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荳荳123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保險

2006年11月30日
公開
59

(轉貼) 我媽媽做保險業務員20年,前年光榮退休(她是我唯一聽過做保險業務員可以做到退休的) 前年她幫我去跟保險業務員打了一個保險,跟下面的文章很類似也就是低主險 高住院給付... 我的主險 只有10萬元..但是 加保的 單日定額住院給附高達 $4000元...也就是說只要有住院的案例 保險公司每日都要給我$4000元..(就算腸胃炎住院也算)每年 保費才2萬出... ps.(那個被承保的保險業務員臉色很難看 ,因為保額只有10萬,沒啥好賺..) =================================================================== 保險哲學 (很值得看) 不用太驚訝,看完這篇文章後,你重新檢視你的保單,可能會發現該保的沒有保,不需要保的保險保了一大堆。 首先,我問你,台北市最高的大樓是哪一幢?嘿嘿!不用懷疑,就是101。新光是什麼公司,喔!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一家保險公司。如果你有到過舊金山,走過市區,你問問當地的人你所看到的最高的樓的擁有者,不用懷疑,許多人都會告訴你是保險公司所擁有的。不僅台北市如此,舊金山如此,在世界的許多有名的大都市中最高的樓層,大多數都是保險公司所擁有。喔!你會不會覺得有點訝異!原來這個世界當中,保險公司竟然是這麼賺錢的行業! 如果你有接觸過保險公司的營業員或是推銷員,那麼你會發現,保險公司最希望你保 的是壽險。如果你要保壽險,你會發現有許多的名詞,保完二十年,每年領回多少錢。或者是可以增值等等。其實保險公司最賺錢的部分就是壽險了,因此這部分如果銷售愈多,營業員的獎金就愈多喔!其實,這些都是保險公司最大的利基。 如果你有一個概念,那就是42法則,那麼你就會發現,其實,你是每年繳了很多的錢讓別人獲利去了。 什麼是42法則,那就是假設年利率是7%,那六年後你的資本就必須變成二倍。如果年利率是6%,那麼同樣一筆錢,七年後就該變成兩倍。 如果你有這種概念的話,那許多保險公司的投資保單,你仔細想一想,其實,對於投保人來說並不是很划算的。那麼你該怎麼投保?其實,最重要的是必須考慮自己的年紀,還有家人。當然,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 然而,有關於醫療保險的問題,大家別忘了,現在在台灣的人民,我想大概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民。因為所繳的保費,實在很低廉,然而都可以享受到五星級大飯店的醫療享受。(雖然不知這樣的保險可以持續多久,但是,台灣人民的醫療保障,其實以其所付出與所享有的,大概全世界許多地區的國家和人民都要羨慕死了,我相信,如果美國的大多數人民知道台灣的醫療福利的話,搞不好都會偷渡來台,想要成為台灣人!) 現在很多人在投保時,可能都會想,醫療保險該怎麼投保才划算? 由於,全民健康保險早已經將大多數的醫療保險涵蓋住了。所以,如果你的年紀輕,那麼你在投保時,應該加重意外所造成的住院部分。而如果你年紀大了,可能可以把疾病住院的部分加高。 通常,許多保險公司的利基是在於壽險保單。所以會有一張主契約。 個人覺得最有利投保人的是投保最低壽險保單,現在好像最低的保單都是50萬元台幣的樣子。 其實,投保的觀念應該是,一群人拿了一筆錢出來。共同承擔風險,如果有人出了風險,則讓其拿去用。因此,保險公司的保單,真正具有這樣功用的,通常是副契約。 如果你詳細檢視各家保險公司的保單的話,副契約才是真正的保險契約。然而,保險公司卻一定要你投保主契約。 而所謂的主契約,都是一些打著期滿領回多少,或是活著愈久領愈多的口號。在你投保時,一定會引誘你買愈多,因為你買愈多的話,公司愈賺,而業務員的獎金愈高。 結果你可能買了一大堆保險,但是,萬一生病住院時,卻領不到任何保險金!而我個人的想法,最有利的方式,其實,應該連壽險部分的部分都不保最划算。然而,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有這樣的保險方式。 因此,通常我會選該公司最低的主契約的保單。如果是50萬元的主契約,然後,保險公司很會算,投保人當然也要會精打細算。最有保障的部分,其實,就是副契約了。 通常如果你買最低的壽險後。然後再買一些住院醫療的副契約,通常加加減減,可能剛好是最低主契約保費的一倍。 其實,如果你一年投保保費二萬四千元左右,會保的話,其實,真的很足夠了。一年的保費二萬四千元左右!你可能會嚇一跳!怎麼那麼低!如果你向你週遭的人隨便問一問,可能一年保費都是七萬至八萬元,我甚至聽到有的人一年保費十六萬元。真恐怖!真的需要花那麼多錢才會有完整的保障嗎!花那麼多錢,真的該保的都保了嗎! 有時候我都很懷疑。 在住院給付的部分,通常有兩種保單,一種是實支實付型的,另外一種則是定額型。 在我的看法當中,實支實付型的保單,是一種騙人的保單。為什麼? 在全民健保施行後,民眾就醫,同樣疾病,單次住院同樣疾病的支付上限是一萬五千元左右。如果你保實支實付型的。因為健保幫你付了大多數的醫療費用後,其實,你從保險公司領不到真正的給付。所以,這種實支實付的保單,對大多數有全民健保的 民眾來說,根本就是多餘的保單。事實上,個人覺得那是一種騙人的保單(個人感覺,不代表真的就是騙人的保單)。 那麼,你可能會問投保什麼樣的保單對你最有利(尤其是你有全民健保的基本保險後)? 那我告訴你,最有利的就是定額型。 定額型的保單的意思,就是無論你住院花多少錢,每住院一天,保險公司固定給你多少錢。因此,你如果因疾病或意外住院的話,每住一天,一你的保額的多寡,保險公司給你一定的基數的錢作為補償。保這樣的保險單對投保人比較公平。因為投保人有繳全民健保的保險,理應享受全民健保的保障。 而實支實付的保單,因為健保早已幫投保人繳了絕大多數的金錢了。所以,收據上的金錢是相當的少。保這種保單的人,真的是重複投保,浪費金錢。 因此,在台灣要投保醫療保險的話,應該保定額型的。因此,最有利的,就是將定額每日給付的部分保到最高。 這時候,你會發現許多保險公司奸詐的一部份。 如果你的主契約是50萬元,這時你的住院定額給付的部分最高是2000元/每天。如果你想將住院定額的部分弄到最高的3000元/每天的話,你的主契約可能就必須加到100萬元。 試想,如果你投保50萬元主契約而可以得到2000元/每天的醫療定額副約的話,當你將保額提高一倍到100萬元,保險公司卻只給你提高1/2倍。所以,這樣的保險契約對投保人是不划算的。 而我的建議是,你如果覺得自己的健康很重要的話,你可以再投保另一家保險公司,只要你有充分告知的話,都沒問題。因此,如果你在二家保險公司用最低的50萬元壽險主契約買了2000元/每天的附加保險。當然比你在一家保險公司用100萬元壽險主契約買3000元/每天,來得划算。 投保有一種基本的概念,保險非投資,如果你想藉由投保而達到投資的目的,其實,是最不划算的。至於,你想怎麼保?其實,你真的應該要去好好研究保險公司的附加契約。 你想有充分的保障,應當是多保一些附加契約。附加契約的投保金額其實不高,然而卻是最該保的部分。然而這部分,通常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刻意忽略的部分。卻是投保人最該研究的地方。嘿嘿!保險就是保險,如果你把保險當作投資的話,其實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保險公司呀!

不知不可的防曬基本名詞

2006年11月29日
公開
34

1、什麼是SPF? ※幫你抗UVB、防曬傷的,就是它! SPF指的是對UVB紫外線的防禦力,若你站在陽光下10分鐘左右就曬紅,SPF25就代表可以維持250分鐘的戰鬥力。係數越高,防禦時間越久,但不代表防禦力百分百,SPF25的呵護力可達96%、SPF40 可達97.5%、SPF50可達98%。 2、什麼是PA+? ※幫你抗UVA、防曬黑的,就是它! 日系產品常用標示法,PA+代表對紫外線UVA的防禦力,+號越多,防禦能力越強。PFA(Protecting Factor of UVA,即 UVA防曬係數的縮寫)2-4即PA+、PFA4-8即PA++、PFA大於8即PA+++。 3、紫外線UVB,會造成什麼傷害? ※害你曬紅、曬黑、發炎的,就是它! 紫外線UVB的量,在夏季會達到高點,通常會使皮膚曬紅、曬黑,就是造成肉眼可以見的傷害,若皮膚沒有經過保護,會產生發炎反應。 4、紫外線UVA,會造成什麼傷害? ※害你變老的,就是它! 紫外線UVA可穿透玻璃,它一年四季的量分布得很均勻,是導致黑色素形成的真正原因,同時也會使肌膚老化。 破解防曬10大迷思 ---------------------------------------------------------------------------------------   艷陽高照,這幾年在醫學界不斷宣導之下,大部分的朋友都明白防曬的重要性,也知道要做日常防曬工作,但在我的診療室裡,還是常常聽到許多患者對於防曬有著一知半解的狀況,有些錯誤的觀念甚還被許多人奉為防曬準則呢!讓身為皮膚科醫師的我啼笑皆非!在此,我將看診中,民眾最常提及的一些防曬迷思整理如下,各位讀者也可以看看,你是否也深陷防曬迷思之中呢? 1. 防曬係數1+1=2?   很多人到了夏天,喜歡將各式各樣的保養品、彩妝都換成有防曬係數的產品,以為SPF15的乳液+ SPF15防曬乳+ SPF15粉餅= SPF45的防曬效果,這是不正確的!你擦的眾多防曬品,產生的防護能力只能以防曬係數最高那一個的為準,所以,在保養步驟中,你只需要準備一個含有適當防曬係數的產品即可。 2. 沒照到陽光就不需防曬?   不是喔!在騎樓下、樹蔭下、陰天,甚是在屋內,雖然少了陽光的照射,沒有了紫外線中UVB的侵害,但UVA是只要有光線就無所不在的,它雖然不會讓你曬傷,但卻會讓你曬老,使皮膚提早老化喔!所以,這也就是皮膚科醫生為什麼叮嚀大家防曬不分季節氣候了! 3. 化學性防曬比較傷肌膚?   不能這樣界定喔!隨著化妝品工業水準的提升,化學性防曬對皮膚的不適應狀況已經大大的降低了,除非是一些容易過敏的膚質,或是嬰幼孩童,不然的話,化學性防曬清爽舒適的質感還是值得推薦給大家的。 4. 擦了防曬乳就不必擔心陽光了?   NO!防曬係數只能延長你被曬黑的時間,如果你是曬個10分鐘就會變黑的人,擦了SPF15的防曬品,就會延長15倍的時間,10*15=150分鐘,所以150分鐘之後就要再補擦一次喔!另外,流汗、游泳也會影響防曬能力,也是要適時補擦的! 5. 使用防曬品一定要卸妝?   不一定喔!需不需要卸妝要看你使用哪一種防曬產品,一般的防曬產品是不需要卸妝的,只要配合日常的洗臉清潔即可,一般的洗面乳的清潔力就足夠了。若你使用的是有標示Sweatproof(抗汗水)、Water resistant(抗水),或是Water proof(防水)等標示,那才要進行卸妝工作。 6. 曬後的肌膚粗糙,需要去角質?   千萬不可以喔!很多人接受在陽光曝曬後都會發現,皮膚變得粗糙了,這是因為皮膚遭受到陽光紫外線的傷害所導致的,這時候千萬不要把腦筋動到去角質、擦果酸乳液喔!那會使你的皮膚受到太大的刺激,這時建議大家可以加強保溼、鎮定的工作,敷保溼面膜、蘆薈露都是不錯的選擇! 7. 購買防曬品,選有SPF標示的錯不了?   光有SPF標示是不夠的,SPF是英文"Sun Protection Factor "的縮寫,主要的防護對象是紫外線UV-B,對去無法阻擋讓皮膚老化、喪失彈性的紫外線UVA,所以,建議大家在選購防曬產品時,除了要看SPF值,還要挑有防護紫外線UVA的PA值標示,才能全面抵禦日光的傷害。 8. 嘴唇、眼部周圍不適合擦防曬乳?   當然要防曬喔!嘴部、眼睛周圍是臉上最細緻敏感的地方,當然更要做好防曬措施!建議大家平日進出冷氣房、戶外曝曬,還是要擦有防曬係數的護唇膏,才能夠保溼又有效防止紫外線的侵害。眼部周圍也是要擦防曬產品的,敏感肌膚可以選擇有Hypoallergenic低敏感度標示的防曬品,降低肌膚過敏的機率! 9. 防曬係數越高越好?   當然不是囉!防曬產品的係數選擇,要依你每天的活動狀況來決定,如果只是日常上下班,接受日照機會不多,那選擇SPF15-30、PA++即足夠了!防曬固然重要,但也不要過度反應,大多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是不需要每天擦SPF60的高係數防曬品!這樣反而會讓皮膚負擔過重了! 10. 我不在乎曬黑,所以不用做防曬?   防曬不全是為了愛漂亮喔!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是很注重外觀,是不是就可以不要做防曬呢?其實,做好防曬工作除了可以防止皮膚變黑、變老之外,還可以預防疾病的產生。根據醫學研究證實,皮膚長期累積紫外線的照射,會讓皮膚細胞產生病變,甚至會導致皮膚癌症的發生,所以,防曬是身體健康保養的重要環節!   看完以上的防曬迷思,檢視一下你是否也有這些錯誤的觀念呢?如果你也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要趕緊做調整喔!以免在防曬上做白工!在陽光紫外線猛烈的今天,防曬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過與不及對皮膚保養都沒有好處,適時、適量的使用防曬用品、長期的維持防曬習慣,有相關問題向信賴的皮膚科醫師求診,這才是防曬的最佳典範! 紫外線的害處 ---------------------------------------------------------------------------------------   一名父親黃昏帶著兩個孩子到海邊曬太陽,原以為太陽快要下山,應該無害,但隔天兩名小孩還是出現紅腫、疼痛的曬傷反應。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美青表示,很多民眾以為陰天、黃昏太陽不大,不用防曬,其實是不對的,且民眾有許多防曬的錯誤迷思,有必要釐清。 一、陰天、雨天、黃昏太陽不大,不用防曬: 錯!不論四季晴雨,只要有陽光就要防曬。因為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有8成會穿過雲層,且紫外線A光 (UVA)的強度不會因為陰天或冬季而減弱,且UVA 穿透皮膚的深度較深,會對皮膚造成較深層的傷害,如老化、長斑等。 二、在室內不用防曬: 錯!UVA會穿透玻璃窗使皮膚變老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