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2013年08月09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食在有道理


茶喝多影響鐵吸收 紅茶最明顯2013/07/29【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塔夫斯大學營養科學研究員黛安•瑪凱提醒,喝太多茶影響鐵質吸收,紅茶尤其明顯。
對於想要懷孕的人,足夠的鐵質頗為重要。營養師提醒,缺鐵影響生育,不孕的女性透過抽血檢測可以明顯發現到鐵質不足,這時只要補充鐵質就可以增加受孕機率,鐵質不足會造成血管運送氧的功能變差,如此一來影響卵巢功能。

營養師表示,最佳鐵質來源除了動物肝臟,其次是牡蠣、貝類、內臟類、瘦肉,肉類中以紅色越深,含鐵量也愈多;乾豆及蔬菜是植物中鐵質最佳來源,其次如葡萄乾、紅棗、黑棗、全穀類,此類食品含鐵量多。但整體飲食仍需均衡。

營養師說明,一般人補充鐵質,可以先從食物著手,發酵豆類、味增、納豆、深綠色蔬菜等等,同時也要減少茶和咖啡的攝取,因為這類飲品抑制鐵質的吸收。若要喝也要等到飯後半小時再喝較佳。

如果發現持續缺鐵或貧血,要由血液專科醫師做鑑別診斷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貧血,再決定是否要給予鐵劑,不是每一種貧血都需要補充鐵質。

治療缺鐵性貧血不能光靠飲食,對於嚴重貧血的病人,應由醫師開立鐵劑補充較為理想;有些人對鐵劑可能造成胃腸不適可先少,量投予並配合含鐵豐富的食物,再逐漸增加服用約6個月以上。

【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雖然茶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少,但營養師建議孕婦別喝太多;美國營養師凱瑞安•詹寧斯表示,孕婦必須限制咖啡因的攝取,所以不適合大量喝茶。

凱瑞安•詹寧斯指出,茶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低很多,但孕婦及對咖啡因較敏感、容易失眠,容易緊張亢奮人,還是要儘量避免飲用太多茶或是含茶的奶茶等含咖啡因的飲料。

許多民眾有長期喝咖啡與喝茶習慣,但卻忽略喝水,反而讓缺水情況更嚴重,這也讓原本排便不順的情形,在缺乏水分的情況下,讓糞便乾硬情形更加嚴重,並使腸胃蠕動情形更差,孕婦也常有便秘問題。因此醫師特別提醒有長期喝茶及咖啡習慣的民眾,更需注意水分的補充。

醫師建議,喝水應多次少量,除非有從事大量流汗,單次喝水才需稍多,此時亦須視情況注意電解質的補充。如果心臟、腎臟功能不佳,醫師會特別提出水分限制的要求。

有些人認為咖啡因能減緩頭痛,但過量也有可能引發下一次的頭痛,因此不建議病患以咖啡、茶等飲料來紓緩頭痛。

---------------下一則--------------- 
忘憂湯降壓茶 幫老爸解疲勞【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

疲勞雖不是病,但長期累積,可能誘發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的健康問題。父親節即將到來,北市立聯醫林森中醫院區營養師周千欽教導民眾如何透過飲食,幫助父親消除疲勞、恢復健康。

周千欽說,維生素B群、C、E,以及適量的礦物質、牛磺酸、水分,可以幫助父親恢復元氣。民眾若出現疲倦、精神不集中等現象,建議可以多補充含有維生素B群的食物,例如糙米、全麥、燕麥、深綠色蔬菜、豆製品、瘦肉等。

維生素C、E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素,能幫助身體清除傷害細胞的自由基,減輕疲勞感。她說,鈣、鎂能安定神經系統、舒緩壓力、掃除疲憊,主要來源為深綠色葉菜類、乳品、優酪乳、豆腐等。鋅可強化細胞,幫助能量代謝,牡蠣、南瓜子、牛肉都含有鋅。

此外,鐵參與能量代謝,如果相關營養成分攝取不足,將影響氧氣輸送,使身體含氧量下降產生疲勞。為了替父親健脾補虛、清肝明目,周千欽推薦兩道食譜,包括忘憂雞湯,以及作法簡單的降壓菊杞茶。

周千欽說明,忘憂雞湯的材料包括雞腿2支、黨參1兩、金針1兩、銀耳0.5錢、枸杞0.5錢。先將雞腿去皮切塊,入熱水汆燙後,與洗淨的黨參、金針、枸杞及泡發後的銀耳,加水放入電鍋蒸熟,起鍋後,加入適量的鹽調味。

至於降壓菊杞茶,則是用菊花2錢、枸杞1錢,和適量冰糖。把菊花、枸杞洗淨,以熱水泡開,加冰糖調味後即可。【2013/08/02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連鎖店1杯大美式 咖啡因亮紅燈【聯合晚報╱記者張為竣/台北報導】

愛喝咖啡的上班族要注意!行政院消保處抽檢10家連鎖咖啡業者與超商發現,怡客咖啡的美式與拿鐵」咖啡因含量最高,一杯大杯美式的咖啡因高達310.264毫克,超過咖啡因單日300毫克的「健康紅線」。至於「紅黃綠」咖啡因標示情況,僅伯朗、怡客、萊爾富、OK便利商店4家業者全面於門市明顯處張貼標示,其他業者都未明確標示。

消保處檢測的業者包括伯朗、怡客、丹堤、星巴克、麥當勞、85度C以及4大超商。消保處長劉清芳表示,飲用過量咖啡不利健康,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一天攝取咖啡因300毫克以內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消保會95年起便推動大型連鎖咖啡店標示現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

消保官梁明圳指出,這次共檢測80件現煮咖啡,咖啡因含量201毫克以上的「紅標」有9件、101至200毫克「黃標」50件、100毫克以下「綠標」21件。美式咖啡平均每100毫升含48.7毫克咖啡因、拿鐵則是36.8毫克。

劉清芳說,大型或連鎖咖啡業者較有檢測、資訊揭露的能力,非連鎖業者自行送檢成本較高,因此「紅黃綠」標示的行政指導只針對大型連鎖業者,也希望藉由鼓勵連鎖業者建立消費者意識後,讓非連鎖業者也可跟進採用紅黃綠標示。

消保官王德明指出,不少民眾誤解,以為「紅黃綠」標示為熱銷、新發售產品,業者在充分揭露資訊之餘,民眾也有追求消費知識的義務。

對於咖啡因含量偏高,怡客咖啡表示,咖啡豆烘培、萃取方式都可能影響咖啡因含量,該公司使用義大利進口咖啡豆,本身咖啡因較重,且咖啡機每月都會校正,「可能抽檢時正好是機器校正之前。」【2013/07/29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怡客大美式咖啡因310毫克 一杯就過量-自由時報1020730〔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

10家業者最大咖啡因產品
很多人每天會喝杯咖啡提神,但知道其中咖啡因含量多少嗎?
行政院消保處昨天公布十家業者現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及咖啡因紅黃綠標資訊於門市揭露情形,其中怡客咖啡大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高達三一○.二六四毫克,超過歐盟三○○毫克建議值;醫生警告每天攝取量不要超過二五○毫克,避免血壓飆升。

消保處與衛福部五月抽查85℃、星巴克等十家業者,八十件樣品中,屬紅色標示(咖啡因二○一毫克以上)九件,黃色(一○一至二○○毫克)五十件,綠色(一○○毫克以下)廿一件。其中僅伯朗、怡客、萊爾富、OK超商等四家有在全部門市明顯處設立紅黃綠標示。

消保處檢測,每一○○毫升咖啡平均咖啡因量,美式咖啡四十八.七毫克,拿鐵卅六.八毫克。美式咖啡的咖啡因濃度每一○○毫升有一○一.七至廿六.七毫克,前三高為怡客、85℃、丹堤;拿鐵的咖啡因濃度則為每一○○毫升九十二.一至十九毫克,前三高為怡客、麥當勞、伯朗。

業者:烘焙手法、機台影響含量
怡客咖啡表示,怡客咖啡豆來自義大利,烘焙手法及研磨機台因素,所以咖啡因較高;麥當勞則出現同門市同類咖啡的咖啡因差距近二倍,麥當勞解釋,機台不同、不同批咖啡豆、人員操作等因素造成。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單日咖啡因攝取量超過二五○毫克,十分鐘內可能血壓飆升十毫米汞柱,建議孕婦不要喝咖啡,避免影響胎兒。

………………………………………
怡客大杯美式 咖啡因超標 連鎖店僅4家標示 「喝1杯半恐中毒」2013年07月30日【戴安瑋、蔡明樺╱台北報導】

行政院消保處昨公布市售10大連鎖咖啡業者的咖啡因調查,僅伯朗咖啡等4業者有明顯標示咖啡因含量,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比拿鐵多1倍,其中以怡客大杯美式咖啡因310.264毫克最多,超過歐盟建議每日攝取量300毫克。醫師表示,喝1杯半就可能過量中毒,會出現幻覺等症狀。

消保處和衛生福利部食藥署5月底抽查10家大型連鎖咖啡業者的咖啡因紅黃綠標示,在20家門市買不同容量的美式和拿鐵咖啡各2杯檢測。

喝過量恐產生幻覺
消保處長劉清芳表示,曾以行政指導方式要業者依咖啡因多寡標示紅、黃、綠色,紅色代表咖啡因含量201毫克以上、黃色為101至200毫克,綠色為100毫克以下。

抽查結果顯示,僅伯朗、怡客、萊爾富和OK超商有清楚標示,全家僅部分門市標示,丹堤僅菜單上有標示,7-ELEVEn、麥當勞、星巴克等均未清楚標示。

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最高者依序為怡客、85度C、丹堤、星巴克、麥當勞、伯朗、萊爾富、7-ELEVEn、全家和OK超商。

其中怡客大杯美式容量305毫升、咖啡因高達310.264毫克最高,2家門市的4杯美式咖啡平均咖啡因含量也達93.559毫克最高;其次為85度C的51.362毫克、丹堤48.066毫克。

書田診所神經內科醫師黃婷毓表示,咖啡因是一種神經興奮劑,可提神、集中注意力,但也有焦慮、心悸等副作用,攝取過量恐致咖啡因中毒,每天逾400毫克就可能出現意識混亂、幻覺和肌肉溶解等中毒症狀,以此次調查最高的310.264毫克為例,喝一杯半就可能咖啡因中毒,一口氣灌下30杯恐會致命。

「以後不敢再多喝」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指,暫不會針對咖啡因總量逾300毫克的咖啡要求另立標示。
民眾張國慶說:「會少喝咖啡,以免花錢又傷身。」民眾何芝瑩說:「工作壓力重,須喝咖啡舒緩,常一天喝2、3杯,以後不敢喝多了。」

對於美式咖啡咖啡因含量偏高,怡客回應應是咖啡機設定跑掉,致咖啡因含量過高,會改進。85度C及丹堤說,機台不同、不同批咖啡豆及人員操作所致。

全家星巴克允改善
針對標示部分,全家表示已改善。星巴克表示,將於8月10日前改善,麥當勞表示,官網標示已改善。7-ELEVEn則稱,會再評估如何標示。

市售美式咖啡 咖啡因含量
註:
1.平均含量:毫克/100毫升
2.消保處抽查10家品牌、20家門市的美式咖啡,除了OK超商僅抽1家、7-ELEVEn抽3家門市外,其餘各業者抽2家門市,共抽4杯美式咖啡,表列為平均咖啡因含量。
資料來源:消保處

---------------下一則--------------- 
豆腐吃太多 痛風上身?2013/07/29【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 �台北報導】

網路上謠傳豆腐不可以吃太多,因為吃多了容易傷身,可能會促使人體腎功能衰退、造成消化不良、導致痛風發作等,這樣的說法實在令人既擔心又害怕,但到底是真的有這一回事還是誇大其辭?還是這種說法僅僅是單純的網路謠言?

專家看法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營養師蔡玲貞表示,腎功能衰退方面,不管一個人的腎功能是否正常,長期吃豆腐等高蛋白食物都會對腎臟造成很大的負擔,但並不會因為只吃豆腐就造成腎功能衰退。因此,正常人都應攝取適量的蛋白質,若發生腎功能衰退的症狀時,就必須限制蛋白質攝取量。

其次,營養師指出,消化不良方面,很多人吃豆類食物會脹氣是因為缺少分解豆類多醣類的酵素,導致豆類下肚後會被腸內菌種發酵、分解,進而產生氣體而有飽脹感,所以網路才會謠傳黃豆製成的豆腐會造成消化不良。事實上,但黃豆經過浸泡、磨漿、加熱等過程製成豆腐,原本的物質結構經熱處理後就受破壞,所以並不太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的問題。

痛風發作方面,蔡玲貞進一步指出,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屬於中量普林的食物,普林含量相對較動物內臟、肉湯汁等來得少,如果是痛風或尿酸偏高的患者,食用黃豆時最好不要吃太多,但若是豆腐、豆漿、豆乾等食物就影響不大,因為製作過程都加入大量的水,普林含量早就被稀釋掉,所以含量很不高。

常見問題
有些人會擔心,認為老人家不適合吃下太多的豆腐。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營養師蔡玲貞指出,豆腐又軟又嫩又容易消化,相當適合牙齒不好的老人家食用,但重點仍是在於所吃的量,老人家仍不宜食用太多。

貼心小叮嚀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營養師蔡玲貞指出,吃豆腐要適量,當民眾在計算蛋白質總量時宜跟其他蛋白質食物一起計算。一天總量建議低脂牛奶1杯、蛋白質食物4份,譬如豆腐1塊(100公克)、肉類1兩、雞蛋1個、魚肉1兩等。

---------------下一則--------------- 
少吃蔬果 1/3國人身體不快樂-中華醫藥網1020730《2013/07/29 21:46》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營養」是決定身體快樂的關鍵,連續攝取足量蔬果能讓身體更快樂。但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國人平均僅 63分勉強及格,約每 3人就有 1人身體不快樂,又以 20∼ 39歲的青壯年最苦悶。

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未攝取足量蔬果,讓台灣青壯年身體最悶。董氏基金會自 7月 2日至 14日,針對居住在台灣地區 15歲以上民眾,進行「身體快樂訊息」,包含美肌力、順暢力、免疫力、舒活力、愉悅力最新網路抽樣調查,收集有效份數達 1,068份,結果顯示,整體總平均只有 63分,約每 3人就有 1人身體不快樂。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吃足衛生福利部每日建議 3份蔬菜、 2份水果的民眾,有 77%是快樂的;但 20~39歲青壯年人中約 3成每天吃不到 1份水果, 7成吃不足 2份。分析發現,女性比男性身體不快樂, 20~39歲青壯年則有近一半( 48%)不快樂,遠高於 60歲以上 11%的不快樂比率,顛覆一般認為年輕人「身體卡好」的刻板印象。

若以生活習慣分析,每天攝取的蔬果量不足,與青壯年身體不快樂有關。 1天吃不到 1份水果的人, 20%有便秘情況,有不順暢、拉不出來的困擾。

台東醫院長暨三軍總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祝年豐表示,過去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多吃蔬果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維持血壓正常,此次調查也證實攝取蔬果的天數及份量和身體快樂成正相關,越常吃、吃足量蔬果的人,身體越快樂。

尤其水果對於「順暢力」的影響最大,每週未吃足 5天水果或每天未吃足 2份水果的民眾,便祕機率是吃足者的 2倍。

許惠玉建議每天至少半碗糙米或相同份量全穀作為主食、 2份水果,外加 1小湯匙堅果,讓身體更健康快樂。

---------------下一則--------------- 
董氏基金會調查:愈常吃蔬果 身體愈快樂【聯合報╱記者陳靜宜 �台北報導】

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全台有1/3民眾身體不快樂,尤其以20至39歲最不快樂。
董氏基金會最新「2013國人身體快樂訊息大調查」,將身體快樂分為「美肌力」、「免疫力」、「順暢力」、「舒活力」、「愉悅力」五大生、心理訊息,共20題供民眾自我檢測身體快樂分數。

調查發現,國人身體快樂平均分數僅63分,每3人就有1人身體不快樂。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女性比男性身體不快樂,且20至39歲青壯年有近一半的人不快樂,遠高於其他年齡層的比率,顛覆年輕身體好的印象。

調查結果並發現,攝取蔬果的「天數」及「份量」和身體快樂成正相關。一天吃不到一份水果的人,20%有「不順暢」的便祕困擾。每周未吃足5天水果或每天未吃足兩份水果的民眾,便祕機率是吃足者的兩倍。愈常吃、吃足量蔬果的人,身體愈快樂。

臺東醫院院長暨三軍總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祝年豐,為40位20至39歲民眾進行「14天奇異果」體驗,並以「身體快樂訊息量表」為評量標準。結果發現,連吃14天奇異果,五大身體快樂訊息皆進步約1成;原本60分以下身體不快樂的民眾,14天後減少4成。

祝年豐補充,奇異果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奇異酵素及多種抗氧化劑,可改善情緒、維護腸道健康,強化免疫力,具高度營養價值,且提升身體快樂分數。【2013/08/02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夏季減重 輕食當道-中華醫藥網1020730《2013/07/22 18:45》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許多人想在夏季減重而選擇輕食,營養師提醒,想要健康又顧及營養均衡, DIY是最佳方式。潛艇堡就是簡單又營養的輕食料理,少量簡單食材,只要短短幾分鐘,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又兼顧營養的輕食,且只有 266大卡。

台安醫院營養課長營養師林子又表示,原始少油、少鹽、少糖,高鈣高纖的輕食型態日漸成為飲食文化的主流,但是許多輕食為了凸顯簡單、清淡,反而忽略營養成分,造成營養不均衡或是不足。

她並提醒,市面上許多輕食如三明治、涼麵、沙拉等都要兼顧營養的均衡,要攝取足夠的全穀根莖類,減少高油烹調的方式,選擇多色當季蔬果。

林子又推薦 DIY的潛艇堡,首先準備生豆包 20克、牛番茄 10克、胡蘿蔔 15克、小黃瓜 15克、漢堡麵包 70克。調味料準備咖哩粉 1小匙、腰果奶 1/2大匙、醬油 1小匙。備妥食材後接著將生豆包洗淨切塊,用醬油調味烤熟備用,拿上番茄、小黃瓜、胡蘿蔔先洗乾淨再切小丁,川燙。

再來,將咖哩粉與腰果奶混合拌勻,做成咖哩沙拉醬,最後把做好的咖哩沙拉醬與番茄、胡蘿蔔、小黃瓜丁拌勻成為潛水艇堡的內餡,再把麵包切開各半,將做好的內餡加入到麵包內,一份色香味兼顧營養低卡的潛艇堡就可上桌了。

---------------下一則--------------- 
盛夏水果 挑選有撇步2013/07/30【元氣周報�記者羅建怡�報導】

●鳳梨
1.先觀察果形外觀,是否有裂果狀況;果皮飽滿有光澤的鳳梨品質較佳,重量較重者為優。
2.再用手指彈彈看,裡面發出的聲響若為肉聲,表示水分含量較多,但不容易存放,較易快速發酵;若為鼓聲,水分含量少,可存放時間較長。

●芒果
1.先聞果香,愈成熟、香味愈濃郁,品質愈好。
2.芒果由底部開始朝果柄向上轉黃,代表芒果甜度高;但要果蒂和果尾不帶綠色,才表示已成熟。
3.外皮有層薄薄的白色果粉,表皮孔密度愈稀疏,表示愈成熟香甜。

●葡萄
1.果穗(葩頭):外觀整齊沒有副穗,穗型呈倒圓錐形,果粒及大小分布均勻,以側向或向上著果粒而不下垂。
2.果粒(粒頭):巨峰葡萄的果粒呈微橢圓形,每粒果重約10~12公克以上,果肉質地緊密,果皮薄而富有彈性。
3.果粉(粉頭):果粒上布滿濃厚均勻的果粉。
4.果色(色度):果粒呈紫黑色,以全穗每果粒著色均勻為良品。
5.種子(硬度):葡萄種子的色澤、大小,是決定果實成熟度與肉質的重要因素,種子數越多、果粒越大,每果粒正常種子數為2~4粒。
6.甜度、香度:高品質的葡萄不但有清新的香味,還要有適度的糖酸比。

●水梨
1.挑選外表飽滿、底部寬廣者。
2.外皮略帶翠綠光澤,不要太黃,整體色澤光亮。
3.果尾凹陷如深酒窩。

---------------下一則--------------- 
三餐不正常 小心膽結石-中華醫藥網1020802《2013/07/24 20:00》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夏天天氣熱,許多人食慾不振有時甚至不吃,長時間沒有攝取食物,膽汁無法分泌會增加膽結石機率,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醫師張智翔提醒,大多數膽結石症狀不明顯,飲食上盡量避免油膩、暴飲暴食。

張智翔表示,大多數膽結石不會有症狀,可能只有輕微的飽脹感,有些患者吃得過於油膩或暴飲暴食後就會右上腹痛,嚴重時甚至有膽痙攣及疼痛反射背部或右肩。因此若膽結石病人因腹痛或者發燒就醫時,一定要主動說明有膽結石相關病史,以利醫師診斷及治療。

張智翔表示,現代人工作忙碌,加上夏天食慾不振,許多人不吃午餐或進食時間間隔過長,容易增加膽結石機率,建議保持規律及均衡飲食才是健康之道。

他說,膽囊位於右上腹,是幫助消化的器官,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經膽管流入小腸,並將多餘的膽汁存放在膽囊內備用,膽汁雖重要,但因膽汁乃由肝臟製造,因此膽囊非必要器官,膽汁可協助消化管吸收功能,並幫助脂溶性物質如維他命 A、 D、 E、 K吸收,也是肝腸循環、解毒排毒之路徑之一。

他說,膽結石包括膽囊結石與膽管結石。大多數的膽囊結石,除非有發炎或膽管阻塞,否則並不會疼痛,膽結石主要是膽汁中的成份由於某些因素不平衡時所產生。

---------------下一則--------------- 

健康好本色=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7個小方法 新陳代謝全面升級!2013/07/29【華人健康網╱記者黃子倫�綜合報導】

隨著年歲漸長,新陳代謝有如洩了氣的輪胎一般,滾動得越來越緩慢,低下的循環讓你輕易往橫向發展,不僅外型「走鐘」,還連帶使體力變差,身體每況愈下,想要改善新陳代謝,據國外健康網站(fitnea.com)報導,你可以試試7個小方法,融入在日常生活當中!

1. 清晨短暫劇烈運動
清晨起床後,不妨來段5分鐘的劇烈運動,目的在提高心臟耗氧率,能有效增加新陳代謝,例如可以原地跑步、起立蹲下、弓箭步深蹲等練習,如果你有一台跑步機或飛輪車更方便。

2. 適度攝取天然辛香料
辛香料像是咖哩、辣椒、黑胡椒、茴香、薑等,可以適度加入料理當中,除了可以幫助調味,對促進新陳代謝也相當有幫助,當然如果本身腸胃較差的朋友,可以減少食用辣椒。

3. 大量喝水
減肥的過程需要水份,目的在增加你的代謝能力,且喝水是最有效、又不費力的方法,平常也可適時的飲用鹼性水或礦泉水,讓身體補充微量元素。

4. 保持甲狀腺健康
甲狀腺需要硒,鋅,銅和碘來維持工作效率,健康的甲狀腺能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建議大家平常可多吃一些海鮮類或是堅果。

5. 不要忘記早餐!
一頓健康的早餐,對一整天的活力有加分效果,但現代人生活忙碌,有時乾脆早午餐一起放在中午吃,影響生理時鐘,代謝規律也被打亂。記得正常吃早餐,並且挑顆蛋與水果,對增加代謝都相當有幫助。

6. 睡前3小時不進食
早上不吃,跟晚上睡前還在進食,對加強你的新陳代謝都沒有幫助,盡量在8點前吃完晚餐,並且確保睡前3小時不進食,避免影響睡眠,也會讓新陳代謝變慢。

7. 來點肌力訓練
增加肌肉的質量,可以為你提高基礎代謝力,即使沒有上健身房的習慣,也可以在家拿啞鈴,甚至是裝滿水的水瓶,一邊看電視一邊訓練你的手臂,配合深蹲連帶大腿肌力也可跟著運動。

---------------下一則--------------- 
熱量少一些 老化慢一點2013/07/29【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身體一生的變化,都離不開老化,從吹彈可破的皮膚,漸漸出現惱人的皺紋,從充滿活力的體態,漸漸行動力不如以往,許多疾病也因為老化,陸續出現在身體中,如癌症、老年癡呆症、骨質疏鬆症等,抗老化不但是顧慮健康的人,每天的首要功課,更是許多愛美者的日常功課,其實減少熱量攝取,就能減緩老化時間。

新陳代謝變慢
美國勝路易斯大學研究,每天減少三百至五百卡熱量攝取,就能減緩身體老化,研究中發現,減少老鼠食物的熱量,就能減少甲狀腺激素與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生產,減緩身體新陳代謝與組織老化,在美國不吃高熱量甜點、少吃油炸薯條、不喝含糖飲料的民眾,身體老化程度,就比其他人來的慢許多。

為期一年的人體實驗中,嚴格限制每一個受測者的飲食熱量,定期鍛鍊身體,與另一個保持原有生活習慣,但同樣保持運動的人比較,兩組人都消耗身體脂肪,體重也都降低,但只有熱量限制組的試測者,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交低,確實讓身體新陳代謝變慢,老化的速度也變慢,保健的成果較好。

降低慢性病罹患機率
研究人員說,減少熱量攝取,能減緩老化過程,還需要更多證據,加強佐證這次實驗,但目前已有充足證據,減少熱量攝取,可以降低多項常見疾病罹患風險,例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可是在減少熱量攝取同時,依然要有健康的飲食,吃豐富的食物,新陳代謝變慢,有可能造成肥胖,所以要保持運動習慣。

專家意見
榮新診所抗老專科醫師潘俊伸表示,經由動物實驗,限制熱量攝取,確實可以增加老鼠壽命,人類如果減少熱量攝取,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過多熱量除了增加身體負擔外,還可能引起發炎反應,提高慢性疾病罹患機率,可是減重的人,不能一昧只靠少吃,新陳代謝降低,減重效率反而變差。

潘俊伸接著說,新陳代謝過快,身體必須不斷運作,就像不斷運行的車子,零件容易老化,人體也是相同道理,七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可以試著漸漸將總熱量攝取降低,可以降低癌症與慢性疾病的危害風險,而青年人白天要工作,身體需要一定熱量維持運作,要以不妨礙日常生活為主,但也不能過量。

---------------下一則--------------- 
小心8行為 減重不成反增重2013/07/31【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為了讓自己能夠快速瘦下來,阿娟勇於嘗試各種減重的方法,只要有人跟她介紹,阿娟往往連想都沒想就跑去購買產品或課程,積極的程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然而,市面上充斥著讓人快要眼花撩亂的減重方式,到底孰優孰劣並不容易去分清楚。

專家看法
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營養師陳紋慧表示,減重諮詢門診中常碰到一些喜歡嘗試各種減重法的人,通常這些人都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只要有人向她們推薦,這些人就會去嘗試,而不願意放棄任何一種可以把自己瘦下來的方法,因此,這些人已做到「神農嘗百草」的精神,而醫院減重門診也只是百草中的一棵草。

營養師認為,當門診中碰到這些民眾的時候,通常都會設法建立起民眾對減重的自信心,同時也希望雙方能夠繼續保持聯繫,主要的用意就在於避免這些人離開醫院後又繼續到處嘗試其他的減重法,畢竟遍嘗百草的過程當中,嘗到「毒草」的機會也不小,所以減重最好還是要照步來,千萬不要任意嘗百草比較好。

常見八大反減重行為
1.喜歡吃消夜的人,通常沒有人可以輕易瘦下來。
2.原則上,每天三餐還比每天兩餐好,因為餐次愈少身體吸收率就愈高,同時更容易變成堆積在體內的脂肪,像是日本相撲選手就是一天只有吃一、二餐而已。
3.喝飲料不利減重,最好改喝白開水,既經濟又健康。
4.懶的動的人不容易瘦下來,因為吃飽睡、睡飽吃,最後就只能跟肥胖做好朋友。
5.無法控制食慾的人較容易暴肥,這類型的人最好找個人來監督減重比較好,當然也可以昭告天下,讓眾生一起來耳提面命也是不錯的做法。
6.吃得快容易吃得多,吃得慢容易吃得少,所以吃東西要細嚼慢嚥。
7.吃飯不要拌湯汁,因為太油的湯汁保證會讓身材愈來愈胖。
8.很多零食或點心的熱量超高,只要民眾一時不察,就可能會愈吃愈肥。

建議事項
正確的減重法不外是飲食控制、行為改變、規律運動等,但如果民眾不知道自己的發胖原因,不管採取哪一種減重的方法,就算一時間瘦了下來,體重還是可能會慢慢地爬升回去,甚至於形成「溜溜球效應」,進而導致來回減重幾次後,減重難度就愈來愈高,建議民眾可就近找營養師諮詢、設計菜單,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下一則--------------- 
減少自由基傷害 從五方面做起2013/08/01【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 �台北報導】

自由基是人體進行正常新陳代謝過程中自然產生的副產品,外界的輻射、紫外線、電磁波、二手煙等等也是自由基產生的來源。除此之外生活壓力如生病、焦慮、睡眠不足、鬱悶、緊張、飲食不當、酗酒等等都會增加體內自由基的形成。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自由基是指外層電子軌道具有未共用電子對之分子或離子,可能攻擊生物分子而引發自由基連續反應。在生理所需的濃度下,可行使正常細胞功能,例如遇到細菌、病毒、黴菌等異物入侵時,吞噬細胞會產生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去清除感染細胞;但若體內自由基過度產生,則可能造成細胞中DNA、脂質、蛋白質等分子過度氧化,而造成細胞傷害。

哪些傷害與自由基有關?衰老、老化、老年癡呆,動脈粥狀硬化,自由基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氧化,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平滑肌細胞增生,造成血管內膜和內皮細胞損傷,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動脈硬化則可進一步誘發腦血管疾病、冠心病等其它嚴重的疾病。及癌症,自由基能作用於脂質產生過氧化產物,而這些過氧化產物能使DNA正常序列發生改變,引起基因突變,導致細胞惡性突變,產生腫瘤。

如何飲食可減少自由基的傷害?
1.避免會產生自由基的食物,包括高熱量食物、高油脂食物、油炸食物(尤其是回鍋油)、煙燻食物、加工食物、罐頭食物、不新鮮食品、發霉食物、有霉味的堅果類、速食麵。

2.三餐飲食多蔬果:盡可能多顏色如彩虹般的蔬菜水果搭配。蔬果中富含維生素A、C、E、植化素(如β-胡蘿蔔素、葉黃素、花青素、異黃酮類、多酚類..等),這些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清除體內自由基,另外含膳食纖維,減少腸癌發生。

3.國人習慣在炒煎炸時使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食用油,例如大豆沙拉油、紅花籽油、葵花油等,但在高溫烹調下容易氧化產生自由基。建議使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例如棷欖油、苦茶油、芥花油、油麻菜籽油、芝麻油、葡萄籽油等。提醒別將涼拌用的橄欖油拿來油炸,否則加熱到冒煙,反而如同吃進回鍋油,增加體內的自由基。

4.大蒜、蔥類不排斥:含硫機化合物、並含有微量礦物質硒,有利清除體內自由基。

5.喝綠茶取代含糖飲料,綠茶含有兒茶素與多酚,為強效之自由基清除劑,可防止細胞及組織被氧化破壞;減少體內不好的自由基。

---------------下一則--------------- 
6個小症狀 當心小腦中風上身【華人健康網╱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頭暈想吐、走路不穩,原以為是天氣太熱引起中暑嗎?當心是小腦中風找上門!醫師指出,小腦中風雖佔少數,但由於病程發展快速,恐傷及腦幹,萬萬輕忽不得,尤其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家族史,習慣抽菸、喝酒的人屬高危險族群,日常應仔細注意6個症狀,嚴重的話需儘快就醫治療。

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醫師吳國棟表示,日前一位患有高血壓的64歲女士,平時有定期服藥治療,但近日發現頭暈不適合併噁心嘔吐,還有步態不穩的情形,到耳鼻喉科檢查才赫然發現是小腦中風。他說,台灣的急性腦中風當中,缺血性腦中風佔約70%,其中類型以大腦占大多數,小腦的情況則較少,然而小腦中風卻絕不可輕忽。

6個小症狀 你犯了嗎?
吳國棟醫師指出,尤其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家族史,習慣抽菸、喝酒的人,容易造成後腦血液循環差,都屬高危險族群,當遭受中風威脅,恐連帶影響腦幹、小腦和大腦後方等重要器官,且病程發展迅速,嚴重的話甚至連腦幹也受損,呼籲平日應特別注意6個小症狀。

無故頭昏、暈眩。
食慾不振,常感覺噁心想吐。
走路容易不穩,若是右側小腦中風,患者走路會不由自主往右走;左側小腦梗塞,患者則會往左走,無法走一直線。
姿體不協調,例如穿衣服扣釦子、或是吃飯拿筷子時,會有一邊非常不順。

手不時顫抖、不自主晃動或沒力。可測試閉眼,並將雙手平舉維持10秒左右,若其中一隻手會不自主下垂,則就要特別小心。
口齒不清、吞嚥困難、臉部麻痺、呼吸困難時,屬合併腦幹中風的現象。

頭暈無力 快量血壓!
吳國棟醫師強調,就像是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變化;若高危險族群發現有頭痛、血壓在短時間飆升,就要特別注意,趕快量血壓,血壓為一項相當重要的指標。

另外,年輕人有時也會出現小腦中風,絕大多數是因不當的外力造成,常見情況為外傷、推拿不當導致椎動脈血管剝離引起,因此按摩、推拿時要保護好頸椎,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健康生活 從5個小訣竅開始
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症狀,因儘快就醫治療,平日也要遵循5個生活習慣,包括:戒菸、戒酒;減重;運動;改變飲食習慣,清淡少油辣;跟學習面對壓力,放鬆心情,確保身體健康,中風不來犯!【2013/07/29 華人健康網】@ http://udn.com/

---------------下一則--------------- 
扁桃腺長痘痘 翁喉嚨反覆疼痛-中華醫藥網1020802《2013/08/01 20:29》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1名 70歲老先生喉嚨反覆疼痛,吃止痛藥也無效。檢查發現,扁桃腺內長了「青春痘」,擠出這些黃黏黏顆粒球後,疼痛感大幅減少。醫師建議,夏天要保持口腔清新,少吃辛辣食物、多漱口,就可減少慢性扁桃腺發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陳泰岳表示,因喉嚨痛就醫,門診中常見的包括感冒、勞累併睡眠不足、劇烈咳嗽、鼻涕倒流、胃酸逆流、喝酒過度狂吐、狂歡連續唱歌並少喝水、魚刺卡到喉嚨、藥丸停滯喉嚨等原因引起。

尤其夏天口乾舌燥時又不喝水,加上炸辣烤的食物吃太多,就會導致咽喉長期處於乾燥環境,若是唾液腺經常分泌不足,或曾經有急性扁桃腺發炎病史,就容易造成慢性扁桃腺發炎問題。

陳泰岳表示,慢性扁桃腺發炎扁桃腺不一定會肥大,也不會發燒,但喉嚨會感覺得卡卡的,也會伴隨反覆的疼痛,建議這類病人在日常生活要經常保持口腔清新,少吃辛辣食物並且多漱口,可以減少慢性扁桃腺發炎,若是反覆發炎,就建議摘除扁桃腺來根治。

---------------下一則--------------- 
腸躁症拉不停 多因壓力造成-中華醫藥網1020801《2013/07/31 21:17》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37歲趙姓男子每次吃飯就習慣性上廁所,有時 1天拉肚子超過 10次; 24歲楊姓女子則有便祕宿疾時常胃脹氣,腸胃蠕動不正常。消化內科醫師提醒,腸胃若常因緊張就腹瀉,可能是腸躁症作怪。

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鄭照霖表示,許多腸躁症患者都容易緊張、焦慮,若是課業、工作壓力突然增加、環境適應不佳便會腹瀉,吃完東西就想上廁所最常見。

他指出,現代人工作繁忙,許多人腸胃敏感,因為緊張壓力大就腹瀉,不但影響工作也影響健康。根據統計,腸躁症盛行率為 3%到 20%,男女比為 1: 2,可能與女性較細心、敏感、要求完美、容易感到壓力有關;腸躁症又因腸道蠕動速度快,導致腸道空氣較多,增加放屁機率。

他說,國內患腸躁症的人口不算少,大約有 1成的民眾有腸躁症問題,大多會腹瀉形,少數伴隨便秘的困擾,但是腸躁症目前並不清楚成因,症狀大多發生在年輕時,並且 10年甚至 0年都沒有改善的現象。

腸躁症也稱為大腸激躁症,是一種功能性的胃腸障礙,主要症狀為腹痛、脹氣,且疼痛會在解便後緩解,或是便秘和腹瀉交替發生且糞便帶有黏液物甚至有解不乾淨的感覺,如果做過各種檢查都找不到原因,就可能得了腸躁症。

鄭照霖建議,由於腸躁症在臨床上和大腸癌、腸炎等相似,所以若發生血便、體重減輕等就要進一步做檢查。腸躁症不一定要服藥,可依靠飲食控制或紓解壓力改善。

---------------下一則--------------- 

男逾半百定期抽血篩檢 遠離攝護腺癌-中華醫藥網1020801《2013/07/31 23:35》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台灣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以每年 3000多例增加中,攝護腺問題也是許多中年男性最為苦惱的問題,其中以攝護腺炎、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最常見。

康聯預防醫學醫師陳皇光表示,攝護腺發炎時會覺得排便不順並伴隨灼熱感,也感覺還有餘尿,次數頻繁。一般來說, 30到 50歲中壯年最常發生攝護腺炎問題,因壓力或憋尿,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都會導致泌尿道感染或免疫力下降,引發攝護腺發炎;有時也可能與性行為感染或攝護腺結石有關。

攝護腺癌目前成因不明確,推估與年齡、荷爾蒙、食物、環境有關,初期也沒有任何病癥,病徵跟攝護腺肥大症狀類似,也容易讓人忽略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目前攝護腺篩檢的方法中,以「攝護腺抗原 (PSA)」最常用,通常 PSA指數越高,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陳皇光指出, PSA指數高不一定就是癌症,也可能是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或其他攝護腺疾病,這種檢測可當作參考,可以配合尿液檢查及攝護腺超音波來偵測攝護腺肥大或是否有癌症等病變。

他提醒,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徵狀,若排尿困難或異常時才就醫檢查,大多到第 3、 4期,也是攝護腺癌診斷率雖增加,但死亡率還是沒下降的主因。建議男性超過 50歲後,要定期抽血篩檢,有家族史的民眾更要提早到 40歲就開始檢查。

---------------下一則--------------- 
男逾40歲 7成輕忽尿不出-中華醫藥網1020802《2013/08/01 21:41》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父親節將近,根據台灣老爸保健大調查顯示,台灣 40-79歲男性健康觀念低落, 8成不知攝護腺肥大恐致急性腎衰竭,逾 7成只怕走不動,卻不怕尿不出來。

隨著年紀增長,男人的泌尿系統也逐年退化,成為攝護腺肥大的高危險族群,若對出現「夜尿、頻尿、久尿、難尿」等症狀無感,進而造成血尿、急性尿滯留、急性腎衰竭等嚴重後果。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維恭表示,台灣 40-79歲男性共計近 500萬人,推估全台約有 190萬人有罹患攝護腺肥大風險。而最新一份針對 300位 40歲以上男性的「台灣老爸保健大調查」結果發現,高達 8成老爸日常生活有保健的習慣,其中有 74%老爸最在意骨頭、膝關節功能,有 73%及 71%在意眼睛及心血管功能,泌尿功能則敬陪末座,僅有 48%老爸關心,當中更僅有 2成曾實際採取行動保養泌尿功能。

蔡維恭表示,從調查可見,台灣老爸保健觀念竟是:「多怕日後走不動,卻不怕尿不出來」,甚至有近 3成老爸仍不知道攝護腺與泌尿功能有關,顯示攝護腺肥大的疾病意識低落。

蔡維恭表示,民眾常誤以為罹患攝護腺肥大僅能以手術方式治療,有高達 9成老爸害怕手術將面臨麻醉、出血等風險,而選擇隱忍、極力拖延就醫時間,導致常遇到診間很多病患到診時,攝護腺腫大已是非常嚴重程度,甚至引發如尿毒症、急性腎衰竭、洗腎等嚴重後果。

臨床門診中,就曾有一名 55歲的交通警察,因攝護腺肥大的排尿問題,對於只 1-2小時的街頭執勤都倍感困擾,就醫時攝護腺已較正常男性攝護腺肥大 4倍,透過藥物治療,才讓症狀改善。

蔡維恭提醒老爸們,平時應注意泌尿系統健康,透過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 IPSS),檢視「夜尿、頻尿、久尿、難尿」等四大指標症狀,只要有一項或數項症狀,就該及早就醫檢查,及早治療。

---------------下一則--------------- 
36%更年期女性 潛藏心血管危機-自由時報1020731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更年期婦女由於少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心血管異常機率亦大幅提升。國泰內湖健檢中心分析接受健檢的女性資料發現,「更年期」女性出現血液異常比例較「非更年 期」女性高出57%;更年期女性的運動心電圖異常表現也比非更年期女性高出25%,醫師提醒更年期女性應多注意自身的心血管狀況,遠離心血管疾病。

國 泰內湖健檢中心院長李宗諭表示,分析國泰健康管理中心近2年敦南及內湖健檢中心近2萬7千多名健檢女性資料,有36%女性的心血管檢查結果為異常,國內女 性更年期年齡平均近50歲,但也有女性44歲或45歲就開始進入更年期,因此統計分析是以46歲做為切點,做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更年期前後婦女的心血管 異常狀況較更年期前明顯變差,值得女性族群注意。

李宗諭指出,女性對身體的保養不能等到更年期才重視,應從年輕時就要打下好的基礎,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大,尤其是30歲以後的女性,工作及家庭蠟燭兩頭燒,加上運動少、外食比例高及睡眠不足等問題,更為更年期的心血管疾病埋下長遠的隱憂,建議年輕女性應每年做一次身體檢查。

國泰內湖健檢中心營養師王盈堤建議,女性平常可多吃番茄、奇異果或黑木耳等食物,以番茄為例,其有豐富的茄紅素,對於改善血脂肪的組成有輔助效果,並同時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女性應時刻注意自己身體健康,要養「心」,才會有好「心」。

---------------下一則--------------- 
更年期婦女 心血管異常率上升2013/07/31【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胸悶、心悸是更年期婦女常見症狀,但也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而不自知。
國泰醫院日前收治一名40歲婦女,誤以為胸悶只是更年期現象,健檢後才發現罹患冠狀動脈硬化。

收治這名女性的國泰健康管理內湖中心院長李宗諭表示,心血管異常卻誤以為是更年期症狀的女性,門診經驗中其實並不少見;他說,這些女性都忽略更年期也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國泰健康管理中心分析近兩年2萬7千筆健檢資料發現,高達36%的女性心血管檢查異常,尤其46歲以上女性血液異常的機率增加57%。
資料同時也顯示,超過46歲女性相較於未滿46歲女性,運動心電圖異常機率也增加25%。

李宗諭表示,近10年來更年期婦女死於心臟病的人數從1.57%,上升到2010年的2.11%,成長幅度近三成,已經逼近男性死亡率,顯示心血管疾病不再是男性的專利。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明義表示,女性荷爾蒙能減緩膽固醇在血管沉積的速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婦女更年期後,失去女性荷爾蒙保護,更應注意心血管健康。

李宗諭也建議,定期做健康檢查,更年期婦女更應該把握低油、低鹽的飲食原則,多攝取高鈣食物,避免心血管疾病與骨質疏鬆症。

---------------下一則--------------- 
經前下巴長痘 生殖、泌尿及排便系統有關2013/08/01【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經前症候群可能使下巴長痘痘。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女性青春痘長在下巴,與生殖、泌尿系統以及排便系統相關,通常會合併有月經不調、白帶、便秘、泌尿系統發炎、生殖系統發炎等問題。在傳統中醫認為,屬於肝經濕熱、氣滯血瘀、腸火過大。

陳玫妃表示,這與內分泌是息息相關。由於體內荷爾蒙的黃體素增多,使得皮脂腺旺盛,容易長在下巴痘痘;建議這類患者除了改善痘痘之外。要從體內去調理婦科、生殖、泌尿系統與排便的問題,才可能獲得改善。治療方式可配合活血、化瘀,涼血、清肝經濕熱方式著手,幫助排便、消腫膿。日常生活當中,也應配合冰冷、生冷、烤、炸、辣、甜的、刺激性、發的東西,儘量少吃。注重皮膚清潔、控油、保濕及深層清潔的作用。

改善青春痘可配合內服、外敷法。陳玫妃醫師表示,內用藥方可用清熱解毒,調氣血、促進排便用藥。外用藥也有助軟化囊腫型的痘痘、淡疤。以及可配合穴道治療,調整內分泌。

陳玫妃表示,通常若有泌尿、生殖系統的發炎,藥方可用龍膽瀉肝湯。若排便有問題,則可用防風通聖散。若月經會來,會痛、有血塊,月經不規則,藥方可用右歸丸加上血府逐瘀湯加減來調經。

此外,除了內服來改善體質外,也可外敷中藥面膜粉,來軟化囊腫型的痘痘、淡疤,以及退紅腫等作用。中藥面膜粉,材料可準備薏苡仁3克、綠豆粉2克、黃芩2克、蒲公英2克。做法為加適量的蛋白及少量的水,調成泥狀。敷於臉上,約10~15分鐘之後,洗淨,再擦上保濕化妝水。即有淡疤、輕微去角質、退紅腫、軟化囊腫型痘痘的作用。

陳醫師表示,穴位療法可按壓、針灸曲池穴、合谷穴、三陰交穴。曲池、合谷穴可清泄上焦的肺熱及大腸火。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經交會的地方,有調整內分泌的作用。藥膳茶飲方,可用柴胡1.5錢、薄荷1.5錢、銀花3錢、甘草1錢。用800C.C的水,煮沸後,煮至600C.C,放溫,即可飲用。此道茶飲有助舒肝、解熱、清肺熱、解毒的作用。

---------------下一則--------------- 
私處過度清洗 子宮頸易發炎【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

夏季高溫,細菌容易孳生,許多婦女勤洗澡和清洗私密處,破壞陰道細菌的生態平衡,反而導致子宮頸發炎,醫師建議穿著透氣材質衣服,不必過度清洗陰道,以免太愛乾淨,反倒造成不孕影響「生」機。

婦產科夏季常見疾病有滴蟲、黴菌感染,有些婦女為了降低細菌感染,增加沖洗身體私密處的次數,希望沖乾淨陰道,子宮頸仍然發炎,令她們大惑不解。

彰化市開業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說,陰道內有許多細菌,其中乳酸桿菌代謝陰道內葡萄糖成為乳酸,好像形成保護膜,過度沖洗陰道破壞菌叢之間生態平衡,乳酸桿菌減少,子宮頸就容易發炎,一旦發炎,引來大量白血球集結對抗壞菌,連精蟲進入子宮頸都受干擾,不易通過進入子宮腔使卵子受孕。

蔡鋒博說,醫學文獻記載,子宮頸發炎引起不孕機率約5%,預防發炎方法不外避免過度沖洗陰道、穿著透氣材質,網路盛傳把優酪乳或優格塗陰道裡可增加乳酸桿菌數量,站醫師立場不贊成,若有必要增加陰道內乳酸桿菌,可諮詢專業醫師。
【2013/07/28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居家生活


長期在密閉空間易得病態建築症-中華醫藥網1020728《2013/07/27 17:10》記者吳英華�台南報導

長時間置身建築密閉空間,室內化學物品釋放的有毒物質,常導致「病態建築症候群」發生。台南市歸仁區七甲花卉區產銷班長黃毅斌建議,在室內放幾盆植物,不僅可淨化空氣,還可收居家綠美化之效,一週澆一次水即可,很適合忙碌的現代人。

黃毅斌是七甲花卉產銷班班長,也是環保署「室內植物淨化空氣品質」講師。他說,根據環保署資料,現代人每天約有 8至 9成的時間在室內度過,長時間置身密閉性建築物內,常導致「病態建築症候群」發生,出現過敏、頭痛、眼、鼻或喉嚨感染、易感冒、皮膚乾燥發癢、嗜睡、惡心、無法專注、易疲勞、對氣味敏感等症狀。

他表示,並非剛刷的油漆才會散發有毒氣體,天花板、裝潢甲醛、地板、印表機碳粉、麥克筆等,甚至洗衣服時,都會散發有害氣體,解決問題最自然的方法,是在室內擺設植物。

他說,室內觀賞植物都有一共通性,即是會吸收有毒氣體及二氧化碳,並會釋放氧氣,會吸收灰塵的是葉片有皺褶或絨毛如秋海棠、椒草、觀賞鳳梨等,仙人掌則可吸收微量電池輻射。

一般常見的室內植物有萬年青、黃金葛、金錢樹,若覺得只有綠色太單調,可選擇會開花的火鶴、白鶴玉,另外,西瓜皮椒草、觀賞鳳梨、極光等則有鮮豔的色彩。
有人愛花卻常把花養死,黃毅斌強調,重點是澆水要一次充分濕透,一週澆一次水就可以了。

---------------下一則--------------- 
戴太陽眼鏡防曬 不是有顏色就行2013/08/01【聯合報╱記者蔡容喬�專題報導】

「有色鏡片不代表是太陽眼鏡!」今夏陽光強烈,民眾外出總不忘攜帶帽子、洋傘、墨鏡和薄長袖,眼科醫師發現,近來不少人戶外活動後眼睛乾澀、不適求診,雖然戴了太陽眼鏡,但其實沒有抗UV效果,有的還刮痕累累,根本是「戴心安的!」提醒民眾要注重太陽眼鏡選購與保養,才能真正為眼睛防曬。

太陽眼鏡 不是有顏色就行
高雄市亮晶晶眼科診所院長梁中玲說,入夏後門診有10多名患者因眼睛不適求診,他們沒有糖尿病史、眼睛未受過外傷,卻不到40歲就出現初期白內障症狀或黃斑部病變,問診發現,有一半是經常在大太陽下趴趴走的業務人員,另一半則是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部分業務員雖然戴了太陽眼鏡,但很多都誤以為「只要鏡片有顏色就行」。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1200至1500萬人因白內障失明,其中五分之一以上與暴露在紫外線中有關;梁中玲強調,「眼睛和皮膚一樣,都需要防曬。」有的老人家就診時說很少曬太陽,但問起來才發現經常在走廊、樹底下運動,眼睛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中,眼球水晶體會逐漸渾濁形成白內障。

梁中玲說,國人為眼睛防曬的觀念薄弱,許多人愛在機場、大賣場或地攤購買抗UV太陽眼鏡,「奢侈」一點的則會選購精品太陽眼鏡,不過這些產品鏡片來源不一定是光學鏡片廠,材質不一定能抗紫外線,有的僅在樹脂片表面塗上抗UV薄膜,一旦刮傷表層,紫外線就會透過遭破壞的鏡片細縫直射眼睛,同樣失去防護效用。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副教授黃宣瑜指出,抗紫外線功能雖然已是鏡片基本配備,不過太陽眼鏡鏡片主要是讓光的強度降低,和專業濾光片不同,不一定能擋掉紫外光、藍光等特定波長;坊間不少太陽眼鏡單價低、來源不明,品質較沒有保障,最好還是到眼科醫師或專業眼鏡行選購。

此外,梁中玲提醒,太陽眼鏡的鏡片屬消耗品,可能因使用狀況刮傷、變質,不能當「萬年眼鏡」使用,若非光學大廠鏡片,平均每兩年就要更換,若是不慎刮傷,使用期限更短。

清潔鏡片時,梁中玲建議使用透明洗劑清潔眼鏡,或用清水濕擦即可,不透明沐浴乳中的化學物質有可能造成鏡片變質,減少使用壽命。

鏡片顏色建議
戶外活動者:茶色、灰色或墨綠色鏡片
夜間騎單車:黃色鏡片
電腦族:粉紅或淺橘色鏡片、藍光鏡片
資料來源�黃宣瑜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