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良媽

論語讀經 泰伯第八 四~七

2017年04月19日
論語讀經 泰伯第八 四~七

四、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語譯】

曾子於晚年病重時,魯大夫孟敬子前去探問他。曾子對孟敬子說:「鳥將死時,心畏苦痛,故所鳴之聲,定必哀慘;人將死時,本性復明,逐惡向善,其所說的話,定必良善;現在就讓我發自內心的體驗向你進幾句善言吧!凡從政為官的君子,有三種修養最為重要:一、舉止態度須藹然溫和,不可有粗暴無禮和怠慢不敬的態度。二、神色須光明正大,心存中庸之德,奉行其道,內外如一,不可虛偽應事。三、表達言辭時的語氣、聲調,就要注意避免鄙陋粗野和違背情理,自可含章有節(一說是我能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則人不敢向我暴慢、欺詐、鄙倍,亦可通。)。至於祭祀禮儀方面,細微末節的事,自有那些主管事物的官吏在,不必您去多操心。」

【解析】
本章言君子務本,重視在容貌、顏色、言辭之合禮。

君子,言在官位的人。時孟敬子掌魯政。曾子在病危時,尚不忘盡最後一口氣,把握其對孟敬子進一善言的機會,針對其平日的缺失給予告誡、勉勵一番,在不便直說的情況下,他將「逆耳忠言」化為「君子所貴乎道者」這種說話的技巧,實高人一等;再從其談話的內容來看,全係倡導修身為政治的根本;蓋修己可以安人、安百姓也。

曾子與孟敬子在政治立場上是對立的。曾子在臨死以前,還在試圖改變孟敬子的態度,所以他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對孟敬子沒有惡意,同時也告訴孟敬子,作為君子應當重視的三個方面。

這些道理如今看起來,還是很有意義的。對於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和諧的人際關係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常言道:「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當我們和周遭的人發生矛盾時,不妨「反求諸己」看看自己哪些方面並沒有依禮而行,這樣便容易找到癥結,進一步得到改善。

五、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語譯:
曾子追思道:「自己對義理已有相當深入的了悟,卻尚能謙虛的不恥下問;自己悟道的境界頗高,卻尚能禮敬請問不如他的人;自己有才能卻不自誇,就像沒有才能的人一樣;自己學問充實卻不自滿,就像學問空虛的人一樣;有人侵犯無禮時,能不與他計較;從前我的朋友顏回就是在上述各點上用功的。」

【解析】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並不是自己有能裝作無能,有學識裝作無學識,如果這樣,便是“偽”,不誠。然而,自己雖有能而不自覺其能,別人雖不大有能卻不覺其無能,何以故?因在己心中,只見義理之無窮,自己所懂得的,不過如冰山一角,又何足傲氣凌人呢?反觀他人的庸言庸行,都有許多值得自己效法、甚至借鑑的地方啊。

若能如是,則當他人對自己冒犯的時候,吾人亦能先反省自己,即使他人不當,亦可恕諒之,因自己亦是過錯滿身,別人犯了一點小毛病,又怎可嚴加責怪呢?如此,便達“犯而不校”之旨了。

文中所謂“吾友”,指的應是“顏子”,曾子說顏子便是在上述各點上用功的。曾子說這段話時,顏子已逝世,故曰“昔者”。而“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一句,蘊含了無限的懷念之情,而這懷念之情,同時是全幅道義的呈現。我們從中可見古人師友相處之道:固然顏子與曾子一定私交甚篤,但使曾子念念不忘的,與其說是深厚的友誼,不如說是顏子純粹的德行。

由於兩子的志同道合,共同從事於聖賢之學,故一定有著非比尋常的相知。顏淵雖逝,然曾子在實踐道德之路途中,時刻都感到顏子如在目前。顏子的生命,似化做一謙德之典型,而成為曾子踐德的一種“動力”,使曾子奮勉不懈,不敢愧對其友。因此這裡可說是充滿了師友由道義所生髮出的深情,以及師友相感相照之人格光輝啊。

六、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語譯:曾子說:「可以將輔佐幼主的重任託付給他,可以將國家的政權託付給他,遇到國家存亡、個人生死的大事,他也不會改變操守。這種人算是君子嗎?這樣的人真是君子啊!」

【解析】
此章曾子談到君子該有的德性,君子要具備道德、知識、才幹等,他可以在國家臨危之際受命輔佐幼君,也可以是託付國家大事的最佳人選,因為君子如「松柏後凋於歲寒」,即使面對生死關頭也決不動搖,決不屈服,這是真正具有君子品格的人才能做到的啊。

【相關資料】

「忠義雙全」的諸葛亮

諸葛亮人稱孔明,是三國時代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身高八尺、氣宇軒昂、隱居於隆中,人稱「臥龍」,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青書生。在《三國演義》裡,他呼風喚雨,深諳奇門遁甲,以致劉備三顧茅廬,方才請出這位奇士高人,也是三國故事一連串高潮迭起的開端。

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借東風、七擒孟獲、空城計、木牛流馬、嚇退司馬懿等精彩的故事說明了孔明是個足智多謀的智者,而他卻心甘情願的在白帝城答應了劉備託孤終生之責,至死不渝!

有感於劉備的知遇之恩,孔明二十七歲就開始為劉備策劃定計-《隆中對》,為蜀漢盡一份心,並於輔佐劉禪時上呈前後《出師表》北伐曹魏,而蜀漢在諸葛亮劬心勞力,衣不解帶的治理下,展現出無比的蓬勃朝氣。

然而,也許是命定,在長期的體力透支下,孔明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而伐魏大業的希望卻一天比一天渺茫,在這心力交瘁的情形下,孔明病逝於秋風蕭瑟的五丈原上,享年五十四歲。

二十七歲即輔佐蜀漢的孔明,自始自終忠心耿耿的盡著一個為人臣子所應盡的義務。三分天下的壯志雄心猶存,興復漢室的余願卻未了,吾人為之唏噓落淚之餘,卻也深深領悟孔明一生著實是為人類文化演繹了一出名為「忠義」之大戲!

孔明死後受封為武鄉侯,儘管大江東去,浪淘盡,英雄人物的雄心壯志雖然以走入歷史的洪流,然而他的忠義氣節將一代復一代,伴隨著滾滾江水,永遠為後人所傳唱。

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語譯:曾子說:“讀書人的志氣,不可以不弘大而剛毅,因為他擔當的責任重大,而且他將行走的路程遙遠。把弘揚仁道視為自己的責任,這責任難道不重大嗎?到死才放下責任,這路程難道不遙遠嗎?”

【解析】
本章曾子論士,指出士因“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故必須弘毅不懈。由於在古代,士為四民之首,肩負有治國治民、濟世濟人的重任,所以特別受到重視。而以仁為己任的胸懷,正是一個士該努力以求,以至於終身堅守不渝的。由此看來,曾子以此來期許士人,是有極大激勵作用與深遠意義的。

【延伸思考】
(1)在學校念書求學,最重要的目地,是要發揮我們人類善良的本性象真、善、忍。可是一般人卻常常受到外界不好事物的引誘,失掉了善良的心,你覺得要如何做到不受外界不好事物的引誘?

(2)古時候的讀書人不是只把“讀書”當做自己的責任而已,而是把“發揚仁道”當做自己的責任,你認為現在的讀書人肩負的責任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