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劭恩媽咪

心理發展

2008年04月23日
心理發展
醫生說我兒子有自閉症傾向,怎麼辦? ( 2歲)
Q: 在我兒子快二歲時,就感受到他語言稍緩的情形,但長輩們總覺得還好,所以就再等看看。在他滿二歲三個月時,我己等不及了,便帶林口長庚做了一些檢查,我原擔心是聽力的問題,檢查結果聽力正常,心智科則認為他有自閉症的傾向,對這晴天霹靂,我著實難以接受,門診短短地十幾分鐘就能確定嗎?這樣的評估也未免太草率了吧!當然,醫生也還有說也許是語言刺激太少使然,下次評估或許不是這樣,如果語言有發展起來,就可排除自閉症症的可能。
我這兒子是雙胞胎的老二,老大是公婆在帶,老二則是請保母帶,下班時都是我自己在照顧,保母是個溫柔文靜四十出頭的媽媽,她對我老二照顧得很好,但缺點就是話不多,或許真的是語言刺激不多,老二才語言發展慢吧。打從他們出生,我給他們看的聽的大多是英文,但這幾個月我不敢再給他們英文教材,己都改為中文了,因此老二也比較願意講話,只是覺得對不起老大,因為老大英文學習狀況很好,應該說是老大語言發展不錯,中英日語即便是客台語都能說上一些。不過以目前的狀況來看,老二的中文學習,要比老大其他語言的學習來得更重要。
我的小孩現在二歲六個月了,下個星期開始進行語言治療,我也打算提早讓他進托兒所,希望對他的語言發展有幫助。
老二的事讓我心情十分浮躁,在網路上找了些資料,也讀了些自閉症及語言治療的書。說也奇怪,以前我都覺得老二很活潑很可愛,但自從醫生診斷之後,我便滿腦袋認為他是自閉伴隨過動,不再那麼可愛了。唉…..我先生及親友們都說連醫生至今仍不敢斷定,我不該自己嚇自己。
為了老二的事,我不知流了多少淚水,在和自閉症協會連繫的過程,也不自主地在電話中哭了起來,協會的那位新來的工作人員也一直安慰我,孩子太小、還不能斷定是否為自閉症。但我一想到未來,真不知如何面對。當今之計,也只有加強老二的語言能力,期待他語言能力能發展起來,並希望他是個健康的寶寶!

A: 在這邊瞎擔心沒有用,趕快送他去上學,最好是蒙特梭利混齡的那種
我有類似的案例二個,二年內都得到正常化
要相信環境可以改變遺傳

Q:"要相信環境可以改變遺傳"
Jack 先生
你這個信念非常強喔. 我的研究與遺傳有關, 我是不太同意你的論點. 不過我相信, 透過環境的改變, 可以改善部份遺傳的問題.

A: 我沒有研究遺傳,但在實務的經驗裡,卻是如此.先舉一個正常人的例子,我的一個長輩,個性非常內向害羞,不敢與人打招呼.幾乎整日足不出戶.在她三十歲時,先生突然過世,為了養家活口,只好出來工作,經過各行各業,歷經三十幾年,她已經是很有名的企業家,也看不出當年的她.因為家庭的變故,生活上的改變,而使她改變,這樣算不算'環境改變了他個人的遺傳'?
再談到我以前當顧問學校的案例
爸爸媽媽再這孩子很小的時候,幾乎是分居的狀態
到了孩子三歲發展很慢,被診斷有自閉傾向
上學的情形是從不參與,生氣時跑去坐在小馬桶上好幾個小時.我告訴老師要不斷的與他說話,但不要他回答,上團體課時,帶他在身邊,但不要要求他參與.
我發現他對個人教具的操作還可以接受,而且可以做很久,所以日常的工作就有計畫的給他,半年來大約作了一萬多張的縫工,每天擦洗桌子不下十次.後來就逐漸接受團體律動,四歲半的時候已經可以閱讀,與他說話也慢慢有問有答,五歲時他的媽媽給他下了一個評語'好像醜小鴨變天鵝'這樣算不算'環經改變了他的遺傳'?

後記:
每次舉這個例子我就很心酸,五歲多,這孩子到了大班年紀,他的媽媽把他轉到公立學校附設幼稚園,理由是希望他能早日適應將來小學的環境.
你看我輕描淡寫很輕鬆,其實二年來園長及老師們默默在他身上花了多少心血及關愛,大家痛在心裡又能夠說什麼......

Q:"到了孩子三歲發展很慢,被診斷有自閉傾向
上學的情形是從不參與,生氣時跑去坐在小馬桶上好幾個小時.我告訴老師要不斷的與他說話,但不要他回答,上團體課時,帶他在身邊,但不要要求他參與.
我發現他對個人教具的操作還可以接受,而且可以做很久,所以日常的工作就有計畫的給他,半年來大約作了一萬多張的縫工,每天擦洗桌子不下十次.後來就逐漸接受團體律動,四歲半的時候已經可以閱讀,與他說話也慢慢有問有答,五歲時他的媽媽給他下了一個評語'好像醜小鴨變天鵝'這樣算不算'環經改變了他的遺傳'?"

Dear jack 先生:

你們雖不是特教機構, 可是卻具有很好的觀察與引導孩子的能力. 你們的做法和目前針對自閉兒所發展的一些被認為很有效的教學方法背後的精神差不多, 難怪孩子有很多進步. 但是一般行為的 intervention, 所能做到的仍有限, 不能算是完全改變遺傳.

我的兒子兩歲會閱讀英文書, 三歲前自學認中文, 經過一些教導, 現在三歲四個月的他要有問有答還是可以. 可是若問題不夠具體, 他仍有理解的障礙. 他三歲前能分辨左右, 最近很喜歡數學. 以現在對自閉症寬廣的定義, 這樣的孩子還是可能被包含. 標籤對我來說沒有負面意義, 但是因為他在物理智能與人際社會智能落差太大, 往自閉的方向思考, 使我很容易引導, 也不致無助.

我們剛從新加坡遊玩回來, 在公共場合, 當我兒子快不受拘束時, 我的安撫方法是出加法的題目, 這樣他就會安靜下來, 認真回答. 這樣聰明的孩子, 卻不懂 "謝謝" 的涵義, 旅途很愛和人說一直謝謝.

我有位學生, 數學推導能力不錯. 最近他要我寫一封介紹信, 順便問我 "老師, 這裏說要介紹信兩封, 不知道是不是你一個人寫兩封, 還是我要找兩個人寫". 其實一些理工科學生他們在用 common sense 就可以處理的問題, 卻有困難.

現代環境比過去更封閉, 加上父母比較在意, 可能是自閉兒增多的原因. 也有說法是和污染, 疫苗, 食物有關. 另有一種說法可能可以解釋我家孩子的情形, 就是 selective mating. 因為高等教育普及, 許多人是在大學或是工作單位找對象. 所以氣質相同的人結婚, 會把本來還不錯的基因進一步 "發揚光大", 造成負面的影響.

A:Sorry,我沒有看到你在最上面的留言,原來你家裡也有這樣的寶貝,很辛苦對不對?

我覺得越早發現療效越好,尤其發展明顯不對時,可惜那個孩子五歲以後就失去聯絡了,我們那時還沒有網路,只能硬K書,而且還很懷疑自己的做法,卻要對老師加油打氣,半年後,有一天上午,老師照例問他:吃過早餐了沒?傳來一陣細細的聲音:我在家裡吃過了.我們的眼淚都差點奪框而出.

加油吧,也盼望你能把自己的經驗具體的告訴這些媽媽們.

Q:也許我只是個半弔子,也不是什麼幼教專業,不過我倒是相當注意這方面的資訊,因為某種程度來說,我和我的孩子也算高危險群,歡迎來信分享相關資訊
不過針對這個議題,這一期的牛頓雜誌有深入的介紹,標題是:心與腦的世界,科學家已經找到有關精神疾病的基因,所以很多精神疾病是會遺傳的,不過後天受到劇烈壓力創傷(例如:父母分居,921大地震)引發創傷後壓力障礙,經過磁核共振掃瞄影像診斷受過創傷的患者海馬體體積會縮小。
不過我在猜想:後天經歷劇烈壓力創傷引發創傷後壓力障礙,也許比先天氣質使然的症狀較容易恢復。

A:我也不專業耶,OO才是,我只是很'倒楣'遇到幾個個案,又不甘心讓他們就這樣錯過黃金時期,所以就試試看.也很幸運得到一些成果罷了.
不過,我覺得先天氣質的症狀,通常伴隨著某些智能上的資優,如音感,數理等等,在溝通上可以條列出明顯的幾點障礙,不斷的加以具體化,會有很好的成果.而後天所形成的,通常伴隨著學習障礙,在溝通上明顯的偏向劇烈起伏,如果沒有處理好學習障礙,後者的溝通很難有成果.
當然,這只是我的經驗,不代表絕對必然.


如何幫助小孩不急燥 請幫我一下 ( 3歲)
Q1: 我兒子三歲四個月 個性非常非常急燥 當我唸故事書給他聽時 他都非常迫不及待要我翻到下一頁 在公園內玩溜滑梯時 經常無法等前面一為小朋友 造成我都不太敢帶他去公園玩
尋求有相同經驗的媽媽 可否幫幫我
這樣是否要去看醫生

Q2:大家好 !
我兒目前五歲半,大班,
昨天同學告訴他:
大葉高島屋的河馬屋有很多玩具很好玩.
昨晚他吵了三個多小時(根本是整晚)堅持立刻要去,
就連後來被忍不住的爸爸責打也不放棄,
甚至今早送他上學途中他還在要求,
只是總算他讓一小步:等週六才去.

說好聽, 他的專注及堅持力超好;
說難聽, 他根本非常不講理又很吵;
碰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是好?
而且半年前, 這種情況是每晚都發生,
才會弄得我對我兒子束手無策,
脾氣也越來越差.

這兒應該有討論過的往來留言,
我也會試著找找的.

A: 假想你是個四歲的孩子,有人請你做下列的選擇:
一個大哥哥要去辦點事,如果你等到他回來,你可以拿二塊糖果,如果你不願等,你只能拿一塊,但立刻可以拿到.

這的確是個足以試煉孩子靈魂的難題,象徵衝動與自制,本我與自我,慾望與克制力,追求滿足與延遲滿足的永恆難題.

以上是心理學家瓦特.米枷爾(Walter Mischel)於一九六零年代進行的試驗,實驗一直追蹤這些孩子到中學畢業.
大約十五分鐘的時間,有些孩子的確耐心等待大哥哥辦事回來,這些孩子用盡各種方法讓自己撐下去,有的閉上眼睛不去看糖果,將頭埋入手臂中,自言自語,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腳,甚至讓努力自己睡著,最後這些勇敢的孩子得到了二顆糖果,有的小孩則比較衝動,大哥哥才走開幾秒鐘,便奪手拿走糖果.

十幾年後這些孩子成為青少年,這個實驗的預言能力才逐漸明朗,二種反應的孩子在情緒與社會方面差異非常大,四歲時就能抵抗誘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時期險的社會適應能力較佳,較具自信,人際關係較好,也較能面對挫折,在壓力下比較不會崩潰,退卻,緊張或亂了方寸,能積極迎接挑戰,面對困難也不輕易放棄,在追求目標時也和小時後一樣能壓抑立即得到滿足的衝動.

衝動型的孩子則約有三分之一較缺少這類特質,反倒表現出較負面的共同特徵,如讓人覺得怯於與人相處,頑固而優柔寡斷,易因挫折而喪志,認為自己是壞孩子或無用,遇到壓力容易退縮或驚慌失措,容易懷疑別人及感到不滿足,易忌妒或羨慕別人,因易怒而常會與人爭鬥,而且和小時後一樣不易壓抑立即得到滿足的衝動.

這些孩子中學畢業後又接受一次評估,結果四歲時耐心等待的人在校表現優異得多,這類孩子學習能力較佳,無論是語文表達,論理,專注,制定與實踐計畫,學習意願都較佳.更讓人意外的是,這類孩子的入學考試成績普遍較優,最迫不及待拿走糖果的小孩當中,三分隻一平均語言成績五二四分,算術五二八分;等待最久的三分之一孩子,這二項分數平均為六一零分及六五二分,總分差距多達二一零分.......(節錄自EQ一書99頁)

你該不會告訴我這是古早的試驗吧?幾百年來人類的本質並沒有多大變化,辛苦打了這麼久,就是希望你能正視這個問題,才能有計畫的幫助孩子.以前孩子生得多,同樣的需求,總有孩子需要等.現在孩子生得少,幾乎有求必應,這是習慣使然,那就改變習慣吧.當孩子有所要求時,就說,
你可以等我一下嗎?
我馬上來喔.
好呀,等我一下,我一定會給你.
事後,
你好棒,可以等我忙完耶.

可以慢慢延長她等待的時間,但是,不可以讓她等了又等,卻等不到.

另一方面,大人老是催促孩子,我們都不等孩子,卻希望孩子不要急躁,那就改變自己吧.告訴孩子,
慢慢來,我會等你.
沒關係,我等你.
好了沒有,我還在這裡等你喔.

懂了嗎,答案是什麼,希望答案在你的心中.

Q: 我找到了, 再謝!
可是理論太長了, 在書上都看過,
我不是要知道太衝動會發展較不適,
這我當然知道也不用再問,
我想知道的是有效的能解決的方法,
請別告訴我要有耐心的持續的
加強以堅定溫和的態度來
面對我兒子的這種不講理狀況,
那我也早知道並已在進行中了.

關於那個拿糖的測驗,
我自己是選立刻拿到,
就算只有一塊也滿足了,
所以, 仔細想想,
遺傳與胎教是很有道理的.

您最後寫的方法,
在早上上班出門前我做不到,
其他時間我都ok的.

A:要快速的解決是嗎? 有的
拖到高島屋快打烊時出門,算準抵達時已打烊,
告訴他,你看,沒有開了吧.下次任何事情我說可以去才能作,否則就像現在白跑了,要記住喔.

妳該不會說,我的孩子一定會更大吵大鬧,說,都是妳害的,這麼晚才出門.

那就用第二招,
給他一百塊,告訴他,老娘現在沒空,你要自己去或星期六我陪你去?

妳該不會說,如果他真的拿錢走人怎麼辦?
豈不正中下懷,最好出門不知道回來...
準備開Patty...保重呀,保重.


老是把拿到的東西放到口中,是焦慮嗎?拜託大家幫幫忙 ( 4歲)
Q:大概有半年了吧,
我的小朋友不知為什麼,
只要手上有個小物品,就放到口中舔或含著,
我不只一次好言相勸,
然後就是惡言相向,
到最後出手打他,
都毫無改善,
他也曾經把一根lasy的中管橫放在嘴裡,
拿不出來,我發現時趕忙幫他拿出來,
我們都嚇壞了,可是他還是死性不改,依然故我,
一會兒是玩具,一會兒是彈珠,到醫院時則是掛號號碼牌,
出門烤肉就是烤肉夾,吃糖果就塞糖果盒..................
不勝枚舉.

今天幼稚園老師打電話給我,
說他在學校把畫圖紙揉成一團放入口中,
老師也告訴他不可以這樣,
並帶他去刷牙溂口,

我實在很煩惱不知道要拿他這個壞習慣如何是好?
拜託有經驗的朋友幫幫忙,
他四歲三個月了,是男孩子,天蠍座的,
讀幼稚園小班(上學一年多了),

老是勸,駡,打,惡性循環,我己無計可施,
大家救救我吧,拜託,拜託.

A: 孩子沉默或活潑呢.
大小肌肉發展好嗎.
家裡及學校教育的態度嚴格嗎
與孩子溝通對話的機會多嗎
孩子在做事時有大人在,會抬頭一直看嗎

Q: 您好
孩子在家時性情活潑,在學校也還好(還蠻愛去學校的),
不過很不容易接受陌生人,
很會使用剪刀等小工具,lasy和樂高也都玩得不錯,
家裡爸爸比較嚴格,我則是因為近來他越來越皮,
我越來越會對他發牌氣,
溝通時間不算很多,
他做事時我會儘量陪他,但爸爸不會,
抱歉,我不太懂會抬頭一直看嗎的意思?
是說他會不會一直抬頭看我嗎?
如果是這個意思,會,因為他會問問題.
請您看了以後,
再告訴我要如何幫助我的孩子,好嗎?謝謝,謝謝.

A:孩子的心很柔軟,很敏感,二歲半到三歲,孩子的主動意識漸漸萌芽,也就是他會選擇要的與不要的,同樣的,三歲八個月這種意識已趨於強烈,如果他感受到壓力或不安全感,很自然的退縮回發展的第一個器官--口.而他們無法表達.

孩子自己有解決壓力的本事,如辦家家酒,幻想自己是超人,常躲在角落等等,但是如果壓力始終存在,問題就越來越嚴重,最後變成情緒抗爭以及不自覺的習慣.給人的感覺是故意唱反調.

既然存在有半年了,孩子越來越皮,表示情緒抗爭情形嚴重,還好孩子活潑好動,如果是沉靜型的孩子,很容易變成自卑,那就麻煩了.

先快速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吞針,吞鐵釘就麻煩了,去蒐集一些小物品,糖果紙,小玩具,放在身邊,當他在玩玩具時,突然塞給他,他會問:要做什麼.--給你吃呀.--這又不能吃--喔,對不起,這不能吃喔,我好像有看你吃過.吃飯的時候,突然丟個小東西到他碗裡,等他抗議時,同樣的,喔,對不起,這不能吃喔,我好像有看你吃過.在與孩子討論今天吃什麼時,說,來,我幫你訂一份火車鐵軌.看到他把東西塞到嘴巴裡,說,來,我幫你沾一點醬油會比較好吃......如此不斷不斷的用這種方式與他溝通.

為什麼用這種方式可以解決呢,因為你與他之間平行相處了,沒有抗爭,所謂的情緒才會消失,你已經知道嘮叨,打,罵,只會惡性循環,何不改變個方式,對孩子多一點童心,多一些尊重,多一些溝通及選擇,也給自己一個快樂的空間呢.

最後,孩子發生問題了,希望你要相信改變教養的態度一定會解決問題,但這不是特效藥,需要時間及持續去做.祝福你.


請教Jack先生 ( 頭歪歪 ) ( 5歲)
Q:目前我女兒是中班年級,老師反應若在課堂上遇到我女兒比較沒信心或困難度較高的課程,不管是靜態或體能,他都會顯得焦躁不安或流眼淚,像是玩電腦配對遊戲,因找不到會哭,而且頭會一直不自覺地往左邊歪過去(大人必須一直幫他教正,一下他又不自覺歪過去),想請問會焦躁不安和頭歪一邊是否為統感失調的一種,若真是又該如何是好呢?

A:可以再詳述孩子在家的情形嗎?
例如生活上自裡能力高嗎?
還是許多事要靠你完成呢?
有沒有常常問你為甚麼呢?
歪頭是遇到挫折才會嗎?

Q: 平時下課若回家作業為筆順練習如寫數字或注音就容易顯得沒信心,並非我們在旁施壓所致,是他自己給自己壓力,覺得自己沒辦法寫好,一定要我們握著他的手寫才行,但若是自己在隨便塗鴨時,字又寫的蠻不錯的,平時自理能力不差,會自己穿襪,穿鞋,扣扣子,也會自由使用剪刀,會有疑問是否為統感失調,實在是因上街時被坊間,一家販賣兒童電腦學習軟體名叫""遊戲 X 學堂""的業務人員讓我女兒去玩他們的電腦軟體,然後看我女兒對記憶部份(玩配對遊戲不太行,也不知真是這樣,還是因我女兒第一次接觸這項遊戲顯得生疏所致,又看我女兒不自覺地就會頭歪一邊去,就說這個小孩在學爬時太少爬了,刺激太少,導致現在很敏感,頭才會一直歪過去,聽得我緊張兮兮,又說現在除了可以給我女兒在洗澡時多按摩外還需外在工具輔助(就是他們賣的軟體,當然我是不會買,因為我不想小朋友這麼小就接觸電腦,因為他的眼睛有些散光)可是業務人員的一番話卻讓我十分震驚,是否單看一下的電腦配對遊戲能力,就能斷定是否為統感失調
拉拉雜雜地寫了一些,不是是否看的懂呢!

A: 沒有人能一下子給小孩貼標籤,我想因為你女兒是因沒接觸過電腦配對遊戲,所以很努力的由各個角度去看,卻讓旁人以為她不自主的把頭歪過去.你想想看,右邊手握滑鼠,想要努力去看,頭當然往左邊歪過去啦.如果能夠,她還想跳進電腦裡呢?如果爬行太少,首先出現的是語言不好,因為掌控說話中樞的前庭,位於脖子上方,孩子在爬的時候,頭會抬起來,就會刺激前庭.刺激越少,說話能力就不會好.這點給你做參考.但是我相信你女兒語言發展應該很好.
我覺得你的孩子是在心理上有些依賴,所以在某些事情上,會常說我不會,媽媽教我或幫我.遇到新的事務時,會退縮甚至以哭來解決.目的在於有效的運用技巧來指揮大人的手.
這時候用二分法來說,就有二種媽媽,
一種媽媽會想,好好喔,你看我與女兒多親近呀,我的女兒多需要我呀,我們母女關係多密切呀,而甘心為她做任何事.
另一種媽媽會想,好討厭喔,甚麼都需要我,不會自己做呀,於是邊做邊沒好氣碎碎念,而孩子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常常一刀就捅的媽媽跳起來.每日上演無謂的爭執.
你給我的資訊太少,如果你認同,就繼續看下去,如果你覺得不對,再把問題提出來.我還是把這篇完成,讓有需要的爸爸媽媽作參考.
如果孩子因為依賴心而顯得自信心不足呢,
首先我們在要求任何事物時,要仔細的交代清楚,同時陪她把事務完成.例如你握她的手寫字,好像功課都是你在寫喔.你可以買和女兒一樣的作業簿,或影印她的空白作業簿,對她說,媽媽覺得學校功課好好玩,從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寫功課.然後坐在她旁邊(不要坐對面),你寫一個,她寫一個,然後給予鼓勵.
其次,鼓勵的方式要很具體,不要太抽象
例如,你說,你今天好棒,把功課完成的又快又好,其實孩子知道她寫的並不是那麼好,這是無效的鼓勵.
你可以說,你寫的這個是1,這個是3,我都看得懂耶,是你自己寫的嗎?這才是有效的鼓勵.
也可以讓她做你的小幫手,每天一起洗洗碗呀,擦擦桌子呀,當然這些你都必須經過設計,你會發現孩子的自信心就一點一滴的被你培養起來啦.
別理會業務員的商業行為,他提到按摩,可見上過一些感覺統合的課啦,東西賣不出去,連飯也沒得吃,不須疑慮,抱著體諒的心就好.如果你要確實知道孩子是否配對能力不好,就去書店找找有一種二邊圖片一樣,但有幾個地方是不同的,不要太難,看她會不會找得出來,相信她會很喜歡玩.

Q: ""如果能夠,她還想跳進電腦裡呢""jack你說的真是貼切想想換成自已的話,不也是如此嗎
""孩子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常常一刀就捅的媽媽跳起來.每日上演無謂的爭執""真的就是這樣子,常常弄的我一把火熊熊地燃燒,卻苦無良策,孩子真是個天使但也是相當可怕的惡魔,他常常會問一些明知道不行卻又不停探問結果的問題,像之前因感冒有時會肚子痛,現在只要到吃飯時間就也會下意識的肚子痛起來,然後就會問可不可以吃少一點,因為吃太多了所以會肚子痛(在感冒前和感冒後飯量並沒有不同,如果換成他愛吃的東西如糖果,海苔,馬上就改口成,我肚子一點都不痛)幾乎每天都要上演一二次,現在連他弟弟也都學會這一招,真是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
倒是說話的部份我真不擔心,從一歲多開始就很會講話,嘰嘰喳喳像隻麻雀,所以他的前庭應該是發育的很好才對!
不過我有一種迷思,因我們是小家庭,老公下班的晚,回到家要忙著煮晚餐,又因小朋友從小養成八點多就寢,所以又需趕在飯後給小朋友吃水果,然後洗澡,再來還要說床前故事,所以通常在我煮飯時我便要求小朋友拿出回家功課,先自己試著做,如果可以就自己獨立完成,若不行則等我有空時再技術指導,但,如果我不每天開伙,便會有許多時間可以教養小孩,可又擔心每天外食對小朋友健康無益,陷入兩難
jack ,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我們親子關係更合諧!

A: 這就是一般職業婦女兩難之處,上班之餘,又要煮飯,又要照顧孩子,又要整理家務,時間好像永遠不夠用.

個人認為,開伙是有必要的,當然偶而可以外食一下,很多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處理,例如幫他們放好洗澡水,教他們如何抹肥皂及沖乾淨,讓他們去泡一下順便玩水,慢慢的讓他們自己洗.

我回到家裡,只要我去煮飯,孩子會去拿報紙舖餐桌及拿碗筷,我把電鍋的飯放在小鍋盆裡,要吃多少讓他們自己拿,菜也一樣.飯後我收拾剩菜飯,孩子會去洗碗及擦桌子,我掃地時,孩子會把椅子拉到一邊,也會去準備拖地的水.我覺得很有樂趣,時間也省很多.與孩子也比較沒有衝突.

當然,很多事基本上起頭難.首先,如果我想讓孩子自己盛飯舀湯夾菜,我會先準備一些適合孩子的容器,尤其孩子比較小時會準備小夾子.當然我也會準備抹布及小掃把.

然後我會自己先試一試看,合不合適呢,如果湯灑了怎麼辦?飯掉出來怎麼辦?等到覺得一切都沒問題了,就找一天讓它上場,我會用愉快的聲音說,吃飯了,今天要吃多少都可以,不過要自己來.接著我會先慢慢作一次,然後當孩子做的時候,我在旁邊偷偷觀察有哪些要改進的.因為一切都在自己的算計中,所以不會動怒.剛開始孩子可能吃的少,慢慢的就吃的越來越多,等到孩子都上手了,我又開始去想怎樣讓孩子去收拾洗碗......

我們如果一,二週去設計一件家務給孩子做,半年下來孩子可以幫忙很多事耶,而且他會跟你搶著做,你只需改變語氣,把我要摺衣服囉,改成,來摺衣服吧.就可以納涼了.

以上,提供給你參考.


請教jack先生 ( 行為 )
Q: jack先生
我兒子從小意見就一直很多,走在路上,不准我逛街,摸一下商店的服飾,就哇哇叫著要出去(我還真覺得是他爸爸派來監視我不准亂花錢的),從他會講話就會問我們要去哪裡,沒去過的地方還會問,這裡是哪裡,說他聰明,也是,但重點是,隨著他的成長,我感受到他的掌控慾望,雖然上述事項幾乎已經沒再發生,但新的問題又來了...
一直沒變的是,他還是喜歡管我,管我穿衣服,管我可不可以做這事,做那事的,
jack,我非常疼我的兒子,但再這樣讓他管下去,我都覺得快失去自我了,我強調,他爸爸都不是這樣的人呀
jack,還請你幫我分析分析

A: 先回答我幾個問題,
1.孩子多大了.
2.孩子在面對事情時會不會常說,我不敢,我不會?
3.平常自己玩的時間多還是你陪他的時間多?

Q: 神奇的傑克,你真是問到重點了,平常看你的留言解答就覺得了不得,今天問自己小孩的問題,才深刻感受到傑克的神奇.
我兒子兩歲半,獨子,所以全天都是我在陪.
我記得不到一歲吧,他就開始會指使我跟他玩他想玩的玩具,而且要照他的方法,不照他的方式,他會立刻動手糾正你(那時他還不會說話),一直到現在,爸爸上班之後,他會主動安排,噹噹......,上課囉,我們來上體育課吧,今天要打籃球,我們來玩拼圖吧...,他沒有什麼同年齡的玩伴,我一直認為,他把我當成他的玩伴,不是我就是他安排我們一整天的活動,所以他來主導,並且把我加入,似乎也沒什麼不合理,其中我當然是鼓勵他獨自玩,而且當他自己玩的時候,我都刻意不介入,僅躲著看他是否安全,只是這種along的時間很少,寫到這裡,我不禁還要提一件令我頭疼的事,他還不准我炒菜(燒菜可以),吸地板,凡是聲音大的家事,他一率不准,他的不准不只是口頭抗議,還會哭得很淒慘,根據他的說法是,太大聲,但很奇怪,爸爸就可以炒菜.我其實也懷疑他只是要我陪,但做其他家事就可以,所以我到現在還不懂他的心.
我兒子確實常說我不會,我不敢.但他從小就是個謹慎的小孩,沒把握的事,他不會貿然,一旦做出,就做的很好,很穩,所以,我也一直不在意他的我不敢我不會,而且根據我的觀察,他其實多半是在撒嬌,當我不在時,怪的是,他都會,近來,我常在玩到一半的時候故意離開(找一件他沒興趣跟的事),他都可以獨立完成,當我發現這件事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媽媽也不會,你教媽媽好了,我同時也期待他的我不會,我不敢會有所改善.
我一直期待他上學之後這些問題都會改善,包括對我的依賴,佔有和主導,我期望藉由豐富的生活和人際關係,他會轉移對我的注意力,我也期望我所教出來的小孩,將來能和他自己的另外一半有良性的互動.
傑克,我想你能了解做母親的想法,畢竟太想佔有一樣人.事或物時,不知不覺失去的可能是更多,這是我不希望我兒子會有的性格.

A: 神奇???我倒覺得你的孩子很神奇呢.
好啦,回答你問題.
由於你與孩子長期用同一模式密切互動的關係,孩子變得有些”權力慾”,屬於偏差行為的另外一種,這與過度依賴或佔有慾強的孩子很像,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

有強烈權力態度的孩子有二個原因
1.在生活中有一個支配慾很強的人,而造成這種傾向.
2.家裡有人給孩子予取予求,要什麼就給什麼.

特性
1.個性強的孩子喜歡支配他人,容易發怒.
2.個性弱的孩子很愛哭,容易讓人支配.

長大後---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你去看我寫的依賴的孩子及佔有慾強烈的孩子,長大後的表現是不同的,所以孩子小時後的偏差行為角度差一點,將來差很多)

需要治療嗎?由言談中,我覺得你對幼兒教育是很有概念的,所以我想我不需要詳細說明做法,給你幾個方向,孩子還小,很快就可以調整過來.
1.給孩子等待的機會,延長等待的時間.
2.相對論,他要求你一項,你也要求他一項,他不從你也不從,大家一起”番”.但做法要幽默一點.
3.轉嫁論,不讓你炒菜,給他椅子換他炒,不讓你吸地,換他吸.他不做,你說,事你不做喔,那我只好做了.他不讓你做,你說,那猜拳,誰輸誰做.

大概就是這樣啦,其他自己想吧.

Q: 昨天下午就很興奮的看到你的留言,實在是謝謝你撥冗分析,深覺電子情書害人不淺,為了我這寶貝兒子,一顆心都掛念著呢.

短短一天,你的錦囊三計已用了兩計,效果神奇,情事突然很順利,另外還測了你之前提的問題,有關小犬是否可以獨處,今天中午就給了他一杯水彩,筆,水桶及用不完的一缸水進浴室,告訴他不想玩的時候再叫媽媽,結果竟然花了他將近一小時待在裡面,真是令人欣喜.要不是你這局外人來幫忙建議,我還真不知要在這教養的死胡同裏轉多久呢.

傑克,倒是你所提的原因,我與我先生都覺得夫妻互動還算平等,再加上專業分工(主外與主內),犬子的權利慾似乎並不來自家中,我們小家庭生活單純,婆婆媽媽也都不介入,這點原因基本上我們排除,第二個原因有關予取予求的部分,小犬也不是個番人,講道理給他聽他都可以配合,做父母的也不容許他要什麼就給什麼,寫到這裡我再講一個小故事給你聽.
上週六我與朋友一起吃中飯,宣稱媽媽去辦事,留他與爸爸在家,我原本以為他可以讓我離開,因為前一陣子媽媽要去看病或去買菜他都可以理解不能跟的原因,也就該乖待在家,但這一次,辦事?辦事似乎是他不能理解的原因,他哭了,我也照樣出去了,因為不能爽約,我以為事情就這樣過了,五天以後的一個早上,他睜開眼睛的第一句話就開始跟我敘述周六的狀況,並哀求我以後不要再去辦事了,我才恍然這五天他都不願意讓我親親,總是有點距離,原來心理一直有委屈,憋了這麼久才講,說開了以後,這兩天他又開始膩在我身上了.
你看,他是個講道理的人,甚至有時我認為他善體人意,唯獨對我放不開.
另外,他也不是容易發怒的人,他很愛笑,說錯話或做錯事,他都會轉個圈一直笑,表示他知錯了,連你罵他,他也會把臉湊過來對著你一直傻笑,希望你息怒.

神奇的傑克,真的非常謝謝你對我的恭維,但卻因此而少讀了好多你的詳細做法,我覺得很虧耶..

A: 我也替你高興呢.
深覺電子情書害人不淺,什麼意思,不懂耶.
你別在意,我把理論說清楚,是給其他潛水艇媽媽看的啦.
你對孩子的要求予取予求,等於訓練他的權力慾.可是你很棒,一下子就觀察到不對勁,孩子還小,很快就可調整回來.如果到了四五歲,那你看了權力慾就會猛點頭啦.
又說我神奇,我老了沒什用,不知還能在這裡晃多久,就儘量提供,倒是看了你的說明,覺得你的孩子才是小巨人呢.

Q: 自從發問之後就心神不寧,早晚期待你的建議,我先生還在笑我,你這種心情像不像少女在等情書丫.
為了我兒子,就讓他去笑吧...
這就是我的意思,為了等一個依媚兒,一天可以開三次電腦呢,連老公的飯後水果都叫他自己打理了,這讓我想到上網談情說愛的年輕人那種興奮的心情,生活一定更是大亂.
如果還是不懂.你就忘了我的胡謅和無厘頭吧..

另外謝謝你對我們母子倆的誇獎,昨天突然有個深刻的感受,只希望我兒一生平順,還想到他未來婚姻幸福子女健康即可,也不需要多聰明優秀了,我老公直說,真是想太多了.

我也覺得...

神奇的傑克,我還是覺得你很神奇,以後教養有什麼問題,還請你多多指教了,先謝過了..

A: 喔,是這樣呀,了解了.
妳先生還蠻幽默嘛.
不過我很忙,
已經儘快回覆了.
有機會再交集時,會盡量不讓你等囉.

Q:我也有相同的問題.我兒子現4歲.從1.5歲開始每回帶他出門,只要是他不願去的地方就強烈反抗,但要帶他回家又不願意,他很會認路,快到家時他就開始說他不要回家,因他都反抗的很激烈,若硬抱他下車根本沒辦法,那時怕會危險只好順著他開著車在家附近繞圈圈.有一次加油,不依他,他可在車上哭了半個小時以上.
現在這些現象雖有改善,但又有其他問題出現了,陪他玩,畫畫...會要求爸媽要怎麼做,看書時,有時會改字,如大貓來了,他要你說大貓不來了.不依他就變臉.也常不讓我做家事.都要我一直陪著他.要他做什麼,動不動就說不要,要不然就一直拖延時間.感覺自己現在好像被他牽著鼻子走,大概小時候太順著他,但那時試很多方法都無效,只有期待長大會改善.
還有他的情緒起伏很大,高興的時候很高興,但可馬上變臉(不知原因),只要一哭就哭到高興為止,不能安撫他,也不能離開,哭完問他為什麼哭,他都說不知道.
但他在學校都表現的很好,什麼問題都沒有,但一回到家就變個人似的.很傷腦筋!
寫了這麼多,不知你看懂沒,還要麻煩你解惑

A: 我懂的,前面說的是以前的事,所以這是互動之間出問題了,但是權力慾強烈的孩子,很快就可以改善,尤其你的孩子有上學,至少外面沒人會這樣配合他,因此他也了解哪邊的土比較好掘.

所以要改變互動方式,但是這樣的孩子多有某些方面的優秀,以及領袖氣質.孩子夠大,有些好的要保留,不可以抹除.

我想如果改變你與孩子對話的方式,應該就可以了.
這方面可能需要你自己想了.

我有一個速成方法,以前有說過,你可以參考.
與孩子有衝突時,你可以指著角落,很認真用手比著說,出來,出來,
孩子會很好奇你在做什麼.
突然,你用五爪抓向孩子大腿,說,放狗咬你,包管他破涕為笑.
也可以說,我咬住就不放喔.

還有如果覺得他很番,你可以很尊敬的說,是的,老大.好的,老大.充分配合.
然後在他情緒平和時,問他,你知道豬八戒的大哥是誰嗎?
讓他想想,然後說,豬八戒的大哥叫豬”頭”皮,因為叫豬頭皮不好聽,所以簡稱老大.以後就叫你老大好了…..

我覺得帶孩子要有些幽默,有些童心,很多事都可迎刃而解,就這樣啦.

Q: 我兒子小班、4歲,是獨子。目前有二件頭痛事:
1、他常常以"不要"來回應我的問題與要求,老師曾建議不用"要不要"的問句來問他,試過了還是一樣。即使他願意,他還是說不要。
2、愛唱反調。回家時我要往東,他徧要往西(和家反方向),好像2歲多就開始這樣,嘗試和他解釋,都沒用。陪他看書時,告訴他這是鴨子,他嘴裏堅持說是鵝,我知道他心裏明白那是鴨子。不過有時很難判別他明不明白。
請jack幫忙。

你的二個問題是同樣的.
孩子直覺式的為反對而反對,所以平時不要干涉他太多.

A:先解決你的頭痛吧.
從現在開始,要改用”你應該不…”的問句.
我幫你設計幾個,其他你自己想.

你應該不知道回家的路吧?
你應該不喜歡吃冰吧?
你應該不知道這是什麼吧?
你應該不會自己拿衣服吧?
你應該需要我餵你吃飯吧?….等等.
給你參考


分離焦慮 ( 3歲)
Q:我的小孩的" 分離焦慮"讓我很頭疼,常常會哭鬧不已,不知該如何引導他 ,很抱歉也請教您這問題!

A: 你的孩子三歲多,不是分離焦慮,是有些依賴傾向,需要調整.我記得我寫過三次文章,你先找找看,如果沒有找到,再告訴我,我再寫一次.

Q: 我看到6/19 您回覆給OO的媽咪,您的建議:
1. 準備一透明容器可給小朋友放置玩具. 2.告知何時回來.3. 每日走相同的散步路徑. 不知您是否指這篇的內容?
只是我的小孩3歲8個月和那位媽咪的16個月,年齡似乎相差許多??

A: 我說你的孩子可能不是分離焦慮,而是有些依賴.
我幫你找到了, 給你參考 ( 全文如下 )

因為你的孩子有些依賴,
你就要設計一些讓他獨立的活動.
還有尊重及選擇,不去打擾他.
例如他上課愛說話,
下課後你就不要說怎麼可以在上課說話?
要誇獎他在上課哪些方面表現很好,
把他導向正面的方向去.
嚴厲及獎懲無效啦.
三歲半的孩子約定也無效啦.
由於他習慣於指揮你們的手,
就要用時間讓他習慣自己做,
當有一天他發現自己也可以做的好,
內在需求慢慢滿足,
情況就可以改善.
尤其他現在已經會挑戰大人的極限,
要有耐心慢慢來.

我看講不清楚,寫個專題送給你,與你先生討論後去做.其他看到的人別對號入座,有類似問題也可參考.要轉貼也別問我.這沒什麼,我不會介意.

依賴心強烈的孩子

在孩子約二歲半的時候,有一天他為了某件事說了"不要",
咦,發現到照顧他的人,居然順從他的意思.
於是孩子常常做這樣的練習.
如果成人發揮高超的愛心,耐心及寬容心,慢慢的具有強烈依賴心的孩子就被培養起來了.
孩子練就高超控制成人的能力,運用語言表達,哭,鬧,耍脾氣,楚楚可憐......等行為來指揮成人的手去達到他所要的目的.

這樣的孩子有以下特色.
1.父母過度溺愛,過度保護,使孩子行為能力變得很弱,很慢.
2.這樣的孩子遇到同質性高的父母,變成絕配.父母親會認為,我們的親子關係好好喔,又親切又和諧,孩子是多麼需要我,我是一個多麼好的媽媽.
3.依賴心強烈的孩子常會挑戰大人尺度,很容易妥協,百分之百配合成人.
4.這樣的孩子常會問"為什麼",可是你發現,當你費盡口舌解釋時,他並沒有興趣.你會發覺他正在想第二個"為什麼",好引起你的注意.
5.這樣的孩子很容易焦躁,不快樂,有如行動不便長期臥病在床的人,很不容易滿足,常常要成人陪他玩,利用支配成人來造就自己,因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依賴心強烈的孩子長大後,
1.對各種人,事,物不關心.
2.懶惰.
3.凡事沒有決定的能力,最好讓別人做決定.

依賴心強烈孩子的治療
1.培養獨立及自行操作的能力,越多越好.
2.給予具體而正面的鼓勵.
3.必須相信治療時間長短不一.但一定會好.
4.當孩子出現專心,(高度的專心),就是正常化的開始.

呼,講完了.
去做,去做,做的人比說的人辛苦,
向你致意.

Q:很感謝收到您的建議,養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沒想到" 愛的教育" 凡事靠溝通也可能養出行為偏差的小孩.
關於您的建議,我有兩點人有疑問想請教您:
1. 相信治療時間長短不一?
問: 該使用何種治療方式?
2. 出現專心(高度專心)?
問: 小孩的專心該如何去判斷? 玩積木or唸故事書時
間持續的長短?

坊間有" 兒童發展師" 的課程,基於對了解自己小孩日後行為,想法的發展,您覺得家長報名參加課程是否有幫助呢?

A: 好的,最近很忙,我是直覺認為你的孩子是如此,不對在告訴我,如果孩子是這樣的,我就回答你的問題.

問題一,
要讓孩子獨立.他要你陪,你就陪他,但是藉故走開,然後馬上回來.然後慢慢延長時間,當他獨自完成去找你時,要給他具體的鼓勵.所有的事情都要引導他慢慢的自己會做.
問題二,
當孩子說,媽媽你走開,我自己會.就是高度專心的開始.
你要引導他從這方向走.

至於課程,任何關於教養方面的課程我都鼓勵,多聽別人說的,自己也會成長,明天我也要去講課.


小被被 ( 7歲)
Q: 我有一個外甥暑假完要升小三了,還每天都要摸著自己的專屬小被被睡覺,沒有小被被就睡不著,我那天和我姐討論很久,也不知到底該不該刻意幫他"戒"了小被被,或是順其自然?不知你的看法如何?雖然這已經脫離幼教的範圍了,但還是很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見!

看你每天混在我們這些女人堆裡,不厭其煩的解答,真是有耐心。如果天下的老公都和你一樣,能常常與我們這些媽媽一起討論,那家庭糾紛可會少很多啦!

我現在常在女兒鬧情緒時和她玩"放狗咬人",效果非常好,她的情緒一下就被轉移了,我家老公還衍生出"蟑螂咬"、"螞蟻咬"...的遊戲用來叫女兒起床!非常感謝你給了我們這麼好的idea呢!

A: 還好啦,你們這堆"查某"還願意讓我在這裡混,我也覺得蠻好的.
不可以幫你外甥戒小被被,孩子用這方式紓解壓力,你們順其自然就好.
正確的做法是去追溯六歲以前是否有沒有安全感的很大衝擊,例如趁他睡覺時出去,或夫妻吵架,如果找到我再告訴你如何解決.

Q: 看到OO問(小被被)....我忍不住也想問一個問題:
如果是(揉衣角)或(咬被角)的小孩呢?
她住在一個三代同堂且幸福美滿的家庭
媽媽是家庭主婦,爸爸工作雖忙但天天都回家吃晚飯
爺爺奶奶人也很好....這又是怎樣的情況咧?麻煩一下囉!3Q3Q

A: 好久沒有交集,你好呀.
你問的這類情形與OO的問題是相似的,和吸手指的狀況也相同,但吸手指狀況比較嚴重,換句話說,吸手指的孩子可以一下子判斷出來哪裡出問題.但這種有”戀物”或”依賴物品”傾向的孩子需要長期觀察.
這是孩子紓解壓力的一種,例如辦家家酒也是.
孩子夠大才這樣,可能是自我要求的壓力造成,如果從小就這樣,那就是家庭的壓力始終存在,而施壓的一方往往不自覺.孩子如果夠大,最好要用心檢討處理,否則到青少年會叛逆到頭痛.
我不知你問的孩子多大,就說說好了.
四歲以前孩子有這種傾向是沒關係,多是物權的習慣.
四歲以後,父母要改變態度,盡量不要給孩子要求及壓力.
到小學以後,標準要寬,不要給孩子標準答案,要讓孩子知道如何去找答案,不要去注意考試成績,還有不要把獎狀貼起來.
就這樣啦.

Q:不好意思來麻煩你,實在是看到這個問題和我那不到三歲的寶貝兒子太像,他也是睡覺一定要那個專屬的小被被和小枕頭,我一直都不覺得是安全感的問題,因為我自認給他充足的愛,直到今天看到你的留言...
我確實曾趁他睡時偷跑出去,他起床時找不到我...
我們夫妻也曾在他面前爭執過,我怕他害怕,都會抱緊他,且在爭執完後向他說明狀況...後來只要我們夫妻吵架,他都會跟我說,媽咪你講小聲一點
大哥,你覺得呢....

A: 早安,這不是安全感的問題(好像也有一些關聯),只是孩子紓解壓力的方法.但是你孩子未滿四歲,不需擔心,這是孩子秩序感的原因,就好像吃飯時,孩子會要求你們坐哪裡一樣,四歲以後就會緩解.所以孩子一個動作,我們必須充分了解整個發展過程,而不是馬上下結論.你不要擔心啦.
孩子有沒有常常拿些小東西給你看?例如地上的頭髮或螺絲帽等等小物品,有沒有在你唸故事書給他聽時,只翻到其中的某一頁?只注意那頁的圖片?如果有,千萬不要打擾他.他找到東西,你要鼓勵他蒐集起來,給他個盒子裝起來,只看其中圖片,就讓他看個夠,以後就沒問題啦.

Q: ㄜ,看來,我兒子正努力適應生活呢,其實我也覺得小小孩很可憐,似懂非懂不知為何要遵守的生活規範不少,壓力難免就因而產生,是吧.

大哥,我兒喜歡看書,看過n遍(他喜歡一口氣看n遍)的書他就會開始尋找有興趣的圖片,我也會盡量滿足他,有些確實愛不釋手的,我會把書買下來(因為我每兩週到圖書館換書,很多書他很喜歡,可惜看了都必須還,1歲10個月開始時,他還無法接受書必須還,現在他期待還書才能借新書,大哥,你覺得這件事-喜歡卻不能擁有,在他還那麼小時會對他造成影響嗎).另外,由於我專職照顧他,加上他很愛講話,任何大的小的,遠的近的,生活中幾乎是具細靡遺的跟我分享,大哥,我的問題是,一定是要小東西嗎,為什麼你會提到看小東西,圖片及蒐集這些事,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Jack大哥,你若是開一個兒童心理諮商的公司,想必很賺錢…

說到小東西,我兒還在爬行時確實常撿地上的頭髮,棉絮,有一段時間,我在做飯時會把它放在我腳邊,然後倒一包綠豆和一個盆子,他也撿的很愉快,甚至他連餐桌腳的螺絲釘都轉的下來,當時還一度覺得他的手指相當靈巧,但越長越大,好像這方面就並無特別突出.
會走路以後,到公園會去撿些小石頭,小果子,當初都因為衛生問題,會禁止他,家裏撿的會教他丟垃圾筒,外面會教他撿新鮮的落葉,也就是剛飄下來的,但他似乎並沒有想蒐集耶,因他拿著走一段路就會說,我不要了.
大哥,您提到的蒐集,是一個重要的意義嗎.

A: 孩子有一段時期會對小東西敏感,那時期的孩子對全盤不了解,只集中在一些小地方,如書中的其中一頁,細小的頭髮...等等,其實大概是這一時期前後就會對專屬物品很依戀.

這二者不是全盤的絕對關係,我說過,也許只是單純的秩序感.但如果將對小東西的敏感處理好,也算讓孩子滿足敏感期吧.所以當他拿小東西給你看時,你可以問他,要不要蒐集起來,如果不要就讓他丟掉,如果要就給他一個小盒子讓他蒐集.

至於為什麼,還沒有標準答案,大概與以後的收藏及研究精神有關吧.

Q:OO的話題讓我想起一件事想來請教:
我有一位快20多年的姐妹淘(已婚有小孩家庭生活美滿)
另一位是我的堂弟(是位同性戀者他有固定的"交往對象")
二位彼此有一個共同點就是-- 愛咬指甲!!
而且都改不了這種習慣 不知為何會這樣子?

A:最近怎麼回事,從幼兒到兒童現在搞到成人啦.

還好人類發展學我看N遍了.
咬指甲並不影響生活.還可以接受吧.
既然是成人,我就說說吧.
有人遇到挫折會去看電影,有人會大吃一頓,有人會購物,基本上都是解決壓力的方式,如果太瘋狂,就是對壓力的紓解有些病態,才需要治療.

如果要治療,就需追溯到六歲以下,是否有不好的經驗,把經驗紓解才會改善.我說過一個故事,一個銀行行員,最討厭人家敲他前面的玻璃,一敲就怒不可歇,後來去看心理醫生,經過催眠才發現原來他在四歲時候,母親常常讓他一個人在家,鄰居的孩子就站在窗前敲玻璃取笑他,影響他現在對工作的反應,這是聯合報副刊的文章,並沒有說如何處理,只說後來他離職了.

所以說,要找出原因也很難.經驗與壓力恆在,如果不追究過去,也可以改善的,問題是他們要不要做,去找一種寄託,如學烘陪,韻律或瑜珈等等,這種人呀,是可以很深入學習的.

Q:我是第一次發問,小兒現4y”關於小孩會有戀物情形及剝手指的皮(是同吸吮手指同意思?)該如何導正呢?看到您回覆大家的問題中,提及要追溯至6y前...我細想我和先生是不吵架的也没在他睡時偷跑等問題,只有在他2.5y時送他去念蒙式的1-3教室,那時他每天早上上學都會哭(因老師說是正常,是分離焦慮也就不以為意)後來是因腸病毒才終止上課,期間他哭了2個月!!我不知是否是這原因直到現在,他從3.5y正式上學後也是哭了二個多月,現已正常没哭了,但有時會要求不要上學...到底該如何?謝謝您!

A: 孩子四歲啦,戀物還好啦,但剝手指就不可以.你仔細觀察他,聲音的遊戲會了嗎,語言發展好嗎?老師與他互動的情形如何呢?他是屬於依賴的孩子嗎?(關於依賴我說過很多次,你可以搜尋看看),如果不是,哭二個月就不正常.沒關係,你把問題說詳細些,我會幫你.

Q: 您指的語言發展是語文的拼音嗎?如是,那他是完全不會!(因他們學校的拼音是4y(約中班)才開始的,所以我認為不需push孩子,也就沒有訓練他,會不會這樣的錯誤觀念而耽誤了?而學校的說法正確?),看2月份大哥的文章中提到孩子的聽覺敏感期在2.5y到3.5y,那他4y是否就已錯過了?

對於生活中的語言陳述,他是沒問題,他現在可是很會把家中大小事都和老師報告的年齡呢!和老師的互動也可以,很喜歡老師(除了老師有請他罰座的那天,他訧會說不喜歡老師)所以基本上和老師互動是可以的.他剝手指皮的毛病似已成為習慣,只要沒事就看到他在剝皮現在還剝到腳指去了,要看醫生嗎?

至於說到依賴-他是個依賴的男生,很黏我!可以如何增加他的獨立性呢?(您寫的依賴文章我找不到吔!)

感謝大哥,再次麻煩了!

A:Sorry,我的電腦有問題,會無預警關機,所以很難上網及回覆.
拼音你可以自己帶,不需等學校教,現在做還來得及的.
剝手指皮確是會成習慣,但與壓力不必然有關係.如果不是有富貴手之類的話,就不需看醫生,也不能講他.我教你一個方法,治療富貴手也有效,你去摘芭樂葉子約二三十片,用水煮開後滾個十來分鐘,放溫後水是綠色的,請孩子雙手下去浸個二十分鐘,有脫皮的地方就會變綠綠的,幾天後,就會汰舊換新.然後你跟他說,如果手癢就來泡綠綠的水.慢慢地把這個習慣改掉.
至於依賴的文章,看有沒有媽媽幫忙啦.我怕電腦再關機,目前飛快打字中.還有,可以用問題搜尋,打上我的名子,時間約在四五月間吧,應該可以找到.


我要去游泳---害怕 ( 4歲)
Q:我家這隻OO4歲,每年夏天都會帶他去渡假
他嘴裡總嚷著:我要去游泳
但真的一到泳池畔,他總是又哭的呼天搶地緊扒住我
無論如何都不願下水,寧願在池畔當烤鴨
真的快氣死我了!
而且他很怕孩子之間的推擠,
在兒童池孩子都玩的很瘋,難免會碰撞或噴水,此時他就會哭的哇哇叫,一個不算小的男孩耶!
那時我真希望自己是隱形人.
還有渡假的地方有大型的彈跳床,
他也不敢玩,上去跳沒兩下看到其他人向他逼近,
他就趕緊溜下來,我問他為何不玩?
他說怕那些妹妹會撞到他,他怕跌倒
我的臉上頓時出現3條斜線,
到底是怎麼搞的?我兒子怎麼會這樣?
我常覺得他很掃興,這樣也不敢,那樣也怕,
虧他還長的又高又壯,怎麼跟他的行為都兜不起來.
看別的孩子比他小的,都玩的好開心,
也不怕哥哥姊姊擠他,怎麼他一個大個兒就怕東怕西
這樣的個性,會喪失許多體驗不同經驗的機會,
真希望他能有所改變,能真的享受玩的樂趣,
而不再認為那是一種壓力.

A: 好的,我隨便說說,你自己去想.
孩子天生是不會害怕的.但孩子會害怕,那是有一些不正常的經驗,大部分來自成人的暗示與恐嚇(不乖就抓到警察局,再不睡虎姑婆就來找你了),當然害怕也有正面價值,淡大部分是屬於負面的影響.

解決害怕的方式
面對現實,充分了解現實(例如怕黑,帶他去房間開燈,說房間哪有甚麼,把床單掀起來讓他看看床下,說,又沒有東西何必怕),
讓孩子了解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害怕而已,而是如何來應變.
成人不要給孩子無謂的暗示或恐嚇.

以游泳為例,
在家就要給他心裡建設,要游泳要先學會低頭洗頭,把頭低下來,前面的頭髮弄成尖尖的,要用嘴巴呼吸,就把水沖下去.等到會了,也可以帶泳鏡在浴室裡憋氣,做水母飄.
如果已經到渡假地點了,可以故意去潑他水,鼓勵他來潑你,你就邊唉唉叫邊閃躲,他在彈跳床上跳,你就讓他跌倒,自己也故意跌倒,幾次之後就可以改善.
孩子因為不了解過程而害怕結果,當他發現結果並不可怕,就會樂在其中.

Q: 本來這幾天就想寫信給你,看到有類似的問題,就在這裡問吧!

上個星期某一天,我放了打擊樂的cd給2個女孩聽,然後我就到1樓曬衣服,曬到一半,聽到2個人都哭起來了,我以為2個姊妹吵架,繼續曬我的衣服,等我曬好回到3樓房間,才知道他們覺得音樂很可怕,害怕的哭了。

我問明白後,馬上找到同樣的曲目,抱著2人再聽一次,然後我請他們想像曲目下可能的意境,並且說這是音樂的表現,沒有關係。

但是,這一個星期以來,2人都變的膽小,在家裏也不敢獨處了,比方說我要到房間拿東西,2人都跟在我後面,說要陪我。他們睡覺時也不肯讓我先去洗澡或做別的事。

我知道成人不要給孩子無謂的暗示或恐嚇,但是他們會從其他人身上聽到,比方說昨天我和一個朋友載著小的,小的要我抱,我說:媽媽在開車不能抱抱,會有危險。朋友就接著說:媽媽開車抱你會被警察抓走喔....

還有我們家的girls各有一件小被被,睡覺一定要抱著,甚至要上學時,眼角如果又喵到,還要帶去學校,大哥在回覆OO的留言時說不用戒,可是大哥問到6歲前是否有大人吵架或是睡覺時出去的狀況,我是不曾在他們睡覺時外出,但是...吵架是有啦,那現在我該做些什麼?

最近我們這幾個小朋友相處,還是會出現【罵人】的話,可是小朋友說完會接著說:我是在罵我自己啦!這樣的話,大人需要繼續【處理】嗎?

A:如果我是你,馬上把家裡的鍋碗瓢盆翻個面,拿雙筷子給他們敲個夠.甚至錄音給他們聽.你可以試一試,不過真的很吵.

你也可以鼓勵他們,誰要去房間幫我拿甚麼東西,去商店自己站在門口,鼓勵他們自己去買.這樣問題就可以慢慢解決.

至於小被被的問題,你現在有比較尊重孩子了,給他們獨立及選擇,慢慢來,少吵架,就會改善啦.

還有罵人,他自己知道不對,反正是罵自己,隨她去吧.


黏人的小孩 ( 2歲)
Q: 歹勢啦!素未謀面厚顏請教.
小女2.1歲,打出娘胎都自己帶,全家人都對她關愛備至,可是她很黏媽媽,例如爸爸和她在客廳玩得父女皆開心,
可是她突然就會問媽媽在哪裏?然後咚咚咚跑過來看媽媽在做什麼,才能安心的再回去玩.頻率約30-40分鐘一次
why?這是沒安全感的表像嗎?我們夫妻曾在她4個多月大時在她面前大吼鬼叫,僅此一次絕不二過,她1歲前不會這樣,家裏誰帶她都ok.從她1.3歲住院3天回家後情況一直日趨嚴重.如果這是她性格的一部份,我會全心的接納她,我只是擔心會不會有我所忽略的無知而沒有幫助她

A: 我好像還沒跟這裡的人碰過面.
你孩子的現象不是沒有安全感,而是還沒有擺脫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多在一歲半到二歲半之間,以為媽媽離開就再也不會回來,
慢慢的才能理解還是會回來.
你可以買一個物品放進去的盒子(例如上面幾何形狀的空圖形,及一些幾何形狀),當物品放進去後,有門可以打開將物品拿出來,但需不透明的.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東西看不到並不表示不存在.

Q: 我的女兒2.2y也很黏人,2歲多了整天還要吵要人抱,不抱她也哭,看不到我也哭,而且脾氣很不好,如果罵她她會生氣然後不理妳,要不就哭得很大聲,我很少大聲罵她,也很少打她,不過有時候被她的哭聲真的是吵到快受不了.跟她講道理,她都說不敢了,但是不到3分鐘就忘了,有時候哭到我不想理她,她就愈哭愈大聲,甚至哭到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辨,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她不要這麼愛哭呢?

A: 我想你的孩子應該很會說話.
要注意喔,
這是依賴初期的前兆,
固執,黏人,壞脾氣,你想想,他是不是都要你幫他做事或陪他.如果你順著他,沒一會兒他又有別的花樣了.
慢慢來吧.
這樣的孩子需要更多尊重與鼓勵.
首先,你每天與它握握手說,早安.
多給他選擇的機會,例如,你要現在洗澡還是等一下,要吃飯還是吃麵….
多鼓勵他自己做,例如,你應該不會自己洗手吧.我想你應該沒辦法自己走回家吧…..
這樣去做,你會發現他愛哭的頻率越來越少.

Q: Dear Jack,
謝謝您的回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公公太寵她了,她要什麼我公公都順著她,生氣的時候還會打我公公出氣,
我會跟她說小朋友不可隨便打人,這樣沒禮貌,所以她都會在我沒看見的時候偷打阿公.
而我公公也被她打得很高興,還說她孫女怎麼這麼聰明,我都快氣死了.

她比較不會要我或我婆婆幫她做事,因為我們比較不會順著她,她只會去叫阿公做.
像我會跟她說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好,她就會去叫阿公收,還在旁邊說要收乾淨.
如果這時我跟她說不可以叫阿公收,要自己收才可以,她就會哭了.

我現在幾乎每天都為了她不吃飯都要跟她大戰,不過都是她贏(哭到贏),她會一下跟妳說要看
卡通,一下又跟妳說要阿公餵,一下又要阿媽餵,一下又要爸爸抱,到最後乾脆趴下不讓我餵,
我也會跟她說妹妹長大了要自己吃飯了,她會跟我說妹妹不會,妹妹笨笨.
像她如果要人抱的時候,我會跟她說妹妹是小朋友了,不能一直要人抱,會被別的小朋友笑,
她會跟我說妹妹腳酸酸了,昨天我婆婆跟我說她一直吵,所以我婆婆只好一手炒菜,一手抱她.

而且我覺她好像很沒有安全感,睡覺時一定要你的身體碰到她的身體她才會安心睡覺,
如果你起來,她馬上就跟著你爬起來,所以我覺得她的睡眠品質很不好,因為我看書上說,小孩要常給她
擁抱才會有安全感,所以她從出生時,只要一哭我就會去抱她,常常讓她睡在自己身上,等睡著後才把她
放下,一直到快一歲才沒有,不知道要怎麼做才會讓她有安全感一點.

其實有些事她還蠻喜歡自己去做的,例如洗手,刷牙,吃飯等等,但是她如果想要撒嬌的時後,她就會跟我說
"妹妹不會""妹妹笨笨",真不知該怎麼辦.

再麻煩你幫我決解一下,謝謝囉!

A:哇塞,好棒的阿公喔.他好幽默,會刺激妳女兒打他(因為無法答辯),別生氣,繼續呀,對孩子有好處喔.

我覺得妳的問題可以在網上說,就不回妳信箱了.
妳的孩子有些依賴,但不嚴重,吃飯問題,讓他自己盛飯,愛吃多少就吃多少,慢慢的就可以改善.

婆婆也好厲害,可以一邊抱一邊炒菜,真是非常好的老人家.很感動耶.

至於安全感的問題,就是要尊重他,握手,親親,然後給他心理建設,說,你先睡,我很快就來陪妳喔.這些步驟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請教Jack,有關孩子躁動問題 ( 5歲)
Q: 我的女兒現在5歲半,她出門在外總是動來動去,上課也是。
身體好像很緊張,必須藉由晃動紓解。
我問她為什麼動來動去,
她說:身體會酸,動來動去比較舒服。
平時她的運動量應該也夠啊!
請教您,我可以如何讓她舒緩下來呢?
謝謝!

A: 在家應該也會動來動去吧.
老師教的可以吸收嗎?
如果可以,就沒問題了.
我有說過孩子的類型,
你可以參考.
運動方向有做嗎?可以提昇專注力喔.
帶她去跳芭雷或民族舞如何,這是她的最愛,
有漂亮的腳尖,彎彎的腳勾,
是可以舒緩的.


請教Jack,有關孩子對聲音的恐懼的問題
Q: Jack,您好!
小女兒2歲10個月,從小對聲音就很敏感的她,前陣子雷聲較大且來的突然,因和阿公在別人家,他因恐懼而哭泣不安一直吵著要回來我身邊,阿公在無法安撫她的情況下,就大聲斥責她.
後來他常常嘴裡念著昨天下雨打雷(其實昨天根本沒有下雨)
最近的天氣經常有雷雨,我才驚覺她竟然因雷聲而全身發抖,昨午才因雷聲而不敢入睡,小手钨著耳朵,都不敢放下,好不容易睡著了!一醒來就钨著耳朵衝下床說打雷(當時已無雷聲),要她放下來,她就一直哭一直尖叫,情緒完全失控,完全不聽我們說.
心理醫生建議用繪本去帶她,但似乎沒有用,後來用yoyo的蛀牙怪人和她談,當時他就ok了!但隔天就沒效了!
以前她不會這樣的!還很喜歡下雨玩水呢?
看她因恐懼而全身發抖,真的很令人心疼!
請教您,我要如何讓她的情緒控制下來呢?
謝謝!

A: 就按照OO說的去做,她講的很對喔.
利用下雨天機會教育一下,
讓她看閃電,還可以決定是大雷聲或小雷聲,
要不要把耳朵遮起來呢. (原文如下)
(我兒子2.6歲,跟你女兒一樣怕雷聲,前幾天那次的大雷也把他嚇得當晚睡覺時一定要我幫他捂住耳朵才肯入睡,不過也是睡一半發現我的手離開他的耳朵就又大哭(因為我的手粉酸...),後來雨停沒打雷了,他還是這樣反覆數次嚇醒(約15分鐘嚇醒一次)

我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就索性把他喚醒,慢慢的跟他說"OO你聽看看,外面已經沒有下雨了,你知道的,只有在下雨的時候才會有閃電跟打雷,對不對?現在外面沒有下雨的聲音,所以也就不會再有閃電跟打雷了,你不要害怕,安心睡覺吧,媽咪會陪著你的...."

可能是今年下第一場雷雨時,我很開心的帶著OO在窗戶邊簡單介紹了這大自然下雨--閃電--打雷的連續現象(那時雷聲並不大,OO反應正常&覺得這自然現象十分有趣,那天在窗戶邊足足看了半個多小時的閃電打雷),也可能是他已經很清楚&理解這連鎖過程,所以當我這麼安撫他的時候他蠻能接受的,一會兒就入睡了,之後也沒有再嚇醒

我現在是教OO碰到打雷的時候如果怕聲音太大,就將自己的耳朵捂住,不過說真的,一旦大閃電出現,他還是先大聲呼叫媽咪(小閃電時他的反應還算鎮定);或許你也可以試試教他下雨--閃電--打雷這種自然現象,可能會有點幫助

另外,你女兒會如此驚嚇會不會多少有受阿公斥責影響?基本上我是認同雷聲的確是很嚇人的(我長這麼大了也還常會被嚇到),所以對於小小孩來說,害怕恐懼更是正常的現象,我們先以同理心體諒&慢慢耐心安撫,應該就能慢慢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