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金光頭ㄟ丫娘

日期

#Tag

弱視可以治療 讓孩子清楚看未來

2009年12月13日
公開
58

●方怡謨   「弱視」是最常見,但也是最容易被誤用的名詞。一般人總認為視力不良即是弱視,這種觀念在醫學上是不正確的。在醫學上,「弱視」是指眼球本身並無任何器質上的病變,但用任何鏡片矯正皆無法使視力達到正常標準。所以一些眼睛構造異常,如老年性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所造成視力變差並不能稱為弱視。   為什麼會產生弱視呢?根據研究,人類視力發育並非一生下來便擁有一.○的視力。在出生後,藉著視網膜得到清晰影像的刺激,會促使人的視覺神經系統繼續發育以至達到成熟。一般而言,出生至三歲是人類視力發育最重要的階段,其後至六歲視力仍繼續發育,到十歲以後視力幾乎已經定型。也因此零至六歲可說是視力發育的「黃金時間」,如果在這段時間視網膜沒有得到清晰影像的刺激,使得視覺神經系統沒有充份發育,便造成弱視。   那些情況會剝奪視網膜造成清晰影像,而導致弱視呢?一般而言,斜視、高度近視、遠視、高度散光、兩眼不等視、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眼皮下垂等都會影響視力的發育,而造成弱視。   由上述得知,弱視是視力發育的問題,且有其治療的「黃金時間」,一旦錯過這段時間,則對弱視的治療只有徒勞無功。為了避免您的小孩「輸在起跑點」,對於弱視的篩檢與診斷就顯得非常重要。   由於幼童視力不易測量,有時想睡覺,也可能是不專心、不合作等,皆可能影響視力的測量。因此,單以最佳矯正視力的結果來判斷是否有弱視,有時並不十分恰當,對於完整的弱視檢查除了最佳矯正視力外,應包括亂點立體圖、眼位檢查、遮蓋試驗、睫狀肌麻痺後屈光檢查及眼底檢查等項目。其中亂點立體圖檢查對弱視幼童非常重要,因為不但可檢出兩眼共同視機能異常者外,對於小角度內斜視及不等視性所造成的弱視,更有極高的診斷價值。   目前常用的亂點立體圖有NTU三百秒及TNO二百四十秒,其操作相當容易,幼童只須戴上紅綠眼鏡,便可在特殊的卡片上看到圓形、三角形…等立體圖案。一般而言,三歲以上正常幼兒用亂點立體圖來測試,九十七%以上可通過,如果受檢幼童亂點立體圖不能通過,則必須詳細檢查原因,因此是篩檢弱視重要的工具。   對於遠視、不等視等造成的弱視,通常需要配戴適當眼鏡;而斜視性及不等視弱視除了配鏡外,有時也須合併遮眼治療。其原理不外乎是要促進視網膜有清晰影像,以治療弱視。   有些家長存有「年紀太小不要戴眼鏡」這種不正確觀念,以致延誤治療時機,這是相當可惜的。此外臨床經驗顯示,對於戴鏡、遮眼治療效果不佳的弱視幼童,輔以「弱視訓練」常有很好的效果。   「弱視」是一種可治療的疾病,前提是要能早期發現。   如果您的小朋友看東西不清楚,看電視距離愈來愈近,甚至瞇眼、歪頭,走路常跌跌撞撞,拿東西距離抓不準時,家長就應該要注意小孩的視力是否有問題,盡早帶到眼科檢查。一般幼童即使沒有上述症狀,在五歲之前也至少必須做一次視力檢查及立體感篩檢,以免小孩因「弱視」而輸在起跑點。(本文作者為台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快樂作自己!~從孩子教育談起

2008年11月11日
公開
54

「越乖的小孩“傷”越重,叛逆的小孩反而比較健康。」 一個敢「排除眾議」,勇於追求抱負、理想的孩子 會比一個順從、不善表達的孩子 身心更加健康、愉悅...... 很多大人之所以不快樂的最大原因就是: 『無法真正的做自己...』 以下文章摘自:賽斯逍遙遊部落格 從教育孩子談"關於如何追求快樂": 父母要以雖然孩子的功課不怎麼樣,但很善良厚道、樂意助人為傲 而不以孩子的功課頂尖,卻自私自立、心胸狹窄為傲。不要因為孩子總是聽話 順你的意而高興,而是為孩子的獨立、有主見,即使帶點叛逆而感到高興。 成績的好、壞,絕不代表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一個功課平平、有情有義 說到做到、懂得用正面思考的人,絕對比一位功課好,但卻是錙銖必較、格局小、甚至為非作歹的人更“成功”、更有價值。 「越乖的小孩“傷”越重,叛逆的小孩反而比較健康。」一個清楚知道自己的 天份、愛好,而敢「排除眾議」,勇於追求抱負、理想的孩子,會比一個順從、不善表達的孩子(不懂得“反彈”,所以會得“內傷”),身心更加健康、愉悅。 「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愛,勝過對他的期望與要求。」───孩子往往只 感受到父母“有條件”的愛:當你功課好、表現好、很聽話時,我才會疼你 愛你、以你為榮。 真正無條件的愛是:不論你“表現”如何,我都愛你,只要你健康、快樂就好;進而幫助孩子找到他的專長,並且鼓勵他去發揮。一個對自己有信心、肯定自 己的孩子,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他都會是個很棒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可以 很放心。 「大人要跟小孩子“學習”的地方更多。」───小孩子的天真無邪、無憂無慮、誠實善良、活在當下、直心、快樂、真實、信任、好奇……等特質,是在 大人身上很難找到的。 有時在想:大人有什麼資格教孩子?“教”的越多、“管”的越緊,孩子越不 快樂、或變得世故圓滑。因為他想做的事,可能會被父母否決,漸漸地,孩子 們臉上的笑容減少了;而說話誠實,可能招來責罵,於是孩子慢慢學會了“戴 上面具”,說些言不由衷、討好奉承的話。除此之外,孩子若是看到大人只會 為金錢在打拼,生活是嚴肅刻板、沒有樂趣,而他實在不想成為一個人生只有 責任、義務,卻沒有歡笑、活力的人,所以他會「不受教」。 換個方式對待孩子吧!多傾聽少說教、多稱讚少責備、多尊重少反對,不要強 行干涉、過度保護,只要在旁邊稍微“輔導”、“扶持”一下,也讓自己的生 活更快樂些(讓孩子看到你的笑容,他們自然而然會想親近你),那麼相信親 子關係會更融洽。而由於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支持與鼓勵,讓孩子做有興趣 擅長的事,他的“表現”反而會更好。如果“真”愛你的小孩,就信任、 尊重他吧!讓他可以真實的“做自己”,那麼他將成為一個很棒的孩子,而未 來也會是個快樂的大人。(很多大人之所以不快樂的最大原因就是:無法真正 的做自己。) 小賽斯:我們都是人生旅途上的過客,各自不同的“人生課題”要去克服與完成。感謝今生的緣份,不論其過程是琴瑟合鳴、貌合神離、氣味相投或是爾虞 我詐等等,既然大家都是“有緣人”,就把這“殊勝”的緣份,當作是種學習 與成長、善緣或是逆增上緣,一起走過這酸甜苦辣、百感交集的人生之旅。誠 心的祝福今生每個與我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的人:健康、平安、喜樂、自在!

擁有育兒好心情

2007年08月28日
公開
48

從福氣圓圓媽那裡分享過來的 ===感謝雅雅媽分享喔== ------------------------------------ 擁有育兒好心情 「我也不想打孩子、罵孩子阿!但是常常就一把火氣上來,很難不發出去!」這是許多父母親的苦處。面對孩子製造的問題和麻煩時,特別容易火爆處理,因為自己心情被弄得亂V糟。   是不是“擁有育兒好心情”,我們採取的管教作法上面,就會截然不同了呢!的確是唷!當我們心情好的時候,總是會多點耐心或多點巧思,想要化解孩子製造的問題;當我們心情惡劣時,卻只想採取打罵那些負面作法。   怎樣擁有育兒好心情?提供一些方法如下∼ 1.當孩子製造出麻煩問題,令你感覺生氣時,請先告訴孩子:「我現在很生氣,你先等我十分鐘,讓我冷靜一下。」然後跑回房間猛做深呼吸,平復自己的情緒再去做處理;如果孩子年紀太小,對他這樣講聽不懂時,父母可以直接去別的地方冷靜冷靜就可以了,並不用先跟孩子說這句話。 2.平時就先教養出有禮貌、嘴巴甜的孩子:當你心情不好,會因為孩子說「喜歡你、謝謝你、對不起」這些話,而容易平復自己的心情喔! 3.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平時不要常常打壓孩子、否定孩子之外,也常要對孩子說說自己內心的想法。如果孩子做出每件事情,不是只有表面那樣的簡單,你能知道他內心真正的想法,就較不容易感覺生氣;有時候我們發現孩子心懷好意,只是做完後失敗了,剛剛卻已經責罰了他,是不是常感到無比的後悔呢?   例如:瓜瓜很喜歡幫我們剝豌豆夾,我們知道他是想要幫忙,而不是想玩耍浪費食物,如果他剝不好我們也不會感覺生氣,反而還會一直說他厲害,更積極教他怎樣可以剝得更好。萬一情況倒反過來,看到瓜瓜拿豆莢去亂折,孩子還不會表達,父母親也不懂猜測真實情況,我們將因此失去掉一個「剝豆莢的好幫手」。 4.把孩子假想成是「重要客人」的孩子:對於重要客人的孩子,當然你就不會打他罵他來處理問題,其實人類都有種潛能,遇到不能打罵生氣的大前提下,還是可以把問題處理得很好哩!這時候你還會嚴格要求自己要“平心靜氣”來處理。 ∼先有好心情,再用對方法,才能輕鬆處理惱人育兒問題喔! ∼希望大家都是用理智來解決問題,不是用情感來解決問題,才不容易造成遺憾。

哭給孩子看

2007年08月28日
公開
50

===感謝雅雅媽的分享=== ------------------------ 哭給孩子看∼特殊調教法 《訓練孩子同情心,解決問題能力,探索孩子內心世界,父母也藉此反省平時對待孩子是否用對方法。》   瓜媽從小就是很愛哭,直到結婚還是三不五時眼淚\就滴下來。很多父母不願意讓孩子看到自己哭,因為哭向來是象徵脆弱,怕孩子會覺得自己依靠的是脆弱的父母!   但是我就愛哭嘛∼!常常看到感動的事情,連太開心也會哭,並不只是難過才哭,有時候免不了瓜瓜會剛好在場。   一天我突發奇想,既然我現在哭了,淚流滿面,那就趁機來試試看這孩子的反應好了。「瓜瓜∼你看,媽媽哭了!」我還特地跑去叫瓜瓜看我哭的樣子。瓜瓜不但不會笑我,他第一次看見我哭的時候,被嚇呆了!突然他跑去抽一張衛生紙,又跑回來,直接幫我擦眼淚\,就像我平常對他做的那樣子,瓜瓜原來是很體貼溫柔的小男孩喲!   但是我給瓜瓜看到哭也是久久一次,第二次我在瓜瓜面前,從廁所走出來關上門的時候,夾到手指頭痛得眼淚流出來,非常痛苦、忍不住還是哭。瓜瓜看到想了一想,竟然在旁邊搞笑,逗我笑,就像平常瓜外公外婆逗瓜瓜笑的方式,我有看過的,一模一樣,他用自己知道的方法,來逗我笑,結果我還真的看到笑出來。這次我了解到,瓜瓜會使用他知道的「快樂」的方法,來讓一個原本哭的人,笑。   第三次我看到感動的文章,邊哭邊走去跟賴皮鬼瓜瓜說:「你玩具都不收好,媽媽收的好難過,你看我都哭了。」然後繼續哭我的。瓜瓜邊收玩具邊看我還有沒有繼續哭,等他收完玩具我就笑了。從此瓜瓜學會自己收玩具!   由於工作上面的關係,常常跟家長聊天聊聊,家長就哭了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由於如此,讓我曾經看過,媽媽哭給孩子看的時候,那孩子...竟然跑過去打媽媽;也曾經看過,哭給孩子看的時候,那孩子在旁邊笑;還有看過不敢靠近正在哭泣的媽媽的孩子。怎麼會差這麼多?你能看出原因嗎?

除盡言語中的刺

2007年08月27日
公開
37

●●●感謝福氣圓圓媽分享,看完真的心有戚戚焉~●●● 前天,停車在一棵老樹下,老樹上攀著枯死的九重葛藤蔓。 剛好有一小段樹枝斷裂掉落在引擎蓋上,一時心懶,不想下車拿開, 便讓它隨著車行而自動抖落。 沒想到,今天,先生告訴我,輪胎被一根小刺刺破了。 他還特別把那小截刺拿給我看。 真的,那麼小小的根不起眼的刺,恰恰就刺入了輪胎最薄的部分。 車行說,這個部分沒法補,因為在胎壁最薄的地方, 補了也承受不了胎內的高壓,而會有爆胎的危險, 所以只好整個輪胎換掉。 看著這根半公分不到的小刺,很難想像就這樣毀了一個厚重的輪胎。 先生說,他原先不以為意,隨手一拔, 沒想到隨之而來的便是極細但很明確的洩氣聲。 氣雖然洩得慢,一旦洩盡,就麻煩了, 所以趁著還有氣的時候,趕快開去車行。 我把這根小刺,放在心頭,提醒自己,再怎麼深的情誼, 也有不堪一刺的部分。 言語中的小刺看似無關緊要,實則不可輕忽; 與人來往,最好能除盡言語中輕忽之.......刺。 一根刺與一個輪胎,不過是生活中的一件小插曲, 然而卻在我心頭泛起一陣漣漪。 人與人之間,有時自以為交情深厚,因此不免在言語間彼此笑謔。 一不留意,一點言語上的輕忽就恰恰刺中對方最在意的地方, 於是友情的氣漸漸消盡,終於成為不再交心的陌生人。 車輪可以再換一個,朋友似乎也可以再交往,但總有什麼是無法追回的。 車輪可以再換一個,只是現有的車輪已非先前的車輪; 朋友也可以再交往,只是新人已非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