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303基金資訊

2016年03月03日
潛利佳!歐日股生技股可加碼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富達投資表示,目前富達投資時鐘雖位於過熱階段,但由於該模型在成長與通膨沒有並未顯示出很強的訊號,加上投資情緒正常化,原本趁勢小幅加碼股市的部位已調至中立,目前持續看好歐日股及生技、科技股票,並減碼利率敏感類股─核心消費與公用事業。

富達資產配置投資組合分析師Kevin O’Nolan表示,今年以來金融市場持續震盪,全球製造業疲軟與消費強勁形成強烈對比,意味經濟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富達投資解決方案團隊已趁勢加碼股票部位,但因投資人情緒指標回歸正常,即使看好股票勝於債券,近期仍將股票的部位從加碼調至中立。

各區市場資產配置上,Kevin O'Nolan說,對美國維持中立,持續偏好歐洲與日本,進一步減碼新興市場。在類股方面,醫療保健與科技類股走勢震盪,但目前還在加碼,其中科技類股可望受惠於消費者與企業增加科技支出的利多。此外,小幅加碼嚴控成本的原油股。

至於為何持續加碼歐股,富達資產配置分析師Charlotte Harington 說,加碼歐股是因為歐洲就業持續下滑、央行持續採行量化寬鬆;但對英股是採減碼的看法,原因是英國在6月舉行公投,未來英國是否脫離歐盟的不確定性增加,因而採減碼看法。至於加碼日股、減碼新興市場股的原因是,日本央行持續釋出激勵措施;另大陸成長趨緩,將加重其他新興國家的企業獲利影響。

在產業股中,不少法人最看好的是科技基金包括台灣科技基金及全球科技基金,富蘭克林華美台股傘型基金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表示,近期各國央行持續調降利率,繼中國人行調降存準率後,預期歐日未來也將擴大寬鬆措施,可望持續驅動資金重回風險性資產。

目前半導體庫存去化相當順利,加上台南震災影響,客戶下單轉趨積極,非蘋手機相關訂單已回流,預期進入第2季晶圓代工旺季後,晶圓代工年成長率將由負轉正,景氣可望正式復甦,所以看好台灣科技基金。

---------------下一則--------------- 
我景氣連八藍 復甦膠著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近一年景氣對策信號變化 http://goo.gl/0TVg7U

國發會昨(2)日發布元月景氣概況,在全球經濟慢速拖行的影響下,我國元月景氣亮出連續第8個月藍燈,領先指標止跌訊號轉呈微弱,景氣復甦緩慢而膠著,這是自民國73年以來第5長的藍燈期。

國發會每月依據出口、股價、工業生產等9項指標編製景氣綜合判斷分數,並依分數對映燈號,讓各界明快地掌握景氣變化。元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與前一個月同為14分,所對映的依舊是代表景氣低緩的藍燈。

台灣自去年6月以來迄今年1月,已亮出連續8顆藍燈,藍燈期之長,依國發會統計,僅次於1984年全球不景氣、2001年網路泡沫、2009年金融海嘯、2012年歐債危機,為第5長的藍燈期。

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此次藍燈期雖長,但領先指標、同時指標降幅仍是相對輕微的,與金融海嘯期間劇烈下滑明顯不同,各界不需太過悲觀。

依國發會昨日所公布的景氣領先指標,呈連續17個月下跌,先前一度浮現止跌的訊號(跌幅縮小),於元月又擴至-0.22%,同時指標也跌0.11%,止跌訊號轉呈微弱,吳明蕙認為,元月跌幅略有擴大,但與先前相比,跌幅算是輕微的,不用太悲觀。

領先、同時指標跌幅擴大,是否代表景氣變差了?吳明蕙說,近幾個月領先、同時指標不論升降,幅度都極小,因此並不代表景氣變得更差,只能說近期景氣一直處於膠著狀態。

吳明蕙表示,雖然景氣續亮藍燈,領先指標仍未止跌,但消費信心上來了,資本設備進口仍有兩位數成長,這都是低緩景氣下的曙光。

展望未來,國發會說,全球經濟慢速拖行,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恐與去年相當,加上大陸等新興經濟國家成長幅度低於去年,難免影響我國出口復甦時程與力道,但依國內外預測資料研判,我國經濟仍可望漸入佳境,逐季好轉。

---------------下一則--------------- 
元月景氣燈號 低迷連8藍 復甦緩慢 國發會:第1季到第2季將是谷底2016年03月03日蘋果日報【林海╱台北報導】

國發會昨公布1月景氣燈號,續亮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為去年6月以來第8顆藍燈,也是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因歐債危機連10藍後,最長1次景氣谷底期。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2月由於農曆春節因素工作天數較少,生產面受影響,因此預估數據仍不會好。若2月再亮藍燈,將追平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金融海嘯期間的連9藍,並列史上第3長紀錄。1月景氣燈號中,各項指標分數不變,綜合判斷分數與去年12月同為14分。

全球經濟慢速拖行
對未來景氣走勢,吳明蕙說,去年12月曾看到止跌訊號,但1月加入新數據後,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仍未止跌,「景氣是否回升,後續須再觀察指標有無連續3個月且一定程度上揚,才有把握判斷,但目前同時指標仍未有反轉趨勢。」

吳明蕙表示,今年全球經濟慢速拖行,全年經濟成長率恐僅與去年相當,中國等新興國家成長幅度低於去年,難免影響我國出口復甦的時程與力道;民間投資方面,雖投資動能應可維繫,但民間消費受景氣復甦緩慢影響,消費意願與信心略微減弱,後續要密切觀察。

吳明蕙也認為,整體而言,雖景氣復甦緩慢,但仍可望漸入佳境,初步判斷今年第1季到第2季將是谷底,未來表現可望逐季好轉。而短期政府將從擴大公共支出、活絡內需著手,長期則將打造產業與出口新模式,以促進經濟穩健成長。

民眾仍怕曇花一現
但吳明蕙強調,景氣谷底認定較為嚴謹,且每個循環都有獨特性,過往高峰到谷底收縮期平均約15個月,而最近幾次都是11~12個月,是根據過往經驗,認為此波景氣收縮谷底應落在第1季。

從事服務業的楊小姐表示,股市從過年後一路紅通通,雖然還沒能打平之前的虧損,但至少有漸入佳境的感覺,整體景氣似有轉好,但怕是曇花一現,目前還是不太敢亂投資、亂消費。
從事製造業的陳小姐則認為,每天看網路接收到的訊息都不是好消息,感覺台灣景氣很久沒好過了,對未來也沒有樂觀的感覺,台灣就是政治因素讓景氣、政策空轉,若台灣政府和民間氣氛和諧,大家一起努力,台灣景氣說不定也能帶動。

---------------下一則--------------- 
台股吸金 冠新興亞股2016-03-03 07:05:2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績效 http://goo.gl/t4d7W6

大盤農曆年後一路震盪走高,除了推升台股2月躍居新興亞股吸金王,也帶動集中及櫃買市場今年來由黑翻紅,成為亞股多頭領頭羊,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績效更有兩位數報酬。

資產管理業者認為,台股評價偏低、半導體及經濟景氣將觸底與歐、日寬鬆政策使市場風險情緒改善,加上美國經濟數據改善等因素支撐下,台股後市仍可期。投資人如擔心潛在波動風險,建議透過具有自動停利出場的定時定額機制,確保投資戰果。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台股2月上漲3.3%,表現居新興亞股第一,外資也同步大幅買超15.6億美元,大幅領先排名第二的印尼(3.06億美元),隨近日指數攻上8,500點,累計今年來外資已由賣轉買,表現領先多數亞股市場。
台股基金表現更勝大盤,今年來報酬逾兩位數的基金已有四檔。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吳英鎮認為,就技術面觀察,因日KD已處於高檔區鈍化,短線須留意回檔修正壓力,如大盤能守住5日線,則有利於多方持續上攻,由於目前外資在期貨多單口數高達3.6萬口,後續外資動向與量能將是大盤動向的重要觀察指標。

瀚亞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指出,美國、歐洲股市屬於多頭回檔格局,如這個趨勢不變,台股當前仍在多頭行情中,反映全球經濟景氣仍在復甦、半導體回補庫存等正面消息,加上3月底前為財報空窗期,題材股各自發酵,上檔有機會挑戰年線,下檔月線和季線附近有撐。

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儘管產業接單能見度仍不明朗,目前低油價、低原物料的「雙低」環境,仍有利於成本面,加上蘋果供應鏈復甦,半導體產業景氣落底回升,以及本周大陸舉行「兩會」的政策利多,都可望成為支撐近期台股表現的重要力量。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台股受惠政策與產業趨勢的成長股,也可望受青睞。

---------------下一則--------------- 
資金簇擁 台登亞股吸金王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股資金流向 http://goo.gl/R6BlbX

近一周國際股市上下震盪,大陸股市受獲利了結及信心面壓力而一度大跌,也影響亞股投資氣氛,除台股、印尼、韓股,亞股普遍淨流出,其中台股再度受到 資金簇擁,上周淨流入6億美元,蟬聯亞股吸金王,韓國和印尼則分別淨流入1.45億美元和0.2億美元,其中印尼已是連五周吸金。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隨著指數反彈回升,台股目前已站上月線、季線與半年線之上,顯示短中期的技術面中性偏多。雖然成交量未能持續放大,但外資期貨淨多單仍維持在逾3萬口的水位,若不考量經濟數據仍偏疲弱,籌碼面短期對台股仍正向。

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鄭宇廷表示,上周東北亞台韓吸金,東南亞則資金動能稍弱。不過印尼消費者信心反彈、企業獲利上修,總理支持率提高顯示政權穩定,加上2016年預期貨幣政策有降息2∼3碼空間,成為東南亞中唯一吸引資金持續流入的國家。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新興市場近一個月多數國家貨幣呈現升值態勢,主要為亞洲區域國家,資金面回流新興市場之跡象明顯。

展望後市,亞洲新興國家2016年的企業獲利明顯回升,特別是印度、菲律賓、印尼、泰國及大陸,未來兩年的EPS成長率預估都在區域水準之上,因此建議可留意相關亞股基金投資契機。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台股在年節後表現亮麗,不僅站上季線,且指數續創波段高點,加上外資明顯回籠,顯示對台股後勢發展仍有信心。

雖然大盤尚未回補年初以來跌勢,仍有部分中小型個股交出非常強勁的表現,其中不乏電子零件、穿戴、生技類股等。未來新政府施政下受惠產業也將是持續觀察對象。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指出,近期公布印尼、泰國與新加坡去年第4季GDP表現均優於市場預期,尤以印尼增長5.04%最佳,主要來自政府支出擴大與內需消費增溫。

外資今年以來累計買超印尼逾1億美元,為亞股中唯一淨流入,若今年政府持續推出較大型基建投資計畫,看好將帶動經濟與股市表現,與資金持續回流趨勢。

---------------下一則--------------- 
台股基金大贏家 傳產長期績效讚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傳產基金、台股基金、ETF及加權指數表現比較 http://goo.gl/wUJXJD

根據統計顯示,至今年1月底,台股一般型EFT過去1、2、3年累計報酬分別為-11.06%、1.5%及11.59%,國內80檔台股一般股票型 基金過去1、2、3年平均累計報酬為-3.14%、8.35%及25.58%,顯示主動式操作的基金,表現更優於一般型ETF,其中傳產基金績效表現優異。

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由於能提供較佳的報酬機會,且時間愈長領先的幅度愈大,印證台股近年來選股不選市的行情走勢;根據今年新出爐的傑 出基金金鑽獎,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榮獲基金獎,在國內股票一般型基金3年期別中,拿下台股基金贏家,長期績效的1年、2年、3年累積報酬率居同類型基金 之冠,各達10.47%、27.61%、68.66%,這次受基金獎光芒加持,更完勝同類型基金報酬。

理財專家指出,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是國內核備80檔一般股票型基金當中,少數能瞄準台灣傳統產業新商機,投資產業新立足點的一檔基金,藉由台股基 金經理團隊優異且深厚的選股功力,穩健的操盤能力以及宏觀的布局策略,今年獲得傑出基金金鑽獎評審團的肯定,奪下台股市場投資專家之冠。

財 富管理專家表示,過去投資人操作台股時,習慣觀察加權指數的相對位置決定進場及加碼與否,但隨著台股邁向成熟市場,近年來指數狹幅整理,不少個股卻屢創新 高,選股不選市將是未來台股投資的常態;建議投資人可以台股基金取代個股操作,透過基金主動式操作及優異的選股策略,有機會在汰弱留強的選股過程中,參與 這些產業或個股公司所帶來的資本報酬。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台股在全球市場的高現金殖利率及產業成長性,若再經過現階段的價格修正,將能再提高台股的投資價值,對全球資金仍具有相當吸引力,由於預期台股上半年波動度將擴大,剛好適用於定期定額微笑曲線的布局機會。

---------------下一則--------------- 
三低危機 衝擊大陸2016-03-03 07:13:38 聯合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中國經濟面臨「低增長」、「低利率」和「低通膨」的三低危機,去年8月人行(大陸央行)打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大門,放寬人民幣中間價波動區間,一度加重人民幣貶值力道,但這只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與金融市場國際化的必經之路。

第一金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劉書銘說,去年中國GDP成長率6.9%。今年根據中國國家發改委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為6.5%至7%,下滑已是大勢。

這顯示,過去依靠人口紅利、資本邊際產出快速擴張、資源消耗、環境透支型的粗放式經濟高速增長模式已結束,中國正面臨轉型調整的陣痛期。

大陸工業產出和固定投資趨勢性下滑,傳統工業貢獻比率不斷縮小,但服務業占GDP比重逐年提升,去年達到50.5%,在十三五計畫投放下,城鄉居民消費規模擴張和消費結構變化,服務型消費將進入全面快速增長的新階段。預估至2020年,服務業占GDP比重有機會達到60%,成為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核心。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說,今年以來投資人對中國經濟情勢普遍悲觀,但上半年有機會改善。他說,融資明顯鬆綁,如現存地方債置換,降低地方政府舉債成本,今年首批專項建設基金規模即達4,000億元人民幣,可望推動經濟成長。

---------------下一則--------------- 
中國信評展望 遭降為負向2016年03月03日蘋果日報【劉煥彥、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或有負債」(contingent liabilities)當紅,不僅搞得鴻夏戀差點破局,也成為中國信評展望惡化頭號殺手。穆迪(Moody’s)周三將中國主權評等展望由「穩定」(stable)降為「負向」(negative),首要原因就是中國面臨沉重或有負債。

「或有負債」拖累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指出,中國中央政府財政暴露在地方政府、政策銀行及國有企業造成的或有負債下,隨著經濟與金融體系槓桿持續增加,以及國有企業財務壓力有增無減,部分或有負債可能成真,浮現在中央政府財政收支表上。

據穆迪估計,去年底中國政府負債比高達GDP的40.6%,較2012年的32.5%激增,2017年還將進一步升至43%。
此外,中國外匯存底減緩資本流出的緩衝效果正在下降,進而加深了政策與貨幣風險。

---------------下一則--------------- 
陸股ETF 投資人卡位2016-03-03 07:09:25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的中國兩會今(3)日起舉行,改革題材概念股即將發酵,加上本周人行宣布降準,資金效應蓄勢待發,陸股應聲上漲,昨許多投資人紛紛搶位布局陸股ETF,推升陸股ETF成交值占大盤比重超過7.5%。

為緩解資金流動性壓力,今年來,中國人行採行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和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等工具,投放逾人民幣1.8兆元入市,本周更宣布調降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估計將釋放約人民幣7,000億元,激勵陸股連兩日翻紅。

昨日在兩會行情預期發酵,及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同步大漲百點下,陸股ETF再度匯聚人氣,包括寶滬深、FB上證、元上證、FH滬深、CFA50和深100等連結各類中國指數的ETF都上漲超過3%,上證2X及滬深2X因槓桿效應,漲幅更達7%,成交量也雙雙來到13萬和21萬張的水準。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根據過往統計,上證指數在兩會召開前一周和兩會期間,漲跌互見,上漲機率僅50-56%左右,但會後一周和後一個月都展開較大行情,平均漲幅約1.8%、5.5%,上漲機率也提升到約七成。
由於兩會政策利多普遍受看好,往往可見不少資金提前卡位。

---------------下一則--------------- 
全球齊漲 中日股市飆4%最猛 4大央行本月利率決策會議 擴大寬鬆氣氛濃2016年03月03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報導】

利多出籠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本周開出降準第1槍後,投資人對各國祭出經濟振興措施懷抱樂觀期待,帶動全球股市強勁反彈,在美股道瓊工業指數周二勁揚逾2%且收復季線後,亞股周三全面走高,其中以中國及日本股市翻揚逾4%最猛,且雙雙站回月線之上,港股也大漲近600點,德股昨開盤漲逾1%,今年來首度回到50日線以上。

美國、歐洲、英國與日本4大主要國家央行都將在3月召開利率決策會議,由歐洲央行(歐銀)在下周四10日開跑。外界預期,歐銀將擴大寬鬆,日銀本月可能加碼刺激,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Fed)也不排除暫緩升息,增添利多氣氛。

Fed可能暫緩升息
英國網路券商IG市場分析師John Madden說:「歐洲央行會議的倒數計時已經開始,歐元區的通膨與核心通膨數字也不佳,都意味(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將擴大寬鬆。」

高盛資深歐洲經濟學家舒馬克(Dirk Schumacher)預估,歐洲央行可能把每月購債規模增加100億歐元至700億歐元,2016年歐元區通膨目標調降至-0.1%,並將存款利率調降10個基點,惟若降息幅度更大,可能引起數位擔憂銀行負利率的理事反對。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則指出,如果接下來降息的空間不大,聯準會可以運用的手段包括前瞻指引與購買金融資產,並強調目前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已經非常寬鬆。

受到美股周二上漲逾300點,與澳洲經濟數據優於預期的雙重激勵,亞股昨天全面走高,終場日股躍升661.04點至16746.55點,漲幅4.11%;韓股勁揚1.6%,收在1947.42點。

港股收復20000點
上證綜合指數大漲4.26%至2849.68點,一舉收復2800點;港股也翻揚3.1%至20003.49點,回到20000點之上。

美國2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衰退幅度比預期要小,大大提振市場對美國經濟復甦的預期心理,且澳洲經濟在民間消費攀升帶動下,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季增率為0.6%,優於市場預期的0.4%,再添亞股助力。

澳洲大型基金公司AMP Capital Investors動力市場主管Nader Naeimi說:「市場穩定了一些,大部分的恐慌情緒已經過去,大家低估了各國央行手中握有的彈藥(政策工具),而且美國經濟成長雖然緩慢,卻很穩定。」

---------------下一則--------------- 
GDP超越預期 澳元連3升2016年03月03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上季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季增率達0.6%,2015全年成長率達3%,雙雙超越預期,加上澳洲央行周二按兵不動,激勵澳元連續3天升值,周三一度升值0.96%至1澳元兌0.7244美元。

在民間消費帶動下,去年第4季澳洲GDP季增0.6%,雖不如第3季的1.1%,但優於市場預期的0.4%,並使2015全年GDP成長3%,高於金融市場及澳洲央行預估的2.5%。

央行已停止降息
澳洲國民銀行(NAB)資深經濟學家David de Garis說:「由於澳洲正處於歷來最大的礦業不景氣,這樣的數字真的很不錯。央行降息已經停止,而這些總經數字進一步支持了我們的看法。」
澳洲央行希望,未來以澳元貶值來刺激經濟,只是被其他央行更大的寬鬆措施打亂。

---------------下一則--------------- 
澳上季GDP年增3% 兩年來最好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周三公布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0.6%,年增率優於分析師與澳洲央行預測,且寫下將近兩年來最高,破除澳洲恐落入景氣衰退的流言,亦顯示全球商品行情重挫現象很可能已觸底。

澳洲GDP報喜,促澳元兌美元走強,一度升值0.7%,來到1澳元兌0.7224美元,反映投資人對澳洲央行將再降息的預期心理減弱,另一方面,澳洲總理騰博爾所組的聯合內閣士氣為之一振,訂於今年舉行的聯邦大選可能因此提前辦理。

澳股周三因GDP優於預期及油價反彈回升而昂揚,標普�澳洲證交所200指數(S&P/ASX 200)收紅2.0%,報5,021.2點,締造3周來最佳收盤價。

澳洲去年第4季GDP季增0.6%,高出分析師預測的季增0.4%,而去年第3季GDP季增率獲上修至1.1%。與前年同期相比,去年第4季GDP成長3%,超越分析師與澳洲央行預測的年增2.5%。

澳洲國家銀行資深經濟學家葛瑞斯(David de Garis)表示,基於澳洲正歷經多年來最嚴重一波礦業不景氣,這樣的經濟成長算是相當好的,澳洲國家銀行的看法央行結束降息循環,最新GDP數據只是強化這樣的看法而已。

澳洲央行去年5月後未再降息,本周政策會議亦基於澳洲經濟存在合理的成長空間,故決議不降息。

---------------下一則--------------- 
油價及美股大漲激勵 亞股放煙火2016年03月03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受到油價與美股雙雙大漲的利多刺激,亞股周三全面勁揚,日股單日暴漲逾4%,港股飆升超過3%,區域指標股市指數大漲逾2%,奔上2個月新高。

日股周三成為亞股多頭的領頭牛,跳空開高後一路走高,日經指數終場暴漲661.04點,或4.1%,收在16,746.55點。

其他亞股跟漲,中國上證指數收盤漲幅高達4.3%,香港恆生指數單日飆高3.1%,印度與菲律賓股市均大漲逾2%,韓國與新加坡股市也都收高逾1.6%。追蹤亞股整體表現的明晟(MSCI)亞太股市指數(不含日本)單日大漲2.5%,並創下1月7日以來新高水位。

歐股周三普遍開高,但受到油價回跌衝擊,漲幅遠不如亞股,Stoxx 600歐股指數接近中午時漲幅僅剩0.4%,德國與法國股市小漲約0.2%,英國股市則翻黑下跌0.4%。

瑞士信貸日股銷售部門主管沃拉爾(Stefan Worrall)表示:「今年開年由於投資人擔心經濟衰退,股市湧現賣壓,近來隨著許多美國經濟指標都優於預期,部份信心買盤突然間快速回籠。」

美國周二公布供應管理協會(ISM)的2月製造業景氣指數優於預期,同時為連續第2個月上漲,另外建築支出也增至近10年來新高,搭配油價上漲,帶動美股周二全面收高,3大指數漲幅都超過2%。

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周二觸及37.25美元的2個月新高,較1月的12年低點已經強彈近4成,美國紐約期油也來到34.76美元的1個月新高,不過油價周三回跌,布蘭特期油與紐約期油分報36.74與34美元,跌幅分達0.2%與1.2%。

---------------下一則--------------- 
2月資金動向 外資寵愛印尼 韓國進冷宮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印尼盾兌美元匯價 http://goo.gl/GxeZKa

巴倫周刊(Barron's)報導,雖然全球投資人連續4個月從亞洲市場撤出資金,但過程中並非所有亞洲市場都遭遇同一命運。印尼就獲得外資青睞,在吸引資金上成為大贏家。韓國因為資金撤出而淪為大輸家。

2月期間有逾10億美元資金流入印尼,當中以債券為主。若從元月初到目前為止,流入印尼的資金達25億美元。韓國情況就完全不同,2月流出的資金高達36億美元。

在資金流入和流出不同調之下,兩國貨幣匯率在2月表現也有天壤之別。儘管印尼央行今年來已2度降息,但印尼盾兌美元匯率在2月卻升值2.9%,為表現最好的亞洲貨幣。
韓國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韓元兌美元匯率卻貶值3.2%,為表現最差的亞洲貨幣。

美國銀行美林指出,雖然外資持續流入印尼,但印尼央行並沒有出手阻擋印尼盾的升值走勢。因為印尼央行認為印尼盾兌美元匯率的合理價位,是在13,300到13,700印尼盾之間,

印尼盾兌美元匯率在周三小幅貶值0.04%,報13,275印尼盾。2月以來印尼盾都處在央行視為合理的區間內,因此央行不干預匯市,市場並不意外。

由於印尼推出多項刺激經濟措施,並對外開放經濟以吸引更多外國直接投資,都提高市場對印尼經濟信心。

雖然韓國央行在2月中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上,維持利率在1.5%不變,但反而增加市場預期可能在央行3月降息,尤其委員河承根在2月會議上投票降息1碼,市場即認為這是央行下一次降息幅度,匯市也已反映未來可能降息的因素。

外資從2月初到22日止,持續賣出3.8兆韓元(約31億美元)韓國2年期以下公債,超過其買入1.2兆韓元的2年期以上公債。
韓元兌美元匯率周三升值0.05%,報1,228韓元。

---------------下一則--------------- 
大咖預告 日圓貶值時代結束 日本3銀行估今年將走升 幅度可能逾11% 2016年03月03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安倍經濟學與日銀寬鬆費時數年所醞釀出的日圓貶值氛圍,才短短2個月就消失殆盡!日本3大銀行相信日圓貶值時代將告終,相繼上調今年底日圓目標價,預測今年日圓將走強,升值幅度可能超過11%,告別過去4年貶勢。

瑞穗銀行上看108
瑞穗銀行上月大幅調升日圓目標價,預測日圓年底上看108日圓兌1美元,遠高於先前預測的116日圓兌1美元;彭博數據顯示,去年日圓收120.22日圓兌1美元,這代表瑞穗預測今年日圓將強升11.3%。

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東京UFJ銀行則預測,年底日圓將介於105~118日圓兌1美元,高於1月預測的112~126日圓兌1美元。三井住友銀行上月也將年底日圓目標價調升至117日圓兌1美元。

全球金融市場開年波濤洶湧,日圓在避險資金大舉湧入下急升,但身為避風港並非日圓升值唯一原因。美國升息預期隨全球經濟走軟而淡化,日本央行(日銀)政策對匯率的影響鈍化,連1月意外祭出負利率都未阻擋日圓走強,使近年催升美元、壓低日圓的大趨勢出現變化。日圓兌美元2012年貶值11.3%,2013年狂貶17.6%,2014年貶幅縮減至12.1%,去年僅微貶0.37%,今年頭2個月翻轉走強,狂升6.7%。

寬鬆促貶效應疲乏
此外,彭博蒐集的資料顯示,以消費者購買力計算日圓兌美元匯價被低估約28%,在16個主要貨幣中被低估程度高居第2,僅次於瑞典克朗。且日本抱持巨額經常帳順差,上季順差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升至3.3%,均在市場動盪不安的時刻增添日圓吸引力。

雖然全球股市反彈削弱避險情緒,帶動日圓連2日回貶,昨一度貶0.3%至114.36日圓兌1美元,但今年來迅猛升勢已使市場預期大幅轉變,自2012年底安倍政府上台到2013年日銀推出QQE(量化與質化寬鬆)所產生的促貶效應,早已在去年底漸顯無力。

---------------下一則--------------- 
東協異軍突起 泰國、印尼股市 今年漲幅靚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國際股市今年來在全球多空紛擾下震盪不斷,MSCI世界指數今年來跌幅逾6.55%,東協股市卻異軍突起,在全球動盪中穩住陣腳,特別是泰國及印尼股市甚至上漲收紅,今年來漲幅分別有逾3%及1%的好成績。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伴隨經濟基本面好轉,體質愈發健康,企業經營環境改善,泰國和印尼似乎走出美國升息、資金出走陰霾,今年企業營利成長預期將近兩位數,且歷經先前大幅度向下修正,目前價值面具吸引力,因而吸引買盤逢低回補承接,推升不論是今年來還是2月來指數均為正報酬,對照之前飽受美國升息議題之苦,今年可說是鹹魚翻身。

此外,黃寶麗分析,隨著歷經十多年創建過程的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上路,形成一個擁有6億多人口的龐大市場,也是僅次於大陸及印度的亞洲第三大市場,經濟實力及影響力不容小覷,不僅將為東協經濟再添利多題材,且有利於支撐東協股市今年持續扭轉近年頹勢,並提升區內總經濟規模,和改善長線經濟發展。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影響亞股首重美國經濟狀況與亞洲貨幣,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將持續分歧,新興亞洲多數還可能降息,或維持低利率一段時間,整體資金環境寬鬆仍有利2016年股市,且將較2015年來的強勢,但投資人信心低迷且全球經濟仍疲軟,市場波動還是較震盪,將更注意流動性風險。

野村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葉菀婷指出,亞太各國僅馬來西亞為能源淨出口國,因此低油價對於亞太區整體經濟成長動能衝擊有限,反倒是各國的物價數據可望受惠於油價下探而持續滑落,進而提供央行更趨寬鬆的政策操作空間,為後續經濟及股市回溫帶來契機。

---------------下一則--------------- 
印度經濟仍強勁 農業、基建業看俏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印度最新年度預算案報告出爐,印度財政部長賈特力特里(Arun Jaitley)表示,儘管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印度經濟成長仍然強勁,而新年度的財政預算計畫重點將放在讓農民收入翻倍及援助農村計畫。

法人表示,印度的年度預算案公布將助於緩解投資人緊張氣氛,本次主要提振投資措施,以及相關受惠產業,包含原物料(水泥與金屬)、工業、基礎建設、科技、物流、不動產、公用事業等九大重點產業區塊,值得投資人多留意相關投資契機。

群益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觀察過去5年,預算公布後印度股市投資人皆能認同年度預算案,吸引印度股市投重新買入,預估印度在公布年度預算後,將有助於投資人重新聚焦於由投資增長與產業改革引領的印度高速經濟增長表現,並重拾投資信心,印股後市可期。

宏利資產管理(香港)股票專家Rana Gupta認為,儘管近日市況波動,基於政府持續推進改革及企業獲利改善,印股在中至長期的前景仍然看好。短期而言,印度經濟應將循序漸進地復甦,只是股市市況波動的可能性增加。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持續疲弱,今年已貶值約4%,並創下歷史新低,為今年來表現最差的新興市場貨幣之一,面對重重挑戰,印度政府公布2016/17年度財政預算書,重點放在讓農民收入翻倍及援助農村計畫,在經濟動能支撐下,修正一大段後的股市將有期待空間。

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分析,印度經濟成長動能將由民間消費、政府持續擴大基礎建設支出並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進駐所驅動,且官方降低重分配資源、增強資本支出,印度正逐步走出經濟結構性調整階段邁向復甦,成長動能仍較其餘新興市場明朗。

元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強勢美元已吸引外資回流風險趨避性資產,然印度GDP成長可望逾7%,預期將再度吸引外資回籠。同時當地資金仍將持續從存款流入股市。

---------------下一則--------------- 
外資回頭買 基金也掀印度熱2016-03-03 07:13:00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富邦和群益投信同步宣布,將自本(3)月起募集印度基金。印度市場為何突然熱起來?投信業者指出,印度今年經濟成長有望持續領先群雄,再加上內需市場大,可抵擋小型金融風暴,儘管外資去年一度倒貨,但近期也回頭買超,後市可期 。

富邦投信推出市場第1檔印度ETF、富邦印度ETF傘型基金,投資人除可選擇原股ETF,還可利用正向2倍ETF及反向1倍ETF多元交易操作。

群益投信則推出新一代主題式印度基金、群益大印度基金,募集金額上限200億台幣,並提供新台幣、美元和人民幣多幣別計價。

富邦投信總經理林弘立用「矛盾的市場」來形容印度,為發行印度ETF,他近年多次造訪印度。

林弘立指出,印度數位金融科技整合「可能是世界第一」,印度投資人幾乎全數透過電子下單,但卻還有1/3的人口「沒有手機、沒有銀行帳戶」,還生活在以物易物的年代,實在有點矛盾。他說,印度資本市場發展雖晚,但印度國家證交所(NSE)總市值已達1.6兆美元、排世界第12名,台灣看來得加把勁。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廖崇文分析,OECD最新出爐的2016全球經濟展望,預期今年表現最佳的經濟體就是印度,今年GDP預估值高達7.4%,稍早前,包括世界銀行、IMF都評估印度今年經濟成長率極佳,幾乎是新興市場的投資首選。

廖崇文還說,除高經濟成長率之外,印度高人均GDP成長、優質勞動力、內需消費成長、及印度央行希望藉寬鬆政策刺激投資、外資進駐等5大特色,都讓印度後市表現可期。

---------------下一則--------------- 
德拉吉:下周例會應慮及前景惡化問題 ECB端出寬鬆新菜機率高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歐銀ECB)預訂於下周集會,總裁德拉吉在致歐洲議會議員的信函中提到,歐元區經濟風險升高,通膨展望較預期疲弱,本月歐銀例會在檢視現行刺激方案時,須考慮到景氣前景惡化問題,意味歐銀下周四端出寬鬆新菜的機率很高。

歐元區2月通膨率出乎意料落入負值區,通縮噩夢成真,歐銀本月9、10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時,推出新的寬鬆方案幾成定局。

預料歐銀會於下周例會宣布,將已是負值的存款利率再砍10個基點,降到負0.4%。至於歐銀會不會出其他新招,市場看法不一,有的預測目前每月600億歐元的購債規模將再加碼,有的認為僅會就量化寬鬆措施做技術性調整,有的則預期歐銀將發表存款利率分級制度。

德拉吉在本周二寫給歐洲議會議員的信函中指出:「新興市場經濟體成長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劇,金融與大宗商品市場波動震盪,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之下,在檢討貨幣政策時,必須考慮到經濟展望下行風險升高的問題。」

德拉吉說:「在此環境下,歐元區的通膨動能始終不如預期。」他透露,本月的例會還將針對通膨走低可能引發的第二輪效應,進行更深入分析,如有必要,歐銀會毫不猶豫採取行動。

近來發布的歐元區消費者信心及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走跌,本周一出爐的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降,歐元區再度陷入通縮,意味油價低迷已連帶壓低其他貨品、服務的價格,形成所謂的第二輪效應,低通膨態勢恐就此確立。

對此德拉吉指出:「歐銀管理委員會有各式政策工具,可在需要時隨時拿出來因應。」他表示,只要是在權限範圍之內,歐銀會不計一切手段,達成通膨率接近2%的中期目標。

---------------下一則--------------- 
貝萊德示警 英國脫歐 恐引爆英鎊危機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在最新報告指出,若英國投票決定脫離歐盟恐引發英鎊危機,造成英鎊大跌。事實上,今年以來英鎊持續走貶已衝擊市場信心,令海外投資人大舉出脫英國公債。

貝萊德在報告指出,英國脫歐(Brexit)最壞的情況,可能無法排除「貨幣貶值、資本流入驟然停止,以及市場信心急速下滑的惡性循環。」

貝萊德多元資產策略部門首席宏觀策略師哈里森(Rupert Harrison)指出:「不排除英鎊無止境下跌的可能。」

曾任英國財長歐斯本(George Osborne)特別顧問的哈里森亦表示,在這種「傳統英鎊危機」中,即便經濟下滑,英格蘭銀行(央行)也可能被迫升息來支撐貨幣。

報告的共同作者-貝萊德智庫(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BII)投資策略長瓦特(Ewen Cameron Watt) 表示,最嚴重的情況可能是英鎊從目前的1.395美元跌至1.2美元左右。

哈里森表示,從現在到英國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之間,不確定性可能意味著英鎊將進一步下跌。受脫歐公投和經常帳赤字龐大影響,英鎊兌美元上周重摔至7年低點,今年迄今英鎊匯價累計下滑5%,且自去年夏季以來跌幅深達12%。
另外,匯豐銀行本周曾表示,若英國決定脫離歐盟,英鎊可能重挫15%至20%。

此外,據英格蘭銀行數據顯示,1月份海外投資人拋售政府公債63億英鎊,寫下2014年3月以來單月最大淨賣出紀錄。

安聯資產管理公司英國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戴爾(Michael Riddell)指出:「英國龐大的經常帳赤字讓投資人不安,代表英國得仰賴陌生人的善意來彌補赤字。」在此情況下,若做了什麼觸怒投資人的事,像是醞釀脫離歐盟,投資人便會減少購買英債。

---------------下一則--------------- 
選前利多 歐股傳佳音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法國與德國都將在2017年舉行大選,因此未來一年除了將看到健全的企業盈餘成長,也可期待額外的選舉利多。法人指出,影響2016年歐元區市場表現,尤其是德、法兩大成員國的關鍵要素可謂呼之欲出。

先機歐洲股票基金經理人李凱文(Kevin Lilley)表示,2017年法國民眾將再度決定總統歐蘭德的去留,同時德國選民也將決定總理梅克爾能否四度連任,並重拾德國國會的龍頭寶座,未來選前政策利多到底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對於經濟成長的潛在影響為何,目前不得而知,然而正面跡象已浮現。

亨德森遠見歐元領域基金經理人Nick Sheridan指出,歐洲的復甦較預期更為緩慢且不穩定,但近期的消息卻相當令人振奮。歐元區去年12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創54個月來新高,德國的工業生產量提升,地區消費者物價也上升,所有訊號都顯示,未來幾個月該區可望穩健成長。

他指出,近期歐洲整體企業獲利表現令人失望,可喜的是,許多公司已調升2016年的獲利預測,目前問題在於投資人是否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企業獲利復甦。

景順歐洲大陸企業基金經理Erik Esselink看好歐洲相關REITs,特別看好愛爾蘭房地產,主要原因為歐洲版QE啟動後,用來估算房地產合理現值的折現率走低,增加房地產價值,不動產類股因此表現亮眼,未來仍有續漲空間。其次是愛爾蘭,尤其是都柏林商辦市場的租金上漲,反映金融危機、房地產泡沫化後,商辦大樓供給萎縮、企業的租賃需求卻不減反增。

---------------下一則--------------- 
對美經濟展望 經濟學家樂觀 選民焦慮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美聯社周二報導,美總統大選已掀起人民對於經濟現況的憤怒與不安,人們普遍認為經濟是一大問題,但這與經濟學家的看法大相逕庭,後者大多對前景抱持樂觀。

美聯社本月調查逾30位經濟學家看法。受訪的經濟學家大多認為美國經濟有能力因應全球衰退與低迷股市。經濟學家看好就業成長強勁、薪資與消費提升,有助於抵銷全球景氣的威脅並且支撐成長。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股市投資人對於油價重挫與中國景氣趨緩過度反應,並預期美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衰退的機率僅19%。

然而,根據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本月調查,美國人民認為美國的頭號問題仍是經濟。4分之1的受訪者將經濟或失業列為他們最大的擔憂。其他調查顯示,儘管上次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已在2009年正式告終,但多數美國人仍認為經濟在衰退之中。

經濟學家的樂觀與美國選民的焦慮顯然有極大落差,原因之一在於薪資成長疲弱,這意味當經濟數據好轉時,許多人生活仍辛苦。

另一原因則是經濟復甦異常緩慢。許多人覺得他們仍未返回先前的生活水準。此外,儘管整體而言美國已復甦,但部分地區並未如此。

Naroff經濟顧問公司總裁奈洛夫(Joel Naroff)認為,「我認為經濟狀況良好,但我也理解為何許多人這麼憤怒,並且認為經濟沒變好,因為他們的薪資沒有增長。」

根據Sentier Research資料,一般家庭年收入在衰退時期縮水,但直到2015年11月仍未回升至衰退前的水準,顯示此次復甦速度較過去更遲緩。

TIAA-CREF首席經濟學家哈博(Tim Hopper)表示,「衰退已過了6、7年,我們卻仍像是在剛過2年一樣。我們沒有看見收入和就業出現應有的成長率。」

RSM首席經濟學家Joe Brusuelas指出,美國的復甦並不平均。油價下挫讓部分產油州面臨裁員,不過科技重鎮如舊金山以及丹佛、鹽湖城則欣欣向榮。

---------------下一則--------------- 
本益比跌至十年低檔 生技股長線俏2016-03-03 07:00:58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大型生技股本益比已降至十年新低 http://goo.gl/YEgkEz

美國生技股自2012年起走了好大一段的多頭行情,今年以來NBI生技指數卻一度跌幅超過兩成,正展開募集瑞銀全球生物科技基金的瑞銀投信指出,生技是長期的投資趨勢,老齡化的社會對於生技產業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有別於熱銷的境外基金瑞銀(盧森堡)生化股票基金,只以美元計價,95%布局在美國生技股;瑞銀投信即將在台灣發行瑞銀全球生物科技基金,設有新台幣、美元、人民幣三種計價級別,訴求幣別可以靈活操作。

瑞銀全球生物科技基金將是台灣投信發行,唯一百分之百投資於生技產業,與原本其他投信熱賣的生技基金大多會配置20%至50%不等的健康護理類股有所不同。

瑞銀全球生技股票基金預定經理詹瑜指出,新募集的基金將有九成布局在美國生技股,5%在歐洲生技股,另可彈性調配1%∼5%的資金在亞洲生技股,亞洲暫時以日本、南韓大型製藥股為主。至於台灣生技股因還在產業發展初期階段,波動仍大,暫不會列入投資組合。

詹瑜還指出,走了四年多頭的生技股,在去年下半年受到美國可能升息,以及爭取總統大位的希拉蕊質疑藥價過高的談話衝擊,讓原本漲多的生技股出現明顯修正,尤其是股價漲勢突出、流動性高的大型生技股,更是首當其衝。

但根據彭博社數據顯示,到今年1月15日為止,生技股本益比已滑落到低於15倍的水準,已經來到近十年的低檔,詹瑜說,股價已有超跌的趨勢,全球最大生技公司吉利德(Gilead)本益比甚至只有7倍,投資生技股票機會已經浮現。

詹瑜指出,NBI指數自成立以來,每一季平均投資報酬率皆為正數,代表長期持有獲利機會極高,2015年以來,儘管波動加大,但在新藥題材、重量級醫學年會以及併購題材陸續發酵帶動下,NBI指數漲幅也高達11.7%,預期2016年的市況也不差。

---------------下一則--------------- 
生技醫療股 法人加碼首選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基金經理人投資部位變化調查 http://goo.gl/Irhe4q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意外讓生技醫療成為最具爭議的產業,大型生技股本益比來到十年低點水準。

瑞銀全球生技股票基金預定經理人詹瑜認為,全球人口老化嚴重、美國進入生育熱潮,加上美國醫療保險政策上路等因素支撐下,生技醫療需求大增,因而讓機構法人與散戶對生技醫療的關注依舊不減,據美林最新的全球經理人調查顯示,專業經理人欲加碼的第一名產業便是生技醫療。

詹瑜指出,走了四年多頭的生技股,在去年下半年受到美國可能升息及希拉蕊質疑藥價過高的談話衝擊,讓漲多的生技股出現明顯修正,尤其是股價漲勢突出、流動性高的大型生技股,更是首當其衝。

根據彭博數據,到今年1月15日為止,生技股本益比已滑落到低於15倍的水準,已經來到近十年的低檔,股價已有超跌的趨勢。

詹 瑜強調,這波生技股股價修正,主要是受消息面衝擊,漲多的股價順勢出現拉回,而非基本面出現反轉;相反的,生技產業的基本面卻仍繼續繳出亮麗成績單。瑞士 信貸最新預估,2015年年營收可達18%,獲利年增率可達34%,領先所有產業。預期2016年,營收與獲利年增率分別均為9%,亦領先美股大盤的獲利 預期,生技業仍是美股中的獲利常勝軍。

瑞銀(盧森堡)生化股票基金產品經理Christian Suter(克里斯汀.沙特)表示,隨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全球人口老化問題也日益嚴重,聯合國資料顯示,西歐國家的人口平均壽命高達88歲,日本人高 達86歲,大陸、美國也都在80歲以上;這些為數愈來愈龐大的老齡化人口,為生技產業提供強有力的需求基本面,且這個趨勢還以高速的姿態成長。

沙特強調,市場對生技藥的龐大需求、生技業的創新、新藥上市,以及併購熱絡等,是推升生技類股漲勢的主要動能。

詹瑜表示,以目前NBI指數走勢來看,震盪打底的跡象明顯,預期未來NBI指數再大幅重挫的機率有限,甚至有許多基本面佳的個股,股價出現超跌的情況,讓生技醫療類股的投資價值浮現。

根據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自2016年1月起,全球基金經理人加碼醫療部位增加了21個百分點,增加的幅度居所有產業之冠,顯示基本面好的生技醫療類股,股價便宜到已經讓法人都喊加碼。

---------------下一則--------------- 
慎選生技股 大型股優於中小型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震盪下挫的NBI生技類股,近期出現震盪打底走勢,由於生技股多頭走勢已走了數年,因此,對於生技續航力道,法人看法漸分歧。法人表示,生技再佳,還要慎選個股,目前看好大型優於中小型股。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投資人風險趨避持續,藥物定價議題和美國總統大選所帶來的雜音仍持續會影響今年度生技產業,預期生技股波動性將提高。

從獲利面來看,去年第4季技財報獲利優於預期67%,低於過去70%水準;基本面來看,FDA局長提名人選遭參議員質疑,可能影響今年審藥速度減緩。此外還有美金升值影響海外獲利,都令生技類股短線風險趨勢意識提升,因此,法人對於短期生技股看法出現雜音。

許志偉說,從中長期來看,大型生技製藥公司仍有收購及提升新藥開發動能,癌症免疫學、罕見疾病、病毒感染、中樞神經疾病、糖尿病為未來投資亮點,競爭較少且價格較優,長線繼續看好。

在投資上,他建議可適度增加大型生技公司及大型製藥公司對抗波動;若要投資中小型股最好挑罕見重大疾病等具有利基性的生技股。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資深協理盧明芬也指出,2016年因適逢美國總統選舉年,藥價頭條恐持續干擾投資情緒,加上基期因素影響,今年生技股營收及獲利成長率預估將較2015年下滑,2016年生技股走勢將高度波動。

對於長期布局的投資人而言,仍可以定期定額介入,因為全球人口結構老化將推升醫療需求成長,各疾病領域如癌症、阿茲海默症、罕見基因疾病等藥物研發持續取得進展,2015年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45款藥物,創19年最高紀錄,顯示FDA審核態度正向,有利產業長線發展。

---------------下一則--------------- 
收益型基金 火熱2016-03-03 06:58:59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日本宣布實施負利率,中國人民銀行調降存準率,全球步入低利時代,推升投資人尋覓收益型資產,包括摩根、野村等投信3月都將推出兼具收益優勢的基金產品,迎合此一趨勢。

摩根投信即將發行以成熟股市為主的摩根環球股票收益基金,主要投資高息股。摩根環球股票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目前全球進入低利環境,但投資人對收益的需求不變,今年來國際市場又動盪不斷,強化資金前進收益型商品意願,其中高息股正是市場焦點之一。

陳若梅表示,自全球主要央行實施寬鬆政策以來,許多國家公債殖利率已進入負值,未來殖利率下滑空間有限,公債潛在資本利得空間極低。反觀高息股,不但提供更高收益率,具有穩定發配股息優勢,且企業體質相對健康,有助投資人同時掌握股息收入和資本利得,面對市場波動,也不會承擔太大風險。

陳若梅指出,今年市場波動雖然較高,但隨投資信心回溫,超賣股市也浮現布局價值,現階段宜首選有股息保護的高股息股票,當市場彈升,更能吸引資金,推升漲勢勝過大盤。

野村投信則將於3月21日起募集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投資組合聚焦高評等短天期債券,也屬於兼顧收益和風險的基金產品。

野村全球短天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表示,2015年下半年以來,黑天鵝常駐市場,投資人避險意識大增,導致去年貨幣型基金規模突破兆元關卡;但貨幣市場基金僅為資金停泊站,難以避免低利環境衝擊,造成資產縮水,因此投資人勢必要尋求較佳收益的替代資產。

著眼以上需求,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鎖定高評等的短天期債券,排除收益率偏低的公債和主權債,投資組合平均存續期約1-3年。

野村投信表示,目前全球短期債券指數殖利率約2%,相較貨幣市場基金平均報酬率高出四到五倍,但過去一年波動度僅1.1%,適合穩健投資人作為核心配置。

---------------下一則--------------- 
市場掀波動 複合債抗震2016年03月03日 04:11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全球公債表現明顯領先主要信用券種。統計截至3月1日,全球政府債券指數上漲逾4%,主要是油價震盪、聯準會貨幣政策方向再度出現不確定性、歐美銀行業的擔憂等原因,導致投資信心疲弱。但隨油價止跌、美國聯準會升息延後預期,加上德銀回購債券後,市場信心已逐步回穩,信用券種出現反彈跡象,投資價值浮現。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指出,儘管風險趨避意識稍緩,但在全球經濟緩成長、慢通膨、低利率的環境下,仍不容忽視波動加劇的趨勢,重押單一券種的風險較高,建議透過複合債組合基金廣納各式券種,可因應市場狀況靈活彈性調整配置。

許家豪分析,在避險資金與美國升息延後的預期下,短期內美國公債利率上升的幅度有限,對投資級債的壓力較小;雖然歐美銀行近期成為市場擔憂的焦點,但銀行的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皆顯示,整體銀行的體質已明顯較金融海嘯前改善,因此未來展望仍然正向。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亞洲總體經濟成長仍顯疲弱,各國央行無不極度寬鬆,而聯準會為維持金融市場穩定及支持經濟成長,2016年預期將在第二季始有機會升息,美元利率將持續落於低水平,有助於債券市場穩定。

近期人民幣走勢趨於穩定,王建欽指出,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堅實的基本面反而在穩定之後將帶來進場契機,未來除各國繼續維持或擴大寬鬆外,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券仍高,對資金有較高的吸引力,因此他持續看好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

台新亞美短期債券基金經理人陳丞漢表示,人行力穩經濟與人民幣匯價,弭平市場流動性風險與資金緊俏,使亞債市場仍呈現穩定。展望未來,目前油價雖止穩,但供需結構未變下,大幅反彈不易,而美國通膨預期仍較低,加上美聯儲態度轉趨謹慎,配合歐日央行寬鬆政策,美債殖利率大彈不易,目前整體投資環境仍利好投資級短債。

---------------下一則--------------- 
7千億人民幣上膛 續燃陸債動能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年人行降準後中高收債表現 http://goo.gl/g6SK80

人行繼動用逆回購、MLF、SLO等工具釋放超過1.8兆人民幣,及在公開市場資金淨投放維持1,450億人民幣相對寬鬆水準後,3月1日起進一步 下調存準率0.5個百分點,分析師估計將釋放約7,000億人民幣,確保市場流動性以恢復信心,大把灑錢的積極作用,將續燃大陸債市動能。

日 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此時降準是為釋放明確的寬鬆信號,根據1月底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測算,這次降準釋放約 6,800∼7,000億人民幣流動性,降準能直接增加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可借貸資金率,增加總體流動性,對今年積極實施的供給側改革重要內容之一;流動性 寬鬆將推高資產價格,有利於房地產行業去庫存,刺激房產市場活絡,推升房產債更活躍。

群益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指出,人行再次降準,根據歷次降準、降息後,大陸股債表現齊揚,市場資金動能充沛,助漲資本市場,歷來降準、降息後,大陸股債更具投資價值,特別是大陸高收益債。

加上大陸債市與國際債市相關度低,就收益率來看也相當具優勢,當地信評AAA級企業債收益率達5%以上,相較於全球投資級債的2.6%,更值得投資。

宏 利資產管理亞洲區資本市場高級策略師Geof f Lewis認為,參考歷史數據,大陸債券較A股等其他資產類別呈現較低相關性,達到潛在分散風險效果。建議將資金投資於人民幣計價、涵蓋多個環球市場的多 元資產基金,這類基金可藉多元化市場的投資,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有利控制市場波動。

人行不斷透過金融工具釋放資金,維持市場寬鬆,成為大陸債市有力支撐;鄭易芸強調,人行為刺激經濟預期,將持續推動積極財政政策與穩健貨幣政策,在政策題材挹注下,市場風險偏好可望獲得提升,有助股市及高收益債表現。

---------------下一則--------------- 
美元計價優選… 印尼菲債今年來賺3% 2016-03-03 07:06:1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亞洲各主要經濟體債券收益 http://goo.gl/JV24vl

摩根大通亞洲信用指數(JACI)顯示,今年以來亞洲主要經濟體的美元計價債券報酬亮眼,包括印尼、菲律賓債,收益都在3%以上,受惠於美元匯價走升,多數債種換為新台幣後,收益更達2%到4%。

法人分析,油價維持低檔,讓新興亞洲免於通膨隱憂,各國央行可採取較低的基準利率,甚至仍有降息空間,亞債今年依舊是投資人抗震的優質選擇。

保 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分析,亞洲國家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轉疲,預期經濟成長將走緩,平均的信用品質逐漸下滑;然而,亞洲各國央行將 持續施行寬鬆貨幣政策,預期將可提供流動性,並降低債券發行的借款成本,需求面不墜下,在全球經濟成長率下滑風險上升時,亞債仍可以吸引資金。

鍾美君表示,多數亞洲國家企業擁有投資等級以上的信評等級,近期獲利增長雖轉弱,亞洲企業體質相對優異,亞洲企業營運表現優於其他新興國家企業,利息支出負擔也較低,現金債務比也維持穩定,近期利息償付能力已止跌回升。

---------------下一則--------------- 
新興債轉運 資金捧場2016-03-03 07:09:46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2月以來新興市場賣壓大幅減少,雖然新興股市維持淨流出,但債市逆勢吸金;各新興市場債券今年來報酬也由負轉正。法人表示,過去第1季多為新興債市表現最佳時期,預料後續還有行情可期。

IIF最新報告顯示,去年下半年來,受美國升息預期影響,新興市場資金不斷流出,但今年2月以來,市場對美國3月升息的期待降低,推升新興債市吸金9億美元,也減輕新興市場的沉重賣壓。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由於去年新興市場陸續反映負面因素,導致市場出現較大震盪,隨今年利空逐步出盡,商品價格也開始轉穩,不少新興國家又出現經濟改善訊號,使波動度低的新興債券受到青睞,包括JP新興亞洲債券指數、JP新興歐洲債券指數,以及JP新興拉美債券指數等,今年來都呈現正報酬。

陳勇徵指出,根據過往統計,近十年來每年第1季往往是新興債市表現最佳時機,平均季報酬為1.9%,且十年中僅2013年第1季出現負報酬,其餘皆正,在現階段新興債券報酬還有上漲空間下,估計新興債市還有多頭表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也表示,近期美銀美林的調查結果,指出全球固定收益型基金經理人持續加碼新興債市,顯見市場對新興債市偏好逐漸回溫。

券商看法也不再一片悲觀,如德意志銀行調升墨西哥主權債的投資評等至加碼、法國興業銀行認為市場過度反應巴西債的風險,維持加碼巴西政府債的建議,反映新興債市的投資價值早已浮現。

陳勇徵認為,3月美國升息機率不高,日本、歐洲和中國維持寬鬆的基調不變,大環境對新興債市的發展相當有利。其中值得留意基本面穩健,並有利多政策加持的印尼、中國等債市,隨債券價格遭到低估,將有望回歸較佳水準。

---------------下一則--------------- 
美公司債 優劣更加分明2016年03月03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垃圾債發行額 http://goo.gl/eiC2RI

華爾街日報報導,年初以來債市動盪劇烈,讓投資人對投資美國公司債時更謹慎,這使得美國公司債優劣情況更加明顯,有利財務健全和信評高的企業發行公司債,但對體質差的企業來說,舉債成本不斷攀升,可能令美國經濟復甦力度因此轉弱。

儘管投資人因為經濟放緩和金融市場風險上升而紛紛離場,但財務強健企業發行的公司債仍然搶手。

信評AAA的艾克森美孚周一發行120億美元10年期公司債被投資人掃光。蘋果等優質企業今年來發行大規模公司債也獲青睞。

根據美國證券產業暨金融市場協會(SIFMA)資料,高信評企業在1月和2月發行公司債規模即高於去年同期,為連續4年創新高。

但對低信評企業來說卻是兩樣情。根據Dealogic資料,年初以來垃圾債發行規模是2009年來最低,而且舉債成本也不斷增加。

軟體商Solera周一發行垃圾等級公司債規模為17億美元,低於原先計劃的20億美元。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指出,Solera為吸引投資人,還必須調高公司債利率,和增加若干項有利投資人的條文。

這一現象反映出債券投資人在尋找標的時愈來愈挑剔,並把焦點集中在容易找人接手的低風險債券。

因此高信評和對經濟放緩抵抗力強的企業,所發行的公司債成為搶手貨。至於能源業、依賴經濟持續成長和年期較長的公司債就乏人問津。

巴克萊信用策略師普卡(Ryan Preclaw)說,短期內債市這種大小眼的情況難以改變,體質和所屬產業前景都差的企業,只會愈來愈難舉債。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杜德利萊周一警告,融資環境持續縮緊可能促使他調降經濟成長的展望。