幼兒頭部,劇烈的來回搖晃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專指腦部的傷害。除了搖晃,頭部的撞傷也常會合併發生此病症。 成為傷害的愛撫 這種搖晃通常都是長期快速地搖晃,不一定要有頭部的直接碰撞,就可能引發「嬰兒搖晃症」。因此,如果是父母或保母常常用搖晃的方式來哄逗、遊戲的孩子,突然發生抽搐、臉部發紫、喘不過氣的異常情形,就須送醫急救了。 致病病理 人的腦部是一個密閉空間,周圍有「腦脊髓液」,當腦部受到外力撞擊時,腦脊髓液的水份可以有一部份的緩衝作用。以嬰兒的發育與身體比例來說,嬰兒的頭部較重,約佔身體的四分之一(大人約佔六分之一),腦部的水含量較多,且髓鞘發育不成熟,加上寶寶的頸部支撐力不夠,更容易受傷。 如果受到力道太大的搖晃、旋轉,會容易讓寶寶的腦部受到壓迫、扭曲,造成頭部靜脈被扯破出血,甚至連脊椎骨也會受傷,產生「嬰兒搖晃症」! 症狀 當孩子突然出現嗜睡、不正常流口水、四肢無力、抽筋、痙攣、嘔吐、發紺、體溫下降、心跳過慢的症狀時,很可能就是有「嬰兒搖晃症」,必須緊急送醫急救。如果延誤送醫,很可能會造成孩子腦部永久性的傷害,例如失明、癱瘓,甚至有死亡之虞! 哪些動作有危險? 為了避免對寶寶的愛撫逗弄,成為傷害他的危險,醫師不建議用搖晃的方式來哄寶寶。如果有的寶寶真的不搖就安靜不下來,那麼就必須注意使用的力道了。以下幾個動作,是有可能產生危險的動作,家長在與孩子玩時,必須避免。 1. 抱著寶寶向上高高地拋起,再於其落下時突然地接住。 2. 抱著寶寶像盪鞦韆般,前後大幅的擺動,以及突然的停住。 3. 抓著寶寶的肩膀前後左右大力擺動。 4. 把寶寶用力往床墊、沙發摔下,使其因受反彈力而上下振盪。 叮嚀 長久累積所造成的頭部傷害,在外表是無法馬上察覺的,因此除了要仔細觀察寶寶是否有異狀之外,平日的照顧、安撫就不要用容易產生危險的方式。醫師建議,當寶寶哭鬧時,媽咪或爸比只要將寶寶抱在懷裡,讓他覺得有安全感就好。 另外,像市面上販賣的電動搖搖床,也儘量不要過度使用,或讓寶寶長時間睡在裡面,以免對腦部造成傷害!其實,不見得要用力搖晃才能表達你對寶寶的愛,多跟寶寶說話、輕輕拍胸脯、安靜抱在懷裡,他都能感受到你的愛喔!

談幼兒摔傷處理及預防

2005年04月09日
公開
11

寶寶跌下床了!?—談幼兒摔傷處理及預防 居家意外第一名—幼兒跌撞摔傷 許多媽咪都有這樣的經驗:照顧寶寶時,轉身去拿片尿布、上個廁所,回來卻發現寶寶已經爬到床沿,或者已經摔到床下去了!嬰幼兒跌摔撞傷,是居家最常發生的意外,而且從孩子會翻身開始,到會爬、會站、會走路,隨著寶寶日漸長大,發生的機會愈高! 摔傷處理的四大步驟 床、桌椅以及樓梯間,則是孩子最常發生從高處跌落的三個地點。當孩子從高處跌下來時,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嚎啕大哭。此時媽咪最擔心的,就是撞傷了哪裡?有沒有傷到頭部?會不會腦內出血?需不需要看醫生、做檢查? 步驟一:檢視孩子有無破裂、出血的傷口 媽咪們這時一定要保持冷靜,先安撫孩子,然後檢視寶寶撞到的部位有沒有破裂、出血,身上有無其他擦傷、劃傷。如果孩子有輕微的皮肉傷口,應以消毒紗布止血,然後用生理食鹽水洗淨傷口,再塗抹外用葯膏。 如果傷口很深,有流血不止的現象,就應該馬上就醫,並告知醫師寶寶是摔傷導致。 步驟二:看有無骨折現象 若發生骨折,則會出現局部腫脹,須先在骨折處以木板或厚紙板固定,再趕快送醫院處理。由於骨折患者最怕隨意移動,造成更嚴重的骨骼移位,因此必須小心檢視,再將孩子抱起。 步驟三:觀察有無腦部受傷的症狀 孩子摔落後,如果有出現下列症狀,就表示腦部可能有受傷跡象,必須送醫做進一步的檢查。 1. 臉色蒼白。 2. 嘔吐。 3. 抽筋。 4. 意識不清。 5. 吃不下。 6. 昏睡不醒,就算叫醒也是昏昏沉沉的。 7. 活力不佳。 必須注意的是,就算孩子摔傷當天沒有出現這些症狀,家長仍必須留意觀察三天,才能確定腦部有沒有受傷。這三天儘量讓孩子躺在床上休息,而當孩子夜晚入睡後,要試著叫醒孩子一、二次,以確定孩子究竟是熟睡還是腦部受傷的昏睡。 步驟四:淤青的護理 通常從高處跌落,很容易造成身上有淤青,甚至頭上會撞出個大包!在確定沒有腦部受傷、骨折、出血等緊急情況後,淤青或腫包只要在家護理就可以了。 先用冰毛巾冰敷患部三十分鐘,減低腫脹及疼痛感,並減緩患部皮下出血量。二十四小時後,則換成熱敷,加快身體吸收淤血的速度。每天熱敷三次,一次15分鐘,然後用消除淤青的藥膏搓揉受傷部位,減少硬塊的形成。一般約一星期就會消腫了。 如何預防寶寶摔傷意外? 預防孩子摔傷,並非只是一味地隨時隨地抱著或揹著孩子,以免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在寶寶學步期也難保不會發生意外。所以,必須從居家環境著手。 1. 平時儘量不要將寶寶單獨放在於床上,以防寶寶翻身時從床鋪摔落地面。 2. 居家地板上應鋪設軟墊,可減輕寶寶不慎由高處摔落或跌倒時的重力,降低寶寶受傷的程度。 3. 家中若有樓梯,應在樓梯口裝設活動護欄,並且隨時上鎖,避免學爬時期的寶寶摔下樓。 4. 窗戶附近不要擺桌椅,預防寶寶攀爬太靠近窗戶的桌椅而跌落窗外,尤其要讓寶寶遠離折疊式桌椅,以免夾壓受傷。 5. 陽台上所有可以作為墊腳的東西,如箱子、矮凳子等都要收拾乾淨,以免讓孩子攀登而墜樓。 叮嚀 有句話說,「最安全的地方可能是最危險的」,用在居家意外上再恰當不過了!當你擔心孩子會在公共場所感染各種感冒病毒、SARS等疾病,然而所處最長時間的家,卻一樣充滿了可能的危險! 所以囉,家有幼兒的家長,必須重新檢視一下家中環境,是否有讓寶寶發生跌落意外之虞,從改善居家環境著手,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陪伴孩子健康長大。

你的孩子過胖嗎?—談胖寶寶的飲食控制

2005年04月08日
公開
10

肥胖,成為下一代的健康危機! 最近這幾年來,每到了寒暑假都會有許多機關、團體舉辦所謂的「兒童減肥營」,看著一個個長得圓嘟嘟小孩大汗淋漓地做體操,讓人不由得開始憂慮下一代主人翁的健康狀況! 小時候胖不是胖? 在新生兒階段,許多父母與爺爺奶奶們都認為,孩子越愛吃、長得越圓就越可愛!甚至有很多長輩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然而根據統計,學齡前幼童 (一歲到四歲) 的脂肪細胞若持續增加,在長大後有30%以上的體型也會屬於肥胖,屆時要瘦下來可就難上加難了! 肥胖容易導致慢性病 而體重愈重,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就愈容易找上門!因此,如果你發現孩子的身高曲線正常,但體重曲線卻一直上升,就要儘早開始控制他的飲食囉! 胖寶寶的飲食原則 在寶寶滿一歲之後,其飲食須轉換為成人飲食,體重過胖的寶寶就可以在這時開始控制他的飲食了。 原則一:改變進餐順序 1.先喝湯 吃正餐時,讓孩子先喝湯,這樣可以讓胃有飽足感,吃其他食物時,就不會吃得太多。不過要注意的是,避免給孩子油脂含量高的濃湯,而雞湯或排骨湯也要先去油再喝。 2.多吃青菜 喝完湯後接著吃青菜,最好是川燙或水炒的綠色蔬菜,因為蔬菜的纖維質可以延長胃的排空時間,也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3.肉類跟飯最後吃 此時肚子已經呈半飽狀態,只要吃大約平常的6分就會飽了。吃的時候應小口小口地餵食,並且讓寶寶咀嚼久一點。 原則二:用水果、優格當點心 小孩子的腸道短,腸胃蠕動也較快,而且正值發育期,因此特別容易餓。媽媽們可以在早上10點鐘與下午3點鐘,各讓孩子吃一次點心。而點心的選擇,應避免熱量高的甜麵包、蛋糕、炸食類,建議用水果或優格來代替,不但可以充飢,也能補充孩子所需的鈣質、維他命C與纖維質。 原則三:不可邊吃邊看電視 根據研究,看電視時間越長的孩子,吃進的食物越多,而且特別會挑肉類、冰淇淋等易發胖的食物吃。所以,不論是吃正餐還是吃點心,都避免讓孩子邊看電視邊進食。 原則四:減少外食的機率 一般市面上賣的食物,通常含油量都較高,糖、鹽、味精等調味料也較重,尤其在有機會外食時,許多小朋友都會吵著要吃漢堡、炸雞,無疑是給了孩子「破戒」的機會!所以,媽咪們還是儘量自己準備三餐,讓孩子能吃得營養又健康! 原則五:家中不要放零食 當有零食擺放在眼前時,別說小孩子,連大人都很容易「忍不住」地吃了起來,因此,還是不要一時「手鬆」,買豐富的零食存放在家,讓孩子的體重控制更不易。 原則六:吃完東西立刻刷牙 刷了牙之後,清新乾淨的口氣會讓人不想再吃東西,還能夠預防蛀牙,可謂一舉數得! 叮嚀 孩子體型與體質的養成,主要仍是取決於父母的原則與態度。只要多花一點心思,要控制孩子過胖的體型,甚至養成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都不是難事!特別要提醒家長的是,除了讓孩子養成均衡、適量的飲食習慣,也要記得抽空陪孩子踏青、運動,更能夠讓孩子的體格好看又健康!

不可輕忽的幼兒中耳炎

2005年04月07日
公開
155

中耳炎易有後遺症 在容易發生感冒的季節,常見到許多幼稚園或國小學生,耳朵包著塊紗布去上學,其實就是患了所謂的「中耳炎」。 雖然中耳炎是幼童常見的疾病,但它卻有不少後遺症!所以當孩子感冒了,或者醫師告知有併發中耳炎時,家長必須小心照護,才不會讓孩子初綻的人生蒙上遺憾! 認識中耳炎 發生原因 中耳炎大多是由感冒、慢性鼻炎,或者鼻竇炎的急性發作所誘發。由於這些疾病會降低鼻子及喉嚨的抵抗力,讓病原體很容易經由耳咽管進入中耳腔,造成中耳感染引起發炎的反應。 致病病理 連接喉嚨與中耳之間的「耳咽管」,又被稱為「歐氏管」。六歲以前的嬰幼兒及幼童,因為這一條歐式管的發育尚未成熟,因此較平而寬、短且直,其開口呈開放性且易受壓迫;加上幼兒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躺著,使呈水平的耳咽管排液不易,增加了病菌入侵的機會。 流行季節 中耳炎常因感冒而引起,所以在秋冬季節最為常見,與感冒好發的時間一致。 症狀 在幼兒發生一般感冒症狀,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水之後,如果出現下列的症狀,就很有可能是併發中耳炎,必須就醫治療。 1. 突然發生單側或雙側耳痛。 2. 寶寶反覆發燒、哭鬧不休,不讓人碰他的耳朵。 3. 有聽力減退的現象,例如放他最愛的音樂也毫無反應。 4. 嚴重時會有黃色的膿從耳道流出。 5. 耳後及頸部的淋巴腺腫大。 治療 服用抗生素不可擅自停藥 發生中耳炎時,醫生會用抗生素來治療。必須注意的是,抗生素的療法必須吃完整個服藥療程,不可擅自停藥。若擅自中斷療程,細菌會很快產生抗藥性,從此寶寶每逢感冒就容易併發中耳發炎,形成所謂的慢性中耳炎,長期反覆發作,有可能會損及寶寶的聽力。 手術導流 當患者的耳朵有化膿時,醫生會將鼓膜切開,將膿導流出來,這樣疼痛感就會消失,也比較快痊癒。手術切開的鼓膜會自動癒合,也不會影響寶寶的聽力。 可能引發的合併症、後遺症 危險的合併症 孩子如果因感冒併發中耳炎,必須定期回診看有無「復發」的現象,以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避免合併症的發生。急性中耳炎的合併症,包括慢性中耳炎、乳突炎、腦膜炎、腦膿瘍、腦脊髓液性耳漏,以及敗血症等。 後遺症 聽力喪失 中耳炎最常見的後遺症,是「聽力喪失」。這常是由於急性或慢性積水所造成,當積水消失,或者經由手術引流後,聽力便會逐漸恢復。然而,如果嚴重感染,造成中耳沾黏、耳膜硬化,或者骨頭因發炎而傳導困難時,則會造成永久的聽力喪失。 學習障礙 不論是暫時性聽力喪失,或是陣發性、持續性的聽力喪失,對正值智力發展快速,學習能力正強的幼兒期而言,都會對孩子造成語言、認知能力,以及情緒發展的障礙。 耳膜破裂 病童在發生中耳炎,甚至有耳漏情形後,若未加以留意、追蹤,一旦有耳漏流膿現象,表示耳膜中央部份自動破裂,使中耳分泌物因為壓力大而流出。 耳膜破裂有時會自然癒合,然而,如果中耳此時已乾燥無發炎反應,卻仍尚未癒合,就必須找耳鼻喉科醫師,儘快做外科耳膜成型術,予以矯正。 中耳炎的照護重點 1. 耳朵內儘量避免進水,因為溼熱的耳道是滋生細菌的溫床;若有進水時,可用乾棉棒擦乾。 2.當膿流出耳外時,應用消毒棉花搓成圓球,放在耳朵入口吸收流膿,千萬不可將棉棒插入耳內。 3.餵奶時要將孩子抱著餵,把寶寶的頭部抬高,避免讓寶寶躺著喝奶,以免奶汁流進耳咽管,進而惡化發炎的狀況。 4.在恢復期間,寶寶耳朵會覺得癢,注意別讓寶寶去抓,可以在孩子手上套個小手套,只要注意手套的乾淨衛生即可。 5.治療期間避免外出,並且要依照醫囑服藥,不可因寶寶抗拒吃藥而停藥,以免造成後遺症。 叮嚀 根據統計,台灣每個兒童平均每年感冒五次到六次,換句話說,每年有五到六次的機會感染感冒的併發症,例如細支氣管炎、中耳炎、腦膜炎等,其中以急性中耳炎為最常見。而當孩子的年齡漸長,耳咽管逐漸變長變窄,發生中耳炎的機會也就逐漸減少了。 雖然中耳炎不像腦膜炎可怕,但也不能大意。尤其是沒有表達能力的新生兒,父母必須多加留意,保持警覺,才不會讓孩子的病情更嚴重,甚至影響未來的聽力!

新手媽咪照護第一關—臍帶護理

2005年04月06日
公開
4

肚臍護理—乾淨、乾燥 胎兒跟母體相連的臍帶,在出生時剪斷之後,還需要經過約半個月的清潔、護理,才會自然乾燥脫落。有些媽咪會不敢碰寶寶的肚臍,因為它看起來像個會滲血的傷口,怕寶寶會痛!究竟該如何正確照護寶寶的肚臍呢?把握「乾淨」與「乾燥」兩個原則就對了。 肚臍的護理原則 臍帶本身有血管、沒有神經,因此它雖然偶爾會滲血,寶寶卻不會覺得痛。所以媽咪、爸比大可以放心地為寶寶還未脫落的肚臍清潔、上藥,才不致臍帶因不乾淨而引起發炎。 1. 清洗肚臍 利用每天為寶寶洗澡時清洗,用溫和的嬰兒皂搓揉出泡沫,深入到肚臍根部的地方,輕輕按摩將污垢、分泌物清洗乾淨。需注意的是,上過肥皂後,必須用溫水徹底將泡沫沖乾淨,避免殘留皂垢。 2. 擦乾肚臍 洗完澡之後,將寶寶的身體擦乾,然後用消毒過的棉花棒或棉球,將肚臍部位的水份擦拭乾淨,保持乾燥。 3. 塗抹純酒精 以消毒棉棒沾95%的酒精 ( 純酒精 ) 於肚臍處擦拭,由臍帶根部開始向外擦至皮膚。並可在每次換尿布時,再重覆用純酒精擦拭肚臍,以加速臍帶乾燥、脫落的速度,比較不容易滋生細菌。 4. 擦藥水 接著可以在肚臍擦上紅藥水或龍膽紫藥水,用以消毒。注意不可用藥膏、麻油,或不明的藥粉來塗抹,以免傷口惡化。 5. 包紮 上完藥水後,待其稍微乾燥一下,再用消毒過的無菌薄紗布覆蓋,並以透氣紙膠帶固定好,這樣可以隔離空氣中的灰塵、細菌,也能避免跟尿布摩擦。而在每次換尿布時,都要看看紗布有沒有沾到尿,如果有則須重新擦酒精,並更換新的消毒紗布。 臍帶若有感染,須送醫處理! 如果寶寶的臍帶不小心被細菌感染,很可能會出現發燒、牙關緊閉、抽筋等症狀,必須送醫處理。當寶寶的肚臍有出現下列症狀時,媽咪、爸比就應有警覺要帶寶寶去看醫師,以免情況惡化。 1. 肚臍底部在臍帶脫落後的前2∼3天,都會是溼溼的,這是因為底層的皮膚尚未長好,所以黏膜會有一些分泌物,但如果脫落後過了1週仍然有分泌物,則是不正常。 2. 在極少數的病例中,可能表示肚臍與腹內的小腸或膀胱有通路存在,可能造成腹內的感染,必須求醫診治,以手術除去此通路。 3. 肚臍有黃色的膿狀分泌物,甚至發出惡臭味,這就是肚臍底部發炎,必須看醫師接受進一步的處理。 4. 肚臍周圍紅腫,並有血絲或血塊,表示傷口癒合尚未完全,須請醫師診治,看為何傷口癒合緩慢。 5. 當肚臍底部有肉芽組織出現,會阻礙傷口處正常的皮膚生長,必須看醫師除去肉芽組織。 叮嚀 肚臍是寶寶生下來之後的第一個傷口,而且新生兒的抵抗力弱,如果沒有謹慎處理、照護,很可能會因細菌感染而導致嚴重的病症。例如細菌感染至腹腔內導致腹膜發炎,細菌進入血液後,可能會引起全身感染的敗血症! 所幸現在醫學發達,只要早點發現異狀,及早送醫檢查治療,寶寶的生命就不會受到威脅了!記得每天徹底清潔照護,在換尿布時,注意一下寶寶肚臍的乾燥狀況,新手父母其實無須太過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