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筠と瑄☆╮奶爸

如何幫寶寶按摩

2006年08月27日
採訪╱李政青
諮詢╱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理事長 鄭宜?
   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秘書長 林美兒
   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郭雲鼎
按摩是成人世界常見的玩意兒。忙碌了一整天之後,找個人馬一下,全身立刻放鬆舒緩,整個人恢復精力,隨時可再度衝刺。幫小貝比按摩不僅可讓寶寶心情愉快,根據研究顯示,嬰兒按摩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幫助,可說是個超優值的親子互動方式喔!

【嬰兒按摩功效篇】

按摩是一種流傳久遠的療法,在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皇帝內經裡已經有詳盡的記載,唐代太醫署還設有按摩博士的官職。歷史悠久的埃及也有記載,在古老的醫學經典裏建議用按摩法來治療歇斯底里症,印度最早的醫學典籍中也列舉按摩和飲食運動一樣,為恢復健康的主要途徑。傳統的哥倫比亞,盛行袋鼠哺育法,把嬰兒直立的包裹在母親胸前的衣服下,形成親密的肌膚接觸,。墨西哥人則腸用腹部按摩來治療腹脹,便秘,消化不良,肚瀉和嘔吐等症狀,效果對嬰兒和兒童更顯著。台灣早期習慣幫新生兒抹黑麻油,這其實也是嬰兒按摩的一種。

隨著時間流逝,嬰兒按摩曾被遺忘過一段時間,直到近代,又重新被現代醫學發現,應用在早產兒照顧上。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於1986年刊載的一篇研究發現,假如每位早產兒一天按摩三次,一次按摩時間15分鐘的話,早產兒的死亡率可從30%降到10%。台大醫院也曾做過研究,幫四十個出生十天後的早產兒,連續十天每天三次每次按摩十五分鐘,結果十天後,這些早產兒的體重增加近四成,提早數天出院。

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郭雲鼎指出,按摩之所以對早產兒的成長有如此顯著的幫助,乃是因為按摩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分泌,讓早產兒情緒穩定,進而睡眠安穩、能夠攝取較多營養。若將按摩應用在一般健康寶寶身上,當然也能夠有同樣的功效。

按摩除了能夠讓寶寶情緒更安穩、睡得飽、吃得好之外,藉由按摩時親子間的親密接觸,也能夠讓寶寶透過種種撫觸的動作及眼神交流,感受父母的呵護之情。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理事長鄭宜?更指出,其實一個個搓腿揉手的動作,無形中就是一種教育,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有更進一部的認識,知道從肩膀、手臂到手掌是連在一起的,手指頭有五隻等等。

觸覺是嬰兒最早發展出來的感官之一,經常撫觸寶寶,讓他感受到手的觸感、各種輕重不同的力道、嬰兒油的滑潤等各種質感,都能刺激嬰兒的感覺統合能力,讓寶寶發育得更好。家裡如果有發展遲緩、腦性麻痺寶寶或過動兒等特殊需要兒童,藉由嬰兒按摩,也可以讓他們的肌肉神經不那麼緊張,得以舒緩下來,進而改善寶寶的生理狀況。但是一定要先諮詢小兒科醫生。

對父母而言,在嬰兒按摩的研究中也發現,大部分的產婦幫寶寶按摩時,都有溢乳的情況,因此嬰兒按摩不僅幫助到寶寶,也讓媽咪能夠分泌更多乳汁來哺餵,一舉兩得!除了能夠促進乳汁分泌外,經過按摩的寶寶總是情緒穩定、發育良好,減少了爸媽養育上的許多困擾,更能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悅喔!

◎ 嬰兒按摩的好處

【嬰兒按摩演練篇】

1. 事前準備

A. 嬰兒油或乳液
幫寶寶按摩前,最好是先在手掌塗抹一些嬰兒油或乳液,如此一來可以減少按摩時皮膚和寶寶接觸的摩擦力,按摩起來會更滑順。其中嬰兒油的滋潤效果又比乳液好,按摩時也不用一直添加用量。但選擇時,最好還是看寶寶的體質而定。使用前最好先進行皮膚測試,測試的方法為先在嬰兒一小塊皮膚上抹一小滴油,等待30分鐘,30分鐘後如果該處出現紅色疙瘩,同時約1∼2小時才會消失,就表示嬰兒會對這種油產生過敏,則必須改用別種產品。寶寶的皮膚會吸收嬰兒油及乳液,因此按摩完後,並不需要特地將寶寶清洗乾淨。

B. 毛巾
按摩時,要在寶寶身體下面墊一條毛巾。選用平常用的毛巾即可,有家裡的味道,讓寶寶有安全感。

C. 按摩者的指甲要剪短
幫寶寶按摩時,指甲記得剪短,以免刮傷寶寶。

D. 手上不要帶飾品
包括手錶、手鍊、戒指等最好先拿下來,否則按摩時容易刮到寶寶,讓她覺得不舒服。

E. 室溫維持在25-28℃左右
基本上以27~28℃左右最佳。由於寶寶按摩時通常都會脫光光,因此要注意室溫不要太低,以免讓寶寶著涼了。

2. 開始按摩囉!

◎ 嬰兒按摩時的原則
1. 每次按摩前都要先告知寶寶,將雙手靜置在要按摩的部位,讓寶寶知道你現在要按摩他身體的哪個部位。例如按摩寶寶胸部前,可先將兩手放在寶寶胸口靜置,讓他知道你現在要開始按摩他的胸口了。這個動作不僅尊重寶寶,也能讓寶寶在按摩時有心理準備,情緒會比較平穩。
2. 按摩油或乳液的量可自己評估添加,按摩時的動作能夠流暢順手即可。一般來說,每換一個部位按摩就要加一次油。
3. 按摩的動作愈慢愈好,不要急躁。寧可慢,不要快。

◎ 什麼時候不適合幫寶寶按摩
1. 寶寶發燒時。
2. 飯後30分鐘內。
3. 寶寶情緒不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