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良媽

論語讀經 泰伯第八 一~三

2017年04月12日
論語讀經 泰伯第八

一、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語譯:孔子稱讚泰伯德性己經到了極致,能再三謙讓天下,老百姓對他的稱譽,己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

典故:殷朝時代,陜西邠州有一小國,因受異族狄人侵犯,國君古公亶父遷居陜西鳳翔岐山之下,改國號為周。後來周武王伐紂而有天下,追尊古公為太王。  
 
古公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歷。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繼承人,但古公認為季歷的兒子名昌,有聖人的瑞相,預料他將能興周,有意傳位給季歷,以便再傳給昌,但未明確表示。   

泰伯了解古公的意思,在古公生病時,便托辭到南方採藥。他的二弟仲雍也有此意。於是他和仲雍一同拜別父親,到了江南的吳地,從當地習俗,斷髮紋身。伯仲二兄既出,季歷不能出,必須在家事父。古公臨終,遺囑季歷,報喪給泰伯和仲雍。古公薨,季歷遵囑接回伯仲。喪事畢,泰伯和仲雍計議讓位給季歷,季歷不受。泰伯乃言自己已經斷髮紋身,不能再治理國家,又與仲雍出國至吳。季歷遂立為君,後來傳位給昌,為殷朝的西伯。昌的兒子名發,伐紂成功,為周武王, 尊昌為文王。
  
以上是泰伯三讓天下的大致情形,讓是讓國,孔子是周朝人,所以用天下二字。   
三以天下讓一句,古注爭議很多,這是其中一種說法。

此一典故提醒我們:有無禮讓之心﹖夫妻、兄弟姐妹、長官部屬間...到底是爭還是讓﹖存讓是君子,存爭是小人,我們要用這點來檢討自已,常想爭奪﹖還是常想禮讓﹖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即在此。

二、子曰:「恭而無禮,則勞;煩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語譯:

孔子說:「人應該守禮,用「禮」節制一切行為,才能適中而沒有弊端。為人處世若一昧恭敬,而不知依禮節制得宜,就會流於卑躬屈節而徒勞無功;如果一昧謹慎,而不知用禮節制,就會瞻前顧後反成畏怯;如果一昧勇敢,而不知用禮節制,就會盲動闖禍,行為悖亂;如果一昧正直,而不知以禮節制,就會流於偏頗激憤,性情急躁。在上位領導群眾的人,如果能奉行敦厚之道,上尊敬親長,下慈愛人群,那麼百姓就會聞風興起,趨向仁愛、敦厚的德行;如果能不遺忘故有道德(一說-故交老友),那麼百姓受到感化,風俗自然敦厚而不澆薄了。」

三、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語譯:

曾子生重病快要死了,召見門下弟子過來告訴弟子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掀開棉被看看我的手、我的腳,我把身體照顧保護的很好,而且我用我的手腳來道濟天下,我一生都用它們來做好事,一生全用在利他之事上,我非常戒慎恐懼,十分謹慎小心,彷若走在薄冰上,走在深淵旁,絲毫不敢大意。從今以後,我知道可以免於因身體所可能造成的罪業了,同學們,各位當謹慎效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