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家有二比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愛也是需要學習的

2007年01月06日
公開

講這兩個故事,老是讓大家哈哈大笑,文字可能不夠生動,其中也有很多辛酸 故事一--人群漸漸散去... 話說某天媽咪我晚上在晾床單,還拿椅子來墊,一個不小心,跌了下來,因為撞到很痛大叫一聲後就沒聲音了,聽到老公問了一句怎麼了,不久後,三個男人一起來了,手上一人拿著一片我剛削好的蘋果,正啃著吃,三個人站在紗門外問人跌坐在後陽台的我"怎麼了??""媽咪妳跌倒啦??哪裏痛痛"...因為說不出話,二三分鐘後,這三個男人拿著蘋果邊啃邊走,人群漸漸散去.... 故事二--打翻的牛奶 又是某次,小人打翻牛奶,老大立刻拿衛生紙要幫忙擦,結果當然是不夠用吸了一團團,老大竟覺得好玩開始玩了起來...此時犯人老二跟爸爸在旁邊事不關已,狼狽的我火大了,殘局丟著,鎖上房門,讓他們三個自己睡沙發一晚 我只撂了一句狠話給他"如果今天是你媽需要幫忙,你幫不上忙不會痛苦嗎?" 我承認家務上很多事我都沒讓比爸幫忙,甚至都幫他做好,我自己縱容他是因為這樣比改變他還省力,從小是老么的他雖然寄人籬下父母不在身邊,但當他大了,父母兄姐卻忙著寵他,什麼事都不讓他做,連開車都覺得是讓他太累;這樣的他我雖然早就清楚才嫁,自己也經歷過很多次想要改變他的痛苦,十年來,我終於死了心 但是,對於父親的角色,家人的角色,我還是希望他能稱職扮演;不管是故事一二,我要的不是他身為男人跟老公的關心,我要的是他身為父親和家人的表現.孩子越來越大了,很多事他們會漸漸看在眼裏,不是只有人生態度與認真負責需要為人表率,生活習慣和情感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才會服你;有良好的情感教育,孩子才會正向.我真的很不希望孩子將來像父親一樣,好的留給別人看,壞的留給自己人,看過比爸的都以為他是好好先生好好爸爸,誰會知道他是把最差的生活習慣留給我,把最糟的脾氣跟冷漠留給我們,我說他會罵小孩罵到要打,相信嗎?? 家人跌倒的時候,有意外狀況的時候,家人的表現應該是什麼?? 朋友們說,呆在現場很正常,不然難道要呼呼秀秀捏捏嗎??我認為,會呆在現場,不知如何應對,表示這個人從來就沒有愛人的能力 愛一個人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自己的方法去愛,一種是用對方的 用自己的方法是第一步,看到有人跌倒應該怎樣??比爸就曾經小人跌下床仍安坐在客廳,因為他從小不需要去想,別人跌倒了我得去扶,因為那從來不是他的工作 不用扶的時候,陪等在身邊是不是必要的呢?幫忙檢查是不是可以做的呢?把跌倒的人調到適合的位置是不是可以做的呢??當有人需要幫忙時趕緊去想,我能為他做什麼?對認識的人這叫愛,對不認識的人這叫同情心;愛跟同情心難道不是做人的基本能力?? 用對方的方式是另一種做法,有些人要的是言語關懷,有些人要的是實質協助,能夠開口問就是有愛心,能為別人做他要的就是理解,愛心跟理解是不是做人的基本能力呢?? 從小小一件事,就可以檢驗出一個人的基本力夠不夠,小孩當然是由小看大,能不好好教他"領受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分擔他人的煩憂盡力協助"這些事嗎?? 我希望有一天我病倒了,在乎陪伴的不是只有對我有天生的愛的母親,還有我一手調教的孩子,因為他們對我的愛,對人的感情,也應該是自然流露不需考慮的.情感是天生的,但情感的表達卻需要內化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多少人嘴上說愛,做出來的事卻只有傷害?? 幸好,比弟目前是個有感情又貼心的孩子,我痛他會秀秀呼呼抱抱,我的家事他也會搶著做,他自己的自理更是不用我操心,學習力強,情緒控制有很優的進步;啾比年紀小關心的範圍雖然還比較限於他自身,但有哥哥的表率我比較不擔心;別人的兒子(比爸)就是我的鏡子,我不要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