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丞-薰-檥

哈囉~我是家家

哈囉~我是家家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感覺統合不完整嗎??

2013年04月24日
公開
48

102.04.24 星期三 1~2歲感覺統合特色---引導主動學習 1歲以前,孩子多數時間在地面活動。1歲會走路以後,提昇了眼平面的高度,幼兒能眼觀四方、耳聽八方。由於站立,幼兒的雙手空出來,大大發揮操作的機能。孩子由走而跑,爆發力和敏捷度快速進展,建立了身體上的自信。1∼2歲的孩子好奇心強,行動自主,發展出自我意識。 前庭覺與動覺 孩子會走路以後,自信心大增,喜歡到處遊走,一歲半就由快走變成跑步。此階段孩子雖然依舊喜愛父母的擁抱,但享受夠了就從大人懷中掙脫下來。在四處探索時,走走斜坡、爬爬桌子、騎騎搖搖馬,不亦樂乎。 《教養指南》 父母不要限制孩子太多,但需要在孩子背後跟緊一點,以防頭撞到、腳踩空、或手被銳利的東西割傷等意外。把孩子抱起來舉高,或轉圈子,讓他被動地接受前庭刺激,絕大多數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這種玩法。 觸覺 此階段孩子仍在口慾期,拿了東西還是會放入口中,但是與嬰兒不同的是,下一步就用手去把玩、用眼睛去觀察,所以手指尖的觸覺辨識能力開始培養,對口腔的觸覺依賴則逐漸降低。 《教養指南》 父母營造感覺刺激豐盛的生活內涵,例如提供有趣的玩具讓孩子把玩,則孩子吸手指、咬衣服等觸覺依賴的行為即漸漸減少,手功能的發展也於焉起飛。 視知覺 幼兒藉觸摸與手部的操作,逐步建立視知覺的智慧,如:大小、形狀等概念。至於視力方面的發展,有賴孩子主動做手眼協調的活動,才不會發生弱視問題。 《教養指南》 簡易幾何積木嵌入、套套杯、插棒、積木等玩具,就很合適。雖然電視利用聲光效果能吸引男女老少,但是透過直接操作玩具,對腦部及視力發展的效果,絕對超過許多倍,不容取代。 聽知覺與語言 幼兒的聽覺敏銳,會從大人的動作瞭解語彙的涵義,而語彙的豐富能啟發聽知覺智慧。至於音樂的旋律及節奏,能觸動孩子的心弦,自發地拍手、搖擺身體。 《教養指南》 平日父母一方面要多多與孩子語言互動,講話速度放慢,並配合肢體動作,加強孩子的聽覺理解。另一方面,適時播放音樂,調節與抒發孩子的情緒。 嗅覺與味覺 當寶寶長大一些,母親未必隨侍在側,當寶寶覺得孤單、委屈時,可藉依戀物(手帕、毛毯等)的氣味及觸感,讓孩子得到片刻慰藉。父母可用新鮮的蔬菜、水果,或烹調過的食物,引導孩子用嗅覺與味覺去品味,有計畫地擴展寶寶對食物的喜愛。 《教養指南》 1∼2歲是建立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重要階段,父母除了要以身作則不挑食,更要感性地運用食物在嗅覺與味覺上的特色,引誘孩子的嗅球與味蕾,進而主動學習進食。 家檥會是因為"感覺統合"不完整才這麼怕生的嗎?? 要多刺激前庭感覺就會好一些嗎?? 聽祺祺媽媽說刺激前庭感覺...盪鞦韆最好 以後媽媽帶家檥去公園除了溜滑梯還要加盪鞦韆 就先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