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0911基金資訊

2015年09月11日
墨比爾斯談台股:現在要勇敢接刀子2015年09月11日蘋果日報【劉煥彥╱台北報導】

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墨比爾斯(Mark Mobius),今年2度來台,他昨表示,儘管過去幾個月新興股市震盪劇烈,對台股仍看好3類標的:第1是面對全球市場的科技服務業;第2是有特殊利基、行銷全球的專業型傳產股;第3是結合台灣專業與中國市場的產業。

看好可成等5檔
舉例來說,第1類標的就像台積電(2330)與可成(2474);第2類以美利達(9914)、巨大(9921)為代表;第3是統一(1216)。

對於中國科技業崛起,墨比爾斯說「台灣最好要小心點(Taiwan had better watch out)」,特別是手機產業,因為中國拿到技術後,華為與小米等品牌崛起,對抗三星與蘋果等國外同業。

但他也說,對於台股「我不會太擔心」,重點是投資人要找到有利基、有成長機會的個股,「現在投資人要勇敢接刀子,鎖定未來會有成長機會、定價能力的標的。」

富蘭克林坦伯頓有3檔亞洲中小型股基金,對韓股投資比重高於台股,他說明,先前韓股能找到更多跌深的優質中小股,這波台股修正,「股價更便宜,我們可能會加碼。」

對於陸股,墨比爾斯認為,以波段跌幅逾30%是陷入熊市的定義來看,陸股已進入熊市,但他說:「熊市不會太長,通常不超過15個月,接下來(陸股)熊市應不會超過7~8個月,只是不知還會跌多低,最好的買點,就是大家都賣得差不多的時候。」

---------------下一則--------------- 
墨比爾斯:紅色供應鏈 衝擊台企、全球手機業2015-09-11 09:12:24 聯合報 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要注意了!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今年二度來台,不僅破除即將卸任經理人的謠言,昨天他還在記者會直言,紅色供應鏈崛起確實對台灣產業帶來挑戰,小米、華為等大陸手機品牌竄起,除了影響台灣企業,也衝擊全球手機業者。

墨比爾斯目前仍是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他認為,台灣還是有很多機會點,包括台積電這類擁有關鍵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腳踏車龍頭巨大等具特殊利基與品牌優勢的傳統產業,都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的部分;另外,還包括不少結合台灣與大陸的產業,如在對岸經營零售、消費商品的台商。

墨比爾斯強調,近一、兩個月外資出走台股,並非代表看壞科技產業,許多法人賣壓來自於投資人贖回的資金壓力,更何況外資並非只賣台股,整體新興市場皆然。台股歷經下半年這波殺盤,在亞股中跌幅數一數二重,墨比爾斯表示「不排除從中找加碼標的與機會。」

不少投資人疑惑,台灣經濟體進口原物料、並以出口為導向,為何未反應國際原物料走跌利多?墨比爾斯解釋,目前全球需求僅溫和成長,且鐵、鎳、鈀金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滑,通縮使得台、美、中企業淨利率,自去年的10%左右水準,下滑至現在的1%至2%,企業反而面臨獲利減少的困境。

但墨比爾斯認為,正因為如此,「唯有具備特殊利基、能創造較高毛利的廠商,股價才能反應公司的獲利能力。」

面對台灣總經數據不斷下滑,墨比爾斯建議,台灣政府應該同步降低一般稅率與企業稅負,同時放寬企業投資限制,並簽署貿易協議,強化對美、中、日等之外國家的貿易關係。

至於投資人最關心的中國大陸股市,墨比爾斯坦言,這波巨烈修正已讓陸股步入空頭,且官方干預股市是「錯誤的決策」,讓市場產生混淆、製造更多不確定性,大陸官方現在該做的是更多自由化與市場化改革。

墨比爾斯認為,陸股短線可能仍有修正壓力,特別是聯準會升息動向與美國經濟成長表現等,都是影響陸股的變數,惟因陸股跌幅已重,再大幅重挫的空間不大。

---------------下一則--------------- 
瑞信:台灣企業擁優勢2015-09-11 07:18:20 經濟日報 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瑞信證券董事總經理暨亞太區證券業務負責人Ali Naqvi指出,新興亞洲貨幣競貶並不是貨幣戰爭,而台灣能有更多企業保有高度優勢,就能幫助台灣順利度過全球經濟變化。

Ali Naqvi為瑞信證券第16屆亞洲科技論壇造訪台灣,接受本報專訪,分享對新興亞洲市場後市看法。他於亞太區證券產業有20年以上經驗,目前負責監督區域內16個市場的證券、主要經紀業務等。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市場多認為,新興亞洲已進入貨幣戰爭階段?
答:我不認為這是貨幣戰爭。像是中國大陸此次匯率大幅貶值,主要是為了人民幣國際化;至於其他新興亞洲國家的貨幣貶值,則是由全球經濟成長疑慮、各國刺激出口等基本面因素所驅動;若將範圍放大至其他新興區域,不少國家貨幣貶值情況比亞幣更嚴重。

問:全球經濟多空雜音紛陳,台灣能夠成為這波調整中的生存者嗎?
答:台灣有一定的經濟體質,而且更重要的是,台灣有許多具有創新力、有活力的優質企業,在全球領域中富有產業競爭力,如果台灣能有更多企業保有高度優勢,就能幫助台灣順利度過全球經濟變化。

問:大陸經濟在進化為全球市場過程中,對其他新興亞洲國家產生什麼影響?
答:大陸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因大陸消費人口夠龐大,由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將帶來正面效應。無論是台灣、南韓或其他與大陸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如果可以生產終端產品,吸引大陸消費,可搭上趨勢。

---------------下一則--------------- 
中小股磨槍 店頭基金燒2015-09-11 07:09:3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台股重回月線之上,加上周KD自低檔黃金交叉向上,有利行情持續反彈,吸引本土法人資金大舉回籠,預估今年來跌幅相對較深的中小型股將再添動能,台股中小型及櫃買市場基金同步受惠。

台股在9日單日勁揚3.5%,創44個月以來最猛,帶動自營商單日買超41.8億元,創四個多月以來新高,10日大盤回跌,以中小型股為主的櫃買市場仍逆勢收紅,累計此波自8月24日低點反彈以來,櫃買市場僅一個交易日收黑,漲幅亦較加權股價指數亮眼。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吳英鎮表示,台股自波段高點下跌近三成後,適度反應經濟景氣放緩因素,加上融資大減提高籌碼穩定度,伴隨加權及櫃買指數站回所有短期均線及月線,帶動本土投資信心逢低加碼,使中小型股重回本土資金的最愛,看好蘋果供應鏈、物聯網、美國內需等產業趨勢良好、成長性持續、能見度高或評價偏低的中小型股,在大盤止穩後具較大反彈空間。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指出,蘋果新一代iPhone面市,蘋果供應鏈走勢也備受矚目,另外PC�NB因英特爾新晶片正式上市,預期短期有拉貨效應,至於過去一段時間表現亮眼的生技族群,在生技產業高峰論壇下,後續走勢也值得關注。投資布局建議在大盤震盪或整理時汰弱換強,並可留意第2季財報佳或第3季營運展望正向且具基本面的個股。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王仲良表示,指數短線雖然仍偏震盪,但中長線仍可期待,中小型股的投資策略上看好四大選股方向,包括受惠4G LTE基地台、光纖網路建置的網通類股、具利基型題材的傳產類股、獲利穩定的車用零件股,及受惠美國房市景氣的外銷概念股。

---------------下一則--------------- 
櫃買回神 店頭基金績效亮2015-09-11 01:12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店頭基金績效表現 http://goo.gl/MbnN3K

台股從觸及波段低點後出現一波漲勢,櫃買指數漲幅更勝一籌,8月底至 9月9日的12個交易日中有11日上漲,近一周指數漲幅逼逾2%,帶動店頭基金全數走揚,投信統計每年第4季至隔年第1季都是櫃買指數旺季,近10年平均 區間漲幅接近6%,顯示目前正是進場布局店頭基金的好時機。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認為,蘋果新一代iPhone推出,供應鏈業績可望受帶動,蘋概股走勢受矚目,及PC�NB因Intel新晶片正式上市,預期短期有拉貨效應,還有過去一段時間表現亮眼的生技,在產業高峰論壇下,後續走勢值得關注。

至於投資布局,他建議在大盤震盪或整理時汰弱換強,並留意第2季財報佳或第3季營運展望正向個股,中期關注大陸經濟放緩及股市大跌、金融槓桿、人民幣貶值等。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台股8月下跌4.76%,且基本面惡化及新台幣走弱影響,但預估台股未來3個月下跌風險相對縮小,主要因電子產品的歐美市場旺季前拉貨需求浮現,及新台幣明顯貶勢,電子股連兩季獲利下修將結束,甚至有上調機會。

證所稅及證交稅修正案可望在明年1月大選前過關,加上陸股資金排擠效應減輕,市場資金可望回流,台股評價下修壓力減緩。

日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櫃買指數自8月下旬低點以來,已累積逾13%的反彈,這波強彈後將偏向個股操作,下周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登場前,基本面與資金面的不確定性仍在,布局建議以業績表現續升、新品題材及美國景氣概念相關族群。

產業方面,他指出,可持續留意新蘋果概念、跌深且業績持續穩在高檔族群,類股包括4G、光纖、新興市場智慧型手機零組件等、汽車零組件、運動用品、中概收成股、紡織、油價波動受惠股等。

---------------下一則--------------- 
墨比爾斯:陸股入熊市 投資再等等2015-09-11 01:16 中國時報 蒼弘慈�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教父、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昨天表示,陸股自高檔修正已近4成,融資餘額也自高檔下滑53%,不少買點浮現,但由於中國已落入熊市,所以想投資「得再等等」。

墨比爾斯說,A股已經落入熊市,但隨著融資餘額的大幅下降,將有助於中國股市築底,且人行可能會推出更多寬鬆的政策。不過,他強調,過去中國對市場有太多的干預動作,造成股市波動,因此呼籲中國官方應該從事更多自由化與市場化的改革。

至於中國是否有硬著陸的風險,墨比爾斯表示,大陸經濟成長率從2010年的10%降到今年只有7%,但以名目金額來看,中國在今年仍將創照接近1兆美元的名目GDP水準,儘管經濟成長率下降,但總額是上升的,故目前沒有看到經濟硬著陸的狀況。

有關人民幣匯率問題,墨比爾斯指出,雖然中國人行上個月意外大幅壓低人民幣匯價,但其目的只是放寬人民幣波動區間,為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做準備,且相對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來說,人民幣穩定許多,故預期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

墨比爾斯說,相較於1997年到1998年,現階段新興國家外匯存底遠較當時更為豐沛,但新興國家央行對於匯率則採取更為彈性的作法,亦即放手讓匯率貶值,如此不僅不會過度消耗外匯存底導致危機出現,偏低的匯率也有助於新興國家的出口表現。

至於美國升息對新興國家影響,或引發通縮疑慮,墨比爾斯表示,目前的確有通縮壓力,但主要來自商品價格持續下降,以及網路發達導致比價行為使消費品價格持續競爭,如果聯準會升息太快,會造成資金從新興市場抽走的疑慮,但「目前新興市場已經打折再打折了」,再下探風險將會下降。

---------------下一則--------------- 
中國淪全球經濟拖油瓶 硬著陸風險急遽升高 李克強信心喊話2015年09月11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花旗示警
花旗(citi)首席經濟學家比特(Willem Buiter)示警,中國從全球成長引擎轉為拖油瓶,經濟硬著陸可能性急遽升高,明年恐成拖累全球經濟再陷衰退的主要力量,中國總理李克強昨持續信心喊話,試圖紓解全球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恐慌,稱中國仍有大量政策工具可用,經濟不會硬著陸或成為世界風險之源。

曾任英國央行理事的比特表示,若明年全球經濟陷入中度衰退,極可能是受主要新興市場成長緩慢拖累,尤其是中國不景氣,「中國、新興市場與全球衰退情景發生可能性高,且風險有升高之勢。」中國企業部門產能過剩、槓桿過高,房市和股市均已經歷榮景泡沫破滅。

全球恐陷衰退
比特指出,最可能的情況是,未來幾年全球實質經濟成長率將穩步下滑,明年中將降至2%或更低,但明年全球陷入衰退可能性達55%,中國硬著陸的風險急遽升高,若中國步入衰退,許多新興市場恐怕也將相繼陷入衰退。

比特說:「中國若變糟,美國及其他國也將惡化,中國佔全球貿易比重較美國大,先進已開發經濟體韌性不足,無法避免全球衰退,但應不致於也陷入衰退,只會成長進一步趨緩。」

中國總理李克強昨在大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致詞時持續信心喊話,試圖消除全球對中國前景恐慌,稱中國仍有許多調控工具,具有很強的抵禦衝擊能力,包括較低的赤字與充足的外匯存底,並強調近年沒超發貨幣、沒大規模強刺激。

李雖坦承經濟面臨困難,出口成長放緩,近2月經濟指標有些下滑,但強調經濟成長難免有波動起伏,屬正常現象,經濟走勢緩中趨穩,基本面沒改變,將對經濟成長採取精準調控,有信心達成今年成長目標,不會出現硬著陸。

他也表示,單靠量化寬鬆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不會放慢改革步伐,將防範系統性風險,維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堅決反對貨幣戰爭。

PPI連42月下滑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為表達沒有促貶貨幣、輸出通縮立場,強力干預匯市,掃蕩做空人民幣投機勢力,離岸人民幣匯價昨一度強升1.2%,來到6.3903兌1美元,升破6.4大關,創離岸交易上路5年來單日最大升幅紀錄。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8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2%,雖創1年新高且高於預期,但主要反映豬肉價格飆漲。

同月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創近6年最大降幅5.9%,大於預估的5.6%,連42個月下滑,顯示工業部門的國內外需求均疲軟,中國整體通縮威脅升高,當局有必要祭出更多刺激措施提振經濟。

---------------下一則--------------- 
中國救陸股 曾求助貝萊德2015年09月11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財經媒體CNBC報導,中國政府為搶救股市,曾邀請貝萊德(BLACKROCK)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到中國提供建議,而芬克也確實在8月底飛往中國與官員會面。

芬克過去就曾為政府官員提供建議,去年10月美國公債殖利率瞬間大跌後,美國財政部官員也曾求助芬克,貝萊德發言人拒絕對CNBC的報導置評。

路透上月報導,在中國的官僚作風下,從海外歸來的金融界人才求去,使北京面臨無人可用的困境,這或許是中國向外求助西方人士,找上芬克的原因。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周三出現「死亡交叉」後,昨在獲利了結賣壓下,收跌1.39%至3197.893點,失守3200點大關,50日均線周三已由上往下穿越200日均線,意味後市依然看空。

---------------下一則--------------- 
全球經濟放緩 印歐繼續衝2015-09-11 01:1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OECD領先指標 http://goo.gl/d34aWZ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公布7月領先指標,預告國際經濟活動擴張將出現放緩,以長期均值100來看,由34個會員國所組成的OECD綜合指標由6月的100.1降至7月的100.0,包括大陸、美國、英國等大型經濟體成長均出現放緩。

不過,法人指出,一片放緩趨勢中仍有亮點,例如印度快速上揚至99.8,成為新興市場中的超級亮點,歐元區則已連續4個月維持100.7的高水位,呼應歐盟統計局最新上調對歐元區第1、第2季度經濟增速預測。

瀚亞投資海外股票暨研究部主管林元平表示,印度領先指標已連續走揚,市場預估MSCI印度指數在今、明兩年的盈餘年增率分別達10%及18%,提 供不錯的盈餘增長機會,且未來12個月本益比低於過去十年均值,只要政治穩定、持續景氣復甦,股市有機會反映企業獲利成長,較看好科技、電信、製藥。

野村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印度盧比的表現在亞幣中也相對穩定,雖然接下來僅國會議期將有法案審議進度的雜音,整體表現仍可期。

宏利資產管理(香港)股票專家Rana Gupta認為,儘管近日市況波動,基於政府持續推進改革及企業獲利改善,印股在中至長期的前景仍然看好。短期而言,印度經濟應將循序漸進地復甦,只是股市市況波動的可能性增加。

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指出,近期全球新興市場受累於大陸經濟放緩,但印度對大陸貿易依存度較低,出口至大陸占其總出口比重僅約4%,因此印度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 人指數(PMI)維持擴張為52.4,搭配8月服務業PMI也由7月50.8攀升至51.8,反映製造業和服務業擴張加快,看好印度經濟體質好轉。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目前油價持續處於低檔,可望減輕印度通膨升溫壓力,央行降息可期,印度企業也將因此降低融資成本,進而提升企業獲利。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今年印度將有機會超越大陸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速的國家,建議投資人可分批逢低布局,參與印度經濟上行契機。

---------------下一則--------------- 
歐日股 低接買盤進場2015-09-11 07:24:27 經濟日報 編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Eq12Cb

全球金融大震盪,三大成熟市場已見低接買盤進場,根據EPFR統計,今年迄今,總計近1,500億美元鎖定歐日市場,歐洲獲資金淨流入974億美元,日本基金也吸金490億美元,預期歐日股市仍是未來資金青睞焦點。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謝瑞妍指出,近期市場波動加劇,資金大幅流出風險性資產,相較於美國即將升息,歐日依然續行量化寬鬆(QE)計畫,因而獲得國際資金的高 度青睞,股市也維持正報酬的好成績。歐股成為今年的資金亮點,搭配歐央行(ECB)有望加碼或延長量化寬鬆政策,技術面獲得強力支撐;日本也不排除加碼寬 鬆力道,增強低接日股意願。

摩根歐洲策略股息基金經理人巴洛克(Michael Barakos)指出,歐元區今年前兩季經濟成長率分別意外上修至0.5%和0.4%,最新8月服務業PMI和綜合PMI終值分別來到54.4和 54.3,不僅雙雙高於7月水準,綜合PMI產出增速更創逾四年新高,已連續26個月維持在50以上,顯示歐洲經濟持續擴張。

受惠於歐元走勢趨貶,歐洲出口競爭力大為提升,巴洛克表示,歐元區第2季出口成長1.6%,儘管近期中國經濟放緩,歐元區因對中國貿易依存度低,經濟逆勢維持茁壯。

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豐弟勻指出,綜觀全球景氣現況,三大成熟市場的經濟成長力道較新興市場強勁。其中歐洲與日本雖然成長幅度較美國緩慢,但在政策利多與貨幣寬鬆政策續行的趨勢下,不僅提供下檔支撐,也挹注成長動能。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歐洲經濟數據持續回升,仍然維持復甦的情況,寬鬆政策將持續發酵,因此預期歐洲企業併購熱潮將持續,有利於股市持續走強。

日本方面,經濟刺激政策再出可望激勵股市,2020年奧運題材、工業建設類股、消費類股等是可留意族群。

---------------下一則--------------- 
QE奏效 歐、日股資金追捧2015-09-11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3大成熟市場今年來資金動能及指數表現 http://goo.gl/EAeeE7

全球金融大震盪,三大成熟市場投資氣氛難以置身事外,但最近已清楚可 見低承買盤進場,據EPFR統計,今年迄今,總計近1,500億美元鎖定景氣能見度較高、企業獲利回復動能的歐日市場,歐洲以淨流入974億美元居成熟市 場之冠,日本基金今年也吸金490億美元,歐日股市同步反映正報酬的好氣色,預計二地在寬鬆貨幣政策推升上,仍是未來資金青睞焦點。

摩根投信副總謝瑞妍指出,近期市場波動加劇,資金大幅流出風險性資產,相較於美國即將升息,歐日依然續行量化寬鬆(QE)計畫,因而獲得國際資金的高度青睞,股市也維持正報酬的好成績。

謝瑞妍分析,歐股成為今年的資金亮點,搭配ECB有望加碼或延長量化寬鬆政策,技術面獲得強力支撐氣勢可期;而日本也不排除加碼寬鬆力道,增強低接日股意願。

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豑勻表示,綜觀全球景氣,三大成熟市場經濟成長力道較新興市場強勁,其中歐洲與日本雖然成長幅度較美國緩慢,在政策利多與貨幣寬鬆政策續行趨勢下,不僅提供下檔支撐,同時也挹注成長動能。

保德信歐洲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預期在聯準會利率決策結果出爐之前,短期歐股仍將維持較高波動,但本周公布的歐元區第2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德國7月進出口金額也創1991年來最好表現,顯示歐洲經濟持續復甦,歐股中長期表現仍值得期待。

李宏正說,市場預期歐股明年獲利增長上看雙位數,待利空因素淡化後,歐股應能回到上半年的多頭走勢;此外,歐洲央行已暗示可能擴大量化寬鬆規模, 預期低廉的資金成本,可持續提振民間借貸需求成長,尤其是金融股(銀行類股),可望受惠於評價面低廉及信貸回升,表現可望領先整體歐股。

法人指出,全球市場今年來出現不理性修正,但市場在恐慌過後終將回歸常軌,根據8月美林基金經理人調查,基金經理人加碼日本的比重從37%增加為 40%,看好日股比重逆勢增長,預料日股憑藉著政策支持、企業獲利成長、評價面便宜等多項利多推升,將能持續獲得國際資金追捧。

---------------下一則--------------- 
紐西蘭降息1碼 紐元重貶逾2% 2015年09月11日蘋果日報【于倩若、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紐西蘭央行昨降息1碼至2.75%,3個月來3度降息,對中國輸出通縮表示擔憂,並預告紐國經濟若進一步受拖累,將繼續調降利率,紐元兌美元應聲重貶逾2%,創6年新低1紐元兌0.6257美元。

紐西蘭央行總裁惠勒(Graeme Wheeler)昨表示,人民幣8月無預警貶值,引發未來進一步貶值擔憂。
被中國通縮拖累
他說:「一旦人民幣大幅貶值,勢必會向全球輸出通縮,因此所有人都緊盯中國。」

紐西蘭經濟面臨內部乳品價格大跌,以及企業與消費信心疲弱難題,外部又受中國經濟走疲拖累,昨不僅下修經濟成長與通膨率預估,還調降90天期銀行票據(bank bill)利率預估2碼,暗示未來幾個月將進一步降息,並預測明年基準利率恐下探歷史新低2%。

---------------下一則--------------- 
市場情緒平復 亞股失血減緩2015-09-11 01:12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隨著大陸政府宣布的降息利多逐步提振市場信心,亞股雖仍持續震盪,從資金流向來看,七大亞股除了日股,流出金額皆已出現大幅收斂的跡象。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大陸股市將回復正常交易,市場能否回穩是觀察重點之一,而在Fed升息與否底定前,預期新興市場仍將持續震盪。

但他指出,因短線跌幅已深,評價便宜,且長線仍然看好,短線暫以觀望為宜,但可以定期定額或分批逢低進場方式酌量布局。

宏利資產管理(香港)亞太區股票投資部主管謝慧賢指出,市場對整體經濟成長愈感憂慮,加上某些市場的波動度上升,使得亞洲地區股市已進入弱勢循環。儘管如此,具吸引力的長期投資價值機會已然存在於市場,值得投資人留意。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儘管印度8月製造業PMI由7月的52.7略為回落至52.3,但仍在擴張階段,因此消費信心明顯優於其他國家。在穆迪政府積極推動改革的趨勢不變下,基礎建設與內需消費的改革紅利可望持續發酵。

傅子平表示,韓國公布數據顯示內需溫和復甦,但製造業及外需依然疲弱,7月服務業產出較前月上升1.7%,但7月工業生產較前月下降0.5%,較去年同期下滑3.3%。8月出口年增率衰退14.7%,進口衰退18.3%,均低於市場預期。

不過由於MERS疫情風險已解除,加上韓國政府7月中推出0.8%GDP補充預算,預計提升消費與出口相關產業,可觀察對股市提振效果逐步發酵的情形。

至於東協,傅子平表示,隨著美國可能在今年升息的機率攀升,亞幣呈現較為疲弱的走勢,進而影響財報表現,若原物料需求未見大幅回升,整體經濟不易出現強勁的成長。

其中泰國軍政府仍未擬定新憲法,未來總統大選時程亦充滿不確定性,加上乾旱襲擊北方稻米與橡膠作物,導致經濟疲軟;印尼的通膨走揚,經濟仍有下行風險,整體來看,東協短期景氣較為低迷,股市相對承壓。

---------------下一則--------------- 
大賺觀光財 日股多頭可期2015-09-11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日本基金今年來績效前5名 http://goo.gl/XXEVAU

日圓走貶且觀光限制放寬,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最新統計數字顯示,7月全 球訪日人數逾19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增逾5成,創有紀錄來最高的單月赴日旅客人數,法人表示,近期大陸躍升為日本觀光消費主力國,今年中秋連假後緊鄰 「十一長假」黃金周,陸客強勁消費力道可望刺激日本零售觀光企業獲利動能更上一層,為日股下波多頭行情鋪路。

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豑勻表示,日本經濟持續緩步復甦,從7月零售銷售、進出口均優於預期,企業景氣指數也逐漸回升來看,景氣正向循環的趨勢不變,加上全職就業人數持續增加,薪資成長狀況逐步回溫,內需成長動能不容小覷。

根據高盛研究報告,整體日本企業營收11%來自新興市場,若新興市場相關營收衰退一半,日本企業盈餘仍將呈現正成長。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利多提供 日股良好的下檔支撐,除了日本央行延後通膨達成時點,日本退休金GPIF配置在日股的比重將提高至25%,為日股增添上漲動能。

法人也強調,在韓國MERS疫情與中日交通往返更為便利的推波助瀾下,許多大陸旅客紛紛轉往日本觀光,今年來訪日陸客成長超過203%,7月陸客 占比更達3成,為單一國家訪日人次首度突破單月50萬人次大關,消費力驚人的陸客也因而一舉躍升成為支撐日本觀光內需消費的新主力。

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指出,與2014年初相較,7月訪日遊客大增近100萬人,龐大觀光人潮直接反映在當地零售與服務類股業績,繼去年日本企業每股盈餘創 35年新高後,今年第2季持續攀高,第2季營收和獲利年增率預估值各達5%及21%,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下一則--------------- 
墨比爾斯重押韓小型股…價格便宜2015-09-11 07:07:27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墨比爾斯操盤的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目前在南韓股市比重達27%,高於台灣的8%,墨比爾斯昨(10)日說,這是因為南韓小型股比台灣的小型股便宜。但他在南韓的配置,很值得深究。

南韓與台灣同以出口為重,台灣8月出口衰退,南韓的出口也大幅下滑,引發市場對南韓央行降息的揣測,韓元兌美元匯率貶至五年新低。南韓MSCI指數今年以來跌幅逾8%,但MSCI南韓小型股指數則有17%的漲幅,表現優於大型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對南韓主要持股,包括服飾商LF、老牌製藥公司Bukwang及幼兒教育服務公司Daekyo,今年來股價漲幅都在一成以上;南韓小型股的產業多元性,比台股更佳。墨比爾斯的團隊常從南韓小型股找到許多機會。

---------------下一則--------------- 
金磚四國 首選印度2015-09-11 01:12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金磚四國股市今年來表現 http://goo.gl/P1q2gV

金磚四國中,法人普遍最看好中、印後市,若從中印兩標的擇其一,印度則是首選。瀚亞投資就指出,新興股市本波已有一波不小的修正幅度,預期美國正式升息後,市場再整理時間可望縮短,金磚四國股市當中,現階段相對看好印度,投資人可逢短線震盪之際,提前分批布局。

野村印度潛力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近期國際股市紛擾不斷且先前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加碼印度幅度較高的情況下,印度持續成為外資提款機,外資8月 累計淨賣超金額達26億美元,為2008年10月以來最差表現,且本月至9月3日仍續賣超3.8億美元,若資金面持續轉弱,則短線大盤欲強不易,因此先觀 察美國聯準會動向與資金流向,若國際資金回流,印度應可優先成為吸金國家。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在金磚四國中,較看好中國與印度,主是因這兩國改革紅利持續發酵,有助支撐經濟與股市表現。

另外,野村投信同樣表示,金磚四國中,較為看好的是中國和印度,但陸股波動過大,短線還是謹慎,相較之下,印度還是較佳。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根據OECD最新公布的7月領先指標顯示,印度領先指標自2013年第4季以來連續上揚迄今,而市場預估MSCI印度指數在今明兩年的盈餘年增率分別達10%及18%,提供不錯的盈餘增長機會。

林元平指出,從基本面來看,至8月底累積降雨量也與印度政府預期一致,且原油價格仍維持在偏低價位,對於印度縮短經常帳赤字和通膨數據相對有利,也使得9月份降息預期大增。

至於陸股後市,法人間並沒有共識,如霸菱投顧表示,就整體股價評價面來說,因之前陸股回檔之後,MSCI中國指數的評價回到歷史平均值以下這為投資者帶來了相較今年早些時間更大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印股Q4進場 勝率大2015-09-11 01:12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統計2005年以來,每年第4季定期定額進場布局印度股市,平均表現都有雙位數報酬,法人表示,印度股市2016年EPS年成長預估仍有18.8%高成長,企業獲利成長的基本面無虞,近期印度股市伴隨亞股回檔走跌,但第4季往往是印度股市的旺季,投資表現值得期待,現階段應是定期定額印度基金佳機。

亨德森遠見亞洲股息收益基金經理人Sat Duhra認為,印度今年主要投資風險來自外部,包括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預期,及歐洲動盪,但反觀國內有單一政黨取得壓倒性勝利後,政治風險下跌,且改革決心十分堅定。短期印度投資前景優勢未全部顯現,相信未來2∼3年,強勁投資周期再現無疑將改變遊戲規則,推動投資進入印度,支持個股收益。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強調,印度經常帳收支逐漸改善,PMI製造業指數自2013年底以來一直處於擴張區間,今年8月仍舊有52.4,主要為對中國需求的依賴很低,印度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比重只有4%左右,且印度是主要的大宗商品進口國,沒有大宗商品出口,過去2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有利印度經濟增長,使得經濟面仍維持擴張,在雨季因素與美國升息干擾未消去前,建議分批方式投資印度股市。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統計過去10年,尤其是第4季,BSE中型股指數以平均6.9%的報酬,明顯勝出SENSEX大型股指數的2.6%,也顯示中小型股的投資吸引力;且以基本面來看,根據IMF預估數據顯示,印度今年的經濟成長率7.5%仍居全球之冠,在能源價格走跌,及資金成本將因央行的持續降息而大幅下降,印度企業盈餘的預估值可望上修,持續看好印度後市。

---------------下一則--------------- 
9月印股旺 平均漲5% 2015-09-11 01:12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10年9月表現最佳股市 http://goo.gl/BLxrMz

觀察近10年每年9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漲幅表現,印度以4.96%居 冠,法人表示,投資趨吉避凶,印度股市後市不看淡,且亞股今年來除陸股,其他市場明顯落後,歐美景氣復甦態勢不變及資金寬鬆環境下,加上第4季消費旺季到 來,將有利亞股反彈,建議趁機布局值得期待的印度基金。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印度股市短線雖盤整,但經濟基本面其實不差,第2季GDP數據年增7%,顯示印度與大陸並列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國 家之一,今年印度更有機會超越大陸,建議分批逢低布局參與印度經濟上行契機。雖然美國升息疑慮導致新興市場資金外流,但印度央行外匯儲備充足,預期資金外 流與貨幣貶值的幅度將有限,加上能源價格下滑、央行公信力提升、政府持續展開經改計劃等三大優勢,印度股市後市可期。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現階段印度股匯市表現偏震盪,但今年雨季順利,農村消費力道持穩,相關題材可留意。加上MSCI8月中旬最新 公布的季成分股調整中,亞洲只有印度及大陸權重獲得新興市場指數及新興亞洲指數雙升,印度更是調升幅度最高,顯示印度基本面受國際指數肯定,且油價持續處 於低檔減輕通膨壓力,印度股市後市不看淡。

宏利資產管理亞太區股票投資部主管謝慧賢認為,市場對整體經濟成長愈感憂慮,加上某些市場的波動度上升,使得亞洲地區股市已進入弱勢循環;儘管如 此,具吸引力的長期投資價值機會已然存在於市場,值得投資人留意,尤其看好印度,其中非必需消費品後市可期,主要因為受惠於印度所得增加及低油價帶來的消 費成長趨勢。

---------------下一則--------------- 
道瓊假突破 恐探14000點 線圖走空 S&P 500估有26%回檔空間2015年09月11日蘋果日報【陳智偉、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美股近日有回穩跡象,但分析師從型態觀察仍敗相畢露,道瓊工業指數線圖呈對稱三角形發展,而周三的假突破預示未來恐再現空頭走勢,約有2000點修正空間,恐回測14000點,S&P 500指數估計也有26%回檔空間。

道瓊工業指數近日走勢呈對稱收斂三角形,通常出現在大漲或大跌之後,是大規模多頭或空頭走勢中期可能出現的整理型態,MarketWatch報導指出,這類型態偶爾會出現假突破,正如道瓊周三早盤走勢,而突破之後,收盤趨近三角形底部,意味空方仍較強勢,接下來若跌破三角形底部,恐再現空頭走勢。

升息不確定成變數
MarketWatch指出,突破對稱三角形、恢復整理前的趨勢後,許多分析師預估新一波上漲或下跌空間約與前一波相當,以道瓊線圖估算,有約莫2000多點的回檔空間,近日若跌破16200點,就可有可能回測14000~14200點區間。

美國升息不確定是影響美股後市一大變數。儘管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下周決策例會迫近,有「Fed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希爾拉什(Jon Hilsenrath)指出,內部尚未形成升息共識。

下周可能不會升息
下周三(16日)例會召開前1周,是Fed內部私下討論與職員簡報的關鍵時刻,理事均不會對外發言,儘管Fed顯然仍預備按計劃在年底前展開升息,但近日官員談話顯示分歧與不確定性,意謂下周可能不會升息。

部分官員仍擔心Fed維持低利率過久,恐催生資產泡沬等金融過度,進而傷害經濟;其他官員則憂心通膨持續低迷、美元走強、中國經濟減速與近期金融市場動盪。

不過,據《金融時報》報導,新興國印尼、祕魯等央行再次呼籲Fed儘快升息,Fed愈快做決定,情勢將愈快恢復。

---------------下一則--------------- 
新興市場跌深…挑股良機2015-09-11 07:06:41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張瀞文�台北報導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墨比爾斯(Mark Mobius)昨(10)日指出,新興市場的空頭走勢可能仍未結束,但投資人可以趁機挑選價格比之前便宜的好股票,如網路、科技及消費類股。

依墨比爾斯的定義,股市跌三成或以上才算空頭市場。中國大陸股市已跌三成以上,新興市場也有26%到27%的跌幅,由於市場波動大,隨時可能進入空頭。

墨比爾斯認為,這波的修正期可能再持續數個月,但可能跌更深,也可能持續更久。好消息是,依歷史經驗,空頭時期很少超過15個月,而且持續期間通常比多頭時期短。墨比爾斯引述坦伯頓爵士的話指出,最好的買點就是賣家都賣光股票時。

---------------下一則--------------- 
大陸助攻 水資源滴出商機2015-09-11 07:09:00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環保板塊上半年整體業績增速10.2%,保持穩步增長態勢,法人表示,除看好大陸綠能發產,也看多中長線受惠全球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以及新興市場工業化帶動全球環保節能產業。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抗暖化題材涵蓋再生能源、水資源及環境污染控制等領域,分布在技術、工業及公共事業等產業,後續將持續受惠於美國經濟回溫,綠能產業有望雨露均霑。

鄭慧文指出,中國總理李克強日前在達沃斯論壇提到,大陸在不斷加強生態保護,尤其是加大污染排放的治理力度,努力培育綠色的、節能的,又能支持經濟增長的動力,比如發展電商等服務業。

而根據中國環保部9日發布「新常態下環保對經濟的影響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大陸節能環保產業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已達677億美元,居全球之首,環保產業上市公司業績確定性高。預計下半年在政府加大推動PPP項目實施,水資源等產業可望受益。

---------------下一則--------------- 
生醫商品 防禦力強2015-09-11 07:08:3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即將進入升息循環,全球股市震動加劇,醫療產業近期也面臨獲利了結賣壓,但回顧今年來,全球股市約下跌5%,醫療產業仍逆勢抗跌,累積漲幅約4%。

法人分析,醫療產業的預估盈餘成長率維持在三成以上,而且四大次產業的獲利展望均優於全球股市,生醫基金後市依然看旺。

今年來醫療保健產業基本面佳,據彭博針對十大類產業最新統計,美國S&P500指數成分股中,醫療保健產業55家企業已全部公布財報,第2季營收年增率8.6%,為各產業表現最出色,也讓生醫基金展現防禦力。

---------------下一則--------------- 
電子消費股 旺季到2015-09-11 07:18:51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HN5Pl6

全球消費旺季9月開跑,法人表示,每年9月到12月是全球消費旺季,先有中國的金九銀十光棍十一到農曆年前的消費潛力大,印度每年雨季過後大約9月也是消費旺季開始,歐美9月開學季、第4季感恩、聖誕、新年消費商機更是可期,包括電子與相關消費類股可望受惠。

群益新興大消費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觀察海嘯以來,全球各主要國家9月起至年底前的平均報酬率表現,美國、印度,以及相對受惠美國及中國消費熱潮的台灣,都是表現極佳的市場。

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景氣持續復甦,其經濟的復甦有利穩定全球經濟,將有助於新興國家出口增溫。

印度的排燈節相當於中國的農曆過年,中國的金九銀十也是以消費商機著名,加上歐美的9月開學季到新年前的感恩、耶誕節消費旺季,景氣持續復甦加上消費旺季來臨,消費類股後市更是可期。

針對美國市場,保德信全球消費商機基金經理人楊博翔分析,美歐主要消費大國受惠於低利率、資金寬鬆環境及大宗商品價格保持低檔,其消費者信心、就業情況仍 處於持續改善的趨勢中,加上全球消費產業併購活動熱絡,得以維持較高的類股本益比,因此看好消費類股的中長期投資機會,而自主性消費類股較必需性消費類股 具有價值面吸引力。

而中國市場方面,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則表示, 1-7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與實際均同比增長10.4%,消費需求有力支持了經濟平穩增長,接下來十一小長假將至,資訊消費、綠色消費、旅遊休 閒消費、旅遊餐飲等產業,資金可能在節前持續流入,成為短期炒作熱點。

楊博翔指出,人民幣在上月無預警大幅貶值,由於中國仍是汽車銷售、精品成長的動力,讓近期相關類股表現相對疲弱,預料人民幣未來走跌空間有限,消費類股有過度反應之虞,在本波修正後本益比隨之降低,短期內可望反彈。

---------------下一則--------------- 
美元計價新興債 優選2015-09-11 07:02:2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http://goo.gl/iKCVp7
http://goo.gl/j9nCsJ

貝萊德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帕茲(Sergio Trigo Paz)指出,新興市場長期的投資主題不會大幅轉變,但市場短期仍將動盪,他已提高現金部位因應,看好具有改革能力及長期成長潛力的新興市場。

隨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的腳步逼近,新興市場的股、債及匯市都受到不小的衝擊。美元強勢,人民幣貶值,更讓新興市場貨幣競相貶值,進而影響新興市場債券的績效。

不過,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基金雖然受傷慘重,今年以來的跌幅大都超過一成,但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券基金卻仍能創造出平穩的績效,與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並列為今年以來報酬率最好的債券基金。

貝萊德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帕茲指出,今年下半年以來,希臘債務危機及中國大陸股市震盪使新興市場債市受到壓力,大陸製造業數據不如預期,也打擊投資信 心;而近期表現較佳的烏克蘭美元債,主要是在該國政府償還兩筆債務並與債權人達成190億美元的債務重整協議後,烏克蘭債券價格在7月漲到近五個月的高 點。同時在該國通過國際貨幣基金(IMF)要求的法案後,持續獲得170億美元的紓困。

至於表現較差的巴西,帕茲表示,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將巴西的外債展望調降到負向,並指出預算失衡顯示該國國會難以推動必要的財政改革,導致巴西美元債下跌,巴西里耳兌美元一度跌到近12年的低點。

帕茲有21年的投資管理經驗,目前主要關切的主題在於與商品相關的價值型標的,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需求疲弱,供過於求,商品價格已經非常低,最近仍在持續測試低點。如果目前布局商品相關資產,會比去年第4季或今年第1季更具價值。

---------------下一則--------------- 
法人:新興債 留意風險2015-09-11 07:19:11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繼8月初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穆迪(Moody's)調降巴西信評之後,同為國際三大信評公司之一的標準普爾(S&P)再補一槍,9日調降巴西評等,從「BBB-」下調至「BB+」,淪為非投資級別(即垃圾債級別),投資展望維持在負向(outlook negative),並隱含未來仍有可能再下調。法人認為,新興市場債券風險仍高,現階段投資以美元債券為佳。

中國信託全球新興市場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朱戌文表示,巴西經濟相較其他國家疲弱,建議投資人應以美元計價新興市場債券為主。

朱戌文說,雖然巴西再遭降評,但觀察巴西債市表現似乎未受影響,巴西10年期美元計價公債的價格上漲0.6%,推估可能是市場因應降評風險,已逐步降低巴西的比重。再者,依據摩根大通8月間對新興債基金經理人的調查資料顯示,經理人雖仍加碼巴西公司債,但重押程度持續降低。

朱戌文進一步提到,巴西降為垃圾債級別,預估會引發50~65億美元的被動拋售賣壓,約占巴西美元計價公債的在外流通量的17~22% ,使得巴西公司債暫不具吸引力。

---------------下一則--------------- 
美將升息…可減碼高收債2015-09-11 07:19:4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東亞證券昨(10)日發布投資展望指出,8月以來的股災並非表示全球股市進入熊市。但在美國升息前的焦慮時期,建議投資人調整心態,分批布局歐股及日股,適度減碼高收益債券。

隨著美國升息的腳步逼近,8月以來,全球股市出現較大的波動,削弱投資人信心。東亞證券投資顧問部主管杜森吉表示,全球股市並未進入熊市,但全球成長放緩,投資人的確應更加慎選投資標的,調整投資組合。

杜森吉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動向仍是短期市場的焦點,但就算9月不升息,12月也會升,與其焦慮等待何時升息,不如主動調整投資心態,增加基本面佳的投資部位,並減少高風險且高波動的部位。

以國家來說,杜森吉說,雖然全球成長普遍放緩,但部分市場基本面仍相當出色。例如,歐洲的核心國家德國經濟穩定成長、周遭國家義大利景氣迅速復甦,部分歐元區國家除受益於歐洲量化寬鬆(QE)外,且主要出口市場為歐洲與美國,較不受新興市場成長放緩所影響。日本也是長線值得注意的市場。

就產業別而言,東亞證券建議,可考慮以歐美國家為主要消費市場的非核心消費股、可望受惠於升息的美國保險或在地銀行股、較不受成長放緩影響的健康醫療類股。至於原物料類股,則必須以長期投資的心態布局,以降低投資風險。

在國人持有的債券基金中,高達六成是高收益債券基金。東亞證券認為,高收益債券基金雖有配息,但預期難有資本利得,投資人如果手上部位太高,建議減碼。

東亞證券今年上半年整體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5%,法人業務更較去年同期成長285%。東亞證券總經理陳烜台指出,為了提供投資人更多元化與收益更穩健的產品,東亞證券結合複委託、信託、財管及保經平台,提供投資、信託、稅務諮詢等多種金融產品的財富投資及資產規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