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喬&喬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外食族注意!切莫輕忽大腸癌警訊

2010年09月30日
公開
49

外食族注意!切莫輕忽大腸癌警訊 更新日期:2010/09/28 14:28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大便不通,心事重重」,是許多忙碌的現代人最感困擾的問題,尤其是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如果發現有便秘、大便解不乾淨,或是大便變細等情形時,千萬別大意,有可能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的警訊。根據衛生署公佈最新之癌症發生人數統計顯示,「大腸癌」已竄升首位,平均每10位癌症死亡人數中就有一位是死於大腸癌。平時如何做好腸道保健,顯得非常重要,一切都要從「腸」計議。 外族人口高達8成 腸道健康拉警報 根據波仕特線上市調網一項最新「腸道健康」網路民調顯示,受訪者中有高達8成的人都是外食族群,每週都會吃油炸食物的比例就有34.50%,每週3到4次也高達將近3成,難怪受訪的人有超過8成的人都表示「偶爾」、「經常有」腹瀉便秘的困擾,受訪者因為攝取高油脂、缺少膳食纖維,以及沒有養成運動好習慣,逐漸就有可能使腸道拉警報,增加癌變的機會,不可不慎。 近年國人飲食愈來愈速食化,尤其是兒童及忙碌的上班族,更常以炸雞、薯條、漢堡等高脂、高熱量食物果腹,蔬果相對嚴重攝取不足。所有癌症中約80%以上是可以預防的,而以飲食來預防癌症,可以說是最簡單的方式。營養師謝蕙菁表示,衛生署建議國人每天攝取三碟蔬菜、二份水果,但是19-64歲國人高達80%的人都吃不到這樣的量,長時間蔬果攝取不足,是引發慢性疾病的重要成因,甚至與多種癌症的成因有關。 攝取有色蔬果補充乳酸菌 有利腸道健康 為了達到腸道健康的目標,應該力行「彩虹攝食原則」,注意多攝食藍、紫、綠、白、黃、橙及紅等七色有色蔬果。因有色蔬菜水果中富含多種維他命、礦物質、纖維及植物性化合物,並含保持腸胃健康、抗老化、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的重要物質。此外,海底的蔬菜如髮菜等,水溶性纖維較多,也有利排便順暢。如果平時無法攝取到足夠的蔬果,加上有便秘的問題,不妨利用補充益生菌如乳酸菌的方式,讓腸道內好菌叢生。 一般乳酸菌遇到胃酸或高溫會被破壞,營養師謝蕙菁表示,目前已有一種孢子乳酸菌,細胞壁不會被破壞,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排便,同時搭配木寡醣提供乳酸菌充沛能量,讓乳酸菌效果加強,另外再加上膳食纖維,更有助於清腸、排便,這也是腸道保健新利器─「腸道三健客」的新概念,即包括乳酸菌、木寡醣、水溶性膳食纖維三管齊下。 落實定期檢查 跟腸癌說掰掰 遠離腸癌威脅要落實定期檢查,尤其50歲以上的中高齡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即可減少大腸癌發生率達三分之一,並配合每5年一次大腸鏡檢查。一等親內曾有人罹患結腸直腸癌,尤其是有家族性大腸瘜肉症、10年以上發炎性腸炎病史者,更應分別提前自3、40歲及青少年時期開始,就定期每隔3到5年、1到2年,就接受一次大腸鏡篩檢,這樣才能永保安康。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57&id=11751

這波腸病毒 成人病患激增

2010年08月26日
公開
28

這波腸病毒 成人病患激增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08/25 04:11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別以為小孩才得腸病毒。醫師觀察,今年感染腸病毒的成人病患明顯增加,醫師也覺得奇怪;病患多為30、40歲,普遍出現感冒、發燒、手足口症,疹子甚至長到嘴巴外,苦不堪言。醫師分析,今年的病毒株可能久未在台灣流行,成人沒有抗體,才導致病例激增。 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昨天指出,今年腸病毒兩個特徵,包括出疹的疹子較大,甚至大到像「水痘」,疹子也較多,出現於嘴巴周圍;成人患者也明顯增加。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文豪說,過去成人即使感染腸病毒,症狀也較輕微,但今年病患症狀明顯,疹子密度高。 成人沒抗體 多由孩子傳染 開業小兒科醫師林建輝解釋,腸病毒71型於12年前大流行時,不僅奪走幼童性命,也有零星成人感染腸病毒,不過,成人病患近幾年幾乎絕跡,門診頂多只看到國中生病患,但今年他已接獲10餘例成人病患,約5成由孩子傳染給家長。 不過,也有病患家中的幼童沒有感染腸病毒,一名翁姓病患說,上週他出現感冒、頭痛、發燒的症狀,醫師以為是感冒,但隔了兩天,手腳、臉部就長出疹子,再度就醫確定感染腸病毒,由於臉部長了疹子,也不敢上班怕嚇到旁人。 出疹像水痘 從腳底長到嘴邊 林建輝形容,今年成人病患的疹子幾乎「到處都有」,手部、小腿、膝蓋、腳底,甚至長到嘴巴外面,整臉疹子,有的病患也發燒到39度。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儒說,今年門診看到10餘名成人病患,除了疹子外,也出現喉嚨痛、喉嚨破的症狀。 吳宗儒說,成人腸病毒治療與小孩一樣,均針對症狀治療,也要戴口罩;李秉穎提醒,若有發燒代表體內病毒量多,容易傳染,盡量不要上班,退燒24小時後再上班,疹子也不要亂抓,以免細菌感染。 林建輝說明,臨床觀察,有些病患足底疹子大到壓了會痛,類似情況者應避免走路。另外,喉嚨破、喉嚨痛難以進食,可多吃涼的食物,例如冷稀飯、布丁、豆漿或果汁。 吳文豪建議,成人洗手的習慣未必比小孩好,不只小孩要勤洗手,成人也不能忽略,才能確保傳染病不上身。

五穀雜糧夯!5種人不宜吃

2010年03月04日
公開
30

五穀雜糧夯!5種人不宜吃 更新日期:2010/02/01 15:19 ■ 文�黃惠鈴 (康健雜誌2月號�135期) 為了健康,大家都說要吃五穀雜糧,少吃白米;可是專家說,有些人卻吃不得,吃錯更糟糕! 吃五穀雜糧比吃白米健康,已不是新鮮事。超市、大賣場、有機店的架上,除了糙米、薏仁、小米、麥片、燕麥,各式豆類等單一產品外,業者推出五穀米、十穀米,甚至混二十多種雜糧,產品琳瑯滿目,鼓勵大家吃得更健康。 許多人也都知道,過度精緻飲食,對現代人普遍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發生率高的情形,有害無益。 但你恐怕不知道,吃五穀雜糧,其實也有學問,吃錯了反而傷身。 有些人不適合吃五穀雜糧 健康的人吃五穀雜糧較無礙,身體不佳的人就得小心,有些人甚至不適合吃: 1.消化能力有問題的人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指出,消化能力有問題的人(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不適合吃五穀雜糧,因為這些食材較粗糙,跟胃腸道物理摩擦,會造成傷口疼痛。容易脹氣的人,吃多了也不舒服。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旺全中醫師也提醒,有腸胃疾病的人,別吃太多蕎麥類,因為蕎麥類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也要斟酌吃大豆類,避免脹氣。 2.貧血、少鈣的人 穀物的植酸、草酸含量高,會抑制鈣質,尤其抑制鐵質的吸收,所以缺鈣、貧血的人,更要聰明吃,趙強提醒。例如,牛奶不能跟五穀飯一起吃,才不會吸收不了鈣質。 另外,紅肉所含的血基質鐵,可不受植酸影響,但老人家多半不敢吃紅肉,加上如果為了健康一味吃五穀雜糧,「很糟!」趙強說,他臨床上看到,有些人因為雜糧吃太多,貧血一直無法改善。 女性也是一樣,如有貧血問題,又喜歡吃雜糧,一定要補充紅肉,一天的肉類來源有一半必須是紅肉,他強調。 3.腎臟病人 腎臟病人反而需要吃精緻白米。因為五穀雜糧的蛋白質、鉀、磷含量偏高,當成主食容易吃多,病人身體無法耐受。 趙強目前在醫院負責慢性腎臟病人的飲食衛教,不時會遇到病人瀕臨洗腎危機時,回家趕緊捨棄白米飯,換吃五穀雜糧,想重振健康;結果三個月後回診,抽血檢測,發現病人的鉀、磷突然飆高,仔細問才知道病人反被聰明誤的作法。 4.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要控制澱粉攝取,即使吃五穀雜糧,也要控制份量。 而且五穀雜糧雖然因為纖維夠,有助於降血糖,醫護人員多鼓勵糖尿病人吃,但一旦糖尿病合併腎病變,這時就不能吃雜糧飯,得回過頭來吃精白米,不少病人因此困惑不已,趙強說。 5.痛風病人 痛風病人吃多豆類,會引發尿酸增高,五穀當中的豆類攝取份量就要降到最低。 6.癌症病人 癌症病人如果胃腸功能還好,可以吃五穀雜糧,但只要是胃腸道手術或胃腸道癌,不適合吃。尤其大腸癌病人,從治療期間到治療後至少兩、三個月,都要採取低渣飲食,避開纖維太硬、會摩擦、撐開腸胃道的食物,等恢復後回診時,再跟醫生確認能否吃五穀雜糧,趙強提醒。 陳旺全中醫師也指出,癌症病人要避免蕎麥類,以免影響消化,對病情不佳;同時最好先問過醫生的意見,調配份量。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巴金森症-維基百科

2010年02月09日
公開
38

巴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也稱為震顫麻痹綜合征、帕金森氏症或柏金遜症。 巴金森症是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失調。它的病因目前仍不明,推測和大腦底部基底核(basal ganglia)以及黑質(substantial nigra)腦細胞快速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引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膽鹼作用增強有關。腦內需要多巴胺來指揮肌肉的活動;缺乏足夠的多巴胺就產生各種活動障礙。 [編輯] 名稱 巴金森症的英文原名為Parkinson's Disease。因為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於1817年在英國發現此神經綜合征。因此,在中文,巴金森症中的帕金森一詞由Parkinson翻譯而來,另一個非常普遍的翻譯是巴金森氏症。 在大部分華人地區,通常都被稱為巴金森症或巴金森氏症,在香港被譯作巴金森症。 此外,也有人稱此病為震顫麻痹症。 [編輯] 歷史 《震顫麻痹論文》1817年,英國一般科開業醫師詹姆士·帕金森在一篇名為《震顫麻痹論文》的論文(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中描述了這些症狀: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顫抖、步伐拖曳、憂鬱及痴獃等。 1917年,維也納醫生馮伊考諾摩首次描述了流行性嗜眠性腦炎。 1918年-1926年間,大約1千500萬人流行性嗜眠性腦炎,也通稱睡病。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生存的人當中,有約5百萬人最終患上了巴金森症。 1960年,Enhringer及Horniewicz從巴金森症患者的腦部解剖發現,在基底核的多巴胺濃度有減少的現象。 1982年,繼美國加州流行吸食海洛英成癮之後,爆發出巴金森症的流行。 1984年Langston, Ballard及Burns發現合成出來的假海洛英(MPTP)有毒,會選擇性的危害黑質腦細胞,使得多巴胺神經元的粒線體中毒死亡,並因此產生巴金森症。這類的患者情況接近最嚴重的巴金森症(手腳僵硬)。他們亦發現不論用吸食或注射海洛英,都形成MPTP毒素,甚至海洛英製造工廠或實驗室所產生大量漂浮在空氣中的物質,能透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而危害人體健康。另外一氧化碳中毒及重金屬如鎂中毒,亦可以破壞黑質腦細胞而產生巴金森症患者,亦有多發性大腦栓塞的病症,可能跟他們的基因遺傳體質有關(Gary,Poirier,1991)。 1990年,Lindvall和他的工作隊員將3~4個約8至9個星期大的胚胎中取出黑質體腦細胞並植入一個患有巴金森症的病人中。由於腦組織和免疫系統被腦血管障壁隔離,因此捐贈細胞者不需和接受者有任何血源關係。5個月後,病人的黑核細胞生產了足夠的多巴胺,這含量的多巴胺足夠讓病人自由行動。1 [編輯] 病原論 [編輯] 病因 腦部組織退化,使一些神經系統之傳導物質分泌減少,令患者控制活動受影響。 長期服食重份量的鎮靜藥物。 多處腦部血管栓塞。 [編輯] 症狀 靜止時顫抖(resting tremor)  單邊或雙邊的手臂會不由自主地抖動。雙腿、雙腳或下巴也會有抖動的現象。 僵直(rigidity) 中樞性的持續性肌肉緊張,導致肌肉疼痛或是身體無法伸直。 運動不能(akinesia)和運動遲緩(bradykinesias) 呈現面部表情獃滯,足部蜷縮等癥狀 姿勢保持反射障礙(postural instability) 呈現前傾姿勢、細碎步行、加速步行等狀態 平衡感差,病人常因缺乏平衡感而跌倒。 便秘 講話速度緩慢 音調呆板 寫字越寫越小 不自主的情緒反應或肢體動作(如突發的暴怒脾氣和暴衝前傾的外在表現) 行動反應無預警的間歇停滯甚至陷於半沉睡狀態 黑質內之細胞喪失80%時,病徵才會出現。多巴分在腦的含量將不斷下降,使病情更嚴重。 [編輯] 治療方法 可用藥品有恩他卡朋、levodopa。「劑末現象」是指(如使用levodopa)藥效維持時間越來越短,每次用藥後期出現帕金森病的癥狀惡化。處理辦法:增加左旋多巴胺的給藥次數,使用帕金寧控釋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司蘭吉林、COMT抑製劑可改善癥狀。而除了藥物的治療之外,針對使用藥物效果不佳的患者亦可以考慮以手術的方法(如蒼白球燒灼術(Pallidotomy)或裝入腦部深層電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or))加以治療。在保守療法上,職能治療、物理治療以及語言治療可以對於患者的動作功能與語言吞嚥功能的訓練提供協助。 [編輯] 遺傳性巴金森症 一般來說,巴金森症並不會傳染或遺傳,但有約5%[1] 到7%[2] 的巴金森症患者,專家發現與家族遺傳有關。這種病,一般被稱為「遺傳性巴金森症」(Familial Parkinson’s Disease,又名Autosomal recessive juvenile Parkinsonism)。這些人的病症一般會發展得比較慢,而且在較年青的時候出現病徵。舉例說,在香港有一對鍾姓的姊妹,姊姊在30多歲時發病,妹妹病發時年僅17歲,遠比一般病人在60歲才發病為低[2]。專家認為:這種病與病人體內的多巴胺有關[2]。 遺傳性巴金森症有可能與地域有關。舉例說:在義大利西南部坎帕尼亞大區西南部薩萊諾省的康特西(Contursi),當地的遺傳性巴金森症的比例比該國其他地區為高。

拿「維骨力」來補鈣,大錯特錯!

2010年01月19日
公開
37

拿「維骨力」來補鈣,大錯特錯! 更新日期:2010/01/19 08:30 大家常常搞不清楚保養骨頭和保養關節所需要的飲食或是保健食品有什麼不同,有時候越補越糟糕;骨頭與關節的保養可以靠平時的飲食來加強,但是如果真的骨頭或關節不舒服時可以補充一些保健食品,這一章節將要告訴你如果保健骨頭與關節。 其實,大家最好能把「骨頭」和「關節」的問題弄清楚,基本上,「維骨力」是顧「關節」,成份中完全沒有鈣的成份,如果拿維骨力要來補鈣,大就大錯特錯囉!而且「維骨力」只是一個產品名,它的成份是「葡萄糖胺」,市面上和它有相同成份的產品相當多,只是「維骨力」比較早佔有市場通路,知名度較高,大家就把「維骨力」當做葡萄糖胺的代表。 比較常見的關節炎分為兩種:退化性關節炎及類風濕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又稱為骨關節炎,是因為長期承受重力下,關節軟骨退化,軟骨下硬骨增厚,關節變形,而發生關節疼痛、腫脹、僵硬、變形的情形,年紀越大,發生率就越高;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其症狀為關節紅、腫、熱、痛,關節僵硬,有對稱性,一般都先侵犯手、腕的小關節。此症通常好發於女性,男女比例約為1:3 要保護關節首先我們要了解關節的構造,簡單的說關節就是連接骨頭和骨頭之間的地方,在關節中的成份和骨頭不同,在關節中都是軟組織,如軟骨、韌帶、肌腱等構造,並沒有鈣質的成份,所以,要顧關節吃鈣片或高鈣飲食是沒有用的,以軟骨的構造來說做重要的成份就是「膠原蛋白」和「葡萄糖胺」,膠原蛋白就好像鋼筋的構造一樣,先建立強健的軟骨構造,而葡萄糖胺就像水泥一樣,填補鋼筋中的空隙,由於葡萄糖胺強力的抓水特性,使得軟骨的含水性夠,讓骨頭和骨頭間不會產生撞擊或摩擦,因此,補充關節構造中的「膠原蛋白」和「葡萄糖胺」是非常重要了,另外,還要補充一些抗氧化的營養素或是植化素,能降低關節中的自由基或發炎反應,如此,能預防關節老化。本文摘自:你吃對營養了嗎,由臉譜出版社發行 ※文章出處: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2/6/235.html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