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瑪麗亞

帶狀疱疹口服藥「鎮頑癲」 獲核准

2006年05月25日
帶狀疱疹口服藥「鎮頑癲」 獲核准

記者沈尚良�台南報導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其所引發的神經痛,讓人感覺有如火燒、刀刺,甚至連衣服摩擦、臥床或風吹都會痛,有的患者持續經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過,可選擇的止痛藥物不多,疼痛成為患者的最「痛」。
一名56歲的婦人三個月前突然右側腰部疼痛,本以為「閃到」腰,數天後卻發現腰間皮膚出現一群小水泡,診斷為帶狀

疱疹。經治療後水泡已癒合,患者就不再追蹤,但右側腰部疼痛卻持續不斷,晚上甚至疼痛到無法入眠。忍了兩個月再就醫,後來以新藥「鎮頑癲」(Gabapentin)治療疼痛痊癒。

奇美醫院皮膚科醫師林欣儀指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不容易治療,無論單獨或合併使用止痛劑,可選擇的很有限,包括:三環抗憂鬱劑、鴉片類藥物、阿斯匹靈、辣椒素等。其中,三環抗憂鬱劑有心臟方面副作用,鴉片類有成癮性的隱憂,而阿斯匹靈與辣椒素對此類疼痛改善不大。

至於新藥「鎮頑顛」,其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對疼痛反應具重要地位的鈣離子通道。林欣儀說,國外文獻指出,在帶狀

疹急性期的疼痛,服用單次900mg經一個半小時就有明顯改善,降低疼痛嚴重程度達66%,且不經過肝臟代謝。相較於其他藥物臨床醫師擔憂會有史蒂溫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發生而導致死亡,鎮頑顛在國內未曾有過,安全性及療效被肯定,也是目前唯一FDA及衛生署通過用於帶狀 疹後神經痛的口服藥。

急性帶狀疱疹發生率與年齡高度相關,老年人發病的機會可高達10倍,免疫功能不全的病人發生率也比常人高。患者通常會有疼痛與異常感覺的先兆,幾天以後會出現單側的水泡狀疹子。

林欣儀說,如果疼痛在水泡癒合後仍持續一個月以上,就是有帶狀 疹後神經痛的慢性併發症。約10∼20%病患會有帶狀疱疹後神經痛,50歲以上提高到60%,大部分皆可緩解,但仍有10%老年人會持續六個月以上,甚至數年。

【2006/05/25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