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產前產後走一回

2010年11月06日
小媽報你產前產後走一回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產前產後走一回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產前產後走一回

做人的原則


習慣性流產婦女氣虛血瘀 易致不孕2010/10/25【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多次流產可能導致不孕問題。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羅明宇表示,門診中一名30歲女性因為多次流產,而導致不孕。也曾到過醫院檢查診斷為輸卵管阻塞,前來中醫就診,臨床辨證研判屬於氣虛血瘀問題,治療採取補氣養血、活血化瘀方式予以治療。

羅明宇醫師表示,患者自訴因多次流產而導致不孕,曾到過多家醫院就診都診斷為輸卵管阻塞。前來中醫就診,臨床診察時可見患者表現為乏力,時有頭暈,月經量少,色紫黯多塊,舌質暗有瘀斑,脈細澀。研判患者不孕辨證屬於氣虛血瘀問題,因此採取補氣養血、活血化瘀方式治療。

醫師表示,針對這名患者,處方用加味桃紅四物湯,組成包括赤芍、當歸、川芎、熟地、桃仁、紅花、三棱、土鱉蟲、雞血藤、丹參、黃耆、黨參、肉桂。採取1天1劑,連續服用10劑。之後患者已無頭暈乏力感,月經第一天量多,有大量血塊流出,次日經量轉少,血塊漸無。之後調理過程,做了輸卵管通水試驗,也顯示患者輸卵管已經通暢。

持續以補益氣血藥物調理,連續治療3個月時間,後來終於成功懷孕,相關不適症狀也有效改善。

---------------下一則--------------- 
想當媽媽 O型懷孕要趁年輕2010-10-26 中國時報 陳文和�綜合廿五日外電報導

科學研究首度指出,女性受孕的機率可能與血型有關。美國研究團隊廿五日在「美國生殖學會」丹佛市年會發表新研究,結果發現O型血婦女隨著年齡增長,排卵數量與卵子品質都低於其他血型女性,較不易受孕。而A型血女性排卵數量與卵子品質則都高過其他血型女性,懷孕機率最高。

此研究結果似乎暗示O型血女性若想要生小孩,宜早不宜遲。不過,專家表示,做此建議之前,還需要完成更多相關研究。

由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奈加特(Edward Nejat)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以五六○位平均年齡卅五歲以下的婦女為研究對象,她們都曾在耶魯大學試管嬰兒胚胎植入計畫處,或紐約市孟岱菲瑞(Montefiore)醫學中心接受不孕症治療。

研究發現,O型血女性濾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簡稱FSH)分泌量遠高於A型血婦女,超出正常值(十mIU/mL)的機率達到其他血型女性的兩倍,而專家認為,FSH高過正常值,是卵子數量偏少的關鍵指標。

據婦科醫師指出,濾泡激素是腦下垂體分泌來促進卵巢濾泡成熟的激素,在月經第三天測量血液中濾泡激素的濃度,可用來預估受孕能力。一般來說,當濾泡激素不高於十mIU/mL時,表示卵巢功能相當不錯,能夠自己排卵。

奈加特指出,A型血婦女體內帶有A抗原,而O型血女性體內則缺乏A抗原。A抗原似乎能保護A型血婦女,使她們的濾泡激素分泌不致於大幅超過正常值。不過,O型血女性成功受孕其實比比皆是,而且影響受孕的因素不勝枚舉,其中還包括年齡、體重以及有無飲酒習慣等。

---------------下一則--------------- 
女性體重 影響受孕2010/10/27【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女性體重過重、過輕都會影響受孕能力。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越增加,越不容易排卵,導致受孕機率大大降低。另外一項研究則發現,身體質量指數過高、過低都會改變卵子品質,若要接受人工受孕,女性身體質量指數決定胚胎存活率。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團隊比較輔助生育科技醫學會(SART)數據,研究人員比對女性身高、體重,及月經生理周期。結果發現,越肥胖的人越不容易懷孕。另一項研究則是美國哈佛大學與布里根婦女醫院研究團隊共同進行,他們依據不同身體質量指數,檢驗卵子品質,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過高、過低的人都比較容易產生不成熟卵子,接受人工受孕治療,這種現象會降低胚胎著床率、存活率。這些研究都發表於美國生殖醫學會年度大會。研究人員指出,希望可以透過研究讓更多不孕症患者,包括那些體重過重、過輕的不孕症患者都能得到幫助。

---------------下一則--------------- 

生產篇


生完立即哺乳 新手媽咪很憂鬱2010-10-25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政府頻推「催生」計畫,但真正願意生育的媽媽,卻未受到親善的對待。許多新手媽媽剛生完,醫院就硬把小嬰兒「塞」給身心俱疲的產婦照顧,造成大半的媽媽都有「哺乳憂鬱症」。有人忍不住在醫院大哭,不少媽媽都說,生小孩這麼累,以後不敢再生了!

一位婆婆氣急敗壞向本報投訴,指稱某大醫學中心對產婦很不人道,她的媳婦才剛生完小孩,醫院就把嬰兒硬塞到她房間,媳婦還沒奶就被迫要餵寶寶。等嬰兒睡了,又忙著熱敷按摩擠奶,還沒瞇一下,寶寶又餓哭了,看到媳婦累得不成人形,實在於心不忍。

最近剛生娃娃還在坐月子的黃媽媽,產前按部就班上了媽媽教室課程,心想已做了萬全準備,沒想到產後諸事不順。寶寶有黃疸,本身又奶水不足,搞了兩小時才擠出十CC,寶寶喝不飽體重一度縮水,嚴重的挫敗感,讓她忍不住在房間大哭,陪產的老公也跟著掉淚。

一位餵了寶寶四個月母奶的上班族劉小姐,陳述她的痛苦經歷,和她一起生產的媽媽,十個中八九個都有「產後哺乳憂鬱症」,大家都又累又氣卻不敢叫苦。因為好像沒餵母奶就是不愛孩子,讓泌乳不順的媽媽飽受壓力、充滿自責。

她說,現在的女性都在上班,生產前一天還挺著大肚子工作,經歷陣痛辛苦折騰,全身虛脫,還被要求馬上照顧寶寶,沒奶被逼著去餵!政府所謂的母嬰親善服務,只有對嬰兒親善,對媽媽一點都不親善。看到宣導母乳海報就一肚子氣,她說:「不管有沒有餵母奶,我還是很愛我的小孩!」

據了解,各醫院為配合衛生署推動的母嬰親善計畫,產後四小時內把寶寶送到媽媽身邊是「標準」流程,但有些醫院事前溝通不足,讓產婦有被整得累死的不愉快感受。

三總精神部葉啟斌醫師指出,生產對女性來說,是很大的考驗。一般來說,一半的產婦會出現「心情不悅、情緒低落」的情形,一成的產婦則可能出現產後憂鬱症,須好好治療;至於,哺乳是否容易導致產婦出現產後憂鬱症,醫學上並沒有相關的證據,不過,哺乳期間因泌乳激素上升,荷爾蒙變化確實會讓身體產生不適,需要家人多多體諒支持。

………………………………………
母嬰同室評鑑 反而嚇到媽咪2010-10-25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生完孩子應該是充滿迎接新生兒的喜悅,為什麼反而出現哺乳憂鬱症?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不諱言,餵母奶真的很辛苦,出現產後憂鬱的媽媽「確實很多」,此時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

產婦滿意度很高的台安醫院,最近才通過母嬰親善評鑑。護理部督導劉文琪表示,醫院知道剛生產的媽媽很累,所以母嬰同室是「鼓勵」非「強制」,但的確有些醫院的作業不是如此。

目前的母嬰親善醫院評鑑,規定產後四小時之內要把寶寶推到媽媽身邊才「合乎標準」。評鑑要求達成率是一成,但許多醫學中心為了讓分數「漂亮一點」,完全沒理會產後媽媽的身心需求,統統把小嬰兒硬「塞」給媽媽,來提高母嬰同室比率,不少產婦被折騰得身心俱疲,忍不住對醫護人員破口大罵。

劉文琪說,產婦在產檯上就做親子肌膚接觸,是國際的趨勢。產後越早哺乳越能促進乳汁分泌,但事前的衛教很重要。在台安生產的孕婦每次產檢時,都有專人衛教,讓媽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因此產後母乳哺餵率達百分之百,護理人員也會盡力協助,不會把照護重擔丟給新手媽媽一人扛。

長期推動母乳哺餵的高宜伶說,她女兒的老師生完寶寶,還躺在產檯上,醫護人員就把寶寶抱到她的胸前,讓母女獨處半小時。孩子依偎著她,「生命中重要的一刻」讓她深深感動,也成了她持續餵母奶的動力。

高宜伶表示,通常會讓新手媽媽最感挫折的,就是奶量不夠、訪客太多無法休息,家人支持不足、擔心將來小孩養育問題。

她說,吃母奶的孩子本來食量就很小,通常第一個月都是少量多餐,一兩小時要餵一次,媽媽直接哺餵比擠出來更好,寶寶一個月之後會慢慢適應,吃奶的間隔時間漸漸拉長,媽媽會更得心應手。

………………………………………
國健局:苦差事 家人支持很重要2010-10-25 中國時報 【邱俐穎�台北報導】

近年來政府不斷放送母乳的重要性,但「母乳對孩子最好」卻意外成為媽媽的緊箍咒,造成不少新手媽媽幾乎都要得了「哺乳憂鬱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醒,哺乳過程中家人及醫護人員的心理支持很重要,但目前護理人員在媽媽心理支持層面訓練仍不足,將再檢討改進。

國健局長邱淑媞表示,餵母乳是個苦差事,一天要餵上好幾次,連半夜也不例外,媽媽們常累到抱著孩子,邊餵邊打瞌睡。但換個角度思考,即使改餵配方奶,仍不免面臨奶瓶清洗問題,不管用什麼方式照顧其實都十分辛苦,所以母親才如此偉大。

「提倡母乳是希望給媽媽們在選擇哺乳方式前,提供足夠的資訊,因為一旦錯過就無法重來」。邱淑媞說,寶寶食用母乳及配方奶的益處、壞處都要告知,才能讓媽媽們在有充分資訊下做選擇。

「不過,現在醫療院所在哺育母乳上,知識推廣往往多於給媽媽的心理支持,才會造成在遇到困難時不知所措」。邱淑媞說,單單知識、技巧的傳遞,絕不足以構成哺乳成功的關鍵,有時旁人無心一句「你奶水好像不足」、「寶寶真的有吃飽嗎?」,就會無形帶給媽媽罪惡感。挫折感一來,乳汁就更加不足,讓媽媽對餵母乳就更加退縮。

邱淑媞說,針對媽媽的心理支持,未來將提供醫護人員更多的教育訓練,但家人的正向鼓勵也十分重要。新手媽媽有任何哺乳上疑問,可撥打國健局母乳哺育諮詢專線0800-870870詢問。

---------------下一則--------------- 

新生兒篇


喝母乳 可防第1型糖尿病 半歲前若吃配方奶或麥粉 較易誘發罹病-2010年10月25日蘋果日報【高麗玲╱台北報導】

醫界對普遍於兒童時期發病的第一型糖尿病原因仍不很清楚,美國一項第一型糖尿病大型研究初步發現,六個月內嬰兒若喝母乳,可預防第一型糖尿病發生,要是這段期間已喝配方奶、嬰幼兒麥粉,則較易誘發第一型糖尿病。國內醫師提醒,該研究雖尚未結束,但呼籲母乳最好能哺育到嬰兒六個月大。

美國研究
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昨舉辦糖尿病友活動,該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說,美國研究七、八千個都生下第一型糖尿病孩子的家庭,等媽媽再懷孕,就監測、分析環境中可能引發此病的因子,研究已歷時七、八年,預計明年完成。

染腸病毒也恐得病
羅福松說,研究將六個月內嬰兒喝配方奶、嬰幼兒麥粉當成因子之一,初步發現,六個月內嬰兒喝配方奶、嬰幼兒麥粉,較易誘發第一型糖尿病。此外,感染腸病毒克沙奇病毒、德國麻疹、巨細胞病毒,或維他命D不足,也可能誘發此病。

羅福松分析,現推測配方奶、嬰幼兒麥粉的分子結構,和胰島細胞表面抗原分子結構類似,嬰兒自體免疫系統會誤將胰島細胞表面抗原,當成配方奶的分子結構殺死,使得胰島細胞死亡,失去分泌胰島素功能,誘發第一型糖尿病。

六個月後再餵麥粉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內分泌科教授李燕晉說,此一推論雖尚無足夠證據,但小兒科醫師共識是六個月內嬰兒喝母乳,可預防第一型糖尿病,若迫不得已需喝配方奶,最好六個月後再餵食麥粉。

羅福松提醒民眾,婦女生下一名第一型糖尿病孩子,下一胎再罹患機會為百分之三至六,日前他曾經收治一家三名孩子都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應是國內首見;現尚無法產前篩檢此病,媽媽可多哺育嬰兒母乳,孩子若有多吃、多喝、多尿問題,應及早就醫。

第一型糖尿病 小檔案
◎原因:胰島細胞被自體免疫破壞,難分泌胰島素
◎症狀:多吃、多喝、多尿、體重下降等
◎發生率:40歲以下者,每年每10萬人口為1.5人,10歲以下者,每年每10萬人口為3~5人,約7、8歲發病
◎治療:現最有效方法是每天注射胰島素
◎注意:
.6個月內嬰兒喝母乳,可預防或阻止第一型糖尿病發生,該段期間若喝配方奶、嬰兒麥粉則較易誘發
.感染腸病毒克沙奇病毒、德國痲疹、巨細胞病毒等,或維他命D不足,有可能誘發第一型糖尿病
.病患按時注射胰島素並記錄血糖趨勢圖,好好控制血糖,可延緩併發症發生
資料來源:羅福松醫師、李燕晉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