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121基金資訊

2016年01月21日
黑天鵝帶出投資契機續看好大陸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群益投信2016全球投資趨勢 http://goo.gl/5QLk9y

2016年市場消息多空分歧,除了有美國升息、人民幣貶值、地緣政治風險、高收益債風險四隻黑天鵝將對市場帶來影響,但群益投信強調,也因此帶出包括多元資產輪動、改革與成長性題材、穩定配息、新興市場的四大投資契機。

群 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全球景氣目前仍在擴張階段,本次景氣循環時間較過往長久,而造就更長期股市多頭走勢。根據IMF預估2016年經 濟成長3.4%,略低於長期平均3.6%,但高於2015年的3.1%,整體股市表現預料低於歷史均值但優於2015年。
2016年市場波動高,資產輪動快,但仍是多頭市場,有利多元資產布局,在全球經濟表現溫吞下,具改革與成長性題材企業將更受資金青睞。

應迦得指出,具穩定配息的投資等級債與類債股(特別股、REITs、高股利股)也是另一投資契機;新興市場因美國升息承壓,但評價已低與資金衝擊高峰過後,表現將呈現差異化,看好印度、大陸、東南亞有range trade機會。

群 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針對大陸投資分析,陸股第1季為全年風險最高時點,包括人民幣貶值、大股東減持、美國升息,流動性相對緊縮、註冊制,幾乎需 消化全年利空,經過年初下跌,底部可望出現;第2季風險偏好將開始重建,總體經濟開始復甦下,下半年A股可望強勢反彈。

他提醒,短線需關注人民幣止穩情況,去年8月中人民幣大幅貶值造成A股下跌,主因人民幣貶值將導致資本外流,外匯佔款將大幅降低。

林 我彥強調,人民幣匯率變動與2016年美國聯準升息的步伐緊密相關,下次升息可能出現在3或4月,但貶值壓力將相應變小,預期全年呈現先貶後升走勢,未來 匯率將呈「√(根號)」形走勢,人口結構及收入水準上升後,居民消費開始從實物消費走向服務消費,且未來成長點將在新興消費。

---------------下一則--------------- 
全球近5成CEO 估今年經濟停滯2016年01月21日蘋果日報【陳瑩欣╱台北報導】

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昨公告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面對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全球CEO(執行長)對未來1年企業營收成長信心受到打擊。調查顯示,幾乎所有重要經濟體的營收成長信心都低於去年。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暨策略長吳德豐說,2016年全球CEO最憂心的5大議題分別是政府規範過嚴、地緣政治、匯率波動、創新不足與政府財政赤字。

看好比率僅27%
吳德豐表示,該調查訪問全球超過1400位的CEO,調查結果顯示未來1年全球經濟前景黯然,今年主題為《改變中的世界:重新定義「成功企業」》,結果發現49%的CEO認為未來12個月全球成長經濟成長會呈現停滯,看壞的比率則從去年的17%上升到23%,看好的比率去年的37%減少到27%,下滑了10個百分點。

以中國為例,企業對未來1年的營收信心僅24%(去年為36%)、美國33%(去年為46%)、英國33%(去年為39%)、德國28%(去年為35%),在一片氣氛低迷中仍有幾個特例,俄羅斯就由去年的16%大幅攀升至26%。印度則顯得持續樂觀,從去年的62%微幅上升到64%。

其中企業對匯率風險的憂慮程度明顯增加,吳德豐表示,美國走向升息,但日本、歐洲等地都持續推出量化寬鬆QE,成為企業營運挑戰。

資誠金融產業服務營運長暨稅務法律服務副營運長吳偉臺直言:「匯損已經成為我們對往來客戶心理輔導的重點。」

吳德豐表示,中國實施經濟再平衡政策,加上各地方政府負債累累十分脆弱,民間企業也是這樣,令投資人憂心忡忡,且不斷衝擊各種產業,尤其是原物料產業,原本搭了中國快速成長的順風車,如今成長放緩,首當其衝。

---------------下一則--------------- 
全球企業領袖調查 近5成CEO 看壞今年經濟2016年01月21日 04:11中國時報吳泓勳�台北報導

近5成全球CEO,看壞今年經濟成長停滯。資誠會計事務所昨天公布「2016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從受調查全球1402位CEO意見當中,有49%認為未來1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停滯,且看壞的比重也從去年17%提高到23%,資誠副所長暨策略長吳德豐表示,該報告也點出政府法規過度監管、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匯率波動,成為全球CEO擔心的3大經營威脅。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昨日發布今年度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調查包含全球83個國家,總共1409位CEO的意見,其中,台灣也有37家企業參與。

今年經濟發展面對不確定性,讓全球CEO對未來1年的營收成長信心受到打擊,表態對自家營收「非常有信心」比重,從去年39%掉到35%,且大多重要經濟體的營收成長信心也都低於去年,包含中國從36%降為24%;美國從46%降到33%,德國也從35%跌到28%。

除營收信心滑落外,根據該調查,有3分之2的CEO認為,與3年前相比,當前企業面臨更多經營威脅。

吳德豐表示,其中有79%CEO最擔憂威脅是「政府法規的過度監管」,擔心一些政府老舊法規來不及因應調整,影響企業競爭力,這也已是連4年被認定是營運威脅。

第二則有74%CEO擔心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吳德豐說,以台灣自身為例,就有兩岸關係的風險存在;第三則是有73%CEO擔心匯率波動。

---------------下一則--------------- 
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三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由於油價再告破底,全球股市週三慘遭完美風暴肆虐,全面倒地!日股受日圓上漲影響,大跌近4%,已陷入熊市,亞股當日平均跌幅達2.6%,區域指標指數創逾4年新低。歐美股市周三也全面跳空開低,主要指標指數跌幅至少都逾1.4%。

恐慌指數周三則持續上揚至28.3,較周二揚升逾8%,反映市場緊張心理加重;該指數去年底時還在18左右,今年來已揚升約55%。

華爾街股市周三開低,道瓊工業指數開盤跌破16,000點大關、來到15,792.66點,大跌223點或1.4%。 歐股在能源股領跌下也全面重挫,德國股市周三接近中午時已重挫3%、英國也重摔3.1%、法國則大跌3.3%,Stoxx 600歐股指數跌幅達3%。

亞股周三也是綠油油,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是日股重挫,跌入熊市。除油價下跌外,日股又多了一個日圓強升利空,導致日經指數收盤暴跌632點或3.7%,今年迄今跌幅擴大至13.8%,較去年6月高點更暴跌超過20%,宣告摔入熊市。今年來日圓兌美元匯價已上揚3%,市場擔心弱勢日圓已經結束,未來日圓走升將使日股下壓加重。

此外,港股跌3.8%,新加坡股市跌3%,韓國大盤與中國上證分別大跌2.3%與1%,明晟(MSCI)亞太股市(不含日本)指數重挫2.6%,來到2011年10月來最低。
油價周三反彈無力隨即反轉急跌,周三歐美油價雙雙跌破28美元,再創12年低點。

市場策略師表示,油價破底後讓全球又颳起油價下跌、中國等全球新興市場經濟成長走弱與聯準會展開升息循環的完美風暴,市場信心潰散,恐慌性賣壓一擁而出,股市指數全面大跌。東方匯理證券交易員雷文(Robert Levine)指出:「市場空頭氛圍極濃,完全看不到一個朝正確方向發展的事情。」

---------------下一則--------------- 
債務攀升 加劇威脅全球經濟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債務負擔不斷攀升,對全球經濟成長威脅加深,尤其元月初以來新興市場股市大跌,更加深市場對此憂慮。
市場愈來愈擔心,負債沉重的新興市場企業,未來能否安然渡過目前金融市場的動盪局面。

多家信評機構正加快調降新興市場公司債的信用評級,讓企業舉債成本持續攀高。投資人也不斷出脫風險性資產。國際金融協會(IIF)估計,去年從開發中國家淨流出資金約5,000億美元。

新興市場多年來成為推升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之一,但現在正面對成長逐步放緩和信貸環境緊縮等困境,讓過去在低利率時代大舉借貸的新興市場企業承財務壓力大增。

專家擔心新興市場任何形式的債務違約,其衝擊都可能快速在全球擴散開來。因為外國銀行向新興市場借出3.6兆美元,外國投資人持有開發中國家25%債權。

標普表示,去年新興市場公司債違約規模,為2004年以來最高水準。在中國以外的5大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公司債被降評的數量達154件,是過去2年總量的6倍。

---------------下一則--------------- 
新興幣爆危機 全球股市挨熊掌 港元遠匯昨創世紀新低 港股盤中暴跌800點2016年01月21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持續低迷
中國經濟委靡不振,加上原油等商品暴跌,民幣帶頭狂貶,新興市場面臨亞洲金融風暴來最嚴重的貨幣危機。香港昨股匯雙殺,港元遠期外匯行情創下世紀新低,市場押注實施32年的港元緊盯美元聯繫匯率制度瀕臨崩潰。港股昨盤中暴跌逾800點,全球股市則在新興市場大跌拖累下邁向空頭熊市,MSCI AC世界指數自去年5月高點拉回近20%。

在1998年風暴中全身而退的香港,如今又遭逢中國經濟惡化及美國升息夾殺,吸引空頭禿鷹環伺,港元12個月遠期外匯行情昨重貶0.5%,創下1999年來新低7.9056,港元即期匯價也連5日走貶,盤中貶值0.07%,創8年新低7.8243兌1美元,距離聯繫匯率弱方兌換保證價位7.85僅0.33%,香港金管局已準備進場干預阻貶。

看貶港元氣氛漸加深
港股恒生指數昨盤中暴跌逾800點,終場仍大跌746點或3.8%,失守19000大關,創3年半新低收18886.3點,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股)同步收跌4.3%,盤中跌幅一度高達5.5%,而表徵新興股市整體行情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昨盤中重挫2.6%至695.15,邁向近7年最低收盤,今年來已跌12%。

成熟國股市同被拖累,日經225指數昨跌3.7%至16416.19點,自前高拉回21%、步入熊市;上周已陷熊市的歐股大盤Stoxx歐洲600指數開盤重挫3.5%至321.32、跌破200周移動均線並創1年多新低,德、法、英3大股市盤初均挫逾3%;美股道瓊期指也跌近400點。

港元遠期外匯貶破聯繫匯率區間7.75~7.85,使看貶港元氣氛加深。彭博追蹤期權行情,港元今年貶至7.85以下的機率竄升至55%,遠高於去年底的9.5%,凸顯在中國股、匯開年震盪拖累下,市場擔心資本外流恐進一步加劇,迫使港府棄守維續32年的聯繫匯率制。

國際金融地位受威脅
《華爾街日報》指出,緊盯美元意謂香港貨幣政策應與美國聯準會(Fed)連動,但Fed今年料逐步收緊政策,香港經濟卻深受中國影響且顯得疲弱。

然而緊盯美元雖痛苦,《華爾街日報》認為港府不會放棄,因人民幣距真正擺脫資本管制等干預的國際化貨幣仍遙遠,且驟然改變聯繫匯率區間可能引發市場混亂,威脅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港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昨表示,香港有能力承受資本流動考驗,重申金管局將在港元觸及7.85時進場。《霸榮》指出,香港外匯存底現約3590億美元,為貨幣基數的1.75倍,代表有足夠銀彈力保匯率穩定。高盛日前推估港元下探7.85,代表資金外流規模達3000億港元。

---------------下一則--------------- 
ILO警告:全球失業人口 今明兩年續增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胡郁欣�綜合外電報導
ILO預估今明2年失業率 http://goo.gl/zaaoyP

商品價格低迷重創新興市場經濟,恐導致世界失業人口總數在未來2年持續攀升。聯合國轄下國際勞工組織(ILO)周二預估,在2016與2017年間,新興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失業人口將增加480萬人。

ILO的這份年度報告提到,日本、美國與歐洲的失業率降幅將不足以抵銷新興國家的失業率增幅,特別是受到國際商品價格低迷重創的中南美洲、非洲,以及中國、俄國、阿拉伯地區。

根據ILO預估,今年世界失業人口總數將由去年的1.97億人,再增加200萬人,但由於世界總人口數同時成長,世界失業率維持在5.8%,與前兩年相同,顯示全球就業市場尚無法從金融危機中復甦。

世界失業率曾於2009年時攀至6.2%的高峰,因當時的金融危機導致數百萬人失業,而2007年時的世界失業率為5.5%。

ILO進一步指出,一旦巴西、俄國與南非的失業率大幅攀高,將出現收入成長停滯、銀行手續費收入銳減、人口遷徙等連鎖效應,對本國及鄰近國家的經濟造成衝擊。
中國失業率今年的估值為4.7%,高出去年的4.6%。
至於失業率全球最低的國家日本,ILO估計該國今年失業率將由去年的3.3%,降至3.2%。
美國失業率則由去年的5.3%,降至今年的4.9%。

曾陷入金融危機與債務危機的歐盟區,儘管整體顯露好轉,今年失業率將由9.4%,降至9.2%,但英國與德國以外的國家,2017年的失業率仍將高於金融危機前。

ILO指出,近期歐盟失業率之所以好轉,主要是受惠於弱勢就業率(Vulnerable Employment),暗示兼職人員與臨時工數量較以往大幅增加。

ILO秘書長萊德(Guy Ryder)認為,許多人屈就於低薪工作,不僅開發中國家是如此,已開發國家中弱勢就業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

---------------下一則--------------- 
新興國家失業人口 未來2年恐增480萬人2016年01月21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勞工組織(ILO)警告,新興經濟體的成長大幅減緩,加上大宗商品價格暴跌,恐引發失業潮,未來2年新興市場國家的失業人口可能大增480萬人,且中國、巴西與俄羅斯等國家的失業潮,可能抵銷歐美就業市場改善的效果,使全球失業率逐漸逼近金融海嘯時期的高點。

歐美就業改善將抵銷
ILO在最新發表的全球就業報告中指出,若新興國家的失業人數增加,可能抑制中產階級的擴張程度,並助長社會不滿情緒。

ILO預估,今年全球失業人數將達到1.99億人,較2015年的1.97億人增加,但隨全球人口持續成長,今年全球失業率將維持5.8%,與過去2年相同。

從個別國家來說,ILO認為,巴西、俄羅斯與南非的失業率可能大增,並直接衝擊鄰近國家的經濟成長,「因為移民匯回母國的資金減少,經濟成長減速也會影響鄰國的經濟」。

不僅如此,今年中國失業率預計升至4.7%,較2015年的4.6%上升,且部分阿拉伯國家也難逃失業率上升的命運。已開發國家以美國的狀況最佳,ILO預期今年美國失業率4.7%,將較去年5.3%進一步下滑,降至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水準。日本失業率未來2年也可望持續降低,2017年預估降至3.1%,低於2015年的平均3.3%。

先前苦於歐債危機的歐洲,似乎也走出谷底,2017年歐盟失業率可望降至9.1%,較去年9.4%下滑。

---------------下一則--------------- 
美國避險基金放話:民幣匯率應一次貶50% 2016年01月21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人民幣應該一次貶到底的說法,在金融市場一直沸沸揚揚。先前在美國次貸風暴與歐債風暴中,均精準放空的美國避險基金經理人哈特(Mark Hart)語出驚人地表示,中國應該在3.3兆美元的外匯存底再度縮水前,讓人民幣匯率一次重貶50%,讓市場相信中國是在有實力的情況下主動出擊,並在合理匯價畫下不可逾越的紅線。

哈特在德州創辦的避險基金Corriente Advisors,曾經放空美國次級債券與歐洲公債,被市場認為有先見之明。他認為,人民幣若一次大貶50%,不僅能解除中國外匯存底的消耗壓力,也能使市場資本少了從中國持續外流的重要動機。

哈特指出,有鑑於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都引導貨幣走貶,藉此刺激本國經濟成長,中國當然有理由跟進。

---------------下一則--------------- 
台股五族群 今年主打星2016-01-21 07:09:0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投信看好的台股五大產業 http://goo.gl/y0LIwJ

全球經濟與股市不確定因素多,台灣也受影響。群益投信昨(20)日指出,今年全球經濟低成長,壓縮台灣成長空間,股市震盪大,有利積極選股的操作策略,中小型股更有表現空間。

群益投信昨日發布2016年投資展望,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指出,今年成熟市場將維持穩健成長,新興市場面對需求不足的風險,不利出口導向的台灣。

吳胤良說,根據企業獲利成長方向推估,今年第2季將逐漸走出谷底,下半年則有新產品周期可期,企業獲利可望持續改善並推升指數往上。

總統大選後,政策不確定性降低,股市可望回歸基本面。不過,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美國升息、人民幣升值、地緣政治風險、高收益債券風險將是今年的四隻黑天鵝,市場波動將加大。
就產業面來說,吳胤良看好半導體、網通、汽車電子、環保、航太等五大趨勢產業。

---------------下一則--------------- 
歷次大選後表現趨穩 台股基金布局趁現在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歷屆總統大選後台股表現 http://goo.gl/SfnXh9

總統大選過後,不確定因素的解除,台股有機會展開一波反彈行情,經驗顯示歷屆總統大選後台股表現趨穩,加上台股現階段不論是本益比、股價淨值比都來到相對低點,法人建議,台股要趁撿便宜進場,現階段正是逢低布局台股基金的好時機。

統計前4次總統大選後台股平均表現都呈現正報酬,台股目前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都來到歷史相對低檔,現階段逢低布局台股基金獲利契機大。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認為,就全球股市目前現況來看,資金雖然充沛,但各市場交易量卻反向萎縮,導致股市大漲大跌的可能性升高。技術面上所有均線仍呈現空頭排列,短期呈現多頭弱勢抵抗,仍須注意個股回檔風險。

宏 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大陸經濟下滑速度減緩,今年可望在消費方面出現復甦,相關個股可望隨之獲得市場注意。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後,市場會聚焦於 新政府的政策方向,包括生技、綠能等,相關產業亦都可望有所表現;美國消費復甦,也將帶動台灣科技產業獲利轉佳,值得留意。

日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第1季為產業淡季,重點將在個股表現,外資台指期淨多單位於2萬口附近,態度中性偏多,布局上,業績及具題材面掛帥,另可低接長線展望佳之類個股。

他指出,看好電子族群的營收成長、大數據、半導體、CES+MWC新規格、併購概念股;傳產族群則可注意汽車零組件、運動用品、中概收成股、十三五規劃概念股。

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強調,台股盤勢呈現強弱勢過於明顯格局,有業績公司持續創新高,業績轉差的蘋概傳產成為提款工具,需觀察後續指標。中小型公司持續強勢,權值股短線呈現空頭排列,看好有成長題材低基期利基型個股,建議布局展望佳中小型個股與績優傳產股。

---------------下一則--------------- 
大盤續挫 台股平衡基金抗跌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台股各類型基金績效 http://goo.gl/lEUuay

統計2015年台股為負報酬率10.41%,但逾160檔台股型基金平均僅負報酬率1.7%,股債平衡型基金更是正報酬0.55%,法人指出,這顯示台股基金以選股優勢,績效遠勝過大盤,其中台股平衡型基金,更展現跟漲抗跌優勢。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表示,台股平衡型基金股債彈性調配,以穩健型高股息個股為重心,發揮抗跌效益的進可攻,退可守優勢,面對當前大盤大幅回檔整理,應是布局首選。

今年開盤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大動盪,目前台股修正應為反彈後整理期,低基期族群如半導體等在基本面方面已漸有改善,且外資報告顯示晶圓代工龍頭近期產能利用率已開始提升,原物料降低對產業端成本是有利的,伴隨大陸十三五規劃帶動投資方向,台股後續應有支撐機會。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台股現金殖利率明顯高於亞洲市場平均水準,整體條件大幅領先新興市場其他國家,對外資仍具有相當吸引力。面對目前下修震盪,建議選擇憂質標的,拉長持股時間,將有利提高報酬率。

他建議,目前投資策略應以至少能持有1年以上,預期30∼50%報酬率標的較佳,看好生技、綠能等產業可望有所表現。

富 蘭克林華美投信投資長李祖任認為,近期台股震盪主因來自於人民幣貶值及國際股市表現不佳,非台灣基本面問題,總統大選過後,觀察整體市場缺少趨勢性動能, 籌碼多凝聚在部分個股,長線布局仍須回歸基本面;可多關注本業獲利穩健且產業趨勢向上的產業及個股,或以台股基金取代個股操作。

至於具高股息特性公司,不論景氣狀況如何改變,長期都是市場追逐的投資標的;目前殖利率較高的台股次族群仍以半導體、PC相關等電子族群最多,有較大機會提高投資報酬,或擔憂市場雜音,建議可布局台股平衡型基金,以達到分散市場風險。

---------------下一則--------------- 
陸股跌深買點現 逢低布局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開年以來陸股重挫,法人表示,以平衡基金投資大陸,擁有配置靈活,機動調整的優點,上漲時可積極進攻,下跌時可轉換防禦,是極受歡迎的投資方式。

兆豐國際大中華平衡基金經理人葉貴榕認為,彭博系統預測,未來兩年內大陸經濟成長仍將大幅領先各國,成長動能充足,目前大盤短期跌破3,000點,投資價值浮現。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後續觀察重點在人民幣走勢短期能否止跌;另外,近期發布的PMI及PPI指數未明顯回溫,加上農曆年前資金略為偏緊,預期市場呈震盪格局,將在市場信心低迷時擇機布局成長趨勢明確標的,如新能源汽車相關等類股。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大陸今年將面臨兩個狀況,一是本身經濟趨緩加上全球景氣放緩,製造業面臨考驗;再者,資金面臨政府放鬆貨幣與資本持續外流持續拉鋸,人民幣貶值預期加速人民幣外流,易造成股市波動加大。

游清翔認為,大陸服務業對GDP的貢獻已超過製造業,服務業平穩擴張大幅降低大陸景氣硬著陸的風險,今年在國企改革的帶領,企業獲利可望回穩,十三五規劃也提供主動型基金選股的投資機會。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大陸去年GDP降至7%以下,隨著經濟結構轉型,傳統工業占GDP比重持續縮小,市場普遍預估,今年會再減緩至6.5%,總體經濟雖面臨下行風險,但隨著十三五規劃展開,積極推動財政、貨幣政策明朗化,與服務業、創新製造等第三行業的占比提高,經濟硬著陸機率不大。

---------------下一則--------------- 
低接亞股 首選入息基金2016-01-21 07:10:42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各地區股與布侖特原油價格相關性 http://goo.gl/zLw9W3

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亞洲可望受惠。不過,市場人士指出,美元升值、中國需求放緩仍是亞洲面臨的疑慮,建議積極投資人區間操作,穩健投資人則布局低波動配息基金。
油價跌跌不休,全球股市也跟著大跌,亞股也不例外。

不過,亞洲卻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消費地區,也是全球最大的淨進口地區。國際能源總署(IEA)去年12月的報告顯示,去年亞洲地區的石油需求為每天3,190萬桶,相當於全球需求每天9,460萬桶的34%。

貝萊德投信指出,低油價提供低通貨膨脹的環境,有助於亞洲央行維持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成長。不過,油價震盪,市場對經濟復甦信心不足,對股市帶來衝擊,短期內市場震盪風險仍高,未來改革進程、消費信心及企業獲利仍是觀察指標。

至於中國需求放緩,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表示,他會避開煤、鋼鐵等「一級產業」,布局受惠於經濟轉型的新興消費、傳媒娛樂等概念股。

林我彥指出,中國股市第1季為全年風險最高的時點,風險包括人民幣貶值、大股東減持、美國升息,流動性相對緊縮、註冊制,幾乎需消化全年利空。第2季風險偏好將開始重建,下半年A股可望強勢反彈。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美國升息,新興市場承壓,但價格已大幅修正,加上資金衝擊高峰已過,新興市場表現將呈現差異化,看好印度、中國、東南亞有區間操作的機會。
由於許多國家厲行改革或刺激方案,中小企業可望受惠。

貝萊德投信表示,亞洲將受惠歐美日等成熟市場的經濟復甦,股價與油價的相關係數又低。最近股市修正,讓亞洲股市評價更具吸引力,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的股價淨值比已降到1.26倍,為2001年以來的最低點。

貝萊德投信建議,市場波動風險加劇,投資人如果有意低接亞股,最好選擇以MSCI亞太不含日本低波動指數為指標的基金,逢低布局亞太區域型股票入息基金。

---------------下一則--------------- 
歐洲中小股 雙題材搶鏡2016-01-21 07:15:44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中小型股打敗大型股的幅度變化 http://goo.gl/AU9COH

2016開局,全球股市走勢震盪,但回顧2000年以來,中小型股走勢優於大型股的機率高達75%。法人表示,全球經濟進入「慢成長」時代,布局全球又有創新動能的中小型股基金,將可望有機會爭取較高的成長性。

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分析,美國聯準會(Fed)多次強調升息只會「緩緩進行」,低利環境仍有助於中小企業融資借貸,用於投資及併購;上一次美國升息時,中小型股EPS上升幅度遙遙領先大型股,代表升息循環啟動,買大不如買小。

針 對全球市場表現,摩根歐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康堤表示,歐洲景氣復甦,歐洲小型股向來和景氣連動較高,不同於歐洲大型股近五成營收來源為歐洲以外地區,小 型股則多以內需為主,更能參與歐洲區域內景氣復甦,且能源及礦業類股占比較低,能避免中國及新興市場需求放緩疑慮,也因此,歐洲小型股近一年來漲幅表現相 對市場隨漲抗跌。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莊凱倫則相對看好歐洲中型股,他指出,中型股同時兼具大型股穩健及小型股優異獲利成長特性,在 多變市場中攻守皆宜。長期來看,寬鬆環境有利歐洲內需發展,看好金融(特別是地產)、非必需消費等深度受惠族群,穩定股息也是選股重點,此外,他也看好歐 陸復甦行情,歐洲本土兼具有特殊技術或利基的中小型個股後市可望有出色表現。

展望2016年,高君逸說,歐美小型股仍為主要投資標的,不過美國在Fed升息影響下,短期受到衝擊,因此投資中小型股的目光,可轉往經濟持續復甦的歐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中小型股,有機會爭取較高的成長性,目前看好醫療保健、創新科技兩大題材。

據歷史經驗,康堤指出,由於景氣循環股具高獲利成長前景及低估值優勢,對景氣與企業獲利敏感度較高,在基本面行情助攻下漲幅多優於防禦型類股。以MSCI歐洲小型股指數來看,看好工業、景氣循環消費、金融、資訊科技等景氣循環類股。

---------------下一則--------------- 
安聯歐洲成長精選基金產品經理黃俊苔:歐股 今年最具漲升潛力標的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回顧2015年,歐股市場是去全表現最亮眼的股票市場之一,也是台灣投資人最青睞的股票市場,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去年11月底,受到原物料價格重挫、大陸經濟放緩等疑慮影響,整體股票市場基金國人持有規模僅增加新台幣34億元,但依投資區域分類來看,包括全球型、區域型和單一國家型,已開發歐洲股票基金國人持有規模大幅增加697億元,高居各區股票型基金之冠。

歐股熱潮下,國內業者紛紛引進歐股境外基金來台銷售,去年第1季就有三檔歐股基金獲准銷售,且是以收益型的歐洲股息基金為主,至去年12月連續三檔境外歐股基金獲准來台,聚焦股票成長動能,明顯可見「由收益轉追成長」趨勢。

安聯歐洲成長精選基金產品經理黃俊苔表示,這代表投資人對歐洲信心再增加,投資方向已從較為防禦型的股息股票,分散至追求獲利動能、超額報酬的成長型股票,其中更有進化版的成長型歐股基金,更重視底部選股、精選企業,更加強集中持股策略追求股價爆發力。

以去年12月底獲准銷售的安聯歐洲成長精選基金為例,前十大持股占投資組合比重即高達42%,超過同類型基金平均的31%。此外根據歐洲投資團隊過去經驗,集中持股的策略若能選到好標的,不只上漲時更有爆發力,下跌時也因為股票品質佳而相對抗跌,打破一般投資認為集中持股可能大漲大跌迷思。

黃俊苔表示,全球股市開年受到人民幣和油價拖累,資優生歐洲股市也不例外,不過在大陸經濟發布數據符合市場預期,且市場期待大陸祭出更多刺激措施後,歐洲股市普遍回神,19日單日漲幅逾1%,勝過美股或全球股市指數,某種程度也是對基本面的反映。

展望歐股後市,黃俊苔指出,不論從基本面、企業獲利或是評價面,歐洲仍是今年最具漲升潛力的目標地。

因此投資上,黃俊苔建議,今年投資歐股,態度上一定要主動找尋超額報酬,方法上則要懂得精選可以抵抗景氣循環影響的結構性成長概念股,策略上應集中持股,特別是集中選股的方式能釋放大型股的成長爆發力。

他認為,掌握結構性成長、高品質和價值面的歐洲質優大型股,並採取集中持股策略,將是低成長年代脫穎而出的關鍵。

---------------下一則--------------- 
歐洲小型股吸金 爆發力可期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上一次(2004年6月)美國升息後一年,歐洲小型股更具表現機會 http://goo.gl/6oi5j7

美國啟動升息以來,全球金融市場便飽受消息干擾而震盪,但類比2004年6月當年美國聯準會首次升息後,隨基本面逐漸向好股市逐漸恢復理性而走高, 其中,歐洲小型股更具股價表現機會,升息後一年強漲幅度高達28%,不僅遙遙領先歐洲大型股18%的漲幅,更是美股漲幅的4.5倍,法人預期,隨利空逐步 消弭後,歐洲小型股可望吸引資金歸隊,後續爆發力可期。

摩根歐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康堤(Francesco Conte)表示,歐元區經濟數據維持成長動能,2015年12月製造業PMI創20個月新高,其中產出、新訂單和就業全面好轉,這是2014年4月以來 首次出現包括希臘在內的所有成員國製造業呈擴張走勢,搭配花旗經濟驚奇指數持續攀升,顯見歐洲景氣持續處在復甦成長的軌道上,且領先全球表現,有助於支撐 歐股續漲格局。

歐洲景氣復甦,小型股漲幅更具爆發力,康堤(Francesco Conte)指出,企業獲利強勁,且估值便宜,歐洲小型股較大型股更具上漲潛力,歐洲小型股今年企業獲利預估年增率高達17.3%,遠較大型股搶眼,有助支撐歐洲小型股股價締造超額表現。

再者,歐股目前本益比合理,約為歷史平均值15倍,根據統計,於此水準入場,其後5年平均每年報酬率是15∼20%,而目前歐洲小型股本益比低於大型股,較大型股更便宜,投資價值不言而喻。

安聯歐洲成長精選基金產品經理黃俊苔表示,歐洲央行去年初執行QE以來,經濟已持續緩步復甦,歐股也成為去年表現最為亮眼的市場之一,中小型股在資金的追捧而上漲。

他指出,若要參與歐洲的成長,建議以具有結構性成長、高品質的優質企業,不僅不受景氣循環影響,在技術優勢、品牌力量與產業領導地位的加乘下,可持續創造成長動能,尤其是透過集中持股的策略,可釋放大型股的爆發力,同時又能在市場波動之際,較小型股更為穩健。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強調,歐美工業國景氣能見度較佳,加上歐洲央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因此受投資人青睞,特別是歐元區經濟數據表現反應出歐洲央 行貨幣寬鬆政策成效,無論是實質區域內需求、家計可支配所得、淨企業盈餘均為正成長,而就業市場也明顯復甦,未來在資金動能充足與基本面轉好條件下看好歐股後市。

---------------下一則--------------- 
新興市場失血 比預期慘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淨資本流動情況 http://goo.gl/jTzmI6

國際金融協會(IIF)周三發布最新預估,去年從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撤出的資金,高達7,350億美元,規模超出原先預期。IIF同時鑑於新興市場擴張放緩料持續壓抑投資人情緒,將其今年資金流向預測由淨流入改為淨流出。

IIF的最新報告估計,新興市場去年淨流出7,350億美元,其中從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流出的資金將近590億美元。去年10月,IIF原本預估新興市場2015全年淨流出5,400億美元,為1988年來首見,沒想到實際情況遠比預期嚴重。

IIF報告分析指出,去年新興市場資金外流金額暴增,除了歸因於外資大舉拔腿抽身,人民幣貶值導致中國企業去年第4季償付外債負擔加重。

IIF首席經濟學家柯林斯(Charles Collyns)表示,2015年新興市場資金外逃情況比預期嚴重,主要是對中國經濟成長和人民幣的疑慮,讓外資大量撤走。而投資人也日益擔憂其他新興國家的成長展望及企業高負債問題,致使這股資金出走潮蔓延新興市場。

至於今年,IIF原先預期新興市場資金可望見到微幅淨流入,但周三報告基於新興市場成長減速,恐繼續打擊投資人信心,預估今年淨流出4,480億美元。

IIF執行總裁洪川(Hung Tran)指出:「新興市場提早老化恐不利於成長前景,而今年伊始市場便陷入震盪,已抑制投資人的風險胃口。」

---------------下一則--------------- 
油價跳水 華爾街繃緊神經2016年01月21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油價周三跌破28美元,再創12年新低。油價重挫已使華爾街大為緊張,美國銀行估計未來2年內,持續低迷的油價會讓其能源業信貸,因違約而損失達7億美元,因此跟隨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國的步伐,對石油與天然氣企業的借貸態度變得更謹慎,

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2月期貨價,周三大跌約4%,每桶報27.35美元。至於倫敦布蘭特3月期油價,也跌破28美元,盤中大跌約3%,報27.95美元。

油價繼續重挫,讓投資人擔心全球石油供應過剩問題難以解決,並憂慮中國經濟放緩,嚴重衝擊全球經濟。

國際能源總署(IEA)周二表示,除非供需情況出現改變,否則油市會深陷過度供應的漩渦裡而無法自拔。其估計上半年每天油市會出現150萬桶原油供應過剩的問題。

花旗預測,不只是石油業的基本面轉壞,會在今年繼續給油價帶來壓力,宏觀的經濟面引發的賣壓,也扮演重要角色。花旗預估首季原油均價在34美元,第2季下降至31美元。

美國銀行周二公布去年第4季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但其在能源產業上的信貸曝險卻令投資人感到憂慮。

美銀已撥備5億美元準備金,來因應能源業信貸違約所產生的壞帳損失。美銀的財務主管多洛夫瑞奧(Paul Donofrio)預測,若油價連續9季維持在30美元附近,壞帳的準備金甚至可能增加至7億美元。

但他強調,有許多人受惠於低油價,這有助改善美銀的資產品質。除了消費端受惠外,像印度等國家乃至全球的製造業都同樣受惠。

瑞銀分析師哈肯(Brennan Hawken)說,對美銀來說,能源業的貸款帳目其實極好管理,市場所擔心的是能源業的壞帳損失,會否波及到其他企業貸款。

---------------下一則--------------- 
油價恐再跌... 替代能源當先鋒2016年01月21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WH新能源&乾淨能源指數報酬率比較 http://goo.gl/FKhykj

國際原能委員會確認伊朗遵守廢除核武協議所有相關規定,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較市場預期提早解禁,加上今年暖冬效應使得北半球取暖用油需求降低等利空因 素,國際油價兩周內重挫高達兩成,創下2009年海嘯以後最大雙周跌幅,亦跌破每桶30美元的關鍵信心與技術支撐關卡,不排除油價有下探風險。

野村投信認為,原先預估2016下半年有望回歸供需平衡的時程,遞延至2017年。短線油價已跌破重要技術支撐關卡,在後市信心仍顯疲弱與伊朗重返市場效應有待觀察下,不排除油價持續下探每桶20∼25美元。

然而,市場期貨空單已來到歷史高點,加上投機性倉位已落至一年平均的兩個標準差水準之外,市場已現賣超跡象,不排除油價在落底之後快速反彈,但在未來供需持續再平衡的過程中,油價基本面尚顯疲弱,因而中長期油價恐將持續一段大幅波動的走勢。

兆 豐國際綠鑽基金經理人簡秀君對此表示,「巴黎協議」後全球能源改革加速,綠能產業需求將逐步提升,有機會成為下一世代的亮點產業。簡秀君指出,隨著各國致 力達成減碳目標,各式新能源與替代能源的占比將逐步提高,且為迎合未來環保標準,綠建築、綠建材有望成為題材焦點。長期來看,太陽能、風力發電與生質能源 等新能源產業將成為未來發展主力。

宏利亞澳入息成長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志偉指出,油價波動劇烈,而多元資產基金即是特別針對退休儲蓄的有效率 投資工具,其設計是提供全球各地市場最適化的投資機會,同時掌握在市場上揚時,追求股票資本成長的機會,並在市場修正期間,以固定收益使投資人隔絕於市場 下行風險。這些因素在退休後都非常重要。

KBI替代能源解決方案基金經理人Treasa Ni Chonghaile(泰瑞莎.瓊海爾)指出,替代能源主要用於發電,與原油相關係數極低,目前替代能源產業基本面穩固,加上政策等利多因素拉抬,綠能投資長期看旺,可逢低進場布局具成長潛力的替代能源基金。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指出,油價在底部階段可能會歷經反覆打底,加上股市波動加大,對於可以長線資金布局的投資人,建議可用定期定額,利用在相對低檔區分散買進成本。

---------------下一則--------------- 
法人:金價尚未具飆漲條件2016年01月21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6年以來,金融市場充斥各種壞消息,造就對金價有利的「短多」環境,但法人表示,今年環境對金價來說比前兩年佳,不過,黃金價格還不具備飆漲條件。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指出,大陸股市的波動與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間的緊張關係,是近期有利金價的因素,但黃金面臨半年線壓力較大,只要金融市場回穩、避險心理鈍化,金價有可能回落。

中長期來看,他認為,金價尚不具飆漲的條件,尤其聯準會升息容易打擊無孳息能力的黃金資產,美元走升也不利黃金,加上全球也還沒有通膨跡象,都可能是壓抑金價的中長期因素。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2016年初始國際利空消息頻傳,全球股市呈現震盪走勢,導致市場風險趨避意識升溫,帶動避險買盤推升貴金屬價格,金價創9周以來新高紀錄。在全球避險情緒高漲的情形趨緩前,黃金短期仍有表現機會。

不過由於美國在去年底啟動升息循環後,接下來將利率中長期溫和走升的趨勢,黃金不易持續強勢,僅在風險事件出現時短線反彈,較適合區間操作。

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認為,對黃金投資評等調升至「中性」,主要是黃金具有避險的功能,尤其當市場對避險需求增加時,會有避險資金流入,但黃金也不具有大漲的條件,主要是美國已啟動升息機制,預估今年美國聯準會將升息2∼4碼,在現金回報率在提升時,會壓抑到金價漲勢。

他認為,金價上升空間有限,預估今年每盎司金價約在900∼1,300美元左右,如果市場再出現其他黑天鵝事件時,金價有機會略突破此一區間,至於下檔看900美元,是因此一價位是黃金生產成本價格。

多數法人不認為金價有大漲的條件,但胡志豪強調,黃金仍可作為資產配置中一環,因黃金與其它資產連動性較低,尤其在市場出現大波動時,配置黃金可降低投資組合風險,不過投資黃金比重不宜過高,或者在短線跌深時介入並採取區間操作的策略。

---------------下一則--------------- 
綠能多頭走勢 可逢低承接2016年01月21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今年來油價跌跌不休,綠能或新能源類股同樣表現疲弱,法人說,綠能或新能源產業仍呈現中長期多頭走勢,因此,波動雖大,只要找到好的標的,仍適合逢低承接。

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表示,綠能主要市場美國和大陸分別來看,預期美國能源產能將於今年第三季陸續看到復甦跡象,景氣觸底意味濃,大陸則可見環保依舊是十三五規劃中的重點發展產業,包括水資源、垃圾回收發電和新能源仍有強力的產業政策支撐。

整體來說,目前全球資本支出未見明顯成長,因此,綠能投資短期以個股挑選為主,靜待全球央行政策明朗化後的反彈機會。

洪華珍說,中長期持續看好全球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以及新興市場工業化下持續帶動環保節能產業發展,長線可以投資市場明確且有政策支撐的節能、自動化、水資源與節能汽車為投資主軸。
在各國綠能環保產業中,法人尤其關注及看好大陸綠能環保前景。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今年全球經濟走緩,市場震盪加大,全球各國仍針對環保產業提出相關政策,為了將企業債券支援綠色發展和節能減排落實,而大陸國家發展改革會也在去年年底推出「綠色債券發行指引」,明確對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綠色城鎮化等12個具體領域進行重點支持。

產業方面,她指出,油價走勢、全球及大陸經濟成長動能、美國後續升息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等市場變數未消,綠能產業方面將把焦點先放在水資源、節能效率及節能汽車等波動度較低產業。

康和投顧產品經理林映汝指出,巴黎氣候會議結束後,全球政府將更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政策,在政策引導下,綠能產業需求暢旺,預計將成為未來投資焦點。

根據BNEF資料顯示,2015年乾淨能源總投資金額年成長率逆勢上漲3.5%,創下歷史新高,令人驚艷。除了日本及美國風能及太陽能安裝需求強勁成長,新興市場也開始出現大單,加上大陸十三五規劃,也積極推動綠能產業及水十條等計畫,在國際需求增溫推動下,綠能投資將具強勁成長動能。

---------------下一則--------------- 
投資停看聽-農金基金 仍在等春天來臨2016年01月21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5檔農金基金今年來績效表 http://goo.gl/agAQIM

農產品價格今年已略見起色,但因和農業相關的公司股價卻受全球股市重挫的影響,股價仍未止跌,法人表示,農金基本面佳,雖然農金還在等春天,但不必太過悲觀。

元大全球農業商機基金經理人魏伯宇表示,截至1月15日為止,黃豆、小麥以及玉米的報價都呈現上揚,由目前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最新預測顯示,今年的美國玉米耕種面積將呈現下滑,將使得目前的玉米供需差額會縮小至4,600萬噸。

此外,由於種植玉米的成本較黃豆高,目前低價環境下農夫較傾向種植黃豆,也讓玉米的供給狀況有所回落,預期玉米的報價將可望逐步止穩回升。

魏 伯宇說,在黃豆價格方面,儘管USDA對於美國黃豆的耕種面積預期上揚,但是2016年恐屬於異常氣候,目前南美的乾燥天氣也對生長有所壓抑,預估收成率 將下調,整體供給並無太大改變,黃豆價格上半年雖預期無太大表現,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來襲的反聖嬰現象影響下,供給數量方面也具備下修風險,下半年農產品價 格不宜過度偏空看待。

至15日為止,今年CRB農業指數跌幅已逾9%,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說,這和先前農業品加工類股因財報表現不如預期有關,不過若觀察占農金指數權重最重的肥料類股和農業機械股則是相對持穩,農金基本面尚佳。

他認為,今年全球農糧仍有供給略高於需求的情形,目前農金下游機會恐會勝過上游,比如玉米和黃豆加工業者或是肉品加工業者,可望因價格下滑有不錯的表現。

---------------下一則--------------- 
絕對報酬基金 創佳績2016-01-21 07:17:32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2016年以來基金績效前十名 http://goo.gl/56eRBE

開春以來,消息面利空不斷干擾金融市場,股、債、匯市等傳統資產表現齊聲下跌,但靈活操作依然是投資勝出關鍵,統計今年來績效前十強基金,可多空布局、連結多元資產的絕對報酬基金奪下前三名的兩席,勝過擁有資金避風港稱號的債券型基金。

全 球市場今年來動盪未穩,截至昨(20)日,MSCI世界指數累計跌幅超過8.5%;美銀美林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跌幅也有2.4%,無論股票或債市都出現明 顯修正。但策略靈活的絕對報酬基金相對抗跌,包括元大多元策略期貨信託基金、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等,今年來報酬都維持5%以上。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峰表示,絕對報酬基金最大特色是連結多元資產,除了傳統股、債、匯市,選擇權和期貨等衍生性商品也屬於操作標的,在面對市場動盪時刻,絕對報酬基金可多空雙向布局,降低波動、創造收益,因此表現優於純股純債型基金。

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協理譚士屏指出,絕對報酬基金擁有追蹤趨勢特性,雖然今年市場表現普遍不佳,但下行趨勢如果成形,有利絕對報酬基金採取另類操作來掌握收益,例如,近期商品價格向下修正,便是適合布局的趨勢訊號。

值得注意的是,元大多元策略期貨信託基金屬於期信基金,操作部位以衍生性商品為大宗;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則歸類平衡型基金,操作衍生性商品部位相對較小,兩者都訴求追求絕對報酬,兼具低波動、穩健報酬特質。

---------------下一則--------------- 
投資級公司債 吸睛2016-01-21 07:16:08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在全球需求降溫下,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多遇經濟衰退,金融市場頻遇亂流,使得保守性資產大受青睞,法人指出,投資等級公司債相對抗跌,後市具表現空間。

美國今年的升息腳步,市場的預測從一碼至四碼不等,但投信指出,由於部分高度依賴出口的亞洲及新興市場國家只能降息救經濟,使匯率表現不振,相較下,美國因有經濟成長為支撐,即步升息速度放緩,仍將支撐美元表現。

美國公債的殖利率變化是短天期利率走高、長天期利率走平,倫敦同業拆放利率(Libor)6個月利率從去年11月約0.64%走高到12月底的0.84%,法人認為,這將有利於拉高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也因投資等級公司債的信用評級高,違約風險相對較高收益債低,預計將吸引資金流入,投資等級公司債券價格表現可期。

元大投信副投資長吳宗穎表示,未來市場仍預期美國還有升息空間下,將使短期利率逐步走高,長期利率雖偶有彈升,但未明顯走高,主要是反映未來經濟呈現低成長、物價呈現低通膨,預期在持續升息預期心理下,加上今年開年以來市場劇烈震盪,將成為市場短期閒置資金的最佳停泊站。

吳宗穎認為,從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大跌、高收益債券也走跌,全球投資等級公司債、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則逆勢小漲,且今年以來投資等級債資金仍然呈現小幅流入,可見在市場高波動下,資金移轉到安全性資產的趨勢明顯。特別是當市場劇烈變動時,市場資金會湧入相對保守資產,預期投資等級公司債仍有表現空間。

---------------下一則--------------- 
中國高收債 高殖利率亮眼2016-01-21 07:13:2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http://goo.gl/IiPXiK

日盛投信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持續弱成長,兩個最大變數是中國經濟走勢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的速度。第1季布局建議股四債六,債市鎖定具有高殖利率的亞洲及中國高收益債券,股市則聚焦在具政策及資金面支撐的陸股及台股。

日盛投信表示,全球利率仍低,不論是亞洲或中國的高收益債券,都有高殖利率與低存續期,具有抵禦升息的優勢,且人民幣短期雖然波動,但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長線並不看淡。
建議投資人,若想布局高收益債券,中國高收益債券以及亞洲高收債券基金可以配置各占三成。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的經理人都是鄭易芸,兩檔基金也都有三種貨幣的選項──新台幣、美元、人民幣,同樣也都是配息類別較受歡迎的標的,從近幾個月的年化配息率來看,分別可達6.5%、5.2%。

在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布局中,中國比重超過一半,其次是菲律賓、印度以及印尼,比重都各接近一成,現金則占15%。

鄭易芸說,亞債表現差異大,中國房產債依然獨強,預期中國高收債券指數表現持續較佳;印度高收債指數持穩,印尼高收債指數最壞狀況已過,今年表現有機會否極泰來。

鄭易芸表示,中國開發商紛紛轉往境內發債,扣除贖回或到期債券,在外流通的亞洲債券不增反減,印尼、印度、菲律賓等企業發行者也鮮少發債。
今年新年初始,債券交易市場即出現供不應求情況,所以支撐價格走揚。
在股票配置方面,日盛投信建議火力集中在台股及陸股,相關基金可以各占兩成。

其中日盛精選五虎基金是日盛的旗艦基金之一,早在1999年就成立,歷經多次多空循環,目前類股以通信網路占兩成最多,半導體則降到只有一成。

日盛投信國內投資暨研究部主管施生元表示,市場預期全球景氣表現將不佳,也擔心資金流出新興市場,預期台股 後市將以個股表現為主。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指出,推估電子股基本面將在近一、兩季落底後可望開始回溫。

雖然系統性風險已經降低,但十年線與年線大區間的整理還需要時間,有利個股表現,投資布局選股重於選市。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資產配置以消費及金融股為主,另外也布局ETF,目前現金比重約13%。

經理人黃上修仍看好第1季行情。他認為,中國養老金入市預計今年正式啟動,預估將有人民幣6,000億元的資金逐步入市,可望為市場帶來新的流動性。

日盛投信海外投資暨研究部主管鄭慧文表示,新興市場中,中國具有政策面及資金面的雙重支撐。中國經濟穩中偏弱,今年有進一步降息降準的空間,政策推動仍將是亮點,個股表現差異大,投資主題將持續是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