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ღ Una mami ღ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嬰兒翻身階段的7大重點

2007年05月19日
公開
26

(一)發展時機:四∼六個月左右。   (二)發展狀況:   吳芬芬醫師表示,嬰兒在五∼六個月左右有意義的翻身,由於此階段寶寶的身體各部份發展已臻成熟,會出現反射反應,其發展的歷程為俯姿翻為仰姿,再由仰姿翻為俯姿。   (三)所代表的意義:   嬰兒身體各部位已漸漸發展成熟,包括神經、骨骼、肌肉...等,所有的環節配合良好,粗動作才能漸漸有所發展。而翻身動作良好,將有助於接下來一、二個月後坐姿的發展。   (四)關於骨骼的問題:   馬偕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士嘉表示,有些家長會發現寶寶在翻身時,有一隻上臂會有內旋的情況,這種情形通常都是因為手臂兩側的神經尚未發育成熟所致,父母不必過度擔憂,但最好也能帶到醫院,由專業醫師做診斷。   (五)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醫師吳芬芬建議,父母可在寶寶清醒時,用手將寶寶的頭握住慢慢的轉,由上往下帶動身體轉動。或者用雙手抓住寶寶的腳,慢轉至另一方向,由下往上帶動身體的翻轉。父母也可將寶寶抱起,讓他與自己身體保持一段距離,但不要貼著胸部,讓寶寶可以看到媽媽的臉,這樣可以訓練寶寶支撐頭部的力量,鍛鍊頸肌,亦有幫助寶寶翻身的功用。   六)建議輔助工具:小被單。   (七)安全環境的安排:   由於此時寶寶大部份的時間是仰臥在床上,因此需要注意周遭是否有任何危險物品,以防寶寶隨意抓握弄傷他,甚至放入嘴巴中造成梗塞。床對剛學會翻身的寶寶而言,無疑是最危險的物品。從床上滾下、墜落都容易使寶寶的頭部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家長們切不可輕忽。建議父母可在寶寶的床邊安裝護欄,以避免寶寶在享受翻身樂的同時,而遭受意外。

感人ㄝ~~老婆不見了......

2007年05月18日
公開
17

  ~~老婆不見了...... 覺得老婆很詭異,是這一年半的事! 按理說30出頭的年齡,離更年期還有一大段距離,可是我親愛的老婆卻在短短的一年半間,從婚前那個天真可愛、無憂無慮的小天使,逐漸墮入紅塵.......... 很難想像每晚躺在我身邊,盡說一些吹毛求疵、雞毛蒜皮、無聊小事的,竟然是同一個人。 我開始後悔,人家說女人都是很擅於偽裝的......... 婚前看鬼片絕對會緊緊抱住你的手臂,眨著無邪的大眼睛,嬌滴滴的望著你:「人家好怕~~」 這時候你的心頭一震,心底不停吶喊:「寶貝,為了妳,我命都可以不要....」 你傻傻立誓要去保護身邊這個小女孩,曾幾何時她已經可以在豬肉攤子面前,毫不畏懼、絕不遜色的為那一塊兩毛錢跟老闆吵得面紅耳赤、口沫橫飛............. 我真的後悔............................. 婚前死黨都羨慕我,身邊的女人可愛貼心、大方得體,帶著她出門總讓我沾沾自喜,不只一次在午夜夢迴時,偷偷跟上帝感謝,賜給我這麼一個完美無缺、世間少有的心肝寶貝!自從親愛的老婆答應跟我交往的一刻開始,我終於體認到甚麼才算是「作夢也會笑^O^」!! 「你管管你老婆好不好,天天窩在房間裡,幹嘛啊!客廳有鬼啊!要躲就躲到尼姑庵嘛.....」 「不想回家就說啦!何必天天在外面混到天都黑才回來,我一把年紀了,想找個人煮煮飯、掃掃地都還要看人臉色........唉,不稀罕哦!」 「大嫂又忘了洗我的襯衫!!人家明天要穿去聽音樂會的耶,她很奇怪ㄟ!」 我這個親愛的老婆實在是不怎麼識大體,連連得罪老媽、老姐和老妹。我白天上班已經夠煩夠累的了,她還給我搞一些莫名其妙的飛機,今天再不給她一點顏色看看,她就愈來愈無法無天了! 怒火已經衝到腦門的我,踢開房門就破口大罵:「拜託妳也幫幫忙,哪家的媳婦不是對婆婆低聲下氣的,都甚麼時候了還裝大小姐……」 老實說,話說出口我是挺懊悔的,尤其是最後那一句回馬槍,殺傷指數應該不淺。我不說話,等老婆反應… 過了半個世紀那麼久,老婆還是低頭沉默,我暗自慶幸躲過一劫,免去一場無妄之災。 老婆很少起床煮早餐的,因為她很愛睡,婚前我就知道。她每天總要睡足八小時才會精神飽滿,所以通常都是我幾乎出門的時候,她就會頂著鳥窩頭,揉著張不開的眼睛跟我說聲再見,接著就去梳洗更衣。 關於這一點我是沒甚麼怨言的,反正婚前也都是去巷口買個漢堡填肚子,婚後再去光顧巷口的早餐店也沒甚麼不好。老媽跟我念了很多遍,她覺得身為老婆就是要幫先生打點三餐,偶而剛睡醒的老婆也會正好碰到老媽邊上香邊碎碎念,可能是還沒睡醒的緣故,她通常都是抓抓她的鳥窩頭,快步經過去梳洗。反正也不關我的事,所以我就裝做沒聽到,快快出門。歷史事件告訴我,捲入女人的戰爭通常都不能全身而退。 今天早上,我按下鬧鐘不情願的爬起床……啊?老婆不見了?昨天沒聽說她早上要開會??不對,昨天一回家我就給她下馬威了,她沒機會跟我說……應該開會去了吧,我想。 差不多準備出門,到書桌上抓了兩個銅板去買漢堡……ㄟ……有張紙條……「我只想要做回自己」……老婆最近迷上劉鏞?沒事寫了這麼一句奧妙的句子……我有點摸不著邊……先別管了,上班去吧。 發現情況不對,是當天晚上。12點了,老婆還沒回家,一通電話也沒有。我試著撥她的手機,沒開機,這種事情沒發生過……好啊!八成是上演離家出走回娘家了。算了,想想昨天自己也有錯,讓她休息一天透透氣吧。我鑽進被窩,少了老婆的被窩好像有點冷。 一晚、兩晚…… 已經第五晚了…… 老婆真的不見了????? 今天晚上翻了好久,就是找不到那件白色襯衫,看在明天跟大老闆開會不能失禮的份上,我決定不再鬥氣。 撥了通電話去岳父家……「阿光啊,小菁今天沒過來吃飯,她是不是跟朋友出去?你打她手機好了,對了!!順便告訴她上禮拜她叫我買的那捲毛線買到了,有空過來拿吧。」岳母演得很逼真,看不出有私藏愛女的跡象,不過我也不是那麼傻的,岳母是婦女聯誼會會長,見過的大場面足以讓她演起任何角色都遊刃有餘。 我騎著我的的三冠王決定直搗黃龍,老婆我哄過不下百次,這種小事難不了我。 「阿光,你怎麼來了,拿毛線喔。小菁回家沒?」看著岳母慈祥的臉,我為自己的多疑感到有點慚愧,不過我的目光還是在岳父家掃射了一遍。情況不對,一點都不像是個共犯的窩,我不得已的老實說明了我的來意,岳父岳母眉頭皺著……「小菁這孩子,就是跟我一個性子。」岳父打破沉默,撥了通電話給小舅子……「姐在洗澡啦,她叫我不要說ㄝ。」果然是姐弟情深,兩個人從結婚前就很”媽集”,現在逃難也逃到小舅子家。 岳父看我既然來了,抓著我一起喝兩杯,順便安慰我一番。喝得三分醉意的我,好像也不太適合騎車回去,所以岳母叫我留著過夜,心想反正很近,明天早點起來再回去洗澡好了。 啊,溫布頓網球公開賽要開始了!我盯著茶几上的遙控器,看著岳母全神貫注的盯著螢幕,就是開不了口要把這台怪里怪氣的古裝劇轉掉。如果在家裡,這種穿得五顏六色,沒啥歷史根據的古裝鬧劇,早就被我批判得體無完膚,我老媽為了捍衛她的個人品味,每次都會跟我翻臉,甚至差點掀桌。不過,誰叫我是她兒子呢,吵過以後最後勝利的還是我,搶到遙控器的主導權,繼續上演母慈子孝的場面,電視機前又再共享天倫樂。 雖然岳母對我很好,可是女婿總是要有點分寸,我帶著錐心之痛告別我的溫布頓,走進了老婆婚前的房間。牆上的她笑得好開心,眼睛彎彎的像月亮一樣,我忘了有多久沒見過她這樣的笑。 我躺在床上,開始想不通,為甚麼我會不敢開口說要看溫布頓,我不是都這麼跟老媽鬧的嗎?岳母把我當兒子,我理所當然可以做出一般兒子會做的事。我乾笑了一下,自己還真傻,老媽揍完我可以像沒事發生。換作是岳母,只要隨便說我兩句,我不尷尬到死才怪呢。 那,親愛的老婆呢?我想起了她,她怎麼可以這麼祥和的存活在我家?如果跟岳母比起來,我老媽應該算是嚴謹得多,對於親愛老婆的一言一行無不關心。 活潑的老婆在家裡不能繃繃跳跳,害怕顯得不夠莊重。安靜的待在房間看書,又有不合群的跡象。加班太晚回家,被歸咎於不想煮晚飯。假日跟朋友出去,擔心冷落我的家人。婚前瘋迷日劇的她,已經好久沒出現在客廳電視前。假日補眠的習慣,被一家六口的髒衣服喚醒… 由於對哥兒們的阿莎力,婚前婚後的我一直都是月光族,每逢30號就得向老婆伸手要錢,其實我的錢除了每個月給老媽的家用以外,剩下的全是自己的交際費。有時候覺得老婆挺了不起的,薪水沒比我高,每個月的儲蓄保險繳完以後,竟然還有餘錢可以救濟入不敷出的老公…………突然間……我好像漸漸明白,老婆在豬肉攤前死命掙扎的一塊兩毛錢,對於我的重大意義。 我開始覺得愧疚………到底,這一年半,我給老婆過的是甚麼樣的生活? 我試著理出頭緒,這有點像樁懸案,熱愛偵探小說的我,竟然找不出兇手! 老媽沒有錯!隔壁三樓的陳媽媽總是三不五時的指著老媽說:「哪有人像妳這麼歹命的,媳婦娶回來就是要給她操,麥歹勢啦!」想想老媽是上一代的人,看著陳媽媽那天天在家沒事的媳婦,偶爾拿個菜籃買菜做飯,當然心生羨慕。對於常常晚歸的老婆,怎麼會有好臉色?更不可能會想到,可憐的老婆也不過是為了家裡的經濟在出力。 老姐、老妹也不像有錯!她們也總是莫名其妙的對我評頭論足的,尤其老姐對於我的屌而啷噹,更是搬出了黃帝開國以來最狠毒的話:「三十幾歲了,還不長腦,天天就知道吃喝玩樂,真不是男人,去當太監算了!」這些尖酸刻薄的話,跟形容親愛的老婆應該住到尼姑庵比起來,好像更加具有爆發力。不過打死不離親兄弟,被炮火連連攻擊的我,最後還是嘻皮笑臉的跟老姐、老妹對著「我猜」裡的吳宗憲失聲狂笑。只是,親愛的老婆似乎沒這麼幸運,老姐、老妹的話在她心底慢慢沉澱,她也只能乖乖接受。 至於我親愛的老婆,更加沒有錯!婚前沒受過半點委屈的她,面對我家族的龐大勢力,也可以像水過無痕一樣,默默承受,茹苦含莘。有主見的她,在面對每事勢必躬親的老媽,總是微笑點頭,頻頻稱是。即使生活習慣跟我家可謂南轅北轍,結婚一年半以來,除了偶而兩三句怨言掛在嘴邊,行為上也總是全力配合。婚前開朗愛玩的她,自從嫁給我以後,好像沒遠離過桃園以北,結婚對她的意義,果然很像住到尼姑庵。 我又發現老姐說得很對!原來,兇手就是我! 像我這種人不去當太監,真是太糟蹋我親愛的老婆了!! 我開始覺得懊悔、慚愧、內疚、自責…… 如果我可以多聽聽老婆的內心話,不是漠不關心…… 如果我可以充當老媽和老婆間的潤滑劑,不是逃之夭夭…… 如果我可以適時制止老姐、老妹的咄咄逼人,不是冷眼旁觀…… 那麼,我最最最……最親愛的老婆,就可以活得更像自己……… 當認命的我躺在鍘刀之下,準備就地正法之際,天外飛來一句「刀下留人」,看來兇手雖然罪該萬死,可是冤案似乎還有內情。 換上革命先烈們不可或缺的中山裝,我捲起衣袖,右手奮力高舉激憤的吶喊:「是時代的錯!是制度的錯!」 兩種生活習慣完全不同的人,硬是被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摩擦怎麼能免?最慘的是,親愛的老婆在大家眼裡,畢竟是半個外人,爭執想要雨過就可以天晴,似乎異想天開。 經過在岳父家漫長沈思了一晚,我終於找出問題的癥結。騎著我的三冠王,這是近一年來首次接老婆下班,回想婚前總是等不及下班飆去陪老婆吃飯的我,又一次心生愧疚。 在老婆公司樓下等了一會,看看手錶八點半了,老婆應該要下來了吧………才剛想完,看起來很疲憊的老婆步出大門,沒看到我,繼續往公車站走去。我緩緩的跟在後面,盯著老婆的背影,開始為老婆覺得難過,到底在我天天喊累喊煩的同時,老婆又比我輕鬆多少?如果我不是在大街上,眼淚可能已經掉下來了………啊!發甚麼呆,老婆要上公車了。我大步擋在老婆面前,親愛的老婆顯然是嚇傻了,楞楞的看著我。這種眼神在我N年前出現老婆家門口,抱著一大束玫瑰給老婆生日驚喜的時候見過。 老婆果真受到巨大驚嚇,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用前所未有的堅定語氣……… 「做回妳自己吧,我們去找屬於兩個人的小窩。」 珍珠般的淚滴,從老婆透明閃爍的眼睛裡掉了出來,我心一驚……… 老婆笑了!笑得好無邪、好可愛,我的小女孩終於回來了。

分享~~按摩對寶寶的助益

2007年05月17日
公開
49

  按摩對寶寶的助益   寶寶腦部的發展在胎兒期已進到某個程度,觸覺則是最早發展的感官。台北市立療養院復健科主任高麗芷指出,使用超高倍的超音波,可以看到胎兒在媽媽肚中時已會吸吮手指,若孕婦有長期且嚴重的壓力,胎兒吸手指的比率會增高,這表示,胎兒已會藉著吸手指這個接觸的動作來減輕自己的壓力。   我國許多的資訊及知識都是來自美國,過去西方的觀念是鼓勵孩子獨立,所以美國家庭中多半有獨立的嬰兒房。不過近十幾年,這個觀念已被推翻,高主任表示,現在西方社會鼓勵嬰兒睡在大人的房間內,若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更鼓勵嬰兒與父母同床,增加親子肌膚相親的機會,讓孩子從小就由與父母頻繁的肌膚接觸中得到愛的感覺,增進親子關係。   按摩是親子親近的另一種方式,透過按摩,可以提供孩子觸覺的刺激;而且現代父母通常都忙於事業,不知道要如何與孩子互動,幫小孩按摩剛好提供親子一個有益身心發展的活動。高主任指出,嬰兒都會有本能的觸覺防禦性,比如:面對陌生人會緊張,用毛巾幫寶寶洗臉,寶寶會抗拒,或是幫寶寶戴帽子,寶寶會將帽子抓下等等,是防禦性的表現。透過按摩,可以增加寶寶觸覺的安定感,日後在幫寶寶洗臉及剪髮等接觸性動作時,寶寶的接受度會較高;而人的互動模式中,摸、碰等接觸是時常發生的,若從小幫寶寶按摩,可增加寶寶與外界接觸的適應性,對孩子的人際關係有助益。 b.按摩的生理效應   按摩可以使人鬆弛,對於全身柔軟的組織有系統的推揉,可使人達到鬆弛的狀態。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張永賢表示,按摩對於皮膚、神經系統、肌肉關節、血液及淋巴系統循環及中樞經洛都有不同的作用,這些不同的作用如下: 1. 皮膚作用:皮膚內有皮脂腺、汗腺、血管及神經末梢,主要作用為調節體溫排泄、感覺、呼吸、防護等。按摩能使毛細管擴張、使皮脂分泌舒暢,也利於改善皮膚的呼吸及汗液的排泄,更可使血液循環通暢,讓皮的營養得到充份的補給,因而使皮膚色澤光潤、富有彈性。 2. 神經系統作用:按摩可刺激皮膚末梢的感受器,引起神經衝動,然後經由脊髓傳到腦部,產生愉快怠鬆弛的感覺,可調節身體恢復正常的平衡狀態。 3. 肌肉關節作用:局部的肌肉硬心會使其他大面積的肌肉產生疼痛或麻痺的症狀,甚至會影響內臟產生病理變化。按摩可以使肌肉僵硬的狀態鬆弛,並且可以促進肌肉血管暢通,對於關節韌帶彈性增加、淋巴與血液循環暢通等有所助益。除此之外,按摩更可鍛鍊肌肉,提高肌肉的張力及彈力,使肌肉被動的運動。 4. 血液及淋巴系統循環作用:按摩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組織中的血流量增加,尤其是靜脈的回流;血管擴張的同時,可直接減少血流的阻力,減輕心臟活動的負擔。在淋巴系統方面,由於按摩時會壓迫肌肉,間接會擠壓淋巴管,使淋巴液回流增快,有助於水腫的消失。 5. 中樞經洛的作用:人體共有十二經洛,聯繫人體的五臟六腑與四肢軀幹,是運行氣血的路線。針灸使用十二經上的穴道,刺激人身的經洛穴道,有治病保健功效;而按摩對於經洛穴道也會有刺激,與針灸有類似的功效。   c.有品質的親子互動   雙薪家庭及小家庭的普及,近幾年家庭中請菲傭來照顧幼兒和順便整理家務的家庭不斷增加,就算不請菲傭,由於夫妻忙於事業,將寶寶托給保母二十四小時帶的也大有人在。上述狀況的結果就是親子關係愈來愈差,台北市立療養院復健科主任高麗芷表示,親子間的互動重質不重量,爸爸媽媽幫嬰兒按摩就是一種可從小建立的親子關係;而且嬰兒按摩花的時間不用太多,一天只要撥出二十分鐘幫寶寶按按摩,就可以達到有品質的親子互動,在現今親子關係愈來愈疏離的時代,嬰兒按摩應該可以當成親子重新建立關係的開始。      高主任表示,以英國的經驗來說,目前英國是利用公共衛生護士,挑家有新生兒的家庭訓練父母做嬰兒按摩,凡是學過並開始實行的父母反應都不錯。高主任指出,在嬰兒按摩進行中,大人也可經由觸覺的刺激到放鬆心情的效果,而被按摩的孩子不但會喜歡按摩,還會進而對父母感到滿意;因孩子對父母感到滿意,會讓父母,尤其是第一次當爸媽的人覺得自己有能力帶孩子,在這種情境之下,父母帶起小孩來就不會覺得那麼吃力,如此,可形成良性的親子互動摸式,親子關係可在無形間培養起來。   很多新手爸爸不敢抱剛生下沒有多久的新生兒,直接影響親子間的互動,高主任表示,甚實新生兒自醫院回家後就可以開始為他做簡單的按摩。比如,寶寶洗完澡後,用大浴巾將寶寶包住擦乾時,父母就可隔著浴巾幫寶寶輕輕的摩一摩,這個動作爸爸媽媽可以輪流做,讓寶寶從小就透過簡單的按摩享受父母的愛。

分享~~嬰幼兒副食品添加法(從3個月到一歲以上)

2007年05月16日
公開
43

  一、添加之目的 (一)供給母奶、牛奶以外之食品,使寶寶適應新食物。 (二)彌補奶類不足之營養成份。 (三)訓練寶寶咀嚼及吞嚥能力,作為斷奶之準備。 二、添加副食品之原則 (一)新食物每次只添加一種,適應後再加另一種(原添加之食物可繼 續食用)。 (二)新食物添加務必由少量漸增。 (三)由液體→糊狀→半固體→固體,漸進式的練習吞嚥。 (四)注意皮膚與大便情形,如發現有皮膚過敏或腹瀉之反應,需暫停 新食物之給予。 (五)在二次餵奶之間或飢餓時給予較適當。餵哺時需有耐心。 (六)製作副食品前,雙手及器材、食物務必先洗乾淨。 (七)嬰兒宜採坐姿或半坐臥姿勢。 (八)母親需以輕鬆愉快的態度餵食,以免影響嬰幼兒接受程度。倘若 拒食,請勿強迫,可次日再試,二、三天後仍不吃,則暫停,隔 一段時間再試。 *三個月食譜 食物:果汁類;如柳丁汁、西瓜汁。 作法:洗淨水果。榨汁、過濾。 注意事項: 1.儘量選擇新鮮的季節性水果。 2.選擇多汁的水果。 3.當天飲用,以確保食物新鮮。 4.初餵食者,宜加等量開水,由五西西果汁加五西西開水開始,逐量   增加。 *四個月食譜 食物:果泥類:例如蘋果泥、木瓜泥、香蕉泥。 蔬菜泥類:例如胡蘿菠泥、馬鈴薯泥、莧菜葉泥。 作法: 1.果泥:洗淨切開以湯匙輕輕刮取成泥狀。 2.蔬菜泥:洗淨去皮切塊狀入鍋蒸或煮。趁熱壓成泥。 注意事項: 1.選擇新鮮季節性蔬菜、水果。 2.充分洗淨蔬果、器皿及操作之雙手。 3.餵食時不要太大口。開始時給予一茶匙,以後慢慢增加。 *五至六個月食譜: 食物:米糊、麥糊。 作法: 1.與牛奶混合餵食(由罐內量匙 1/4開始加起。) 2.亦可直接與溫開水調成糊狀餵食(由一茶匙加起) 注意事項: 1.可先餵米糊(較易消化),適應後再餵麥糊。 *六至八個月食譜 食物:蛋黃泥 作法: 1.雞蛋用水煮至全熟。 2.剝去蛋殼、蛋白。 3.亦可取新鮮蛋黃打散放入碗中蒸熟。 4.將蛋黃依等份需求切割。 5.取需要之等份,壓成泥狀加入牛奶中或加溫開水調成泥狀餵食。 注意事項:: 1.蛋要新鮮。 2.每日餵一次。 3.開始由1/8個1/6個1/4個1/2個1個逐量增加,如大便正常,可三至四日調整一次食量。 食物:粥類、麵類。(可摻入瘦肉湯、肉鬆、魚、蔬菜、豆腐料理) 作法:先將細麵或粥煮爛,再依寶寶需求加入上項任一配料及可。 注意事項: 1.粥或麵要煮爛(呈半固體),且勿太稠。 2.煮熟魚肉要弄碎,並將魚刺剃除乾淨。 3.蔬菜梗應去除,葉要剁碎,以免噎到。 4.摻入之配料勿太多、太雜。 *九至十二個月食譜 食物:除參照六至八個月食物另可摻入碎肉、吻仔魚等柔軟細碎之固體食物。亦可用排骨湯煮麵、粥。例如吻仔魚粥、排骨湯麵、餛飩湯、蘿蔔糕、蛋糕、雞蓉玉米湯。 注意事項: 1.碎肉要弄得細碎。 2.吻仔魚如欲炒香,需揉碎再餵食。 3.排骨湯之浮油要去除(可先冷藏)。 4.麵或粥不需煮太爛。 *一歲以上食譜: 食物:可均衡調配攝取各類較柔軟的固體食物。例如蛋包飯、什錦炒麵、排骨糙米粥、三色燴飯、肉燥河粉、三色卷、、壽司等。 注意事項: 1.餵食時應與孩子面對面,讓孩子坐椅子上,不要跑來跑去。 2.每次進食適當時間為三十分鐘,沒吃完應收起。 3.兩餐之間勿給零食,用餐前不給飲料,以免影響食慾。 4.應培養孩子獨立進食的習慣。 轉載網址:http://www.yourbaby.com.tw/food/10.htm

11個寵壞孩子的方法

2007年05月15日
公開
44

1.有求必應 打從孩子出生開始 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 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 他還是會倔強的認為 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髒"你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 你卻只是笑了笑 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喜 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 3.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 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 等到他20歲時再突然告訴他"自己決定吧!" 我們不難想像孩子們對這種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准 反應會是:"#~%&^...." 4.從不告訴他你錯了 如此將造成他日後嚴重的罪惡感 若我們一直避免把錯字冠諸孩子的不良行為 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 待某日他抵觸了法律 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 他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 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 撿起他丟再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 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 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 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6.毫不限制他的讀物 小心啊 雖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 孩子嘴巴吃得乾淨 腦子吃的卻是垃圾 7.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日後父母離婚了家庭破碎了 你也不用為孩子麻木不仁無關痛癢的反應感到震驚與不解 8.當他的搖錢樹 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 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 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 如此要他們如何能了解"錢歹賺" 如何使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 9.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慾 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 你會發現一次的拒絕 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 10.永遠站在他這邊 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 但要永遠嗎 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 你能想像這種心態 ---- 都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 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 永遠站在孩子這邊 永遠教他與鄰居師長警察對立 不過是提早讓他走上不歸路罷了 11.我就是拿他沒辦法 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 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 替自己的不是找藉口找台階下 孩子們以後如何能尊重你呢 他難道不會想 " 既然沒辦法 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

不要將嬰兒米粉、麥粉放在奶瓶裡吸食--轉載

2007年05月14日
公開
41

  不要將嬰兒米粉、麥粉放在奶瓶裡吸食 到了五、六個月大,一般家長都會開始購買米粉、麥粉(有人是以米磨細成米仔麩),加在奶瓶裡,以便讓嬰兒「能吃飽一點」。確實,這時候嬰兒腸胃系統的一些消化酵素(如澱粉酵素)已成熟,可以開始適應穀類做為副食品。不過這樣做是不適當的。 吃副食品主要是為了做斷奶的準備。斷奶的意義是逐漸由純液體變成固體、由奶水變成多元化食品、由吸吮變成咬嚼、由奶瓶變成湯匙筷子、由每日五次奶水變成周歲後的一兩次。米、麥粉是已添加不少營養成份的西方式現成食品(加水可食),等於是台灣的稀飯形式。我們看到國外的家長如將稀飯放在奶瓶餵小孩,一定覺得好笑,國外的人看到我們把米粉、麥粉放在奶瓶餵,也必覺得好笑。 將米粉、麥粉放在奶瓶,太少沒有意義,太多則不易吸吮,有時因此太用力而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如長期以奶瓶吸食米麥粉,更無法戒掉用奶瓶習慣,而種下將來奶瓶性蛀牙原因。應該是選一餐的奶水,先倒出一些放在碗裡,加適量米(麥)粉,攪成糊狀,以湯匙試餵完,奶瓶剩下的奶還是以吸食方式。當嬰兒逐日適應吃奶米糊,且份量增加後,整瓶奶都可倒入碗裡,以後就可直接吃一碗奶米糊,而少用一次奶瓶了,如此才能慢慢戒斷奶瓶。 (王英明)一線醫生 �張之琪 採訪諮詢�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 當寶寶不太愛喝奶時,許多媽咪都會擔心寶寶是否發育不良?其實,只要能正確添加副食品,並選擇適合寶寶體質所需的副食品時,保證您的寶寶長得高又壯,從此毋須擔心寶寶的厭奶問題了!一般來說,新生兒從出生至4個月大,都是以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為主。一方面是寶寶4個月大時,運動神經及腸道消化器官已逐漸發育完成;另一方面是寶寶因長期吸食母乳或嬰兒配方奶,而開始出現「厭奶」現象。添加副食品的重要性根據新光醫院小兒腸胃暨營養科劉明發主治醫師表示,當寶寶出現厭奶時,爸媽即應為寶寶慢慢添加副食品,尤其喝母乳的寶寶更加需要。因為母乳中所含鐵元素,會在4個月後較為缺乏,這時寶寶就要從副食品中來吸收奶類所欠缺的營養素。由於此時也是寶寶飲食上的轉換期,所以,爸媽也要開始訓練寶寶的咀嚼及吞嚥能力,以增強及刺激腦部發育。 3大添加階段當爸媽開始為寶寶添加副食品時,應視每個寶寶的不同體質及吸收程度來添加。除了添加副食品的方式要正確外,爸媽還應依照寶寶各個不同月齡,階段性地為寶寶添加最簡單又最能讓寶寶消化的食材,在眾多副食品中,以嬰兒米粉/ 麥粉,成長麥粉最為簡單方便,並能提供寶寶所需的營養。第1階段(4-6個月大)寶寶4個月大時,若出現厭奶現象,爸媽可為寶寶額外添加嬰兒米粉(或米餅)或稀釋果汁等副食品,但以米粉最不易引起寶寶過敏,故嬰兒米粉最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口副食品,等寶寶適應後即可讓寶寶嘗試純榖類麥粉。第2階段(6-9個月大)寶寶6個月大時,爸媽可添加不同口味的嬰兒麥粉,也可自行製做米湯來餵寶寶食用。剛開始時,以選擇單一口味的嬰兒麥粉為原則,例如蘋果/梨子或簡單的蔬菜類,接著再讓寶寶嘗試多樣的蔬果麥粉。另外,為了讓寶寶更適應未來的食物組合,則可餵寶寶一些肉類的口味麥粉,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