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荳荳123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把握長高關鍵期 0∼3歲很重要

2007年01月04日
公開
47

把握長高關鍵期 0∼3歲很重要 文/顧運梅 要把握好0∼3歲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尤其是爸媽個子不高的寶寶,更不能錯過這個階段喔。 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有健康的體魄、足夠的身高。根據寶寶身高增長規律的資料顯示,2∼3歲時寶寶的身高與成年身高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2∼3歲時個子明顯小於同齡寶寶,成年後身高有可能比較矮。 影響身高增長的因素 身高是個複雜的問題,首先遺傳因素占70%,其他包括營養、運動、環境和社會因素等占30%。先天遺傳無法改變,但透過後天營養、運動、作息、生活環境改善等因素的調整,身高是可以有一定範圍的改變。為了讓寶寶長得更高一點,爸爸媽媽應注意以下幾點: 營養影響大 營養物質是寶寶身高增長的「磚瓦」,理想的身高與合理的營養密不可分。 研究證實,蛋白質、鋅、鈣、磷、維生素A、碘對身高增長有明顯的作用。而另一些營養物質,如鐵、核黃素、維生素D則透過影響寶寶食欲和免疫功能,間接影響身高的增長。 蛋白質 蛋白質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首要「建築材料」。動物的肌肉及內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脯氨酸,也含有骨骼形成和生長中有重要作用的膠原。豆類食品、乳製品、魚蝦、肉蛋類等蛋白質含量都很豐富。爸媽要注意寶寶飲食的多樣化,必須讓寶寶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鋅 鋅是有助於寶寶身高生長的營養素。鋅的需求量不大,但是作用不小,能促進寶寶食欲;鋅缺乏直接影響骨細胞分化和增殖的基本過程;鋅對生長激素的合成也有重要作用。食物中麵粉類主食都含有鋅,另外,蘿蔔、牡蠣、肝臟和蛋類鋅含量也比較豐富。 鈣和磷 鈣、磷是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是骨頭和牙齒重要的礦物成分。骨的鈣磷比幾乎是恆定的,若二者之一在體內的含量顯著變動時,另一個亦隨之改變,因此補充鈣和磷時需一起考慮。99%的鈣和80%的磷均存在於骨骼中,因此骨被譽為鈣庫。鈣促進體內某些

孩子的睡眠

2007年01月04日
公開
52

孩子的睡眠 吃、睡幾乎是小嬰兒生活的全部,除了吃飽吃好之外,睡飽睡好更是重要,但小嬰兒常常還不會說話表達,其睡眠問題卻弄得父母們難以安眠,其實仍是有理可循的,只要詳細尋查,就可很容易找到原因,有效解決。   睡眠對一般人來說,是最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對於新添寶寶的現代父母而言,有時卻是夢魘一場,孩子睡不好,父母也會跟著變貓熊,如果白天還得上班,那更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了。   和睡眠有關的問題很多,小孩子也不例外,如:怕黑、半夜醒來、不易入睡、夜尿、夢遊症等,都是常見的問題。即使是正常的小孩,也常偶而發生睡眠問題,因此不足為奇。倒是人為性或生理上的原因,如:錯誤的訓練(常在床上處罰小孩)、孩子有腦部傷害或精神病等造成的睡眠障礙,就需要注意及預防。 睡多久才正常?   小孩子要睡多久才夠?這恐怕沒有一致的答案,因為每個孩子的睡眠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嬰兒一天睡到晚,有的很奇怪,只要睡一點點就夠了。平均而言,至三個月大的孩子一天總睡眠時間約15-16小時,是十足的「吃飽睡、睡飽吃」,除了吃奶就是睡覺;當嬰兒漸漸長大,睡眠時間少,滿一歲時約只需睡眠13.5小時,二歲時13小時,三歲時12小時,五歲時10-12小時,學齡兒童10小時,青春期則佔8-9小時,這些都包括一次或二次的午後小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小孩的睡眠時間比一般平均時數多,甚至午覺一睡可以睡上4小時,一直到四、五歲時仍然如此;有些小孩則似乎活力四射,晚上可以耗到2、3點才睡,弄得父母精疲力竭才肯罷休,這些情形端賴個別差異,只要沒有影響睡眠的潛在問題,根本上不能說是哪兒出了毛病。所以,不要在意孩子睡的多或少,弄清楚孩子的睡眠特質、規律才重要。 孩子為什麼睡不好?   有些父母會抱怨孩子睡不好,或是說睡不安穩,這個問題涉及層面較廣。一般而言,嬰兒時期如果睡眠不好,如:半夜醒來、不易入睡、夜哭等,不管是時常或偶而如此,都要認真地去找原因,想想是不是尿布濕了?餓了?腹絞痛?或是生病了等等問題,還是棉被太厚、衣服太多、太緊引起不適而睡不好?   例如:平時早已習慣在某個時間把嬰兒置於嬰兒床上睡覺(有助於養成嬰兒固定的睡眠週期),一旦那天突然改放於臥床上,或是時間改變,孩子便容易產生恐懼、睡不安穩的情形。   等到一、二歲之後,睡不好則要考慮到是不是做惡夢?太興?恐懼(如怕黑)?父母不在身旁?尿床等等有關心理層面的原因,找出原因才能徹底解決孩子睡不好的問題。曾有學者指出,大部份嬰兒睡不好的問題,是出自於父母不當的期待、處置或限制,生理上的問題反而比較少,可見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照顧的人,而不是孩子出了什麼毛病。 是不是「嬰兒腹疝痛」?   不少小嬰兒從出生二、三週到滿三個月,每到下午或晚上,就經常無緣無故哭鬧,怎麼哄也沒用,常常把父母親嚇得抱著孩子往急診室跑。這種情形多半是一種稱為「嬰兒腹疝痛」的疾病所致,原因可能是小嬰兒的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尚未成熟之故。找不出理由的大聲啼哭,是這個毛病的特色。還好,這種病在孩子滿三個月之後就自然消失,而且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疼痛,並非什麼嚴重的徵象,更不至於引起什麼後遺症,不必擔心。   所以,若遇到嬰兒突然放聲大哭時,先不要急著往醫院跑。仔細想想看孩子是不是餓了?尿濕了?不舒服了?遇是疲倦?無聊?寂寞?如果都不是時,就可能是腹疝痛了。   此外,可以試試一些感性的方法,例如:把小寶寶抱起來,靠在我們的肩上稍微搖一下,或抱著散步幾圈;也不妨播放些旋律明顯、有節奏的音樂,或讓他吸安撫奶嘴,效果相當不錯,值得嘗試。若試過各種辦法再不行,就要帶給醫師檢查看看。至於對付嬰兒腹疝痛,可考慮使用胃腸抗痙攣的藥。 小兒夜間盜汗   流汗既可排泄廢物、濕潤皮膚,又可調節體溫,是人體自然、正常的生理機能,更是健康的表現。流汗跟呼吸一樣,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不斷進行,白天時,孩子四處走動,且周遭空氣流通,汗液蒸發快而不自覺;到了晚上睡覺時,因為躺著不動,而小兒的皮膚散熱快,容易多汗,所以常常會發現他們睡得滿頭大汗、汗流浹背、甚至連衣服、床單都濕透了。   這種情形正透露一種訊息,不是孩子的身體虛弱、盜汗,而是孩子的衣服太多太緊、棉被太厚,或是屋內的空氣不流通之故。所以,睡覺時會流汗是一種正常現象,與身體虛不虛無關。   細心處理孩子的夜哭   原來逢人便誇她兒子乖巧、夜裡總是一覺到天亮的李小姐,最近突然身體不適,問起她寶貝的近況,她卻嘆著氣說,「唉!最近不知怎麼搞的,那孩子夜裡常常哭鬧不停,既不是肚子餓,也沒發燒,摸摸肚子也沒有脹氣,放在搖籃也不是,抱著四處搖也沒效,忙了整個晚上,夫婦倆手忙腳亂,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她還說:好像從她帶孩子回娘家玩回來後開始的,弄得先生第二天上班無精打彩,她家事做不好,找遍了育兒書籍、看了醫生、問遍了左鄰右舍老經驗的媽媽們,也都探討不出正確的原因。   其實,哭原本是嬰孩表達需求的語言,也是孩子的權利。哭的原因有很多種,白天的哭泣,多可耐心地去了解孩子為什麼哭,但是換做是晚上,在疲倦的身子及甜蜜的美夢中,或許就沒有這份耐心了。   孩子夜哭的原因,有一半是肚子餓,其他如:身體不適、發燒、尿床、天氣悶熱......等等,都會引起夜哭。二、三個月大的孩子,夜哭最多的原因是肚子餓,抱起來便不會再哭,而且給他吃奶就立刻張口猛喝,這種哭泣,不必耽心什麼,吃奶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如果抱起來還是哭鬧不停,牛奶也不喝,尿布也沒濕,也沒發燒,就應立刻請醫生治療,可能是一些身體上的毛病造成。   避免過度的刺激   至於七、八個月的孩子,夜哭的原因則大都是由情緒、身心等因素所引起,如白天受到異於平常的刺激,導致夜裡驚醒而夜哭,前面提到李小姐的寶貝兒子,可能就是這種例子,因為連續二、三天的旅遊,運動量過多、生活作息改變等,常常帶給孩子過度的興奮,導致身心疲乏。   又如帶孩子到人多的百貨逛遊,人擠人與喧嘩的聲音,會讓孩子感到強烈的刺激,而發生夜間哭鬧的情形。還好,這種情形的夜哭,只要塑造一個安靜的氣氛,一、二天就會好起來,萬一接連哭好幾天時,則可與醫生商量,給予適度的安定劑,就會好轉過來。   此外,一般七、八個月大的孩子,每天最少要有一、二小時的戶外活動,所以抱著孩子到附近綠地或公園走走,或是讓孩子看看街上的汽車、行人,以及琳瑯滿目的商品,睡前再逗逗,他也都是讓他夜裡安睡的好方法。   總之,一丁點的事情也會使孩子發生夜哭的現象,但是只要我們詳細的尋查,可以發現原因多是極簡單,也是非常容易解決的,如果因為偷懶而任憑孩子哭泣,第二天孩子因睡眠不足,白天只好睡了又睡,到了夜晚又哭,萬一變成習慣就不易改正了!   仰睡或趴睡誰比較好?   以傳統的習慣來說,東方人和歐洲人的嬰兒多採仰睡,而美國則以趴睡居多。一九九二年四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最好讓所有健康的嬰兒仰著睡,以減少嬰兒猝死的發生,但嬰兒若有呼吸困難、時常嘔吐的情形,則仍建議趴睡。這項宣佈在當時曾震驚所有的家長及醫師,因為長久以來,他們多讓孩子趴著睡。   其實,仰睡或趴睡各有利弊,仰睡的嬰兒常因半夜嘔吐,東西倒流入氣管而導致窒息,或冬天寒冷因棉被悶住而發生意外。趴睡的嬰兒則因澳洲和紐西蘭醫師的報告,指出發生嬰兒猝死症的機會,比仰睡嬰兒3.5-5高倍,因此被認為不適合。   事實上,趴睡產生的問題關鍵所在,是房間的溫度和床具,澳洲和紐西蘭的冬天冷,住家又多缺乏中央暖氣系統,於是總在孩子身上裹著一層的羊毛衣物,使得嬰兒體溫過高,而體溫過高卻是造成嬰兒猝死症的原因之一;其次,蓋上厚重的棉被,如果不小心覆蓋到嬰兒的頻面,將增加窒息的機會。   基於這種原因,後來美國兒童衛生部研究院的專家們,認為不需要積極宣導孩子改趴睡為仰睡,倒是提醒家長,當嬰兒趴睡時,不要裹著太厚的衣物,而且不可趴睡在很軟的床具、床墊,或是墊以軟枕頭,以免嬰兒趴睡時轉頭困難而發生意外。   台灣大部份的嬰兒均是仰睡,但嬰兒的猝死率根據研究,是千分之一左右、與美國的千分之一點五相近(台灣每年新生兒人數是三十萬至三十五萬人,發生猝死的總數大約在300到350左右。)   總之,趴睡可能與嬰兒猝死有點關連,但不是絕對的因素。仰睡趴睡可以自己選擇,不必固執於某一種睡姿,有時也不妨來個側睡,這樣,小寶寶的臉形才不致太變形。   小兒睡姿注意事項   不過,有幾點注意事項應該謹記在心: I. 嬰兒趴睡時,床鋪要平坦、硬度適中,別墊軟枕頭或睡在軟床上,以免發生呼吸困難時,不能隨意轉頭而遭不幸。 II. 嬰兒趴睡時,不可裹太厚的棉被,以免體溫過高。 III. 早產兒及腦性麻痺的嬰兒,不可以趴睡,因為他們無法自由轉動頭部。 IV. 腹部脹氣、腹疝痛、嘔吐厲害、呼吸會發生暫停或容易受驚嚇的嬰兒,採趴睡較有幫助。   小兒睡眠問題多多   一個稀鬆平常的睡眠,看來門道還真不少,除了上述的一些問題之外,比較不常見、但卻會令家長不知如何是好的睡眠問題還很多,如:做惡夢、夜驚、夢遊症、夜間甩頭等。最後將這些兒童常見的睡眠問題整理如下: I. 做惡夢:約有5%的兒童會常做惡夢,做惡夢常與害怕遭到攻擊、摔下、死亡等事件有關,常發生於後半夜,因這時候發生快速動眼期的頻律與時間均增加。做惡夢常與特定的發育時期有關,學齡前和學齡早期特別容易發生,一般均會自行好轉,不必特別治療。 II. 夜驚:好發於1-14歲,發生率為1-6.5%,常見於學齡前晚期和學齡兒童早期,大多於青春期晚期停止。發作期間由六個月到十三年不等,平均為3.9年,但是有家族史者,發作期間較長。大多發生於夜間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時間,出現小孩突然坐起來,眼神呆滯,同時有自主神經興奮的症狀,例如:心跳加速、呼吸過度、流汗、發出叫聲等,小孩看起來神情錯亂,對外界的刺激缺乏反應,可能哭得相當沮喪,常表現出害怕和定向力喪失。 III. 夢遊症:15%的小孩從小到大至少會有一次的夢遊,但只有1-2%會有反覆發生的夢遊,大多於青春期會自行好轉。夢遊症的發作通常少於10分鐘,偶然一、二次發作很少引起注意,但是反覆的發生會產生困擾和憂慮。夢遊時常表現出茫然的表情,無視於周遭環境,只呈現低度反應與意識型態,活動顯得笨拙而無目的,事後對發生的事情則茫然不知。對於這些小孩子的處置,應避免干擾或中止其發作,因為這樣反而會混淆和驚嚇到小孩。況且夢遊症的發作通常是短暫的,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護他們免於受傷,例如:加裝門鎖,關閉門窗等。 IV. 夜間甩頭:發生於夜間睡眠時的一種有規律頭部動作,小孩可能坐在床上或跪下來,搖晃身體或頭部,甚至頭部碰到床墊。通常開始於一歲以後,而於四歲以前停止,發作時間一般小於15分鐘,男比女多。發生率約為3.3∼15.2%不等。夜間甩頭屬於一種前庭神經自我刺激,有夜間甩頭的小孩比沒有夜間甩頭者發育得更早,而且夜間甩頭之有無與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及小孩的出生次序無關。 V. 睡多久才正常:每個孩子的睡眠時間都不相同,端賴個別差異。不要在意孩子睡的多或少,弄清楚孩子的睡眠特質、規律才重要。 VI. 為什麼睡不好:原因眾多,要認真去找原因,想想是不是尿布濕了?餓了?腹絞痛?或是生病了等等問題,常常是出自於父母不當的期待、處置或限制,生理上的問題反而比較少,可見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照顧的人,而不是孩子出了什麼毛病,此建議值得參考。 VII. 腹疝痛:找不出理由的大聲啼哭,原因可能是小嬰兒的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尚未成熟之故。通常在孩子滿三個月之後就自然消失,而且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疼痛,不至於引起什麼後遺症。 VIII. 睡覺時盜汗:是一種正常現象,與身體虛不虛無關,看看孩子的衣服是否太多太緊、棉被太厚,或是屋內的空氣不流通。 IX. 夜哭:孩子夜哭的原因,有一半是肚子餓,其他如:身體不適、發燒、尿床、天氣悶熱......等等都會引起,細心地找出原因,才能解決問題。 X. 仰睡或趴睡比較好:都可以,不必固執於某種睡姿,不過,要注意嬰兒趴睡時,床鋪要平坦,硬度適中,別墊軟枕頭或睡在軟床上,也不要裹太厚的棉被;如困是早產兒及腦性麻痺,就不可以趴睡。至於腹部脹氣、腹疝痛,嘔吐厲害、呼吸會發生暫停或容易受驚嚇的嬰兒,採趴睡較有幫助。

避免癌症的最佳--《身體的除濕》

2007年01月03日
公開
47

避免癌症的最佳方法--《身體的除濕》 > 如果工作許可時9:30、14:30起來為身體〝除濕〞一下! 避免癌症的最佳方法,就是一年到頭都喝溫開水救救自己,晚餐別太晚吃,酸性體質是 慢性疾病的開始,晚上8:00再吃晚餐就算'宵夜'了!你是不是也常忙到8:00才吃飯 呢?根據統計國內 > 70 %的人具有酸性體質。 > 酸性體質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吃越好得慢性疾病的機率就會很高。因為體質變酸,酵素 作用會受到阻礙,內分泌失調,荷爾蒙也會受阻礙。 > 酸性體質的朋友,一味地吃大魚大肉所謂有營養的食物,事實上是雪上加霜,只會讓身 體越來越糟,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去改變你的體質,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 《熬夜會使體質變酸》 > 晚上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 多,會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所以 每天儘量在 > 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限!熬夜時不要吃肉,盡 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至於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 > 《吃宵夜的人,體質容易變酸》 > 時常交際應酬的生意人,通常壽命較短,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凡是晚上8:00再進就 稱做宵夜。吃宵夜隔天會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 力低,處於休息狀態,因此食物留在腸子裡會變酸、發酵、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 > 《早起的人身體好》 > 人體在凌晨4:30,體溫達到最低點,血液循環最快,因此古時候練功的人在4:30以前 就起床。如果睡太晚,血液循環變慢,氧氣也跟著減少,變成缺氧性燃燒,會使體質變 酸。 > > 《不吃早餐的人,體質會變酸》 > 一天三餐中,早餐佔了70分,午餐分,晚餐30分。可見早餐最重要,但台灣人普遍不 吃早餐,更糟的是養成吃宵夜的習慣,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飲食習慣。所以從現在起要更 重視早餐,學習如何吃早餐。早餐一定要豐富而且要選擇耐燃燒4-5小時的食物,才足 夠你一天的消耗量。 > > 《精緻食物加速胃腸老化》 > 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的少,刻意選擇很精緻的 食物而少吃粗糙的食物,這種人的腸子老化的特別快,肝功能差,大便是黑色的而且會 常便秘。因為精緻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所有的食物變成 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養生之道就在日常生活裡吃出健康,也能吃出 自信。 > > 《身體的除濕》 > 身體的除濕小小柔軟操,非常除濕喔!!在秋冬季節變換時,由於外在的溫差、溼度, 以致於飲食生活習慣的不規律,使得體內潮濕、氣血循環變弱、黏膜組織滋潤物不足, 致使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的病變,如咳嗽、鼻子過敏、打噴嚏、流鼻血不 止、鼻塞、頭昏腦脹等毛病。 > 解決之道: > 1.早睡早起,晨起睡前做柔軟體操或簡易動功五到十分鐘,不僅可以鍛鍊出強健的筋 骨,亦可清除體內的濕氣、寒氣或溼熱。絕對不要熬夜晚睡,那可是會將你的免疫力降 低高達百分之三十的。 > 2.咳嗽時,我們可以握拳,以拳頭的上方敲打胸部的左上角及右上角;此乃肺部的頂 端,輕輕拍打此處六十下,敲打中喉嚨會癢癢的然後產生咳嗽,這是讓髒東西出來。記 得左右兩邊都要敲,可每日多敲幾遍。尤其騎車或上下班時間回到屋內,更應馬上敲 打,以清理肺中污染的空氣。 > 3.鼻過敏時,雙手同時按摩後腦袋五分鐘,喝熱杏仁茶,或大步快走半小時,或洗澡時 以較熱熱水沖後頸部數分鐘。 > 4.有一位治癌專家說:「避免癌症的最佳方法,就是一年到頭都喝溫開水。」我們的身 體必須消耗極大的能量,才能將喝下的冰飲料溫暖至正常體溫(攝氏三十六度半),如此 一來整體的免疫力自然遽降了。 > > 所以如果你常喝冰飲料,建議你,將飲料退冰半小時或改喝常溫白開水。 > > (原作者於 2007-01-02 03:54:21 重新編輯過)

我不是不信任你.....我只是擔心別人ㄉ曖昧程度...(不錯ㄉ文章)

2006年12月28日
公開
38

我不是不信任你.....我只是擔心別人ㄉ曖昧程度...(不錯ㄉ文章) 我不是擔心你對愛情的忠貞度,而是憂慮別人曖昧的態度...我覺得寫的超級好的一篇文章......必看......尤其男生唷!!給所有已婚男士,也給所有未婚交往中的男女們,這些事時常發生在大家身上,請關心一下做老婆的感受。 我不是一個會魔法的老婆,而是一個很愛你的小女人。 當我佯裝不經意地問道:「你早上去載女同事J上班,對不對?」你張口結舌,驚訝地說:「老婆,你怎麼知道?」我笑了笑,有一點釋懷你的坦白,也有一點沮喪事情的真相。你開始解釋,因為你們前一晚去看流星雨,將摩托車停在別的地方,剛好上班的路線會經過她家,所以她打電話來請託,你便答應了。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因為你不是第一次載她。每一次公司出遊,大部分都是你去載她─因為你有車,你順路。以前,總是我陪你一起去,直到我懷孕後,不再熱衷參與你們的活動。可我還是認真的幫你準備行李、打點一切,讓你高高興興的出去玩;而我,安分地待在家看電視、寫稿子賺錢......我自認是個大方的老婆,但是這並不表示,我默許你三不五時成為她的專門司機。同事之間的溫馨接送情,原本不是大事吧。你說那晚十點多的電話就是她打來,請你隔天去載她的, 你怕我會生氣,才說是一個我相識的男同事要你幫忙拿資料。原來你也料想我會不高興。你說我一向討厭她,關於這一點,我必須否認。 對於一個不甚熟稔的年輕女孩,怎麼談得上「討厭」這樣的字眼?我只能說,我不欣賞她的某些作風。我總以為異性之間應該有一些分寸的,比如,不應該常常打手機跟已婚的男同事聊天、不應該經常要求人家順道去載她、不應該在人家老婆面前熱絡地叫你名字•••我看在眼裡,一直提醒自己必須有風度,因為你說,這也沒什麼。只是,如果是我,我不會這樣做。你說,最愛是我,我應該對你有信心。我笑了笑,我一向很相信你, 因為你善良而單純,甚至沒有說謊的天份。我不是擔心你對於愛情的忠貞度,而是憂慮別人曖昧的態度.況且,你欠缺拒絕別人的勇氣。我不願意在我們之間有不愉快的陰影,所以選擇和你說清楚。我的確吃醋,你車子前座的位子,我堅持獨享。至於我為什麼知道你去載女同事這件事, 無關魔法,也不是有人打小報告,只能說,一切都是偶然。就像你在隔壁房間關起門、靠著窗戶~抽煙,在另一個房間的我,仍然知道你正在吞雲吐霧一般。這,也沒什麼。男人們~~別把女人當白痴,做壞事一定都會被發現的,無一可倖免,永遠忠於你的老婆,不留僥倖的心態,這樣才有幸福喔~~還有,男人們,如果你的女人已發現你的不軌時,千萬記得早早回頭,如果想說女人應該不會介意而繼續下去,相信我,你們一定會死的很難看的。大部分的女人都會先給先生一些時間做了斷,她不計較不是因為她默認了,只是想給彼此機會,讓你有回頭的台階,請各位男人們在女人將梯子收起來前,快點回頭,錯過了第一時間,不管有沒有將來,日子一定會非常難過的喔~ !! 一段愛情,當然對對方都很信任......不過卻對別人的態度,不是很喜歡,尤其那種曖昧的態度,或許你會覺得沒有什麼只是,看在眼裡,就是蠻不是滋味的,這個不算是不信任你,只是對於你之外的他人,存有著憂慮感,不過這種情形下,多少都被解釋成為不信任吧!!不管是男或是女,當你有了另一半時,你就有那個責任給你的另一半安全感,或許你會覺得你和那個人不可能會有什麼事發生,但你確定另一個人也同你一樣的心態嗎???在這樣的世界,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不要等到問題來了才悔不當初!勸告大家,如果有了男(女)朋友,就一定要跟異姓朋友保有一段距離,雖然有人會說:我的另一半一定會相信我的,可是你反過來想,如果他跟異姓朋友很要好,是不是你的心裡也會很不是滋味啊???又或許有人不在乎吧∼∼!!可是只要有愛情,就有一個東西存在,就是"醋",大家要做什麼事之前,就在心裡反過來想想:如果是你的男(女)朋友做這件事時,你會有啥感覺???雖然會有點覺得很沒自由,可是如果你在乎對方的話,就替他多少想一 想 ........在愛情裡最重要的是要給對方一份安全感,這也是一份責任......

回饋的愛- 劉墉

2006年12月27日
公開
26

回饋的愛- 劉墉 回饋的愛- 劉墉 我常在文章裡談起蘭嶼的風景,但蘭嶼給我印象最深的卻不是山水,而是海邊遇到的一家人。 那是個傍晚,我在蘭嶼的海灘散步,看到原住民一家人正蹲在地上整理剛網到的魚,他們把魚小心地分成四堆,也可以說是四種等級。 「為什麼把魚分開來擺呢?」我當時好奇的問。 男人用生硬的國語,指最好的一堆魚說:「男人魚!」又指剩下的兩堆:「女人魚!小孩魚!」 最後指著顯然又少又差的魚說:「老人魚!老人吃的。」 十五年了,那海邊一家老小的畫面,至今仍清晰地映在我的眼前,甚至可以說深深烙在我心上。 我常想:為什麼老人要吃最差的東西,又為什麼當時那老人家,竟抬起頭來,對我一笑? 今天我到朋友家做客,再一次遭到這種震撼! 晚餐之後,我指著餐桌上的殘羹剩菜,對主人客氣的說:「你準備的太豐盛了,剩下這些多可惜!」 豈知主人才六、七歲的小孩竟毫不考慮搭了腔:「不可惜,奶奶吃的。」 「我婆婆等一下會下來吃。」女主人說。 看見我十分驚訝,又解釋:「她不喜歡一起吃,叫她吃好的,她還不高興,只有剩下來的,她才吃,而且吃的很開心。」 現在我坐在桌前寫這篇東西,想到今晚的畫面,禁不住流下淚來,我要再一次問:為什麼? 只因為老人家沒有了生產力,就該吃剩的?就該吃壞的嗎? 只因為老人家「自願」、「高興」,我們就任他自生自滅嗎? 相信不少人讀過我在「點一盞心燈」裡寫的「愛吃魚頭」那篇文章。 老人家臨終前,幾位好朋友燒了她最愛吃的魚頭去。 卻聽到她老人家瞞了十幾年的祕密:「魚頭雖然好吃,我也吃了半輩子,卻從來沒有真正愛吃過,只因為家裡環境不好,丈夫孩子都愛吃魚肉,只好裝作愛吃魚頭。我這輩子只希望能吃魚身上的肉,哪曾真愛吃魚頭呀!」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故事中的老人家有幸臨終時說出心裡的話,問題是這世上有多少為家庭犧牲的父母、尊長,就在晚輩們的一句「她自己喜歡」的漠視下,慢慢淍零了! 是的!他們是在笑,因為他們的犧牲有了成果,而快樂的笑! 但晚輩們看到那笑,是不是也該笑呢?還是應該自慚地哭呢?! 最近我為公視「中國文明的精神」進行評估,在讀了一百多萬字的專家論文後,印象最深刻的,竟是論文裡提到西方社會學家,於民國二十六年起,在中國多年的調查結果:「不要以為中國農村有許多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事實上幾乎沒有!主要的原因是農民壽命太短,平均在五十歲以下,活不到多代同堂的年齡,又因為貧窮而缺乏維持大家庭需要的財富。」 我們能相信嗎?這個中國人常以為自古就盛行多代同堂的說法,竟然錯了!那是理想」,並不是事實! 父母、尊長平均活不到五十歲,這是多麼可悲的事! 問題是,父母不能甘旨無缺、安享天年、這又難道不是子女的恥辱嗎? 過去窮,我們沒話講!今天富,我們該多麼慶幸? 可是在我們慶幸的時候,是否該想想自己有沒有真盡孝,抑或又創造了一種假象!? 記得有一次,我的兒子抱著一碗魚翅湯當粉絲喝,我很不高興的說:「那是留給奶奶的!」年輕人理直氣壯地講:「奶奶說她不愛趷,叫我吃光算了!」   奶奶是真不愛吃嗎?還是因為「愛他」,才特意留下來?   每年冬天,我的窗台上都排列著一大堆柿子。為什麼柿子一買就是十幾個?   因為我發現只買幾個的時候,母親知道我愛吃,總是先搶著吃香蕉,等我叫她吃柿子時,則推說自己早吃過了水果。   只有當她發現柿子多到不吃就壞的時候,才會自己主動去拿。   當我為老母挾菜,她總是拒絕,說不要吃,我就把筷子停在空中,直到挾不穩而要掉在桌上,她才不得不把碗伸過來。   問題是她哪次不是高興地吃完呢?   相反地,當菜做鹹了,大家不吃,她卻搶著挾,我只好用筷子夾壓住她的筷子,以強制的方式,不淮她吃,因為血壓高的人,最不能吃鹹! 「瞧!有這樣的孩子,不淮老娘夾菜!」她對著一家人高興地抱怨。   我認為當我們小時候,長輩常用強制的方法對待我們,叫我一定要吃什麼,又不淮吃什麼!   他們這樣做是因為愛護我們!而在他們年老,成為需要照顧的「老小孩兒」時,我們則要反過來模仿他們以前的做法。   用強力的愛!   這不是強迫,而是看穿老人家裝出來的客氣,堅持希望他們接受晚輩的孝敬。   如此當有一天他們逝去,我們才可以減少許多遺憾!   因為我們為天地創造一種公平的回饋,以及── 無怨、無悔的愛

懶人媽媽的哲學

2006年12月26日
公開
16

人人都說勤勞好,可是我卻一直認為偷懶 最好了。 因為「能幹的父母,往往教出笨拙的孩子 」、「緊張的媽媽,那有快樂的孩子?」 而快樂,卻是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當我看著周圍的能幹媽咪,常常生活得疲 憊不堪時,就更相信當個懶媽媽的好處多多。 就如同買股票:逆向操作、收穫必豐。 懶媽媽的生活哲學,第一就是「化主動為被動」。 孩子沒叫肚子餓,我便不急著張羅飯菜。 因為「飢餓是最美味的食物」,在飢腸轆 轆的情況下,飯菜鐵定一掃而光,從來沒有人會懷疑懶媽媽做菜的手藝,而三個孩子長得又高又壯,懶媽媽看在眼裡,自然樂在心底。 第二個生活哲學就是當別人正忙著買測驗 卷、參考書、學珠心算以補強孩子的數學能力時,我卻喜歡窩在地板上,和孩子玩撲克遊戲。比如「心臟病」,不但讓幼兒了解數序的 概念,更可以訓練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撿紅點」是學習「10以內個位數加法」的最佳方式;[補10點半] 則帶入小數的概念; 「老 K」遊戲則更棒了,除了二位數以內的加法、減法,還包含通關、消除、反轉……許多概念;多的時候,擺起「大富翁」遊戲時,我覺 得他們是在上一堂豐富的〔統整課程〕呢! 聽故事一向是小孩子最喜愛的活動。 懶媽媽我在示範說了幾年故事後,開始試用第三個生活哲學:「能不動就不動」。對老大說:「媽媽講累了,你要『子承母業』,負責講故事給你弟弟妹妹聽哦!」 於是,下班後已累癱了的我,大大方方的 窩進沙發裡,半瞇著眼,聽著孩子用稚嫩卻愈來愈流利的口才,講著丟三落四的故事 ,但卻有和大人不同的邏輯,常聽得我捧腹 大笑,樂不可支。 我從來不相信「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 這句廣告詞。 小孩子要禮物,要學才藝,要參加任何活 動,總要一再要求,懶媽媽確定孩子的動機十分強烈,所謂「求知若渴」,才勉強答應。但只要孩子不知珍惜或學習不認真,我便拉長了臉: 「要學就學,不學拉倒,我要把錢存起來養老!」 孩子知道懶媽媽的養老金十分不易,慢慢也懂得儉樸生活的道理,因為懶媽媽連賺錢也是懶呀! 隨著孩子日益成長,我的懶功也愈發爐火 純青了,現在幾乎已到了「動口不動手」的地步。我在餐廳的牆壁上掛了好大一個磁鐵白板 ,家中該修的、該洗的、該買的、孩子要交 的費用、要參加的活動、各種通知單、成 績單、各類留言… …林林總總,大家卻各自分工合作。我會把處理好的事擦掉,再補上新的事項。 每個星期有一個固定的家庭會議時間,把做人處事的方法、家裡的狀況,或每個人的意見做一個溝通,讓我們這個五口之家, 在偷懶有理的氣氛下,也能在競爭激烈的現 代社會裡,擁有高品質的快樂生活。 我只知道我愈懶,孩子就養得愈好!真的 !

蔣雅淇教十二歲豆豆一塊錢的威力

2006年12月25日
公開
27

網路文章   「媽咪,這一塊錢我不要,給你。」有天下午,晶磊董事長關恆君的長子豆豆,拿了一元給 知名前財經節目主持人蔣雅淇。   蔣雅淇跟他說,「全球首富巴菲特告訴我們,『一塊錢,是成為下一個十億元的開始。』所 以你要將這一塊錢存起來。」「怎麼可能,一塊錢不可能變成十億元。」豆豆不相信蔣雅淇說的 話。「好,不然我們來試試!」蔣雅淇要讓這個十二歲、已經上小學六年級的豆豆體驗「小錢的 威力」。 一塊錢也是很有用讓豆豆體驗小錢的威力   於是蔣雅淇把平常存放在領帶收納盒的零錢全部倒出來,要豆豆幫忙將一元、五元、十元分 開算,然後,豆豆、狗、她,一行人拿著這筆零錢到黃昏市場買菜,一口氣買了水餃、青菜、 魚、肉,她起初叫豆豆用零錢去付時,豆豆還覺得丟臉,「老闆會很高興拿到零錢的。」經過蔣 雅淇的心理建設後,豆豆很愉快地付了錢,回家時,還用了剩下的零錢到 7-ELEVEN 買了養樂 多。   「媽咪,原來一塊錢,可以存下來買這麼多東西喔!」這時,豆豆才發現,原來一塊錢也是很 有用的,從此以後他會將一塊錢放進他的小熊撲滿裡頭了。   過去都是教別人如何精打細算的蔣雅淇,前年跟晶磊董事長關恆君結婚後,不僅成為別人的 太太,還同時是人家的媽媽----十二歲豆豆的媽媽,這位「精算大師」開始從生活中一點一滴教 豆豆如何面對「錢」,還教他要學會記帳。   蔣雅淇送給豆豆一本小熊的記帳本,及一個小熊撲滿,雖然沒有給零用錢的習慣,但每次豆 豆去買書,剩下的錢就讓他存進撲滿裡,每天任何的收入與支出他都會記在本子裡,豆豆現在還 會告訴媽媽說,「記帳可以控制自己不必要的消費,例如,看到便宜的遊戲王卡片時,就不會馬 上買下來,我會想假設把這筆錢存在存錢筒中,下次我可以買更好更有價值的東西。」   關燈,是一般日常生活的瑣事,蔣雅淇也會把它變成「機會教育」,有次,他們所住的大樓 管理委員會將整幢大樓的電費支出單送來,她乘機跟豆豆說,「家裡的電費好貴喔!你有沒有隨 手關燈啊?」豆豆一看電費報表,也嚇了一跳,怎麼家裡的人口這麼少,還要付比別人家高的電 費,因此,他也學會關燈,甚至還會「檢舉」爸爸沒關燈。 給他知識勝過賺很多錢   「不浪費、懂珍惜、知分享、要努力。」是蔣雅淇給豆豆的十二字箴言,雖然豆豆有個上市 公司董事長的爸爸,以及很懂理財的媽媽,但蔣雅淇仍然希望豆豆能夠懂得惜幅。   「有個倫敦金融商業世家,父母很早就死掉了,留給他十幾歲的小孩幾十億英鎊的家產,後 來因為這個小孩太早擁有財富,且不知道努力,最後吸毒橫死紐約街頭。」懷孕已經四個月的蔣 雅淇以這個故事來說明,給小孩再多財富也沒有用,如果你沒給他一個足夠的能力與腦袋去思考 的話,這個口袋總有一天會空掉,因此,她秉持這個想法,要給豆豆正確的理財觀念。   「其實,不一定要賺很多錢,才能給小孩好生活,只要你給他知識,跟賺很多錢沒有太大的 關係,生活上一點一滴地累積才是無價的,身教與言教很重要。」蔣雅淇說,有些父母每天都拚 命賺錢,小孩卻給保母或補習班老師帶,其實小朋友只希望父母可以多陪他一下下,基於這樣疼 惜小孩的心理,她每天幾乎花很多時間陪著豆豆做功課或是看書。   因為父母背景的關係,豆豆每天早上吃早餐時,都會聽到爸爸與媽媽在討論工商時報或是經 濟日報的新聞,只看國語日報的他也會很想加入他們的談話,蔣雅淇與關恆君會很有恆心地解釋 給他聽,久而久之他自然就懂得一些財經用語了。   豆豆是個凡事充滿好奇的小孩,不僅會問蔣雅淇「外國法人是什麼」,對家中的帳單或是股 票通知書他也充滿興趣。有次,蔣雅淇收到聯電股利股息通知書,「喔!那麼棒!」豆豆看了通 知書上的數目發出羨慕的讚嘆,關恆君捉住機會,告訴豆豆股票是什麼,為什麼會有股息與股 利,並且還鼓勵他理財就是要懂得長期投資,讓他對股票有了基本概念。   甚至,隔天早上,關恆君馬上帶著豆豆到證券公司開戶,讓他自己填寫開戶單,並且拿壓歲 錢買和媽媽一樣的股票----聯電,之後,只要蔣雅淇跟老公聊到某家公司不錯,最近考慮要買進 時,他就會搶著說「那我也要!」   這位嚴守生活中取材的精算大師,還會帶著豆豆接觸銀行,即使是不愉快的經驗。因為搬家 的關係,關家大小的銀行戶頭必須改地址,連豆豆戶頭也要改,但某家銀行理財中心卻要求「全 家總動員」,除了父母時間要配合外,小孩子還要親自到場。 接觸銀行、證券公司也讓豆豆買股票   不僅改地址如此,連基金停止扣款、結束戶頭都要如此,如此不盡人情讓蔣雅淇很生氣,馬 上停止與這家銀行來往,而這些過程他都帶著豆豆參與,關恆君還教他要怎麼跟銀行往來,銀行 可以提供哪些服務等等。   不但如此,蔣雅淇還會以每篇十元的代價,把她自己寫的文章拿給豆豆校稿,讓豆豆有次跟 蔣雅淇說,他也要跟媽咪一樣出書,也是出跟理財有關的書,蔣雅淇臉上透露著有子萬事足的驕 傲,「這都是耳濡目染的結果」。   蔣雅淇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稱職的「繼母」,對待這個即將邁入青春期的豆豆可是相當用 心,結婚後,她每天晚上都會講枕邊故事給豆豆聽,跟別人不同的是,一般人的枕邊故事都是童 話,但她卻選擇「孫子兵法」作為豆豆的枕邊故事,除了培養豆豆的寫作能力外,孫子兵法上的 策略也是人生及商場常會用到的策略,因此,透過這種方式從小培養豆豆這樣的觀念,蔣雅淇教 小孩很用心。   面對另一個即將在八、九月到來的女兒,懷孕四個月的蔣雅淇臉上露出了無比的幸福, 她說 了她的教育觀:「我們給他釣竿,不一定要他怎樣,我們教他這些,他也很努力, 當然希望在他 的人生中,可以派上用場」。 建立小孩正確價值觀及早修理財學分   「打造他的腦袋,他才會有自己的口袋。」蔣雅淇認為,現在年輕人的理財觀念相當要不 得,常常都是一張卡刷爆了,就再去辦另一張卡,若這張卡刷爆沒得還,就再去辦現金卡,就算 信用破產,七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加上各銀行充斥鼓勵年輕人辦現金卡的誇大廣告,好像買任 何東西都不要錢似的,這種行銷方式很要不得,而且她認為小孩的觀念跟父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父母應該要及早幫小孩修「理財學分」。   「台灣家長有個共通的習慣,就是將一輩子辛苦賺來的積蓄,盡可能地留給下一代。」 即使 身為富邦集團第二代,也接下父親所給的資產,富邦金控執行長蔡明興在蔣雅淇的新書《打造資 優小富翁》的序裡,有感而發地說,「如果父母不從小教育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有足夠的知識 與智慧來管理這筆資產的話,孩子最後終將敗光這些積蓄,這對父母來說,不正是一輩子最大的 失敗與打擊嗎?」

放棄一點點 ● 吳淡如-轉

2006年12月25日
公開
29

放棄一點點 ● 吳淡如-轉 太注意細微處的人,肩上總有沈重的壓力,把自己困在淺灘 若玲的妹妹最近一直抱怨工作和家庭都很煩心,常亂發脾氣,有時連晚上都睡不著, 自覺快要崩潰了,想與姐姐聊聊。 妹妹在一個半公家機關任職多年,捧著薪水相當優渥的鐵飯碗,該單位目前沒什麼大改革, 壓力並不來自於工作。 若玲想,妹妹的壓力應該是來自於家中有個幼兒吧。但是妹妹也有堅強的後盾; 住隔壁的公婆在她上班時會為她照顧小孩,丈夫也會分擔家務, 和真正蠟燭兩頭燒的她比起來,算是幸福的。 姐妹結婚後難得獨處。當她在妹妹家喝下午茶後,馬上發現了妹妹的問題所在。 妹妹家一塵不染,地板上連一根頭髮也沒有,什麼東西都收拾得井井有條, 小孩一流口水一秒鐘內馬上擦掉、杯子一喝完馬上洗掉,妹妹還在聊天時誇口, 她連早上的豆漿都是自己磨的,連果醬都是自己做的,因為外頭買的都不乾淨.. 從小妹妹就愛乾淨,但現在她愈來愈誇張了。 看妹妹忙進忙出,什麼也沒空聊,讓姐姐感到壓力很大。 「唉,她的問題就是什麼都想求全,不肯放棄一點點,」 姐姐說,「如果眼光都停在那一點點,生活上、職場上最輕微的事情也會變得沈重難擔。」 書中,已講過幾個「難以長久相處」的例子,潔癖只是其中之一。 不只是難以與他人相處,恐怕也會跟自己過不去。 沒錯,太注意細微處的人,肩上總有沈重的壓力,把自己困在淺灘,如何把眼光移向大海? 我曾看過一篇知名女教授的訪問稿:女教授又教課又寫論文又出書又演講,休閒生活也很精采, 丈夫、孩子都很優秀,記者問她,你怎麼能面面俱到呢? 女教授說,她沒有面面俱到,她放棄了「一點點」。她不擅做家事,所以家裡有點亂; 不會烹調,所以吃的方面得將就一些,早餐\天天是饅頭。 丈夫常一掀開電鍋蓋\,發出「又是饅頭」的小小呻吟,她早已不以為忤。 選擇放棄哪一點,是個人智慧所在。 時間有限,求全不易,不因小棄大就是冰雪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