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亞利安寶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水痘症狀發展

2011年02月15日
公開
55

水痘症狀發展 感染水痘之後,一般會有幾個星期的潛伏期,病發的初期病不會出現疹子,通常是呈現類似感冒的症狀,所以有許多人會認為僅是感冒,但是2到5天之後,身體就會出現皰疹,大多數的患者都是經歷發燒、酸痛、水皰、搔癢、結痂等病程,甚少引發併發症。 水痘病毒經口、鼻侵人人體,首先在上呼吸道內增殖,然後進人血液為生病毒血症,引起皮膚及粘膜損害而發病,如果病毒侵入血中?間歇性,臨床表現?分批出現的皮疹,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受抑制者可發生全身性播散性水痘。 前驅症狀(發熱、顫抖)二到五天 | 陸續出現皮疹、水皰、癢五天左右 | 皰疹陸續結痂三到八天 | 痂皮陸續剝落、康復兩到四個星期 《前驅症狀》 身體會微微發熱,大約是37.5~39℃左右,小孩通常不會出現太多的徵狀,若為成人感染就可能會出現顫抖、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等症狀,一開始會讓人誤以為是感冒,就自行購買退燒藥,此舉可能會讓發燒的情況更為嚴重,此時程大約歷時2~5天。 《身體出現皰疹》 發燒後的24小時開始,皮膚上就會出現斑丘疹,也就是紅紅的一塊,類似玫瑰疹,多從身體軀幹開始,然後向臉、軀幹、四肢延伸,甚至連頭皮、髮際、腋下、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結膜都無法倖免,很快就會傳遍全身。 起初紅紅的皮疹,很快也就會出現如水泡的皰疹,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發至全身,有些人甚至僅有軀幹出現水泡,症狀的發展情況端看個人,除了皰疹之外,還會出現搔癢、疲倦等症狀,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用手抓,以免抓破皰疹,引發細菌性的感染。 這些水痘大約會在5天左右陸續出現,大小不一,一開始水痘的顏色會呈透明狀,但會慢慢轉趨混濁,在這個時期也是患者最癢的時候,通常只要擦上藥膏就可以減輕癢的症狀,水皰也會慢慢自行結痂。 這個時期也是病患傳染力最強的時間,凡是接觸患者的人有90%的機率會被傳染,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儘量不要出門,以免感染給同學、朋友,另外若是家中有尚未感染水痘的成員,也要敬而遠之,避免傳染他人。 《皰疹結痂》 這些水痘不論是大是小,長在哪裡,都會在出現三天左右慢慢變乾、結痂,這個時候皮膚也會異常的癢,千萬不要用手搔抓,水皰結痂的樣子會呈現半球狀,微微凸起,雖然表面已經結痂,但是與皮膚仍然相連,所以絕對不要手癢去把它摳掉,要不然可能就會引發感染,或是疤痕出現。 《結痂陸續脫落》 結痂的皰疹會在2到4個星期陸續脫落,由於水皰是在不同時間陸續出現,所以結痂的時間也不相同,尤其要是水痘的大小較大,結痂的時程也會拉長。 自行脫落的痂皮通常是呈現橢圓狀,多半不會造成永久性的疤痕,但是有些人在痂皮脫落後,皮膚會出現呈現一個凹洞,可能就會影響皮膚的外觀,但此情況不多見。

水痘的居家照護

2011年02月15日
公開
59

水痘的居家照護 對於水痘患者,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治療,除了症狀的減輕之外,例如搔癢、發燒的減緩,最主要的是居家照護,所以家中若有幼兒感染水痘,要多注意他的飲食、生活等等,避免讓病況惡化或是感染他人。 《飲食方面》 如果小朋友有發熱的現象,儘量讓他多喝一點水,基本上是可以吃平常的食物,但是這個時候可不要讓他吃蝦蟹及油炸食物、速食品、柑桔類水果,多吃清淡、好吸收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結痂之後,也可以補充維他命B12,讓病程縮短,另外有些患者會出現疲倦或是全身酸痛的情況,儘量讓他多多休息。 《衛生管理》 身上的水痘最好不要讓他破掉,或是用手去搔抓,以免造成細菌感染,如果真的很癢,就輕輕的幫他擦上止癢藥水,如果是年紀較小的幼兒,無法阻止他去抓水痘,媽咪可以幫他穿上乾淨的棉手套,避免搔抓患部或是用手揉眼讓病毒傳到眼部,或者也可以將小朋友的指甲剪短,勤洗手讓手上的病毒量減少。 除此之外,要選擇透氣、寬鬆的衣服,要勤換內衣,以保持身體的衛生與乾淨,避免繼發性的感染,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另外,雖然要小心水泡破掉,卻還是要做簡單的清潔,所以發水痘的時候是可以洗澡的,但是切記要以溫水幫孩子洗澡,或是用淋浴的方式,洗澡的時候也要小心,如果要使用沐浴乳,也要用中性、溫和的消毒水或將蘇打加在水中,或者乾脆就減少使用清潔乳,避免引發發炎。 洗完澡之後,可以以棉布輕輕為孩子將水分吸乾,穿上透氣、柔軟的衣服,切記不要穿的太多,避免因為出汗讓孩子更不舒服。 一旦水痘結痂之後,可不要馬上把他摳掉,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讓還黏在肉上的痂皮留出血來,甚至細菌感染,最好等他自行剝落,較為安全。 《避免外出》 水痘具有高度的傳染性,除了家中未感染的成員要避免接觸以外,患者也儘量不要出入公共場所,以免感染其他沒有感染過的孩子或大人,最重要的是,如果家中有孕婦,一定要避免接觸,維護安全。 《居家環境》 患者的房間盡可能讓陽光照射,因為陽光可以殺死病毒,定期開窗們讓空氣流通,也有殺滅空氣中病毒的作用,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食具,根據情況分別採取洗、曬、燙、煮、燒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隔離應持續到全部皰疹乾燥結痂時?止,另外儘量讓家中保持乾燥,儘量少使用掃把,多用吸塵器或是吸塵紙,避免灰塵。 《觀察病程發展》 如果家中有小孩感染水痘,家長可能就要多加注意整個病程發展,一旦孩子出現昏迷、持續發燒、嘔吐等等症狀,一定要儘速送醫,以免併發症影響健康。 如果他真的很癢,可以使用醫師給予的止癢藥水;如果出現發燒的情況,也可以依照醫師給予的藥退燒,千萬不要服用阿斯匹靈藥物,只要用心觀察孩子的發展,就不用過於擔心。

水痘問題集

2011年02月15日
公開
64

水痘問題集 Q:水痘如何傳染? A:水痘是疹病毒的一種,主要是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染,且感染力非常高,當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黏膜分泌物中病毒隨著空氣顆粒於人群中傳播,病毒也會經由直接接觸水痘或帶狀皰疹的患部而傳染。在有得水痘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之後,潛伏期過後,未施打疫苗的小朋友臨床上都會發燒,一到三天。 Q:水痘的潛伏期有多久? A:水痘的潛服期約10天到2週。 Q:誰容易感染水痘? A: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只要沒有感染過水痘的人,只要接觸到水痘患者,就可能受到感染。 Q:水痘的臨床症狀是什麼? A:水痘典型症狀是刺激性搔癢的紅疹,從驅幹開始,逐漸蔓延至整個臉部,可能涵蓋頭皮、口、耳和四肢,大部份孩童會產生200到300顆紅疹,約4到5天左右結痂,維持一至二星期,孩童可能因搔癢而非常苦惱,也會引起發燒、發寒、心和嘔吐。 Q:水痘於孩童是否會引起併發症? A:對大部份孩童而言,水痘不會產生嚴重的疾病,但有些人會引起併發症,尤其是肺炎,也可能因此而死亡,另外如果一直搔癢,也可能因此受到細菌感染,留下永久的疤痕,日後可能需要考慮美容。 Q:水痘有疫苗可預防嗎? A:水痘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在美國及日本已使用了10 至20年,從早期只使用於抵抗力較弱的病童,到目前適用在健康的孩童或成人,衛生署從93年元月起免費為出生滿一歲之嬰兒施打疫苗。 Q:青少年或成年期感染水痘會如何? A:青少年或成年期感染水痘,病情將會更嚴重,除了發燒更劇烈,紅疹更嚴重而持久外,肺炎等併發症也大輻增加。 Q: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會引起什麼樣的問題? A:當人們第一次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時,初期會產生水痘疾病,也就是俗稱的"水珠",水痘的臨床病徵是發燒和水泡樣丘疹,伴隨不同程度的搔癢,且具有高度的傳染力,當患部受到細菌重複感染時,常會留下永久的疤痕,病毒會滯留在人體內,日後再活化而產生帶狀皰疹(皮蛇)。 Q:水痘和帶狀皰疹有何不同? A:罹患水痘期間,人體的感覺神經細胞也會受到病毒顆粒的感染;雖然感染是靜止的,但病毒將會終生存在於人體內;當人們晚年免疫能力下降時,病毒就會再度活化。因此,帶狀皰疹經常發生於老年人。水痘和帶狀皰疹在生理上的主要差異是紅疹和疼痛。就水痘而言,紅疹相當分散,往往擴散至全身和臉部;帶狀皰疹則是皮膚形成紅色水泡,延著神經或神經叢成群發生,感覺極端的疼痛,甚至必須手術切除感覺神經來止痛。 Q:水痘越早出現越好?得過水痘一定有免疫力? A:如果發生在六個月以下的小孩子,即使有母親給他抵抗力,仍然得到了,這時就會很厲害。如果在一兩歲之後到學齡之前,臨床的症狀只是造成小孩子不舒服,少數有併發症之外。如果到國中或成人才得到,臨床上的水痘的嚴重性、皮膚疹子的嚴重性以及造成肺炎的併發症,這時候往往會比在小時候得到的嚴重。所以大家才會有觀念,水痘越早出現越好。得過水痘就不再會感染就不見得。再度感染的可能性還是有,即使接種過疫苗,仍然有2%的可能性得到水痘。 Q:水痘患者何時會具有傳染力? A:從感染水痘病毒十天後至所有水皰都結成痂皮的這段時期是屬於易感染期。 Q:出水痘對生命有危險嗎? A:對初生嬰兒和抵抗力弱的人(如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症患者,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或愛滋病的病人)來說,出水痘是有生命危險的。但是對剛發覺有水痘感染症狀的一般人來說,要斷定感染的程度是不容易的。較年長的兒童以及成年人,出水痘的病情症狀會較嚴重。 Q.水痘好發的季節? A:最近長水痘的小朋友有較多的現象,水痘最好發於冬春之交,但全年都可能有小區域的傳染。 Q . 每個人會長一次水痘,聽說小朋友長水痘症狀較輕,較不痛苦。是否需讓小孩故意去接觸水痘病患,自然感染較好? A:以醫師的立場,不鼓勵小朋友故意去感染水痘,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感染水痘,有醫學報告顯示長大後較易引發帶狀泡疹,我們還是鼓勵小朋友接種水痘疫苗,目前一歲以後都可接受水痘疫苗,疫苗效果良好。 Q.感染水痘後,有沒有藥物可以控制或是減輕症狀? A:一般長水痘的症狀仍可用止癢及退燒藥物控制,水痘病毒是屬於一種泡疹病毒,可以用抗病毒的藥物來降低疹子數目及減輕症狀,但這種藥物要在症狀發生的一、兩天用才有效果。許多病患如疹子已在臉、手腳發現者,已失去給藥時機,當然有一些高危險群患者,還是建議使用。 Q:哪些人得了水痘危險性較高? A:服用類固醇、惡性腫瘤、免疫不全者得水痘較危險。 Q:如何護理水痘? A:1.對健康的兒童來說,家長應該讓他們在家休養。 2.盡可能保持傷口乾淨 3.每日沖涼、把指甲剪短,這樣可避免搔抓傷口引起病菌感染 4.戴綿質手套也是一個避免搔抓的好方法 5.退燒藥以及止癢藥可以減輕病狀,但是小孩子不要服用阿斯匹林退燒 6.醫生或許會配 Acyclovir 來減輕病情 Q:出水痘期間或康復後,是否應該注意飲食? A:可能有人會認為水痘患者不能吃蝦,雞肉,醬油,這些並不是真的。只要是吃了不會感覺身體會更癢的食物都可以吃。 Q.感染水痘是不是不可出去吹風?不可以洗澡? A.感染水痘後,抵抗力較弱,少出門、多休息、多喝水可以減少再度的病菌感染,也可避免傳染給其他人。水痘最常見的併發症是皮膚的疹子癢,抓傷後,細菌的再度感染,造成化膿、發高燒,所以感染水痘不要抓疹子,與平常一樣,要用肥皂洗澡,保持皮膚的清潔。 Q.還有哪些需特別注意的事項? A. 如患者發燒,可用退燒藥,但不可使用阿斯匹靈等藥,避免引起肝、膽病變的雷氏症候群,懷孕初期的婦女以及生產前一兩個禮拜應避免感染水痘,以免生下畸形及沒有母親水痘抗體保護的小寶寶。 --------------------------------------------------------------------------------

水痘

2011年02月14日
公開
71

諮詢�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 李文珍 當寶寶的臉上、手上、前胸、後背,佈滿了一小粒一小粒的紅疹,有的紅疹中央,還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水泡,連口腔黏膜以及外耳道、頭皮上,都不能倖免於難,那麼,您家中的寶寶可能就是在出水痘了。 基本認識 水痘在台灣是非常流行的傳染病,四季皆可見其蹤跡,尤以冬末與春初為好發期,病患以一歲至十歲孩童為主,年齡愈大症狀愈嚴重。水痘具有極高的傳染力,在台灣約80%的兒童於十歲前會被感染,出過水痘的患者,病毒會滯留在其體內,一旦身體免疫能力下降時,病毒就會再度活化,形成帶狀皰疹。 何時就醫? 如果懷疑孩子感染水痘,應儘快帶他就醫,醫師會投藥減輕寶寶的不適,並且教家長觀察併發症的徵象。此外,出水痘若遇到下列狀況,亦應迅速就醫: 奇癢難耐,症狀一直惡化。 發燒長達4天以上。 結痂變大或流膿。 皮膚發紅、出現紅色條紋或紅色皮疹。 強烈頭痛、頸部僵硬、畏光、不斷嘔吐、一直昏睡、失去知覺、服用退燒藥後仍然持續發燒。 照護守則 首先要把幼兒的指甲剪短,以免因寶寶抓破水泡而感染及留下疤痕。 隨時保持手部清潔。 一般食物不需戒口,但忌吃蝦蟹及油炸食物、速食品、柑桔類水果。 如果寶寶發燒達39度,可遵照醫師囑咐服用普拿疼類退燒藥,但是絕對不能服用阿斯匹靈。 不少家長以為洗澡時容易將水痘弄破,就不敢給寶寶洗澡,其實皮膚上有許多細菌,若小朋友曾抓穿水痘又不洗澡,細菌一旦經破口入血,可能造成肌肉炎,甚至肌肉壞死,寶寶洗完澡時,不要直接擦乾他的身體或弄破水?,而應用乾毛巾輕輕地把水拍乾。 不要給寶寶喝熱的東西,應多給他清涼飲料及不辛辣的鬆軟食物。 孩子的食器要與家人的分開清洗。 水痘的傳染性極高,所以要將患者隔離至痂皮脫落為止。 避免在水痘流行期,帶出水痘寶寶出入公共場所。 讓小朋友多臥床休息,若有發燒可多喝水,並依醫師指示用藥(口服抗組織胺)。 止癢祕訣 水痘最擾人之處是「癢」,若小孩禁不住癢,拼命用手去抓、去搔,把皮層抓破,或把髒東西弄到皮膚裡,在抓破皮的附近會出現紅疹及疼痛,這時可使用含薄荷的止癢藥(Calamine)來止癢。 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及「癢」字,如果孩子真的感到很癢,可以幫他輕拍患部,同時不要讓寶寶穿太多衣服,以免出汗引起搔癢。 以濕毛巾輕敷幼兒癢處,另外,在開始的幾天,每隔3、4小時給寶寶冷水或溫水浴,或在水中加入蘇打粉(1杯或4湯匙),勸告孩子不要用手去抓患部,較小的寶寶必要時可以給他戴上手套。 避免因孩子活動劇烈出汗,而刺激皮膚產生搔癢,宜誘導寶寶做較靜態的活動。

小妤:蕁麻疹 發

2011年02月04日
公開
53

【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因身體接觸到某一種或多種之過敏原(包括食 入、吸入、皮膚接觸、注射進入),引起皮膚內小血管急速擴張,而在皮膚表面形 成膨疹。膨疹在24小時內會自動消除,但在過敏原未完全離開身體或是不斷再接觸 到過敏原時,膨疹將反覆的發作。大多數蕁麻疹為急性發作,在數天後會自動康 復;但若反復發作超過 6 星期以上,則稱為慢性蕁麻疹。 ●常見引起蕁麻疹之原因: 急性蕁麻疹常只由單一原因引起,慢性蕁麻疹則可能由單一或多發性原因造成。 1. 飲食:   海鮮(尤其生食者) 蝦、蟹、貝類、不新鮮的魚 含酵母菌或經過發酵處理的食物 養樂多、健素糖、表飛鳴、優酪乳、麵包、饅頭、蛋糕、布丁、乳酪、醋 含人工食品添加物(如人工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香料…等) 市售飲料(汽水、果汁、茶…等)、醬菜、各種罐頭食品、零嘴(糖果、餅乾、蜜餞…等)、泡麵…等 堅果類食品 花生、核桃、腰果、杏仁、胡桃 含咖啡因者 巧克力、咖啡、可樂、茶、可可 某些水果 芒果、草莓、蕃茄 含酒精的飲料或菜餚 所有酒類 其它 蛋、牛奶、香菇、竹筍、殘留農藥的青菜 2. 藥物:所有藥品、維它命及健康食品皆有可能,較常見者如一些消炎藥物(如阿斯匹靈)、抗生素…等。 3. 感染: 細菌性:牙齒疾病(如蛀牙、牙周病)、鼻竇炎、尿路發炎…等。 黴菌性:如念珠菌感染、足癬(香港腳)、甲癬(灰趾甲) …等。 病毒性:如B型肝炎、某些濾過性病毒引起之感冒…等。 寄生蟲感染:如滴蟲感染、腸道寄生蟲…等。 4. 吸入性過敏原:如花粉、黴菌孢子、粉塵、動物毛髮、小蟲的分泌物或排屑物之微粒…等 5. 內分泌:如甲狀腺功能異常、荷爾蒙(某些女性之蕁麻疹發作與生理周期有關)。 6. 物理性因素:導至物理性蕁麻疹,如搔抓、壓力、陽光、冷、熱、運動、水等因素。 -------------------------------------------------------------------------------- ●如何避免接觸過敏原: 慢性患者應記錄飲食日記及膨疹發生的時間、程度,以找出可能的食物過敏原(飲食日記應包括食物、茶水飲料、藥物、健康食品及補品、零嘴…等) 。 對曾經因服藥而引起蕁麻疹的患者,應請教醫師,將可疑藥物名稱記下,看病時先告知醫師可能會過敏的藥物。 慢性患者若有其它身體不適(如蛀牙、鼻竇炎、尿道炎、腸胃不適),應儘速就醫治療,以避免感染性過敏原長期在體內作遂。 避免到灰塵和煙霧多的地方;對羽毛過敏者,不可飼養小動物;對花粉過敏者,不要插花、栽花。家中最好不要鋪地毯;並隨時保持空氣流通。 物理性蕁麻疹的患者應避免引發之物理性因素即可。 -------------------------------------------------------------------------------- ●蕁麻疹應注意的其它護理工作: 沐浴方面 可以使用肥皂或沐浴乳。 儘量少洗熱水,熱水易使血管擴張,而使膨疹更厲害。 止癢方面 按醫師指示,局部使用冷敷或止癢藥膏。 剪短指甲,避免對局部搔抓,而造成皮膚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