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花的馬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學弟好文分享】我所遇到的那些離散人群

2011年03月28日
公開
44

叫學弟,實在有吃人豆腐的感覺; 但學弟學弟喊了二十年,縱然學弟去哈佛回台大, 再改稱呼,反而矯情吧? 以下是取得學弟同意轉載的一篇田野散記, 馬麻讀得感動,心裡也有一些唏噓, 轉載是為記。 〈田野散記─我所遇到的那些離散人群〉 by Pochan Chen 很多時候博士論文題目的決定完全是沒有什麼道理可言的。在寫完與臺灣南島語族擴散相關的碩士論文後,有點處於無以為繼的狀態,這時剛好有個到中國田野的機會,雖然對於田野地近乎一無所知,只曉得要去搶救一個即將被三峽大壩淹沒的古代鹽業生產遺址,連可能要做什麼題目都沒想清楚就出發了。而沒想到這個已經在水下的小鎮,竟然就成了我的博士論文田野地。 進行田野的遺址在重慶市Z縣長江邊上支流一個小小的G鎮,鎮裡面只有兩個生產隊,常住人口估計只有幾百個人。招募工人一開始就是個大問題。本來想放出徵人消息後再挑適合的工人,沒想到這種資本主義的行為在社會主義的國家是行不通的。儘管薪水微薄,但考古隊的工作也算是村裡最穩定的現金收入,不管挑誰都會有顧此失彼的情況。於是在村民群集抗議的壓力下,折衷的辦法就是生產隊裡每戶人家都有一個考古隊的「保障名額」。保障名額帶來的問題就是村民往往把家裡生產力最弱的人手派來考古隊,不是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就是十來歲的小孩。雖然利用不違法使用童工的原則把小孩排除了,但老太太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只好讓她們幫忙洗陶片或做一些較不需要勞力的活動。不過比起鄰近的考古隊,我們還算是幸運的。他們跟當地的生產隊長說要四十個工人,消息走漏後,第二天早上來了四百多個人。在挑了要的四十個人後,其他人不願意走,接連三天每天拿板凳坐在遺址上不讓考古隊開工,找公安來也只能耸耸肩,說聲刁民無法管就走了。 考古隊裡人力分配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幾乎清一色都是女工。這在中國農村中是個普遍的現象。男性的青壯人力基本上都到縣城或是更遠的大都市裡打工,使得村中維持家計的多是中年女性。這種出外打工的經驗,特別是對於男性而言,已成為中國每年過年人口大遷移的最大動力。剛到的前幾個禮拜日子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有一天早上休息的哨聲響了以後,一轉頭就只看到幾個老太婆坐在旁邊鬥地主(一種撲克遊戲),其他工人全都不見了。一問之下才知道,由於實行計劃生育,縣裡面每隔三個月會派醫生到村子裡,所有有生育能力的女性都必須接受檢查,如果家中已有小孩但又懷孕的,就必須接受人工流產。但奇怪的是,我認識的村民們每戶人家都至少有兩個小孩呀?他們是從那裡冒出來的?「就跑唄。如果想多生,一發現懷孕就趕快跑去外地打工,這樣醫生就檢查不到啦。回來再罰錢就是了。」這時才發現,原來現代中國農村女性的流動經驗中,有部份竟然是來自於國家政策的影響。 人口外移流動的經驗有時也帶給村子裡一些微妙而不可察的變化。有天田野快收工時,天色陰暗,但剛好又挖到一個重要的遺跡,實在很擔心第二天下雨會造成影響。於是我順口問了身邊的一個老頭他覺得明天會不會下雨。沒想到這個簡單的問題居然引來旁邊所有工人的哄堂大笑。「沒錯!他是燒火佬!他最會看天氣了!」。那老頭則是憋紅了臉,使勁地否認自己會看天氣。當時我完全一頭霧水,不能理解為什麼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會引起這麼熱烈的「回應」。後來才知道,因為古代年輕男性每天出外耕田工作,把父親留在家裡生火,妻子則負責其他家務。而如果公公想要和媳婦有苟且的行為時,他就必須要具備看天氣的能力,要不然一下雨,兒子回來就穿幫了。現在當地人便習慣把兒子出外打工的老頭子稱為「燒火佬」,後來就變成了一種罵人的話了。雖然我沒聽到實際的公公和媳婦的例子,但因為老公出外打工,某家的誰誰又跟某家的誰誰有什麼事倒是常常在八卦中耳聞。在政府人口流動調查的數據中,這些「微不足道」的小故事大概都在數字的洪流中淹沒了。 雖然對這些村民來說,短期的流動經驗已不算是什麼太稀奇的事,但因為三峽大壩的興建,現在他們面臨的卻是一個最根本的家的消失與搬移。由於拆遷在即,村民們人心相當浮動。剛到村子時,就聽到政府計劃將全村的人遷到黑龍江去。聽到消息後村民群情嘩然,個個都不願意接受這個搬遷計劃。負責移民的官員只好把搬遷的目的地改成山東。和黑龍江相比,村民們覺得這至少是可以想像的地方,反彈的聲浪也較為減小。於是官員打鐵趁熱,提出每戶人家可以派一個代表到山東查看未來搬遷的地點,一群人便浩浩蕩蕩搭乘專屬火車出發到山東。回來後每個人對山東都讚不絕口,讓我不禁好奇了起來。「為什麼你們會覺得山東好呢?」「山東好呀,我們這輩子沒看過這麼平的地,種莊稼都是用機器,以後生活一定很安逸。」對於這群一輩子住在峽谷,完全使用人力在狹長坡地上播種收割的人來說,山東前所未見開闊的地形使他們心生嚮往,甚至驅走了心中對於異地的不安。這對我來說是個出乎意料的轉折。 決定搬遷地點後,接下來就是實質的搬遷賠償問題了。每戶人家依公式按照房子的材質和大小進行賠償,算算每戶多少也有兩三萬人民幣的賠償金。但問題是什麼時候給錢呢?政府擔心村民拿了錢後不搬,於是要求村民自己把房屋拆了再給錢;村民擔心拆了屋子後政府不給錢,堅持要先拿了錢再拆。兩邊互不信任的結果僵持了半年多,才在有村民讓步拆屋子拿到錢後得到解決。接下來的時間裡,每天幾乎都會看到村民全家在被拆得只剩地基的房屋面前抱頭痛哭。村民多選擇直接將房子轉賣給拆房子的公司,工人很俐落地用大鐵鎚猛力地敲打牆壁數下後,便可輕易將磚瓦完整地拆下,再運去別的地方蓋新的房子。看到房子能這麼容易拆下,一方面慶幸田野的時候沒有發生地震,另一方面也在想,如果房子這麼好拆,還可再利用,那未來的考古學家要考什麼呢? 村子裡面總還是有幾戶「釘子戶」。工作站對面的雜貨舖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建築。老闆因為對賠償金不滿意,堅決不肯把房子拆掉,居然能堅持大半年屹立不搖,實在有異於我對中國政府公權力執行的刻板印象。沒想到等到夏天雨季一到,有天突然縣裡來了幾個人,在滂沱大雨中爬上雜貨舖的屋頂,一口氣把屋頂的瓦掀開,然後便揚長而去。雨水從大洞中傾盆灌入,一週後無力修復屋頂的雜貨店老闆只能接受賠償,把房子拆了搬家。 其實村子裡最牛的釘子戶就是我們考古隊。由於必須等到田野工作結束後才能拆房,最後兩年的時間裡,考古隊的工作站是村子裡面唯一屹立不搖的建築物。由於村民全部搬走,水庫蓄水前的清理工作也在進行,包括水電在內的服務全部中斷,考古隊的必須雇人從山裡挑水過來,有種回到原始生活的感覺。 村民搬走一年左右,我逐漸在Z縣縣城裡看到一個個原本應該已經搬到山東的村民們。細問之下才發現他們還是無法適應那裡的生活。或許是擔心來自重慶的村民群聚形成山東那邊的問題,政府辦理搬遷時並不是整村移過去,而是將他們整個打散。失去了原有人際關係的村民,面臨陌生的環境,產生強烈的不適應感。更糟的是有些村民拿到有生以來從未見到的大筆賠償現金後,心想這輩子可以不用再種田,想改行做小生意,卻因不諳成本控管,以至於一兩年內賠掉所有的錢。在遭遇到種種不順時,他們開始想回到自己的故鄉,但村子已經夷為平地,只能在縣城裡面找工作糊口。更吊詭的是,在政府的戶籍制度裡他們已成為山東人,無法再享有重慶這邊的社會福利,包括小孩也都不能就讀公立小學。於是他們變成一群在縣城裡面只會說四川話的山東人。 田野最後的兩年裡,移民的問題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這群人們不折不扣成了離散人群(diaspora)。他們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在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後只能返回,但在法律上他們卻又成為故鄉中的異鄉人。這種命運的諷刺無形中也牽動了我論文裡關於人群流動的主題。我發掘的考古遺址是春秋戰國時期巴國的大型鹽業生產遺址,而在五、六公里下游與長江交接的地方,春秋晚期到戰國初期時出現了至少數十座奇特的墓葬。這些墓葬的埋葬形態及隨葬物品都和當地巴國的墓葬明顯有別,而與東邊楚國的墓葬一致。對於這個孤懸在巴國境內,離文獻上已知的巴楚邊境至少一百多公里的墓地主人,中國考古學家一般認為他們是為搶奪巴國鹽業資源而命喪異鄉的楚國將士。而我在考量當時的國家關係、後勤補給能力與相關的考古證據後,傾向認為他們是楚國到巴國進行鹽及其他商品貿易的商業離散人群(trade diaspora)。不論什麼原因,在兩千多年前,這群楚國人可能也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語言風俗不同的巴國。當他們客死異鄉時,他們的親友仍然選擇家鄉的埋葬習俗與隨葬品替他們安葬。這種人與家鄉的羈絆或許是古今皆同的,在相隔兩千多年的同一個地方發生,然後又恰好被一個在這個地方進行工作的臺灣考古學家把它們連結起來。或許這就是考古學迷人的地方吧。希望這群楚人在異地能夠安息,而G鎮的人能從離散的困境中獲得解決。謹以此紀念我在田野中遇到的兩群離散人群。

冰島文

2011年03月22日
公開
59

這Les Misérable 1995年在倫敦的十週年演唱會CD 自從四五個月前第一次推進馬麻Volvo的CD player後 基本上就再沒退出來過了 ﹝前幾星期馬麻提議要不要回去聽Phantom 才沒聽幾首 馬麻就感覺車裡瀰漫著某種不耐的氣息 開口悄聲問花花 花花如釋重負 一整個嫌棄Phantom故事太過簡單無趣 好樣的花花!將來定是真的讀完《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的好人選!﹞ 不過花花平常聽歸聽 就算已經聽過擠萬偶清控貝拜 卻是很少跟唱 連馬麻興頭來了要跟 花花都會禮貌拜託馬麻住嘴讓她好好聽 昨天中文下課回家的路上花花倒好興致 馬麻帶頭 花花竟也開口大聲跟唱 ﹝後照鏡偷看:表情可也豐富的!﹞ 這花花! 三小時音樂劇可以從頭不漏字跟唱到尾就算了 昨天CD剛好走到TAC演唱會最後 來自十七個國家的Jean Valjean每人用自己國家語言演唱一段之 超震撼大合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唱得正陶醉的花花完全沒跳針 蝦米法文德文日文丹麥文挪威文瑞典文冰島文直接無異議接唱 連英國澳洲加拿大愛爾蘭代表的不同英文腔調都模仿得唯妙唯肖 一段%&*%&($#%^*$@*(!%^的波蘭文更是神來之筆 馬麻笑到趴在方向盤上流目油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害羞花花難得大方答應說要讓馬麻錄影 好好 就等機會節錄幾段 以後可以在婚禮上放 哈哈﹞﹝不過笑完就哭了﹞

Kipling

2011年02月14日
公開
54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近來生活中瀰漫的不確定感影響, 花花和馬麻已經好一陣定不下心來好好讀完一本書── 花花不是回頭去讀小時候的書,就是新書起了頭卻無心讀完; 而就算讀完,書香女孩似乎也不復往日熱情。 馬麻於是提議, 每晚提早一點點上樓,洗完澡花花可以留在拔麻床上, 拋下把拔在樓下看電視,母女一起享受睡前的cuddle共讀時光。 本來各讀各的, 可上週某晚馬麻看花花起頭開始讀Kipling的《The Jungle Book》, 一時興起決定也一起讀... 就這樣,馬麻證實了幾個月以來的懷疑: 負責捧書的花花要翻頁了,馬麻竟才讀到右頁上半!! 面子掛不住的馬麻只好胡亂指控花花書拿不穩晃來晃去、害馬麻換行都找不到── 可恨啊!! 馬麻好歹也不是不讀書的人,很厚很厚的英文書一直也有在讀, 系安吶ㄟ輸給這個識字才兩年半的臭小孩?! 馬麻心中暗自見肖轉生氣,卻也不得不承認, 花花讀英文像馬麻讀中文, 放眼自動抓key words、不必逐字讀; 而小學畢業才開始學英文的馬麻再怎樣熟練, 英文就是我的second language、就是得逐字讀。 還好花花似乎不在意發現這個事實, 反正捧書翻頁都換馬麻,花花先讀完就是等; 《The Jungle Book》讀得樂趣橫生三夜讀完, 馬麻於是延續Kipling系列找來《Just So Stories》, 放在花花桌上算是小驚喜、計畫晚上cuddle開讀; 啊哉週五家裡來了把拔大學同學、馬麻忙招呼, 偶然探頭書房,發現花花竟已迫不及待捧書開讀, 面子吹彈可破的馬麻眉毛一挑,問花花: 「所以妳這是嫌和馬麻一起讀太慢囉?」 花花下巴一收,稍作不好意思狀,輕輕點了頭。 唉........

難題

2011年02月09日
公開
45

荒廢bbh,都是在看房子看學校啊! 真的很難想像,以前在台灣,都把美國想像成小孩的天堂, 學校教育一整個尊重孩子愛的教育世界第一等, 怎知! 好學區房子貴入雲霄﹝還先別提加州政府大砍公立學校預算的血淋淋慘況﹞ ﹝呃,也別提拔麻看房要求不低,畢竟現在的家其實住得很舒服﹞, 我們這種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 其實一路走私校路線經濟上或許更划算; 問題來了: 好私校在哪裡?! 把拔把一年學費預算上調到兩萬美元, 依然看不到。 馬麻看學校的幾個要求是: 校地廣闊,有綠地﹝這是花花本身出乎馬麻意料堅持的堅持﹞ 教育品質﹝基本學科與人文藝術體育並重,回家功課不要太多﹞ 地點﹝如果唸私校不搬家,不要離家太遠,畢竟全家三人生活品質都要顧到﹞ Carden遷校後花花的第一堅持就全毀, 除此唯一三項條件符合兩項的就是Almaden Country School--- 事實上,前兩項條件ACS不但符合,而且根本是完美, 一到四年級每幾個月都會製作音樂劇,還公演, art class也是一整個完善, 校地基本上是美到一個不行,雖然教室嫌小,不過瑕不掩瑜。 問題是,離•我•們•家•整•整•十•五•英•里路程!! 接送總共必須來回四趟,一天就是六十英里, 一星期五天三百英里,約合四百八十二公里。 而且途經霹靂塞車公路---花花開心了,馬麻卻也沒了生活品質。 其他選擇也是難處重重,一言難盡。 不想再往苦處說,直接樂觀跳結論── 等這整件事情落幕,馬麻希望: 一,花花有好學校唸,公立私立都好; 二,馬麻因為內外交相煎熬操勞而變瘦。 以上,加油!!!!

sperm

2011年01月25日
公開
53

for the record: "sperm"一字於今天正式進入花花詞彙庫。 晚上母女一起看TLC一個叫做"Extreme Birth"的節目, 講birth當然要出現電腦模擬的sperm游泳找egg圖; 花花當場作恍然大悟狀,哦.....半天後開口說道: 「所以那個sperm就是我嗎?我就是這樣去妳tummy裡的嗎?」 馬麻噴茶後努力鎮定神色應道: 「喔no no!sperm是從把拔那邊來的,egg就在馬麻肚子裡,合起來才變成妳, 就是這樣妳才會一半像把拔一半像馬麻呀!」 接著,整個思路邏輯起來的花花很合邏輯地問了下一個問題: 「那把拔的sperm又是怎麼去到妳肚子裡的呢?」 此時已經踱到客廳的把拔和馬麻面面相覷, 想笑又淡薄仔呆掉, 花花六年來有很多次機會眼看快要問到這個大哉問了, 可是每回不知怎麼都剛好分心掉, 拔麻於是心存僥倖, 想說說不定以花花這種喜歡自己想辦法解釋找答案的個性, 時候到了自己就會摸索出答案... 好,可是這顆石頭畢竟無預警掉了下來, 而把拔閉嘴一副交給馬麻主導回答狀, 馬麻只好硬著頭皮,勉強給了一個根本不算有回答的遜答案: 「嗯,花花,這個過程拔麻promise以後一定告訴妳, 是妳現在年紀太小,拔麻就算講了妳也很難聽懂,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啦,所有年紀大一點的人都知道的, 跟其他很多事一樣,it's just not the right time for you to know yet, 妳現在只需要知道妳就是一半把拔一半馬麻,是我們的寶貝, the rest can wait,這樣可以嗎?」 還好從不為難爸媽的上道花一下點點頭,改變話題去。 咻!六歲問這個問題真是不巧極了! 又不能說可愛半火星文之略去最重點版,直說事實又不能真的理解, 只好一字真訣,拖了... ﹝上網找文章讀去﹞

"I am in shock..."

2011年01月12日
公開
42

游泳下課回家的車上和花花天南地北亂亂聊, 說到把拔不是馬麻唯一有過的男朋友而馬麻也不是把拔第一個女朋友, 花花久久不作聲,接著倒抽一口氣, 說道,"I am utterly in shock.........." 馬麻想想,覺得好笑之餘也有些不忍心, 便小心翼翼問花花, 覺得shock是因為很難想像把拔馬麻和別人在一起嗎? ﹝切,這樣問其實更傷不是嗎?!﹞ 花花應說,"no, I am just...in shock!" ﹝就是傻了吧,一片空白那種﹞ 後來馬麻便拿出書來作比喻: 如果每個人的戀愛故事都是一本書, 那麼達到最後的happy ending之前, ﹝馬麻在此手下留情,先不說ending的多種可能性﹞ 總是要先經過很多chapters呀, 在那些chapters裡,也許hearts got broken、也許got mended也許不, ﹝花花在此插嘴,"and sometimes it got mended but not perfectly so," ──我的老天,這個六歲小女孩是有多古老的靈魂啊!﹞ 總之,書就是要厚厚一本才精采好看,不是嗎? 接著,馬麻當然要趁機夾帶moral of the story: 花花以後談戀愛,不要第一次就想結婚, give yourself chances to learn and grow from your mistakes, 這樣happy ending才會更有意思,知道嗎? 最後,母女倆還耍白濫自導自演, 我說,花花,那以後如果your heart got broken into pieces,怎麼辦? 花花在黑暗中沒說話,而馬麻我則趁紅燈含情脈脈轉頭, 伸手緊緊握住花花迎上的一隻小手, 繼續說道,妳有馬麻!馬麻永遠在這裡! 永遠會保護妳安慰妳陪伴妳mend your broken heart,永遠記得這一點! 就這樣,在母女雙手緊握四目含淚的閃閃淚光中, 本劇終...... ﹝順便一提,花花不需要知道的是, 每個人的戀愛故事如果都是書, 那麼馬麻的就是套書,追憶逝水年華等級那種, 而把拔,精確比喻來說,就是小本仔A書.....﹞

珍貴的一課

2011年01月11日
公開
41

輾轉反側了幾個小時,才發現自己原來比自己想的要在意; 夜深人靜下樓來,想起花花下午那個受傷憤怒的眼神, 比起寫日記反省整理紀錄, 更想做的其實是,再上樓摟摟熟睡的花花, 把鼻子深埋在略帶酸氣的細嫩髮絲裡, somehow將歉意...不,better yet, 將過去所有那些讓花花不公平承受馬麻情緒的時刻, 通通自花花腦海裡抹去! 事情其實很尋常: 週日晚上趕完一半中文作業的花花信誓旦旦承諾週一晚上會完成剩下的一半, 結果昨晚母女倆都忘了, 今天週二放學要去黃老師家了, 才急忙趁上課前的半小時空檔在cupertino library趕寫作業。 作業終究趕不完,硬著頭皮往黃老師家去, 花花於是一路挨飆,畢竟說好這是花花的責任,馬麻只是幫忙, 決定花花的處罰是下週繼續不能看電視後, 馬麻卻依然愈講情緒愈上來﹝對,現在回想真是莫名其妙至極﹞, 在黃老師家車道上遇上Susan阿姨, 阿姨遞給花花一顆口哨糖,花花道謝後順手就往嘴裡塞, 馬麻此時不滿情緒倏然破表,竟然要花花吐出來, 說是沒寫功課憑什麼吃糖!﹝天啊,我願意付出一切收回那一刻!﹞ 花花含淚吐糖,臉上的表情卻是馬麻之前從不曾看過的, 受傷,憤怒,紅著眼眶也漲紅了臉, 咬著牙嘶聲問道,why?why?but why? 豆大的悲憤淚珠沿著兩頰一顆又一顆滾落下來。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回,花花挺身抵抗馬麻的情緒。 ﹝and I thank god or whoever for it!!﹞ 也還好,過去六年花花確實讓馬麻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當場體認眼前情況的significance, 母性本能倏然趕光殘存情緒, 領著花花走到一旁,定心努力平息花花情緒,試圖對談。 十幾小時後的此刻, 想起下午在黃老師家車道上, 花花漲紅了臉,面對已經冷靜下來的馬麻的問題, ﹝"Now think, convince me why you deserve the candy,"﹞ 好久都只能大口大口喘氣,紅著眼眶盯著馬麻看, 等到終於說得出話來了,也是一個字一個字說得破碎, 滿臉的傷心與憤怒... ﹝"Because I have tried my best to finish it!"﹞ 心就好痛! 那一幕,還有過去六年來的許多幕, 確實完完全全不該發生。 而我卻讓它們都發生了。 唯一能做的,是跟自己承認情況,然後和花花談, 能解釋的解釋,該道歉的道歉, 並且希望自己立下良好示範, 示範努力辨認自己的錯誤與缺失, 示範努力面對與處理, 示範努力找出對的路去走的態度與決心。 下午那幕畢竟平和落幕。 花花站在車道上和馬麻談了好一會, 情緒稍微平靜下來後便加入屋裡的Stanley與Chereen一起上課。 一小時下課後,花花情緒已經完全回復平常, 笑著跑出來迎上馬麻。 回家車上,馬麻和花花繼續談。 馬麻承認其實很高興整件事其中一點, 那就是花花勇敢說出自己的憤怒與不滿,向馬麻抗議受到的錯誤對待。 多麼可愛的花花,如此坦然! 聽到馬麻這樣說,花花慨然承認自己有些感覺只會放在心中讓自己知道, 馬麻趕緊說明這樣很好,不過如果是憤怒的感覺就不該放在心中, 因為那是殺傷力最強的一種感覺,會嚴重傷害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so if you are ever mad at mommy again, promise me you'll let me know, and I promise I will do my best to help us out! 身為母親, 我以生養出花花這樣一個情緒管理能力極佳的孩子為榮; 身為花花母親, 我最大的恐懼畢竟也是讓自己的強勢任性壓制掉花花對我開口的勇氣。 今日一課,還在持續反省發酵中, 無比珍貴!

a better listener

2010年12月14日
公開
47

相對於據阿嬤描述 馬麻小時候天天放學回家 還隔著鐵門便迫不及待 滔滔不絕開始跟阿嬤巨細靡遺描述在學校一天大小事 這花花上學兩年多來 面對好奇馬麻殷殷詢問 向來都是「I don't know」三字以蔽之 馬麻本來還在等會不會哪天花花終於開竅 另一頭竟也忽略了 除了有的沒的雞毛小事 一年級的花花其實應該已經必須能夠正確傳達來自老師的交代! 花花傳回家的訊息每每片段破碎而遺漏重點 「Mrs. Chase said we can wear pink to school.」 「To show your support for the cure for breast cancer?」 「Yeah...I guess so.」 「So when? Which day of the week should you wear pink?」 「Hmm...I don't know...」 直到今天 Mrs. Chase一句話終於驚醒夢中馬麻 馬麻放學找Mrs. Chase拿晚上表演要用的北極熊戲服 Saily和阿姨因為同樣理由也在 Saily一頭喃喃敘說一年級要表演什麼什麼 kindergarten和preschool又要表演什麼什麼 馬麻聽了順口就拍拍花花的頭說道 「How come you never told me all these things about school?」 花花可也順口 一聳肩不變應萬變應道 「I don't know...」 就在此時 原本埋頭幫小女孩戲服一一寫上名字的Mrs. Chase突然抬起頭來 說道 「You don't know or you don't listen?」 馬麻霍然驚醒! 正是!! 花花六歲了 是一年級生了 不但應該要對週遭環境訊息多加留意關心 更應該開始以掌握訊息為起點 學習為自己做決定 為自己負責 花花不必留意聆聽 因為馬麻反正會發email問老師問其他家長 哪一天該穿粉紅色 哪一天不必帶午餐 花花不必know 因為馬麻eventually will! 頓悟是改變之始 花花learns to be a better listener 就從今天起!

【親子天下:戴勝益訪談】

2010年12月07日
公開
45

不盡然贊同,不過不少觀念值得參考! 又,這位戴董原來中文系出身,還會引洛夫的詩柳...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我為何斷絕孩子的退路】 作者:李翠卿 出處:親子天下 育有一兒一女的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跟一般的企業家老爸很不一樣。其他企業家無不處心積慮安排子女在家族企業接班,但是,戴勝益卻堅決不讓子女進入他的餐飲王國,不要說是「接班」了,連去任何一個事業體「上班」都不行。 育有一兒一女的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跟一般的企業家老爸很不一樣。 其他企業家無不處心積慮安排子女在家族企業接班,但戴勝益卻完全不做此想。 王品是全台最大餐飲連鎖集團,除了王品牛排以外,旗下事業體還包括陶板屋、夏慕尼、西堤牛排、原燒、聚北海道昆布鍋等多個品牌,兩岸店數逾百家,年營業額高達五十多億。 但是,戴勝益卻堅決不讓子女進入他的餐飲王國,不要說是「接班」了,連去任何一個事業體「上班」都不行。 他不只擋了他們的「前途」,甚至還斷了他們的「財路」。明年王品股票即將掛牌上市,戴勝益瀟灑宣佈要捐出個人八○%的財產做公益,只各留五%給兒女,而且還設下三十五歲才能動用的限制條款。 他並不打算讓王品變成一個家族企業;他的孩子,只是「戴勝益的兒子女兒」,絕對不會是「王品集團的少東、公主」。 王品這座江山是他自己白手起家打下來的,如果孩子們也想要一座大好江山,那麼,不好意思,請自己努力。 Q你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父親?教養哲學是什麼? A我很民主,對小孩幾乎是寬容到極點,對我來說,小孩子只要不犯法,做什麼都可以。 我的教養觀跟一般家長不大一樣。很多家長逼著小孩補習、做功課、學很多才藝,但我觀察,很多家長要孩子學東西,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小時候的遺憾;而很多被硬逼著學這學那的小孩,長大以後的表現反而比較平庸。為什麼呢?因為他忙著應付父母的期望,根本沒有空閒去發掘自己真正的興趣。 我的小孩一開始都沒學才藝,我也不讓他們補習,等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時,他會自己來說。像我女兒是在小五那年,才跑來跟我說她想學鋼琴、長笛;我兒子則是在高中時,發覺自己對電腦很有興趣,才開始不斷深入鑽研。我對孩子的課業只有一個要求:只要能夠如期畢業就好,不管排第幾名,我都可以接受。 上課,真的是最重要的事嗎?我小學六年都拿全勤獎,這張獎狀就像是「貞節牌坊」一樣,為了得到它,你就不能隨便「改嫁」。於是在小學六年中,我錯過了太多重要的事:三年級時,我小阿姨結婚,我沒參加;我阿公、阿嬤過世,我沒去送;我家附近做醮,那是六十年一次的大拜拜,可以想像那是多麼熱鬧的場面,但我也未能恭逢其盛……這些事後回想會讓人遺憾萬分的事,六年來大概有十幾件,而我卻為了那一紙無聊的「貞節牌坊」,全都錯過了,這值得嗎? 所以我很鼓勵小孩請假,只要家裡有需要家族成員參與的事:旅遊、聚餐……沒問題,儘量請假;就連公司開股東會,他們也可以請假旁聽;甚至只要他們感覺今天很想去爬爬山,也可以請假。他們兩個在班上功課沒拿第一名,但請假次數都是第一名,請到最後,老師還打電話問我:「戴先生,你是存心跟學校作對嗎?」其實我不是要跟學校作對,只是覺得應該要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我公司現在也是這樣辦,公司員工只要有重要事情,什麼老婆生孩子、小孩畢業典禮、母姊會,都可以優先請假,人生的關鍵時刻,絕不可缺席。 Q你有刻意幫子女規劃或引導他們未來的生涯嗎? A 我給他們的刻意規劃就是:徹底斷絕他們的後路。早在十幾年前,王品就訂下了「非親條款」,所有幹部的親人都不得進王品工作。我連他們去王品旗下事業打工都不准。拜託!哪個店長敢使喚董事長的兒女啊?那打工有什麼意義?還壞了店裡的規矩。 前不久,我又決定把八○%的個人財產捐出去做公益,僅留給他們各五%,而且要到三十五歲以後才能動用。這下徹底斷絕了他們繼承家產的退路,這樣才能逼出他們的潛力!不然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橫豎有靠山,不用努力也不用掙紮,甚至不用去「想像」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反正只要回去當王品的繼承人,坐著吃、躺著吃,甚至當植物人都可以活下去,幹嘛還奮鬥? Q你這種「斷絕小孩後路」的做法,跟你個人的人生經驗有關係嗎? A我先講一個故事。我小時候家裡養了一隻雞,但我媽從不餵牠,每天早上把牠從雞舍放出來,牠就「咯咯咯」叫著、抖擻羽毛跑到後山去覓食。因為運動足夠,牠的肌肉結實、雞冠鮮紅、羽毛有光澤。後來,我媽把這隻雞關進穀倉,從此那隻雞每天只要吃飽睡、睡飽吃就好,但是牠反而變得垂頭喪氣,不再活蹦亂跳,沒多久就生病死了。 你覺得,小孩做穀倉雞,還是做放山雞好?如果小孩變成穀倉雞,那不是小孩的錯,是父母的錯。 我幼時家裡很窮,但國中以後,我爸的製帽事業逐漸上軌道,家境變得很好,偏偏我爸又沒「斷絕我的後路」,於是我從一隻放山雞,變成穀倉雞。我念台大中文,中文系的學生出路比較窄,班上同學都很有危機意識,為了前途轉系、輔修什麼的,只有我一路混到底。反正我畢業後有三勝製帽可以待啊,怕什麼?我一直到三十九歲孑然一身離開家族企業,另起爐灶創業,才開始發揮自己的潛力,積極求生存,從穀倉雞又變成野外的放山雞。雖然已經是一隻「老雞」,但那時候我才真正充滿企圖心。 我之前也掙紮過,要不要捨棄家業自立門戶,後來想到洛夫的詩:「如果你迷戀厚實的屋頂,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 而我,不想要失去浩瀚的繁星。 我的體會是:一定要讓小孩走投無路,他們才會闖出屬於他們的生存之道。每次看到媒體上企業後代跑趴、泡夜店、玩名牌的新聞,我都很不以為然。我覺得這是未富先貴,這種光鮮亮麗的日子過慣了,以後怎麼可能任勞任怨、苦幹實幹?我不要我的小孩不知人間疾苦,而要讓小孩知道人間疾苦的方法,就是先讓他們過得很疾苦。 Q你怎麼讓他們「瞭解人間疾苦」? A 我有很多朋友都把小孩送去念私立的貴族學校,由司機開著黑頭大轎車接送上下課,同學的爸媽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但我的孩子國中以前,都念最普通的公立學校。我女兒國中時,坐她附近的同學,有爸爸當水電工的、媽媽在菜市場賣滷味的,也有同學下課後必須去打工貼補家用。我要我小孩接觸的社會是庶民社會,而不是上流社會,我希望他們瞭解,那才是大多數人真實的人生。 我對孩子很寬容,很少給他們訂規矩,但我不會讓他們過得太舒服。我兒子女兒一直到高中,每個月零用錢都只有一千塊,他們如果遭遇什麼困難,通常我也是袖手旁觀。我兒子以前曾跟同學集資了一千美元,想在網路上買電腦,賣方遠在印度。我心想,這八九不離十是個騙局,但我沒說破,眼睜睜看他把錢匯出去被騙,之後也沒幫他善後,他就自己變賣身邊的東西籌錢還給同學。我就是要讓他經歷過慘痛的教訓,他才會知道什麼叫做「陷阱」,這是一門寶貴的功課。 他們兄妹倆出國念書,我事先都沒協助他們申請學校、安排住所;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送他們去機場,給他們一張「留學生活須知」,之後就讓他們「自生自滅」。我女兒到了紐約以後,自己查資料,跟七所學校交涉,爭取面試機會。雖然英文不太通,但憑著筆談、口談、比手畫腳,竟也讓她弄到一所學校念。解決問題本來就是一種學習,若我什麼都幫他們弄好,甚至還親自帶他們過去,那他們要學什麼? 我告訴他們,出國讀書的目的有四項:文憑、語言、國際觀,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不要求他們念什麼名校,只要是教育部承認的學校就好,功課也只要「能畢業」就好,所以,我叫他們不要整天待在圖書館,要擴大視野,多體驗文化、多結交形形色色的朋友,深入當地人的家庭??這些都比功課還要重要。 Q你的孩子遇到困難,難道都不會跟你求救嗎? A我很少幫他們收拾殘局,他們早已「習慣」,所以很少求救,因為求救也不大有用。我兒子當兵時在官田新兵訓練營服役,除了要煮飯、整理靶場,晚上還要站衛兵,很操。他常傳簡訊跟我訴苦,說幾乎沒有時間睡覺,累得快瘋掉,「爸爸不是很有辦法嗎?怎麼不想辦法讓我調單位?」 我一直都不理他,只是勉勵他要忍耐、這是濃縮的學習,直到他退伍前三個月,我才去找他的指揮官。指揮官一看到我的名片,肅然起敬問我:「有何貴幹?」我說:「貴幹是沒有啦,只是聽說我兒子快被你操死了。我是來感謝你的,當兵就是要操才好,如果你這裡很涼,我就想盡辦法把他調走了。」 當天晚上,指揮官找來官田地區的鄉紳辦桌歡迎我。之後就把我兒子調到軍官室修電腦,不用戴鋼盔、打綁腿,還有自己的寢室,讓他最後的當兵生活過得比較爽,不過也只剩三個月了。 我之所以退伍前三個月才去「關說」,是為了讓兒子覺得,這個老爸其實有在關心他,既然「訓練效果」已經達到了,我也不好做得太「趕盡殺絕」啊,哈哈哈。 Q你覺得你的孩子跟一般養尊處優的企業二代有何不同? A 他們真的比較有憂患意識,我兒子早在高中時,就已經開始用一種「如喪考妣」的態度來摸索自己的人生。爸爸這樣「無情無義」,以後真的要靠自己欸,不緊張點怎麼行?他對電腦很有興趣,高中畢業時,就辛辛苦苦去考了一張CCIE(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證照。這張證照很難考,他年僅十九歲就考上,是考上這張證照最年輕的華人。我問他:「你考這張證照幹嘛?」他回答:「啊你都斷我後路了,我要自己想辦法啊!」 我兒子女兒現在在紐約讀書,每一次我去看他們,他們都跟我講很多未來想做的計畫。他們這麼有想法,都是因為我斷他們後路,他們得自力救濟啊。 他們對物質缺乏的容忍度也比較高。我去年寒假去紐約看他們,我女兒還是拎著她在逢甲夜市買的、一隻不到台幣五百元的大包包。她敢在紐約這個時尚大都會,這麼理直氣壯、毫不自卑的拿著這個夜市包包,有這種精神,我以她為榮。 我兒子跟他女朋友在紐約登記結婚,連捧花都自己紮。因為美國新娘捧花很貴,一束要一百五十美元,自己做成本才七十幾元。登記當天,我看其他人都穿著豪華的燕尾服,只有他穿著一件四十美元的H&M西裝,裡頭搭一件圓領的素色上衣。因為沒有領帶,他拿了一支麥克筆現場在衣服上「畫」了條領帶,旁觀者看了都用力幫他鼓掌,我也覺得我這兒子真有創意!這個婚禮,保證他一生難忘。 今年寒假他們回來,我把他們叫過來,宣佈我的財產處置計畫。他們其實可以跟我「張」(台語,耍賴)一下,或至少討價還價、看可不可以提高比例,畢竟法律上他們本來可以各得我一半財產,但他們都不假思索就答應了。 因為他們知道,我是愛他們才這麼做的。他們明白,爸爸不給他們財富、不讓他們進公司,都是為他們好。 畢竟,要有血有汗有淚的人生,才是精采的真人生啊! 戴勝益給兒女的「留學須知」 (1)順利完成學業拿到文憑(成績毋需太好,不能整天待在圖書館)。 (2)英文要學到非常好,說、聽、寫自如(CNN懂90%以上)。 (3)交很多外國朋友(各行業各年齡層均有)。 (4)遊遍全美國各州、各大城、各景點。 (5)看遍N.Y.的所有歌劇、舞臺劇、電影、博物館、美術館??。 (6)每日步行10,000步以上,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 (7)在「安全保障」與「固定預算費用」下,極力擴大見聞與視野,千萬不要儲蓄。 (8)深入當地一般人的生活領域。 (9)開始練習理財,培養「讓每分錢發揮最大效益的本事」。 (10)培育第一流的公關技巧(讓大家願意接受你、信賴你、協助你)。 (11)需熟讀《Taiwan Today》,以及寄去的經濟資訊剪報,不能與台灣的經濟圈脫節。 (12)四年內務必完成以上事項,回台創業。

一年級的第一張成績單

2010年11月19日
公開
47

從kindergarten進入一年級,對花花來說,是很自然很開心的事, 可對清楚此行一去前路多艱險的馬麻來說, ﹝好吧,說艱險太誇張,不復幼時無憂無慮無壓力是真的﹞ 卻是一個必須摸索學習磨合調適的全新開始。 上個月和雅云阿姨聊小人課業, 對於我們身為小學生父母的風格定位有個頗為傳神的結論: 雅云阿姨是要求嚴格那群裡面算比較laid-back的, 馬麻是比較laid-back那群裡面算嚴格的。 一線之隔,不過確實兩邊。 再細想, 馬麻的laid-back說穿了有點假, 實在是花花一直以來表現都好, preschool和kindergarten看的是孩子的社交技巧和學習態度, 好花花...就是好花花啊! 現在上了一年級,學校開始要求,馬麻也開始體悟, 真的有所謂academic performance這回事了! 綜看花花昨天不知情拎回家的first trimester成績單: math、spelling、dictation、language arts、independent work、 art、physical education多數拿E﹝Excellent﹞或E-, ﹝其中art skill一項Mrs. Chase還附加"Outstanding!"一評﹞ science、French、music則是attitude拿E、skill只拿G﹝Good﹞, social studies和geography的completion of work都只拿G+, 而表現最好的果然還是從小好到大的citizenship/work habit, 一路E到底還外加"Great example to others"評語; 最需要改進的是penmanship, 從letter formation, size, spacing、printing到neatness都只拿G-, ﹝不過看花花從半年前的鬼畫符到現在,馬麻其實已經很滿意, 所以conference時真的要來請教Mrs. Chase改進的方向﹞ 成績單上最差強人意的兩個S+﹝Satisfactory﹞落在 French oral欄和computer skill欄── 前者馬麻再來想辦法, 後者因為從小成績OK不像馬麻充滿超級好學生榮譽感的把拔依舊不以為意, 那就只好請阿辜阿姨多和花花msn一下了! ﹝後來補充:用電腦練習法文,這樣有摸喇啊兼洗褲了吧! http://www.bbc.co.uk/schools/primarylanguages/french﹞ 充滿超級好學生榮譽感的馬麻昨晚看了這份成績單, 老實說,一開始著眼點都在那些G和E旁邊令人瞇眼睛的"-"號, 瞇著眼睛望向飽食晚餐正和把拔半躺在沙發上享受food coma的花花, hmmmm,想想強忍住精神講話的衝動, 自己來想想要怎麼,嗯,inspire花花補強那幾個G和minus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